新媒体时代的公关管理

2023-03-27

第一篇:新媒体时代的公关管理

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危机公关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出现给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的同时,对企业舆情监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

新媒体的应用加速了传播的速度,助推了危机。任何人有意或者无意的一个博客,一条微博都有可能给企业酿成重大灾祸。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变了,社会参与的方式变了,危机的形成和处理方式也在变。

在谈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时沃玛传播新媒体研究院院长余柏良先生这样讲到:企业与自媒体打交道,此时的危机公关不能采用过去那种单向的沟通方式,首先消费者们可能根本不会听你的。此时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对话,用讨论问题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不再是简单的你发我收,而是主动定制和过滤。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更需要的是倾听和分享,而不是自说自话。企业只有掌握了传播的主动权,在危机处理中的胜算才更有保证。

很多有远见的公司,都采用了一些网络检测、网络营销的手段,遇到不良信息,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删”,但这并不是明智之举,很多情况你越是删,它就越起劲,而且qq群等方式,企业根本无法监控删除。这个时候要找到源头,找到当事人解决问题。当然,如果确信是恶搞,可以与之沟通,建议删掉。 传播传播新媒体研究院在研究各类危机事件后中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几条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供大家参考:

1、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通过网络快速表明立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处理,速度就是一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秒新闻,及时的话语权把控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各种方式站出来,利用各类平台发出权威声音,表明立场,紧紧把握信息的走向。

2、主动引入网络上的权威。与意见领袖及时沟通让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声援自己的产品、品牌。

3、通过技术手段处理网络上的企业负面信息。这是一个纯技术手段,避免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对付那些恶搞的绰绰有余,在搜索引擎(百度 google)上做文章,屏蔽信息或者变化排序。

4、建立全面危机预警机制,强化网络媒体的监控,实施预警机制。

5、加强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通过新媒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6、与业界的意见领袖及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品牌在其心中的认识程度与美誉度。

第二篇: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摘 要: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有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模式开放、沟通互动、覆盖面广等特点,从而可能加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使其规模扩大,速度加快,破坏力增强,给现代企业危机管理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新媒体能提高企业危机处治的效率,可以有效应对危机提供多元平台,便于引导公众舆论。因此,企业在危机预防、处理、恢复各阶段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危机管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合理调整危机应对策略,

以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危机;危机管理;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指的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而言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博客、播客等。各式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迅猛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便利和广阔空间,但同时也成为引爆企业危机的导火线。近年来频繁爆发、影响巨大的企业危机事件,如万科的“捐款门”、震动全国的“三鹿”危机等,最初并非由传统媒体引爆,而是许多个人意见式、感受分享式、调侃式、揭露提醒式的小帖子、邮件或博客文章,使得某些事件迅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并引来传统媒体的大规模介入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忽视新媒体,都有可能使企业在危机的旋涡中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企业需要了解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重视新媒体对企业危机管理影响,在危机管理各阶段恰当利用新媒体,调整企业危机管理策略,以有效地应对危机。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多项指标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世界已成为一个高度连接的网络。随着“3G”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得到空前发展。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表现出以下特点:

1.传播速度的实时性:网络媒体可以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传播信息给受众,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信息,信息的传播快到几乎可以与事件的发生同步。 2.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统媒体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而网络媒体的超文本链接打破了这一局限,使网络媒体拥有无限量的传播空间。受众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几乎任何想要的信息,也利于对危机事件作更深度的报道,使危机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事态的进展、各方的态度及处理措施等更加透明化。

3.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形式包括图片、文字、声音、视频、互动产品等。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组合在一起传播力度非常强大,也降低了在危机关头传递重要信息的成本。

4.传播模式的开放性:网络媒体使受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每一个人都可以散布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开放的沟通方式更容易引起共鸣,也容易导致信息的非理性传播。

5.信息沟通的互动性:无论是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调查投票,这些方式都能够让企业更容易地与受众沟通,有针对性地展开双向交流,充分提高沟通效果。 6.传播覆盖面的广泛性:可以对危机出现时利益相关人群有广泛而又精准的覆盖,包括用户、客户、合作伙伴、员工、股东,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投行的分析师、政府、监管机构、研究调研机构、权威专家等,便于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

二、新媒体平台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影响

媒体向来在企业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企业对于媒体却是爱恨参半,对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新媒体更是如此。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力量不断提升,其影响力日益强大,媒体这把“双刃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锋利。基于新媒体鲜明的信息传播特点,它一方面对企业危机的发生推波助澜,给危机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另一方面又给企业的危机管理以新的视野和观念,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企业成功化解危机的重要因素。 (一)新媒体给企业危机管理带来压力

第一,使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加大。传统媒体除了在版面、时间和形式上对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制外,对内容的真实性、适宜性等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海量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开放互动的传播模式使得社会和企业的透明度和曝光率增加,民众的维权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迅速提升,加速了问题暴露的进程,从而大大增加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使危机的规模扩大。新媒体传播覆盖面的广泛性使得危机信息会通过手机、网络等迅速传递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地域上更是没有界限,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一爆发随即扩散到全国乃至全球。

第三,使危机爆发的速度加快,危机反应的时间缩短。危机的爆发本来就有不可预测性和紧急性,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往往使危机信息一夜之间尽人皆知,特别是著名企业或影响重大的危机事件,往往在企业还没反应过来就极速爆发扩散,让企业在危机应对中措手不及。

第四,使危机的破坏性增强。新媒体传播造成的危机可能性增加、危机规模的扩大以及危机反应时间的减少,直接造成危机破坏性增强的结果。同时,新媒体的匿名性往往使得建设性的意见掩盖在破坏性的意见之中,从而使危机在不负责任和不可控制的传播过程中迅速升级演变,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沉重损失。 (二)新媒体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实时的传播速度提高危机处置的效率。新媒体在传播速度方面的优势,使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企业对危机事件的态度、立场和解决方案向大众公布,及时向公众提供关乎切身利益的服务信息,为企业成功化解危机打下基础。

其次,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为危机应对提供多元平台。企业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一系列传播手段,快速有效地回应危机。比如:在主流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发布系列新闻专题,建立专题网站并保持信息的高频度更新,举行网上记者招待会或专家主题聊天,充分利用新闻组、OICQ和虚拟社区内的在线通告,在重要的或流言极其泛滥的BBS站点首页设置指向权威消息和权威网站的链接等。

再次,开放互动的沟通方式便于正面引导公众舆论。新媒体除了能以最快速度传播危机信息和动员公众参与危机处理外,还越来越成为聚集公众舆论的场所。企业可以通过博客、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视频分享等发布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正面信息,并制作网络口碑传播效应。或者借助公司博客、官方网站、品牌社区等平台,解释品牌危机的问题根源,公布企业处理措施,与消费者展开互动沟通,从而形成巨大的网上舆论洪流,正面疏导危机。

三、新媒体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企业危机管理分为预防、处理和恢复三个阶段。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防止其对危机管理的消极破坏作用,利用其对危机处理的积极功能,全面调整危机管理策略。 (一)危机预防阶段的策略

1.唤起全员危机意识,强化日常危机训练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在于如何处理已经出现的危机,而在于企业上下能否辨别企业运行过程中潜伏的危机因素,能够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强化全员危机意识对企业的“长治久安”更为重要。海尔在“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强烈危机意识指引下打开成功之门;小天鹅通过“末日管理”树立起小天鹅优秀的企业形象;微软在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告诫中一路风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在诚信经营、遵守商业道德、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的培养。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网站和论坛与员工加强沟通,建立危机教育专区,通过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全面危机培训,让全体员工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做好应对危机事件的准备。 2.建立信息监控和危机预警系统

网络媒体被称为“民众意见的集散地”,它的开放性使得公众得以自由地在网上表达思想和心理诉求。企业可以借助新媒体建立科学、规范、制度化的监测系统,在预警系统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整合资源,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发现危机的苗头。

面对每日海量发布的网络信息,企业可以建立一套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和即时电子传输、警示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员监测的方式,全面有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将监测的范围从平面媒体、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向下级网页中的BBS、论坛、热点博客延伸,从中发现可能发生危机的关键信息,及时警示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给予重视。比如:利用方正智思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能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自动抓取、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企业全面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提供决策分析依据。

而当网络负面报道发生并引起一定关注时,企业应该立即启动危机应对方案,通过与危机发生的源头网站进行沟通,争取第一时间撤下该负面信息,并防止其他网络跟进。假如情况严重,外界关注强烈,企业就有必要迅速对事件做出说明,刊登启示,消解民众的猜测或误解。进而可恰当运用网络媒体与公众进行及时的沟通,有效地疏导和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防止事态的扩大,把潜在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二)危机处理阶段的策略

当危机一旦爆发,企业应立即启动危机应急预案,组成危机回应小组,及时果断地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本着真诚负责的原则,积极进行内外部沟通,稳定人心,引导舆论,迅速查清危机根源,抑制危机事件蔓延。在应对过程中,一定要从危机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即使企业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要坚持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样才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形象,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尽快度过危机。

在新媒体越来越强势地影响着企业危机管理的今天,企业在运用上述危机处理策略时,还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危机管理的影响,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需要更快速

新媒体不但有可能使负面信息成几何级速度疯狂蔓延,也缩短了受众的心理忍耐时间,这就要求当事方更加迅速地对危机事件作出反应。哪怕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查明原因,也要迅速发表声明,表明立场。传统危机演变理论中的“黄金48小时”之说在当下已经不适用了,危情往往要求企业在“8小时”内快速响应。迅速的危机反应一方面可以防止虚拟连接范围扩大导致危机影响扩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公众对问题认知程度的加强,以及更多公众的“问题涉入感增强”。 2.要抓住回应主动权

一方面,企业千万不要等到迫于外界的压力才作出回应,这样必然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境地,还延误了危机处理的时间,使负面信息量和解释澄清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要利用网络及时、准确地传播有关危机的最新、最真实的信息。以此在危机处理中掌握主动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使流言不攻自破,人心得到稳定,提高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3.运用媒体要适当

虽然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有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它并不像传统媒体的传播那样容易掌握和控制。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处理不当,网络非但不能起到化解危机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加快、加深、加大危机事件。所以企业要注意合理利用网络媒体,既要借助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并获得公众的反馈信息,也要防止网络媒体的不可控制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不跟风,不盲目,不滥用。 4.与权威媒体合作要积极

危机爆发之后,公众迫切希望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有关方面的处理措施。在所谓用户产生内容的新媒体时代,权威的有公信力的信号对引导舆论特别有效。企业要注意跟主流的、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合作,建立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并通过标准信息披露统一企业对外宣传说明的口径,满足公众知情权,正面引导舆论。

(三)危机恢复阶段的策略 1.反思总结

危机过后的危机管理工作重点是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或升级,并从本质上找到消除危机根源的合理途径。这一时期要利用网络舆论继续对危机进行监控,预防危机死灰复燃或出现新危机;同时,进一步修正危机计划,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危机应对措施,从而进入新一轮的前期阶段——危机预警阶段。这时企业应通过设立专门的网络反馈机制,强化与社会公众之间有效的双向信息传播,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危机过后,公众会对企业的危机处理工作形成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乏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企业应该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收集来自公众的意见并进行统一管理,从中总结在危机时期工作的成果与不足。 2.恢复重振

危机并不等同于企业失败,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机遇。危机恢复期企业要尽快淡化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修复危机给组织带来的破坏,恢复正常运作。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危机创造机会。比如,企业通过媒体投放企业形象广告、公布企业新的市场拓展计划和产品发展计划等,在公众对企业的关注还未减弱之前,重新树立公众对企业的信心,重塑企业形象。企业在危机后的传播中可以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社区类网站、专业性网站和传统有影响力媒体的网站,以及搜索类网站的力量,不仅注重新闻类的信息传播,也要关注虚拟社区中网民的言论,即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充分的信息传播和掌握信息反馈。在新媒体时代,企业要通过整合和利用一切相关资源,配合运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从而与公众充分、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引导和控制舆论,提高传播的公信力。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只有善加利用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规避其潜在风险,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危机甚至化“危”为“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

[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a642 1010007af.html.2006-12-28/2009-04-03.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R/OL].http://tech.qq.com/zt/2009/cnnic_23/,2009-01-13. [3] 李亚.企业处理危机要有全周期意识[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1):119-120. [4] 嵇万青.Web2.0时代该如何应对品牌危机[J].广告主市场观察,2008,(12):111. [5] 薛可,熊文霞,余明阳.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品牌危机处理策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90-95. [6] 贾玲,刘昊.中国电子政务组织的网络沟通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46.(责任编辑:吴鹏辉)

第三篇:乐思网络舆情监测: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危机公关需从网络舆情监测开始

【舆情研究】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危机公关需从网络舆情监测开始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博传播媒介治理和网络舆情监测成为舆情研究新课题。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特别是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同样明显,而法规建设则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因此,“微传播”是把双刃剑备受政企的重视。

微博作为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典型代表,其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力,特别是轰动性消 息的传播范围之广,对信息当事人影响程度之深令人惊讶。因此,微博成为众多政企 展开网络口碑建设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网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网民结构的多样化 和网络舆情监测手段的缺失,这就必然使得网络传播存在风险。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感,网上泛娱乐化和炒作现象普遍,人们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增强,这些导致网络负面信息更容易发酵传播,形成负面舆情环境,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对政企形象的破坏将是深远的。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近段时间,网络上掀起的各类舆情议论潮,陕西的“表哥”事件、广东的“表叔”事件、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以及肯德基速成鸡事件就是自媒体时代体现微博舆情威力的典型案例。微博热点事件的偶然集中发酵,使得政企对突然而至的网络舆情危机倍感压力,对事件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导致舆情 危机处置严重滞后,不利于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第一时间法则。因此,如何突围微博舆情危机,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成为政企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今,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一条不起眼的负面信息经网络的发酵很可能突然演变成一场网络舆情灾难,而如果缺乏有效网络舆情的预警,突发而来的舆情风暴就会让政企在处理危机时乏力感倍增。

面对自媒体时代网络危机的强劲爆发力,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全面的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很好地帮助政府企业获取网络微博舆情动态,了解民意民声,实时监测微博相关话题信息的传播效果,监控微博虚假负面信息,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时可以妥善的、有目的性的针对处置。

以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例。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自动 采集子系统与结果浏览子系统。可以对微博上一切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其监测范围囊括各大网络媒介的微博平台,并可对重点微博话 题实施重点监测,最后对检测结果生成各类数据图表和舆情日报周报。

在当下变幻莫测的复杂自媒体环境下,政府和企业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及时发与我相关的舆情呼声,第一时间了解民意,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

第四篇: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The Strategy Research on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Based on

New Media

论文作者:唐东

专业班级:网络营销121

作者学号:2012211360

完成时间:2014年6月9日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博客,微博,论坛、微信等一系列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性。在新媒体下,企业的公关先得更加重要。本文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从危机公关的定义开始,然后阐述危机公关的特点、,最后到如何具体的实施相应的策略来说明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blog, micro-blog, a series of New Media Forum, Micro mess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levision,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ther media with interactivity and immediacy, and sharing technology, multimedia and hypertext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ew media, public relations companies to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crisi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n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and finally how to implement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to illustrate the problem.

关键词:新媒体

危机

公关策略

Keywords: New Media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1引言..................................................................................................................................3 1.1选题背景......................................................................................................................3 1.2研究的目的..................................................................................................................3 1.3国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研究............................................................3 2什么是危机公关.............................................................................................................4 3 新媒体环境下危机的特点...........................................................................................4 4 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公关的策略..................................................................................6 4.1 企业要建立危机应对团队.......................................................................................6 4.2 企业要建立危机监控机制.......................................................................................6 4.3 面对危机及时有效反应...........................................................................................7 4.4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7 5 真实案例分析...............................................................................................................8 6 结束语............................................................................................................................9 7 参考文献.....................................................................................................................10

2 1.引言

1.1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电视、移动客户端、论坛、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新媒体形式的产生,相对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新媒体表现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形式丰富、交互性强等特点。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也对企业产生了新的巨大的挑战,频发的危机事件总是出人意料,还没等企业反应过来,事件已经扩散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在互联网上,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不缺有思想有见解的评论,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甚至看热闹,造谣,诽谤等,面对反应如此迅速的互联网,企业需要反应更加迅速的公关团队,来迅速做出决策,化解危机。 1.2研究的目的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如何良好的应对危机事件成为了企业的重点问题,但目前能良好的处理危机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许多企业首先在意识上就缺乏危机公关,对新媒体力量认识不够。在处理方式上,也有许多欠妥的地方,一些企业处理缓慢,不能及时控制情况;还有面对危机状况,心理素质不足,惊慌失措,处理方式不妥;甚至有与媒体消费者公然对抗者,不顾后果。面对这样的现状,本文进行了危机的介绍,举例,用实际案例分析来找出一套合适的危机公关处理机制。使企业面对危机时,能用较好的方式处理危机,换回形象与名誉,达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1.3国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研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危机公关理论体系。关键点传媒危机公关研究中心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危机公关专业研究机构。另外,由关键点传媒集

3 团董事长游昌乔首创的“危机公关5S原则”、“公关传播5B原则”、“新闻发言人五度法则”、“危机管理体系6C原则”、 “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体系的方法、原则及模块”、“媒体攻略”、“公众攻略4S原则”等是目前被广泛应用并得到权威认证的危机公关理论体系。2012年6月,危机公关5S原则等七项公关原创理论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并予以著作权登记,正式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版权局为其颁发了著作权登记证书。关键点传媒也因此成为我国公关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

2.什么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由于我们是商科,所以我们主要从在企业方面来进行说明,具体指在企业在日常运行中,由于内部管理、同行竞争、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品牌等造成严重影响,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危机。在大信息时代的今天,危机公关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危机公关不仅仅是处理危机,更多的是主动寻找可能发生的危机,在爆发前先行处理。

3.新媒体环境下危机的特点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危机公关的特性,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这是目前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几点。我们下面将利用真实案例详细阐述每个特性。

首先是意外性和聚焦性,无论是天灾人祸,危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发生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造成多少损失,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事件的走向,我

4 们都是无法控制的。尤其是在中国的互联网,国内网民基数非常大,危机有关信息的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各种渠道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危机来说,就象干柴烈火一般,愈烧愈旺。例如7.23温州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20点38分两辆动车在温州路段发生震惊全国的特大铁路事故。造成40人死亡和19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的10分钟后,第一条求救微博在随后的10个小时被微博网友转发10万余次。24日22时43分,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但由于新闻发言人信息不足、无法解释技术问题,以及一句不负责任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彻底激怒了公众,使发布会不仅没有起到解惑的作用,反而更加激化了公众的负面情绪,激发了公众自发探求真相的举动。同时也使铁道部面临了一场空前的舆论危机,公众的负面情绪甚至波及到了对政府的不满与不信任。铁道部在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方式,不仅没有满足民众获知真相的诉求,面对事故无法给出正确的解释,反而用一些模糊的信息敷衍大众,公关做的非常差。

破坏性:出现危机必然会导致破坏,只是分破坏的性质和规模,这取决于公关做的是否及时到位,但在出现危机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以及决策人员的能力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3Q大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2010年到2013年期间,腾讯QQ和奇虎360这两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之战。双方交手过程中,许多行为不顾网友的感受,做出一些强迫网民选择的使用软件的行为,令广大网友很受伤,并失去了不少的用户,不仅如此,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奇虎360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赔偿腾讯500万元的经济损失。对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做出终审判决。这次的战争,不仅仅是对 5 两家公司名誉,财力的破坏,更是用户对两家公司信心的丧失。

紧迫性:危机总是来的非常突然,而且一旦爆发,其破坏性的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势,所以这需要公关部门做出紧急反应,才能及时控制情况。

2014年3月22日晚,漏洞报告平台乌云公布最新漏洞称,携程网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该漏洞已经过携程确认。23日下午,携程网回应称已经在消息发布的两个小时内修复了问题,共有93名用户的支付信息存在潜在风险,已经通知更换信用卡,截至目前没有发生被盗刷情况,携程将给予这93名用户每人500元“任我行”礼品卡作为补偿。携程面对此次危机的反映迅速,态度良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4.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公关的策略

4.1 企业要建立危机应对团队

应对危机,就要专门应对危机的公关部门,该部门承担的任务就是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只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并带领企业每个员工形成一种自然的体系,大家共同发现共同处理危机,这样能有效的杜绝影响强烈的危机产生,即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危机,依然能够迅速的反应,危机公关团队可以带领全部员工共同抵御并化解危机。没有好的应急团队,在危机来临时往往陷入一种慌乱的状态,相应做出的判断往往也是适得其反,令情况更加糟糕,尤其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危机的情况发展非常之迅速,所以危机公关团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企业中良好的公关人才比较缺乏,便运营而生了专业的公关公司,为企业的公关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4.2 企业要建立危机监控机制

6 在新媒体的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了最有价值的东西,掌控了关键的信息,就能掌控事情的局面,所以,针对企业的危机预警需要危机公关团队进行危机的监控与预测。首先是专业的信息收集分析人员,对互联网上关键的门户网站,论坛,微博等各大主流媒体上收集有关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方面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发现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后,立即采取删除、澄清等行动来维护企业的名誉和品牌,这样可以把危机降低到最小的伤害。如果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则需要进行公开的澄清,立通过官方网站,微博,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的行动来应对危机。阿里巴巴世界级的公关团队就有自己的一套网络舆论监控机制,随时应对各大论坛、社区、门户网站的信息,稍有发现负面的消息就会被迅速删除,甚至有些词汇也会被屏蔽,这个神奇的团队内部称为“病毒营销组”。 4.3 面对危机做出及时有效反应

英国公关危机专家里杰斯提出了处理危机的“3T”原则,着重强调了面对危机时,信息的重要性,即“Tell your own tale;Tell it fast;Tell it all;“中文意思就是以民众为主,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所有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危机时,首先要明白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清楚消费者想要什么,并做出正确的决策。首先,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并把结果公之于众,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有效的反应,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才能控制局面的扩散。在2009年的丰田由于产品本身问题导致4人死亡的事故,次年丰田宣布召回数百万辆汽车,此次事件中,丰田的公告处理的非常差。首先,在事故3个月后才宣布召回,同时在事故发生时,媒体进行了穷追猛打,导致事件升级,但丰田迟迟不做反应,导致整个事件的处理难度极大的增加,除了召回的车子,品牌受到的损失和打击是更大的,在整体被动后,才开始道歉,这时的道歉与消费者 7 的期望已经相距甚远。

4.4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

危机随时可能发生,与其等待危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不如从源头,从自身做好,首先是内部的管理建设,然后是做好自己独特的服务与品质优良的产品,打出自己强有力的品牌与优势。当品牌与产品在消费者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即使出现了危机,好的产品自然能说明一切问题。

同时加强企业中优秀的危机公关人才的培养,优秀的人才才是王道,才能在新媒体的复杂环境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处理一切危机问题。

5.真实案例分析

《海底捞勾兑门》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应该是非常的漂亮。

2011年8月22日一篇报道《记者卧底"海底捞"·揭秘》,直指骨汤勾兑、产品不承重、偷吃等问题,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类一直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终于遇到了一个大坑。

22日15:02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关于媒体报道事件的说明》,声明语气诚恳,承认勾兑事实及其他存在的问题,感谢媒体监督,并对勾兑问题进行客观澄清。此微薄被转发1809,评论690,用户基本接受海底捞的态度。

22日16:18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关于食品添加剂公示备案情况的通报》,笔锋更加诚恳。

23日12:00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就顾客和媒体等各界关心问题的说明》就勾兑问题及员工采访问题进行重点解释。

23日20:00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的一篇微博,个人认为尤为经典,在这里转载一下:“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我还要难过地告诉大家我 8 从未真正杜绝这些现象。责任在管理不在青岛店,我不会因此次危机发生后追查责任,我已派心理辅导师到青岛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对饮料和白味汤底的合法性我给予充分保证,虽不敢承诺每一个单元的农产品都先检验再上桌但责任一定该我承担”此篇微博瞬间转发近4000次,评论1500次。在如今遇事自保,互相推诿,丢车保帅的职场中,张勇的敢担当,人情味十足,与当时的高铁事件部分领导的做饭形成鲜明对比。张勇的人格魅力化解掉此次事件80%的危机

随后,海底捞邀请媒体记者,全程记录骨汤勾兑过程,视频、照片瞬间布满网络,事件就此暂时画上圆满句号。

海底捞面对危机来袭时,选择的是迎面而上,主动承认错误,而不是一再的逃避掩盖事实。这一点首先能让民众看到一种解释问题的态度,危机能首先被暂时缓和,如果逃避会让民众更加气愤,对事件的关注度也会不断的增加,这样无论对企业本身和问题的解决都是不利的。第一步做好了,接下去就是公关团队非常及时的发布出了相关说明,给消费者一定的解释,并不断的积极跟进,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民众的好感会增加,不仅能化解危机,甚至可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并一再强调自己能够处理好相关事宜,并给消费者一定的承诺,低姿态的化解了此次危机。

6.结束语

回顾前面所有的案例,温州动车事件,3Q大战,海底捞事件等等,从他们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公关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不同的企业,产品和服务也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危机也各不相同,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

1.主动承认错误比解释更加有效。危机触发的时候,解释等于狡辩,事实会被理解为歪理。主动放低身段比高高在上更加有效。你越低,对方自我感觉就越 9 高,这就是为什么大人从来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总能包容孩子。

2.主动承担责任比推诿更加有效。“丢帅保车”在现代社会品牌危机时,更加有效。

3.主动透明流程比规避更加有效。看的越清楚,就会更少的猜疑,而且消费者如果猜疑,就不会向好的方向猜疑。比如动车追尾事件,可能当局者觉得有些事情公布会有负面影响,其实你遮遮掩掩,大伙猜测的更加要命。

4.危机公关没有固定模式,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公关公司存在的必要性,不要把糊弄消费者当做危机公关的根本。

7.参考文献

[1]吴燕梅.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2012 [2]赖明忠.论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N].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8-60 [3]胡海燕.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策略[J]. [4]MBA智库百科.危机公共.http://wiki.mbalib.com/wiki/危机公共

第五篇: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现象

新媒体时代下的“屌丝”文化现象分析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因具有容量大、载体新、时效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上网聊天、博客、微博、博客、微信、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兴的媒介手段在以新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青年群体是网络常客,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复杂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信仰。从中映射出来的文化现象也体现了现在社会一部分人的思想与精神状态。其中以网络语言的传播体现的尤为突出。网络语言,特别的网络流行语折射出中国网民三大社会心态:社会焦虑、社会抗争 社会分层

首先第一个心态就是社会焦虑,反映出当前网民不可承受的压力之重,背后隐藏着是一种结构性的系统性的社会压力下的一种茫然和焦虑,以及这样的一种群体性焦虑背后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冷幽默。第二种是社会抗争心态,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很强,传播性很广,成为网民表达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平台,而网络流行语也成为网民宣泄和表达对社会公平缺失不满情绪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种社会心态就是社会分层,我们可以看到垂直流动的趋势慢慢停滞,让人们感到阶层固化难以逾越,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戏谑和自嘲的姿态体现出来一种解构和重构,反映出深层的社会问题:如难以逾越的社会分层,狭窄的上升通道,以及不可忽略的贫富差距等等。其中“屌丝”一词就是从网络兴起的,这一词现在对于人们来说几乎无人不晓,甚至以经发展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一种文化现象。"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 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屌丝"文化又是当代青少年青春情结的再现,体现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 机制的形成。

“屌丝”一词在网络上走红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屌丝”已不仅仅是网络流行语,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屌丝”文化如此快捷地生成与流行,不能简单地以“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以蔽之。

一、“屌丝”与“屌丝”文化现象的由来

“屌丝”,原来为粗语,但现今却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语和文化现象。网络上有关“屌丝”的文章很多,但基本上运用的定义还是百度中的加上“屌丝”一词形成在内的较为公认的定义:“屌丝是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亦为‘苦B青年’的自称,又称‘吊丝’,发音与英文duce相似,duce在英文中译作‘领袖,首领’。百度李毅吧吧友本着自嘲的精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自嘲,虽是自嘲,亦可用于称呼别人。屌丝二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屌丝”开始指的是一群特定的青年人,他们多为“年轻男性,他们出身卑微,他们称自己的工作为‘搬砖’,他们爱网游、爱贴吧、爱‘女神’也爱幻想,却缺乏行动力,想做而不敢做;他们内心虚荣,却又不屑‘高富 帅’而故作清高;他们自卑、自贱却也自以为是;

他们是善良的,他们也是懦弱的。这群青年人处于 既不甘于自己的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的状态;既有种种生活憧憬,但又有必须面对的生活现实。 正是从聚焦这样一群无奋斗基础、有未来希冀、缺失奋斗动力的青年人开始,逐渐让“屌丝”成为在网络上、在现实中广为流行与应用的概念。而今有关“屌丝”的网站,诸如屌丝吧、屌丝小站、屌丝视频、屌丝语录等等在网上比比皆是,“屌丝”已经变成了当下在网络上、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二、“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 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

1.复制性与再造性的结合 网络流行的特点就是被不断复制,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性的功能,其过程是从简单的复制到创造性复制的转化,出现一种让人想不到的非线性结果。“屌丝”一词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复制与再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行文化现象。 从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到现在流行所说的“屌丝”,其意义已经大相径庭,而且“屌丝”也不是原来所特指的那一群出身卑微、内心充满纠结而无奈面对现实的年轻人。现今的“屌丝”也有男女之分,人员情况较为复杂。现实中青少年所说的“屌丝”的含义也已各不相同,有的以自嘲的方式以“屌丝”自居,将自己与“高富帅”、“白富美”做一区分;有人则用来贬责他人;有人以玩笑用之„„“屌丝”的含义就是这样在网络中不断被复制、在现实中不断被应用,而在复制与应用的过程中被年轻人不断演绎与创造,现在已经成为包含丰富内涵的概念,以至于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涵盖之。 看似简单的一个词以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势头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也只有在新媒体时代才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的快捷与普及,远远超过以往人们所接触到的流行文化,它没有给人们留下适应的时间,往往让成人社会的很多人感到震惊甚至费解。但是对上网是生活方式有机组成部分的年轻人来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网络复制的简单性,在复制过程中的再造性,都可以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而不管是青少年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构成新媒体时代流行形成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更多的青少年由原来的被动受众与旁观者变成了流行文化的直接参与者与行动者,而网络流行文化的行动者愈众,则其现实的影响力与冲击力愈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就愈直接与显在。

2.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网络流行与现实流行的密不可分性,是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的突出特点。“屌丝”文化就是网络流行与现实流传的有机结合体。新媒体时代,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的主体(只要有条件能够上网),而青少年更是网络的主力军,当代青少年上网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2009年中国新增青 少年网民2800万”。

上网工具直接影响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的流行方式与覆盖的范围。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微博、留言等等,没有过去必须也只能通过电脑上网的种种限制。上网工具的这种便利性、快捷性与网络虚拟性特点的结合,使当代青少年现实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当代青少年现实的表达往往表现为在网络虚拟平台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立体式表达方式,甚至网络上的表达往往比现实更直接贴近青少年个体的内在需要与观念,更具有反映青少年内在需求、观点 与情绪的即时性特点,因为这种表达具有相对自由性,而这种相对自由性是因网络的隐蔽性与便捷化特点所决定,青少年个体可以不用过多考虑现实中他人的观点与感受(网络本身就具有观点多元性的特征,不同的观点都能有一定的共鸣存在)。因此,在网络中,不同的青少年个体完全可以从自我的角度来随时表达内在的感受与观点,表现自己即时的情绪状态与心情。网络这一载体也就成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更现实、更直接地表现自我、释放内在心理能量的平台。 “屌丝”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只是一种“恶搞”的简单变异,正是因为不同的青少年个体将“屌丝”一词纳入到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解构与重新建构的结果。即不同青少年个体所理解的“屌丝”与所运用的“屌丝”,往往会根据其客观情景与内在感受进行了再造,赋予了“屌丝”特别的意蕴,如此叠加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屌丝”文化现象。

三、透过“屌丝”文化的形成,可以发现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当代青少年 青春情结的再现 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参与到流行文化之中,但之所以被称为流行文化,就一定是涵盖了一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较为广泛的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而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因为载体的便捷与普及,使青少年的参与度与流行文化的覆盖面比传统青少年流行文化更高、更为广泛。透过“屌丝”文化,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与过去传统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中一样的表象特征,即情绪的外泄与自我的张扬,时尚的追求与内在的娱乐。这些表征并不像过去人们所通常理解与认为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那么简单,实际上,任何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传达的都是一种青春的声音与呼唤,一种人生特定阶段的沉思与矛盾,一种青年人所特有的认知与情绪。如果我们不能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做出这样的解读,就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把握这种文化现象。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认知、思维等多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生理的快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成人感的增强与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就会表现出只有青春期青少年才会有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通过以自我为中心的外在张扬方式吸引他人的关注和昭示自身的成熟,沉醉于自我思维中抽象构建的理想完美状态。这是个体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的划分) 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

屌丝”文化现象中就表现出这样一种青春期情结的特点。有些青少年不会在乎“屌丝”一词是否好听或贴切,主要是因为“屌丝”的流行。流行往往代表时尚,而时尚则表明自己与时代潮流同步,就有备受关注与入流的可能,就不会被人遗忘、被称为“老土”或被同辈群体所排斥,这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愿望使其更加愿意投入到流行与时尚之中。同时,有些青少年更不会过于在乎其它成人的观点与看法,只要是青少年群体中有同行者,他们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更主要表现在同辈群体之中,特立独行方能表现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炫”出自己所理解的精彩与鲜活。有时越是其他成人认为不好或不认可的事情,可能越会引起这些青少年的兴趣与关注,这种兴趣与关注可能是出于一种青春期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也可能是青春逆反的直接表现,即以逆反的行为与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自主、个性与成熟。 当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他们已经能够将现实的事物纳入到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去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与理解的方式进行抽象的建构,往往不会考虑其现实的适应性,会出现与现实相去甚远的理想化结果,但这种形而上学地在主观世界以自我为中心地构建现实世界,不是他们特有的偏好,更不是他们有意识的行为,而是其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与阶段。这种理想“乌托邦”的建构需要在现实面前去不断地被修正、解构、从而现实化,这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样的成长过程,理解青春情结出现的原因,就不会出现对青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眼高手低”等的指责与非难,不会对青少年流行文化感到诧异与不解,就能很好地理解与看待青少年流行文化,就能够认识到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展现自我成长、表达自己内在感受与想法、记录成长轨迹的自然现象。

四、解读“屌丝”文化,可以看到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深层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机制的形成 新媒体时代不仅人们交流沟通的媒介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变 化。我们所处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开放性的、国际化的。信息的网络化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来了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客观现实,这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现实的。如果说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是新媒体发展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那么也可以说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是社会现实所构成的社会原因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直接映现与投射,它有着其生成的群体心理机制。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现实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体。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出现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带来了市场的繁荣与竞争的激烈;二是带来了人们财富拥有的两极分化,即贫富差距的加大。“屌丝”式的自嘲,就是来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现实择偶的流行审美标准。“高富帅” 、“白富美”的优势自然不言而喻,男性的富有、高大、帅气,女性的白皙、富有与美丽,都是一些先赋的而不是自致的条件与基础,而这些往往使激烈的现实竞争缺乏公平的基础,有如生长在高山的青草与深谷的大树比较高度,相对的高度与绝对的高度都是如此不同,没有客观准确标准的比较往往会带来比较的迷茫与失落,会带来不知道哪个更高的困惑。在这种缺乏客观、公平基础的现实面前,在巨大的贫富落差之下,“屌丝”式的自嘲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与理性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其拥有的资源与发展基础明显不同,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在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加剧的现实面前,往往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会明显增强,人们不得不启用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持内在的心理平衡,以此我们不难理解“屌丝”的那种复杂心情的表达,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有对“高富帅”与“白富美”的羡慕嫉妒,也有对之不屑一顾的蔑视与恨。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价值时,往往会使财富与金钱的份量加重。表现在青年人择偶的过程中,注重经济条件与外表长相的那种择偶标准(尽管不具有普遍性)对青年人往往产生最直接的冲击,“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看似是个人的一种人生选择,但却是社会上注重物质财富的择偶标准在部分青年个体身上的投射,会使现实中衡量成功与择偶的理想标准出现种种偏差。这种现实的偏差会强化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与面对现实的无权感。许多青少年面对的现实是:即使自己竭尽全力去终身奋斗,其财富的积累与“高富帅”、“白富美”现在所拥有的基础与条件还是相去甚远,于是就有可能在青少年群体中由此而引发出一种群体无权感或无力感。 “屌丝”流行文化从不同程度上也反映了这样的群体无权感与无力感,实质上,这种无权感与无力感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而且也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不自信、不能自我接纳的一种表现,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归因所致,即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优厚的条件与基础。当然,同样的社会现实也引发出了青少年群体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己是“屌丝”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不是自己的错,而是自己必须正视面对的现实,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外在力量与先天条件,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这样的青少年往往都有着高远的追求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种不服输的坚韧与执着,有一种与其“空悲切”不如行动的理性选择。他们往往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能够做到自我接纳,不会怨天尤人,不会顾影自怜,更不会自怨自艾,这比过去传统的那种“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自我告白要来得深沉与成熟。

五、结语与探讨 同样的社会现实,在不同的青少年群体与个体身上表现不同;同样的“屌丝”文化,在不同青少年群体与个体身上的表现也如此不同,这就是新媒体时代多元价值观念与多样人生标准与选择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媒体时代流行文化复杂性的具体表现。“屌丝”作为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有着形成流行文化所特定的群体心理机制,我们很难对之进行简单地归类与总结,因为其涵盖着丰富的内涵与隐喻。但是需要肯定的是,从“屌丝”文化中,青少年个体往往会从中体会到、找寻到自己与一定同辈群体心理上的契合与共鸣,行动上的一致与统一。 因此,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时,我们更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了解、理解、顺应与发展。通过了解青少年流行文化,来理解与解读青少年流行文化所传达的青少年群体的深层需求,顺应青少年群体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以发展的视角去更好地回应青少年群体的需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项目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下一篇:项目风险分级管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