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1

摘要: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生产方式的局限,实现了新闻传播效应最大化。由于新媒体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导致新闻覆盖面积广、发酵时间快,能够快速引起社会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又该怎样提高新闻生产传播质量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传播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论文 篇1:

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摘 要:学科交叉和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时代语境,根据媒介类型划分专业及过度细分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弱化媒介界限、强化学科内专业融通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指出,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助于搭建新闻人才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和突破类型化培养的局限;媒介技术应用与批判精神培养,则在适应媒体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坚守传播教育的精髓之间找到了平衡。

关键词:学科交叉;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

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一直是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常议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型人才就成为新闻教育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教育界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把复合型人才定位为“全媒体人才”的取向越来越普遍。这种定位是否准确?传媒人才教育究竟处于怎样的时代语境?这个时代语境对传媒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传媒教育界进行了哪些探索?这些都是我们探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必须厘清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的时代语境

弱化专业界限、强化学科间交叉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知识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细分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大类招生就是顺应这种趋势的改革举措之一。然而,学科交叉远不止于此,其交叉的范围已突破了学科大类的界限,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来说,这种学科交叉同样早已突破了文科大类,而是延伸到管理学科、理科和工科。有资料显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学一直在与其他学科交融,较早的是与人文科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交融,而近些年则与信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融合。这种融合旨在适应媒体对“适应性专门知识”人才的需要。所谓“适应性专门知识”,指的是“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的知识、创造性、独立与批判性的思想、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就是要培养学生特殊而广博的知识[1]。以培养传媒人才为己任的新闻传播教育,之所以强调与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是因为:第一,新闻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丰富性依赖于传播科技手段的运用。新闻传播从

一开始就与传播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现代传播技术的革新更是如此。如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播几乎与事实发生同步,且日趋常态。与此同时,从文字记录到现场同期声音视频记录甚至动画制作等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和综合呈现,也直接反映了传播科技的进步及其应用的程度。第二,新闻传播对于事实信息的选择、分析都不是单一的新闻传播学知识所能实现的,它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加以认识和判断。比如作为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有赖于哲学的训练;而任何事实的出现,其原因、价值影响都不会是单一指向,没有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就无法形成科学的认知和准确的判断。第三,新闻传播的研究对象除了以真实为诉求的新闻事实和以便捷为诉求的信息产品外,还包括大量的以真、善、美为诉求的艺术作品,由于传播过程都事关传播对象是否愿意接受,因而产品及传播方式的艺术性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许多新闻院系都对开设了艺术类课程,意在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

弱化媒介界限、强化学科内专业融通是当今新闻传播教育的又一趋势。以往的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专业设置,基本是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不同介质而区分的。如今,媒介融合已成趋势,全媒体战略成为各类媒体的共同选择。无论身处以何种介质为主的传媒集团,任何记者编辑都不会只为一种媒介提供或制作信息产品。就记者而言,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借助移动通讯工具通过微博等形式在网络上发布简要事实信息之后,以记录现场同期声的形式发布音频新闻、记录现场声画信息的形式发布视频新闻,然后再采写报纸所需的文字新闻稿,若有可能,还为新闻周刊撰写深度分析的文字稿。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只能为单一媒介提供新闻产品,就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记者的要求。所以,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打破按媒介介质划分的新闻、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广告专业界限,将这些同属新闻传播学科的不同专业打造成强化学科平台的专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进入学科内的小平台,成为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比如,电视画面与摄像、电视编辑、电视编导是传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基本不开设。如今,它必须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内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依此培养的学生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媒介。当然,这是否意味着专业之间就没有界限了呢?专业界限的弱化并非意味着专业界限的消失。学科平台内的专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基本培养规格的一致性,而专业界限的区分主要靠专业特色的凸显。这就需要明确各专业的特色定位和设计体现专业特色的方向课程模块。这种课程模块的“精心设计”和“精耕细作”,则有助于保持和增强专业的特色。

二、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探索

面对学科交叉和媒介融合的现实语境,一些新闻院系陆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我们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这些探索的有效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是全国理工科院校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院系,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依托该校的理工科特色和优势,提出“文工交叉、应用领先”的办学理念,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独树一帜。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媒介融合对于有思想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的需求和国际传媒教育界全面性人才的培养理念,我院将早期的“文工交叉”推进到“学科交叉”,即包括文工、文文、文艺(文科与艺术学科)等多学科交叉,拓展传媒教育改革的思维空间,实现了传媒教育的转型与升级。其“学科交叉”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1983年到1998年,当时传统媒体快速增长,人才匮乏,我校率先在工科院校办新闻教育,提出了“文工交叉”的特色定位。通过课程拼盘,在全国文科专业首开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Basic语言、数据库、网络编辑与策划等课程,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199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传播专业,受到市场热捧。

二是1998年至2005年,面对传媒转型及市场化、集团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学校文科通识平台课的基础上,建立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平台,打破新闻、广电、传播、广告等专业间的壁垒,设立各专业核心课程包,各专业之间互选。

三是2006年至2011年,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传统媒体开始萎缩、新媒体涌现的大势,实行各专业间的大跨度交叉,通过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网络传播第二学位课程,联合培养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全面选修理工科课程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文科课程,立足全媒体的传播流程,致力于培养具有思想高度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

由于学科交叉的办学理念落实在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上,经过多年探索与调整,我校已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通识课程组群包括学校层面的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学院层面小通识平台课程群。

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哲学导论、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法学导论、政治学原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微积分、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以及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纳入大通识平台课程群的课程基本都是不同学科的基础导论,引导学生进入该学科领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刻的思维品质的基础支撑。新闻记者的重要使命是认识事实和呈现事实,进而呈现社会的完整图景,这需要多学科的广博知识作基础。这其中,基于哲学学习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对于新闻记者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新闻记者承担着监测社会环境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冷静审视的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等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素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微积分等自然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工科思维方式,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则体现了计算机时代对一个人最基本的技术素养要求。

小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新闻学院内所有专业共享的必修课+专业互通的选修课。新闻学院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专业,除播音与主持艺术因属于艺术类专业,其他专业的概论课都进入小平台,加上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构成了学科小平台必修课程群。这些必修课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原理、传播研究方法、中外新闻史、传播科技史、媒介管理、传媒伦理与法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这些基础课是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必备课,构建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与此同时,为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弱化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各专业选出专业核心课3~4门,纳入全院的小通识平台,供院内各专业互选。比如,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电视画面与摄像、电视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及电视编导等4门课程进入小通识平台,供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学生若对广播电视专业有兴趣,通过这几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基本能掌握该专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能满足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互选正是顺应了媒介融合时代对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专业课程模块是各专业核心特色的方向课程。这种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一般不会太多,除了纳入学院小通识平台可供其他专业选修的课程外,还有数量不等的特色课程。如广播电视学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该专业以培养视听新媒体人才和出镜记者作为专业方向特色,因而分别设置了体现这两个方向特色的课程模块。视听新媒体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视听新媒体导论、数字媒体技术基础、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等,出镜记者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播音与节目主持、出镜记者报道、优秀出镜记者研究、视听评论等。这些核心特色方向课程模块构建了各专业之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差异。

三、媒介技术应用与批判精神培养: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新闻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媒介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媒介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变了传播的范围、内容来源、内容构成、传播形态、传播时效、便捷程度等,因而新闻教育界对于媒介技术的迅猛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倍加关注。一些研究者提出加强传播技术类课程设置,或对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移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管理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2]。实践中,新闻院校开始增加媒介技术类课程,且各类业务课程统筹联动,按照业界的全媒体业务流程对学生进行全流程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技能。

重视媒介技术教育和实施全媒体实训,是当前新闻教育进行变革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反映了新闻传播教育对于传媒变革的迅速反应。正是这种及时反应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传媒业提供的人才产品能适应业界的发展要求。但是,当前又出现了一种“技术决定论”的偏向。似乎把媒介技术教育、全媒体业务实训当成了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重点甚至全部,当作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方向。

传播技术教育、业务技能教育说到底是传播工具教育。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形态的日益丰富且变幻无穷,传播工具教育必然成为日益加重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工具决定传播内容的获取,另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工具决定传播内容的呈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传播工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还在于培养有批判精神、有独立思想的人,这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

无论传播技术多么新异,与之相伴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多么丰富,其功能发挥都取决于它掌握在谁的手里。缺乏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人一般崇尚技术决定论,对传播技术手段的倚重,使得其将传播过程的重心置于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展示,而传播内容则相对处于非核心地位。而具有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人一般持内容决定论,认为传播内容大于传播形式,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是为传播内容服务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内容才是新闻传播的根本。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新闻传播者必须理性地审视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来自各方的意见信息干扰,能够以批判的精神、独立的思维审慎地观察和思考,敏锐地发现并执着地“唤醒”社会问题,深刻地揭示事实真相,客观地呈现社会图景。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想的人才能承担着实现媒体社会责任的重任。这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坚守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于德山. 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 现代传播,2011(12).

[2] 汤天甜.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0(8).

[本文系湖北省教改课题“基于学科交叉和实践导向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1067)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何志武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论文 篇2:

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

摘要: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生产方式的局限,实现了新闻传播效应最大化。由于新媒体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导致新闻覆盖面积广、发酵时间快,能够快速引起社会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又该怎样提高新闻生产传播质量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现阶段新媒体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互联网新媒体带来的优势,进而对新媒体与新闻生产方式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

相对于报刊、广播、户外和电视四大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而且有显著的独特性,其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很好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实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等的信息交换交流,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基于此,新媒体与新闻之间产生的交互作用不容小视,新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出现,将新闻作为传播的内容,实现了新媒体出现的价值;而互联网新媒体促进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但同时,新媒体与新闻生产之间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例如新媒体应该怎样生产新闻。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会对社会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新媒体发展现状,重点探讨新媒体与新闻生产方式。

1 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人工智能、AR等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实现了“众媒时代”向“智媒时代”的跨越,对社会发展也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概况新媒体的发展,可以看出新媒体是以迭代式特征稳步发展。

第一阶段,新媒体在线视频服务方式的出现,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服务方式更偏向于线下体验式服务,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受限条件多,往往难以实现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而在新媒体在线视频服务方式出现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促进社會消费,对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也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一系列移动设备,同时移动设备迅速普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技术很好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有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人们利用移动设备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信息,促进了新闻生产传播的方式的创新和改变。

第三阶段,新媒体时代,也是所谓的“智媒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形成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新媒体时代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和移动设备,以此实现新闻信息等的生存传播。

通过大数据调查发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频率大幅度增长。其主要原因也与新媒体突出特征密切相关,新媒体的发展促进新闻生产机制发生变化,与以往不同的新闻来源和传播平台,都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处于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获取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新媒体的出现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各种新闻信息泛滥,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对新闻生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保证新闻有效生产,保障新闻生产质量,就成为新媒体新闻生产发展应该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 新媒体发展的优势分析

新闻资讯获取一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生活活动,新媒体显著的独特性,其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很好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实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等的信息交换交流,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这对于新闻资讯获取与生产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新闻生产而言,新媒体的不断完善和迅猛发展形成了非常显著的优势。

2.1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通过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看出,狭窄的新闻来源渠道,导致新闻传播时效性比较低。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可以同步发生,巧用各种网络渠道实现新闻的传播,就可快速对新闻进行传播,这样就可以保证新闻生产传播的时效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讯,满足人们对新闻的基本需求,也可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2.2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如何保证新闻生产传播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新闻生产的目的在于被获取,而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无法对新闻获取进行保障。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新闻时代背景下,新闻资讯承载在各个网络平台,用户只需要打开网络平台就可以实现新闻的传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被大大提高,这也就能保证人们阅读新闻的可能性更大。

2.3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覆盖面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生产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各种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铺展开来,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在各种网络渠道获取各种新闻资讯。同时,与传统媒体单一新闻输出方式不同,新媒体的另一显著优势还在于,可以根据用户的新闻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对用户定向输出新闻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也真正体现出了新闻生产传播的价值。

总的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社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与其关联新闻领域也引起了重大的震荡,促使新闻生产发生改变,对于新闻领域的发展也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机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闻领域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对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在新闻生产传播方面显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以新媒体交互性和跨时空的显著特点,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机制,使得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更符合用户需求和社会发展特点,对促进新闻领域发展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生产的优势,深入探讨新闻生产机制的特征,将其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新闻源社会化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不仅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来源也发生了相应了创新和改变。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促使新闻采编的流程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交媒体的出现,为新闻采编创造了多样化渠道。例如,腾讯网、微博等以手机移动设备为主的客户端,都在以全新的方式实现新闻生产。以社交媒体微博为例,其门槛低,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用户良好的信息交互和流通。基于平台门槛低的情况,每一个用户都变成了新闻信息的创造者。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创造生产新闻,再借助网络平臺对新闻进行传播,这就可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由此可以充分说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来源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不需要借助专门媒体人生产新闻,而是把每个人变成新闻的生产者,在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了新闻来源的社会化。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来源社会化,每个人变成新闻的生产者,各种新闻信息泛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低质新闻的问题。所以,如何从平台监管和新闻生产行为约束方面提高新闻生产传播质量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2新闻传播平台化

新闻生产传播需要借助相应的平台媒介,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和报纸和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新闻媒介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容易出现新闻信息延迟的情况。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新媒体时代下,很好地实现了新闻传播平台化。简而言之,新闻传播渠道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移动网络客户端和搜索引擎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如民众广泛应用的百度贴吧、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这些社交媒体既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也可以承载和传播新闻。民众通过这些常用平台就可以获取与自身阅读习惯和新闻获取需求相关的新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新闻,不仅体现出了新闻传播平台化有效性,也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价值。总而言之,新闻传播平台化,保证了民众多渠道多媒介获取新闻,对扩大新闻覆盖面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3.3新闻生产媒介多样化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生产过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中介,将卫星、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了各种信息在平台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主要是因为新闻生产需要共享,而用户对新闻讯息的获取也有集群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实现新闻信息共享,零散的新闻传播就很难实现新闻生产价值最大化。基于此,新媒体时代以其显著的优越性,实现了媒介的多样化融合,新闻生产者在媒介上进行内容共享,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媒介对新闻进行传播。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新闻价值“爆炸”,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从而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重要目标。此外,媒介融合实现内容共享,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使得新闻生产机制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新媒体时代的独特性和显著特征,促使新闻生产机制的创新和改变,不仅对新闻领域的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真正体现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优越性。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体促进新闻生产机制发生改变是机遇也是挑战,新闻生产必须始终坚持为公众生产有价值的信息,只要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新闻生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苗岭,周东梅.美国新闻博物馆新媒体展厅的实验及启示——兼论新媒体技术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中国记者,2016,(5):122-123.

[2]邢静,阎延.新媒体时代新闻与动漫的深度合作研究——以中国领导人的动漫形象传播为例[J].传媒,2016,(2):73-75.

[3]罗薇.新媒体背景下汉语新闻英译理论研究——评《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新媒体系列:新新媒介》[J].新闻爱好者,2017,(1):后插7.

[4]赖晓凤.试析新媒体视域下手机报新闻的汉英翻译策略——以China Daily中茶企类新闻为例[J].福建茶叶,2018,40(5):305.

[5]邵全红.移动聚合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颠覆与再造——以“今日头条”的新闻生产模式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7,(1):37-40.

[6]程子姣.传媒学者值得重视的研究文本——评《发现独家:新媒体时代的独家新闻采写之道》[J].新闻知识,2017,(5):73-74.

[7]林颖颖.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与上海报业集团数位一线新闻从业者的交流[J].中国记者,2016,(1):61-62.

[8]刘宏宇.微博时代新媒体公民传播权实践及理论前瞻——从台湾公共电视PeoPo公民新闻传播谈起[J].新闻界,2012,(8):42-46.

[9]周靖婷,赵紫原.从"媒体宠儿"到"舆论焦点":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生产研究 ——以"深圳四胞胎"事件为例[J].视听,2017,(8):104-105.

[10]李洪华.学生组织新媒体平台在新闻舆论引导中的作用——以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平台运营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3):92-95.

作者简介:元渊(1997.8-)女,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方向:语言学、传播学。

作者:元渊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论文 篇3: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2019年9月1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协办的首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旨为“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10余所国际传播机构的70余名学者和从业者参会。在一天的会期中,9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近60位代表在4个分论坛上共同回顾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成就与挑战,探索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同侪互励,致知力行,为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一、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世界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袁军教授从传播技术角度回顾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梳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明确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改革开放之后首批开设新闻传播教育的院校之一。他倡议各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做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服务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教授梳理了20世纪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和传媒的转型三个方面论证了研究新闻传播教育史的重要性。

国内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院系负责人,交流了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中的经验与探索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分析了本校多语种传播国际新闻班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既符合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能倒逼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育管理体系、资源分配和师资认定等体制机制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杨魁教授认为,我国当前不能仅靠媒介技术解决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问题,还应从文化理念和话语构建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教授针对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双重边缘化”的问题,提出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教授提出,国际新闻教育只有将各学科优势充分融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新闻学院与外语学院联手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应做到“驻外记者=外语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新闻学院负责提升新闻传播理论和实战技能,外语学院负责培养外语水平和各国文化综合素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认为外语类高校应依托学校外语优势、多学科资源和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冯捷蕴教授提出了“英语+传播+财经”的创新型模式,认为人才培养应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人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教授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价值入手,分享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实践教学“五W”模式的重新设计。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研究了跨境语言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关系,论述了具有语言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跨境语言人才培养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严怡宁教授通过实践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实战、国际化实践项目和公共服务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本校的多语种国际传播教学模式。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许加彪教授提出,“不能把技术作为大学培养人才的根本与核心”,认为“技术+理论知识”双重培养或许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重点。

二、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模式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一个国家的改革者转变为国际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对多语种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针对这一背景,与会代表就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

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从国际传播人才需求角度出发,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他建議要特别加强对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功培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表示,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家利益紧密联系。人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因素,培养一批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本领高强、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然要求。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从坚定的政治立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全媒体多语种报道能力、政产学研通力合作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传播中国声音,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全球化、复合型、专家型、国际化等能力,高校国际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该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指出,国际传播既要重视立足本土的对外传播,也要注重培养“知华派”的传播人士,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趋势就是融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白贵教授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团结和培育国际传播‘知华派’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认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完成学科“知识融合”进而实现“现实融合”,让培养出来的国际传播人才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明洋教授指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不是单纯的将外语学科和传播学科融合,新型传播技术的出现也导致学科知识和传播实践的融合任重道远,“融合”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认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文理兼收,大类培养;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本硕贯通,通专一体”,实现“六卓越一拔尖”。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教授认为,外国语大学应通过“分段式”“混合式”“三分制”模式培养新闻人才。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友教授认为,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先进院校示范引领、自身实力提升、外部支持等多方面的保障。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蔡敏教授分享了本校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道路,提出了国际化培养人才的标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邱凌教授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外語能力、通识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全媒体能力、国际媒体实践能力、议程设置能力、专才能力、辩论能力等八大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媒介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教授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主持人刘欣的培养模式为切入口,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副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以及勇于在国际舆论场亮剑的精神。

总的来看,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能否培养和造就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的国际化人才,是评价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针。

三、新时代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潮流的风起云涌,全球格局动荡。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如何应对国际传播中出现的诸多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

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分析了当前严重的全球信任赤字产生的三个要素,提出要破解全球信任赤字,国际传播应更加真实全面客观、更具共同体意识、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丁晓阳指出,国际新闻传播中存在国际话语权落差、研究方向过于传统、实践创新少、媒介融合的管理模式缺位等问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媒体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郭建斌教授认为,国际传播中存在着潜在的“政治边界”意识,媒体应该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角度出发,开展对外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数字伦理研究所所长龙耘教授提出,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讲好事物背后“人”的故事,由人物切入历史、现实与未来,更能增强共情力。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研究员翟慧霞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传播议题、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刘丹凌教授提出国家形象研究的四种研究视域——政治学、经济管理学、比较文学和传播学,并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播音员张小童博士后分析了国际时评的兴起背景和“国际锐评”栏目快、锐、深、准的四个特征,她认为在中美经贸摩擦后,“国际锐评”栏目正在实现方向转型——由对内传播为主,调整为对外阐述观点的发声平台。

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与会者通过回溯历史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中国特色对外传播体系建设的构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以香港“反修例”运动为案例,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媒体在跨境舆论识别、治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他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创新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书记巩琳萌分析了新时代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难点,认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理论体系、价值体系、翻译体系、传播体系的协同推进。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路黎副教授认为在对外传播中,面对持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不仅要“喊话”“争论”,而且要“交谈”“倾听”,进而达到互相理解。

四、传播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不仅需要本土化的传播理论研究作为支撑,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路明灯,找准自己的坐标方位和时代使命。多位学者从传播学的本土化、跨文化交流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等出发,呼吁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陈卫星教授分析了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革命者身份转为建设者身份,但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中国并未实现国际身份的转变,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要把握形势、明确角色,国际传播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深圳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何道宽教授以自己翻译的《跨文化的交际》和《理解媒介》为案例,分析了跨文化翻译的作为和无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戴晓东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理论建构的发展历程和构成跨文化能力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情感、知识和行为能力。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咏华教授提出舞蹈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能发挥独特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舞蹈艺术的文化属性有利于避开被贴上“政治化”的标签的陷阱,直达不同国家民众的心灵深处。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刘卫东教授梳理了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进行了总结。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安教授针对大数据时代舆论研究的转向,提出将传统手段与大数据手段相结合、将社会情绪视为社会治理的手段、增强新型的动员方式、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对社会心态数据的挖掘等建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灵魂。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阐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他认为,国际传播教育应以认真学习领会并践行和贯彻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重要讲话精神为前提,要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原院长雷跃捷教授提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持通识教育、深化批判性思维培养、向全媒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中心朱清河教授说道,“思想观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琢磨,只有通过话语来体现中国特色”。他认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应回溯我们的话语、历史和文化,用中文的话语去建构英文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建构中国观点。

此外,《南京社会科学》副主编虞淑娟和中国社科院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副主任胡薇针对学科建设中,如何获得学术刊物的支持,如何得到智库评价系统的支持进行了分享。

本次论坛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对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一次理性思考与思想碰撞,针对如何通过教学与研究加快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与对策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研究生刘银银、孙菁、虞乐乐为本文收集和整理资料,感谢她们的贡献)

作者:高金萍 许涌斌

上一篇:现代税收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