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恐怖事件传播的媒介环境相比“9·11”事件之时更为复杂和多元,如何在恐怖事件传播中理性秉持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等理念,有必要对专业主义进行话语重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专业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论文 篇1:

新闻专业主义在国际传播中的缺失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充满了波折,好不容易从政党报刊中突围,现在又有迷失在商业化浪潮中的迹象。涉及到国内传播时由于种种因素的约束,基本还是有章可循的,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却常表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陆晔和潘忠党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含: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①

而国际传播的基本内容为:一是对本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关于国际事务的政策、立场、观点、主张等的传播;二是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内政外交各个方面的传播。国际传播的根本目标可概括为:塑造国际形象,维护国家利益。②

将以上新闻专业主义与国际传播的内涵作比较,即可发现两者天然的冲突。新闻专业主义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自觉地脱离政治权力、意识形态以及经济等因素的束缚,免于政治和市场的控制,以公正客观为其职业道德理想,以服务公众为其最高目标。而国际传播由于和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和政治、经济等因素不可能完全切割,媒体站在国家利益或是政府政党利益层面,很有可能操纵事实,与新闻专业主义报道事实为公众服务的目标相悖。

国际传播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因素

国际传播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因素有多种,有主观故意的,也有无意或客观因素造成的。由于政治博弈的需要,事实经常被操纵。国际传播中,记者的成长环境、价值观和被报道国家往往大不相同,导致文化差异,形成偏见,也会造成报道偏差。有些国家国内矛盾重重,为转移国内视线,就会将矛头对准中国,是中国过度的需求导致某些物品价格暴涨,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廉价鞋帽、纺织品使得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崗位流失;以及日本新加坡公园里小区内健身设施丢了,也臆断被盗卖到中国了,因为中国对铁的需求量大。

在国际报道中容易流露情绪化倾向,偏离新闻专业主义。这常常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国内对跨国公司的报道常有这种倾向。

国际传播偏离新闻专业主义的方式

进行议程设置,造成为己所用的拟态环境。人们倾向于关注大众媒介报道的问题,并依据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而确立自己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比如前阵美日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炒作,让人觉得“中国制造”统统不行了,其实据统计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的合格率达到99%,在日本中国产品不合格比例甚至小于美国产品。但由于政治需要,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就这样被推上“风口浪尖”,其实美国日本存在比这重要得多的议题。

国际传播媒体惯于采用框架内报道的方式对受众施加影响。受众不可能亲身经历、亲眼看见所有的事情,新闻媒介提供的信息就成为形成认知的主要途径,而媒介对于信息的选取和编辑就形成了一个提供给受众的框架,就好比摄影师的取景镜头,在一片风景中确定自己的角度、光线与构图,呈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思想与过去。③在框架内报道,带着有色眼镜,凡是涉及对象国的报道都套入既有框架内。

在实践操作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法则也被操纵。这种操纵方式采用编辑手法,媒体记者通篇采用事实,似乎很客观,找不到一处虚构的事实,但在写作中巧妙组合事实就流露出记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看一下法新社对俄国女记者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娅遇害的报道,消息开头介绍记者遇害事实,中间为相关背景,最后说该记者由于对车臣的报道引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普京扶植的车臣政府的猜忌,波里科夫斯卡娅还是普京的反对者。结果读者就给引导得出一个结论,普京很可能是记者遇害的幕后主使者。普京上任后,调整俄罗斯的内政外交,渐渐脱离西方的掌控。西方也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样一份报道的出台也可以想象。

渐渐兴起的全球化传播或可部分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

国际传播和新闻专业主义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但全球化传播或者可以缓解两者的冲突。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与发展,相比较有以下特点:全球传播更立足于全球性,而非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性;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政府间国际机构,而在全球传播当中,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包括跨国活动团体、跨国企业和众多个人;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和平和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是全球传播中的世界性议题。④

如此看来,由于全球传播以上特点的存在,或许使得传播更能接近于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在全球传播中,人们关心的对象与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本国和本民族,而是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而思考和行动,这样国际传播或者能从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以大部分民众的利益为念。关于美越战争的报道就是成功的案例,媒体最终摆脱了政府立场,选择报道真相,从而促进了战争的结束,成功地实现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

但不可忽视的是,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是否能在国际关系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保持较理想的平衡,仍是个疑问。

注释:

①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期

②④刘继南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页

③李希光 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63页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袁志琴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论文 篇2:

新媒体语境中恐怖事件传播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恐怖事件传播的媒介环境相比“9·11”事件之时更为复杂和多元,如何在恐怖事件传播中理性秉持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等理念,有必要对专业主义进行话语重构。

【关键词】新媒体 恐怖事件传播 新闻专业主义

2014年3月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发生以来,全国发生多起因“砍人谣言”而引发群众集体狂奔的闹剧。这一现象说明,暴恐事件的传播给民众制造了媒介恐慌。当“恐怖事件”进入新旧媒体融合的环境之中,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并非拘囿于小众的朋友交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

一、困境描述:“共生”迷局及其新闻专业主义质疑

1、恐怖事件传播的争辩:“共生论”与“工具论”

“恐怖事件”有特指含义,即由恐怖分子制造的针对民众社会或公共设施的暴力和破坏活动。一直以来,学界对恐怖分子与媒体之关系有“共生论”和“工具论”两种倾向,“共生论”将媒体与恐怖分子视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恐怖事件为媒体报道输送广为关注的话题,恐怖事件制造的社会混乱和不安全感也增加了民众对媒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媒体报道为恐怖份子提供了信息输送网络。在西方社会,持“共生论”观点的研究者不在少数,美国学者鲍耶·贝尔认为,“就像媒体无法抵制恐怖事件那样,恐怖分子也离不开媒体。他们俩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中”。① “共生论”持有者在“恐怖分子需要媒体来帮助传递信息”这一论点上达成共识。“工具论”则认为媒体是反恐阵容的一把利刃,通过媒体报道,政府可以宣传反恐力度,疏导民众心理,管理社会秩序,从而降低恐怖事件风险。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繁荣,“共生论”与“工具论”进入一个全新视野。由于恐怖话题的敏感性,社交网络随时有可能成为恐怖扩散的温床,从而为“共生论”提供更多的现实依据。而“工具论”也在新媒体的土壤中生出新枝,特别是随着媒体“官微”的开启,以及媒体人和社会精英的网络参与,不仅抑制了社会恐惧感,而且对自救常识、防暴策略的宣传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二论”争辩中的新闻专业主义悖论

新闻专业主义职业理念是在20世纪初西方媒体煽情主义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存在着两种理解维度:“一种理解把新闻专业主义看作是新闻业的专业意识形态;而另一种理解则把新闻业看作是一种社会角色分工。”②实际上,这两种维度规划出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话语方式,其一是媒体作为独立行业所引申出的中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伦理话语,即专业意识形态,其二是社会或政治为了呼应这一独立的专业意识形态所实施规训的权力话语,促使其合理履行社会角色分工。“共生论”和“工具论”可看作是新闻专业主义两种话语方式的矛盾外化。“共生论”的潜在思维是媒体作为一种中立的社会公器,既可为反恐阵营所用,也可为恐怖分子所用,任何社会力量对媒体资源的争夺处于公平关系;“工具论”的潜在思维在于政治和社会对媒体的规训拥有绝对权力,媒体应该具备社会责任、行业道德和公共追求。

但是,以媒体人和社会精英个人名义开设的社交平台却让“工具论”陷入悖论:一方面,社会个体话语权的即时性和随意性,使权力对媒体的规训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因而社交媒体难以成为驯服的“工具”。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网络互议不仅在“规训”传统媒体自律,而且在各个领域督导政府行为,这种“反规训”颠覆了新闻专业主义中政治和社会对媒体的规训功能。

3、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在恐怖事件传播中的存疑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刨除了西方新闻理念中某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存留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与现行制度的成份,“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③也可以说,“客观、独立、真实”是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集中体现。然而,在恐怖事件传播中,这三种专业秉性均受质疑。

客观性原则要求传播中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在态度上不带有主观情绪。在恐怖事件中,情感指向性异常明显,以昆明暴恐事件为例,大部分伤亡者为农民工及家眷,现场视觉冲击力无法让传播者完全处于一种“冷眼看世界”的理性客观之中;新闻独立性原则要求传播者处于被传播事件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之外。在恐怖势力与普通民众对峙的格局中,作为普通民众的传播者无法处身事外;真实性原则要求被传播事件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是符合实际的。在恐怖事件中,具体真实受到道德质疑,比如行凶时的残暴镜头和行凶后的血腥画面可能点燃社会复仇情绪,引起潜在恐怖势力竞相模仿,关于警方侦查计划的真实传播也将扰乱反恐布局。

二、案例分析:昆明暴恐事件中的媒介恐慌与新闻专业主义

1、新媒体与媒介恐慌

媒介恐慌论是“9·11”事件之后,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学会(IAMCR)于2002年提出的概念,其思想脉络承袭了“共生论”主要理论,承认了媒体对民众恐慌心理的制造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会信息以幂计算的速度扩散,恐慌的传播速度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时,最早通过网络对外发布消息的是网名为“我要存钱买药”(9点25分)的网友:“为什么警察救护车还没来!”,这条微博引起了恐怖消息的井喷式爆发,信息中的恐惧信号也明显上升,9点31分网友“黄Y3欣-Dione”发布:“在餐厅吃饭,突然冲进一大堆人,然后看见一个穿着全身黑的,拿着两把长刀追着人砍,太恐怖。”当信息渐趋清晰之后,网络中的恐怖分子形象从“疯子”变为“维族人”。类似恐惧性信息发布之后,全民陷入恐慌。这种社会情绪蛰伏期很长,乃至事发半个月之后,全国多地发生了因“砍人谣言”而造成的大规模人群逃散。

2、昆明暴恐事件的媒介传播过程与专业主义演进

通过对昆明暴恐事件新媒体传播和传统媒体报道的研究发现,整个过程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舆论场,形成信息递进推力,给恐怖事件制造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挑战。

在第一阶段,网友报料信息较为零散,散布的信息中蕴含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对恐怖分子的第一感觉是“疯子”,镇定之后的目击网友甚至开始对恐怖分子进行文学性描写:黑色蒙面人、统一的侠客着装、秘密组织的图腾、身手不凡的女杀手。这种信息刻画具有文学叙事情结,客观性和真实性元素稀缺;第二阶段,当晚10点钟之后,当地媒体开始介入调查,并公布了一些眼见或耳闻的表面信息,多数只追求“现象真实”。这一阶段的媒体尚处于兴奋期,传播血腥画面是一种媒介本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中当地媒体的官方微博体现了专业精神,快速、权威地传递了有效信息;第三阶段,媒体传递了中央及省市领导在现场的指示和表态,将事件升级至仪式化的政治高度;第四阶段,“人民日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等 “官微”开始对歹徒动机、警方进展、伤者救治、死者人数等信息进行定期发布,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第五阶段,随着网络互议话题方向的多元化,专业主义出现分歧。

3、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介修正

随着事态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在“五阶段”循环中逐渐苏醒,媒介的社会功能也在“共生”和“工具”之间拉锯。在昆明暴恐事件中,媒体官微的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清理谣言,阻止媒介恐慌的蔓延。

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以下两方面更好地实现了专业主义理念:第一,时效性。现场的职业记者和公民记者都可以以个人名义通过网络随时、随地、随意发布信息,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做到的;第二,解释性。新闻记者不可能精通包括政治、经济、刑侦、国际关系、少数民族历史在内的所有专业性知识,这些知识正是恐怖事件传播中“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所需的背景或因果,网络互议平台足以吸聚社会各方面的知识精英,参与事件评价,并对事件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这比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栏目邀请一两个专家现场解说更具有知识广泛性、深邃性和互动性。

三、路径研究: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重构与应用规范

1、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重构

伦理和权力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两种话语方式,前者要求传播具备客观性、独立性、真实性等职业理念,后者则暗指政治对媒体的权力规训。在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存在着诸多悖论,阻滞了恐怖事件的正常报道和理性传播。因此,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环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建构理应有所突破。新闻专业主义应积极强调媒体的公共属性,在恐怖事件传播中,传播者与社会公众共同面对恐怖袭击这一巨大的现实,传播目的在于尽可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而非借机争夺眼球、讨好政治或资本权力。

在伦理话语中,传播者无法逃离伤害、死亡等一系列悲剧性语境和恐惧性阴霾,传播者让受众读懂了恐怖事件所带来的内心恐惧与悲伤;传播者更无法享受超脱的独立性,在传播之时,不仅需要受到来自法律的管制,同时需要承受社会和文化的制约,比如针对某一民族或宗教的挑战性、亵渎性传播,即使没有触犯法律,也应该受到制裁。在恐怖事件传播中,传播者本身处于反恐阵营,立场鲜明;真实性是一个逐渐显形的过程,上述的传播五阶段实际是现象真实向整体真实,具体真实向本质真实的转换过程。

2、新闻专业主义的应用规范

在新旧媒体交替时代,对恐怖事件传播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应用需要进行规范:1、对整体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不舍追求,是传统媒体得以存在的优势之一。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发出权威声音,挖掘深度信息。2、与官方保持“可视距离”,即互相在视线范围之内,能够及时获得权威信息或官方指示,但也避免个别官员利用权力对具体报道的无理操纵,妨碍受众知情权。3、谨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标明消息来源,同时做出理性鉴别。4、不策划、不煽情,维护社会情绪稳定和公众心理健康,促进事态往良性方向发展。5、不采访恐怖分子,不以客观性为借口为其提供话语平台,不擅自宣传其政治主张和谈判条件。6、不公布官方不愿公布,或者认为暂时不适宜公布的信息。7、 避免将恐怖分子与民族、宗教等概念混同,在新闻叙事和传播修辞中,避免民族歧视或宗教亵渎性质的话语或画面。8、不传播血腥画面和残忍镜头,避免以真实性为借口对恐怖细节进行描写。

参考文献

①苏珊·L·卡拉瑟斯 著,张毓强 等译:《西方传媒与战争》[M].新华出版社,2002:196

②胡翼青,《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J].《新闻记者》,2013(3)

③李岩,《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J].《当代传播》,2011(1)

(作者: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责编:姚少宝

作者:彭华新

新闻专业新闻传播论文 篇3:

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研究

摘要: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必要举措。本文结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内涵,阐述新闻传播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并介绍媒体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对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科学精神和新闻素养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引领作用。最后,从整体规划、反馈机制建设等方面介绍新闻传播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发挥合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要求[1]。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开展课程思政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新闻传播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学科方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新闻传播从诞生之初就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不仅能够传递资讯、反映社会发展现状,也是党和政府对民众进行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有效途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流价值观是中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核心要义,也是中国新闻人的责任和担当。

新闻传播具有政治教育功能,与国家的政治方向密切相关[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4]。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是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本质要求[5]。

(二)课程思政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是新闻传播行业的预备人才。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主体,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和技术加工来完成新闻作品。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视角、采用的表达方式将直接影响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并遵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准则,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寻找作为新闻工作者角色定位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过程,还是通过作品影响其他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引领,指导学生逐渐形成对道德的认知,对职业属性的感悟,并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周而往复的过程,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时也推动认识的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需要必要的物理条件和承载物质,学生对知识和价值理念内化吸收的过程,以及逐渐转化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也需要借助媒介和平台。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具有实践属性,也具有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和舆论属性,是培养学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主阵地,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全媒体立体式报道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作品本身也具有宣传作用,能够向外界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因此,在实践教学课程思政中,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客体,作为教育主体也通过在实践教学中所完成的新闻作品教育他人。学生作品中传递的信息是课程思政教育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果在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扩展,有利于教育成果的进一步扩大。

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新闻对意识形态有宣传和引导的作用,新闻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7]。校园的舆论主要通过校园媒体传播,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学校的理念和规定,社会和校园新闻事件等[8]。校园媒体不仅是学校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载体,也是培养新闻人才的主要实践平台。校园媒体等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责任,也承载着学校舆论宣传的功能,是弘扬正气、宣传正能量的核心平台,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政治立场的有效载体。

二、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特殊意义

(一)职业精神维度

精神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职业精神是一个行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要树立社会主义新闻职业精神,关键在于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看待新闻工作,来认识新闻现象[9]。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氛围的重任,因此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精神在观念层面指引着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模式,影响着新闻的内容和传播形式。职业精神的内涵虽然是价值层面的,但职业精神的形成过程是实践性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人或事物的普遍认知和统一的准则。职业精神与行业定位紧密相关,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0]。因此,新闻传播行业的职业精神,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奉献、求实等基本情操,还要具备新闻行业赋予新闻工作者特有的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政治觉悟,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尊重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精神培育都是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协同推进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提供了价值引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自律,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同时,在实践活动特别是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对职业规范和行业准则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有机会践行职业精神、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专业技能维度

融媒体背景下,面对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如何从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考验的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媒体融合背景下,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新闻主题捕捉能力、新闻采写能力,还要拥有跨平台的编辑能力。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业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素养作为一种非功利化的价值观念,学生需要在正确的思想理念的引导下,才能够得以锤炼、养成,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和发扬。实践教学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平台,以及亲自编辑完成作品的机会。在这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追求真理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作风,这些品格都是提升专业技能的动力源泉。通过思想引领和指导,学生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激发内在向善的品格,磨炼意志,从而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三)人文素养维度

随着国际舆论环境日益复杂,要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传播影响力和竞争力,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流、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理解、提炼、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实践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和接受、弘扬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完成的。在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样,都希望通过价值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2]。在实践教育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有效发挥二者的合力,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11]。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关键举措

(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能力和素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是学生不断接受外界知识并逐渐内化吸收的长期的过程。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需要制定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计划,从长期的、整体的视角进行规划,并从系统的视角整体考虑实践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等[12]。

从实践课程思政管理的过程来看,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需要由“点、线、面”等元素共同构成,由点到线再到面,以实现课程思政质量的螺旋式上升。“点”是指从方位而言,实践课程思政教育要设置多个质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既是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关键节点,也是观察学生反馈的评价点,作为具体坐标监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线”就时序而言,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布设要贯穿实践课程始终,构成连续的教育过程;“面”从空间维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实现所有实践课程的全覆盖。

(二)拓展融媒体实践教学平台的育人功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多数是以讲授为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等智能终端的逐渐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自主化、多样化,也更碎片化。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融合了各种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理念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载体以及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要借助融媒体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微信推送等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要进一步开放新闻传播实验室等实践场所,鼓励各院系、各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合和协同,以便更多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运用融媒体实践平台完成自己的思想宣传作品。同时,要提升融媒体实践教学平台的摄像机等物质资源的共享率,使更多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三)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評价及反馈机制建设

要保障并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建立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以判断课程的实施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具动态性,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是在课程“运动”过程中开展的教育活动,因此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动态的课程思政评价和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达成度去审视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评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是最终目标。要充分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各个子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对实践教学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接受度。教师要根据教育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并进行动态调整,以更好地设计改进思政教育过程,用更有效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中。

四、结语

新闻宣传工作首要的是解决好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保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的新闻传播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并作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思想引领,不仅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能力、品德和政治素质的提高。要在开展好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课程思政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F/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 t20181017_351893.html,2018-10-08.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F/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2016-12-09.

[3] 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5):1-7.

[4] 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19,126.

[5] 吴敏苏.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定盘星”[EF/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 cn/n1/2016/0419/c40531-28285584.html,2016-04-19.

[6]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7] 彭湘蓉,李明德.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创新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中州学刊,2017(2):162-166.

[8] 于凤静,何长文.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当代传播,2009(1):72-74.

[9] 郑保卫.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战线,2004(5):32-34.

[10] 楊保军.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及其基本关系[J].新闻大学,2017(4):18-25,40,146.

[11] 曲升刚.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J].传媒,2020(9):81-83.

[12] 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6):28-29.

作者简介:万陈芳(198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万陈芳

上一篇:家庭教育教师分析论文下一篇: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