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制作新闻传播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影响

摘要:媒介智能化阶段是媒介时代先进的技术与新闻传播相结合的阶段,其为新闻的采集和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工具。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从2.0向3.0的进一步衍化,信息也在一步步的更新换代,智能化和多终端化的互联网发展模式,成为第四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明显标志。在智能化的一步步推动下,传媒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革,可以说技术的推动,使传媒业进入“智能时代”。在媒介智能时代,媒介智能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以及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新闻工作者依靠媒介智能化进行高效率的新闻制作与生产,在“制播分离”的大趋势下,媒介智能化使新闻发布者和使用者身份发生巨大转变,进而影响其传播主体的角色进行互换。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学术资料和业界相关实践,试图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媒介智能化的特征及表现,媒介智能化对新闻采集、生产、分发和审核的影响;分析媒介智能化的现实规约;分析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最后通过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反思可能带来的问题。本论文研究认为,媒介智能化是一种智能技术依托,它的目的是新闻生产与信息传播,它的自动化生产和自主化学习是一种新的生态系统,具有万物皆媒与自我进化的特征。媒介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智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成熟与媒介融合的加深。传媒智能化带来了机器人新闻、传感器卫星、大数据新闻和临场化新闻等四种新的新闻形式,它拓展了新闻的信息形态,明晰了新闻传播主体,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从2015年开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渐渐开始摸索媒介智能化对新闻的抽取和分发上的新路径,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推动了新闻传统方式的快速转型升级。同时,本研究还反思到媒介智能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分析了其技术便利诱发了部分新闻传播者的“惰性”,提出非新闻专业人才的介入给新闻权威带来挑战,导致新闻真实性的部分缺失,也致使一部分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快速淡化等一系列问题,期望在媒介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贡献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媒介智能化;媒介改革;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主体

学科专业: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媒介智能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媒介智能化的基本特征

一、媒介智能化解析

二、效益、效率为王

三、技术兼容

四、人机融合

第二节 媒介智能化的基本表现

一、机器人写作报道及主持新闻

二、虚拟现实技术强化了新闻现场感

三、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的使用

四、新闻推送上的智能化

第三节 媒介智能化的现实基础

一、媒介技术不断升级

二、智能设备市场化

三、媒介融合进一步加深

第二章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生产机制的影响

第一节 媒介智能化与新闻生产机制

一、大数据新闻的应用

二、机器人新闻的出现

三、传感器卫星新闻的加持

四、临场化新闻的凸显

第二节 新闻生产机制转型对新闻采集和生产的影响

一、新闻采集精确性提高

二、全面提升了新闻时效性

第三节 新闻分发方式改变,用户反馈深化到生理层面

一、内容分发“千人千面”,信息个人化鲜明

二、对新闻发展方向带来深度思考

第四节 新闻审核要求的改变

一、新闻机构审核更加严格

二、新闻机构审核信息更智能

第五节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发布和使用平台产生冲击

一、平面媒体优势减弱

二、电视广播信息量不断减少

三、网络媒体新闻的演进过程加速

第三章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及其原因

第一节 当前新闻工作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新闻采集和制作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新闻采集和制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工作者采集和制作的影响

一、新闻工作者“把关”意识的强化

二、新闻工作者专业技能的自我提升

三、UGC采集制作模式渐成时尚

四、人机融合成为趋势

第三节 媒介智能化使新闻发布者和使用者身份发生变化

一、新闻发布者和使用者身份的模糊

二、新闻发布者和使用者形象的错位

三、新闻发布者和使用者角色的互换

第四节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发布内容的影响

一、新闻的发布更便捷,方向更明晰

二、专业新闻网站的出现使新闻采集和制作更迅速

三、算法新闻的应用使新闻发布更精准

第四章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主体影响的评价、反思及优化策略

第一节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主体影响的评价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视域下发展方向的转变

二、媒介智能化促进了新闻传播的民主化、个性化

三、媒介智能化使全媒体记者的培养初现端倪

四、有利于新闻制作与传播的便捷、即时、高效

第二节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主体影响的反思

一、技术便利诱发了部分新闻传播者的“惰性”

二、非专业人才的介入给新闻权威带来挑战

三、新闻真实性的部分缺失

四、新闻从业者责任意识淡化

第三节 媒介智能化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影响优化策略

一、新闻传播者自身要固守职业底线

二、新闻的把关过程要严格

三、新闻人才的培养要精细化、专业化

四、建立即时的反馈和修正渠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幼师个人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