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16

传统体育新闻传播主要以体育媒介为核心,更多关注主流、竞技等体育新闻内容,未能对大众诉求进行全面、有效收集,加上传播形态相对单一,影响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成效。在社会转型阶段,体育新闻传播面临融合传播、大众主导的全新语境。为此,应全面探寻体育新闻传播大众化、参与性等全新价值取向,合理探索全新语境下的传播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体育新闻传播论文 篇1:

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及趋势(2004-2007)

摘要:全面阐述了近年来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的现状,包括学术专著、教材、论文的出版发表情况,介绍了国内有关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队伍建设情况,并从七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学;发展现状;趋势

1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现状

1.1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出版情况

1.1.1体育新闻传播类学术专著数量激增,领域拓宽2004年7月,成都体育学院郝勤教授所著《体育新闻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标志着中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学开始登堂入室,进入高校学科体系行列。仅2004-2007年三年半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新闻传播类专著、译著即达到了21部之多。这些专著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体育新闻理论、体育传播理论、体育新闻业务、体育媒介营销、奥林匹克传播、体育媒介研究研究领域。

1.1.2实证性研究受到关注实证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最推崇最重视的研究方法,也是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近年来,在08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国内学术界开始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体育新闻传播问题。这方面的代表性专著是2004年出版的《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申奥篇)》与《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雅典奥运篇)》。这两部书均由北京传媒大学柯惠新教授等著,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与方法模式。

1.1.3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类专著处于空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是本学科的基础与出发点。但截止到2007年7月,我国体育新闻史和体育传播史研究成果寥若晨星,有关这方面的学术专著更处于空白。

1.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2004-2007)发表情况

2004年以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数量成倍增长,研究领域与范围从体育新闻研究拓展到体育新闻传播史、体育媒介营销、体育传播与新媒体、体育广告、体育电影等。

1.2.1发表核心学术期刊上体育新闻传播学论文情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发表在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上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共278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传媒观察》、《新闻战线》、《新闻界》、《新闻大学》等12种新闻类核心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78篇;占64%;在《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100篇,占36%。

1.2.2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选题范围与分类情况

1.2.2.1体育新闻基本理论研究从2004年始,我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从1997-2003年期间,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开始起步,但每年论文不超过20篇。而从1994-2007年上半年,在新闻类和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方面的论文达到120篇,其中绝大多数是2002年以后发表的。2003年后更呈现出急剧上升的势头(图1)。

图1 1994-2007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

从选题结构来看,目前主要涉及的八个领域中,体育赛事报道研究和体育新闻教育研究的论文也占了一定比例。体育新闻价值与报道效果研究成果很少(图2)。

图2 2004年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分类

1.2.2.2体育传播学理论研究2004-2007年,有关专家对这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体育传播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现状——兼论体育的传播特征及其信息符号理论》(陈伟,郝勤,体育科学,2006年 06期)、《现代体育传播的特征、价值及其发展取向》(肖焕禹; 冉强辉; 陈玉忠; 体育科学2004年 09期)等。总的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不多,研究的问题也待进一步深入。

1.2.2.3体育新闻教育研究2004-2007年,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的体育新闻教育类论文15篇。学者们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对国内新生的体育新闻教育状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手段、措施、专业建设、课程设制、教材编写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为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科研成果与改革依据。

1.2.2.4体育新闻媒介研究在2004年以来发表在国内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体育新闻传播类论文中,研究体育媒介的论文占了很大比例,超过了50%以上。其内容涉及媒介组织、媒介生态、媒介市场、媒介与体育、媒介与奥运、媒介与社会以及媒介自身之间的关系等等。

1.2.2.5体育文化传播研究据对新闻类与体育类核心期刊的统计,2004-2007年上半年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仅32篇。从研究范围来看,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奥运文化传播研究上,而对当代体育传播,尤其是国外同行所高度关注的体育媒介传播中的效果、社会、受众、阶层、民族、性别、权益、思想、精神等问题则鲜有涉及。

1.2.2.6体育新闻业务研究在2004-2007年6月体育类和新闻类核心类期刊中,体育新闻业务类论文数为73篇,远远少于体育新闻理论类论文数量(表1)。

比较2004年前体育新闻业务类论文发表情况,有以下明显变化:1) 体育新闻业务类的学术论文数量呈增长态势;2) 体育新闻报道类论文大幅增加;3) 2004年之前体育新闻编辑策划和体育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但现在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图3 2004年至2007年6月体育新闻业务类学术论文数量统计

1.2.2.7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体育新闻传播史研究是体育新闻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体育新闻史学论文发表数量较之2004年基本是空白的状态有一定突破,但相对其它领域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2学术组织、学术会议与学术队伍建设情况

2.1体育新闻传播学学会的成立与三次全国体育新闻传播会议的召开

2005年7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在成都体育学院成立,并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最大的学术组织与团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国内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至2007年,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成功召开了3次全国性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一书,编发了《体育新闻传播通讯》共6期。

2005年7月,在成都体育学院举行了全国首届体育新闻传播研讨会暨讲习班,并举行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挂牌仪式。2006年7月,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体育新闻传播的创新与发展”。2007年7月,第三届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会议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问题进行了研讨。

2.2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新闻传播参选论文情况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首次设立了体育新闻传播学分会场。这是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新闻传播学正式成为中国体育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科学大会,共收到申请论文4 925份,其中体育新闻传播学类论文161篇。从数量上来说,在体育科学学会17个分会中位居第10(图4)。

图4“八科大”论文申报数量统计

从论文研究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包括了体育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体育新闻传播业务研究及体育新闻传播史学研究三个部分的内容(图5)。从这三部分内容分布的情况来看,体育新闻理论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161篇参会论文中,有关体育新闻史学领域研究的论文不足5篇。

图5“八科大”体育新闻学论文分布

从论文的关注的热点来看,主要是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新闻传播与媒介服务,体育媒体的发展现状等。尤其是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议题,如关于手机媒体的研究、奥运会吉祥物符号传播研究等等。

3当前体育新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3.1大力拓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目前,体育新闻学研究主要分为理论,业务和史学研究三大板块,体育传播学主要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两大板块。总的看来,目前的研究还基本是追随母学科的研究路子,缺乏对体育新闻与体育传播本身规律、特点及运作方式的深入研究,对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介绍与引进不够,对国内外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敏感,对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对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影响研究不足。另外,对当代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在现有的研究理论框架下很难去解释。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拓宽我们的视野与思路,拓宽研究的范围与领域,建立起具有独立学科特征和研究领域的体育新闻传播学。

3.2加强与母学科联系,深入研究本学科的规律、特点与问题体育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具有鲜明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它既是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注重对母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体育新闻传播本身规律的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轻视对新闻学和传播学母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以至于对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无法深入下去,也得不到母学科学界的认可与支持;二是对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本身的规律与特点研究不足,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体育加新闻或体育加传播的层面,既不能解决体育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问题,也无法确立自己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3.3学术研究与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体育新闻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品种,体育传播之所以能成为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主要是由这一新闻品种和传播现象的“体育”特色所决定的。研究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必须深入研究现当代体育运动特殊的规律与特点,了解当代体育的发展与变化,研究当代体育运动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与媒体报道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现阶段,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者应把自己的研究与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问题与各类传播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应关注大众传媒与中国体育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以及中国体育传播过程中的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性问题。

3.4加强与媒介的联系与勾通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价值。我们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当代体育媒介,研究体育报道和体育传播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媒介组织紧密合作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和空中楼阁。目前,国内体育新闻传播学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不少研究者没有媒介从业经历,也没有和媒介建立密切的联系,对媒介制度、组织、规律、特点、行为、活动、操作方式以及体育记者都缺乏了解,对当前体育报道与体育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不足,从而无法确定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研究。

3.5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应具有批判的精神随着体育与媒介的商业化成为世界体育传播发展的主流,无论是体育新闻报道还是媒介体育传播都产生了大量新的问题,亟待理论界学术界予以研究并提出对策。这赋予了体育新闻传播学以新的重要职责。一方面,我们要研究新闻媒体如何担当体育运动“把关人”角色和职责,推动媒体对体育运动中再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媒体监督社会,谁来监督媒体”这样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新闻理论界学术界具有强烈的“媒介监督人”角色意识,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影响和促进媒体的发展。

3.6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也有一定差距。目前我们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不多,对国外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成果缺乏了解,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和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大力引进和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重视国外体育新闻传播专著和文章的翻译与介绍,吸取和学习国外学者专家的经验与研究方法,扩宽我们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完善中国的体育新闻学科体系。

3.7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体育新闻传播学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目前国内本学科研究队伍主要是由一批各体育院校新建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的年轻教师组成。同其他学科相比,这支队伍具有年纪较轻、事业心强、富有朝气、普遍学历层次较高等优势,但也表现出教学科研经验不足,媒体经历不够,学术研究功底尚浅等不足。应当看到,这批30岁左右的年轻学者决定着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大力扶持和鼓励青年学者的科研活动,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搭建成才的平台。另外,我们还应吸收和引进业界和其它学科的人才加入我们的研究队伍,加强业界与学界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以此来加强我们的学术队伍建设,优化我们的人才结构。

4结束语

中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学虽然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但在全国同行的努力下,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精诚团结,加强合作,努力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中国的新闻事业、体育事业以及体育新闻传播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郝 勤

体育新闻传播论文 篇2:

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演变

传统体育新闻传播主要以体育媒介为核心,更多关注主流、竞技等体育新闻内容,未能对大众诉求进行全面、有效收集,加上传播形态相对单一,影响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成效。在社会转型阶段,体育新闻传播面临融合传播、大众主导的全新语境。为此,应全面探寻体育新闻传播大众化、参与性等全新价值取向,合理探索全新语境下的传播策略。本文以体育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综合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对其价值取向演变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随着社交媒体与体育传媒不断融合,体育新闻传播的内容素材更加鲜活、传播形式也更为多元,体育新闻的趣味性、时效度进一步增强。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要正视大众的体育新闻关注点,积极回应大众需要,全面提升体育新闻传播价值。

1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演变

社会转型期,大众在关注、获取体育新闻时,更加倾向于其中传递的人文价值与生活属性,提出了体育新闻传播与体育事业的新走向。但在体育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体育新闻信息失真、过度娱乐化等问题,影响了体育精神的正向传播,阻碍了体育文化的良性传递。

1.1 價值取向演变特征

当前社会转型不断加速,大众思想理念更加多元,对新闻故事素材的需求也更为丰富,直接改变了体育新闻的传播环境,使大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点、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体育新闻在讲述体育赛事、推广运动项目时,也开展向体育娱乐新闻、小众体育项目倾斜。第一,从关注赛事成绩向展示体育人文精神转型。传统体育新闻更多对赛事成绩、金牌状况进行报道,在全新传播环境下,通过挖掘体育新闻中的娱乐元素、人文故事,使体育新闻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真实。比如,一些体育新闻积极为赛场志愿服务、体育精神“发声”,传递了赛事竞技以外的内容。第二,大众开始影响并主导体育新闻传播走向。随着自媒体应用不断成熟、完善,大众开始参与体育新闻报道,传递分享体育新闻内容,促使体育新闻向互动、分享传播发展。

1.2 价值取向演变呈现

在新媒体技术、新阅读需要等因素推动下,体育新闻传播的素材内容、传播方式媒介呈现大众化、鲜活化等特征。受新的价值取向影响,传播活动呈现以下特征:首先,传递了更为丰富的体育新闻内容。在大众需求驱动下,大量小众体育项目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素材,并且选择多维视角来解读、传递新闻内容,回归了体育的价值本源。其次,出现了负面、虚假的体育新闻。部分媒体为了获得大众点击、关注,采用虚假新闻、“标题”新闻的方式来误导大众。最后,从多个层面来呈现和挖掘体育新闻。当前体育新闻超越了传统单一报道视角,开始以体育专业、大众需求和体育文化等多维视角来审视、传播体育新闻,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立体的体育新闻形态。

2 社会转型期进程中体育新闻传播的创新应对策略

面对大众全新的新闻获取习惯以及新闻关注焦点,为继续保持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与实效性,要重视综合考虑大众的新闻诉求,通过精选体育新闻内容,挖掘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等内容,建设融合传播矩阵,实现体育新闻的立体传播与大众的有效获取。

2.1 关注大众焦点,精选传播素材

在传播体育新闻内容时,要重视全面、客观把握大众的体育新闻焦点,但要坚守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底线,加强自我约束,不能为了盲目迎合大众,夸大或者虚构体育新闻。一方面,要坚持以大众情感诉求为前提,通过对大众理解、体育精神和赛事状况等主客观诉求进行融合,丰富体育新闻传播内容,使受众从中获取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要重视提升新闻传播品质,精选传播内容素材。目前各类体育信息充斥大众阅读空间,其中存在大量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体育新闻素材,在开展体育新闻传播时,要重视合理剔除其中不真实、不鲜活的素材,增强体育新闻内容的品质。

2.2 关注人文精神,丰富传播维度

在传播、讲述体育新闻信息时,要关注体育人文精神,并积极从体育科技、体育文化等多个角度来传播体育新闻,为大众提供更丰富、完善的内容信息。其一,要重视从多维视角来叙述、传播体育新闻,通过发挥视频、直播、vlog等多种媒体传播形式,全角度、多形态的传播相关新闻内容,丰富大众的阅读体验。其二,要重视关注、感受体育人文精神,通过融入有深度的人文思考,报道“有温度”的体育新闻,引发受众良好的情感共鸣。其三,充分融入媒体融合环境,重视倾听大众分享、鼓励大众参与传播,增加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3 结语

体育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间接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具体走向,面对复杂的转型期环境,在传播体育新闻时,要在尽可能真实、客观传递新闻事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媒介融合环境、大众需求等因素,精选传播内容,引入大众参与,合理利用各类传播的媒介与平台,推动体育新闻传播向大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体育新闻信息的最佳传播与推广。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王瑞麟 李松泰

体育新闻传播论文 篇3: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

新媒体的发展给体育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它拓宽了体育新闻传播的途径,丰富了其内容和形式,同时,为人民群众获取体育新闻信息提供了多种途径,开创了体育新闻传播的新语境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试一次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拓宽了传播途径。新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是由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优势。体育新闻传播理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不断的探索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新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与新媒体的互动发展,促进体育新闻传播。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关于其概念理论界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对新媒体的真正概念,而只是新媒体所具备的一个显著特征。新媒体,从某种意义讲就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媒介,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可以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等向公众传递、交流新闻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新媒体实现了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和音频的多向传播。

2.新媒体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对比而言,新媒体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它实现了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平等性,扩大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受众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地区和群体之间,增强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这些都促进了其与体育新闻传播的融合。

二、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呈现的新特点

1.体育新闻传播交互性增强

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是“受众主导型”。受众主体有更大的选择,通过设立体育新闻互动、交流网络论坛,以及微博、微信和手机网络平台的应用,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可以自由阅读,可以放大信息,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摆布,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体育新闻传播者。新媒体语境下,用户已经广发的参与到体育新闻传播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增强了体育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2.体育新闻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受中主题对于体育新闻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势必会推动体育新闻向多元化发展,不断丰富体育新闻内容,改变传播方式,将体育新闻传播方式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生传播媒介网络、多媒体、手机、微信等多种传播方式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体育新闻传播方式,实现动态、立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极大的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体育新闻。

3. 体育新闻传播移动性更强

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网络电视、移动设备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体育新闻的传播过程移动性,可以通过现代移动数据技术进行新闻的发布、传播和推广,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可配置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用户拥有高度灵活的时间选择和内容选择空间,可以随时收看,随处收看,随意收看。

三、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新发展

1.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下的技术优势

新媒体,是伴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而新媒体自身的优势决定了其与体育新闻传播融合的必然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和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成为成为现代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势必会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下的技术优势,拓宽传播途径,改变传播方式,努力调整自身的传播策略,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实行改革,应用多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以提高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2.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新闻传播理念

体育新闻传播的本质在于推动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的传播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新闻传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需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体育传播主体应该改变以往的主体观念,在以往,内容提供者提供什么内容,我们的读者就得被动的接受什么,而未来我们的读者需要什么,体育新闻传播提供者就应该提供什么。这样的传播理念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受众主体的满意度,实现体育新闻传播的良好效果。

2.塑造体育新闻传播品牌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新闻媒体争相发展,竞争激烈,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的体育新闻传播更应该紧跟新媒体发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培育自己的市场,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从而实现长远发展。体育新闻传播应该借助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新闻传播,丰富其内涵,塑造良好的传播形象,不断的拓展其传播发展空间,例如央视网以及CCTV5等体育频道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体育赛事的专用频道,并且还把世界杯、奥运会等一些国际重大的体育赛事作为频道固定的体育传播品牌;此外,还可以结合民族和地区体育发展特点,深入挖掘不同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形成自己的传播特色,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传播方式,实现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品牌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锋,雷海平. 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J]. 中国体育科技,2012,01:127-130.

[2]张璐. 解析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J]. 新闻传播,2014,01:132.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

作者:张凤丽

上一篇:中铁企业建设论文下一篇:反诉立法完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