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语言艺术论文

2022-04-21

[1引言文学创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分属于不同范畴,同时又有不少地方是相通的。新闻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形象具体、准确简洁的写作特点,在谋篇布局上也是“倒金字塔结构”。但由于文学创作与报纸新闻母体相同,新闻写作还是具备了文学写作的不少特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报纸新闻语言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报纸新闻语言艺术论文 篇1: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的演进史

摘要:从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内在理路看,大致形成了三种基本范式:宣传范式、故事范式和专业范式。三种范式并非按时间先后顺序产生,常常共生于同一阶段,甚至共存于同一家报纸之中。新时期的新闻文体正是在三种范式的互动与博弈中得以不断发展与革新。

关键词: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宣传范式;故事范式;专业范式

考察1978年以来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的发展,尽管新闻文本、文体样式千差万别,但其结构方式、话语体式却始终处在一些类似的框架内。如何描述这些框架?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形态等等,与这些框架既有相关性,又很难完全将之囊括其中。于是,笔者“挪借”科学哲学的关键概念“范式”(Paradigm)来对此进行一番“深描”。

一、“范式”与新闻文体

“范式”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创造”,用来描述某个科学领域中“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支配特定时代、特定科学家群体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假设,能够“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此后,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学者纷纷在其研究中引入并改造了“范式”概念。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则给予“范式”更高的地位,她认为“范式之解决难题的‘力量’,来自它对于具体的问题组的独一无二的适用能力”。

显然,引入的这些“范式”概念与库恩当初描绘的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范式”有所不同。它更多地体现为文体“范型”,暗含了某种文体理念,规定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结构方式乃至话语体式,“不能否认,一个记者在新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遵循着一定的范式。新闻价值的判断、素材的选择、新闻的形式、突出的重点等等,无一不取决于记者的范式。”

从新时期文体发展的内在理路看,大致形成了三种基本范式:宣传范式、故事范式和专业范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范式并非按时间先后顺序产生,在新闻文体发展的各个历史分期也不可能只有一种范式起作用,三大范式常常共生于同一阶段,甚至共存于同一家报纸之中。1997年,一项针对中国新闻人的调查就显示;八成以上的被访者“同意”或“完全同意”关于“新闻报道应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说法,同时,有近3/4的被访者认为“在新闻中,事实与观点密不可分”。换言之,尽管人们普通承认新闻的客观性,但新闻同时也是宣传的看法也被新闻工作者所普遍认同。这也表明,不同范式之间往往相互交织,并行不悖,诚如戴安娜·克兰所描述的那样:“当两个范式应用于同一个研究领域时,这两个范式的追随者可以避免对抗,并且发展各自的范式,就好像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这两个范式都经历逻辑性增长的阶段,并且都包含团结一致的群体和无形学院。”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文体正是在三种范式的互动与博弈中得以不断发展与革新的。

二、宣传范式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宣传范式导源于党报新闻理念,政党为了介绍党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传播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遂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喉舌,运用新闻报道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从共时性维度看,党报新闻理念在各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有的甚至成为一段时期内的主流新闻观。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新闻理念在我国新闻工作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毛泽东的观点颇为典型:“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迄今为止,党报新闻理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革命战争年代形成、计划经济时代强化、市场经济时期调整。尽管外延和内涵不断丰富,但其核心基本未变,依然是关于党报的性质、功能以及组织原则、工作原则等一系列规约,譬如“喉舌论”的性质定位、“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以及“五性一统”的新闻工作原则等。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建构了“宣传范式”的内涵。新时期诞生的一大批名记者正是因为按照“宣传范式”所界定的宣传主题和话语体式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而成名。例如,原《辽宁日报》记者,后来先后成为《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新华社社长郭超人,《人民日报》记者艾丰等。

1978年以来,“宣传范式”的文体特征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遵循“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强调报道的“舆论导向”

“宣传范式”主导下的新闻文体往往表现出浓烈的党性。1989年11月25日,李瑞环同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讲话。他认为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坚持党性原则的应有之义,对于什么是“正面”,什么是“为主”,他亦给予了充分阐释:“我们所说的‘正面’,所说的‘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

1994年1月24日,时任党的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舆论导向”的概念。他说:“正确引导舆论,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非常重要的工作。”1996年他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再次强调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出了著名的“舆论导向祸福论”,即“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这样,“正面宣传为主”与“舆论导向”成为新时期“宣传范式”的根本指针,落实到文体层面,则表现在新闻选题的筛选、报道主题的提炼、写作方法的选择等诸多方面。

(二)报道方法从“印证式”转变为“用事实说话”

“宣传范式”的核心理念即是按照一定时期内党的宣传政策和宣传任务来组织新闻工作,传统习惯采用“印证式”的报道方法,即“以典型例子来论证党的主张、方针、政策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巨大的威力,从而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理解,自觉地贯彻执行”。这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报道方法,鉴于当时过于单纯的社会生态环境和受众的基本状况,这种做法行之有效,但其潜藏的危害性在于“图解政策”的报道观念和简单化的报道方式容易使传媒逐渐丧失自我,沦为政治的工

具,甚至一度孳生出很多应景的假新闻。例如,1980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受奖好通讯《钱被风刮跑以后》就是为了印证“文革”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一观点,而生造出的一篇虚假报道。

什么是用事实说话?胡乔木同志早在1946年就有过明确阐释:“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我们不要装假,因为我们所要宣传的只是真实的事实,但是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加没有在叙述中画蛇添足的必要了。”这表明,“用事实说话”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党报新闻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宣传范式”中基本的报道方法。只是后来的新闻界囿于庸俗的政治效用,而采取了一种更加简单化、更易于操作甚至极端化的“印证”方法。新时期以来。新闻界拨乱反正,重申“用事实说话”的基础性地位,其实质是“宣传范式”的一个重大转型。

(三)报道体式上虽然仍以“新华体”为主,但已经出现新的变革

“新华体”是在“宣传范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报道体式。对“新华体”的诠释,新闻界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给“新华体”下了这样的定义:“新华体是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关于新华体的特点说法不一,但这一概念在我国新闻界已流行通用。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文字精练、篇幅短小;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消息中段落过渡自然;稳健中见权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注重通稿的信誉;善于抓大问题,关键性问题,重大事件的报道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主题开掘深刻。”

学者文有仁认为:“所谓的‘新华体’实际上是我国新闻界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新闻写作体式,一种优良的新闻文风。与其称之为‘新华体’,倒不如称为我国新闻文体或文风更符合实际。”王君超博士则指出:“‘新华体’是一种由新华通讯社所创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不断改革发展的,符合国家通讯社传播特点的主流新闻文体。它是我国新闻事业中最为完备,同时也是对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文体。由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嬗变的,因此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孔祥军博士从“新闻精品”的角度归纳出优秀“新华体”的文体特征:“其一,在结构上以‘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的结合式’为主;其二,导语往往贯穿既叙事又说理、在叙事中说理、‘叙事即说理’的新闻叙事理念;其三,主体部分有一个‘支持性段落’,形成对导语的支持和导语与主体之间的有效过渡。”

总体而言,由于新华社在我国新闻界的特殊地位,同时也因为“新华体”在结构和叙事等方面的各种优点,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华体”始终是“宣传范式”下的主流报道体式,在我国新闻文体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是,一种文体样式一旦被固定化并且呈现出“一体独大”的状况时,就容易陷入模式化、刻板化甚至僵化的境地。新时期以来,面对日渐丰富的文体实践,新华体在刻意强调规范化“定体”的同时,其缺陷诸如用语的“八股化”与“名单学”、信息的空洞化、结构的单一化与模式化等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诚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在中国媒体上最让公众不满的是,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中国的媒体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从1980年开始,新闻界呼唤新华体的改革声音不绝于耳。1982年,时任新华社总编辑的穆青同志继60年代提出“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观点后,再次提出“新闻写作可以增加散文形式”的主张。同年,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使用散文笔法采写的消息《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率先打破了新华体的刻板模式,引起新闻界的竞相效仿。正如郭玲春所言:“我想,这篇稿子唯一可取之处,只在于它想寻找另一蹊径,意欲奋力从蚕茧中解脱。虽不曾如愿,却使人望见一线曙光:前面的路是宽广的。”“散文式新闻”遂成为新时期改造“新华体”的突破口。有资料显示:1980年全国49篇好新闻都是采用散文式新闻的写作技巧。受奖好新闻14篇,其中至少有八篇没有导语。

笔者认为,散文式新闻并非是对“新华体”的彻底扬弃,它是在“宣传范式”框架下,从形式层面对“新华体”进行的改造。这一点,从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归纳的“散文式新闻”八个方面的内涵就能有所体味:“新闻报道的领域要像散文那样广阔;新闻报道要像散文那样讲究‘立意’;新闻报道要像散文那样,努力创造出深邃的‘意境’;新闻报道要像散文和木版年画那样,尽量使用‘白描’手法,‘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报道的结构要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新闻报道的语言要像散文那样生动凝练。记者要像散文作家那样,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切忌‘以耳代目’。要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多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如临其境;记者要像散文作家那样,在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切忌‘千人一面’。”

今天,“宣传范式”在我国新闻工作中依然占有主流地位。这种范式框架下的新闻写作则处于不断变革中,从增强可读性到加大信息量,从会议新闻的改革到领导人活动报道的革新,从单一的“新华体”新闻到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现场短新闻等,各种写法均已进入“宣传范式”的视野中。

三、故事范式

立足叙述学角度,故事是指按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在新闻写作领域,所谓“故事范式”就是突出新闻中的故事因子,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勾连新闻事实的文体范型。研究表明,用说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契合了人类的接受心理,由此传播的信息也更易于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轻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进入新时期以后,为了改革“文革”泛政治化的新闻报道,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故事范式”开始兴起。80年代以后,报业出现的改版、扩版、创办周末版的热潮,90年代的晚报、都市报的兴起,2000年以后的财经类报纸的崛起等,都从不同侧面促发了“故事范式”的再度勃兴。概而言之,新时期“故事范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四个方面:

(一)使用范围从软新闻向硬新闻领域拓展

在传统的文体实践中,“故事范式”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社会新闻、警事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新闻领域。新时期以来,为了改变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可读性不强的弱点,很多报纸开始尝试“故事化”写作方法,将硬新闻“软着陆”。

以财经报道为例。这种报道类型往往因为过于专业性而缺乏可读性。1943年,《华尔街日报》在其新闻报道中率先引入财经故事,效果显著。2000

年以后,我国报业市场中诞生了一大批财经类报纸。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增强财经新闻的可读性,这些报纸纷纷引入了“故事化”写作方式。财经故事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使高层次的读者能读出财经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获得大量未知的信息,而较低层次的读者则将财经故事作为一种消遣。这种讲述财经故事的方式,使各个层次的读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与此同时,深度报道也开始重视故事化写法。对此,《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卢跃刚就明确提出:“调查性报道有一个可读性问题。写报道有一个功夫就是要会写故事会讲故事。当你的叙述里面动词很多的时候,很有情节有触摸感的时候,有可视性的时候,能见度高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可读性。很枯燥的归纳性描述不行。”

(二)行文强调细节,凸显人文关怀

“好的作品依赖于对细节内容的运用,而不是抽象的。”“细节是金”,好的细节往往能够设置报道的阅读“兴奋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新时期的新闻文体在运用“故事化”写法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细节的强调,包括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新闻现场的环境、故事的背景等。很多新闻文本都显示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使报道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

故事因“人”而发生,新闻因“人”而精彩。一直以来,“见事不见人”却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大缺失。新时期的“故事范式”中凸显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不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也探询人的心灵世界,在充分理解、尊重、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观照人类共通的情感。诚如有学者所言:“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的好故事。深入读者的灵魂,也就是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需要记者把新闻写作当艺术那样,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你的作品。”

(三)形成两种主要的叙述结构

1.时序式结构。时序式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结构,其特点是平铺直叙,不仅便于记者写作新闻,也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故事。

2.“华尔街日报体”。这是一种使用文学手法叙述新闻事件的尝试,因《华尔街日报》记者率先使用而得名。其方法是:从与重大新闻事件有关的某一有趣的小故事写起,在小故事讲完后再用一个过渡段将小故事与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待新闻事件写完后再把笔锋折回到开篇讲的那个小故事。从操作层面看,“华尔街日报体”的特点是结构安排步步为营、引人入胜,但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开篇的小故事往往很难寻觅,结尾也很难完全再次呼应开篇的小故事。在新时期的文体实践中,记者常常会加以些许改造。譬如,开头会加注编者按,或者由一个总括句引领,再嵌入小故事;或者结尾干脆不再回到开篇的小故事等。

(四)新闻界对于“故事范式”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偏差

伴随传媒市场化、娱乐化浪潮的兴起,“故事范式”在新闻文体实践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也延宕出很多问题,主要有:

1.刻意制造悬念。有些报纸为了突出悬念,或以“新闻连载”的形式拉长新闻的篇幅,或肆意滥用隐性采访、体验式报道等形式,无病呻吟,故意制造紧张的气氛。

2.将“故事性”等同于“低俗化”。“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的一种新的潮流。在新闻选择上,一些记者只挑选那些刺激、煽情的事件予以报道,写作时也不看题材和体裁,一味追求新闻的可读性与戏剧化。

事实上,“故事范式”并非等同于“低俗化”、“庸俗化”,其背后蕴涵深邃的文化心理和叙事理念的积淀。叙述理论的代表人物菲希尔认为:故事化操作手法的核心是真实性和连贯性。一个真实性的故事“会表现出‘良好理由的逻辑性’或是听者认为是良好理由的一套价值观”。连贯性是指“一个故事有多大程度的道理,有多大程度上的意义,它是通过故事的组织与结构来衡量。

四、专业范式

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理念认为:“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专业范式”就导源于此,其核心内涵是强调信息与开掘深度。新时期的“专业范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3年,信息概念引入新闻界,其时的“专业范式”在文体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对“报纸信息功能”的确认,加大报道的信息量、提升信息质量成为这一时期文体实践的主要诉求。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的深度报道崛起,实质表明“专业范式”开始拓展为对新闻深度的追求和对事实真相的挖掘。

90年代至今,伴随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传媒格局的突变和媒介技术的进步,社会大众对信息的专业化与深度化需求日益凸显,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成为新时期“专业范式”的代表性报道样式。

新时期“专业范式”的主要特征包括:

(一)报道遵从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新闻职业化的重要表征,其核心是对事实的尊重,要求记者在报道中尽量淡化个人情感,保持中立的报道立场,避免直接发表意见,将观点与事实分开。同时,不仅要完整地交代新闻前后左右的信息,还要力求平衡地报道各方的意见,尽可能提供新闻来源、使用直接引语、多用动词、少用感情色彩浓厚的形容词和副词。1997年的一项关于中国新闻人的调查显示:在我国新闻工作者对若干新闻报道价值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中,“保持事实准确”、“报道要客观”、“抢时效”、“挖掘更深入”是几乎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极为重要”的操作追求(认同者的比例均在90%以上);而“保持公正”、“报道有新意”、“得到独家报道”、“写作引人人胜”也被绝大多数被访者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认同者的比例均在3/4以上)。以《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18日发表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例。这篇五千多字的调查性报道,开头即按照时间顺序、使用短句、客观陈述事实,主体部分又分别以“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为标题,逐层深入地向真相推进。各个部分的内在逻辑只有一个,就是事实。记者在报道中始终隐忍个人情感,行文平铺直叙,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交替使用,新闻来源明确,调查脉络清晰。

(二)文体结构多样,倒金字塔结构依然是主流结构

新时期“专业范式”下的文体结构呈现多样化,时序式结构、对比式结构、并列式结构、事理结构、点面结构等都已出现。但是,倒金字塔结构依然是新闻文体的主流结构。这是因为,“倒金字塔结构一方面从严格的角度讲,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格式;而另一方面从宽泛的意义看,它又为记者提供了一条把握新闻的路径,使他们得以在截稿时间的压力下应对报道的不同情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不仅文字简练,重要信息一目了然,而且更注重交代新闻背景,多维度拓展信息量。因此,在新时期的文体实践中依然备受业界推崇。

(三)强调信息与深度的整合

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专业范式”出现了信息与深度的整合化趋势。一方面,报纸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社会公众有用的部分,并及时、准确地予以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报纸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信息量的追求,还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地解释新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挖掘信息背后的内涵,帮助读者解读信息的意义。2002年12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记者王克勤历时半年采写的调查性报道《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在这篇两万多字的报道中,记者通过缜密的调查,个案剖析的方法,将首都出租车业的七大问题逐一呈现,记者不仅在报道中提供了大量内幕信息,而且还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深入解读,最终完全揭开了北京出租车业的垄断黑幕。

追求信息与深度的整合,逐渐成为当今记者的职业诉求。对此,原《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李海鹏曾提出的优质新闻标准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1)题材重要,揭示时代的本质;(2)不断指向事件背后的终极推动力;(3)关怀公共利益;(4)信息的收集、择取和推演过程与事实本身相符;(5)具备吸引眼球的亮度;(6)具备艺术的真与美。”

作者:刘 勇

报纸新闻语言艺术论文 篇2:

报纸新闻中的文学审美元素分析

1 引言

文学创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分属于不同范畴,同时又有不少地方是相通的。新闻在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形象具体、准确简洁的写作特点,在谋篇布局上也是“倒金字塔结构”。但由于文学创作与报纸新闻母体相同,新闻写作还是具备了文学写作的不少特点。本文在从文体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区别于联系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报纸新闻中的文学审美元素。

2报纸新闻中的文学审美概述

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审美,指的是报纸新闻作品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引入了一些文学范畴的形式和语言,使作品在理性和客观之余增添了情感的成分。报纸属于平面纸质新闻媒体,伴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在保证事实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力图向受众传递一些情感因素,使编读双方实现情感互动,从而让新闻在大众心里留下印象和记忆,最终获取精神上的感动与满足。因此,在新闻报道之中融入文学审美精神,是报纸媒体的必然选择。

3 新闻写作中应用文学手法的依据

新闻和文学是两种写作文体,彼此相对独立。但同时,运用文学写作手法来写作新闻也是可行的。

3.1从文体学角度出发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属于同一母体,同时各守自身文体的纯粹性。随着文体的发展,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分工越来越明确。但两者间依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新闻特写、报告文学、杂文均属于文学与新闻杂交的文体,而当前的不少报纸在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中也逐渐纳入了文学写作手法,这说明新闻与文学是能够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新闻文体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特性,而作为文体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存在着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同文体的相互借鉴是十分自然的现象,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突破自我局限的作用。新闻问题力图实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的目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借鉴文学写作的情感化、审美化的特性,就能实现相互借用、扬长避短,使受众得到艺术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接受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可以说,新闻与文学的组合是人类思维与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3.2从真实性角度出发

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的社会功能不同,因此写作风格也有明显的区别。新闻的首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文学的目的则是使读者产生感情共鸣,获得美学享受。因此,新闻写作的关键在于注重社会现实。如果在新闻中完全用文学的想象代替实际情况,就会造成新闻的失真。在此应该强调的是,文学作品在运用艺术手法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真实,现实主义文学不但注重整体的事实,而且也关注细节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因此,把新闻放到整体环境中去考察,明天的历史就是今天的新闻,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引入文学手法,不会威胁到新闻真实客观的属性。

4报纸新闻报道中文学审美精神的重建

目前,各类传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新闻媒体受到网络媒体和广电媒体的巨大冲击。在经济力量的参与下,各类新闻也逐步开始凸显其服务功能与娱乐化功能,大部分媒体都开始关注如何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由此引发了新闻写作对文学的借鉴。不少新闻从业者已经认识到在新闻中引入多维的、立体的写作视角,才能成就一篇好新闻。

以《南方周末》的新闻文学化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笔者以其中一篇篇幅中等的新闻报道《寻萤记》(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叶伟民)为案例。这篇报道多处运用场景描写与各种修辞手法,还有不少的对话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1)场景描写:《寻萤记》有多处场景描写,在文中,场景之间的转换很少依据单纯的历史性叙述,各场景的画面不仅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生动真实地反映报道对象。举例来讲:“付新华逐光而去,趟过一片灌木和泥泞,视野随着一条小路开阔起来。两行荧光在跟前延伸,仿佛从天而降。他停住脚步,将捕虫网举向天空,这个背影让人想起达尔文或堂吉诃德。”“在一条已被巨石和泥石流覆没的河床上,31岁的生物学博士付新华艰难跋涉,抵抗着不断郁积的挫败感。

黑暗似乎没有尽头,在这片原本植被丰富的山谷林区,付新华所期待的那个流光溢彩的景象——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一直没有出现。”等等。这篇报道讲述的是生物学博士付新华艰难跋涉,寻找萤火虫踪迹,探寻工业化的污染对生物群落造成影响和破坏的事情。上面这一场景就发生在主人公抵达目的地的时候。第一个场景描述了付新华终于到达目标地点的情况,紧接着场景移到目标地点令人失望的现状。这样的场景描写给文章增加了张力,给读者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欲罢不能。

(2)对话描写:对话描写可以让受众感受现场的气氛和人物的想法,身临其境,《寻萤记》借助了小说写作的对话描写手法。《寻萤记》很巧妙地借助了这样的手法来打动读者,使读者了解当时的新闻人物。例如:大场信义决定挽救这个邻国青年。抵达中国后,他像父亲一样拥抱付新华,说:“别绝望,孩子。”短短的电影台词式的对话充分表现了二者对这件事情的态度。还有: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最后村长说这里的人们更喜欢有一座工厂。“大自然会给出正确的判断的。”付新华一度语塞。一句只寥寥数字的话,让读者思考主人公当时的情绪,表达出了强烈的情感。

(3)细节描写

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绘事件发展、人物性格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是写实描述的核心所在,更是文章生动形象的必要。细节在新闻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细节是新闻作品中最生动、最微小,同时也最传神、最具感染力的真实。新闻只有记录方方面面的细节,才能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和新闻价值,真实准确地再现人物,感染受众。《寻萤记》多处对细节不遗余力地进行描写,例如:“镜头下,一只雌性多光点萤火虫缓慢地爬出了土缝,遍布身体的33个发光器仍让她傲立于种群。一只雄虫循光而至,开始交尾。这段爱情注定如烟花般短暂,仪式结束后,她的“丈夫”将继续竞争其他雌虫,直至力竭而亡。剩下的妻子,也将在产卵后数天于发光中死去。”这一细节描写让读者动容。萤火虫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昆虫,而这一细节却说明了这种看似渺小的生命的磅礴的生命力。这样的细节描写手法上也要高超的多,远比直接交代要更能打动读者。

(4)修辞手法

修辞指的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的加工,修辞能够使语言表达的更加生动鲜明。新闻报道公信力为生存基础,在恪守新闻的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同样能够借助修辞手段来强化客观性和真实感。新闻借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新闻稿有了更多的可读性,渲染事件发生的气氛。《寻萤记》为了达到打动读者和再现真实,就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如“通体透亮的她在放大图像下威武如一条玉蛟龙,她燃烧能量,恫吓天敌,召唤异性。”在此使用比喻的修辞格,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成熟的萤火虫在夜晚的生命之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全文行至萤火虫面临灭顶之灾的事实时,更会引发受众对环境的忧虑。

由此可知,报纸媒体凭借文学性的新闻写作手法能个赢得受众的喜爱,这同时也是文学化新闻作品存在的客观基础。在新闻改革中,文学性新闻是值得借鉴的写作方式。

5结束语

我国的媒介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新闻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大力倡导风格化的写作,本文分析了借鉴于文学的新闻写作手法,将新闻题材和文学手段结合起来,通过文学手段来构建文学化的新闻,使作品更具人性关怀和审美意义。

作者:李晓丹

报纸新闻语言艺术论文 篇3:

新闻可读性研究

摘要: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

关键词:可读性;人情味;生动

时下,常听人对一些媒体的新闻报以“没看头”的怨言。不管是报纸还是电台、电视台,每天几乎都要播出、刊发几十条、上百条新闻,如果读者都来个“没看头”,怎么了得?不过这话即使不是所有读者的声音,也同样值得我们办报人深思。站在广大普通读者的位置,看看我们每天所发的新闻多少是“有看头”的。每个办报人都知道,新闻有无可读性最终是由读者说了算。新闻必须强调可读性。

一、可读是读者的天性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对可读性的选择与追求,是新闻读者的天性,是读者从内心发出来的一种自觉,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任何的做作与故弄玄虚。可以说,凡新闻的读者,没有一个不选择不追求可读性。读者阅读新闻,首先就是因为这条新闻可读,具有可读性;如果不可读,没有可读性,人们还读它干吗?可读是读者的第一选择,也是读者的首要选择。从读者角度而言,新闻的指导与宣传,并不是他们的首选,特别是在现代条件下,读者阅读新闻绝不是为了接受指导与宣传,这只是可读性的附带,最好是被可读性所覆盖和隐藏。对读者来讲,新闻具有了可读性,就像一个人具有了可爱的个性一样,很容易被人接近和了解,很容易使人发生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对新闻的多种选择已成为可能,读者对新闻的期望值已越来越高,对新闻可读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的功能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新闻的内容上,由过去的为读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向传递各种新闻信息,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报道内容和系统的服务所转变,这是一种功能;在新闻的写作上,要注意篇章、结构,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注意故事性、趣味性、娱乐性,把新闻写得引人人胜,从而产生“一见钟情,爱不释手”的效应,这是另一种功能。这两种功能的结合,决定着新闻的质量与可读性。在现代条件下,人们不仅需要通过新闻媒介获得可读性的内容,同时也要得到美的享受。如果我们的新闻作品在内容上紧紧地扣住读者,在写作形式上又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那么新闻就被读者所阅读,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播。

可读性是报纸新闻宣传的基础。新闻宣传,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发挥作用。读者阅读什么新闻,不阅读什么新闻,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谁也干涉不了。据学者考察,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条件下,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出现了“挑着看、跳着看、追着看”的阅读心理。基于这些,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就必须研究和适应读者这种对新闻的选择心理。只有在新闻的内容上、写作形式上满足了读者的这种选择心理,新闻才能为读者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反之,读者就不认可,不接受,不阅读。新闻是通过可读性作载体,来实现有效传播与宣传的;失去了可读性,新闻的传播与宣传就无从谈起。

二、内容上追求可读性

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即新闻内容所具有的那种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力量,那种对读者的感染力量。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就是这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如果是读者欲知的内容,那么新闻就算差一点,读者也愿意看下去。

抓最新鲜的新闻内容,增强可读性。求新,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人们之所以选择新闻,就是希望通过新闻来了解社会所发生的新事情、新变化和新进展。从新闻心理学角度讲,读者对新闻有一种迫切的欲知心理,所以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本身就蕴藏着很强的可读性。

突出时代精神,增强可读性。时代精神可以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勃发的生机、新鲜的气息,是人的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读者总希望阅读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特征的新闻作品,因此在新闻内容上反映时代精神不仅是舆论宣传的需要,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以情感人,增强可读性。新闻作品的情感因子,对于新闻的可读性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人情和人性的角度来选择和把握报道内容,突出人情、人性之美,给人以亲和力和亲切感。人都是有感情的。新闻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首先是情感的沟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品在内容上以情生文,就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把读者的感情调动起来,使读者读文而生情,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产生共鸣,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愿望。

坚持“三贴近”,增强可读性。“三贴近”既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项方针,也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新闻可读性的规律性总结。一条新闻,读者关心的是,这个新闻稿件是不是与实际、生活和自己贴得很近,和自己有无关系,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知道。读者愿意阅读那些“三贴近”的新闻。做到了“三贴近”,新闻也就具有了可读性。

深化报道内容,增强可读性。新闻写作,究其实质,就是写生活,反映生活,但这并不是或主要不是去写生活的表面的东西,不是对生活作肤浅的反映,而是要着力去写、去反映生活深层次的内容。现今的读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不满足于新闻对社会和生活作浅尝辄止的报道反映,而要求能对社会和生活作深层次的报道反映。只有内容深了,他们读起来才觉得解喝、有味。

增加服务性,增强可读性。新闻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读者的接受条件首要的就是得益。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读新闻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许多人读报已不仅是为了学习政治,不仅是为了消遣,而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增强新闻的服务性,也就成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必然趋势。

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列出许多方面。但不管是哪个方面,也不管内容怎么变化,可读性始终都不可改变。

三、写作上体现可读性

新闻的可读性,表现在写作形式上,就是要采取那些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接受新闻,如果内容上既是其关心之事,写作和表达形式上又相当吸引人,那对他们来说,阅读新闻就是一件赏心乐事了。

(一)文字精炼优美。增强可读性

文字是把新闻事实呈现给读者的载体,是表现新闻思想的外壳,所以它直接关系到读者接受新闻

的质量。文字的可读性,表现在精炼、生动和形象方面。好的文字表达,能把新闻事实的本质准确无误地传输给读者,把新闻事实的正义之气变成读者的正义之气,把新闻事实的悲喜变成读者的哀乐,让读者见了不想放手,看了就想一口气读完,这样可读性自然就在其中了。

(二)结构不拘一格,增强可读性

读者阅读新闻,不喜欢那种结构呆板与陈式,求变求新是人们的共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的写作结构上要有所突破,要敢于打破死板陈旧的写作模式,运用多元思维和立体思维,运用多种多样的结构手法,变化多端,灵活善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新新闻结构方式,使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结构的多样化与自由活泼,必将大大地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三)运用细节描写,增强可读性

在新闻作品中,细节不仅能刻画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还能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特征,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一篇新闻,如果只有事实而没有细节,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让人有雾中看花和远处观山的感觉,总觉得不够痛快、不够过瘾。从人类接受信息的规律来看,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细节好似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好似把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情,从而增强可读性。

(四)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背景,增强可读性

读者接受一条新闻,不仅想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还想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新闻背景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可以深化主题,揭示新闻本质,从而起到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

(五)注意新闻的故事化,增强可读性

读者有着天生的故事情结。从读者的需求角度上讲,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故事化新闻与非故事化新闻的区别就在于,故事化新闻里有故事,这种故事一方面真实,另一方面读起来又像文学作品那样吸引人。因此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使故事与新闻融为一体,就能吸引读者,增强可读性。

对于新闻写作上的可读性,西方媒体也是十分注意的。例如,美联社对其编辑和记者提出了10条写作原则:①用短字,不用长字;②说话要具体,不要抽象;③说话要直截了当,不要拐弯抹角;④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盛气凌人;⑤不用那些听起来不错,实际上无助于发展新闻主题的词和短语;⑥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这个动词应当是这种句子中最主要的词;⑦通常的规则是尽可能选用及物动词,并用主动语态,因为被动语态常使句子软弱无力,累赘罗嗦;⑧选用形容词应小心谨慎,要尽量少用形容词,避免使用冷僻的字;⑨要写短句,不要写长句子;⑩要少用复合词,因为这类句子中的从句和修饰成份往往使句子读起来不连贯。可见在写作上体现可读性,中、外媒体有着共同的认识。

新闻的可读性,是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只有提高可读性,新闻才拥有读者,媒体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在组合完新闻稿件之后,必须要审查新闻稿的易读性和可读性。

评价一篇新闻稿的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可读性指标,它反映在两个方面:

1.读者阅读时所要付出的注意力和精力;

2.读者要读懂文章所需要的文化程度或者教育年限。

四、“易读性”和“可读性”

关于“易读性”和“可读性”两个概念,常常出现混淆的现象。其实,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易读性”强调精力或者注意力付出程度,“可读性”强调的是注意力的交换。换个方式来说,就是“易读性”高的不一定值得读,可能是因为内容空洞,既没有什么观点,也没有什么知识含量;而“可读性”程度高,表示除了表示文章容易阅读的意思外,一般说来还包含有一种价值判断在里面,就是“值得一读”的成分,也就是说,它的内容是吸引人的。

关于新闻的可读性研究,最有权威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可读性实验室研究员鲁道夫·弗雷奇,他的研究成果有两个重要公式,一个是易读性公式,一个是人情味公式。

易读性指数=206.835-0.846×每100字的音节数1.015×每个句子的平均字数

用这一公式得出的指数在0~100之间,指数越高说明文章越容易读。其中,60分以上的文章属于通俗易懂的,60分以下的文章开始有些费力,而且对读者的教育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了。30~50分一般就要求有大学文化。

人情味指数=3.635×每100个字中的人称词数目+0.314×每100个句子中的人称词数目。

这个人情味指数在O~100之间。指数越高,说明文章的人情味越浓。其中,0~10,表示枯燥;10~20,表示较有趣;20~40,表示有趣;40~60,表示非常有趣;60~100,表示生动。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各个系数是按照英文来统计,易读性指数公式并不适用于汉语,需要进行修正;而人情味指数可以参考。

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数据为考察自己的事件新闻稿的可读性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指标。

其实,我们对此常用的说法是,新闻稿件一定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要满纸的专业术语,自己看起来特专业,别人看起来就头大,尽管说的专业人士看起来头头是道,但是非专业人士就像读天书,这叫深入深出,最终结果是失去了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意义;这是事件营销新闻稿最忌讳的一点。

五、新闻媒介可读写

新闻媒介可读写,这是至为关键的一步。一方面使得新闻当事人及其读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媒介可写,向读者提供了对新闻进行价值评估的反馈途径,于是可以建立起新闻与读者之问的意义联系,进而可以过滤出对读者个人有意义的新闻,帮助读者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发表观点只是读者对新闻进行价值评估的反馈途径中的一种,即大家通常称之为“评论”的东西,其他手段还有评分等,甚至“读过”也是一种价值评估。我想这就是郑昀所说的“内容(协同)过滤”的新媒体。

在传统的单向新闻媒介中,新闻的价值是靠把关的“看门人”来“独家”判断,甚至由于“看门人”控制了稀缺的新闻媒介,而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受众,这就是所谓的“精英情节”。另一方面,由于无法知道“受众”真实的价值判断(尤其是那些个性化的价值需求),新闻媒体往往只好追逐所谓的普遍性的“大众化需求”,这则是所谓的“恶俗化趋势”,也就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述的场景。

曹增辉指出:TechMeme通过追踪hnk的过滤方式来自动呈现信息聚合页面。指的是精英Blogger们通过link,把自己的博客观点与被评论新闻链接起来,形成了意义联系;而TechMeme则挖掘和呈现这种意义联系,并“通过限制主流媒体和精英Blogger的方式,很好地保证了新闻的准确性和观点的价值性”,进而为读者提供深度价值。这时候的新闻价值判断不再是新闻提供者的“看门人”的“独家”

判断,而是一种社会精英评述过的新闻,打破了传媒人的垄断。

链接0ink)建立意义的联系,这是显式的超链接(Hyper-link)。它使得新闻新媒介摆脱了传统的无记忆的平面媒介和电视媒介的肤浅,防止了新闻马赛克化和受众看客化的沉沦,提高了新闻的影响力。但是,链接的使用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这也是TechMeme大众化的门槛。

真正要做到大众化的新闻,则需要挖掘通过可读写媒介展现出来的隐含的意义联系。

不仅仅是在新闻及其精英的评述中明确表达出来的观点或意义,而是需要发掘新闻与真实的人与自己相关的人的关系。例如,排行榜揭示大众兴趣,看过本新闻的人还看了什么新闻,等等。

六、作品适合于阅读的程度

作品适合于阅读的程度。包括报纸文字新闻适合于读者阅读的程度,广播口语新闻适合于听众收听的程度,电视图像新闻适合于观众观看的程度等。

新闻可读性的研究是随着西方报业竞争兴起的,其目的在于改进新闻写作,以求扩大发行量。比较著名的有罗伯特·根宁公式。其标准如下:

1.句子的形成。句子越单纯,其可读性越大。

2.迷雾系数(Fog index)。指词汇抽象和艰奥难懂的程度。迷雾系数越大,其可读性越小。

3.人情味成分。新闻中含人情味成分越多,其可读性越大。

还有鲁道夫·弗莱施公式。该公式起初侧重句子的长短、字量、难易和人称关系的运用方面,后来经过修正,标准如下:

1.真实性。指“稳定与具体”的词汇总数。

2.传播力。指“有力与生动”的符号总数。

3.词和句子的平均长度。词的音节越少,句子越短,其可读性越大。

4.含有人情味的词汇量和句子的百分比。“个人词”(Personal words)、“个人句”(Personalsentences)越多,其可读性越大。

可读性研究促使美国的新闻写作具有了用词大众化、句子短、段落短等方便阅读的长处。但是,过分注重僵化的公式,也会出现钻牛角尖的现象。

中国自古以来把写作看成一门学问,有不少论述写作的名著。近代报业诞生后,有些报人开始探讨新闻写作艺术。早期梁启超和徐宝璜对时论和新闻的写作曾有全面论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提倡的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对改进新闻写作有重大影响。但都没有使用可读性这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向国内介绍了国外可读性研究的成果,开展了对新闻可读性的研究。认为可读性表现在新闻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概括为“通俗易懂,饶有兴味,真切感人,喜闻乐见”。标准是:

1.用字大众化,通俗易懂,避免艰涩、怪僻的词语。多用特定、具体的字眼,避免抽象、模糊的记述。

2.文字简洁,段落短小,条理清晰,避免冗长、倒装的字句。

3.发掘富有情趣和人隋味的事实,用富有情趣和人情昧的语言表达出来。

4.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事实。

七、对“可读性”新闻内容层面的分析

报纸媒介的新闻内容,即文字符号承载的新闻信息。我们知道,读者阅读新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信息需求的满足,也就是施拉姆所说的获得某种报偿的保证。因此,信息需求的满足就是报纸提供给读者的“报偿的保证”。但是,报纸上提供的所有信息并非是读者需求的对象。根据主体认知程度,我们把信息分为两大类:未知信息和多余信息。纯粹意义上能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为未知信息,反之,为多余信息。能够进入读者需求视野的首先是未知信息,因为多余的信息不能提供给读者新的知识,只有未知信息才能消除“不确定性”,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然而,并非所有“不确定性”的信息都具有可读性,实际上,确定了的事实,如果对读者具有价值,同样也具有可读性。但不管怎么样,这些信息都应该是读者不知道的“未知信息”。因此,报纸提供给读者的应该是满足读者需求的未知信息,只有未知的信息对读者“报偿的保证”才能够大,可读性也就有可能相应地增强。

另外,阅读新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的认知过程。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识过程就是在认识主体既有心理图式基础上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对未知信息的获取离不开“多余信息”的中介。如果多余信息太少,则会影响人们对未知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反之,多余信息太多,固然会使读者很容易接受未知信息,但是报纸给予读者的“报偿的保证”则会大大降低。因此,多余信息在报纸中并非“多余”,其在信息中所占比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读者获取信息报偿的费力程度,也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选择或然率。

上面是从内容上分析了影响新闻内容可读性的两个因素。概括起来说,前者是新闻价值问题,后者是新闻信息量的问题。我们要增强报纸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在内容上重视新闻价值,并在报道选择上注意新闻信息量问题。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新闻价值问题。新闻价值是新闻可读性的生命,它标志着新闻事实给人们带来新的信息的数量,反映着社会对传播的新闻事实的需求程度。因此,新闻价值高,新闻的可读性就强,反之,可读性就弱。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更具有新闻价值呢

(一)重要的事实

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包含着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的要求和内容的,是放在世界、全国、地区的背景下,显示出特殊的社会意义并为人们关心关注的事件。比如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省市地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举措、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苗头新动向等。如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报道,又如国企改革脱困成功扭亏的经验报道等,都涉及到广泛的空间领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因而也就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其可读性就强。

(二)变动的事实

新闻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变动密切相关。客观事物变动的空间和规模,变动的速度与时间,变动的创新以及变动的性质方向与意义,都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大小,并满足着读者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的了解和渴求。

(三)与群众切身利益有接近性的事实

受众需要了解的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因此,要使新闻具有可读性,首先要从关注受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及时地提供与他们的生活、利益相关的新闻报道。因而无论是政策的宣传、生活的报道还是经济的分析,都必须找到与读者利益上的“接近点”,以平民的视角来了解人民的需求,提高新闻的实用性与服务性,给予读者以“报偿的保证”,这种接近性的报道是最具有吸引力和诱导力的,也是最具有可读性的。

(四)新鲜的新闻事实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都说明新闻要注重新鲜性。因此,要实现新闻的可读性,我们还必须在“新”上做文章:取材要新;时效要强;报道角度要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阅读,赢得新闻的可读性。

其次,我们谈谈在内容上影响新闻可读性的一个

因素:信息量问题。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读者由于在性别、年龄、职业、经历、收入、智力、个性、兴趣爱好、立场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同一信息的反应千差万别。比如,在介绍电脑技术的新闻报道中,如果频频出现“电脑主板”“硬盘”等字眼,那么,对一个熟悉计算机领域的人来说,这些词语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其费力的程度就低;但对一个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全新的专业术语,如果缺少了“多余信息”的注释,就很难理解,其费力的程度自然就高,可读性就差。

一般来说,信息能否顺利被受者理解,取决于信息的内容与他的个体特征的重合程度。重合度太高,即完全为受者熟悉,虽容易理解,但是没有新意,可读性效果必定不佳;反之,如果重合度太低,固然能引起受者的阅读兴趣,但是难以获得准确理解,其可读性效果也不会太佳。因此,要实现可读性就存在一个信息量的问题。从逻辑上说,只要达到使受者准确无误地接受、理解未知信息的最低限度即可。在此前提下,信息量越大越好。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上却并非如此简单,信息适量问题的难点在于“众口难调”,在于新闻接受主体的复杂性。要解决这个矛盾,就不能单单依靠新闻记者或者新闻编辑的个人本能和直觉以及既有经验,必须要充分分析受者群体的总体接受能力,从而为报纸确定一个合适的信息适量范围。根据运筹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临界点便是黄金分割比例:0.618。也就是说,在受众群中,如果有61.8%%的受众具有同一水平的信息接受能力,则报纸的信息适量范围必须以他们为基准;如果有38.2%%的受众具有同一水平的接受能力,报纸的信息适量范围也不能忽略他们。当然这个数字并非绝对的,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读者构成千差万别,只要我们相对地把握了这个比例,信息适量问题是可以达到和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实中的接受主体一受众具有流动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信息适量范围要在动态的传播流程中去实现。

八、对外传播中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分析

(一)对外经济报道的特点

亚洲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掀起北美洲的一场龙卷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让蝴蝶效应更加凸显。2007年2月27日,中国大陆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带动了日本、美国、英国股市的连锁反应,世界的眼光越来越多地投射到中国。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需求增强,经济摩擦也不断产生。来自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专家赵晓认为,大致可以断定的是,中国目前正进入至少长达20年的国际经济摩擦期。值得警惕的是,商品贸易领域的摩擦引发了制度领域的诸多摩擦,无论是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劳工标准问题,抑或人民币汇率争端,都体现了商品层面摩擦向制度层面摩擦的渗透。我们需要以合适的方式,以国外受众所感兴趣的方式向国外受众阐释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方针。

另一方面,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误读。许多经济问题,特别是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及反倾销等已然成为国际报道中的热点问题,在西方媒体上连篇累牍,有些甚至出现在重要版面及播出的黄金时段。因此我们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必须学会“中国的立场,国际的表达”,使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中国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事件。

其次,对外经济新闻要养成客观、公正报道的职业意识,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及时公开经济政策信息、公开重要经济信息的职责,这也是在贯彻世贸组织“各国政策透明”的原则。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运转,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传媒到位的全面报道、准确的预告和理性而冷静的分析,所以我们在对外经济报道中做好客观、公正、全面的报道,树立我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公信力。

(二)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

我们提出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首先就应该搞清楚对外经济报道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并明确对外传播中经济报道的特殊受众,特别要弄清楚经济报道可读性的特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经济报道的开展。

首先,从传播受众上看,对外传播中经济报道的受众是外国人,其思维习惯和知识结构与国内受众不同,对同样的经济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同。比如国外受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重视。中国人却对在街上买便宜的盗版光碟习以为然。

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国外受众对中国经济信息的需求与国内受众有区别。中国媒体对经济的报道习惯于从改革开放的成就出发,而国外受众关心的是中国的经济成长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机会,他们能否分享到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一杯羹。

因此,这就给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成为能否增强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可读性与对外传播效果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他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所提出的“五W模式”中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5个要素构成的。其中对“反馈”,也就是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希望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能让国外的受众认识、了解中国的真实状况,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舆论环境。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读性是对外传播效果评估的一项指标。就像前面谈到的关于选择的或然率公式里提到的,国外受众是否接受你的观点,国际舆论的氛围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传播是否能让国外受众在内容和形式上接受,也就是对外传播效果是否到位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对外经济报道能够吸引人们阅读、收听收看,具有可读性的文章能让读者感兴趣并且易于接受,缩短媒体与国外受众之间的距离,并且能产生示范效应吸引读者阅读该媒体的其他文章,就能让国外受众对该媒体产生粘着性,同时也能提升媒体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因此,可以说,增强对外经济报道的可读性是增强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

作者:马莉莉

上一篇: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化工企业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