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2024-05-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精选8篇)

篇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阿克奇村位于皇宫镇政府以南10公里处,位于奎屯河西岸,乌皇公路干线上,南与夹河子乡毗邻,西与八十四户乡接壤。是由邓家湖、阿克奇、红桥三个村合并成的农业大村,居住着汉、哈萨克、回、乌孜别克等民族,共有农户323户,总人口137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9人,拥有耕地7200亩,这个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近几年,这个村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切入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使全村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乐祥和的新农村景象。

一、调结构、增收入,促进发展

这个村充分利用距离县城比较近,毗邻乡镇比较多的地域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抓好棉花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番茄、甜菜多熟制套种作物。酱用番茄已形成规模,是奎河乌苏番茄酱厂重要的原料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亩,并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之路。同时成立了番茄协会组织,协会组织能够认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避免棉花生产带来的增收风险,使农民实现多元化增收,村两委对市场行情进行积极调研,及时为农民提供种植信息。从2005年开始,甜菜种植又成为这个村农民增收的亮点,种植面积增加到了1500亩。在此基础上,这个村还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豆类等多熟制套种技术,亩收入1200-1500元。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并形成规模。目前,全村牲畜存栏1800头(只),养殖大户10户,达到了人均一头畜。

二、增设施,强基础,重在农民得实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为此,阿克奇村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06年,仅用于路、渠、林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12万元。其中用于防渗渠及其配套建设的投入2.5万元,道路硬化改造8万元,造林投入1.5万元。目前全村拥有防渗渠8公里,水工配套设施54座;

防渗率60%。道路改造2.2公里,硬化率100%;

造林总面积8871亩,基本做到了村在树中,人在绿中。自来水入户率99%,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农用机动车拥有率达到110%,家用摩托车拥有率40%,抗震安居房拥有率43%,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8m2。处处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三、学知识,长智慧,明理是非

这个村以精神文明活动为中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培训班,开展送理论、送党课到支部,送政策、科技、法律到农户的学习教育活动。创建活动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学科学,长智慧,讲文明的新风吹进万户千家。农民群众的法律、卫生和环境意识增强。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勤俭持家的美德得以弘扬,村里连续几年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呈现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科技兴农蔚然成风,荡涤愚昧陋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5490元。

在阿克奇村,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思想道德、文化环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很有特色。由该村“艺术·老人”组成的农民业余文化宣传队,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充分显示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也展示了乐在农户的风采。

篇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去年以来,**市委、市人民政府把**定为市级整片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我县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为总抓手,以创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切入点,力图做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载体,找准抓手,党建工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把村屯、农户和农民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产生互相辐射、互相带动、互相影响的效应,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我县提出了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实施以“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为抓手的先锋工程,计划实现“十百千万”创建目标,即到2009年底,重点打造10个核心村、100个核心屯、建设1000户中心农户、培育10000名骨干农民。

为了实现“十百千万”创建目标,我县首批选择**红军村、中平村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村,选择平马游昌村内榄屯、中平村下东屯等14个屯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村屯,按“基础全、班子强、队伍优、村务清、民风好”标准来进行打造。同时,在全县95个贫困村中选择平马镇的新乐村、祥周镇的模范村等10个村屯开展“贫困村先锋行活动”,围绕开展“开展基本活动、增强基本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基础产业”等四项基本活动,做到“强班子、补位子、定法子、指路子、换脑子、富村子”六子并行,实现了先锋工程创建活动向全县贫困村的覆盖和延伸。

在骨干农民培训上,利用县、乡镇、村、基地、中心农户五级培训网络进行培训。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班805期,参训党员、农民达32150人(次),其中核心村屯的村、组干,中心农户,骨干农民的培训率都达到100%。通过培训,中心农户、骨干农民成为核心村屯建设理事会的中坚力量,成为各村各屯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中心农户发挥了“一户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骨干农民成为靠近党组织的积极分子,成为开拓致富和双带能力突出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各项建设的“排头兵”,“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对周边群众产生良好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先锋工程构建了新的“三级联创”模式,联创范围由县、乡、村向农户、农民延伸,成为“五级联动”,从而扩大了联创范围、深入了联创内涵,使基层党建工作“一竿子插到底,一板子盖到边”,无盲区,无遗漏,穿透各个层面各个群体,从而使农村工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目前全县已着手打造核心村屯50个,这些村屯班子凝聚力和号召力强,生产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大大高于一般村屯,群众收入增加,民风村貌逐步好转。

二、突出主导,强抓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筋壮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抓强班子、强素质的同时,以“发展基础产业”为第一要务,抓好产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强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和发展后劲。

一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县作为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我县在全县各乡镇共定14个点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其中**红军村2007年4月被列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平村下东屯2007年8月调整为全市8个重点打造的示范点之一。在试点村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我县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突破口,将14个核心村屯列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加大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解决11800亩农田的用水难问题;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项目资金,建设“田园化”面积3万多亩;加大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力度,修建沼气池2608座。据统计,至2007年11月止,全县投入14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共投入经费5235万元(其中财政投入550万元;项目投入2350万元;集体经济投入35万元;农民自筹2300多万元)。通过上述投入,这些村屯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基础在产业,难点在产业,发展产业要走工业化反哺农业的路子。我县积极引导全县农村和核心村屯走专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路子,积极扶持南华集团、金荣纸业、福东香米加工厂、增年山茶油、华瑞集团、祥周香蕉组培苗基地等龙头企业,按“山下蔗海,山上竹海”发展思路紧抓25万亩甘蔗不放松,发展30万亩竹子不动摇;在北部山区建立了150万亩山茶油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大红花、软枝等优良品种山茶油;以“芒果正宗,源自**”为主题连续举办两届芒果节,大力宣传**优质芒果品牌,改良10万亩芒果品种;大规模发展香葱、甜竹笋、番茄等40多个品种无公害蔬菜生产20.8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28.9万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建立香米、香芒、香蕉、油茶、蔬菜、板栗、竹子、速生桉、畜禽(鱼)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在核心村屯和全县农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从而促进具有**特色的“八香”系列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维系全县农业发展的基地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增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直接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壮大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组建农民专业技术经济实体组织,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以协会的形式进行行业联合,创办产销合作实体,成立香米、无公害蔬菜、香鸭、香猪、甘蔗、香油等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造就了一批专业户、专业村,培育了一批集工农、产供销、种养加工一体的产业化组织。目前,全县有种养、营销协会16家,吸收了农户2123户,农民企业126家,会员6803人,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主力军。如那拔镇成立“香鸭”养殖协会、福星村那瓦屯成立“土特产”营销协会,大部分试点屯成立甘蔗生产协会等。

四是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定单培训和优质服务,注重培育农村二、三产业,做大做强“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至2007年9月全县农村人口有19600人外出务工,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真正搞活农村、做优农业、富裕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精心规划,加强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整体效益得到发挥

在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上,我们着力在“规划,整治,鼓励,动态”等四个方面做文章,规范建设导向,形成激励机制,凸显整体效益。

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在抓好全县14个重点示范村屯规划编制的同时,拨出专款29万元,邀请广西大学等三所高校180名师生到我县开展“服务新农村,规划进百村”活动。规划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要素搞好规划设计,做到一村一景。目前全县已完成了108个村117个屯的规划编制工作。这些规划编制由群众讨论通过并经县建设局审核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按规划审批建设,群众按照规划要求建房,努力营造科学适宜的居住环境。

二是做好村容村貌整治。结合“城乡清洁工程”的开展,我县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把清洁工程延伸到村屯、延伸到农户、延伸到田园,在核心村屯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组织引导群众开展“三整”、“三清”、“五改”工作,提升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水平,村屯管理上了新台阶。如平马镇游昌村内榄屯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猪圈进行拆除,实行集中统一安置,做到人畜分离。印茶镇巴麻村下巴屯理事会组织群众大会,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成立了由农户组成的卫生工作组,逢周一、四、七轮流出来打扫公共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为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我县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形式,先后出台了新农村建设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以激活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规定在新农村试点村按规划建房的农户,每户补助5吨水泥、享受免收建房设计费等20多项优惠政策。

四是实行动态管理。在试点的选择上,实行“三个优先”,即“积极性高优先,产业优优先,户数多优先”,把群众的积极参与度摆在首位,在管理上采取流动式的竞争管理方式,对农民积极性高、主动参与性强的村屯,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给以适当支持;而对农民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不强的村屯,采取撤牌换点措施,促其自动整改。自从实行动态管理后,全县有思林镇、作登乡、江城镇、义圩镇等四个乡镇中途易点,收到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效果。

四、整合力量,多极带动,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通过县、乡、村、农户、农民“五级联动”,建立和完善建设投入机制,力求汇聚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是落实部门帮扶机制。县委、政府明确了部门包村对象,将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列为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制定了乡镇及县直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制,对试点村实行一名县领导挂村,一个县直部门包村,一支工作队伍驻村,并细化分解,明确其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对照责任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通报,一季一点评一交流,一年一考核一总评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年终评先评优及干部考核管理与提拔任用相挂钩,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在全县形成了齐抓新农村建设,共促新农村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是明确项目申报农民为主方式。为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项目申报主要根据村民自主自愿原则,由村或村民小组代表签字提出申请,由乡(镇)汇总,报经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查确定。通过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结合本村实际,明白了新农村建设的建设内容和主体作用,较好的了政府推动与群众主动、政策引导与群众主导的相互促进,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项目实施效果较好。

三是整合力量帮扶。切实整合资金资源,把扶贫、农业、水利、交通、卫生等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建立“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倾斜一点,包村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金融部门信贷支持一点”几个一点的筹资机制,加大对核心村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如整合扶贫项目资金77.7万元投入祥周镇中平村下东屯和那拔镇福星村那瓦屯试点建设,其中下东屯投入40万元完成屯级道路硬化2.5公里,那瓦屯投入37.7万元完成屯内主干道硬化690米(宽3.5米)、巷道硬化1060米(宽1.2米)、排水排污沟建设成259米。此外,积极动员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和机关单位,踊跃为新农村建设捐献赞助和提供必要支持。

五、狠抓示范带动,扎实推进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2007年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我县中平村下东屯调整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来,我县在市直牵头单位市人大办和市直14个责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各项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抓手,以创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切入点,力图做到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中平村下东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抓好产业提升工作。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我县把谋划产业发展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产业发展开辟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公共事业农民自筹资金的力度。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施“耕地田园化”项目,县财政投入150万元完成4条4公里水泥机耕路建设、衬砌渠道及埋设管道6条4公里、新挖浇灌水井23口,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保证无公害蔬菜生产用水达到水质要求。②充分发挥无公害蔬菜协会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无公害蔬菜协会组织建设,分发挥协会组织对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成员扩大至326户1530人,协会组织充分引导群众按市场需求调节香葱种植,做到统一种子、统一用肥、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整个村年种植香葱1200亩以上,保持日均3万斤的香葱销往深圳、珠海、北京等大中城市,仅此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③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建设200亩香葱示范基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推广“四季香葱”、“四季米葱”等优良品种、开展香葱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④按“村庄果园化”目标实施下东屯果化绿化及沼气入户工程,种植石榴500株,杨桃300株,大红花10000株,沼气池入户率达100%。通过发展产业,全屯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2006年该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2007年预计达到4000元,空调、电视、电冰箱、电脑等高档电器进入农家,基本消除贫困户,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二是按社区化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中平村下东屯新农建设过程中,我县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入手,以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在推进中平村下东屯新农建设过程中,我县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入手,以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我县充分发动群众,整合部门力量,采取县、乡、村、农户、农民“五级联动”,建立和完善建设投入机制,至11月底全县共投入资金1205万元,其中市人大办支持25万元,县财政投入280万元,各部门支持220万元、群众自筹680万元。完成了村部装修、文化娱乐综合楼、协会扩建、卫生室建设、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村部周围9间商铺建设、小学“通透式”围墙改造、公厕建设、排水排污沟、观景台、林间小道、4.5公里的村级道路建设、2.5公里的环屯道路硬化及屯内路网建设等工作。屯内已向“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路网相联”的社区化生活小区迈进。

五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村容村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随着收入的增加,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该屯村民理事会积极引导群众新建楼房及进行民居民宅立面装修,动员群众购买瓷砖、备沙备水泥完成楼房立面装修21栋,新建楼房21栋,瓦房10户。组织群众配合做好广播、有线电视、通讯线路改造,屯内电网改造及水井线路规范布置,旧房、厨房、猪栏、围墙的拆除回建等工作,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500多吨,完成屯内竹林清理1000平方米。同时村务理事会还组织群众讨论决定,实行上门收垃圾有偿服务。村民理事会定期组织群众对本屯周围环境卫生进行治理,制定了《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的行为;参加创建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五好”文明家庭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活动,全屯居民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六是创新载体抓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管理,是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成立中平村无公害蔬菜协会党支部、创业者协会支部、营销协会支部,在下东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中设置党小组。党支部、党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屯里设有“中心农户”5户、“骨干农民”8户,“中心农户”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员、农家课堂教员、民事调解员、政策宣传员、市场信息员、公益活动协调员的“六员一体”作用。“骨干农民”精通或擅长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在生产经营上有一套本领,有一个稳定的致富产业或项目,文明守法,它们充分发挥互助精神,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里、屯里设有村民议事、办事、监事等村民民主管理机构和民主决策制度。设有村务公开栏,村务管理民主公开,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有效带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深入开展,目前我县各试点村屯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扎实推进,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各试点建设出现你追我赶,亮点纷呈的喜人场面。

五、工作体会和下步打算

(一)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是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和良好平台。通过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核心带头作用,使新农村建设高效有序、科学合理地开展,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和保证。

(二)整合力量,整体联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平衡发展的有力措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仅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不够,必须发挥职能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通过五级联动,集中资源和各方力量加强投入,形成整体效应,确保最佳实效,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进程和目的。

(三)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主要关键。新农村建设农民为主体。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失去了“土壤”。因此,千方百计统一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不余遗力、坚持不懈地增强他们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工作内容。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及试点村屯党员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我县新农村试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仍有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新农村建设量大面广,上级扶持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农民自筹资金不足,投入有限;部分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封建思想还存在,观念较落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有总体安排,又要有近期考虑,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精神,在巩固提高今年正在建设的14个试点的基础上,计划重点打造林逢镇平洪村江洞屯、**红军村,同时每个乡镇增加一个点以上作为重点打造村屯,力争2008年底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达到30个。核心村屯的选择重点倾向于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在管理上继续采取流动式的竞争管理方式。

二是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

三是始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一村一品”,明晰主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

四是继续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是基层党员,村干部致富本领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员、村干部乃至村民委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篇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关键词:新农村,结构调整,机遇

为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情况,笔者近期到山西省大同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和伊犁市、云南省红河州、贵州省余庆县、河北省南皮县和黄骅市等一些在农牧业发展上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就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调研。总体印象是:这些地区对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十分拥护,热情很高,行动迅速,已经纷纷进入自觉自愿自主的规划、设计、试点阶段,总体来看,开局形势良好。

但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问题,不是新农村建设自身或地方政府所能单独解决的,需要国家破除城乡界限,统筹解决,否则国家的全局利益与地方的局部利益很难统一起来。比如农村水、电、气、路的建设,沼气池、水窖的建设,改厕、改圈、改房的建设等等。能否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大的区域生态和适宜产业尚未定位的情况下,是“就汤下面”,还是“另谋出路”;国家和金融部门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如何进行监控;大量农民外出打工,是顺势吸引他们进城定居,还是沿用已往“农村不断根,城市不开门”离土不离乡的老思路老政策;村庄的合并涉及土地承包权的发包主体和合同合法性的延续问题,涉及农作半径是否方便合理的问题,涉及宅基地和新旧房产的做价和投资问题,等等。这些大的政策如果不很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很可能难以持续,最终变成不了了之的一场运动。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前提是,首先要搞清楚我国农村目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搞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让农民生活得更好一点,还是让农村更加适应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总体格局;是让农民就地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还是城乡统筹部署;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摆放等等。调研基本沿着这一思路展开,本文先从一个比较典型的村镇个案入手,同时比较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与研究文献,以求对类似区域面上的情况给予印证。

一、农村劳动力外流已进入边际状态

在山西省的大同市,我们调查了浑源县的沙屹坨镇及镇属的几个村。浑源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人均纯收入2005年只有1800多元。沙屹坨镇的人均纯收入水平比这还要低200元左右。沙屹坨镇的行政辖区面积达到174平方公里,是合并另外一个乡之后的面积。在册户籍人口2万多。全镇辖行政村23个,自然村32个。辖区2/3面积是山地,其余为缓坡川地,人均耕地2亩多。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马铃薯、油菜。农民经济收入2/3来源于农牧业,30%以上来源于外出打工,本地乡镇企业几乎没有。目前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数量的1/3以上,有的村已经超过一半。当地干部反映,七、八年前,该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还不是很多,这几年一下子就多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收入太低,种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还抵不上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现在年轻人光在家种地,连媳妇也找不上,人家也看不起,说是没本事。村干部认为,现在再要想组织较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不是不可能,但已经不大容易了。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对全国2749个村的问卷调查,其中74.3%的村民认为,再加大本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这一判断大大修正了以前我们对农村劳动力尚有较大过剩的判断。

分析起来道理其实也并不复杂。城市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单纯采用“捞大鱼式”的吸收方式,留下老弱劳动力,因此是否剩余显然不能简单地用农村劳动力的总量来计算。如果仅从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上看,就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来说,农村劳动力在理论上应当说还有相当的剩余,比如学界比较普遍地认为这一数量大约有1.5亿左右。但事实上,我国小规模农业的农村社区生活,使得农业生产意义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农村社会意义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不对称现象,或者说从生产技术水平上计算,农村劳动力是过剩的,但从农村生活角度计算,劳动力甚至是不足的。这是相关数据出现重大偏差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传统农村社会结构面临转型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中坚群体。当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达到近于极限的时候,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甚至农村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将出现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和转型(见表1)。

表1中出现严重萎缩的村庄,占到全镇村庄的1/4左右。就浑源全县的情况来看,全县行政村315个,自然村500多个,根据县里的摸底调查,其中40%的自然村出现萎缩,山区村庄出现萎缩的比例高达60%。传统农村社区的转型,在市场经济的制度前提下,资源要素会同时相应发生重组,但在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安排下,使得农村的土地、资金、人力三大经济要素难以优化重组。

三、农业生产已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调查中,我们对沙圪坨村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做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其结果值得深思。

沙圪坨村有6600亩耕地,这几年退耕还林600亩,现人均耕地2.5亩,只有一季产量,正常年景平均亩产600多斤。结构上玉米产量占80%,玉米产量的80%均出售,其他是山药、谷黍和豆类。以玉米的投入产出为例,2005年粮贩的收购价只有每斤0.5元,(当地粮站只出价每斤0.48元),而当年的生产资料比2003年以前,平均上涨30%到50%,仅化肥一项,平均亩成本上升30元。按当地每亩800斤的玉米产量,总收入400元。总收入中,不算自家的劳动力投入,每亩的各项成本加总为160元左右,纯收入240元。当年每亩的粮食直补是5元,合计每亩的纯收入是245元。再按人均2亩的粮食种植面积计算,人均种粮的年纯收入为490元,尚达不到国家级贫困县年人均纯收入638元的标准(现已调整到每年人均纯收入900多元)。当地农民的家庭牧业收入,主要靠养猪和羊,一般卖出一猪或一羊,其纯收入与种一亩粮食差不多。每户一年大体可以卖出5到6头猪和羊,纯收入有1500元左右,平均每人(按四口计算)375元,加上粮食的收入达到865元。如果再加上秸秆,一些与农相关的副业收入,大约人均从农牧业中所得到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000多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概念大致与城市工人的工资收入概念相当,但农民自身的纯收入要与农牧业生产的再生产过程相挂钩,这一点不同于城市工人。广义来说,城市工业再生产过程是资本所有者的事情。也就是说,农民有纯收入并不等于农业处于自身的良性循环或能够进行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即再生产过程必须要包括人与家庭的最基本的消费支出,马克思称之为“人自身的再生产过程”。这事实上也是测度农业生产是否处于良性循环和是否安全的基本指标。

调查中我们也比较详细地计算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费用支出。我们以户(四口之家)按偏低的标准计算,每年主要的生活费用是:饮食3200元(实调人均年需要1000元左右),穿戴500元(实调人均需要250元左右),杂用500元(实调人均150元左右),教育500元(实调,高中两学期需要5000元,初中1000元,小学200到300元),电费200元,医疗500元,取暖户均要3吨煤,每吨350元,共1050元(煤价几年前每吨只有150元),通讯费200元(实调需要400元,此费用因全村几乎户户都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50%的家庭有坐机电话,有手机的户大约占1%多一点),这样总算下来,人均年生活费用支出为1537.5元。另外,农村娶亲、盖房这两件大的开销因为不是年年、户户发生,我们没有计入(娶亲一般要8万元,盖房按60平米算,要3万元)。也就是说,仅靠农牧业的人均1000多元的纯收入,连农牧业的简单再生产也维持不了,实际费用低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幅度高达35%以上。这部分费用当地农民完全是靠出外打工的收入弥补的,而这一现象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带有普遍性。这部分流入农村的资金,据有关部门的估算,全国每年大约不低于5000到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我国每年粮食产量总的市场价值。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农业生产对非农收入和城市工资流入的依存度已经相当高,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城镇流入的货币依存度不会低于50%。也就是说粮食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资料加生活资料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农民打工的工资来支付。粮食自身的投入产出形成不了完整的再生产循环。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如果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较严重的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真正的粮食安全问题。

这一判断与我们2001年在湖北省襄樊市的调查完全一致。湖北省是我国的主产粮区之一,当时农民对农村税费负担问题反映极为强烈。通过调查测算我们发现,以粮食为主的产粮地区,只要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是靠卖粮食来获得,其负担就必然要侵害维持其自身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消费”。当时全国的农民负担率大约不超过8%,发达地区甚至不到2%,但粮食主产区却高达15%以上。这是当时粮食主产区农民“真穷、真苦、真危险”的基本原因。

四、农村社区面临重新整合的机遇

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新的现象,即过去动员农民搬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强行搬了,也可能出现反弹。但我们所到的比较贫困特别是山区的一些自然村,由于青壮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留下的老、弱、病、残,妇女、小孩,连简单的基本生活也难于维持。所到的几个山村,农民听说我们是调查新农村建设来的,几乎都急切的要求搬迁下山、下川。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老人就医难,孩子就学难,吃水难,下地干活难。比如我们看到的大石头岭的一户老太太,已经双目失明,出门都很危险,儿子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就只能靠儿媳妇挑水、做饭。这个村每年都有100多天断水,要到几里地以外去挑。但这部分人口搬下来没有地可分;盖房也好,买房也好,先要改户口,否则宅基地不好批,手续不好办。人们都说农民进城难,事实上,农民转村更难。现在山里有不少家庭实在过不下去,已经搬下来不少人家,租川下条件较好的村里的房子住,租外出人家的地种。像沙圪坨村就有1000多亩地是租给外村人在种,占到全村总耕地面积的1/6左右,租金一般是每年每亩50元。沙圪坨村是当地镇所在地,属于条件比较好的大村,但留下的少数青壮年劳动力,也无心在这样残缺的社区中生活。从村貌上看,该村典型的特征是,村庄中间几乎都是几十年以前的老旧房屋,其中至少有100多户长年无人居住,多数是只有老年人居住。村镇干部们反映,他们也想把村容村貌改造一下,但村子中间的房屋再破旧,即使没人居住,但外出的人并没有卖,产权还是人家的,户口也还是这里的,我们不好办。

五、新农村建设切中时弊

调研中我们从表层直观看到的问题主要有: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长期不归,留守学龄儿童大量外出就学,或准辍学;大量妇女单身支撑家庭生活、生产;本地学校低效、低质运行(有些课程无师任教,特别是英语),导致学生未来升学困难;老人日常生活无人照顾(调查中我们看到许多老人长期卧床不起,丧失了日常担水做饭的生活自理能力,说是靠家庭养老,但家庭的时空分解,养从何来?);家庭生活长期分裂,子不照看父母,夫不关照妻儿,出现大量所谓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现象,导致支撑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家庭基础塌陷,新一代的农村儿童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据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有关调查报告:目前农村大面积的“单亲化”导致的留守妇女总量,大约在4000万到5000万之间。华中师范大学对湖北省的随州、京山、英山三地的22所中小学校280余名教师做了问卷调查,其中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孩子出现难教育、成绩差、品德差了、心里问题较大几项,分别占到问卷比例的87.4%、78.6%、74.8%、65.9%。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相关报告指出,目前农村中的“农活、老人、孩子”已经形成了农民面临的新的“三座大山”,这导致农村出现离婚率、社会治安案件发生率、妇女儿童精神伤害事件、家庭财产遭受侵害事件,均呈迅速上升态势)。与家庭组织的脱离,加之社会组织的排斥,将在我国城乡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具有反社会心态的年轻群体。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中,党群组织关系出现分化(沙圪坨镇第六届与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比较,第六届村委会主任中的非党员人数只有5名,占21.7%,第七届则上升到10名,占43.5%),官民关系、村民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和封闭;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形,导致农村大量迷信、邪教、帮会和黑恶势力的轻易进入。中国的农村人口多,占地面积大,可获利的各种软硬资源很多,如果在农村的转型期,不管是来自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控制问题解决不好,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各种社会关系处理不好,农村就有可能成为家族和帮会势力控制的天下。

历史上,中国传统农村社区在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下,事实上是在进行着不断的自我整合和重组。那时的城乡人口迁徙自由,农村社区可进可出。只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公有制打断了传统农村社区自我调节与重组的社区功能。不仅城乡之间迁徙不自由,而且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也不自由。目前我国在人口迁徙和社会保障上,仍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城镇的社保覆盖面也只有44%左右,而且水平很低,农村社保还只是在试点,将来是否能成功还要看实践结果),这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今天我们采用‘行政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办法来考虑和设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本来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总体制度安排不变的前提下,也只好如此,但处理得当的话,也是顺势调整城乡关系的一次难得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目前,在政界和学界对新农村建设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必大拆大建,可以就地建设解决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必须大拆大建,并乡并村。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存在严重偏差。这次全国的新农村建设不同于已往历次的农村发展实践,其基本主线首先不应当是农村的普遍硬件建设,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是全面的城乡关系调整,全面的农村社会结构调整,全面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调整。如果说前几年我们强调的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那么今天我们已经面临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调整。这是我国农村社会问题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基本标志。现代社会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人类生活的“公共关联度”越来越高,而相应的行政控制成本也只能走规模化的道路。也就是说,人口居住在空间上相对越集中,范围越小,行政控制成本越低,越有效。相反,如果我们一方面不断加大农村分散居住的公共关联度,另一方面又不断减弱农村基层的控制力度,其结果有可能不断的加剧农村基层的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农村基层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冲突,后果恰恰是不断地加大行政控制的成本。新农村建设实际给我们提出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中国的发展历史证明,农民问题解决得好,则“国泰民安”,解决不好,则“民怨沸腾”。企图把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本留在农村,把经济增长的利润捞到城市的改革发展思路是难以持续的。

六、政策建议

1、调整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一,新农村建设要首先从制度变革的思路着手,而不是先从硬件建设上着手;第二,新农村建设要立足于城乡统筹、互动、双赢,而不是只从农村自身寻求出路;第三,新农村建设要适应城市化的历史大趋势,政策上寻求如何疏导的方案,而不是堵塞的办法;第四、新农村建设在城乡统筹步骤上,应当提倡农民的举家迁移,保护农民家庭和新市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这更符合全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且也更便于解决和处理农村和城镇的问题。

2、尽快理顺城乡之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公平交往关系。

目前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土地产权、人口迁徙、融资的自主权、国家经济安全成本的承担主体等几个方面的公平问题。比如国家的粮食安全属于全体国民的大政策,但其土地的机会成本却要由农民来承担;再如,城市工业生产中的社会保障属于“人力折旧”的成本范畴,本应包含在农民工的工资中,而现在却是包含在了农村的土地经营权中,即社保留在了农村,利税留在了城市。应尽早清理并改革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严重阻碍和谐社会建立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比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就业用工制度、土地制度、房产制度、农村投融资体制等。

3、改变城市用工制度。

可以考虑制定打开城门的方案,对自愿留住城镇的农民,只要在原住地注销户口,均可申领城镇的户籍。打开城门是为农民能够以家庭为单位向城镇迁移准备条件,目的是维护以家庭为细胞的基本社会结构,使城乡两大社会体系均保持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4、制定针对农民工的社保、医保制度。

对进入城镇的农民,凡领有该城镇的户口,均自动进入城镇社保、医保体系。按照城镇职工就业年龄,从18周岁起算到55周岁计入工龄。退休金、医保资金,国家从土地、国资改制变现、财政等几大渠道逐年按比例补足。

5、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准物权化。

允许农民把承包土地和房产、宅基地向社会出售,以缓解农民进城的资金压力。

6、在城镇周边,规划专门的迁徙农民居住社区。

这是一种可行的过渡性措施,为农民变市民搭建过渡性平台。建议试点与城镇郊区的村委会合作,在集体土地上实施。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房产的租售价格。

7、村庄社区的空间整合。

篇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接上期)

八、文化篇

华西——中国农村之文化瑰宝

6月30日,我们华西(北京)旅游推广中心九位工作人员与北京五家大型旅行社七位经理一行十六人来到华西考察学习。一踏进华西,就被一股浓郁的特色文化包围了,这种清新、亮丽、朝气蓬勃,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的文化氛围,让我们有了个一致的感觉:华西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村落,而是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并且具有新时代文化特征的都市群。

华西的特色文化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华西村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对村民职工的思想教育,一直坚持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以共产主义理想培育人。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华西针对社会上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念,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对共产党的领导产生动摇的自由主义思潮,华西成立了前无古人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吴仁宝老书记还亲自编写了《十富赞歌、十穷戒词》、《华西村歌》,开展“六爱”教育,即“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他还把古人的“二十四孝”、“三国故事”、“杨家将”等绘成彩图放在宣传长廊里,做成雕塑放在亭阁中,编成传说故事印在书刊上,让百姓喜欢传颂的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加工赋以新的含义,组成了一道华西独特而亮丽的文化风景线。1999年底,华西又组建了“华西特色艺术团”,创作排演了戏曲表演《华西百桥图》、《人人爱唱“六爱”歌》等300多个节目。从建团至今已演出近3000多场,观众达500多万人次,这场寓教于乐的盛宴已经成为华西思想教育的阵地,新面貌新政绩的展台。

二是建筑文化;据随行的汪书记介绍,华西村一批又一批新颖的住房都是在老书记吴仁宝的统一规划下更新换代建造的,有楼房、公寓房、别墅房、欧式别墅、五星级别墅,一幢比一幢好,一代比一代新,还配套建造了长廊、金塔、商住房,形成华西特色的建筑群。其中华西金塔是华西的标志性建筑,传统的外形结构,现代化的内部设施。江泽民、李鹏等国家首要领导人均登上华西金塔并题词。还有那象征中华民族伟大创举的万米长城,巍峨的孔庙,另外美国的国会大厦,捷克的别墅,德国的天文台,法国的凯旋门等,一个个东西方建筑的艺术的结晶,使我们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漫步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中……

三是饮食文化;华西饮食堪称一绝,旅行社总经理吴协平本人任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高级烹饪师。吴总在龙西湖畔豪华龙舟上热情设宴,摆出了华西最著名的“天下第一碗”,让我们大开眼界更是大饱口福。还有华西旅行社菜肴研究所开发的“奶汤河豚”、“鱼茸蛋”、“螃蜞螯”、“龙舟马鞍桥”等被评为江苏名菜,更是获得了世烹赛的金奖,一道道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的菜肴已经让我们无暇去更多地关注菜名,因为你没法不陶醉在这人间美味里。

华西人是生活在天堂里的,他们不仅富了口袋,而且不忘“富脑袋”。在华西,出门就是美和清新的空气,放眼就是幽静怡人的风景,漫步在绿色的浓荫中,穿梭在鸟语花香中,云游在人间天堂里……

九、富民篇

四代领导人皆赞华西好;

华西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江南小村,建设成为了“天下第一村”,率先在农村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50年来,华西在全国获得了几十项第一。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轿车村、空调村、手机村、电脑村、别墅村、环保村、绿化村……华西人富了不忘左邻右舍,不忘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先后在黑龙江和宁夏建立了二个省外华西村,还通过智力扶贫,为中西部地区无偿培训干部10万多名,带动10万人脱贫致富,从2002年开始华西村又以“一分五统”的方式吸收周边16个薄弱村加入大华西。目前大华西已经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小康步步高”。华西村民说,现在青年人能就业,老年人按月还能领取保养金。真正是“不种粮田吃白米,不做工作有钱拿,不是天堂胜天堂”。“一分五统”大华西的组建成功,确实给中国农村的改革、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

走进华西,有关城市和富翁的话题随处可见,走进别墅小区,更是看得到、摸的到的事实。目前村民家家住别墅,最少的人家有400多平方米,最多的人家600多平方米,华西农民有房子、车子、票子、孩子、面子,家家只有存款没有贷款,资产最少的有100多万元,最多的人家有1000多万元,这样的数字让我们这些来自见多城市繁华的人都惊叹不已。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这已成为吴仁宝老书记的人生格言,更是融入了华西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四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称华西是“希望之地”、“共富之地”、“幸福之地”、“不简单之地”,李鹏委员长两度视察华西分别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华西村,真正有希望”。

十、开拓篇

紧锣密鼓,打响华西旅游的黄金品牌

华西人聪明!他们利用华西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美食和超越前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打造华西的特色旅游,华西旅行社曾五次蝉联“全国百强旅行社”(名列第十四位)、江苏省“诚信旅行社”、江苏省“服务质量奖”、去年华西旅行社竟一下跃居“全国百强旅行社”第四名。今年6月又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际旅行社。在这样骄人的成绩面前,华西人并不满足,而是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至“十一五”规划期末,华西的“三产”比重要占到销售总额的50%。为此,华西人把开拓的目光投到了北方旅游市场。与北京华夏商旅营销研究院达成了合作协议,于2006年6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华西(北京)旅游推广中心”。在经过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之后,推广中心就组织北方游客到华西旅游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方案:

1、挖掘华西风土人情,突出华西的特色文化。于10月27-11月2日举办“九九重阳千叟宴,盛世金秋聚华西”大型活动;

2、中国华西(北京)旅游推广中心携手多家旅行社,将于金秋季节隆重推出“华西号专列”的专题旅游项目;

3、华西旅游(北京)推广中心已代华西旅行社与全国60余家组团社签定了2006年华西景点旅游业务协议书,北方旅游市场将会掀起一个华西游的热潮。

4、进一步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品牌。2006年6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我们特设了中国华西(北京)旅游推广中心展位,发放资料,与全国各地组团社及外国展位接触面谈介绍华西、宣传华西的旅游资源,让世界关注和了解华西,让更多的国外游客到华西游览观光。

四十多年,华西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奇迹,我想今天华西旅游一定又是一个奇迹,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黄金旅游品牌将会更加的灿烂夺目,迎着新世纪精神文明的曙光,书写一篇完美的乐章!

篇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大岭山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费村村民委员会所辖的一个自然村,距县城15公里。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有34户146人,设有党支部1个,有党员7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大岭山村发扬艰苦创业的“大岭山精神”,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群众坚持十年撬山不止,在乱石丛生的大岭山上开垦出桃园1200多亩,人均拥有桃林10亩,人均种果收入达6000多元,实现了由贫到富的跨越,建起了统一规划的新村,并依托美丽的“十里桃花长廊”办起了每年一届的桃花节,从2003年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190万人次,打响了恭城生态旅游的品牌,走出了一条建设富裕生态文明新村的路子,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求发展,艰苦创业闯新天

大岭山地处荒山石岭之中,缺水少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过去群众只能种点红薯、玉米糊口,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生活十分困难。有民谣唱道:有女莫嫁大岭山,吃水也要打算盘;落雨吃点石坑水,天旱挑水实在难。穷则思变,不屈的大岭山人在邹存亮、李春明等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因地制宜,确立了撬山种桃的发展路子,毅然扛起钢钎踏犁,从1992年开始了向石山要 土地、要效益的战天斗地的征程。他们先把一块块的石头撬开,再扩展成坑,然后栽上桃树。在大岭山上平均每开垦一亩桃园就要清理搬移石头30-50吨,一个强壮劳动力也要耗时近两个月。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大岭山人硬是把荆棘遍布、乱石嶙峋的大岭山开垦成为一个面积1300多亩的大桃园,创造了一个“石板上栽花”的传奇。而今大岭山人户均拥有桃林30多亩,2005年全村水果产量达80多万公斤,人均水果收入就达到6000多元,彻底用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该村在短短几年时间修通了3.5公里进村柏油路和3公里上山水泥路,统一规划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成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第一批富裕生态家园示范新村。从2003年起,该村依托美丽的桃园风光,办起了每年一届的桃花节,至今已接待各地游客190多万人次,打响了恭城生态观光旅游的品牌,目前已成为桂林春季旅游重点推介的旅游线路之一。大岭山人在十年撬山种桃过程中孕育产生了“立足实际、艰苦奋斗;因地制宜、科学致富;无私奉献、团结互助;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大岭山精神”,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03年5月中共桂林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大岭山村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岭山村学习;2003年5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同志到大岭山调研,对大岭山艰苦奋斗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岭山人十年艰苦创业,最后破茧成蝶,实现了由贫到富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以来,该村进一步加大了水果品改工作力度,以提升水果品质为重点,把品质较差的小满桃全部换接和改种成品质好的红花桃等 桃类品种,并引进了大白桃、天津水蜜桃、苹果桃等新品种。全村共新种新品种300亩,改接换种500亩,为增强全村的水果产业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7月,该屯党支部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该屯党支部书记邹存亮又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大岭山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村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村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增收问题,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

二、民主管理建新村,文明建村树新风

大岭山村富起来后,群众开始考虑建房的问题。1998年初,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全村群众达成共识,决定把原来的老房子通通扒掉,重新统一规划建设新村。他们选出了新村建设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约法三章”:在规划图上建房,为建新村损失重、贡献大的优先;新址规划在原宅基地上的优先;具备经济条件立即动工的优先。这是该村开始实行“民主管理”的雏形。在这种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该村各项建设十分顺利,没有出现闹矛盾扯纠纷的情况。相反,全村群众互帮互助、舍小顾大家,党员带头让出规划区内的果园,没要分文补偿,并主动要求放在第二批建房。邹存亮还主动借出2万元给较困难的邹存胜建房,还把自家的一块菜地无偿捐作集体球场建设用地。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村民你到我家搭伙,我到他家搭铺,大家互谅互让,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地搞好新村建设。经过不到三年的努力,全村34户有33户都建起了两层以上钢混结构的楼房,一个整齐漂亮的新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篇6: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白沙乡党委、政府以培育农村新型基层组织、新型产业结构、新型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转移就业、建设生态项目、建设示范村为主要内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2009年马沟村已建设成为新型基层组织示范村、新型产业结构示范村和新型保障体系示范村为一体的新农村示范村。

新型基层组织示范村

1、村党总支坚强有力。村总支班子健全,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党总支书记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表率作用好。农民群众对班子和书记的满意率达90%以上。

2、有规范管理的村级阵地。建一个90平米左右的村党员活动阵地。布局合理,有办公桌椅、有规范的党旗、有档案资料柜、有党务村务科普宣传栏。制度上墙,内容充实,能满足党员活动的需要。同时各类规章制度、簿、册等资料完整。

3、有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助农增收致富、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示范作用明显,注重在致富能手、协会骨干中发展党员,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发展2名以上致富能手入党。45岁以下党员中致富带头人比例达75%以上。

4、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总支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

化。村两委职责分工明确、工作制度健全、工作关系协调。建立健全了干部年度述职、任期目标、村两委联席会议“三会一课”等制度。进一步细化党内奖励、关怀、帮扶等制度。

5、有科学明晰的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清、路子好,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实行“协会+农户”等模式,培育龙头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6、有内容丰富的活动载体。实施“党员电教致富工程”,每年举办技术培训不少于4期,党员、干部参训率达90%以上,劳动力培训率达80%以上。45岁以下党员、干部中90%以上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30%以上农民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40%以上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党员每年至少做1件好事,每年“七一”都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

7、有整洁秀美的村庄。村党总支、村委会加大田间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生态建设力度,鼓励农民建家、建园、建沼气,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村容村貌新、环境卫生好,农民安居乐业。

8、有文明和谐稳定的环境。坚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达50%以上,连续两年计划生育达标,遵纪守法户达95%以上;农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高,文教、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无村组干部违法违纪、以权谋私现象,无损农坑农事件,无性上访,无邪教活动,无地方恶势力,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每年举办法制培训班2期以上,村民受教育

面达90%以上。健全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

新型保障体系示范村

篇7: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鼎新镇位于金塔县东北部,黑河下游,距金塔县城72公里,与中国东风航天城、空军基地相毗邻,航天城铁路、酒航公路穿境而过,素有酒泉“北大门”之称,是金塔县第二绿洲——鼎新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流通中心,并先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街委会,58个村民小组,镇属、驻镇单位45个。全镇共有3975户,13140人。总面积24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770亩,集镇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

近年来,鼎新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统缆全局,按照市委提出的“两抓整推”、“一特四化”要求和县委、县政府重点抓能源,统筹抓民生,整体推动“一园四基地”建设战略部署,突出农业产业化、农村信息化和城镇化三大重点,夯实改革、发展、稳定三项基础,强化项目建设、基础建设、改善民生三个关键,推动了全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抓调整,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通过典型培育、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和科技助推等多项措施,在种植业上抓设施、主攻高效田,养殖业上扩规模、主攻专业户,突出发展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特色林果、设施养殖等现代农业,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和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全镇万元田达到200亩、五千元田达到3343亩、双千元田达到37353亩,先后搭建日光温室58座,建起友好、进化、东明日光温室示范区3个,种植优质鲜食葡萄664亩,发展香梨、枸杞、红枣特色林果300亩,建起高标准养殖示范小区8个,引进小尾寒羊基础母羊2850只,种公羊221只,并建成了上元村鼎源葡萄专业合作社和进化村敬军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养殖、改良品种,建立健全专业协会,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开辟农民增收新路,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轮驱动加快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发展抓项目的各项部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着力增强集中精力抓项目的意识,不断拓宽项目建设领域,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使项目建设成为带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先后投资1.3亿元,建成银鑫棉业、溢香油脂、玉伟棉纺、鑫成矿业多金属矿选项目、鼎顺建材厂、航鑫建材厂、鼎新预制厂、农贸市场、永新摩托建材家具商贸城等多个企业项目,发展个体工商户462户。2009年,二、三产业经济总收入达到1.46亿元,年均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34万元,招商引资2150万元。同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争取力度,通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先后向上争取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水库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移民项目、中小学校新扩建项目及中心敬老院等多个项目,形成了企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超前规划、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思路,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主线,突出改革、建设两大重点,狠抓新型集镇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改善集镇服务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使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先后投入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完成小城镇建设项目65个,重点完成了城区4万平方米的人行道铺筑,环卫设施添置,街道绿化,城区10.3公里的油路铺筑,15.1公里上下水架设, 67盏路灯架设,酒航路过鼎新段道路拓宽改造,建成镇区“三纵五横”道路新框架;新建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宿舍楼及操场、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及医护人员宿舍楼、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及餐厅、芨芨小学教学楼;完成国土资源所新建、工商所改建和镇政府锅炉管网改造;建成上宅下店式小康住宅86套,建成2处集贸市场,形成了商贸一条街,鼎新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流、信息流、商贸流集散地雏形初步形成。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把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搭建平台、积蓄后劲。在大力组织实施千米工程、绿色通道、治沙造林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同时,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先后衬砌渠道166公里,完成低压管灌1.1万亩,棉花膜下滴灌850亩,安装地口闸1.5万个,完成10个村人饮解困工程,架设智能水表657个,完成5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黑河的河坝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铺筑镇村道路75公里,基本实现

了镇村道路柏油化;先后建成了市级小康住宅示范点7个,206户,县级小康住宅示范642户,完成旧宅改造7个村12个组510户,配套架设路灯10个组106盏;新能源建设推广普及,完成沼气建设495户,太阳能架设户数达到1789户;建成农家书屋5个,完成了10个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农网改造全面完成,通讯网络覆盖全镇,数字电视户户通,全镇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促社会各项事业新发展

篇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一是注重表面有余而注重实质不足。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中, “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 “乡风文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因此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在赣北的许多新农村建设点, 无论村干部的领导思想还是农民群众的普遍认识都存在严重的误区, 他们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以此为契机把村级公路修好, 这也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最高的环节, 他们眼中的新农村建设和“村村通工程”意义等同。我们所走访的新农村建设点,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最大变化除修了水泥马路之外, 就是房屋的外墙粉刷、改水改厕、休闲广场 (主要添置几个健身器材) 的兴建、图书室的建设等外在的亮化工程, 新农村建设没有内涵性的建设, 并没有给当地农村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如修水县的某个新农村点,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建好了图书室, 也摆放了一定数量的图书, 但是这些图书没有多少是适合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 也没有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 更没有创造农民积极主动看书的氛围。村庄亮化等工程并非农民最急需开展的村容整洁方面的活动, 改造农村卫生条件、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农民迫切需要却解决的问题被束之高阁, 新农村建设并没有促进农村发生内涵性的变化。

二是政府积极有余而农民参与不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部门、多角度的配合,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农民要发挥主体作用, 这样既能从宏观上规划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又能微观上体现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 也能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新农村建设点调查走访中感到,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 工作力度也很大, 甚至喧宾夺主、主客倒挂, 由主导地位变为主体地位。如修水县、武宁县的新农村建设点的规划图, 都是由县规划部门统一制订出来的, 包办代替, 农民根本参与不进来, 农民没有话语权。甚至有些新农村所需物资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发送给农民, 如广告牌匾、垃圾桶、树苗、健身器材、书籍等。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 有愿望参与进来, 我们调查的农民大都支持新农村建设, 并表示会积极投身其中, 愿意参加兴修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义务劳动。但因为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 有一些地方的农民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 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在新农村建设行动中, 只听到来自官员和专家的声音,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 却在这场关乎自身利益的新农村建设中集体失去话语权, 没有农民声音的新农村建设必定是隔靴搔痒、纸上谈兵。

三是物质建设有余而文化建设不足。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需要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共同推进, 其中“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角度加强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中, 新农村建设具体的验收标准中并没有考核和评估 “管理民主”的任何指标, “乡风文明”的主要验收标准体现在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村级公共活动场所和图书资料室。但图书室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停留在应付上级的检查, 公共活动场所就是一个水泥操场加上几套健身器材, 其实这些健身器材都是由县里统一采购和配送, 质量差, 且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农民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贯彻, 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老人和妇女的心理健康和权益保障,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知识的普及, 留守人口的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 村民自治中, 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缺乏公众参与等。

四是统一标准有余而因地制宜不足。《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各地存在“千篇一律”、标准化生产的问题。无论是新农村建设的政府投入资金额、验收标准、整体规划, 还是配备的书籍、健身器材等都是统一标准, 甚至新农村建设点房前屋后所栽种的树苗都是统一的, 不分贫困村还是富裕村, 不分平原还是山区, 完全忽视了地区和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和差异性需求, 这必然导致新农村建设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更不能让新农村建设给当地农村、农民、农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因此, 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 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等因素, 以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和特殊需求为导向,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在不同地区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与做法。

五是前期监督有余而后期监管不足。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无论前期的规划还是施工建设中的监管和检查, 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都会按照建设进度检查验收, 但所有的硬件建设都完成以后, 或者说按照规划该建的项目都完成以后, 即所有工作验收完毕, 新农村办公室就如数把新农村建设款项划拨到乡村, 新农村建设工作就到此结束, 工作人员此后再也不会到新农村点进行后续的走访和跟踪调查。这样造成新农村建设成一阵风, 除从硬件建设还可以看见新农村建设的痕迹外, 其他软件建设如休闲文化、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则又回到了建设前的原点。其实新农村建设好之后, 村乡两级政府就村级公路、水利设施、人畜饮水等硬件建设要加强管理和维护, 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就休闲文化、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等软件建设要定期组织一些适合农村环境的比赛和检查评估活动, 如舞龙比赛、拔河比赛、读书心得比赛、种田能手比赛、最美村庄比赛等,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农村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又有利于培养农民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并且把比赛成绩和检查结果与村干部业绩考核挂钩, 这样长期的跟踪调查既有利于发现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足, 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和吸收教训, 又有利于巩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常规、有效地建设, 收获新农村发展长效。

总之,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一些非典型新农村建设点中还是存在诸多不足, 政府必须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前期调研、中期管理、后期跟踪,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的实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R].

[2]叶敬忠.农民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选调生感悟下一篇:Do you have a car?你有自个的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