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论文

2022-04-29

我国是一个拥有7亿多农民、农村人口占相当数量的農业大国,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论文 篇1:

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人们对物质需求量的提高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劣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农村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由诸多原因造成,但其中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因此,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主义

引言

要想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生产效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化肥品种,农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使用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的化肥药品,这种新型化肥品种不仅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过度的使用化学药物还会破坏土壤中含有的矿物质,从而导致土壤酸化、硬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再者,农村对各种家畜的养殖,没有合理的将家畜排泄物进行有效处理,随意丢弃加剧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部分村落中还有生产塑料或印染等企业存在,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农村进行生产,许多生产设备不够先进,并沿用传统生产技术,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同时产生的废水废料对农村生态环境再次造成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农民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处理,由于农民没有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农村不文明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村的建设。

二、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教育,是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高,使用的化学物品对环境造成污染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农村管理人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起到领头作用,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日趋加重。首先,需要加强农村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应积极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充分利用现在新媒体技术宣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让农民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对自身的健康和生产产生的影响,只有提高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村的建设。最后,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能使农民直接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用实际行动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时刻提醒农民在使用化学物品时注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有效进行保护才能可持续的利用环境给农民生活带来更多利益。

(二)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

现如今,我国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国家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需要对退耕还林设置相匹配的补偿机制,但如果相关政府没有有效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没有及时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补偿,会直接导致退耕还林政策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要公平公正的对农村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为退耕还林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农村造成的损失和环境破坏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同时,我国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的人口进行排查,也对农村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异问题。

(三)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

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首先,随着我国对城市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越来越好,但由于国家对城市中企业的排污量有所限制,部分企业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虽然企业转移到农村时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农民本身对生态环境保護意识不强,企业的到来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相关政府应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制约企业在农村进行生产,同时,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让城市管理制度走进农村,为农村提供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减少企业为农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农村相关管理人员应指定专人进行负责,让专人负责农村卫生管理,并有效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力度,确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力基础。其次,相关政府要定期组织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此减少农民进行不正确的耕作方式导致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消费水平也逐渐上升,但农民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利益,这种生产方式已不适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相关政府要积极帮助农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其一,减少农民对有害农药的使用,推广农民使用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的化肥药品,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推荐农民使用有害性较小的化肥药品,降低农民在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此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关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能有效推动经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相关政府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以此提高农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为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奋斗到底。

参考文献

[1]郭霄哲.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9.

[2]王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01):114-115.

[3]黄晓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96.

作者简介:李平儒(1981.1),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工作单位: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研究生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土肥与生态环境。

闫华国(1963.7),男,汉族,甘肃瓜州人,工作单位:瓜州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大专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

王乐光(1970.5),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工作单位:瓜州县种子管理站,本科  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技推广与种业发展。

作者:李平儒 闫华国 王乐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7亿多农民、农村人口占相当数量的農业大国,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作者:彭柳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论文 篇3: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

摘要:近年来扬州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物质投入、制度建设和组织领导、主体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提出如下建议:走出认识误区,乡风文明建设要真抓实干;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抓好乡风文明载体建设,培育农村道德自律性组织;实行乡风文明建设项目化、常年化。

关键词:扬州;乡风文明;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道德状况总的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一些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建设问题也就凸现出来。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经验总结

扬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主目标,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经验可总结为: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质。坚持从农村和农民实际出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农民发扬新时期扬州精神,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使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蔚然成风;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的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五好和谐家庭”创建评选活动,营造和谐互爱的家庭关系与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广泛开展“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年度十佳新人新事”等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形成浓厚的文明道德建设氛围。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大力推进“五五”普法,帮助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

第二,加强现代农业实用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围绕“科技兴农”,开展“十、百、千、万”农村科普工作计划(推广10项实用技术、建立100个科普文明村、帮扶1 000个科技示范户、每年培训50 000人次)。积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开展对广大农村青年和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农业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农业加工技术等知识的重点培训。全市文化馆、站和图书馆、室面向农民每年举办各种科普讲座、培训班多达1 000期以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现代农民为重点,开展“讲文明生活,比科技致富,创建科普文明乡镇村”竞赛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

第三,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村容村貌状况是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农村乡风文明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大力组织开展创建卫生镇村活动,1997年江都市丁沟镇建成“江苏省卫生镇”,2004年江都市小纪镇建成“国家卫生镇”。截止2007年底,扬州市区周边10个乡镇全部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全市累计建成国家卫生镇4个、省级卫生镇29个、市级卫生镇50个、省级卫生村85个。国家和省级卫生镇仅次于苏州、无锡及常州市,分列全省第三、第四位。经过整治,农村的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为文明乡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硬”环境。

第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生活品味。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实施送书、送戏、送电影的“三送”工程。制订送戏下乡节目菜单,以政府补贴的方式组织或由各地选择文艺表演团体到基层演出,保证每个乡镇每年演出不少于4场。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实现所有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实施以优秀剧目展演、送戏下乡、百部电影送千村为主要项目的文艺下基层活动,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农民卡拉OK大赛、消夏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压力

第一,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问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农村由于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农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相当少,有的村集体在这一个方面还是一个空白,虽然有的地方建有阅览室、棋牌室,但大都以老年人活动为主,年轻人参与高层次文化活动不够,他们主要休闲的内容和方式是上网吧聊天和玩网络游戏等。由于无人员、场地、资金、制度等保障措施,不少乡镇文化站没有正常开展活动。

第二,乡风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和组织领导问题。制度建设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工作随意性大,出现“前任政绩、后任包袱”现象。还有一些乡镇在乡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奖励处罚制度等制度建设方面不健全。在扬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制定的“扬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发展占30分、生活宽裕占25分、村风文明占10分、村容整洁占25分、管理民主占10分,可以看到“乡风文明”建设分值比重明显偏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不少领导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还缺乏应有认识。

第三,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问题。目前各地的乡风文明建设常常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输入性活动来活跃农村文化市场,农民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少农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人翁意识。所以,单靠“三下乡”很难从根本上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进程。“乡风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广大农民,不能本末倒置,必须在注重外来帮助的同时,先调动农民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农民自我提高、自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是制约文明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出现“空心化”趋势。青年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随着农村中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到城里务工,农村很多传统的文化出现传承危机,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创新更加缺少人才,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

第四,不良习俗蔓延,农村非理性消费凸现。不少村庄的农民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聚众聊天,就是聚众打牌。农村人情消费的膨胀和大宗消费的攀比心理导致大操大办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家庭每年用于人情往来的费用,2 000-4 000元的占被调查者的35.5%,有的达4 000元以上。农村用于人情消费的现金占户均总收入的20%,占家庭总支出的28%,而2008年扬州市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比重的16.59%[1]。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非理性消费观导致的农村文化消费的不足,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隐性压力所在。

三、乡风文明建设对策思考

第一,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和考评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按创建标准把创建工作具体分解小项,成立项目组,明确责任人,建立考评制度,把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班子成员、单位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联席会形式定期分块落实村(居)、所(站)、学校、部门的组织创建工作,使各项工作融入常年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和经济建设一样必抓的工作。在乡镇逐步推广城市创文明行业的做法,在“七所八站”建设文明窗口,列入绩效考评,树立主动为农民群众服务意识。

第二,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群众始终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培育具有较高文明修养的新型农民,不仅是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的基础,也是培育文明乡风的基石。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现代文明意识,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弥补农村教育“空洞”。学生的文明行为直接影响村民的文明行为,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后来人”。除对孩子正常教学外,应辅之更多的关爱,弥补孩子缺少的家庭辅导、家庭管教和家庭温暖。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通过职业在校培训、开办农民夜校、科学种养实地辅导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逐步使青壮年农民都能掌握一两门农业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

第三,抓好乡风文明载体建设,培育农村道德自律性组织。有了好的载体,乡风文明建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载体选择和运用应当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县市有关部门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应由“活动”向长年化过渡,利用基层站所,就近指导就近服务农村、农民。整合民间艺术资源,花灯、武术、乐队等组建成几支常年活跃在民间的特色群众文艺队伍,“农民演给农民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类型多样的评先活动,如“大孝子”、“好媳妇”、“成功长辈”、“合格父母”、“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人人都有学习榜样、家家都有追求目标的社会氛围。积极培育农村道德自律性组织,如禁赌会、村民理事会、治安调解会、行业协会、科普协会、创星评议会、教育奖励基金会、老年人协会、计生协会等。

农民素质的提高、乡村文明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2009扬州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作者:刘卫琴,徐开金

上一篇:低碳经济下旅游营销模式论文下一篇:信用证结算方式风险规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