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2022-04-29

摘要: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扮演着政策与制度的制定者,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文化市场发展的监督者与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等角色。基于政府的视角,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发挥其职能以实现乡风文明的建设,对策可从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篇1:

浅谈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1.发展县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

1.1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

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2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1.3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2.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2.1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

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場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2.2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2.4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

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5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

3.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

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1)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3)在金融信贷方面还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健全融资担保机制。要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要深化信用社政策。要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4)投资政策。一是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郭颖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篇2:

政府主导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摘 要: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扮演着政策与制度的制定者,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文化市场发展的监督者与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等角色。基于政府的视角,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发挥其职能以实现乡风文明的建设,对策可从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究。

关 键 字: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政府;夯实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概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党中央的重点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是我党与时俱进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伟大战略。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乡村德治与法治水平的体现,关乎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乡风文明建设融合了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可谓内涵丰富,意义非凡。

乡风文明建设涵盖着良善的村风、和美的家风与朴实的民风,是一个由个体文明向整体文明发展的格局,关乎着乡里村外的每一个村民的全面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在思想道德层面上,是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村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塑造以及农民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已主义的摒弃;在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层面上,是五千多年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精髓与进步的现代文明的融合,是对传统文物,村落等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戏曲,编织手艺等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发扬;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层面上,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中央、省、市、县与乡五级机构对文化服务功能的辐射,是政府引导与鼓励乡贤,农村精英分子进行文化创作以及对文化市场的活跃;在移风易俗的层面上,是对农村,农民的陈规陋习的剔除及对封建迷信的抵制,对农民素质修养的提高及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视,是满足与丰富每家每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创建过程。

二、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其权能的发挥,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政策的制定者、市场的监管者、服务的提供者及活动的支持者。

文化建设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其包括了公共文化的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学术界有不少学者针对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做了相关的研究。在徐铜柱看来现代政府应当是“服务型” 的政府,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树立有限政府的职能理念(徐铜柱,2010)。张元忠认为政府肩负有文化行政管理的职能。文化市场的监管是政府行使文化行政管理职能的表现,是根据既定目标有计划、条理和执行力地通过宏观调动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动态的指导和监管的过程。政府行使文化行政监管职能是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明确导向性等特点的(张元忠,1992)。曹志来则认为政府在开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应发挥的是主导性作用,以明确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领域,同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需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尤其是针对需要政府投入财政资金支撑的项目应当建立实效反馈与民众需求评价体系,真正做到政府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曹志来,2006)。

由此可见,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担任的角色可归纳为:第一,是规划与政策的制定者。党中央历史以来对农村的文化建设都是给予相当的重视,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大会都从政策的层面上对农村的文化文明建设进行了用心的探索。从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做好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到历年来政府相关部委发表的关于“三下乡”、送科技至农村,支教乡村等活动,近乎每一年国家都会根据农村当时的实际文化文明发展水平进行政策的调整和对乡村文明的建设进行规划。政府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制定具体的方案,因地制宜的有类别进行指导,有助于上下级相互贯彻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有助于乡村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的进行,有助于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结构,使得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政府是乡村文化市场发展的监督者。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领域明确提出:必须严格规范和整顿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指导下,政府在重视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看到营造农村文化发展健康环境的重要性。尤其需要提高基层政府文化行政职能的行使,加强监管基层文化市场的执法队伍建设,通过乡镇为点,提高乡镇文化监管站的作用,健全相关文化市场运行体系,对于乡镇肆意宣传色情、封建迷信等腐朽低俗文化的演出、出版物与网吧等文化经营活动坚决打击。

第三,政府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新时代下的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提供文化公共服务是其重要职能之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满足乡民一致的基本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农村文化市场的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以及发展农民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模式,这是乡风文明建设中政府履职能力的重要體现。

第四,政府是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与人才引进的支持者。实践证明: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对文明创建的力量是奇大无穷的。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少不了政府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这要求培养一支有着专业水平和较高政治素养的公务人员,通过各种监督机制、考核体系等方式激励公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锻炼其深入乡村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三、政府主导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

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全社会总动员,多力量齐合作的过程,通过明确其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可探讨发现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乡村思想领域的建设,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乡风文明离不开思想道德层面上的文明。政府参与农村思想道德的建设,包括对村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对个人品格的塑造,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个人、社会、国家的信仰信念的确立。从政府的视角出发,可采取以下三大措施。首先,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政府可利用自身具有的影响力,发挥其指导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在乡村中结合农村地形,人文特色采取通俗易懂的宣讲方式,更新内容、改正方法的进行宣传教育。例如邀请思政领域专家到乡村进行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理论的宣讲,普及乡民的政治认识,引导村民正确的世界观。 第二,重视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平台、方式和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加强农民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例如可以采取戏台搭建,戏曲表演等形式以表达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增强村民对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第三,加强村民道德工程的建设。基层政府通过在乡村组织表彰先进人物的道德模范活动,例如在乡村中举办票选“仗义村民”、“贤惠媳妇”,“爱岗员工”等方向的先进道德示范征集活动,以宣扬团结友爱,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文化市场,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乡风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夯实。政府要进一步抓好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大农业的技术引导,加强税收优惠,切实落实惠农富农政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乡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保障,有提高,有富足。其次,政府要继续深化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和支持乡村文化市场的发展。通过加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干部的对乡村文明的建设工作的认识,培养与锻炼,提高其服务乡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职能。政府可结合当地的人文旅游资源,例如乡村中的特色山水、平原、江河、地质地貌开展旅游开发,以打造“农家乐”为主题,一方面促进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宣扬乡村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村落文化。再次,政府可联动当地有经验、有技能的文化工作者,鼓励其组建成为合作社以发展乡村具有乡土风情和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例如刺绣,编织手艺品等。此外,政府可通过政策的鼓励和市场的引导组织民间组织力量利用春节,元宵夜,龙舟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化节,美食节等方式活跃乡村文化领域的市场环境,同时很好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政府加强“法治”意识,健全文化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做到行政有法可依。政府在一手抓乡村文化繁荣的同时,必须另一手抓好管理工作。普及农民的法律意识,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对于乡村中肆意经营淫秽暴力赌博等败坏乡村风气的文化作品及活动需给予取缔和教育,依法进行行政处理。同时,政府应当积极做好服务者的角色,引导乡民进行理性的文化消费,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的传播继而推广开来的宣传报道社会主义主导文化与健康文化,引导农民提高鉴别文化的能力,自觉抵抗低级趣味与庸俗文化活动。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共文化建设,夯实乡风文明建设文化基础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实现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在坚持文化一体多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处理好优秀的农耕文化,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问题。从政府的视角出发,这就要求政府对待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时候要做到:辨别,激活与创新。政府工作人员首先应当懂得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乡村中流传下来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应当加以弘扬,尤其需要激活儒家文化中有关传统美德的教化功能。通过新时代新手段,采取制定文化扶贫政策和鼓励先进文艺工作者下乡创造,以及引导乡贤文化精英等方式,挖掘及保护好乡村的历史文化。同时,对于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需求的落后,过时的糟粕部分,应当明令禁止宣扬与逐步在基层农村中清除。其次,政府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能力。这就包括政府需要从机构调整到人员配置,再到经费保障,设备和文化资源增持上都有所提高。公共文化建设从倡导以来,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落实上出现偏重城市,而轻视农村的文化建设的状况,这就导致了农村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出现发展不平衡,结构混乱无序,成效不足等问题。政府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通过发挥县乡两级文化机构的服务功能,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例如在县级机构设置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服务点,实施免费对村民开放的政策;在乡村设置农家书屋,微型电影院,体育篮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等。此外,政府应当积极探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资金投入方式。没有资金与财政的保障,乡风文明的建设是难以得到有效开展的。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指导方,应当为公益性的乡村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政府的财政投入应当瞄准以下四个方向:第一是主要投入于建设和完善基层的文化设施网络,有效实现农村文化设施的覆盖;第二是用于引导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农村文化的保护上。第三是用于开展乡村公益文化活动,奖励文化保护与鼓励乡村组织对传承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上;第四是用于乡村文化精英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引进及基层文化的培训项目上。让这部分文化工作者安心立足于农村,扎根于农村,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建设更为文明的乡风。

(四)打击村霸与黑恶势力,开展移风易俗,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

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良好的乡村人文环境与心安势稳的生活环境是乡风文明的基础。首先,村霸与乡村黑势力的存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一大毒瘤和阻碍,必须坚定不移的给予打击和铲除。政府应当依法追究,从严惩处在乡村地区把持和操纵基层政权,侵吞乡民利益,利用家族、宗族势力称霸一方的乡霸势力,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聚众滋事等侵害乡村群众利用的黑恶势力,依法取缔在乡村,城郊等地方有组织从事“黄赌毒枪”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鼓励检举行为和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其次,必须有针对性的实施专项突击整治,长效而无死角般的扫清伤风败俗现象。政府结合乡村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全面调动行政各个部门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深入扎实进入农村进行专项的整治行动。尤其是加大对婚丧礼俗、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市场整治。从源头出发,加大督促检查,简化婚嫁与丧葬的程序,严惩红白喜事的大操大办,大肆的进行封建迷信,邪教舆论的宣导活动,同时引导乡民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杜绝盲目的攀比,奢侈的浪费等。最后,强化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和谐和美的新风气。通过在乡村中推进以家训家规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建设以礼治家、互爱互助、团结乡邻的家庭、邻里关系。

四、结语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全面振兴乡村的美丽蓝图,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追求。在这样一个日趋多元,日益多变,日渐多样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如何使得乡民心灵澄澈,胸怀国家的以主人翁的意识投入现代的乡村文明建设,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政府需要思考的地方。乡风文明建设,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的理念、方式和方法破解农村的精神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难题,增强政府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构建农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徐铜柱.和谐社会视角下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探析[J]. 湖北民族學院学报,2010(6):101-105.

[2] 张元忠.文化市场管理[M].北京: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45-60.

[3] 曹志来,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9):58-60.

[4] 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中州学刊,2018(9):71-76.

[5] 王丹宇.农村文化建设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11):24-36.

[6] 任晓红,魏旺拴.城镇化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222-223.

[7] 孙婉竹 .我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探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8] 周建华.“乡风文明”建设途径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3(4):82-87.

作者:司徒春兰 刘勤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分析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进一步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巩固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条件;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意义;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更应当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能否早日建设一个超越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824美元小康社会指标,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然的联系,社会要和谐,农村是基础。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矛盾和社会隐患仍在一定范围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城镇中集聚,城镇数量、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尽快实现“三个转变”来解决,即实现经济形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形态为主向城市社会形态为主转变,民众身份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将以城镇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来规划和建设农村,它能使得现代城市文明加加速向农村延伸,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是具有极强消费潜力的群体,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是投资和出口为主导,内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其直接原因在于农村市场未能开启。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广开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启动和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误区,必须正确对待,认真分析,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民权益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稳定和谐有着极大的关联,在农民主体缺位的情况下,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创造精神的发挥,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成功”。目前,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等、要、靠”现象,农民的本位思想严重。少数农民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只希望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对自身利益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调整、公益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不能做到顾全大局,缺少义务意识。其次,还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现象,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基层政府以村庄楼房多少、道路多长等硬件指标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而忽视对新农村建设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等软件方面的评价。

(二)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管理方面,政府对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还缺乏相应的引导。由于一些乡镇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现象,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少数乡镇、村委会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搞运动,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使得群众持观望态度,有思想顾虑。其次,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虽然很多地方已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涉农部门各负其责的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但工作人员不少是临时从外单位抽调的且频繁轮换。这些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工作精力难以集中,在工作上难以形成长期规划,因此不利于相关工作开展。最后,存在急于求成现象。一些地方热衷于以“大会战”的方式,要求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仍然存在不足。

(三)新农村建设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农村建设还存在投入不足等问题。一方面,近年来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大多集中在城区和工业园区,真正用于农村的支出相对受到挤压。同时由于农村产业层次偏低和资源不足,尽管财政用于“三农”建设资金的绝对值逐年增加,但新农村建设资金仍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农村地区人多地少、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弱、农村产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吸纳有限、农业生产资料费用持续上涨使得农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等原因,农民本身很难有足够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眼区域经济发展与和谐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壮大农村实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首先,在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加大投入,运用奖励、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改。对农业龙头企业用电、用地、信贷等给予相应优惠。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农业龙头企业等。其次,予以立项扶持。再次,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产合作、销售合作、科技服务型的,或发展产供销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最后,大力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改善经营方式,提升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二)健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通过健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农村产业化巩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市场化的“土地流转交易所”、“土地托管中心”、“托田所”等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土地价值评估、土地测量、合同管理以及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业务。健全土地流转信贷扶持机制。积极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质押贷款,探索农业订单、保险单、农产品收益权、企业存贷、农业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等动产抵押和权利抵押的筹资模式。二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对于以借“反租倒包”名义以租代征占用土地林地情况等违法现象,特别是对于明显侵犯农户利益并以资本运作圈地为目的的非法流转问题应彻查纠正,充分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谈判权。从源头上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并对签订后的合同登记备案、变更等事项进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检查制度,及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规范土地流转定价行为。引导农民在流转合同中设定土地流转价格的调整时限和幅度,保障流转主体的长远利益。三是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了解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和程序。纠正少数地方干部在土地流转工作中行政“过于干预”和“顺其自然”的片面认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与切身利益,为土地规模经营户及时提供政策、法规、合同、资金、技术、税收等服务,鼓励土地的规模经营和正常流转。

(三)巩固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条件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不仅关系于农业生产的安全保障,更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质量。首先,认真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科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培育和提升各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意识和观念,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实事求是地解决规划方面的有关问题,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和监管。其次,努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继续支持粮食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户用沼气、农村电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生态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后,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的优势,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通过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扎实有效地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和总结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投入机制与管理体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四)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社会进步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既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解决群众生活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新农保”覆盖范围,确保农村低保资金落实到位。对符合条件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不断完善新型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使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地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并加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让农民小病有门诊报销,大病有大病救助,着力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其次,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解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村村通”工程,实现从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以信息化推动新农村现代化进程,大力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最后,完善公共文体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整合教育、卫生、文体等资源,将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倾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争实现公共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的目标。同时,以“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保护民间传统艺术、特色文化,抓好传统文化特色村的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五)完善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最大的短腿在人才,城乡最大的差别在教育。必须通过完善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一要大力抓好农村基础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支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服务均等化。二要拓展培训形式。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实用技术等重点,配置以“县乡党校教师+科技特派员+部门领导”为主体的师资力量,采取现场教学、参观交流等的方式,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三要多形式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提高农民道德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在基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普法、科普、移风易俗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六)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创新基层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首先,坚持和完善村民议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情民意座谈会”制度,把民主管理的要求同农村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村民自觉参与管理决策村务,真正还权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负责收集村情民意,负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群众中的解释和宣传。其次,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党支部要支持村民委员会加强自身建设,支持其依法开展工作。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通过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指导。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基层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原则性,营造出勇争先进、比学赶超的氛围,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

(七)探索产权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原则,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由农民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转变为农民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农民变股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制度。探索产权改革,能有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能更加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同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破解“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时代课题。因此,要通过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并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在坚持集体资产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资产运营、收益分配、监督管理的程序,实现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共有”。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运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组织现代产权制度,把传统管理模式改造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现代产权管理模式,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契机,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樊红敏.以政治建设破解新农村建设的困局[J].学习与探索,2011,(4):87-89.

作者简介:王飞(1981-),男,安徽池州人,硕士,中共梧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科学发展观。

作者:王飞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预算考核原则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