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2024-05-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通用6篇)

篇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的指令,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调研课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深入湘潭县农村开展调研,并运用湘潭县县委基层办、县委政研室和湘潭县政府经研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笔者以为要做好做活五个方面的文章:

一、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二、生活富裕 用产业化的布局 实现社会重建--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为55161.99万元,其中乡一级负债42586.33万元,村一级负债12575.66万元,其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划分:A、地方上项目、办企业,造成决策失误或因管理、市场原因亏损形成的债务14992.45万元(其中乡级13814.10万元、村级1178.35万元)占27.18%。B、办福利事业、“普九”、乡镇医院和村办福利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5853.77万元(其中乡级4819.21万元。村级

1034.56万元),占10.61%。C、民间高息借贷、完成各种上交任务,因本金、利息形成的村级债务3599.48万元(其中乡级2484.72万元、村级1114.76万元),占6.53%。D、如通乡镇油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4922.01万元(其中乡级3070.66万元、村级1851.35万元),占8.92%。E、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因素形成的历史性债务1335.54万元(其中乡级968.14万元、村级367.4万元),占2.42%。F、农户欠交税费,逐年欠款而增加形成的集体债务10640.2万元(其中乡级4659.72万元、村级5980.48万元),占19.29%。H、其它原因形成的债务13818.54万元(其中乡级12769.78万元、村级1048.76万元),占25.05%。

按债权人划分:A、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20131.79万元(其中乡级17614.46万元、村级2517.33万元),占36.49%。B、欠乡村工程业主3418.82万元(其中乡级2755.70万元、村级663.12万元),占6.2%。C、欠乡村干部7682.6万元(其中乡干部5769.09万元、村干部1913.51万元),占13.93%。D、欠乡村教师2518.4万元(其中乡级2452.30万元、村级66.1万元),占4.57%。E、欠民间个人2568.06万元(其中乡级l537.07万元、村级1030.99万元),占4.66%。F、欠其他经济组织10881.74万元(其中乡级6049.24万元、村级4832.50万元),占19.7%。H、欠其他债权人7960.58万元(其中乡级6408.47万元、村级1552.11万元),占14.42%。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留成比例较高,理财自主权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而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地方的独享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额税种,而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只分享25%、40%,地方财源严重“缩水”。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雍肿,队伍膨胀,乡村二级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支出使乡村不堪重负,政策性增资只能“挂空档”。旱涝灾害、山林火灾、矿山事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预算费用,使原本拮据的乡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3、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基金会、互储会,一开始就以高息和分红疯狂吸收存款,违规大额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99年国家下令强行关闭时,乡镇财政向国家举债1.181亿元兑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清收不仅使县、乡、村支付了巨额的清收成本,还承担了1368万元的利息债务,至今还有9000多万元的不良贷款没有收回,4、盲目性建设投资强力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不分,政府办企业、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使乡镇不得不花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使乡村债务陡增;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发展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和农民签订保产保利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替农民交纳巨额学费。

5、预算约束力不强,挥霍浪费严重。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个形式,乡镇的财政支出一是拆东墙,补西墙,毫无预算可言。二是乡镇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镇长说了算,管他预算不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上没有民主可言、更不要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务账性违规违纪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乡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异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大多是过日子、守摊子、找路子,希望早日脱离“苦海”,支出的随意性也就被无限放大。五是村一级的支出就更没有计划了,“到手就是财、今朝有钱今朝用,管他明天怎么过”,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乡村绩效考核机制中,数字化强制性硬指标不少,唯独没有行政成本的考核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从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乡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不惜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乡村财力日益拮据的状况下,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公务接待费却节节攀升,大吃大喝俨然成风,公费请客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上讲排场、讲档次、互相攀比,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影响分析

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的干部工资只有~~市的1/

2、长沙市的1/3,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10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债主为了早日拿回欠款,无奈之下,只能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围堵干部家门和乡村驻地、封堵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难题之二: 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

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2002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2004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31.98元,亩平负担35.30元,较2001年下降67.42%。2005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2003-2004年,~~县共减免农业税10116.4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2002-2004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2163.7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2004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1544.4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2514.4万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2000~2004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39.2%,年均递增8.62%。

2000—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较1999年增长3.97%,2001年较20001年增长5.3%,2002年较2001年增长5.7%,2003年较2002年增长7.5%,2004年较2003年增长16.3%)。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

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6.17,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5.3个百分点。若没有2004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8.62%的年均增速。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60.78%,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36.19%,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34.3~38.9%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0.87%、2.16%。湘潭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农业增加值25.2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87.4万亩,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出栏牲猪234.49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5%、17.3%、14.7%、8.4%、16.3%。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04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3、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速仅8.62%,其中,2000年较1999年仅增长3.97%,2001年增长5.3%,2002年增长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2003年,我们调查了8个乡镇20个村50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17户,占34%;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10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2004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2004年,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依靠提高单产和市场涨价增收显然“内存”严重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垄断性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内贴并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进入鸡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首先是稻谷价格比2004年下跌5~8元/50kg,接着是4月下旬~5月下旬的牲猪价格直线下跌,良杂猪由去年的10.2元/kg跌至8.4元/kg,良良猪由去年的11元/kg跌至8.4元/kg,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低价运行后,牲猪价格才触底反弹,小幅上扬,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4年的价格水平。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共有农村劳动力42亿,农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只有1.7亿,尚有3.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和新增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型务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会越来越低。四是湘潭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又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对“二价”只能无条件的被动接受,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资价格却一路飚升,尿素零售价(下同)1950元/吨,同比(下同)上涨14.9%;钾肥2200元/吨,上涨29.4%;碳胺540元/吨,上涨17.4%;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32.9%;种子9元/kg,上涨28.6%;农地膜14元/kg,上涨4%;抛秧盘0.65元/块,上涨160%;农药的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因农资涨价,农民种田成本增加50元以上/亩。按2004年湘潭县“二补一免”55.72元/人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农资涨价全额抵消。

受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难题之三:村镇规划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篇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一、实践活动基本内容

(一)活动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而在郑州周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质生活现状如何呢?他们的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如何呢?对此,我们展开对此方面的相关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将调查学校周边几个村进行调查,大谢村是其中之一,我们会邀请村书记向我们介绍大谢村未来的发展及其周边的环境情况。另外,基于今年为党成立91周年,特此,在进行调查的同时,向基层农民宣传党的知识和政策。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1、反映社会现实,发现社会问题,将现象与思考带给大学生、村民、政府,引发社会关注。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进步竭尽绵薄之力。

2、培养大学生实践、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升华思想觉悟,树立忧患意识。

(三)活动主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四)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关注新农村建设”实践小分队

团队成员:冯惠森201123910729

靳小送201123910728

马路林201123910725

郭伟201123910731

蔡露201123910733

李粟201126910106

(五)主要活动形式

问卷调查

关注民生,关注新农村

二、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一)活动日程安排

活动时间:2012年11月20号

活动地点:大谢村

活动方式:

1.采访新农村成就及建设问题

2.以问卷调查形式采访居民对新农村的了解

3.采访村委会领导,了解大谢村未来发展的规划

4.实地考察:对所选调查村进行实地考察。

活动内容:

前期准备:1.分工明确,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好实践计划的流程

2.联系相关村委会资料收集,主动联系实践活动调查村,并建立联系。

3.收集党知识、党政策的相关资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得了解

4.有备无患,确保安全第一。活动前检查自己的书包,看是否把东西带的齐全活动开展:1.搜集掌握近期出台的关于新农村的相关政策.2.前往所联系的乡镇村委会。

3.前往所联系的村落实地进行实践.4.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新农村规划,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5.结合实际社会现状,和村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6.完善实践记录,整理及撰写成果总结

成果总结:

(二)人员分工

活动策划:郭伟 蔡露

材料收集及采点:靳小送 马路林冯惠森李粟

活动执行:全体成员

成果总结:全体成员

(三)注意事项

遵守组织纪律,按时完成实践内容并明确活动目的,积极主动配合工作需求

活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不得擅自进行危险性的活动

队员要顾全大局,以团队为重,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成员之间要互相协助,团结一致,如遇到紧急事件,要听从指导老师以及实践队队长的指挥,寻找有效方法解决

队员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尊重实践单位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队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注重团结互助

保管好公共财物及自身财物,爱护公共财产

篇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2006年4月14日, 河池市金城江区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并举办了培训班, 拉开了河池市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 这也是河池市11个县市 (区) 首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开班。河池市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4年余, 其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那些问题?笔者为此进行了调研。

1 示范点基本情况与主要建设内容

2006年, 金城江区计划办好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 其中与市联办位于金城江区的东江镇东江社区街一组、河池镇大卢村长好屯、河池镇枫木村纳贡屯、朝觉村外銮屯、平桥村白崖屯5个点。自办拔贡镇坡降社区小坡屯、侧岭乡侧岭社区洞情屯、山脚屯、长老乡板庆村板庆屯、六甲镇旦洞村旦内屯5个点。建设之前各点基本情况见表1、表2。

注:此表数据为2005年末统计数据。

示范点建设主要内容①市、区合建。示范点整体搬迁、建新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农业开发等。计划总投资2773.94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1960.04万元, 农民自筹813.9万元。②金城江区自建。建新房、旧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农业开发等。计划总投资5168.8万元。

2 示范点工作进展

2.1 编制完成建设规划

一是编制完成各试点总体规划。按程序审定确立10个试点《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规划》。总体规划明确制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多项工作指标, 确立了2007~2010年需要达到的目标。区直有关部门、乡镇、示范村 (屯) 相应制定了具体规划。二是编制完成了村庄整体建设规划。

2.2 试点村屯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改善

通过“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部门帮扶为辅助”的多渠道筹资, 共筹集资金243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其中市级试点投入1967.79万元。各试点村 (屯) 道路新建、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目前, 10个试点村现已完成重建215户和改造41户, 硬化进屯道路7000 m, 屯内路4000 m, 总投资10万元的码头一座, 建成8处饮水工程, 已受益群众551户2526人 (含非示范点) , 建成沼气池41座、篮球场5个、文化室8个, 完成259户电网改造, 试点村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

2.3 农业初具规模, 产业支撑凸显

2009年, 共投入产业扶助资金达161万元, 发展甘蔗49.33 hm2、桑蚕69.73 hm2、蔬菜28.67 hm2和水果131.33 hm2, ;同时生猪出栏2300头, 水产养鱼4.40 hm2。甘蔗已成为各试点农民增收最亮点, 2008/2009年榨季进厂原蔗达4000 t, 甘蔗产值110万元, 仅此一项, 试点村屯群众人均纯收入440元。各试点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24.7万元, 比上年增10%, 农民人均收入3528元, 比上年增12%。小坡新村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侧岭新村和山脚新村的水果产业已打响品牌。特别是洞情新村, 过去, 是个行路难、饮水难的偏僻、贫困的小山村, 人均年收入仅仅600多元。 经过几年大力发展水果种植, 2009年, 水果面积达75 hm2, 人均水果面积6067 m2, 水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06年以来, 金城江区先后在洞情新村举办4届“桃花节”, 每年“桃花节”到洞情游玩的游客达到六七万人。2008年, 洞情新村获自治区有关部门授予“农业旅游基地”称号。

2.4 搭建科技入户平台, 农民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金城江区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技术、智力优势, 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构建多元化、结构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农民培训体系, 同时建立“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方式, 全力展开提升农民科技素质行动。采取集中培训、分片培训、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 进行菜单式培训, 真正做到了农村党员和群众“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几年来, 共举办甘蔗种植、种桑养蚕、无公害蔬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训, 受训达5000多人次, 其中市区联建点开展培训31期, 赠送书籍10000多册, 发放科技明白纸10000多份、光碟2000多张。 旦内新村、纳贡新村、小坡新村、洞情新村等试点建立了农民读书屋, 配置了彩电、DVD等电教设备, 共投入6万多元购买科技书籍、光盘, 每个读书屋藏书5000~8000册。

2.5 试点村屯生活环境改善, 村容面貌一新

一是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 农村环境变整洁。在旦内新村建成了绿化休闲带, 并添置了价值5万多元的健身娱乐设施。在各村组建了清洁卫生队伍, 制定了《村规民约》、《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逐步规范农民日常生活习惯, 倡导清洁文明生产生活行为。实施厕所改造和卫生室建设, 计划改造卫生厕所313个、卫生室1个, 已竣工176个。

二是实施了生态能源工程。规划建设108座沼气池, 已投入6.15万元, 建成41座, 其中5个市区联建点完成26座。加上以电代柴及使用液化气的农户326户,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已占70%。

三是实施新居建设, 建造统一规划、样式美观的新居。规划民房重建9个点489户, 民房改造2个点54户, 已完成重建215户和改造41户。旦内新村过去建房无章、村道泥泞、住家无厕、禽畜无圈, 村民一直居住在松动欲坠的山体岩石下。2006~2007年, 利用广东帮扶和群众集资, 25户居民已全部搬入别墅式的新居, 户均居住面积达240 m2。每家每户都能收看闭路电视和收听广播, 饮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此外, 村里还建有篮球场、戏台、文化长廊, 绿化面积达2800 m2, 成了小有名气的民族生态文化村。

2.6 塑造文明生活, 全面推开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了文化队伍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几年来, 共组织龙狮、篮球、拔河、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20多场, 参加群众上千人。

二是加快文娱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业余生活。重点加快文化室、体育场、图书室等文娱设施建设, 在几个试点屯建成文化墙、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三是实施了“文明意识提升”工程, 树立文明新风。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村务公开栏、宣传画等进行宣传, 提高村民文明意识、生态意识。

3 示范点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领导重视, 认识到位

市、区主要领导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多次深入新农村建设试点现场视察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 分析研究存在问题, 重点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明确了区四家班子领导具体联系各试点村屯, 承担新农村建设领导责任。通过强化措施, 加强领导, 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些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3.2 发动深入、宣传到位, 分类建设, 措施到位

通过加大群众思想工作力度, 树立群众主体意识, 深入广泛地发动广大群众投入建设, 积极调动群众自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

金诚江区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自开展以来, 一直受困于资金短缺问题。为此,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问题。如东江新村、纳贡新村两个试点通过招商引资, 引来工程队垫资承包新居建设项目, 使新居工程得以开工。五圩镇党委、政府为解决外銮、白崖两个试点资金不足问题, 与材料供应商和运输方协议赊销物资、运输费用, 力保基建项目进展不受资金问题影响。

3.3 对口帮扶, 联系到位

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分别有市、区各相关单位联系、对口帮扶, 他们无论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均给予了新农村建设点极大的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东莞市作为河池市对口帮扶单位, 在资金方面, 对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更是帮助极大, 功不可没。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示范点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发展后续无力等问题。

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金城江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80%是贫困山区村, 没有产业支撑, 农民收入普遍低下, 单靠农民本身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金城江区自从撤市设区后, 财力骤减, 没有过多的财力支持。“大河无水小河干”, 区对口帮扶 、联系单位当然也就“捉襟见肘”, 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自身存在“先天不足”。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 有的是属于地质灾害或被征地需要整体搬迁, 这类存在选址、征地困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等客观因素, 如外銮、长好、纳贡、东江、旦内等。有的是因为国家政策原因, 周边不许开石场或石场停产整顿, 所需石料要到很远地方拉, 增加了成本, 影响了建设, 如外銮、白崖、长好和纳贡4个试点。

新政策与旧观念的“碰撞”。因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号召、政府发动的, 不排除有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 自主性不高;同时, 按照“整齐化一”的建房方式, 难免与讲究“风水”的习俗相“碰撞”, 得不到群众认可。从某一方面说, “生活的舒适程度影响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对于刚解决温饱或基本解决温饱的人来说, 要他们十分热情关心公益事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也是一块比较难啃的“骨头”。

前期准备工作“滞后”。规划及方案、预算不够细致, 个别方面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 导致在实际建设中无法实施, 一改再改, 影响了建设进度。如东江试点开挖宅基地费用原估算每户5000~7000元, 实际测量出现部分地块地基有超深现象, 平均每户地基开挖费用增至15000元, 群众难以接受。

4.2 我国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也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当前,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在扩大, 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 资源要素、传统体制、思维惯性等多种深层次因素制约城乡协调发展, 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长期制约“三农”内外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或进一步加重, 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从“三农”内部看, 面临“三个难度加大”:一是现有基数高、基础设施弱,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二是就业压力大、务农效益低,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投入需求大、国家、地方财力紧, 保持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从“三农”发展的环境看, 面临“三个不确定性”:一是宏观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二是农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三是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新生事物, 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何把稳机遇, 加快建设步伐, 任重而道远。

5 对金城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1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立足当地实际, 加大对产业扶持力度, 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夯实新农村经济基础, 加快生产发展。如长好新村以物流、特色蔬菜为主导产业;纳贡新村以种桑养蚕和林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旦内新村以民俗旅游、餐饮业和养鱼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外銮新村、白崖新村、板庆新村以发展种桑养蚕业、甘蔗为主;东江新村以发展城市近郊经济为主;小坡新村扩大发展无公害蔬菜;洞情新村、山脚新村扩大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及观光农业等。力求每个新村的每户家庭都有1~2个能够稳定增收的产业。

如洞情新村的吉昌良农户。1997年, 吉昌良带头种植水果。现在家里2.33 hm2旱田、旱地全部种上水果, 其中桃0.4 hm2, 全部进入挂果期;梨1.93 hm2, 有0.93 hm2进入挂果期;为水果生产专业户。2008年家庭纯收入4万元, 其中与水果相关的收入占95%以上。2009年因气候原因, 水果挂果不佳, 收入1.9万元。对他家来说, 种果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 打小工只是补贴家用。2008~2009年村里举办“桃花节”, 他家接待游客纯收入2008年8千元、2009年9千元。

5.2 围绕农业优势产业, 培育新型农民

一是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要指导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 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并尝试向农民开放, 逐步改善农民长期接受教育的条件。继续巩固农民培训工程, 加大青年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力度, 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是要拓宽宣传教育渠道。紧密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村村通广播电视等有利条件, 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传播文化宣传产品,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5.3加强群众思想工作和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觉悟, 讲清讲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统一思想,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克服“等、靠、要”思想, 把自已的家园建设好。

不断增强领导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教育村民遵纪守法, 安居乐业, 把经济建设好, 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

5.4加大资金投入, 找准政策与风俗的“切入点”

继续争取上级和帮扶单位的支持, 多渠道筹措资金, 以农民为主体, 继续保持“五助”的资金投入机制 (即向上求助、政府帮助、部门支助、社会捐助、农民自助)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广泛、内涵深刻, 并不单单是住房“整齐划一”, 在建房方面, 如何在传统的“风水”习惯与政策要求中找到最佳“切入点”, 将会极大地激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积极性。

5.5选好示范点, 使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篇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关键词:湛江蛤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状况

一、对外宣传中的湛江蛤岭村

蛤岭村,在短短的十几年里迅速成长并崛起了,并赢得了“全国文明村”的美好称号,令人瞩目。蛤岭村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位于广东省吴川县吴阳镇。该村东濒南海,西临鉴江。蛤岭村总面积约700亩,现有农户218户,人口约1300人。近年来,蛤岭村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如今已建成了高标准的环村大道、自来水、大门楼、文化长廊、公厕、集体猪舍等一批项目和十里荷塘。蛤岭村还被评为“湛江最美的村庄”之一。

蛤岭村注重主要干道的净化,该村村落环境整洁,村道保洁方面作得相当到位,村内住楼布局相当规范。比起10年前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蛤岭村率先走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典型的行列。

二、下面是这次调查中显露出蛤岭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状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蛤岭村的建筑。纵观蛤岭村的建筑,笔者最深刻的印象是贫富差别相当明显,环绕着大路的楼房,几乎都是很豪华的别墅,起初让人感叹到蛤岭村的新农村建设十分成功,然而如果顺着小道走进去,就会发现依然存在着很多低矮的平房,家里面的设施极其简陋。十分成功的新农村建设背后仍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2.学校设施。在整个蛤岭村,只有一间幼儿园,而孩子要上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需要到镇、市里面去上学,教育负担重,教学质量不高,加上近年来学生日趋减少,很多学校合并,对于农村的学生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教育问题依然是村民们觉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3.医疗设施。农村村民希望满足的另一个现实需求是医疗问题,据调查有50%的村民会选择区村卫生所看病,而对于乡镇医院,县中型医院及著名医院的看病比例逐渐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仍无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虽然参保率有所增加,但报偿标准低,仍存在因病返贫,看病难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较低,该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新农村建设真正惠及村民的切身利益的仍不多。

(二)村民的收入

据调查数据显示,表明大多数村民们都处于低收入水平,新農村体制改革并没有使他们在收入方面得到提高,生活收入基本靠家庭劳动力外出打工维持,家庭收入单一;在家的一般靠打散工维持生活。村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以至于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新观念,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导致自身的经济水平提不上来。

(三)农村的文化建设

走访中,发现蛤岭村只有唯一的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而没有其他诸如合唱队、舞蹈队、戏曲队之类的文化组织,假日休闲娱乐比较单一,消费力度不大,但据说该村在节假日的时候也会邀请一些戏曲团来本村表演,事实上真正会去看的村民占多数,只是满足少数群众的需要。但对于一个新农村来说,这方面仍需要继续提高,应该在本村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四)村民的政治素养不高

大多数年村民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虽然该村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但是村民们对新农村的了解不够深,只知道个大概,并没有对关乎切身利益的政策深入了解。新农村的真实内涵并没有完全落实到每个村民的观念中,村民对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知之甚少。调查显示该村村民会偶尔去关注村务宣传栏,了解村务,但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五)基层带头人和领导班子组织建设不强

调查表明,在村民眼中,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落实得还不是很好,村民普遍持有不认同的态度。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够,导致村民对新农村严重缺乏认识,导致对村干部在新农村相关建设中有所误解。

三、蛤岭新农村建设现状原因分析

(一)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读书完成小学学业。很多学生因为上学太远而怨学、辍学,家长也因负担重而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5-6万元,这相当于8年多的纯收入。

(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

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来搞去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另一方面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规章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目前,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三)耕作的土地因扩建村房而减少,又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因此很难实现村民真正富起来

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但是在蛤岭村却找不到任何的企业,这样很难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能发现的就是一个收费景点蛤岭新农村生态园。“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身为农民的蛤岭村村民却无地可耕,无地可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办事机构、人员、经费、设备没有真正落实

地方领导力量不到位,工作没有思路,资金不落实,问题不解决,几乎完全停留在农民自发建设的阶段。新农村建设涉及部门多,上级投入资金渠道按部门下达,一些单位对试点建设选择和项目审查标准不一,投入分散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影响建设效果,且条条框框多,不利于实施单位具体操作。时间紧、任务重,准备工作不够。

(五)管理意识不强,村民自治落实不到位

蛤岭村虽然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作到了制度上墙,但大部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没有人管理和过问。其次管理不够到位,调查显示有60%的村民对于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表示不满意。

四、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面对吴川蛤岭新农村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作到注意新农村村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真正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蛤岭村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重点投资项目

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建设、土地、发展与改革、农业等有关部门,以村委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农村现代化为标准,对村庄、道路、学校、卫生所、商业网点、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局。

(二)针对解决蛤岭村学校设施建设不足问题及村民文化素质较低问题,当地政府应投入资金注重设施建设和维护

吸引知名企业兴办学校,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政策,注重村民教育和再教育问题。注意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村民素质修养。加强村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健全蛤岭村医疗设施设备和医疗保障体系

据调查有50%的村民会选择区村卫生所看病,而对于乡镇医院,县中型医院及著名医院的看病比例逐渐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仍无力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虽然参保率有所增加,但报偿标准低,仍存在因病返贫,看病难的现象,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较低,该村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对此各级政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可实施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

(四)针对村民收入提高不大,贫富差距明显问题,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先富带后富

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积极引进外来企业的投资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先富起来的村民,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收入转型,运用知识增产增收,实现农村人口收入比重和途径的转型。

(五)针对新农村中的弱势贫困群体,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要不断完善对农村贫困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率,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农村社会救济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发展以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为基础的农村福利事业,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加大救济救助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六)解放民思想,充分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把新农村的真实内涵落实到每个村民的观念中,动员群众一起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积极参加村务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也应拓宽反映民意的途径,真正做到关心群众,联系群众。真正做到让村民当家作主。

(七)大力推进农村政治建设,努力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

篇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木、昂素、塔马哈赖、西日陶勒盖5个牧业社,居住着168户农牧民,总人口766人,其中蒙古族599人。全嘎查有大小牲畜51911头只(其中绵羊26819头只、山羊23593头只、大畜1499头只),水浇地7866亩(其中青贮2500亩),2005年牲畜出栏率达42%,粮食总产量达464000公斤,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科技入户: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引进优良品种12个,推广适用技术14项,购进大中型农机具21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近年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科技入户率达100%。

(三)农牧业基层设施建设: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2公里,距敖镇98公里,距乌审旗达掌线30公里,地下水资源和草场、耕地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面积大,饲草料资源充足,经济互补性强,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相对较好,各项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全嘎查有黑色柏油路15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有10千伏输电线路19.8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2公里。接入了二级光缆干线,建立无线接入基站,基本实现了移动通讯无盲区。

(四)农牧业增长方式:昂素嘎查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其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畜牧业,增长方式依托牲畜改良、小区养殖、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等手段。现全嘎查已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个,牲畜改良站点3个。昂素镇南与乌审旗苏力迪牧业大苏木毗邻,北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牧业大苏木接壤,是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现昂素镇正在全力争取四季青肉联厂落地生产项目,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流通体系相对较好。

(五)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2005年昂素嘎查连户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

二、农牧民收入情况

(一)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和非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

(二)打工经商情况及外部增收渠道:

(三)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近年来国家推行“三项补贴”政策,增强了农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并让农牧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昂素嘎查粮食播种面积较少,加上补贴额度甚微,所以对当地的农牧民增收影响不是很大。2005年昂素嘎查直接补贴落实到位22万元,补贴标准每亩粮食作物补5.5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自实行以来,补贴是按农机部门的售价做为标准,实行农牧民出资50%,上级部门补贴50%的方式进行,截止目前,我昂素嘎查农机具补贴落实到位12元。良种补贴一直以来是由旗与镇两级从财政中自行补给。

三、民主法制建设情况

(一)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昂素嘎查于2006年3月份进行了嘎查党支部换届工作。现共有党员23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6名,45岁以下党员11名,女党员6名,流动党员3名。近来年,昂素嘎查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党委和镇党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双六”工程、“6668”目标工程、“1234”突破工程为主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全面实现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两委”班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明确,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推进,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大多数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格局。四是农牧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农牧民群众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农牧区社会稳定。

(二)嘎查村民民主自治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4月份进行了嘎查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以来能够坚持和完善嘎查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制度,并按要求成立了嘎查村民理财小组和嘎查村务监督小组,积极开展党员和嘎查村民代表议事活动,重大事项在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嘎查村委员会能够认真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能够严格实行由嘎查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嘎查党支部、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建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嘎查村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昂素嘎查村务公开主要依靠张榜公布、召开嘎查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等方式公布。嘎查每年进行村务公开4次,为每季度一次,分别是3月份、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公开内容主要有:每年的经济目标任务、计划生育指标、征用土地及宅基地审批、救济款物的发放、有关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嘎查村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工资(补贴)的确定和项目的确定、嘎查村的公共事业和财务公开等。

(四)普法教育开展情况:为切实加强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主体的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2005年,昂素镇拿出11.2万元对法律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进行了建设,并配备了专车。规范和完善嘎查财务、村务公开以及镇政务公开制度。认真执行国家税费改革和减轻农牧民负担的政策,保障农牧民依法承包使用土地、草场的权益。

四、农村牧区社会、文化建设

(一)农村牧区人口、教育及文化建设

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两免一补政策”。

2、农牧民培训:农牧民培训主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农牧民培训制度健全,并能够认真落实。

3、文化事业:因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文化活动室、学校等主要依托镇区。昂素镇现有小学1所;文化站1个,有工作人员5名。昂素镇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保留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这里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而且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曲艺、民族服饰、饮食、歌舞、马术文化、祭祀礼仪等民俗风景随处可见。举世闻名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就位于昂素镇苏力迪嘎查境内,辖区内还有马良诚顾寿山革命列士纪念碑、阿日来庙、包日陶勒盖敖包、走马俱乐部、古树奇观、布日德草原、哈日根图庙等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景点。

(二)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发展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改善医疗环境,建立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其它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因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建设都在镇区,昂素镇现有卫生院3个,2005年实行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镇政府拿出6万多元,为农牧民代缴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农牧民自筹部分的50%,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昂素嘎查参合率达100%。

(四)农村牧区治安状况:昂素镇现有法庭1个,工作人员名;司法所1所,工作人员2名;派出所1个,工作人员6名。2005年镇政府成立了排查矛盾纠纷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了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严打整治”各项措施,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人民群众满意。

五、农村牧区改革情况

(一)农村牧区经营体制:以畜牧业为主

(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从2001年国家实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以来,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农牧业税以全部免去。

(三)旗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001年税费改革后,财政体制由上缴财政改为补助财政,2005年实行了“镇财旗管”。

(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昂素镇设有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含改良、农机、科技、林草水利),工作人员8名;草原执法大队,工作人员6名;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7人。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大多沿用行政管理模式,以科技人才管理为核心的新体制尚不健全,农技推广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同时,基础设施差,经费投入紧缺,致使农技推广机构根本无财力和精力进行技术推广工作,许多农技推广项目缺乏启动资金。

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建设内容。

篇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长才干,科学发展促和谐为主题,学习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培养我的社会责任心,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我在自己村—场东村进行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认真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就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场东村的新农村建设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面对当前形势的新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贫富差距仍然存在,且比较大,导致一些人失去奋斗的激情,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社会风气低俗。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雨后道路泥泞,坑洼不平。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人才缺,资金少,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村级的文化室名存实亡,适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更甚至导致科技创新几乎为零。

二、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

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2、希望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希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蔬菜等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

4、希望进一步加强村社道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解决村、社道路"雨天泥泞“的局面。

5、希望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6、希望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三、就当前突出问题和农民群众的期望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生产发展——以发展富民产业为导向,夯实经济基础

1、新兴工业化发展、重点项目的发展状况

2、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应用。

4、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二)生活宽裕——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1、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与农民持续增收保障措施。

2、农民消费结构调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3、农村医疗、养老、助学、扶弱济困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转移、权益维护。

5、失地农民的补偿、转化、安置、利益保护。

(三)乡风文明——以培育新风为目标,加强试点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以各类职业学校为基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培训农民群众,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五好家庭”、“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倡导树立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教育引导农民远离“黄赌毒”,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四)村容整洁——以环境优美为标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五)管理民主——以管理民主为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

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即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缩短村与村、组与组、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以防止新农村建设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以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上一篇:萍乡学院教务管理系统下一篇:高校科研经费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