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023-02-20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

“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生活宽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管理民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1.是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今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2.是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四年较快增长,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000元以上,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人均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3.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4.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深入实施,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得到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2448个县

5.是农业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维护农民权益、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三、一分五统理论

“一分”是指,他们成功的吸纳周边20个经济薄弱的村。被吸纳村子的村委会仍由原村村民选举,实行村民自治。“

五统”是指,加入华西村后,由华西村实行经济上统一管理,劳动力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干部统一使用;村镇建设统一规划。

华西村的“一分五统”,是对当年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问题的有益探索,是中国农民制度建设的新思维,是中国农村发展史的一大创举,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新农村建设:“三农”难题的历史拐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要“坚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且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深刻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国内外观察家评论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将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历史拐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则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农村的美丽图景。

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本刊(《支部生活》杂志)记者专访了专门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河北省委党校孟志中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记者:“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毛泽东时代就有的提法,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央文件中也多次出现。我们现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高度,有专家说这是与我国发展战略重大转变相一致的深化改革的新提法,但也有人说是对过去的重复,您怎么看?

孟志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自1956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一直使用的日常语言。只是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突出,人们才更多的使用了“三农”问题的术语。但是,这次《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绝不是要简单重复过去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许多错误做法,而是要“旧瓶装新酒”,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吸收了近些年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思考探索和努力解决的实践尝试,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新内容。

记者: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概念并不是新的,却有一个新的大背景?

孟志中:是这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的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关键点上,这就是新的大背景。

记者: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最前面;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清晰的脉络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建设社(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在于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孟志中:没错。“三农”问题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矛盾,即在不同的历史过程——商品化、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矛盾在当今时代的融合。沉重的千年历史包袱压在破旧不堪的传统农村经济这辆旧车上,必然使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步履蹒跚,而加入WTO又增加了这些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同时,“三农”问题又是我国正处于传统向现代变革的转型时期所不可避免的“阵痛”。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农民价值取向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开放型转变,农村产业结构从分割孤立型向联合互动型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方面发挥作用。这种转变是脱胎换骨式的转化,转型时期的痛苦和艰难正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体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破解“三农”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记者:按照您刚才的理解,可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标志着党中央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现在的思路和过去的思路有什么主要区别?

孟志中:过去,人们对于“三农”问题的探讨,常常是就“三农”问题谈“三农”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党中央国务院在破解“三农”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晰的思路。这条思路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这条思路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基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则强调了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极大,新农村建设只能从各地实际出发而不能搞绝对同一的模式;尊重农民意愿,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依靠力量是广大农民自己。这就从过去单纯地应付困难问题转为主动出击,在建设中克服问题,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同时,这也意味着从孤立的破解转为全面的建设,破立结合,从而更全面、更具体地把握了我国的“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时代新范畴

记者: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孟志中:单纯的农业问题是个经济学范畴。作为单纯经济问题的农业问题,其范围包括土壤耕作、作物生长和收获、家畜饲养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问题。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农业问题还包括科教兴农问题、农业工业协调发展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业投入问题、农业信贷问题、农业工程学问题等等。

单纯的农村问题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在我国当代,单纯的农村问题也就是农村的种种社会问题,如,农村家庭关系问题;农村道德转型问题;农民移风易俗问题;农村民族宗教政策问题;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医疗卫生建设问题等等。农村的这些社会问题具有关联性,我们应当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通过揭示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法。

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因此农民问题具有综合性。单纯的农民问题是一个政治学范畴。我国自秦朝以来,每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都与农民问题相关。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伟人无不同农民问题联系在一起。洪秀全是农民乌托邦政治的代表者和实践者,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是要推翻压在农民头上的千年封建帝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阐明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始于、也成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历史一再表明,只有正确地把握中国的农民问题,才能着手解决中国的其他现实问题。谁能富有成效地解决一个时代的农民问题,谁就能大大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他也就能成为中国的历史伟人。

记者:表面上看来,“三农”问题应该就是中国在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能不能说“三农”问题是这三者的简单统称?

孟志中:在现代化进程中单方面的研究、单方面的措施很难解决单方面的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成为研究对象才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任何一个“三农”具体问题都可能具有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个方面,它们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影响到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全局的发展,并且在解决的思路和操作上也必须从“三农”总体上着眼着手才能奏效,因而具有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的特征。

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农业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要富裕幸福,农村社会要繁荣稳定。而农村稳定离不开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改革、靠科技,要城乡统筹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民富裕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可以说,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三位一体,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侧面,是立足于国家大局和宏观长远发展而言的时代新范畴。实质是一个问题,即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记者:既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解决“三农”问题是不是也相应地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孟志中:是这样的。中国的“三农”问题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多方面问题并发并且交错纠缠的“综合症”。正如有人所说,农村问题是个永恒的问题,与之相关联的因素太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解决“三农”问题,靠单纯的经济手段、政治建设或文化发展难以奏效,就是多种手段一起使用而不能协调一致,恐怕也会收效甚微。

记者:也就是说,“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孟志中:其一,关于完善农村政策和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其二,关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农村公共事业: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其三,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经济: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这一系统工程还包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立救助制度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三篇: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寒假在外求学的我回到家乡,在我踏上故土的那一刹那有一种与众不同气息迎面扑来。在家乡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让我对农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有很直观的印象,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兴农富农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惠。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成了党和国家关心的问题。

通过调查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得出一下结果:

一、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

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目前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粮食,但调查表明,其实不太情愿只种点玉米,因为不少农民表示:只靠玉米人均收入十分微薄。其实农民都迫切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多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更多新产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新经济组织组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2、希望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各级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动农村结构调整既要有量的扩张 ,更要抓质的提高。(2)希望加快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希望各级部门能够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集中人力、财力,对有一定规模且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大的龙头企业进行扶强扶壮,尽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农 产品加工企业,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种菜无法卖,种粮无法加工”的局面。(3)希望着力推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4)希望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促进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3、希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核桃等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据调查发现,65%的农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做好引导,在产业建设中积极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

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希望进一步加强村社道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纵观家乡的村组公路,道路硬化率低,农民群众希望村民自治以后,村级组织应从关心热点问题入手,发动农民,出资出力,解决村、社道路“雨天泥泞、秋季尘飞”的局面。

5、希望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求构筑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6、希望各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手抓。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希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创造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希望以实施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8、希望以创建文明村社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9、希望有好的基层带头人和村级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实施者。通过走访发现,全村60%的农户认为,现在的村委会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没有很好地发挥好自治作用,更有一部分人认为“根本自治不了,自治

就成了一盘散沙”。因此希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0、希望以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

11、希望注重农村教育。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从长远考虑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壮大师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规模和现代化水平,节约资源;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以及到城市就读借读费,让城乡教育同步发展。

12、希望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二、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突出问题:文化生活单调,基层文化建设滞后。农村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发挥和有效保护。村级的文化室名存实亡,适合农村的各类科普资料缺乏;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足35%,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赌博等不良现象突出。广大农村群众旧习俗、旧观念束缚严重,思想不解放,干部群众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小农经济意识色彩浓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难以接受新文化、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引导农民树立科学观念,消除愚昧、落后的旧思想、旧观念。镇、村两级应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 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各部门应努力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寓教于乐、健康 向上的群 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占领农村阵地,抵御和消除不良文化对农村的侵袭。要狠刹封建迷信歪风,对当前小庙小庵的回潮和愈演愈烈的封建迷信歪风,要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教 育,采取教育与惩戒并重的方法,加大打击和管理的力度。要敏锐注意各类宗教活动在农村中的新动向,对于非法宗教和宗教不良活动,坚决取缔和制止,对于民间假道士等封建迷信职业者,应一打到底,彻底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并通过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宣传教育,使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作出详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来实施,在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

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由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制定具体方案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农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等因素,尽可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或方案,以缩短村与村、组与组、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以防止新农村建设乏力。

3、要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应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以促进新农

村和谐发展。

4、要防止只注重农村建设,不关心小城镇建设,导致整体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力弱,城镇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推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现象。

四、农民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愿望和要求

1、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希望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

2、随着人口增长,饮水问题不断突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配使用,以减少用水纠纷。

3、在村组道路建设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适当补助。

4、希望继续加大“整村推进”和“小康村建设”扶贫项目的实施力度,分步分批实施,最终在所有村、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总之,通过各级部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环境优美、村舍整洁、经济繁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保障可靠、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扩大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党实行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但农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采取系统的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第一次把建设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列的位置上,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系统、坚实的基础。面对面广、人多的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在农村,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当务之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幅员广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农村。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和谐。当前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发展面临交通、信息、产业等各方面的制约,与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务之急。同时,农村医疗条件差,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的家庭不少,文化生活贫乏,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只有把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了,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步伐,才能真正达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就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央近两年出台的两个"一号文件",广泛地涉及了"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但是着眼点和角度又有所不同。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解决农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考虑解决"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较多,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政治诸方面与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是不和谐现象的主要领域之一。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要求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素质。第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说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然要求?这是由我国目前城乡差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的城乡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可以划分为一次分配差别和二次分配差别。一次分配差别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别和消费水平差别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关系出现过不同的变化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扩大趋势。2004年,城市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的3.2倍。收入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消费水平的差距,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消费,城市居民普遍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二次分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水、路、电、通讯等等;二是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等;三是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就一次分配造成的差别看,农民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缩小。例如,通过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通过提高利用科技的水平,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或者通过就业方式的改变(兼业或者外出务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政策,提供服务,为农民增收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增加收入,最终还要靠农民个体自身的努力。发达国家的政府可以通过高额补贴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就二次分配造成的差别看,仅仅靠农民个体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二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水平的不同,是政府在财政支出结构上,重点倾向了城市,而农村获得的较少。二次分配的目标和原则,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调节一次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差别,而不是"谁纳税贡献大,谁就要多享受"。如果这个目标和原则实现得不理想,就形成了差别。农民个体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解决二次分配所造成的

差别,主要靠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即"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其长远目标和最深刻的含义上讲,对于全面缩小城乡的差别,尤其是二次分配领域方面的差别,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要有新认识

新农村建设不是呼口号、搞运动,也不是搞形式、模式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理论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的存在,是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得不由农业承担起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所致。农业部门每年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金;一部分作为社会扣除由国家集中使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往改革的成本大多是由广大农民来承担的。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的负担也就逐渐加重,农民感受强烈和敏感,“三农”问题也就自然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具有深刻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理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一贯方针

“多予”简单地给钱给物是不够的,着眼点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少取”仅仅是减税免费是不够的,必须从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人手,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放活”就是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真正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均山到户、预期到组”的目标。这样农村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解放,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真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带领群众从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1、农民增收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顺昌县是海峡西岸农业特色显著的绿色腹地。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低产竹林改造,实施科学养竹育竹,培育速生丰产高效毛竹林,做大毛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中国杉木产区核心区的技术优势,打响“中国杉木之乡”品牌。二是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只是粗略的把握,主要关注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它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它的主旨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经济繁荣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实施各种有效的措施,但在建设、改革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的问题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也离不开人的主导,这里的人关键又在于党的指导,干部的领导,人民群众的配合。群众是需要干部带领的,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地方,干部的素质、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就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官员的素质关系到基层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一旦认识上产生了偏差,那么在实际的建设中又怎么不会走弯路、错路呢?无论是现在已经显现的乡村建设的规划问题,还是乡村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已经明确的表现出基层官员干部的知识水平、长远眼光的不足。政府官员的素质还影响到干群的关系,素质低的官员往往会带来干群关系的紧张,甚至基层党组织的定向把关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协调整合以及管理服务作用都不能体现出来,如此还如何积极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其原因:一是基层官员一部分是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其自身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二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狠不痞,当不了干部”。三是认识的不足,多数村干部和群众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很严重的等待倾向。四是,群众的主题作用没有被很好的发挥出来,出现盲目的自信,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无条件的满足农民的一切要求,住房医疗教育都由国家包揽,于是便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四是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司法不独立,官官相卫的现象十分普遍,群众就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也不敢反映。笔者“五一”期间前往派出所办理身份证,派出所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关,一线单位,虽有人值班,却大门紧锁,连小门都是关闭着的,一个证件证明的小事从一号推到二号又推到三号,直至离开也没有进到派出所的大门里。遍问周围邻居没有一人知道监督的号码、投诉的号码。所以,领导干部们的素质提高是刻不容缓的,只有干部的素质高了,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也才能更好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规划问题

农村建设存在长期规划滞后的现象。长期以来,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抢建、滥建现象比较严重,出现“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一些地方由于农民建房的无序,因国家建设需要,或推进城镇化需要,农民房子建了拆、拆了建,几经反复,损失较大

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以笔者家乡宿迁陆集镇为例,镇政府在镇的西面开发了沿街小区,为了将小区卖出,曾放言将会把集市迁到沿街小区那儿借以吸引群众购买,然而,笔者“五一”回家发现,集市赫然出现在真的东面并且那儿又出现了一个居民小区。政府没有规划就这么随意的开发,甚至不惜政府的诚信,只为了赚地皮的钱,还不允许农民建房强制农民“上楼”,这让群众以后怎么相信政府,怎么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会是美好的家园。有的地方盲目学习“华西村”的经验,照搬华西村的模式,不追寻自己的特色,却一味的模仿别人。完全放弃矛盾的特殊性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有的乡镇流于形式,或求大不求细,或注重新建忽视整治,或有一个好的规划,却不统筹政体,造成重复建筑,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各种资源。

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日益恶化,农民的居住环境变得恶劣。虽然新农村建设势必会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不注重环境的保护的话,那么农村的环境将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如果新农村的建设仅仅是将人们禁锢混凝土、钢筋的冷冰冰小区里,不注重居住环境的保护,那么这种建设和早期城市的以环境换发展的模式又有什么区别呢?

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一提到农民,有的人就会想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封建迷信泛滥。然而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仍有出现,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官员应当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不是每一个村镇都要像“华西村”那样成立一个精神文明公司,但是他们的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却是每一个村镇都要学习的。开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民的艰苦创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保障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补助资金不足,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负担重,新农村建设要投资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屯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需要钱,钱从哪来?“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没钱的时候,项目在建不能停工吧,没办法,钱从只好群众那出了。笔者居住在镇上,居住的地方政府并没有修建水泥路,只是普通的路,没办法,总不能每次雨天都进出都满脚的泥泞吧,只能是居住路两边的居民自己出钱修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在进行,问题是不可能不存在,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会很好的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将会会建成惠及全国8亿农民人口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一篇:上海时政热点华图教育下一篇:扫黑专项斗争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