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视角

2024-05-05

企业伦理视角(精选十篇)

企业伦理视角 篇1

关键词:伦理,企业并购,文化整合

一、商业伦理与企业并购

商业伦理是一个专门针对不同组织情境中的伦理困境或问题的特殊伦理范畴。如今, 企业组织间社会互动愈加频繁, 竞争、合作、并购和拆分等已成为常态。伴随这一演变趋势, 商业伦理的内涵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概括组织管理基本原则与规范的同时, 也将刻画关键伦理问题并阐述伦理决策的内在缘由, 甚至需要在预测伦理行为结果的前提下, 向组织本身反馈适当的行动指南。当前的商业伦理概念更加强调了组织与其所嵌入的具体社会背景或组织关系网络之间的互动性, 即它是企业主体在与利益相关者互动过程中, 所形成的一套有关行为如何更好地与道德价值相匹配的标准与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演进, 大量中国企业选择通过国内外多种形式的企业并购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无论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 都不可避免地因为并购双方在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冲突。在参与并购时, 并购双方只有先构建起对于合作伙伴的明确信任关系, 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未来并购过程中及并购后的协作发展取得最佳的成效。

企业并购因其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基本作用而被视作一项具有潜在商业伦理的组织间行为。值得关注的是, 这种期望的伦理内涵真正体现为并购双方均在并购过程中获得效率和效益, 而非仅仅并购方单方面最终实现收益。在现实商业实践中, 许多恶意并购和接管行为, 并未以利益共赢作为组织变革的根本目标, 从而注定是一场悲剧。

二、并购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在并购过程中, 并购双方往往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伦理困境, 例如并购双方是否愿意将全部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共享, 是否按照实际发展状况开展商业评估与谈判, 是否考虑合作双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等。

(一) 从并购方角度

对并购方而言, 保证真正产生并购所需的信任协作关系的基础是通过积极文化整合行动, 促使被并购方对其所持有的伦理观点产生充分的认识与认同, 从而实现组织文化的融合。但以往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并购方企业如何识别与防御被并购方组织的不伦理行为, 例如故意隐瞒事实, 采取不道德管理行为等。对于并购方如何通过主动的伦理行为来帮助被并购方在并购后建立起与之紧密合作的信心等并购伦理议题则相对较少涉及。

(二) 从被并购方角度

而被并购方企业面临着员工权利以及股东责任这两大重要的伦理挑战。一方面被并购方企业的员工无法直接参与并购变革的具体决策过程, 且往往较晚才被告知因并购而发生的权益损失;另一方面被并购方股东或高管在并购过程中应当继续积极履行其承担的责任, 以促进并购变革成功。大多数被并购企业的高层会希望在并购完成后, 仍保持其企业原有的运作规则和操作方式, 以确保员工工作的权益和其自身并购目标。因此, 在并购整合过程中, 作为被并购方的决策群体变得更加谨慎地考虑并购方的伦理观点和道德程度, 以确保其所预期的并购目标能够在并购结束后顺利实现。

三、企业并购中的文化冲突现象

在企业并购中, 由于经营规模、行业、地区等方面的不同, 决定了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跨文化差异, 在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冲突。

(一) 经济利益与文化的冲突

并购发生后, 追求经济目标和追求企业文化上的协同性目标在理论上并不矛盾, 但在实际操作中 (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整合中) 始终难以协调。有观点认为, 企业文化整合是虚幻的,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员工追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并购后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有形和无形因素等, 这些因素的复杂性、无形性和交叉性, 加大了整合难度与文化冲突。

(二) 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对是非的判断标准,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当不同企业并购后, 其文化差异与冲突集中反映在个人价值观上。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而且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或自己的价值观是最优秀的, 这样, 当不同企业并购后, 就会产生自我优越感, 而有偏见地对待其他文化, 在行为方式上自以为是, 难以与他人协作和合作, 甚至产生文化休克, 加剧文化冲突。

(三) 管理风格的冲突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 这种风格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具有稳固性, 因此当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并购后势必会产生冲突。在管理方式上, 不同企业也存在着差异, 在跨国并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企业强调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 在管理中习惯于个人决断、个人负责, 讲究效率, 鼓励发展个性和个人创新。而东方的企业则强调集体智慧, 力求协调合作, 鼓励为了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在管理中习惯于集体决策, 集体负责, 强调适应性和灵活性, 但往往不重视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对环境变化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四) 沟通方面的冲突

沟通冲突是指来自行为双方符号系统之间的冲突,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 (语言、神态、手势和举止等) 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导致理解上的误会, 进而引发冲突。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相同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意义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沟通方式, 而且由于存在客观上的沟通障碍, 使得并购双方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诸如文化背景、历史状况、风俗习惯等, 使双方在合作中对待具体事件的处理方式、情感、倾向等各不相同, 从而导致沟通误会, 甚至演变为文化冲突。特别是跨国并购, 这方面的冲突更为明显。许多并购最终之所以失败, 正是因为收购公司不能有效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

四、基于伦理视角的文化整合进程及其策略

国内学者范对并购活动中两个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进行了分析。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磨合期和拓创期。在整合过程中, 文化冲突的演化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

(一) 调研企业文化状况

在实施并购战略前, 并购方应成立企业文化整合领导小组对被并购方企业文化进行调研, 发现并深入分析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 预测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文化风险的大小、企业对此的投资成本, 为下一步的并购决策提供依据。

(二) 确定企业文化方案及发展方向

基于对原企业文化的科学认识与分析判断, 确定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并根据差异大小、双方文化的包容程度及双方并购战略的相关性, 选择合理的文化整合模式, 进而确定企业文化整合方案, 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战略、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等方面的整合, 以及整合进度, 预期投资, 相关人员文化培训, 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等等。方案应与企业未来发展同步, 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应与企业并购的总体方案相统一, 使企业并购顺利进行。

(三) 提炼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 企业文化整合的关键在于价值观的重新确定。在分析并购双方现有价值体系中文化优劣成分, 及其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确定最有利形成新企业文化的成分。然后根据并购企业自身的特点、营环境、发展战略等, 进行具体的定位, 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提炼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 并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另外, 企业价值观要科学、鲜明, 不能把标准定得过高或盲目模仿、照搬照抄。

(四) 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企业员工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促使员工对新企业文化的认同。其内容包括对并购双方现有文化差异的认识, 员工的文化敏感性训练, 对跨文化沟通障碍及冲突的处理、跨文化语言的学习、地区环境的模拟等。通过培训, 如专题讲座、座谈会、演讲比赛、各种文化仪式等, 使员工了解现有文化状态与新企业文化的差距, 以及进行文化整合的必要性, 促使并购双方员工对新企业文化的认同, 提高不同文化间的合作意识, 维持新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和决策过程的效率,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新企业的凝聚力。

(五) 加强并购双方沟通和交流

加强并购双方沟通与交流是为了更好地化解文化冲突, 消除并购给双方员工带来的不良情绪。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并购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 加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可以使并购双方彼此尊重对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了解对方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 减少对对方的文化偏见, 消除种族优越感, 促使双方平等地进行双向交流, 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与互助。同时, 在并购中双方应努力消除在沟通上的时间、空间、语言等障碍, 这样可以将文化冲突风险降到最低, 从而有利于企业文化整合。

(六) 构建新的企业文化

对并购企业文化进行整合, 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再造和创新的过程, 必然要经历从双方文化的解构到新企业文化的重构过程。通过对双方文化的调研、比较、分析, 在相互渗透与充分融合的基础上, 找到双方文化的结合点, 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 员工对双方文化共性的认识程度及以确定的、理想的企业文化整合模式, 创立一种购双方都认同和接纳的全新企业文化。

(七) 宣传和贯彻新企业文化

新企业文化创立后, 利用相关媒体宣传企业形象、企业理念等企业文化精要, 同时开展以传播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并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以标语等形式贴在本企业最醒目的地方。在新企业文化的贯彻中, 要注意以人为本, 发动群众, 同时领导要起带头作用, 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全体员工灌输新企业价值观, 反复纠正员工的偏差, 同时要注意培养和树立典型, 并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来巩固新企业文化, 防止旧文化因素的反弹, 直至员工能自觉地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思想行为逐步同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宗旨统一起来。

(八)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新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还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并购后的企业应结合人力资源和组织结构的变革, 重新制定与新企业文化相配套的新的规章制度, 配合系统的企业文化培训, 全面推行新制度, 使员工能够完全理解和执行新的文化准则。同时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促进新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

结语

自2000年以来, 我国企业并购的个案数量和并购总额都在不断上升, 近几年海外并购市场更是风生水起。但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整体效果并不好。企业文化整合贯穿于企业并购的全过程, 在实际的文化整合过程中, 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模式。因此, 在企业文化整合实践中, 应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 灵活掌握和运用文化整合及商业伦理理论, 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整合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江雪莲.现代商业伦理[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 2002.

[2]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伦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道德实现机制 篇2

【摘要】:自从1997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召开第一届企业伦理讨论会以来,日益重视和加强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新趋势。美国本特莱学院的伦理研究中心在20世纪80年代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幸福》杂志排名前100家的企业中,80%的企业把伦理价值观融合到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93%的企业有成文的伦理准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美国企业界甚至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职位:伦理主管。据统计,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前1000家企业中,有 20%的企业聘有伦理主管,其主要任务是训练员工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处理员工对受贿和报假帐等可能发生的不正当行为提出质疑。目前,欧洲约有一半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伦理机构,负责有关企业伦理工作;在亚洲,韩国和日本的大中型企业都设有伦理研究所,专门从事企业伦理精神的教育工作。种种迹象表明:企业管理在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相融合的现代管理阶段之后,目前迎来一个新阶段,即伦理管理阶段。本文试就对我国企业伦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责任实现机制的建立进行探讨。

企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细胞。广大企业和谐发展,经济细胞充满活力,就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要保障企业和谐发展,就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实行道德化管理,打牢企业和谐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所以企业和谐发展必须实行道德化管理,企业是一个由外部协作和内部协作构成的利益关系集合体,其所有行为都涉及到利益的权衡和选择,而所有利益选择都受制于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原则,这就注定了企业既是经济实体也是道德实体。

企业道德化管理,是以旨在协调外部协作和内部协作利益关系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为依据的管理活动,它将先进的道德规范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突出企业管理的道德因素,把企业伦理、企业法理、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道德化管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企业实现和谐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和意义:

其一在于导向与凝聚功能。道德化管理要求企业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确立正确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和义利观,用合乎道德的理念、手段和行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坚持只赚取有道德的钱,企业把追求利益寓于为用户和社会服务之中,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员工把追求利益寓于为企业作出贡献、辛勤劳动之中。这种导向功能,有助于包括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在内的企业内部协作者实

现利益和谐,形成同心同德、共谋企业和谐发展的凝聚力和内在动力。

其二在于协调与整合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开拓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道德化生产与经营的产物,是道德化管理有效地协调内外部关系、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讲求诚信的结果,其背后是追求经济目标和道德目标相统一的人。只有实行道德化管理,才能使企业全体成员产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自觉地用道德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形成将企业全部资源集中起来发挥作用的一种组织能力和集合能力,使整个企业高度地协调统一、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高效地组合配置。

面对着现有的市场经济情形下,伦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道德的实现机制得依托与企业的管理着力点,我讲着力点归纳总结后分析有三点:

1把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满足人的需要与加强和改善企业道德化管理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具有消费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品,其物质外壳与属性的背后是道德价值,企业讲道德、讲信誉、对消费者高度负责,就必然赋予产品较高的品质和性能。因此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加强和改善企业道德化管理、践行良好道德的过程。要在企业决策与执行、产品设计与生产、包装与展示中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着想,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尽可能满足人的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具体化为对人的安全、实用、舒适、审美、环保的需要,满足人的经济和精神的追求,满足人对真善美的需要和追求,满足人们追求生活时尚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要,达到自然与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注重在企业营销过程中以道德价值增进品牌价值。企业营销是开拓市场、推介和销售商品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商品完成“惊险一跳”、实现价值的关键环节。在世界上,一流的企业都有一流的产品,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品牌和无形资产作支撑;成熟的市场竞争本质上都是品牌竞争。而成功的品牌无不以道德价值的积淀与提升为基础。道德价值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由初始的以单纯的自我利益为中心,转变为以企业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和谐为中心,而形成的企业信誉和品牌效应,是企业长期道德实践、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的美誉度,社会公众与用户对企业及产品的认可度,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要以道德价值增进品牌价值和无形资产,产品宣传推介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用户或消费者,不说假话,不设圈套;努力完成产品销售指标的同时,注重树立销售信誉,遵守销售承诺,做好售后服务;确保货真

价实,不制假售假,不漫天要价,按照价值规律和物有所值的伦理成本合理定价,使产品的经济性功能与产品的成本及其价格的制定保持基本的平衡关系,使价格与市场购买力有机和有效地结合,使生产者、经营者、用户(消费者)三者的利益协调统一,均得到实现。

3、将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机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企业伦理文化既包括企业思想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内容,又包括企业制度机制等规制文化,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转化为制度机制,才能使道德化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行之中,变成现实的道德实践和执行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在企业制度机制建设中体现道德化管理的要求。例如要把诚实守信的道德变成企业的自觉实践,就要在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严密的制度,包括质量保证制度、不合格商品退换制度、售后服务制度、诚信奖励与失信惩罚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把道德化管理的要求变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例如,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顾客至上的服务观、以敬业勤业精业为追求的职业观、以严谨诚信规范为宗旨的经营观、义利统一的义利观、时间就是金钱的时效观等等,是实行道德化管理的主要内容,要把这些道德观及相应的道德规范变成全体企业人员的共识和行动,就要建立道德化的企业决策机制,在决策中融入道德思考和道德评价,将伦理化决策落到实处;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企业最高负责人和一般员工一律平等照章办事,遵守道德规范;建立科学的道德教育机制,扩大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企业全员培训之中,抓住员工入职、升职等时机进行道德教育,树立真实可信的道德典范,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凝聚和引导全体员工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而奋斗。

例举福耀玻璃有限公司,该企业将伦理管理的道德责任制发挥到让人学习境界,福耀集团总部位于福清市宏路镇旗山村,村民们对记者说,每年的重要传统节日,他们都要到福耀厂区来舞龙舞狮放烟花,因为“福耀是个好邻居”,为村里做了大量铺桥修路、赈贫助学的好事。且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昆金说:“福耀是和当地玉融开发区同时诞生、一起长大的,是开发区的模范好公民。没有福耀,开发区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在开发区的硬件配套设施上,福耀不但从未提过多的要求,反而主动承担不少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工程。除了对家乡的大力扶持和建设外,据统计,近年来福耀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捐款达6000

多万元。

许多人对福耀的认识是从横跨福厦路的一面巨幅广告语开始的——“我们正在为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树立典范”——其中透露出的自信和责任意识,令人印象深刻。

那是在1987年,福耀公司刚刚成立,不少人对这句“狂妄”的广告语不以为然。然而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它还是福耀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战略规划,是严格自律的信条和率先垂范的承诺。与我们生活中出现过的无数广告语最大的不同是,它不但没有淹没在时间长河中,反而18年来越叫越响亮,引导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和健康发展,并伴随着福耀从一家乡镇小企业成长为一个拥有16家境内外全资公司,年产值达24亿元的世界玻璃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福耀总裁曹德旺说:“我们要为中国人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这片玻璃要让中国人用得起,用得开心,用得放心。这片玻璃代表中国人走向世界,在世界展示出中国人的智慧来。”在这一信念的支持下,福耀在发展过程中顶住了许多诱惑,专注于玻璃行业。

福耀做玻璃讲信誉,有一个很实在的例子。汽车前挡玻璃里的PVB胶片的国际价格每平方米是7美元,它的厚度是0.76毫米。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很便宜的汽车玻璃,福耀技术人员经过化验,发现这种玻璃用的是0.38毫米的建筑胶片,价格便宜一半。有人建议也用薄的胶片,把价格降下来,但遭到公司决策层的否决——“我们做自己的。”

正是由于始终遵循“言必行,行必果”的为商之道,福耀才能成为汽车玻璃行业里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获得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的“全球优秀供应商金奖”的企业。如今,福耀在国内汽车玻璃市场占有超过60%的份额,同时创下“每十辆美国轿车就有一辆装配福耀玻璃”的奇迹。

参考文献:

教育伦理思维需要多视角 篇3

与国内很多教育专著不同的是,本书在探讨伦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不向读者灌输某种理论,也不刻意阐述自己主张的理论,而是向读者不断地展现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的看法、依据和内在逻辑。不仅引领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且不断暗示读者:没有绝对真理!

本书在分析教育伦理问题时重点介绍了两种伦理观:一是效果论,二是非效果论。

效果论认为,行为的对与错要依据行为的结果来加以判断。行为的选择,要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所谓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是在人们面临多种选择时,那种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好或者最大收益的选择,则为最好的或最优的选择。何谓“好”,不同的价值观又有不同的标准。在效果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认为享乐或者幸福即为“好”。而享乐主义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则是功利主义,这是效果论中一种很重要的流派。功利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社会政策的制定应该依据“为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原则。在考量或选择某项决定时必须考虑每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在运用效果论分析伦理问题的时候,指出了这种伦理观的两大问题:一是结果性信息在行为发生前是很难获得的,各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有时候无法进行“好”与“不好”的比较,而且,要对所有相关者的结果性利益进行累计判断,更是难乎其难!第二个问题——也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是:依据效果论所得出的结论,有时是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比如,效果论可能会支持这样的行为:十个痞子可以虐待一个人,因为十个痞子的快乐总量超过一个人的痛苦。而这样的结论显然是十分荒唐的。

非效果论撇开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平等尊重每个人为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定律,用康德的核心道德定律来表述就是“绝对命令”——“行为只依据那些既符合你的意愿又同时可能成为普遍原则的公理”。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个人作为有绝对内在价值的存在,我们的行为要尊重每个道德主体的价值。“平等尊重原则”包含以下三个辅助性观念:(1)“要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就是说,不能把人看作是我们达成个人目的的工具。(2)我们必须把人看作是“自由的、理性的、有责任的道德行为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尊重他们选择的自由。(3)人与人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他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每个人都被赋予同等的基本权利,人人都享有相等的机会。但是,这一伦理观也有不足:(1)一个人很难确定他所愿意的行为是否能成为普遍的行为规则。(2)行为与情境是紧密关联的,而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很难来确定普遍行为规则、道德原则。

以上两种伦理观为我们思考伦理问题或进行伦理抉择提供了不同的思维工具,它们各有利弊。这就提醒我们,在思考教育伦理问题或进行教育抉择的时候,要有多个视角。审视我们的教育思维,我感觉还比较狭隘。我们往往循着一种思路去思考教育问题,在论及自己信奉的理论时,只言其是,不道其非。更不可取的是,我们常常把某一理论置于一种真空情境中,很少考虑理论成立的具体条件、理论适用的特殊情境。就总体而言,中国教育实践在伦理取向上所奉行的主要是效果论。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以片面的终端结果——升学率、进入好的高一级学校的人数和比例、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的。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评价也主要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硬性指标的。而对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充分地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充分地尊重了每个学生主体,则关注不够。与教育实践不同的是,教育理论界在教育伦理上的主要取向是非效果论,强调“平等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等。但是,理论界的伦理主张并没有成为广大教育实践者的自觉行为。我感觉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一元化的伦理思维不符合中国实际。以效果论为主导的中国教育实践根深蒂固,它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基础。我们在倡导非效果论的同时,也要看到效果论的合理因素。(2)理论界在推崇“平等尊重每一个人”的思想时,把一切都抽象了,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没有关注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水平。例如,“平等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这里的人必须是有能力、负责任的道德主体。能力是对抉择负责的先决条件。对缺乏道德主体性的人不能完全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尊重自由的程度与自由诉求者的成熟度密切相关。

教育必须重视多视角的伦理慎思,要积极推行“公开且不受操纵的伦理对话”

在伦理道德方面,人们的观念常常出现分歧,有时甚至出现很强烈的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分歧和冲突?《教学伦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有益指导。该书值得借鉴的建议是:要进行“公开且不受操纵的对话”。其要点是:所有相关的当事人都要参与讨论;讨论还必须做到无人受到强制、受到灌输,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心底的声音”;参与讨论者是人人平等的;决议应该完全公开,不能排斥任何观点;最后,通过这样的对话所做出的决议应该能实现“互惠目标”。决议中的个体参与者应该能够并且愿意设身处地地为参与讨论的其他人着想,不仅要从自己的视角,还要从各种可能的视角出发来得出一些合理的结论。

这种“公开且不受操纵的对话”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首先是“共同体价值”。这种对话能够使共同体得以巩固,能够增强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进取心,并因此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其次是“理性价值”。这种对话实际是伦理反省、伦理慎思的过程,人们在分享彼此的见解的时候,各自的反省都可以得到改善。它在本质上是促进人们多角度思考伦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审视中国的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这种“公开且不受操纵的对话”是非常欠缺的。在学校决策过程中,一些学校管理者很少为师生创造公开而平等的对话平台,师生们很少有机会就有关伦理性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绝大部分决策由权威决定。师生所能做的就是执行决定。这种频繁使用权威的状况,使师生对学校目标及各种决议和规定缺乏内在的认同感,对共同体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忠诚,在工作中也就无法做到尽职尽责。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共同体的退化。

这本著作在写作上也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它将两难案例、情境辩论、概念讨论、理性分析、方法论反思等内容有机结合的结构方式,具有诱人思考的独特魅力,很值得我们著述时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我推荐的三本书

1.《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该书汇集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思想既生动又深刻,闪烁着永恒的智慧之光,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吴康宁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收录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界领军人物吴康宁教授的多篇演讲。该书对教育问题不仅有“应该怎么样”的直面解答,而且有“为什么这样”和“还可能怎么样”的反思和追问,充分彰显了逻辑的力量和理性的魅力。

3.《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绿色发展视角下企业责任伦理的构建 篇4

关键词:绿色发展,企业,责任伦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尖锐,由此引发了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或环境影响的相关重大事件,并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据统计[1],2008年由环境保护部直接调查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135起,2009年171起,比上年增加26. 7% 。2014年,全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已高达471起[2]。针对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我国制定了 《突发事件应对法》 ( 2007年) , 修订了 《水污染防 治法》( 2008年) 和 《环境保护 法》 ( 2014年) ,发布了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14年) ,以及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 2014年) 等法规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目前,无论是立法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在目前法律尚未完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企业加强责任伦理建设既是社会对企业的价值期盼,也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所在。

1绿色发展的伦理意蕴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发展问题,在实践层面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发展的态势。 比如,将经济发展等同于单纯的GDP指标,使得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能源紧张、人口爆炸等成为 “全球性问题”,并困扰与制约着当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绿色发展”的提出,正是源于人类对传统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省。1962年,美国人卡逊发表了 《寂静的春天》一书,唤醒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 《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 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1989年, 英国的皮尔斯等人在 《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 “绿色经济” 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 《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绿色发展,必选之路》 发表,首次将 “绿色发展” 的概念引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视野。于是,人们渐渐认识到: 发展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必须加以伦理审视的道德哲学问题。

绿色发展以生态化和资源承受力为约束条件,将生态化和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在三个维度上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3]: 一是在对自然的 “内在价值”的辩证认识的基础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伦理价值关系; 二是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 “同一式”发展的逻辑进程; 三是提出了绿色发展的伦理实现途径,那就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的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责任伦理——企业绿色发展的担当

2.1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

1924年,英国学者欧利文 · 谢尔顿最早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此后,企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了中外理论界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这一争议的直接体现,就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把企业看作社会的一个个 “细胞”,它不仅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一般将其概括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种[4],彼此之间是并存关系。 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则单纯强化企业的社会属性,而完全忽视企业的自然本性———实体性经济组织,也就是认为可以抛开企业的经济责任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都有其不足。 目前,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概念界定已然成为主流思想。基于此,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作如下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前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发展阶段及企业所处行业经营特点,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在关注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兼顾并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承担更高层次的社会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商法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这一界定既肯定了企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追求利润的权利,也鼓励了企业积极承担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的义务。同时,还使人们认识到,当企业追逐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二者发生冲突时,也并不要求企业放弃利润而追求对社会的责任。这种理解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 “实然”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 “应然”趋势,从而使得企业社会责任在实务中的推行具有了更大的可行性。

2.2践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承诺

中消协2007年3月1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5], 42. 3% 的人消费权益曾被严重损害,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房价过高成为消费领域最突出的三大问题。2014年上半年,中国质量万里行共收到消费者投诉30969例,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8156例,居前三位的依次是网络服务、家电行业、旅游教育[6]。这说明,我国企业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承诺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企业服务理念深化发展的过程。 今天,市场的性质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践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承诺,就要求企业不再把消费者作为自己的销售对象,而是将其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与资源,并且将消费者满意作为企业一切活动的指导思想, 努力实现从 “以产品为中心” 向 “以顾客为中心” 转变, 用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优良的服务赢得顾客。

2.3提升对公益事业的自觉度

投身公益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充分彰显着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总体上看[7],我国企业的捐赠参与度十分高,90% 以上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有过捐赠,政府也就捐赠税收出台了有关政策。但是,人们并没有看到因此而出现企业捐赠迅速增长的现实。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企业对于公益性支出缺乏战略定位,随意性大; 对活动传播的范围、选择受众的特点等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等。

企业只有维系在社会环境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反过来,企业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扶持促进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同时通过雇用人员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形成一个互动发展的过程。企业正是通过对公益事业的无私奉献,体现自身存在,提升品牌价值,使企业的道德更加完美,发展的机会更多,成长的空间更大。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以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干预和监管。但其实,亚当·斯密早已发现自己经济学体系的局限性,之后写作了他的另一部名作 《道德情操论》。他曾绝望地说,“我本来想做得更多”。所以,在晚年他只修改 《道德情操论》而不是 《国富论》。

3环境责任伦理——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3.1企业承担环境伦理责任的必然性

责任伦理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是否对其结果承担责任,是衡量一个人尊严的重要指标。在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承担着对环境的 “应当”责任。1984年,弗里曼在其 《战略管理: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此外,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与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是靠一系列的契约关系维系的,而契约得以有效发挥效力的前提则是企业的道德自律。因而,企业作为利益关系和社会契约的存在决定了其承担环境伦理责任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3.2履行环境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待

履行环境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合理期待。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购买和安装治污防污设备是其消除让他人或社会为其承担外溢成本的合理投入; 从直接效果看,这种投入是企业因自己的不当行为 ( 或外溢成本) 对他人或社会可能或已经引起的损害的事后补救或事前预防,是对他人和社会的有效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不仅关系到当代人与人之间的 “代内”利益,也关系到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 “代际”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应该从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出发,以绿色发展为企业活动的指导原则,以正确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宗旨,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因发展而带来的环境破坏与资源短缺问题,真正实现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3.3实施绿色创新是企业落实环境伦理责任的有效途径

不同于以往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拥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当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来自 “绿色创新”。《WTO经济导刊》在国内率先提出 “责任竞争力”理念,认为 “责任竞争力 = 专业优势 + 社会责任 + 经济效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企业可以通过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和发挥技术先动性来获得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方面。

绿色创新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模式,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过程创新,前者即与环境创新有关的产品创新中的污染防治、能源节约、无毒或绿色产品设计、废物循环等; 后者即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能源节约、废物循环等有关的创新。这就要求做到,一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切实转变企业发展理念; 二是围绕资金和人才两大创新因素,切实提升企业绿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立足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三种方式,加快企业绿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四是规范引导绿色消费,促进企业绿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4安全责任伦理——企业绿色发展的根本

4.1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新诠释

我国相关法律对产品质量责任有着明确的界定。改革开放之初,《民法通则》就增加了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 1980年3月10日,公布了 《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1986年4月5日,公布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1989年9月3日,发布了 《关于严厉打击在商品中掺杂使假的通知》; 1993年2月22日,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7年3月14日,新修订的 《刑法》中加入了产品质量责任的内容; 2000年7月8日,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行政管理与责任要求,并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与安全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企业的 “应然”选择。而一些企业由于对利润的过度关注与追求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有的甚至把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主体推给政府或监管部门,不知道或认识不到自己正是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主体,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绿色发展。

从伦理角度而言,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以及对人的生命的敬畏。这种关怀与敬畏,说到底就是要始终围绕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正确处理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而产生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以往学术界对 “产品质量安全” 概念的界定往往是从经济领域出发而忽视了经济与道德的相关性,从而使得经济伦理问题被遮蔽。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产品质量与安全,就使得产品在生产、流通等环节都被赋予了内在的道德价值性,从而构成了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伦理话语体系。

4.2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伦理责任

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伦理责任是企业的内部责任,是企业将所承担的伦理道德 “内化”为企业文化的表现,并以此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劲的精神动力。首先,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企业伦理教育。就是要培养员工的企业伦理认知、促进企业员工的企业伦理行为,用更高的企业使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使命感。其次,企业要有安全生产风险意识。将岗位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如实告知职工,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应履行的一项义务早在我国的 《安全生产法》中就有明确规定。这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最后,消费者是所有产品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消费者,也要树立起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以自身的绿色消费行为来引导企业的绿色生产,共同推进人类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

5结论

试论德治的政治伦理视角 篇5

试论德治的政治伦理视角

政治与道德或法律与伦理,都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元素,他们共同构成社会和国家生存与生长的规范基础和理想目标.作为社会政治治理的基本规范,法治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具有作为社会国家治理方式的基础地位,而德治是政治的合道德性或伦理合理性,这是民主法制基础上的`道德正当性诉求.德治与法治的内在价值关系应当是相互配应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资源互补关系.这种政治伦理理念应当成为现代民主社会条件下的以德治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作 者:陈军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006刊 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年,卷(期):14(6)分类号:B82.051关键词:德治 政治伦理视角 德治与法治互补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宋丽伶 篇6

[关键词]《蝴蝶君》;宋丽伶;伦理身份;伦理困境;伦理选择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是20世纪最出色的美国华裔剧作家,其代表作《蝴蝶君》于1988年在百老汇的尤金·奥尼尔剧场公演并获得巨大成功。这部作品也为黄哲伦赢得了美国戏剧界最佳戏剧奖——托尼奖,奠定了其在美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蝴蝶君》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作品对东方主义的颠覆、打破西方传统对于东方的刻板印象或者对《蝴蝶君》背后的文化研究等。然而,如果只把研究视角局限在“东方主义”这个层面,那么《蝴蝶君》无疑有其政治及时代局限性,更不能称作对人类进步及人文书写有意义的经典。所以,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挖分析其伦理身份、伦理困境及伦理选择,将其上升到人类共之的道德情感关系的探讨上,才更能体现作品的文学价值。

一、伦理身份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伦理身份是由人的身份与伦理环境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标示或者象征,它还承载着伦常法律所规定的责任、义务和束缚等”。 作为男旦的戏剧演员,宋丽玲因其特殊职业性伦理身份对伽利玛产生强烈的同性之爱。回顾中国百年来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凌辱的历史并结合宋丽伶生活的时代背景,宋丽伶对西方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之恨。文革期间人们推崇者中国礼义的传统习俗,职业是戏子的宋丽玲是被人看不起的。而伽里玛却对宋丽伶十分欣赏与爱护,让宋丽伶感受到了其身份的存在意义。京剧旦角的职业设定及东方人的身份都在本质上决定了宋丽伶对伽里玛这个西方男性的爱,也是无声、阴弱落后的东方(女人)对先进的、阳刚的、理性的西方(男人)不可压制的仰慕与爱。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东方人的伦理身份,宋丽伶无意识地把伽利玛想象成西方霸权主义的代表,落后的东方遭受着西方霸权主义的欺压和凌辱。宋丽伶的民族伦理诉求支撑着其对伽里玛的恨,甚至是反抗。宋丽伶恨的伦理诉求在表达东方对于欧洲中心主义和东西方刻板印象不满的同时,也宣泄了美籍华裔对于美国社会对于少数族裔歧视的愤恨。恨的伦理诉求也驱使宋丽伶提供假情报导致伽里玛遭解雇被遣送回巴黎,并在最后的法庭上扮演秋秋桑的角色自杀终结。

二、伦理困境

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脱离语境的研究是对作者意图的篡改。宋丽玲隐忍地承受着内心对伽利玛的同性之爱与种族之恨的矛盾,在这种极端的爱与恨的纠结间,转化为“蝴蝶夫人”故事中平克顿式的霸权角色,开始对伽里玛的男性身份发出挑战并最终逼迫其穿着蝴蝶夫人的和服自杀死去。也正如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伦理身份是同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伦理身份的变化直接导致伦理混乱,引起冲突。”

“当代女权主义者不仅坚持性别的可选择性,更强调性别本身的表演性”。在朱迪斯·巴特勒看来,性别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行为。同性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被视为病态的、扭曲的。当伽里玛六个星期没有去看望宋丽伶后,宋写信说:“有时我恨你,有时我恨我自己,但是,我总是想念你”(p56)。这里的恨,既是恨伽里玛没有来,更是恨伽里玛是个霸道蛮横的西方侵略者的现实,而自己的民族身份就是遭受西方列强欺辱的弱势东方人。然而,内心对伽里玛产生的同性之爱无法浇息。在宋丽伶的公寓,伽里玛带着提升的消息来了,“是的,我是你的蝴蝶”(p63),而伽里玛不知道的是,宋丽伶的民族身份一开始就决定了其根深蒂固的怨恨。

三、伦理选择

“文学作品在描写禁忌的同时,人的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也得到真实的充分的描写。作家对人的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的揭示中,我们看到了自由本能和原始欲望对于人的命运的影响”。《蝴蝶夫人》盛行的历史语境下,宋丽伶是没有嗓音的,但却优雅,柔弱,传统中国服装、日本女性和服、宽松的睡袍,“我的鲁莽行为让我的皮肤发烫”,宋丽伶一步步地打消了伽里玛对他男性生理身份的窥探并呵护备至。为了强化伽里玛的东方女性幻想,宋亲自为他沏茶,并写一封有一封信谴责他的冷漠,告诉伽里玛她已经无可抗拒的爱上了他。为了帮助中国革命,从伽里玛那里获取有关越战信息等情报,宋极力装扮符合外交官想象的形象。为了博取绝对的信任,宋丽伶带来了孩子,“我将抚养他,他是我们的孩子,可他永远不会成为你在中国之外的负担”(p106)。为了让伽里玛进入其报复圈套而达到报复西方的目的,宋丽伶利用西方对东方刻板印象和“中国的敌人搞最低下的性变态活动”(p110)。宋丽玲在旦角身份的掩护下,扮演者一个符合西方男性幻想的柔弱“蝴蝶夫人”,用其柔弱的美骗取他的信任和感情,并用绝对的服从与阴弱从他身上窃取情报。目的达到后,宋丽伶暴露出其男性象征给他最后的致命一击,这是被精神阉割的亚裔男性对西方的一种“将计就计”的复仇行为,充分暴露了黄哲伦对于被“阉割”的愤怒。在最后一刻宋丽伶在伽里玛面前暴露出其隐藏很久的男性生理特征,并一步步压迫至伽里玛换上蝴蝶夫人的服装自杀,这一系列情节一方面实现了宋丽伶与伽里玛性别身份的互换,也实现了东西方权力关系的颠覆,更传达出黄哲伦希望西方强权者对东方献祭的复仇愿望。

四、结语

在伦理身份的冲突之下,宋丽伶如何通过扮演伽利玛心目中的蝴蝶夫人来最终达到控制伽利玛,报复西方的目的。宋丽伶复杂的伦理身份决定了其与伽里玛的交往终究陷入一个个的伦理困境,黄哲伦写出了一个东方人与西方人相处固有的矛盾冲突。在困境中,最终民族的身份让宋丽伶最后做出了伦理报复的选择,也因伽里玛的殉情传达了黄哲伦其颠覆原有东西方权力关系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黄哲伦.蝴蝶君.张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O1).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聶珍钊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O12.

作者简介:周思琦(1991-),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英语语言文学。

企业伦理视角 篇7

关键词:生态伦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评价维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我们必须考虑企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如何衡量该影响及如何判断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生态环境必然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已成为共识。人不仅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伦理的人,企业亦如此,企业不仅是经济的主体、社会的主体,更是伦理的主体,相应,企业角色也必然会由“经济人”、“社会人”向“经济道德人”进行转变。

“经济道德人”的企业新角色要求其必须重视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回归生态本质,这必然会对企业绩效评价提出新要求。回顾企业业绩评价的演进历程,从最初的将本求利到财务评价模式,到以EVA为基础的价值评价模式,再到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评价模式,经历了单一财务指标、以股东利益为主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的演变过程,企业绩效评价正向着兼顾企业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各方利益的方向发展, 但上述评价模式尚未将生态因素纳入评价范畴,近年来,学界以及政界逐步将评价维度进行扩展,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二、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国外各组织便开始了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相继提出了各评价标准,主要有加拿大特许会计协会(CIC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GRI以及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等,其中CICA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分行业列示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 GRI从原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废气污水和废物、产品和服务、法律遵从成本、运输、环保投资等9大方面列示了环境绩效评价的17个核心指标和13个附加指标;ISAR提出对每单位净增加值的能源需求量、水资源耗用量、臭氧损耗量、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5种环境变量进行计量、确认和披露, 评价其生态影响;ISO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和组织内部的绩效评价指标两个部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范围;WBCSD提出的企业生态效益指标框架分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三大类。

2.国内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随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理念的提出,我国学者也基于不同角度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维度进行了研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温素彬(2005,2007)提出了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加入了“生态绩效”的维度;张亚连(2007)从企业产品对环境的“无害性”、企业生产工艺的“清洁化”、企业排放的“低三碳”化、企业支柱的“高科技化”、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化”五个维度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从低碳经济角度进行的研究,王士伟(2010)从生产工艺清洁化、产品无害化、支柱产品新型化、“三废”排放最低化、企业发展可持续化五个维度对企业环境绩效做出评价;秦娟(2011)提出从财务活动层面,经营效益层面两个维度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从循环经济角度进行的研究,刘建胜(2011)提出资源利用、循环特征、生态效率三个维度下建立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赵茜(2012)等在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内部环境管理维度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外各组织对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研究,仅仅为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和指标选择范围,尚缺乏理论深度的研究。国内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视角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维度进行研究,大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尚未从深层次的价值观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伦理学作为哲学的重要分支,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近年来,生态伦理学正逐步成为哲学中的“显学”,本文拟从生态伦理视角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进行完善研究。

三、生态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维度

1.生态伦理内涵及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影响。生态伦理将传统伦理观念下的人际伦理拓展到人(此处的“人”是泛指个体) 与生态环境的伦理关系,具体来讲是指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是一种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伦理价值系统。它以道德为手段去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其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人类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等。企业作为道德的主体的,企业的生态伦理理念建设是推动生态伦理观念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国际上看,全球生态观念的转变影响着生态伦理与企业伦理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浅绿色”生态观念下的生态伦理与企业伦理联系较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分裂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管理伦理运动与生态伦理运动相结合,并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绿色”生态观念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发展相结合,生态伦理也与企业管理伦理相交融,作为企业管理伦理最新的发展逻辑。

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大量的哲学思想中就蕴含着生态思想以及生态智慧,从儒家孔子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孟子的“性善论”、“天时、地利、人和”再到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 “知足知业,可以长久”,这些思想无不强调着人仅仅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毋庸置疑,企业作为由人组成的组织,必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具有生态本质性。

纵观企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传统,该传统使得企业自始至终没有将环境责任作为其应承担责任的一部分,企业在产生初期或许并没有预料到其发展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察觉到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几乎所有影响都是负面的,正如理查德·T.德·乔治在《经济伦理学》中指出的“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资源量并非无限,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如此精致平衡之中,我们对其造成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引起诸多连锁反应,而其中一些有害的结果并非出于我们的本意。”哈丁“公地的悲剧”就是这一传统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仍然对其生态影响置之不理是不理性的也是不被允许的。其次,生态伦理的发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内容,生态伦理要求企业将生态环境作为利益相关者,承担生态责任。因此,企业应该完善环境业绩评价内容,把涉及生态伦理的相关指标纳入其中,以突出企业对生态责任的承担。

2.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维度分析。生态伦理理念是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规范、实践的总和,是企业伦理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以企业生态责任为核心, 坚持生态效益、生态友好两大基本原则,以清洁生产、绿色管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具体的伦理价值规范。其中,生态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要力求使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原则要求企业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肩负生态使命。生态友好原则是从观念层面对企业的要求,企业应从企业文化入手以生态友好为基本原则使生态伦理观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生态伦理视角下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以生态效益 、 生态友好两大原则为依据,以生态伦理体系的四项规范为评价维度 。 如图1所示:

(1)清洁生产 。 清洁生产是指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又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资源 、 能源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和措施,其包括清洁的生产和产品两大方面,从实质上讲,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供 、 产 、 销整个过程 。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使得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 污染的产生最小化,这就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料的无害性;生产废弃物的减量化 、 无害化和资源化;生产后产品使用过程和回收处理过程的低污染甚至无污染 。 即保证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够充分考虑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因此,该维度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定量指标为主,从原料的采购 、 投入 、 使用效率 、 耗费程度 、 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最终的废品率等角度进行该维度下指标的设计 。

(2)绿色管理 。 绿色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观念层面的要求,绿色管理就是企业在政府政策以及群众舆论下能否自觉主动地将环境保护 、 可持续发展等观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之中,从企业文化的层次来植入生态伦理观 。 该维度下考虑主要从企业产品的设计理念 、 生产技术 、 营销观念 、 环保监督机构的建立 、 企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 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布等方面进行定性指标的设计 。

(3)节约资源 。 自然资源的 “ 公共物品 ” 属性往往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不注重对资源的节约,但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必须考虑如何使得资源的使用和配置达到最优,合理地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 通过节约资源,既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可以体现公司的绿色管理,保障清洁生产的实现,因此,节约资源应该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 。 该维度下应该从定性 、 定量两个方面进行指标的设计 。 定性方面主要考虑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 公司的经营理念 、 公司生产所用原材料的可再生性 、 有害性等;定量方面主要考虑公司资源能量的耗用率 、 公司资源的周转循环率 、 公司产品的残次品率 、 使用寿命及回收率等 。

(4)保护环境。企业的环保投入是保护环境的主要体现,其要求企业主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追求企业生产经营利益之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投资,主动尽到企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基于该规范的要求,该维度下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标设计:企业营销方式的环保程度、环保教育、培训费用投入力度、环保型设备投资占比、环保活动费用比、企业的环境成本、环境负债比例等。

以上四个方面的指标设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绿色管理是企业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清洁生产、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是企业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双重体现。

商业伦理视角下的过度营销 篇8

一、中外学者关于商业伦理的主要观点

Louis E.Boone与David L.Kurtz在其《当代市场营销学》中对商业伦理, 特别是营销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营销者所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营销伦理和社会责任。营销伦理是指营销者的行为和道德价值的标准。保证伦理行为意味着公司必须向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承诺决不会为了获取利润而牺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公平原则, 作为回报, 公司希望获得客户对公司品牌的忠诚度的增加”。他们还进一步论述了企业经营的社会责任问题, 提出:“社会责任要求营销者接受这样的义务, 即在评估公司业绩时应对利润、消费者满意度和社会福利同等重视。营销者既要意识到只能进行定性衡量的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性, 也应意识到传统公司用来衡量营销绩效的销量、收入以及利润等定量指标的重要性”, 同时还论述了营销与生态的关系, 阐述了其关于绿色营销的思想。

O.C.Ferrell等在其《商业伦理》中详细论述了有关商业伦理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他们首先定义了伦理和商业伦理的概念, 认为伦理是“对道德的本质和立场进行的质询, 这里道德指的是道德评判、行为准则”, 由此展开商业伦理, 认为“商业伦理由商业领域中指导行为的准则和标准所构成, 高度的伦理标准要求商业和个人都遵守合理的道德原则”, 主张企业“为了市场必须先盈利, 必须平衡它们对利润的渴望与社会的需求和渴望, 保持这种平衡需要妥协和权衡”。然后表达了其关于社会责任的观点:“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对社会负责任就是要最大化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和最小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伦理因而是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社会责任中的伦理责任包含反映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标准、规范或期望, 他们进一步就利益冲突、过度竞争、诚实与公平、虚假宣传、技术发展与消费者隐私等问题进行了伦理视角的商业审视, 书中还提出了“社会公民”的思想。

Joseph W Weiss在其《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中则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商业伦理问题做了深入全面的剖析, 构造了利益相关者道德责任矩阵, 对有关公平公正、诚信经营、个人隐私、生态伦理、社会伦理、性别和种族歧视、性骚扰、延时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从相对主义、功利主义、普遍主义、权利与正义理论出发, 总结出个人伦理决策方式, 用以解释经营管理中的商业伦理问题。

国内学者对营销伦理问题也颇为关注。卢泰宏在其《消费者行为学》著作中提出:“营销并不应该为所欲为, 而是应该有自己的伦理底线”, 并且列举了营销战略和组合中各种非伦理营销行为的表现, 重点从广告活动和市场研究角度深入探讨了营销伦理问题, 提出了中国转型市场的营销伦理问题思想:“营销伦理问题在转型的中国市场十分严峻。从总体上讲, 中国营销伦理问题涉及两个主要的伦理法则:公平法则和诚信法则。但问题最为严重的表现在产品和服务领域”。甘碧群教授从企业营销道德的影响因素、企业营销道德性的决策因素、企业病态营销动因、企业营销道德评价方法、企业营销道德水准测试的指标体系等方面, 不仅从定性而且从定量的角度对营销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营销道德理论体系。周祖成在其《营销伦理》著作中主要从营销决策、市场调研、产品、定价、分销渠道、促销、国际营销、网络营销等方面具体探讨了营销伦理的现实和理论问题;高朴在其《道德营销论》中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后营销时代) , 伴随着消费者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兴起, 企业承担更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企业经营活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道德压力, 因此更加关注经营活动的道德层面的意义, 提出企业营销仅仅关注顾客价值是不够的, 还应关注更高的社会价值, 即社会责任、环境等社会伦理价值, 营销道德不仅仅只是一种手段, 而应该成为一种营销战略, 并因此提出“道德营销”的观点和建构了其道德营销的理论体系。此外, 庄贵军对营销实践中存在的“灰色营销” (回扣、贿赂等) 的道德性和道德评价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了提高员工道德素质、净化营销道德环境、整治灰色营销行为的举措。

二、消费品市场“过度营销”的主要特征

消费品市场“过度营销”的表现, 从主要特征上看, 产品方面主要有假冒伪劣产品、安全隐患产品、环境污染产品、资源浪费产品、过分包装产品、迎合不当需求产品、概念过度开发产品、品牌过度延伸产品等等;品牌方面主要有过度包装、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生态环境、过度利用事件等等;价格方面主要有过度涨价、倾销价格、价格歧视、撇脂定价、虚假折扣等等;渠道方面主要有非法传销、窜货乱价、销售回扣、行贿受贿、拖欠赖帐等等;促销方面主要有夸大产品特性功能、混淆产品概念、虚假/欺骗性广告、广告轰炸、性暗示广告、恐吓/诱惑广告、品牌过度炒作、电话/上门推销、终端拦截等等。

三、“过度营销”现象的商业伦理分析

1. 过度营销与强制推销

强制推销本身就是一种过度营销。其实, 推销是生产导向、企业导向, 而营销是市场导向、顾客导向, 营销不等于推销。推销把顾客当作被动参与者, 因此推销本身具有强制的成分, 比如广告轰炸;营销是把顾客当作主动参与者, 因而是尊重顾客的需求和意愿的。推销的过程会给顾客压力, 容易使顾客逆反, 产生不悦情绪甚至反感, 在现代文明社会可以说是不道德的;推销往往夸大产品功能,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容易对顾客产生诱导甚至误导, 在现代商业环境下的这种交易行为对于顾客来讲是不公平的。强制推销是指企业在向消费者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不平等性质, 使消费者感觉到某种压力而不得不接受的销售现实, 比如某广告“使用好记星, 考试100分”就有强制推销的嫌疑。

2. 过度营销与非法传销

传销又叫“多层次营销” (Multi-Level Marketing) , 是一种以市场倍增学为理论基础, 以人情为联系纽带, 以人际传播推广为主要形式的商品营销方式。通俗来讲, 传销就是传销员在推销产品本身取得报酬的同时, 还着力建立、发展下游传销员组织, 并通过这个组织的整体销售业绩提升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营销模式。因此, 传销本身具有过度营销的嫌疑。

而非法传销实际上就是一种过度营销。非法传销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传销员收入不是主要来自产品零售利润及其业绩奖金, 而是以介绍他人入会收取“人头费”佣金为主;公司利润不是靠整体传销员的零售业绩, 而是靠最底层新人入会费收入;组织结构上是一层层向下发展下线, 形成“金字塔式”的几何效应;传销的产品往往是非正牌的假冒伪劣产品、暴利产品, 甚至是莫须有的产品, 无任何品质责任保险;传销机构往往没有在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而是非法经营, 因而又名“老鼠会”;所传销产品不准退货或退货条件苛刻, 传销员权利缺乏保障;强调高报酬及坐享其成, 推崇短期内快速诈取钱财的发财理念。可以看出, 非法传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过度的性质。

3. 过度营销与绿色营销

实施过度营销的企业大多浪费社会资源, 污染自然环境, 追求短期行为, 是和绿色营销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因而, 过度营销是一种反绿色营销的行为。绿色营销的产生是基于人类面临危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几大社会伦理问题:全球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和资源争夺, 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资源枯竭, 生态的恶化使得人类的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绿色营销的出现就是要求营销者关注环境、资源等自然和社会生态, 关注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社会权利, 反对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消费者安全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效益, 它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到使用的整个营销过程都要充分维护环保利益, 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 反对任何“营销近视症”和企业“过度营销”行为。绿色营销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短期经济目标与消费者利益、环境利益的统一, 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实现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4. 过度营销与诚信经营

过度营销存在夸大宣传、虚假促销等现象, 是一种典型的非诚信经营行为。就拿2001年的南京冠生园事件来说, 其陈馅月饼也许曾经给这个企业带来不少短期效益, 但其用过期陈馅做月饼卖给消费者的行为被央视暴光后, 等待它的只能是灭顶之灾, 不但被相关部门处罚, 更糟糕的是被消费者无情抛弃, 以至日落西山、资不抵债, 被迫于2002年向法院申请破产。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实在太多, 应该引起业界的警醒。诚信是企业的一种美德, 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才能有效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 培养顾客忠诚, 因此, 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诚信经营, 任何自作聪明、搞商业欺诈的“过度营销”行为都绝对属于短期行为。

也许, 诚信经营、做老实人往往会吃一些眼前亏, 不诚信的商业行为往往会获得一些好处, 因此就有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人通过投机获取短期利益, 但从长远来讲,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非诚信、不道德的行为总会在消费者面前败露而最终会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和市场规则的惩罚。

5. 过度营销与过度竞争

从商业竞争的角度, 过度营销表现为争取企业短期效益而不择手段, 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竞争行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市场导向”实质上就是“竞争导向”, 但企业间的竞争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如果企业过分关注于与竞争对手的较量而忽视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乃至整个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往往就会迷失方向, 所以学术界又提出了“顾客导向”的观点, 认为顾客的需求才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要防止因过度竞争而忽视顾客的现象。

过度竞争在目前的经营活动中非常普遍, 比如产品假冒伪劣、依次充好, 商品倾销、价格战、价格歧视, 以非常规手段抢夺渠道客户 (经销商、零售终端、消费者) 资源, 挖竞争对手的墙角 (人才、客户) , 拒斥竞品的销售, 促销中的大力度派送 (买一送一、买一送三等) , 传播虚假信息或比较信息以诋毁或打压竞争对手等。过度竞争不但把对手变成了敌人, 伤及整个市场体系, 而且也是对顾客不负责任的表现, 过度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虽然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但企业间也有一种公平竞争的要求而反对不正当竞争, 以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东方人骨子里的竞争大多是消极的、恶性的竞争, 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排他性的竞争, 所以,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反不正当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6. 过度营销与企业社会责任

表现出“过度营销”的企业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追求市场的短期回报和眼前利益, 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在创造利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包括遵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安全生产、保护生态、节约能源、维护劳动者权益、遵纪守法等。用彼得·德鲁克的话讲:“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 因此, 企业应该义不容辞的履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珍珠》 篇9

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珍珠》被誉为“美国在二战后文学创作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评论家都对《珍珠》的文学价值做出了肯定回答。奥威尔·普雷斯特认为《珍珠》是斯坦贝克继《红马驹》和《愤怒的葡萄》之后最好的一部作品。而莱斯特·杰·马克思说“这是一篇美丽的寓言故事。” (赵鹏芳, 2010) 综上所述,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 《珍珠》具有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 同时它也是一部具有警示意义的寓言故事。

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开始倡导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理论本质和教诲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 (聂珍钊, 2014:13) 作为一种方法论, 文学伦理学强调文学及其批评的社会功能, 认为文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教悔功能。文学伦理学强调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回到当时的伦理现场, 以当时的伦理环境为出发点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分析文学作品中导致社会实践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阐释和评价各类人物伦理选择的途径、过程和结果, 从中获取伦理选择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给予我们的道德教诲, 探索对于今天的意义。

《珍珠》最鲜明的主题就是通过探讨殖民资本主义给当地传统文化中淳朴的虔诚行为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从而传达出斯坦贝克对殖民主义者的鞭挞以及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与此同时《珍珠》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化意义。所以符合文学伦理学所指出的文学的主要功能是道德教化功能。本文主要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伦理选择来分析主人公吉诺命运的成因, 同时探索《珍珠》对现代社会的警示意义。

2 吉诺命运的成因分析

伦理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之一。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人, 主要经历了两次选择, 即生物性选择和伦理选择。生物性选择只是在生物特性上将人同动物区分开来, 为人类向更高阶段的进化奠定基础。真正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是伦理选择。生物性选择和伦理选择是两种本质不同的选择, 前者是人的形式的选择, 后者是人的本质的选择。

(1) 医生的伦理选择

在《珍珠》中, 导致吉诺悲惨命运的最大因素莫过于社会因素。以医生为代表的残酷的殖民者对当地的剥削和压迫是吉诺命运的主要成因。小说中这样描述:“卧室里, 医生坐在床上, 房间布置得奢侈豪华。他吃着饼干, 喝着浓热的巧克力, 怀念着在巴黎的日子。仆人通报吉诺带着孩子来治病, 打断了他的白日梦, 他尖刻地问吉诺是否有钱付治疗费。吉诺给了仆人8颗小珍珠, 不一会儿仆人又把它们还给了吉诺, 解释说医生被请去看一个重病人了。” (约翰·斯坦贝克, 2003:54) 贪婪扭曲了医生的人性, 作为一名医生, 其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但是当地位低他一等的人需要救治时, 他就忘记了他的天职。由于吉诺无力支付医疗费, 他便无情地拒绝去医治小狗子的蛰伤。也正是医生这次的伦理选择, 导致吉诺做梦都想捞到大珍珠, 金钱至上占据了吉诺的价值观。而当他得知吉诺捞得大珍珠后, 便主动上门去检查小狗子的蛰伤。医生前后两次的伦理选择将以他为代表的殖民者的傲慢自大、唯利是图、贪婪无耻的本质暴露无遗。文学伦理学批评中还提到善恶的概念。善恶的概念是与伦理意识同时出现的。善恶一般不用来评价兽, 而是用来评价人, 是评价人的专有概念。因此善恶是人伦理的基础。 (聂珍钊, 2014:35) 小说中以医生为代表的殖民者对当地穷苦人民进行压迫, 他们不分善恶, 毫不顾忌劳苦大众的悲惨的生活状况。如果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善恶概念出发, 医生只是生物意义上的人, 而不是伦理意义上的人。

以医生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的伦理选择深深影响着以吉诺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的命运, 这也正是导致吉诺悲惨命运的最主要因素。

(2) 吉诺的伦理选择

小说中主人公吉诺的最终命运除了社会因素外, 还有其自身的因素。斯坦贝克在鞭挞以医生为代表的殖民者的同时, 也剖析了以吉诺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的性格。《珍珠》中, 斯坦贝克并没有因为同情而偏袒底层人民, 他将贪婪如何使以吉诺为代表的劳苦大众的生活脱离正轨、导致人格分裂, 最终走向灭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人公吉诺在贪婪的驱使下, 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 最终给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吉诺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最关键的伦理选择是当乔安娜意识到珍珠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时, 劝吉诺放弃珍珠, 但吉诺被利益冲昏头脑, 他坚信珍珠能给他们一家带来梦想中的生活, 小狗子会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和乔安娜可以在教堂里举行体面的婚礼。所以当他发现乔安娜想把珍珠扔回大海时, 他性格中的兽性因子占了上风, 他疯狂地夺回珍珠, 并恐吓乔安娜。小说中这样描写:“从她手里夺回珍珠, 朝她的脸上狠狠地揍了一拳, 在她跌倒的瞬间, 又朝她腰上狠踢了一脚。海浪冲刷在她蜷缩的身子上, 吉诺就在她旁边。他像蛇一样朝她咻咻叫着, 厌恶地转过身, 一个字也没说, 就把她扔在这儿, 掉头而去。” (约翰·斯坦因贝克, 2003:88) 可见在吉诺眼里珍珠已经超越一切, 他完全不顾妻子乔安娜的生死, 执意从她手中夺走珍珠。野心和贪婪充斥着他的大脑。在金钱和利益面前, 他的兽性彻底暴露。从伦理角度出发, 他的兽性战胜了他的人性, 这样的吉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人, 和兽没有区别。司马迁说过:“欲而不知止, 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 失其所以有。” (李绍芳, 2013)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 放任欲望膨胀, 最终他会失去理智, 最初拥有的一切也会成为其欲望的牺牲品。这在吉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其贪欲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 最后导致其失去本来拥有的一切, 包括虽然简陋但能遮风避雨的茅草房、用来维持生计的小船, 以及吉诺和乔安娜视为生命的儿子小狗子。

通过分析以医生为代表的殖民者的伦理选择及吉诺自己的伦理选择, 从而客观地分析吉诺命运的成因。也为下一步探索《珍珠》的道德教化意义奠定了基础。

3《珍珠》对现代人的警示意义

文学伦理学认为文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人类提供娱乐, 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 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道德生活提供道德警示, 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 (聂珍钊, 2014:14) 斯坦贝克的《珍珠》除了在文学上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外, 还以其短小精悍的故事给后人以道德教化和警示。这符合文学伦理学批评所定义的文学的目的。所以, 探索《珍珠》中的道德教化意义也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

欲望是人类实现梦想的基石, 因此有“人生而有欲”之说。但是欲望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一个人可以支配自己的欲望, 那么欲望则会成为其走向成功的基石。相反, 如果人被欲望左右, 欲望过度膨胀, 发展成贪欲、邪欲, 最终会给人带来不可预计的灾难。

在《珍珠》中, 斯坦贝克揭示了物欲怎样主宰和扭曲人类的灵魂。这种主宰和扭曲在小说中不仅仅体现在主人公吉诺的身上, 几乎每个角色都展现了这一面。吉诺找到珍珠, 本来是他一家自己的事, 和其他人无关。但是在利益、物欲的驱使下, 吉诺找到的珍珠顷刻间成了他们眼中的“共有财产”。他们觉得自己和这颗稀世珍珠有着不可言喻的关系。在他们规划自己的生活时, 这颗珍珠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文中这样描写道“整个小镇中, 每个阶级的人——从乞丐、商人到牧师, 都憧憬着吉诺的珍珠怎样能帮助他们。” (约翰·斯坦贝克, 2003:66) 当医生听到这个消息主动上门去医治小狗子的蛰伤, 而他之前对吉诺一家却是视而不见的, 只是因为吉诺无力支付医药费;当教父得知吉诺捞到珍珠时, 主动上门夸赞吉诺的名字, 为的是得到吉诺的捐助;唯利是图的珍珠商集体勾结想低价收买吉诺的珍珠。还有那些在教堂前面的乞丐们, 在得知吉诺捞到珍珠时, 他们开心地笑了, 因为他们认为吉诺会是一个慷慨的施舍者。可见, 在利益、贪欲的驱使下, 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无论任何阶级, 他们唯利是图、利益熏心、虚伪狡诈的一面都暴露无遗。

无节制的贪欲会给人带来灭顶之灾。这在主人公吉诺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小说在一开始描写了吉诺一家在茅屋里的生活。在吉诺捞到珍珠前, 他们一家的生活虽然清贫, 但是却满足而快乐。吉诺有自己的妻子、心爱的儿子, 一家人可以生活在一起, 他们没有任何的精神负担。然而小狗子被蛰伤这一事件打破了这家人宁静的生活。吉诺因没钱请医生给小狗子处理伤口而出海采珍珠, 幸运的是他采到了一颗稀世珍珠。然而当吉诺看到这颗珍珠时, 他的欲望开始膨胀, 他不仅想治好小狗子的蛰伤, 还开始想入非非。他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 他要把珍珠卖掉, 摆脱原来清贫的生活。从这颗稀世珍珠中, 他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生活:小狗子可以去读书, 他和乔安娜可以举行体面的婚礼。看似一切美好的事物就在眼前, 现实却事与愿违。被吉诺视为能改变其命运的珍珠却给他们一家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们一家遭人嫉妒, 盗贼想要窃取珍珠, 为了保护珍珠, 吉诺被打得头破血流。妻子乔安娜劝他放弃珍珠, 被物欲冲昏头脑的吉诺完全不放在心上。当乔安娜准备把珍珠扔回大海时, 丧失理智的吉诺动手打了她。后来在和强盗争夺珍珠的过程中, 吉诺杀了人, 决定带着妻儿逃走。就在此时, 他发现自己的茅屋被人烧毁, 维持生计的小渔船也被砸毁。一家三口在逃亡的过程中, 小狗子不幸死在强盗的枪口之下。在这个过程中, 吉诺非但没有得到自己设想的“美好生活”, 反而自己原本拥有的也都成为其欲望的“牺牲品”。最后, 吉诺夫妻俩带着儿子的尸体回到海边, 把那颗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的珍珠扔回大海。

文学伦理学批评从起源上把文学看成道德的产物, 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 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 (聂珍钊, 2010) 文学伦理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产生是有目的性的, 这个目的就是教诲。小说《珍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与此同时又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极好的寓言故事。正如斯坦贝克在《珍珠》的序言里写的那样“如果这个故事是个寓言, 也许每个人都从里面领会出他自己的意义, 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它。” (李绍芳, 2013) 结合文学伦理学的伦理选择对吉诺的命运成因进行分析, 通过吉诺的悲惨遭遇, 《珍珠》留给现代人最好的警示就是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 欲望的无限制膨胀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摘要:约翰·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是20世纪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之一。《珍珠》不像斯坦贝克的其他作品那样复杂, 因此成为其最受欢迎的、也最容易被读者接受的小说之一。目前国内对《珍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主义、女性主义等视角。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出发对《珍珠》进行解读, 目前还鲜有研究者涉足。鉴于此, 本文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出发点, 分析小说中人物所做出的伦理选择对主人公吉诺命运产生的影响, 并探索《珍珠》对现代社会的道德教化作用。

关键词:珍珠,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道德教化

参考文献

[1]李绍芳.解读《珍珠》简约形式下的丰富蕴含[J].临沂大学学报, 2013 (3) .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 2010 (1) .

[4]约翰·斯坦贝克.珍珠[M].刘红霞, 常媚译.天津科技翻译公司, 2003.

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师德建设反思 篇10

一、师德现状及反思

当前我国师德素养主流是令人满意的, 高校教师总体上积极向上、热爱教育事业,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光明网2013年2月的调查显示, 高校教师在对职业道德现状评价时, 认为职业道德滑坡的占23.1%, 认为重业务、轻师德的占23.2%, 认为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严重的占10.8%[1]。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对整体师德水平及其建设的危害性, 及时采取纠正和引导措施, 确保我国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和师德水平的趋善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缺少职业追求, 敬业精神淡化

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 高度的敬业精神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学生的热爱, 对所教学科的热爱[2]。但目前我国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自身利益, 忽视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提高, 缺少职业追求, 敬业精神淡化。如部分教师将教学作为第二职业, 不能认真备课, 也不会主动为学生解答疑惑, 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 追求学术GDP, 学术道德失范

高校集科研、教学于一体, 同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等方面更是注重科研工作和成果, 因此高校将科研成果与职称、职务、津贴等各种利益直接挂钩, 将高校的压力直接转移到了教师身上。部分教师希望尽可能多地承担科研项目, 获得较高职称, 但又缺少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快速取得成果, 有些教师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存在挂名、拼凑科研成果的行为, 更有甚者存在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不良行为。

3. 缺乏学生关爱, 师生关系冷漠

调查显示部分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师生缺乏课外交流, 交流内容仅限于学业知识, 交流的途径仅通过会议和活动。在整个互动过程中, 教师没能起到主导作用, 更未能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由于双方长期缺少必要的沟通, 师生关系日渐疏远, 趋于冷漠。

4. 轻视人际关系, 团队协作精神缺乏

这方面问题首先体现为同事之间缺少协作, 部分教师自我意识强, 不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 甚至存在不正当竞争、人身攻击等不道德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科研项目的完成和科研成果的产生, 同时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表现为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沟通, 不重视与家长沟通, 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和引导学生成长。

5. 谋取个人私利, 教育不公平加剧

教师作为一个为人表率的职业, 本应践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做到公平公正, 但在实际中许多教师为追求个人私利, 滥用权力, 谋取私利, 如金钱分数交易、金钱学历交易等。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形象, 同时人为地加大了教育不公平程度。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 偏重于他们学术领域的成就, 而忽视了那些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须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的考察[3];其二是我国缺少全面、具体、可操作性的师德法律、法规和指导规范。一项调查显示, 41.5%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与之配套的表彰或惩罚措施, 30.7%的教师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本身不健全, 缺乏真正的指导作用, 仅有14.7%的教师认为向教师宣传的力度不够[4]。

二、基于制度伦理的师德建设问题分析

1. 制度伦理的基本精神

制度伦理是指制度化了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 亦指制度的合理化、合道德性, 是对制度的一种价值评判。从制度的语境和制度与伦理的关系来看, 它至少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一是制度安排的道德性、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二是道德的制度化, 即制度本身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原则和价值判断。前者构成了制度的伦理基础即道义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制度能否对道德发挥作用, 后者依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直接构成制度的组成部分[5]。可以看出, 制度伦理兼具道德和制度两方面的特点, 可以有效地实现道德和制度的结合, 它在维护道德秩序、进行道德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师德建设问题的制度伦理分析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而我国目前缺乏符合师德伦理精神的制度安排, 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有效的执行力度, 尤其缺少可操作性的规定, 是导致部分教师出现不道德行为的首要原因。从制度伦理视角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制度设计制定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缺乏伦理精神, 评价体系不合理。现有的薪酬水平、福利等难以维持教师社会生活需要。光明网的调查显示, 在对校外兼职的态度上, 43.1%的高校教师认为可以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 23.4%的高校教师认为应大力提倡。不能满足需求的物质保障导致出现有偿代课、课外辅导等不道德的现象;侧重于教师的业绩、科研等能力而忽视了道德水平考察的政策导致大量教师为追求职称、成果而作假, 侵占他人学术成果。其次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 缺乏一套完善的指导和规范体系, 国家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政策不能有效衔接, 甚至出现管理的真空现象, 直接强化了教师的侥幸心理。再次表现为制度的不明确性, 现有的师德伦理规范有些规定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 不能全面、有效地约束教师行为。此外, 政策的制定缺乏教师的参与, 致使政策不能符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 不能得到教师群体的接受和支持, 自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

(2) 制度执行方式不健全

首先表现为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 配套政策措施等滞后, 不能给予教师一定的社会保障。其次, 现在单一的舆论引导、理念宣传等非强有力的引导不能保证教师在缺少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实现自我克制, 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自觉遵守基本师德伦理规范。再次, 不能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 目前我国的师德建设相关课程一般都是强制进行的、单一的说教和引导, 缺乏必要的研讨会、实践等互动活动, 使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自然产生抵触情绪, 根本达不到开设课程的目的, 更不用说提高师德水平。另外, 有关部门和单位未对师德行为进行及时评价, 更未对道德和不道德行为及时给予处理和通报, 不能起到引导、震慑的作用, 直接导致道德行为日趋减少, 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加, 整体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3) 制度完善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我国没有要求及时修改师德素养规范的制度, 未对制度改进的频率、责任单位、监督单位及其职能等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 致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对师德建设相关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 结果出现一些制度管不了的行为和可能符合社会需求却仍然受到限制的行为。

三、基于制度伦理的师德建设对策

1. 师德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 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的, 以实现教师在道德、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绩效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中心, 围绕其需求展开工作, 首先需要满足其基本需求, 这样教师才愿意追求较高层次需求。如果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事业获得足够的工资收入, 就不会出现有偿代课、校外兼职等现象。其次要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工作环境, 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措施使教师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满足其心理需求。再次要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道德建设的根本, 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终极目标, 以选派教师进行进一步深造和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等为途径, 以健全教师科学评价体制为保障, 充分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发展, 促进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

2. 师德建设制度的建立

关于师德建设规范的实践层面, 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教师伦理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颁布了《教育国际专业伦理宣言 (修订版) 》, 美国在1975年出台了《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 新西兰在2005年颁发了《新西兰注册教师伦理规范》, 这就充分说明师德建设不能仅依靠个体的自觉性, 还应该同时纳入强制性措施, 通过合理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实现师德建设的初衷。

第一, 国家应建立符合伦理精神的制度安排, 保障教师生存、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各项条件, 积极探索教师的心理, 减少和预防不道德事件的发生。第二, 社会其他方面的制度应该配套, 将师德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相联系, 建立一个社会诚信平台, 及时记录教师不道德行为。第三, 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公平、公正的全方位管理评价体系, 将教师科研业绩、教学工作量等指标与师德素养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从不同方面引导和激励教师遵守和践行师德伦理规范。如建立360评价系统, 从教师的上级、同事、学生等不同相关人员视域, 从科研道德、教学道德、生活作风等不同角度的道德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价和管理, 充分反映教师的不同能力, 尽量减少评价的主观性和不全面性。

3. 师德建设制度的执行

制度建立只是师德建设的开始, 更重要的在于执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制度的执行力度。第一, 教育部门注重落实国家给予教师的各项福利和薪酬政策, 确保教师生活水平。第二, 相关部门做好配套工作, 为师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定期对教师的道德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价, 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客观性和全面性, 同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第四, 及时执行奖惩措施, 通过及时宣传道德模范与通报不道德行为的处理结果, 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意识, 主动避免不道德行为。第五, 定期开展师德建设培训和实践活动, 如利用寒暑假开展师德建设培训班、研讨会等, 将教师变为活动主体, 使其自觉遵守和践行基本的师德伦理。

4. 师德建设制度的完善

在转型过程中, 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道德观念和利益关系也在不断发生调整, 所以,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是适应所有条件的, 必须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第一, 国家政策层面应该对制度的完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第二, 社会相关单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重视对制度的完善, 不能将其视为形式和任务, 而是切切实实进行这项工作。第三, 定期或不定期对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衡量, 对社会现象分析, 确定是否需要对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第四, 监督机构及时执行监督工作, 检查各参与者对制度完善情况的执行程度和结果, 同样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和表扬, 确保政策完善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郝文斌, 冯丹娃, 冯智恩.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EB/OL].http://www.g m w.c n/x u e s h u/2013-02/05/content_6630715_3.htm.

[2]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4]朱宁波, 刘丽娜.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 2009 (6) .

上一篇:日本工业标准下一篇:物流快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