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

2024-05-10

网络伦理(精选8篇)

篇1:网络伦理

网络社会呼唤网络伦理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虚拟化和符号化的系统,在其初始阶段,伦理问题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 者:刘红燃 作者单位: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湖南,娄底,417000刊 名:娄底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OUDI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3)分类号:B82-05关键词:网络社会 伦理 自由性

篇2: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浅议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撞击了传统的伦理壁垒.目前网络伦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作 者:项小军 范光泉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刊 名:科技创业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年,卷(期):“”(6)分类号:B82关键词:网络 网络技术 网络伦理

篇3: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关键词:网络伦理,失范,自由性,匿名性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计算机被投入使用。但是最开始是被用于军事领域, 离人们的生活还有一定距离, 后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 网络带给了人们更大更多的便利。但是科学技术毕竟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在发挥它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失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

一、对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分析

失范, 是因为社会规范失调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不正常的状态, 即在一个社会中缺乏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失范”解释为: “一种准规范缺乏、含糊或社会规范变化多端, 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引导的社会情境。”他认为失范主要是指一种由于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规范, 制度化水平差, 因而丧失整合的杂乱无章的社会状态。

而网络伦理失范就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因为缺乏网络伦理道德的约束从而产生一些不正常的行为的现象, 其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网络环境的混乱状态。而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出现, 有很多表现, 也有很多原因。

二、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

网络伦理失范已经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 网络世界的无政府主义泛滥

网络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信息能够自由的传播和流通, 这就给人们发表言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网络世界中, “谁都没有绝对的发言权, 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 谁又都有发言权。”①在这里每个人都不受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不会受制于任何他人, 每个人都只按照自己的意愿阐发自己的观点, 在所谓的“民主”原则下, 肆无忌惮, 谁都不用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于是就出现了言论混乱的无政府状态。

( 二) 网络上的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领域, 每天传输的信息量巨大, 但是这些信息由于没有一定的保护所以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下。一部分不法分子, 我们称之为黑客, 他们的非法入侵和攻击, 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来解决, 以更高的技术来打击黑客的非法行径。但是光靠技术层面的有形的手段是不够的, 还需要着眼于伦理道德这一无形的手段。黑客的行为严重违背了网络伦理道德, 他们借着网络“民主”的屏障, 肆意攻击他人的网络系统, 偷窥他人的信息、隐私, 有时甚至会导致商业、军事、国家机密等的泄露, 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 三) 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形式

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给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窃取网民的个人信息、资料而后进行敲诈、勒索; 有的通过一些交友网站, 骗取网民的信任, 开展犯罪。目前由网络途径相识而引发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勒索案件举不胜举; 有的通过黑客窃取商业、军事机密, 进行商业信息倒卖、军事机密倒卖, 严重的会将国家机密泄露给别国, 损害被窃取国的国家利益; 甚至有部分人在网上肆意散布谣言, 勾起人们的恐慌、怀疑, 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另一个十分令人不齿的现象, 即网络上黄色信息的泛滥, 我们每天上网都可以看到很多黄色信息不加任何限制地弹出在点击的某一个页面中, 而且很难关闭, 稍有不慎就会进入, 这对我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都会造成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而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很多国家, 由于在网络中浏览黄色信息而导致的犯罪行为不胜枚举。如今网络在提供给人们众多便利的同时, 也深深埋下了犯罪的隐患, 这是网络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表现, 是网络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 四)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人的异化

网络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面对面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人们的性格心境也是比较开朗的。但是网络走入千家万户之后, 人们开始逐渐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网络的信息量大,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 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所以人们逐渐倾向于在网络上交友、沟通、贸易。这样一方面促使人们的惰性越来越严重, 从而引发众多生理疾病; 另一方面也使人们之间的情感更加脆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淡。每个个体与自己周边人的相处变得越来越难, 但仍旧不自知地沉迷于网络上的匿名的“朋友”。在这种状态的持续下终于造成了人的异化, 人们变成每天受制于网络、手机的人, 每个人的活动都限制在了网络中, 出现了“电脑控”、“网络控”、“手机控”, 长此以往不仅生理疾病众多, 心理疾病也甚是严重, 也的人甚至走向了心理极端, 一生都受到重创。

三、网络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 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来分析。

( 一) 人的自然属性的凸显和放大

“人既有社会属性, 又有自然属性。”②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 通常人的自然属性在伦理道德的约束下正常发展, 但是在网络世界中, 由于没有约束,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在这里人们实现了人人平等, 尽情地享受自由, 在这样一种放松的情况下, 人们的自然属性就会得到展现, 越是自由展现得越充分。网络世界的自由性和匿名性使网络处在无政府状态下, 在这种自由状态下, 人们的伦理道德也失去了原则, 被抛弃, 最终导致道德在网络世界中沦丧, 于是网络中的伦理失范问题便产生了。

( 二) 社会矛盾的凸显和放大

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伦理问题也会在网络世界中出现, 甚至更加激化。网络具有自由性和匿名性的特点, 所以人们都会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满。在现实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待遇, 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宣泄, 就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甚至还有很多人听你的述说, 并且跟着你一起抱怨, 这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满足, 这种状况便一直被延续下来。社会中的很多矛盾被带入网络世界, 在现实中没法宣泄的在这里找到了缺口, 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网络世界中的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人们的言论越来越激动, 甚至会引发网络世界的混乱。而网络世界自由化程度如此高, 对这种情况无法很好的解决, 于是网络世界的伦理问题随着人们的伦理道德的不受拘束而泛滥, 给网络甚至现实社会都造成了坏的影响。

( 三) 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缺失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就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但是法律法规的一个致命性弱点就是滞后性, 往往是现实问题出现了才出台相关法律来制裁、管理。在网络世界中, 自由化程度高, 又存在匿名性特点, 这使得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有些困难, 而且只有问题出现了国家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网络行为。网络空间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式的大领域, 现下的法律法规无法做到全面覆盖, 只有靠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 这一滞后性导致上一个问题刚刚解决甚至是还未被好好解决, 下一个问题就又出现了, 总是无法规避网络世界中的伦理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网络的全球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伦理失范问题都需要解决, 所以国家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往往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如此便造成了缺失。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经济利益的驱动, 很多非法分子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利用网络追求利益最大化, 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这也是网络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络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事物, 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它息息相关, 所以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改进、建设, 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加强网络伦理建设, 尽量规避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继续恶化, 进而优化网络伦理。只有将有形的手段与无形的道德约束相结合对于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整治才会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关友杏.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伦理的构建[J].学术交流, 2006 (04) .

[2]曹静.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探讨[J].科学之友, 2011.

[3]易艳.关于网络伦理规范建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 2002.

篇4:试比较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之异同

一、传统伦理与网络伦理的不同之处

1.产生的基础不周。中国传统规范伦理产生于现实社会,为现实社会服务。网络伦理源于虚拟空间,以规范网上人群的行为。网络社会最大的特点即:以技术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兴趣、关系、幻想和交易等需要;由计算机网络形成了人类交流信息、体验情感的虚拟时空、微缩世界、克隆社会。在网络空间,人们的交往都是符号化、信息化了的,不同于以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而形成的“熟人社会”,其道德规范对现实社会的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这一点已无需论证。

2.伦理体系的发展速度不同。网络伦理产生了20世纪90年代,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会对于自己的道德要求也是呈“指数”速度上升,因而网络伦理虽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但现实却要求它必须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和前瞻性。在人类文明业已成熟的今天,发端于网络社会的网络伦理可以遍采精华为其所用,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网络伦理作为应对网络社会而产生的伦理体系,它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3.网络实体的行动起点不同。中国传统伦理所适用的现实社会。每个人都有其既定的地位和角色,处于不同地位就要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网络伦理首先是一个虚拟空间,进入这个空间,所有的人都剥离了原有的身份,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是在“旅程”中,由于技术和经验的差别,有了“长”、“幼”之别。在网络社会中,不存在不同级别的道德规范,对于任何人,在任何位置,都是一视同仁,这种“虚拟社会的平等”是现实社会无法比拟的。

4.约束机制和力度不同。在现实社会中,传统伦理对人约束是依靠“熟人社会”人与人联系的密切性来完成的。这是由于在“熟人社会”中,其他人对于个人的道德评价有时更甚于法律制裁。网络社会是出于人们资源共享的需要而自发地逐步形成的,具有自治的传统。同时也由于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人们剥离“熟人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制约,以符号为代表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样一个隐蔽的环境下,人似乎从约束中解放出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就是我”等等此类声音泛滥于网络社会。

5.适用范围不同。中国传统规范伦理一般来讲比较适用于中国人,而网络伦理则适用于所有网民。由于网络无国界、地域的限制,网民可以是任何人,网络伦理早已超越了一国、一民族的狭隘范围,它试图建立的是一种普世的伦理体系。惟如此,才可以适用于拥有不同民族、信仰的网民。这就造成了网络伦理多为一般性原则,而缺少具体规范的特点。

6.关注重点不同。传统规范伦理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以调节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这反映在中国传统社会以至现代社会中,就是人们仍不长于把争端诉诸于法律而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这与其“熟人社会”有极大的关系。而网络伦理注重规则的建立,以规范网民行为为主。这是由于在冰冷的物理空间中,人们以符号化的方式存在,因此其游戏规则就无需带有过多的人情味,颇有“公事公办”的意思。按规矩办事,简化了人际关系的成本,把它放到现代社会,最大的优点莫过于节约了时间成本。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规范伦理与网络伦理确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不同正是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前提,有不同才有进步。同时任何两种伦理体系,无论其有多么大的不同,终究都会有联系之处。

二、传统伦理与网络伦理的相同之处

1.伦理实体相同。所谓伦理实体相同是指伦理规范的制订者,伦理规范作用的对象而言的。技术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作为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因特网已越来越深层次地融人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网络由于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毕竟不同于现实社会,而为了维持其正常运作,减少其弊端,使用网络的“网民”们便自发地制定若干种网络规范,直接干预网民的各种行为。在现实社会中,传统规范伦理的制定者也是希望能够借此维护现实社会的秩序,种种规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而这些人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网民,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互之间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2.基本原则相同。无论是网络伦理的建设还是中国传统规范伦理的延续,它们都认同和遵循这样一些基本原则:都坚持公正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都有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对于一切伦理体系而言,公正和平等的根本要义在于其所制定的伦理规范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群,而网络伦理和中国传统规范伦理体系,至少它们的初衷均是如此。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则体现了对制定者自身抑或主体的关怀。在这里还有必要讨论一下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这应该说是各伦理体系在制定时都应遵守的基本规则。网络社会是基于技术的支撑而存在的,其“虚拟”的特性消除了“熟人社会”中的诸种特权,进入其中的“网民”均以一个全新的自我出现,遵循着同样的规定,也正是由于技术的冰冷才造就了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3.伦理体系的层递性质相同。所谓层递性主要是针对人的需求而言的。根据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满足的需要。不同层次的需要引发不同层次的行为,行为必然有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约束不同层次的行为就需要不同层次的规范。无论是网络伦理的制定还是传统规范伦理的确定,它们都需要关照和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需要,也约束不同层次的行为。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社会的变化常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力之外,其正功能有多大,其负功能也有多大。这种魔力不仅仅是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幻想,更可能是一种现实,因此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需要运用人类的智慧把它置于人类的控制之下。

三、启示与建设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伦理与中国传统规范伦理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共同点。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如何调适、转换和兼容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而传统伦理在现代社会的重构必须借鉴和吸收产生于当代社会的各种新型的文化和伦理规范。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在两者的发展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应当坚持传统伦理为核心,但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有所扬弃。传统文化也需要从网络伦理中吸取其优点,以促成自身的发展。网络伦理建立于“人人在事实上平等”的基础之上,而传统文化建立于“人人在法律上平等”的基础之上。究其根源,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要求不尽相同,有一种不平等的阶级观念存在。相形之下,网络伦理所体现的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当然这也源于其“网络空间”的种种特点,平等、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网络伦理的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规范伦理的精华。网络伦理作为一个新兴的应用型伦理体系,它发端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互联网技术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无法完全预见的未来,网络伦理也有其可观的发展前景。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其每一个环节都与其创造者和使用者息息相关。作为现实社会伦理规范和虚拟社会伦理规范的双重承受者,不难看出网络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规范的密切联系。因此只有充分借鉴和吸收社会伦理规范之精华,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网络伦理的发展并最终与现实社会的伦理体系相契合。而作为具有五千年积淀与传承的传统伦理,全球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精华也是值得网络伦理借鉴与吸收的。

传统伦理和网络伦理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均有其精华所在。新生者借助长者的智慧将会走得更快更稳,长者若拥有年轻的心态运用业已成熟的知识将会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并做出更大的贡献。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的冲突与融合中才能够成长。中国传统规范伦理和网络伦理亦然。

篇5:网络伦理探微

网络伦理探微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网络伦理体系.

作 者:高骏 代振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420(4)分类号:B82关键词:网络社会 道德危机 道德化 法律化

篇6:网络伦理:现状与前景

网络伦理:现状与前景

【 作 者 】戴黍

【作者简介】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510631)助教

【内容提要】本文将产生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现象、伦理问题作为考察对象,对网

络伦理研究的必要性和当前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及研究趋向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结

合实际,指出现有网络伦理规范中存在的诸如“难具操作性、伦理意义较弱、存在悖

谬”等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网络伦理研究的未来作了展望。

【关 键 词】网络/网络伦理/虚拟社会/可持续发展

【 正 文 】

本文所说的网络(Network),指由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个

国家、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代表,网络改变着

人的生活,“它向人们展示了全球联网的广阔前景,将每个人互相联接起来,将所有

计算机设备联结起来,提供了对任何一种可能想象得到的信息的前所未有的、无可比

拟的访问能力。”(注:Bob Hayward:《Internet现象评析》,《信息经济与技术》

第4期,第21页。)自美国政府1993年9月正式启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

速公路(网络的比喻式描述)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试图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这一前景壮观的领域取得优势。

网络为人的行为、思维乃至社会结构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极其重

要的社会推动作用,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网络化”已成为人们进行生产、管理、流通、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

态之一。短短十数年内,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一次又一次更新、进步,创造了一个又

一个科技神话和产业神话,并且以无比迅捷的速度直接进入千家万户和商业市场,有

人因而预言:21世纪将是由网络支持的时代。然而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

程序的流行、信息私有权和信息交流自由之间的冲突、信息成本与信息收益难以控制

等问题也纷纷出现,数以千万计的科学家、工程师乃至经营者为此耽精竭虑却一直无

法根本性地予以解决:技术进步得越快,问题也产生得越多;解决方法越先进,制造

麻烦的手段也就相应越高超。由此而致的损失已日益频繁并有加剧的趋向。电子计算

机和远程通信技术无疑蕴涵了巨大的潜能,但其中也当然地包括了破坏力。这里隐伏

着一些问题,如人“应该”怎样使用网络?怎样发挥其正面效能而避免由其产生的负

面作用?怎样使人“合理”、“善意”地使用网络技术而不是利用其发生危害?这是

网络技术本身所不能解答或不应该解答的,发达的现代科技本身往往并没有自觉地加

入相应的道德关怀。因此,必须超越技术层面,在道德价值观念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

络现象、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以避免和制约网络技术被盗用和加入

恶意。

网络伦理研究的历史不长。到目前为止,其主要工作表现为将不断出现在电子信

息网络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揭示出来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在一些发达国家,较早

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

召开关于计算机伦理的年会,美国乔治亚州律师协会计算机法律部设有的网络伦理研

究会等。这些机构为网络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行为的各个

方面,如电子信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信网络协议,匿名邮件传输协议,这些协议有

的制订得相当具体,甚至对字母的大小写、信息长短、主题、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也

都有详尽的规定。其中较著名的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所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

,具体内容为: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2)你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

(3)你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文件里去窥探;

(4)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盗;

(5)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作假证;

(6)你不应该拷贝或合作你没有购买的软件;

(7)你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除非你得到了准许或者作出了补偿;

(8)你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

(9 )你应该注意你正在写入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的系统的社会效应;

(10)你应该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你对你的人类同胞的理

解和尊敬。(注:引自《计算机伦理十诫》,《信息经济与技术》19第5期,第2

6页。)

又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关于网络伦理的声明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类

型:

(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

(2)商业性地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

(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注:严耕、陆俊:《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社会科学》年第2期,第16页。)

网络伦理的建立使人在进入网络、使用服务器的网络行为中有了较确定的规则,

在使网络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尊重知识产权以及他人的隐私权、唤起行为主体道

德感、树立合理价值观、形成网络秩序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随着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的日益大规模普及,网络伦理甚至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教育

课程,被正式纳入一种西方世界称为“计算机文化”(cyberculture)的文化现象中

加以研究,如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ety )对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

网络”的课程,授课者和学习者可以就某一相关议题在环球网WWW(World Wide Web)

上交流, 或通过参加某一讨论组或新闻组发表自己的意见。(注:严耕、陆俊:《国

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16页。)

上述诸多研究机构的成立与研究成果的产生及其推广运用,具有开创性意义。这

表明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已更加自觉,并能主动将滞后的法律无法规范的、技术本

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伦理范畴加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伦理的建立过程中

体现了某种“道德进化”的趋向:一些原本被认为无关道德的问题逐步转化为道德问

题,注重科技本身的伦理性;由注重纯粹、抽象伦理问题转向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具体

问题;以及由偏重自律型的“弱”的道德转向偏重他律型的“强”的道德,更多地强

调由伦理道德充当“准法律”的角色,承担更多的社会规范任务。尤其重要的是,网

络伦理在传播、普及以至展开相关讨论、进行修改完善等方面得到了网络技术的强大

支持。从这个意义上,网络伦理的发展有较好的条件。

但是,也必须看到,像绝大多数关于新生事物的实践道德理论一样,网络伦理也

面临着各种困境。主要表现在:

1.网络伦理的规范难具操作性。网络伦理作为对人类特定行为的规范,必然首先

要确定是对“什么人”、“具有怎样特性的特定的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调整。但网

络行为的主体、“规范的对象”是与相应的传统意义不相同的。网络行为具有独特的

“虚拟性”,在电子信息网络中,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virtual real

ity )的情形下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

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或篡改:一个白发老翁可以发布电

子讯号将自己伪装成红颜少女,强盗可以自称警察而难被发觉。网络的构建实际上是

将人置于“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 )、“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

y)中的过程。从哲学上讲, “虚拟”的实在与事实上的实在或现实是什么关系尚有

待人们进一步认识;从社会学上讲,虚拟社会具体的运行机制与我们今天社会运行机

制之间有什么差异也不明确。由此,网络伦理设定的各条具体规范受到严峻挑战:网

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

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注: 金吾伦:《信息高速公

路与文化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8页。)。谎言、偷窃的责任者在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传统意义的社会直接接触,责任者之外的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作

出道德反应并采取道德措施。规范的力量往往只能表现为行为者自身的“道德感”,

体现在“道德的我”与“行为的我”的对峙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为者几乎可以随

意地解释他所接受的伦理规范并用来为自己辩护,乃至频繁地实施“自我豁免权”:

仅我一个人这样做,对整个社会的危害是微小的。并且,保护自己是任何人的天然倾

向,既然无人知道危害由我造成,那么规范对我个人而言便是无效的。(这里存在着

一个奇怪的现象:技术上的网络是要将最大可能多的人联系为一个共同体,伦理上的

网络却似乎要将每个人与其他人相隔离。)――在难以确定规范对象,难以确立外在

监督环境的情况下,即使伦理规范制订得再完备,理论再缜密,其可操作性也是差的

2.网络伦理的“伦理意义”较弱。网络伦理与企业伦理、环境伦理等同属伦理学

的应用层次。由于研究起步较晚或研究者置身其中等原因以致对网络的理性认识较浅

(甚至干脆回避了对一些问题的追究)。即使在较深入的理性思考中,人们也更多倾

向于技术应用方面,倾向于网络本身的“技术合理性”,在更进一步的伦理价值层面

上,人们往往会面临以下困难:首先,网络技术的速度发展之快,使其所致的问题数

量剧增,人们已几乎没有充分时间对其进行详细分类、概括、提炼之后再加以思考解

决,这种状态下伦理领域的研究通常是“直接面对具体问题”而较少从“元哲学”、

“元伦理学”角度进行精密阐释。因此网络伦理的各种规范往往过于纠缠在具体细节

中,过于强调其针对性。这使得其在形式上容易流于琐碎,内容上缺乏较一贯的价值

标准与鲜明的伦理原则。其次,网络伦理研究中一些原先无关道德的问题以道德问题

的面目出现,也相对削减了其伦理意义。比如在信息标准、网络域名、网址分配等涉

及网络应用程度、应用范围的规定中,已超越了传统的较宽泛的伦理标准“应不应该

”(从伦理学角度,这样的标准伦理意义最强),而进入到“该怎样”的量化水平。

――但这些规定本身是缺乏道德意味的,它暗示了某种以“科学”替代“伦理”的倾

向。为了建立稳固的网络秩序,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伦理更注重的是如何令人

“接受”、“遵守”而并非如何使人“理解”、“同意”,其伦理意义是较间接牵强

的,它经常表现为超越个体伦理理解之上的“制度伦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它可

能与某些个体毫无利害关系甚至有损其当前利益,往往以牺牲个体伦理价值为代价,

过分强调伦理观念中的整体性、综合性伦理价值。这里隐涵了一种要求:在个体网络

行为与整个网络运行目标发生冲突时,个体应无条件地处于服从和劣势地位。也正因

此,网络行为主体(尤其在“私人情境”下)常会将这种略带强加性质且缺乏道德共

鸣的伦理规范忽略或置之不理。此外,网络伦理时常建立在难以成立的对机器的道德

预设上。从伦理层面上讲,合理网络行为应当表现为人―机系统的协同作用,这使得

人们在建立网络伦理观念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假定网络中的机器、技术等人自身

之外的其他因素会自然真实地传递人的意旨,对事件作出道德反应乃至表达道德情绪

。――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有了具备这种神奇功能

的网络,也未必不是灾难。这从另一角度削弱了网络伦理的伦理意义。

3.现有网络伦理自身存在着某些难以排解的理论悖谬。首先,网络伦理的本意是

要营造体现诚信、公正、真实、平等等“一致同意”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但从现

有的网络伦理规范看,它却有可能走向反面,沦为技术上的强者独享特权的借口。正

如有的西方学者指出,电子信息网络的出现将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未来社会将出现

两大互相对抗的新的阶级或阶层,即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 )和不占有信息

的属体(knows-nots),前者是网络中的技术强者而后者为弱者。(注:严耕、陆俊

:《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16页。)在现

有的网络伦理规范中, 很容易体会到一点:这种规范是由技术掌握者制定的,他们只

是单向度地和具有同样技术水平的网络使用者进行某种约定,或只是单向度象征性地

照顾技术上的弱者,它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令knows受益而令knows-nots受损。因此,

即使制定现有网络伦理规范的动机和起点具备了足够的“善”,其付诸实际的过程及

效果也是很值得怀疑的:网络伦理是要建立好的网络秩序,但怎样看待knows与knows

-notw之间的差距? 维持原状还是将其缩小抑或扩大?这是由来已久的复杂伦理问题

,我们一直无法从传统道德经验、道德预设中推出答案,因此长期将其搁置。但网络

(network )存在的理由和目标――建立最大可能的信息交往和联系――已急迫地要

求得到回答:生存在网络中的现代人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能力已远远超过任何历史年

代,对不平等、对差距的容忍阈限也相应减到最小。因此,网络伦理已很难在原先的

层面上空谈什么公正、真实、平等,而需要对权利、义务、公平、责任等概念作新的

解释和进一步完善。其次,现有网络伦理中崇尚的尊重知识产权、保守秘密、通信自

由等原则也有陷入矛盾和循环论争中的危险。这些原则在给予知识产权以保护,保证

通信自由的同时,又给某些人恣意传播失真的、不负责的甚至危害他人及社会安全的

信息提供了方便。――这实际上有害于知识产权和通信自由。而且,在强调保守秘密

时,我们难以想象,不对网络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控就能有效地将秘密置于保护之下。

但如何监控,怎样程度的接近秘密才不致破坏秘密、侵犯隐私权则又是难题。

考察和研究网络伦理是时代赋予的任务。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只要网络仍然作用

于社会,这一任务便无法完结,它将始终表现得充满问题而又与人类共同体休戚相关

。但必须明确,为这一任务而做的工作远非没有意义。苏格拉底说:“未经考察的生

活是缺乏意义的。”正是很多与此相类的任务与工作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使之

富有意义。针对网络伦理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对其前景作出如下展望。

1.逐步完善网络伦理的相关理论。首先,克服过分崇尚科技理性、工具理性的倾

向,将注意的焦点从纯粹的网络技术转向人自身,从“技术地解决”转向“伦理地关

注”和“伦理地解释”,力求在开发、发展和使用网络技术的同时明确地把“以人为

目的”的伦理意识注入其中,使网络化的社会生活、交往方式不致陷入“技术因素大

于人的因素”的伦理困境。同时,在相关理论中更多地赋予网络行为以伦理价值,使

人――机系统中对机器的道德预设成为可能。其次,对支持网络运行的重要元素――

信息形成系统、充分的.认识,对信息的特殊性以及由此而致的网络诸特性作出明确界

定,揭示“虚拟实在”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从而将网络伦理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伦

理相比较,厘清前者所说的公正、平等、权利、义务、自由、保密等概念与后者之间

的共通处及不同点,力求在已被广泛接受的传统伦理理论基础上讨论作为新生事物的

网络伦理,同时又适度地加以区别和赋予新的涵义,以避免由于概念的新旧理解不一

致而引发理论悖谬。更进一步,可以尝试将研究的问题划分为具体问题(即在网络使

用和运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交叉问题(即网络与社会其他现象相关联而出现的问

题)和理论问题(即由网络道德问题而引起的深层次的哲学问题)等层次,有系统、

有秩序地分别加以考察而不致在面对大量涉及极广的问题时无所适从。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将网络伦理提升到理论和实践相联的高度,为其在现实网络行为中的适用打

下基础。

2.加强网络伦理规范的可操作性。除了在认识层面加深对“虚拟实在”的了解外

,最大程度地确定网络中的道德主体是首要任务。现实已经证明,以纯客观的态度、

单方面的技术手段进行追踪、侦查收效颇微,而且有加剧损害的危险,从本质上看,

这仍然带有“人受控于技术”的意味;一味注重理论完美及奖惩力度的规范、公约也

不足以形成网络秩序,而且有可能助长对网络伦理的“怀疑”和“规避”倾向。――

要在注重网络伦理的深植人心、切合实际的同时,创造具有普遍化、标准化技术背景

的监督环境。这首先要求网络主体对自身的道德责任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同时也能感

到外界要求自己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无处不在的强烈压力以及违约责任。一条可行的

途径是:将加入网络规定为一种资格,为获此资格行为主体必须先行付出相应代价和

作出遵守相应规范的承诺。在这种契约式的前提下,网络行为主体将不得不把伦理规

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的层面加以学习、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公德意识和规则

意识(可以将其与交通规则作一定的对比),出于对违反规则所负的责任和后果的清

楚认识,网络主体完全有可能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外在的监督之下。此外,对目前许多

暂时性的具体操作规范、网络协议,应该尽可能将其纳入网络的正常发展轨道,努力

避免规范之间的自相矛盾和规范自身形式的凌乱和内容的不合理。比较可行的做法是

将这些规范、协议汇集起来加以统筹编纂,重点放在其合乎现实和可操作性上。同时

也不可忽略,随着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普及,各种带有地域性局限的网络规

范可能已无法相应适用到其他区域,因此注重国际化也是赋予网络伦理以可操作性的

一种必然趋势。(注:霍国庆:《如何利用Internet网上法规》,《信息经济与技术

》1997年第3期, 第20页。)

3.注重网络伦理中的可持续性。与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出于同样的理由,网络伦

理也应兼顾全局、着眼长远,注重伦理主体及理论自身的可持续性。这意味着必须将

网络和人自身看作是未完成的、有待不断完善的社会存在物。所以,以发展的而不是

墨守成规的眼光倡导网络中的国内平等、国际平等、代内(同代人之间)平等、代际

(不同代人之间)平等原则,强调网络主体作为人的“类”意识,强调任何局部网络

的利益和发展机会不应以损害其他局部为代价,使网络伦理的主体逐渐从“作为个体

的人”扩大为“作为的整体的类”,是十分重要的(注:余源培、杨建祥:《论哲学

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31页。)。唯此,才能使

得网络中的各种资源, 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分配、使用格局逐渐趋于协调、稳定,网络

所具有的信息共享的巨大优势才能得以合理的发挥和发展。很明显,在未来很长一段

时间里,网络将继续重要而且“应该”地存在着。当前,网络技术、信息资源的产业

化趋势正为这一时代带来极其丰厚的财富和机会。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由于

认识到这一点并从中获利,但这种“获利”的乐观状态是否能一直持续下去,一直随

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呢?已经有一些卓有远见的科学家、经济学家、

人类学家对网络、信息的滥用和过度产业化提出了忧虑。网络将不仅作为即时性的工

具,更作为人类社会历时性的生活理念而存在,它必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发生深

远的影响。所以网络伦理的价值标准中还应该涵有融合了文化传统、时代精神与未来

理想的历史尺度,将网络和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视为价值关怀的直接目标。(在

这一方面,网络伦理似乎没有跟上网络技术的步伐。在各自的领域内,科学家似乎总

是较伦理学家更有眼光。也许正因此,技术才总是远远地走在伦理的前面。) 本文1

篇7:网络伦理的制度调控

网络伦理的制度调控

目前在网络迅速发展与普及的同时,也大量出现网络伦理问题,令人担忧.因此,加强网络伦理的制度调控,建立网络道德监控机制,推进网络道德教育,唤起主体道德感,树立合理价值观,形成尊重权利、和谐发展的网络伦理秩序确为当务之急.

作 者:金世昌 俞树彪 JIN Shi-chang YU Shu-biao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刊 名: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S) 年,卷(期):2007 24(4) 分类号:C913 关键词:网络伦理   网络道德   制度调控  

篇8:网络伦理

关键词:叙事学,伦理学,叙事伦理

一、叙事伦理学的产生

叙事伦理学是随着文学研究领域内两个重要转向———“叙事转向”和“伦理转向”的出现应运而生的。20世纪80年代,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日薄西山, 解构主义批评开始兴起。受福柯从边缘视角出发的谱系学和知识考古学方法的影响, 文学批评不再仅仅关注文学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而是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化、政治和伦理因素。叙事学不再局限于研究纯文本的普遍叙事规律, 开始关注叙事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 并出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沉寂多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再次受到关注, 人们开始“将文学看成一个探讨特定场景下人类价值如何起作用 (或没有起作用) 的场所, 这包括承认文学经常展示价值冲突, 提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及伦理判断的终极立场等问题”[1]。

一些西方的叙事学家, 如玛莎·努斯鲍姆和韦恩·布斯开始关注和探究叙述过程中的伦理构建和伦理变化, 为叙事学的发现寻得新的突破口, 叙事伦理学由此产生。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2]9。由于人不可能孤立地生存, 总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需要遵循某些道德准则与他人进行相处, 因此“文艺作品只要关涉人的生存, 就必然或隐或显地呈现某种伦理秩序”[2]9。叙事是“叙述事情 (叙+事) , 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事件”[3]2。由此定义可推断出, 叙事涉及两个部分:一是叙述了什么故事;二是用了什么方法叙述。1966年法国学者托多罗夫将叙事的这两部分定义为“故事” (表达对象) 与“话语” (表达形式) 。“故事”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背景, 而“话语”则涉及叙述形式和技巧, 包括叙述交流、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和叙述空间等。因此, 可以从叙事的两个方面, 即故事和话语探究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伦理, 即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

二、叙事伦理之故事伦理

“叙事伦理”这一文学理论术语最先是由查克里·纽顿 (Adam Zachary Newton) 在《叙事伦理》 (Narrative Ethics, 1995) 一书中明确提出来的。在该书中, 纽顿提出“讲述本身就蕴含了伦理本质, 因此所有叙事都是伦理性的”[4]。通过叙事, 作者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 而且将他/她独特的生命思考和感悟注入其所塑造的人物和安排的情节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被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 并不自觉地被人物和情节体现出的某些价值理念所感染。这便是叙事的故事伦理, 蕴涵于作者塑造的人物和安排的情节之中。刘小枫先生在《沉重的肉身》中写道叙事可以“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 营造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5]4, “听故事的人为叙事中的‘这一个’人的个体生命运动了感情, 叙事语言的嘘气就不经意地形塑或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感觉, 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伦理的事情。如果你曾为某个叙事着迷, 就很可能把叙事中的生活感觉变成自己的现实生活的想象乃至实践的行为。叙事伦理学的道德实践力量就在于, 一个人进入某种叙事的时间和空间, 他 (她) 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5]5。故事本身具有伦理性, 读者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会对整个故事中的是非对错和行为标准产生一种感悟和判断。这些感悟和判断会影响读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并指导读者的言行举止, 由此故事的伦理意蕴体现了其道德实践的力量。

伍茂国在《从叙事走向伦理:叙事论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发展了刘小枫的观点, 对故事伦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故事伦理一方面是对理性伦理内容, 比如时代的重大伦理主题叙事的呈现, 另一方面是通过叙事构建虚构和想象的世界, 文学艺术叙事也同样在探究某种伦理的可能性, 我们把它称为伦理乌托邦建设构”[2]24。在伍茂国的这一定义中, 可以看出他参考了刘小枫对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的区分。只是刘小枫的叙事伦理学将理性伦理排除在外, 只保留叙事伦理, 认为叙事伦理学不探究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观念 (即理性伦理) , 而是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 形成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 而伍茂国则将刘小枫所谓的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统称为故事伦理, 进而又提出叙述伦理, 与故事伦理并列。

故事伦理首先属于叙事伦理的一部分, 此故事是作者通过叙事虚构出来的, 与现实中的故事不同, 体现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伦理思想。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作者讲述一个或几个故事, 将其想表达的某些思想和理念蕴含其中。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 他们通过置身于故事之中而产生某些体会或感悟, 由此在无形中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这些伦理思想, 可以是关于某些重大伦理主题的, 也可以是体现个人生存的。

三、叙事伦理之叙述伦理

叙事除了包含故事, 即“叙述了什么”之外, 还涉及话语这一层面, 即“是怎样叙述的”。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叙述一个故事, 能够体现出作者想要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给读者的特定伦理思想, 即叙述伦理。不同的叙述方式, 例如不同的叙述交流, 叙述视角, 或叙述时间会导致读者对同一故事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伍茂国先生在《从叙事走向伦理:叙事伦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指出:“叙述伦理指叙事过程、叙事技巧、叙事形式如何展现伦理意蕴, 以及叙事中伦理意识与叙事呈现之间、作者与读者、作者与叙事人之间的伦理意识在叙事中的互动关系。”[2]23叙事伦理并非如传统伦理学那样只关注作者是如何通过故事对读者进行伦理说教, 而是研究作者是如果通过人物塑造或情节安排引导和激发读者情感, 或者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叙述策略的选择和安排影响读者, 使读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了解一个故事, 引导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做出某种伦理判。

叙述伦理的研究在西方学界早有涉及, 只是未明确地提出叙述伦理这一概念。里蒙·凯南在《叙事虚构作品》一书中, 发表对叙述视角与伦理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叙述视角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 是作者把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 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个语言叙述世界, 打开作者心灵窗扉的钥匙”[6]。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中, 马克·柯里对叙事形式的伦理和意识形态意蕴十分关注, 并着重探讨了叙述视角的选择可体现的伦理思想。他认为“对视角的分析不只具有描写力, 它是小说修辞的一种新探索, 正是对视角的分析使批评家们意识到, 对人物的同情不是一个鲜明的道德判断问题, 而是由小说视角中新出现的这些可描述的技巧所制造并控制的”[7]。通过对叙述视角的控制, 作者既可以通过叙述者的全知视角向读者展现故事和人物, 在叙述的过程中加入判断和评价, 清晰地建立自己的伦理标准, 又可以采用故事中人物的有限视角, 让读者通过人物的眼睛观察故事和人物, 引导读者参与对故事的分析和人物的评价, 并做出自己的伦理判断。

除里蒙·凯南和马克·柯里外, 与叙述伦理研究联系最为密切的学派是以韦恩·布斯和詹姆斯·费伦为代表的“修辞性叙事理论”。韦恩·布斯于1961年出版了《小说修辞学》一书。在这本书中, 他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伦理意义和伦理效果, 大力主张要从“如何让读者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这一角度看修辞技巧的选择”[3]174。由此韦恩·布斯极大地推动了叙事伦理在修辞性叙事领域中的研究和发展。他认为“作者对非人格化、不确定的技巧选择有着一个道德尺度”, 因为小说叙事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它的形式和意义是不能相互分开的。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与读者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修辞关系, 而通过对这一修辞关系的运用, 作者构建了独特的伦理思想。

詹姆斯·费伦, 作为目前十分具有影响力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 继承和发展了韦恩·布斯的观点。他认为叙事是“某人在某个场合为某个目的向某个人讲述了某事, 叙事即涉及人物、事件和叙述的动态进程, 又涉及读者反映的动态进程”[3]187。作者的叙述涉及一个伦理维度, 读者的阐释又涉及另一个伦理维度, 且作者的叙述和读者的阐释是两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进程, 而叙事判断则作为中介, 引导读者在动态进程中形成自己的伦理判断。2005年, 詹姆斯·费伦出版了《活着就是讲述:人物叙述的修辞与伦理》, 将叙事伦理的研究细化到人物叙述的伦理研究。在这本书中, 他指出人物叙述的形式逻辑会使我们对人物叙述者产生情感上的作用, 而这些情感上的作用反过来又对我们参与这些人物叙述的伦理情景产生影响, 并分析《洛丽塔》等小说, 对叙事可靠性、叙事聚焦与叙事伦理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索和批评实践。

叙述伦理的研究突破了文学作品的故事层面, 探究叙述技巧具有的伦理意蕴。里蒙·凯南和马克·柯里均认为叙述视角除了能为读者了解故事提供一个特定的角度外, 还能反映作者选择这一特殊角度想要表达的伦理意蕴。而修辞性叙事理论的研究, 则将叙事视为作者主观性的活动与读者能动性阐释的动态结合。在文本构建和读者阐释的动态影响中, 读者通过叙事判断, 对文本做出独特的分析, 并行成自己的伦理观点。

四、结语

叙事伦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学科, 目前正在处于研究发展之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 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研究内容。刘小枫对叙事伦理中的故事伦理进行了独到的探索。他区分了理性伦理与叙事伦理, 人民伦理与自由伦理, 强调个人生命故事所体现出的自由伦理, 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伦理学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之后的学者, 如谢有顺、伍茂国等也均借鉴刘小枫的理论, 并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西方的叙事伦理学由查克里·纽顿最先明确提出, 但在此之前早已有学者对叙事的伦理意蕴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修辞性叙事学中韦恩·布斯和詹姆斯·费伦的研究与叙事伦理研究最密切。他们关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主观意识和读者的能动阐释, 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叙述技巧的安排和读者阐释的引导来构建伦理的, 形成独具特色的叙述伦理研究。

参考文献

[1]詹姆斯·费伦, 唐伟胜.“伦理转向”与修辞叙事伦理[J].四川外国语学院报, 2008 (5) :2.

[2]伍茂国.从叙事走向伦理:叙事伦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3]申丹, 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Adam Zachary.Narrative Ethic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7.

[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6]里蒙·凯南, 著.姚锦清, 译.叙事虚构作品[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19.

上一篇:五柳先生原文及翻译下一篇:一路相携,行在早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