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标准

2024-05-05

日本工业标准(精选十篇)

日本工业标准 篇1

日本的一些工业建筑基本上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我做了一个调研, 最早是日本的IBM野洲工厂,后来经过发展, 到夏普的龟山工厂,之后就没有新的一些厂房建设。进入到新世纪以后,虽然日本也有一些新的工业建筑在建,但是规模都比较小, 最大的也就十三四万平方米左右,和中国的巨无霸项目相比,它都是比较小的项目。新增的超过10万平方米工业建筑在日本几乎没有。

另外日本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少劳动力,日本的工厂根据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变化,在90年代的时候就在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加强自动化机械化发展的生产方式。中国在今后十几年的发展中,也会出现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所以我想中国的同行们也可以借鉴。

还有一个就是LCC,也就是能源配置的情况。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除了考虑基本建设的费用以外,还要考虑今后在运行过程当中的能耗问题。在日本的工业方面,有一个BCP(业务持续与灾后恢复) 的思想。日本在201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的地震,当发生这个自然灾害以后,工厂被毁了,我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恢复生产,这就是BCP的概念。2008年在中国四川也发生了一次大的地震,现在中国的大工业基本上都是在沿海地区,今后可能随着土地资源、劳力等等问题,可能会往内地迁移, 在这个情况下可能会对应对地震进行考虑。

另外就是在日本的工厂建筑变化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环境保护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个人或者说是一个企业能完成的工作,也需要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保护这个环境。环境保护这个话题比较大, 除了我们要考虑保护环境,还要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要减少工厂的负荷,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对于节能、保护环境,降低运行的成本等等,日建设计专门也有一个机构,事先和业主之间进行商量,如何来达到环保的一些要求。比如说在工厂设计过程中隔热的考虑, 我们会采取一些隔热的措施,以达到隔热的效果。在外围结构方面做好一些隔热的措施以后,这样就可以使室内的环境达到要求, 并且能够降低能耗。现在日本的工厂建筑外墙的材料,都是采用这种隔热板,它有专门的隔热层。这个造价按照日本现在的单价来看,一平方米大概700块钱左右。中国从那边进口的话,可能价格还要更高,这可能不是非常经济的一个材料。

战后 日本民族工业 篇2

林晨辉

战后的日本经济陷于崩溃和破产境地,但经过20 年左右的发展,到70 年代初,日本便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战后日本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最关键的一点是日本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保护和扶植民族工业的基本政策,使其免受先进国家不平等竞争的冲击和威胁,安全地度过成长时期,奠定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高级化的产业基础。主要做法是贸易保护和限制外资并举,突出对外资进入的限制政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抵御进口产品对民族工业的冲击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决定保护和扶植本国民族汽车工业,选择了以资本密集型的、吸收就业人口能力大的重、化学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发展路线。战后日本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国进口产品对本国民族工业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为了给本国民族工业在幼小阶段创造一个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成长环境。从50 年代到70 年代,与本国民族工业以及整个经济实力状况和国际形势相适应,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经过了从全面保护转向有选择地保护的调整和变化,在具体措施上经历了从管制措施为主到关税措施为主,再到非关税措施为主的三个阶段。

(一)战后初期采取以外汇配额制度为主要手段的进口管制措施。日本政府 1949 年制订的《外汇及外贸管理法》,规定实行外汇配额制度,管制进口。日本通产省在执行过程中,尽一切力量减少成品进口,特别是那些直接与日本制成品竞争的商品进口,为日本民族工业战后的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作为行政管制措施,外汇配额制度是50 年代日本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手段。

(二)从 60 年代开始采取以关税措施为主抑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进入60 年代后,由于国际压力,以外汇配额制度为基础的进口管制措施被迫废止,关税成为抑制进口的主要手段。日本政府于1961 年进行了一次关税制度的重大调整,把税收项目由原来的900 多项增加到2200 多项,并提高了关税税率。随着日本先后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加上对外贸易出现顺差,关税保护措施也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贸易摩擦日益严重,日本不得

不加快实施所谓贸易自由化政策。尽管如此,日本政府仍然采取多方面措施继续利用关税壁垒对民族工业实施保护。一是有意拖延,尽可能推迟贸易自由化的实施时间。二是根据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陆续有计划地开放,扶持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产业掩护继续保护扶持的产业。三是利用有效保护与名义保护的差别来实行保护。日本对工业

产品的保护性关税壁垒一直持续到70 年代中期才基本拆除,但农产品的关税壁垒仍在继续实行,实行保护的农产品多达24 种。

(三)强化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从 70 年代后期起,日本产业面临的主要竞争威胁从发达国家逐步转向赶超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和一些传统工业产业,这些国家或地区已经不仅在本国市场排斥日本产业和与日本争夺第三国市场,而且开始直接进军日本市场。因此在实行贸易自由化后,日本并没有完全放弃产业保护政策,但保护从关税壁垒转向了越来越高的非关税壁垒,如提高卫生检疫标准。排污标准等商检标准,强化行业组织等。

采取限制和排斥外资的政策,把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拒之国门之外与大多数国家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一向对外国企业在日投资采取限制和排斥政策,这实际上是日本产业保护政策从商品领域向资本领域的延伸。战后初期限制措施最为严格,到60 年代中后期和70 年代开始有所松动。日本外资政策由严格限制到有控制地有限开放的调整和变化,都是以日本民族工业对保护的需要程度为基础的。

(一)战后初期规定了严格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的审批条件和程序,把引进外资和与外资合作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日本政府于1950 年颁布了“外国资本投资法”,规定引进外资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要求引进外资要有利于改善日本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日本国内重点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不得冲击国内中小企业,扰乱产业秩序。该法规定了外资进入的两条认可标准和一条不认可标准。认可标准是:有助于直接或间接改善国际 收支者;可直接或间接对发展重要产业或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者。不认可标准是:认为将对日本的经济复兴产生恶劣影响者。日本对外资进入的这种限制政策是进行了多方面利弊权衡后的结果。50 年代初期,日本的资金积累能力并不能,外汇严重短缺,引进外资显然有助于解决当时经济发展的困难。而且当时日本的技术水平也远落后于欧、美,引进外资还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日本政府认为,一时之利可以会带来长远之弊,在经营资源和经营规模上拥有明显优势的外国企业

在日本大量直接投资,必将导致本国企业被兼并、收购,从而妨碍本国产业和独立技术的发展。日本政府还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把引进外资或与外资合作权交给企业,在市场导向下,企业将难以避免图短利而招远祸。因此,日本政府决心采取限制外资进入日本的政策,并把控制权牢固地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对引入外资的审批标准,对外只有上述的原则界限,并无明确细则。因而其中政府的权力余地相当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府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控制。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日本往往附加极其苛刻的条件,而且故意拖延审批时间。在 50 年代,几乎没有外资企业能获得投资许可。60 年代,在实行了“日元股票自由购买制度”后,政府的控制稍有缓和,开始有少量外资流入。但外资直接投资的进展仍极为缓慢。

(二)在民族工业国际竞争能力大为增强的条件下,日本政府迫于国际压力才逐步对外资实行严格控制下的有限开放政策。到

了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日本国内产业基础已相当雄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国际收支状况也得到改善,1965 年日本对外贸易首次实现由逆差向顺差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迫于强大的国际压力,不得不宣布分步骤陆续实行所谓“资本自由化”。但是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与贸易自由化措施一样,资本自由化的实施也是采取拖延战略;二是针对不同产业情况规定所谓自由化比率;三是加强对国际交易中违法行为的控制,特别是针对外资项目强化反垄断法的执法;四是在开放外国投资的过程中推动国内大型企业的合并和业务协作。在制定《资本自由化实施标准》后,日本从1967 年至1975 年分五次实施逐步放宽外资政策的资本自由化措施。但是到80 年代初期,农林水产业、矿业仍然只准在外资比率不超过50%以内实行资本自由化。日本放宽对外资进入日本的限制是有条件的。开放投资的过程是以保护主义为基调的,对外资由限制到逐步放宽,所依据的标准最主要的是日本的经济实力。

(三)战后初期引进外资以借款为主,后来有限开放证券投资,引进外资的方式严格限制在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上,使外国出资者与日本企业实际经营保持尽可能严格的隔离。1950 年至1965 年的15 年间,日本引进外资的方式大部分是借款,主要是通过银行,少量是由银行担保、由企业直接借人。这一时期引进的各类外资总额仅46.43 亿美元,平均每年只有3.1 亿美元,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融资,占94.12%。在间接融资中,以外国贷款为主,总额达31.32 亿美元,占71.1%。

从 1968 年开始,以证券投资的方式引进的外资有所增加,直接投资也略有增加,但大部分却是经由市场的股票投资。1956 年至1965 年,日本引进的外资总额中公司股票占17.3%。1966 年至1969 年,引进外资中公司股票比重上升到48%,1970 年至1973 年进一步上升到72.3%。战后日本采取限制和排斥性的外资政策,主要的原因是基于产业安全的考虑和自身产业

结构的选择日本在经济赶超过程中,并不是不需要资金和外汇,实际上日本长期受到资金和外汇不足的困扰。必要的进口和技术引进都需要巨额外汇,从1956 年到1973 年,日本共计进口商品2015 亿美元,引进技术支出近43 亿美元,合计2058 亿美元。这相当于同期日本总积累的24%。从战后初期到1965 年,日本的国际贸易一直处于逆差,要支付这样一笔资金并不容易。如果加上日本当时国内大规模经济重建和后来实行的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学工业化战略,资金总的缺口是相当巨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为什么不仅不鼓励引进外资,而且对外资的进入实施世界上少有的严格限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长期排斥那些企图向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国企业?产业安全的考虑和产业结构的选择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一)防止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外国资本对日本产业和市场的垄断与控制。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担心就是国际垄断资本把日本尚处在幼小阶段的产业扼杀在成长过程中。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重视民族资本的纯洁性的习惯根深蒂固,同时看到美国巨大的跨国公司迅速打进并占领西欧市场的先例,认为一旦跨国公司登陆日本,那用不着多久,经营权就会被夺走,市场被占领。另外,日本要靠“国际贸易立国”,要把商品输出到海外去,是绝对不可能甘于依附外国资本的。

(二)防止外国资本的利润汇出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利益流失和对日本国际收支的冲击。外国投资最终是要取得利润的,日本人担心当外国资本把在日本取得的大量利润以投资收益或上缴总公司的形式向外汇出时,造成利益流失,使日本在国际间的利益分配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担心外国资本的大量利润汇出造成的外汇流出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三)防止因引进外资强化日本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关系,丧失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导权。日本人始终认为,外国资本投资建立的子公司不可能在资本输入国积极开发技术和产品,最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主导权一定掌握在母公司手里。

(四)防止日本产业政策的贯彻受到影响。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形成的社会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取向具有排斥外来和内部协商的机制。日本产业政策在贯彻过程中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实行所谓“官民协调体制”、“劳资协调体制”、“行业组织协商体制”。如果在企业构成中有一定比重的外国企业存在,这种内部协商的政策贯彻方式就将受到严重威胁。产业政策将难以收到理想效果。而且,通产省的多数人认为,如果在战略产业部门,民族企业和外资企业展开竞争,进行混战,诱导性的产业政策就更难以推行了。

(五)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也决定了日本不可能鼓励引进外资。日本所要扶持与发展的重点产业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它们并非是当时发达国家正在转移出去的产业,而刚好是将与资本输出国在获取国际比较利益方面竞争的产业;二是日本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并无特殊 自然优势。这样,外国资本不会集中向日本希望的产业投入,也就是说通过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不可能满足日本的结构选择要求。实现这些产业的发展,只能靠政府政策扶持下的自我积累。在拒绝引进外资的情况下,日本通过高积累、盘活存量和借用少量多边或双边的优惠贷款三种基本途径,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资金紧缺的难题。日本人素有高储蓄率的传统,再加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消费的政策,使日本在赶超过程中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远超过其他发达国家。通过固定资产特别折旧制度和大力发展金融业等办法。盘活用活国内存量资金。另外从世界银行和美国进出口银行借用少量贷款。研究借鉴日本经验,对我国民族工业实行保护和扶植并重的政策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和失控现象,对

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民族工业受到进口和外资企业的双重冲击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

借鉴日本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保护和扶植我国的民族工业,已势在必行。

(一)要制定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的国家战略。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除了赶超别无选择。日本当初缺乏重化工业基础,但却能作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的果断战略选择。我国经过四十多年努力早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

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已经具备雄厚物质基础,比日本当初更有条件实施赶超战略。

(二)尽快明确对民族工业实行保护和扶植并重的政策。许多人主张不保护落后,国内企业应当推向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问题是,我们民族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实力悬殊。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去跟人家竞争,就如拿鸡蛋去碰石头。正因为我们落后,所以才需要保护。我们自己不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发善心来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的,遵循优胜劣汰法则的市场机制也不会自动为我们的民族工业提供保护的。

(三)加强对外政策与国内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日本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在采 取对外政策行动之前,都要全面、深入地评估这项政策行动对国内产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把对外经济政策作为实施国内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手段,根据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适时确定和调整有关的对外经济政策。我国应当借鉴这一经验,加强对涉外政策的综合平衡和协调,防止对外政策与国内政策的脱节,更好地使对外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当前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种努力应当充分考虑民族工业的现状,并与国内做好衔接,进一步为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做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环境的各项准备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安排、组织引导和特殊支持。二是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考虑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搞好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和协调,保证进口

不构成对民族工业的威胁。贸易政策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手段应当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工具

来运用。此外,应当尽快制定反倾销法律,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涉外执法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对引进外资的规模和项目构成的宏观控制,加强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活动和在华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日本对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态度历来是“敬

而远之”,外国企业想把日本尚处在幼小阶段的民族工业扼杀在成长过程中,使日本成为外

国资本的附属物。日本人对于外国投资所能带来的技术引进不抱任何幻想。我国最近几年的经验也表明,引进外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产业技术差距问题。当前应当进一步完善

外商投资导向目录,完善项目审批制度,把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利用外资上。尽

日本“震波”下的中国工业 篇3

一只蝴蝶在亚洲扇动翅膀,就可能给遥远的美洲带来一场飓风。

“3·11”地震后,日本经济发展遭受重创。5月19日,有数据显示日本首季GDP按年收缩3.7%,与此前预计的1%相比,表现远逊于预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此次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作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遭受的震后“冲击波”尤甚。

两个多月过去了,记者了解到,地震对主要进口产品,如电子类产品和汽车都有所冲击,而主要面向日本市场的部分出口企业,因相关产业出现变局,后续订单难以维持。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更令全球核电产业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陷入谷底。“3·11”地震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蝴蝶效应”正在蔓延。

能源:核电降温相关产业扩容

过去十年,是世界核电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然而,福岛核电事故,迫使各国政府开始反思核电发展战略,全球核电热迅速降温。德国关闭了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7座核电站,并宣布放弃发展核电。美、法等国也纷纷对目前运行和在建的核电项目进行检查。5月10日晚,日本地震两个月之际,在核电占全国电力30%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做出艰难抉择,宣布中止日本政府以前制定的以核电为主的能源发展计划,“重新审视”核电发展。

近些年,中国进入核电大跃进时期,在建核电站数量全球最多。对于此次日本核电事故,此前曾有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核电发展将不受影响。但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正在规划中的核电项目一律暂停审批”。4月,政府部门牵头对全国核电展开安全检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汤紫德称此举能对“过热”的核电建设,予以迅速“降温”,同时利于消除安全隐患。

在“暂停审批”中,受冲击较大的要属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暂停审批的核电项目大部分属于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两家企业,因为其主力机组是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此前中国核电发展的路径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是应该“二代和三代并举”,还是大力发展三代?此次核事故或许会成为调整中国核电结构的契机。

作为核电站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承包商,2007年才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受到重大挫折。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等核电设备厂商也将会受到相应影响。对此,东方电气总会计师兼董秘龚丹表示:“今年对我们不会有影响,明年下半年开始会有点影响。”有分析师认为,核电设备厂商目前要应对的问题,就是核电设备产能、销售额的增速,3~5年后可能会下降。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202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15%的减排目标下,当前一方面不得不依赖煤炭等传统能源,另一方面,受制于中国国情,在其他新能源彻底解决规模和成本问题之前,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里的地位难被撼动。中核集团称,日本福岛核事故会对核电产业产生一定影响,但中国积极发展核电的方向不会改变。

当然,全球范围的反核声音渐起,给其他新能源产业带来了政策倾斜的空间。在宣布中止日本以核电为主的能源发展计划的同时,菅直人表示,政府将重点研究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联合国报告则称,若有恰当的政策支持,到了2050年,太阳能、风能及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有望满足全球近八成的能源需求。

因与核电具有相互替代性,核电的降温使光伏产业成为潜在的受益者。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透露,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可能会提高一倍,从500万千瓦增至1000万千瓦。“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正在就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一些新的目标。”可见,虽然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依然面临成本高、空间要求大、稳定性低以及商业规模化太小的问题,但是在“核恐慌”的冲击下,相关产业已经在全球各地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

政策调整无疑意味着新的市场扩容机会,相关新能源产业也在跃跃欲试。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设备主要出口欧美市场,机会颇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每家中国企业都能抓住新机会。以日本为例,若想真正进入日本市场,仅获得认证就比欧美市场要难得多,更不要说一批国际级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商正在日本市场捉对儿厮杀。

汽车:日系车荒初显全球车辆减产

2010年,中国从日本进口汽车25.3万辆,占全部进口车比例近三分之一,仅次于欧盟。汽车零配件的进口则居于中国进口产品的第三位。以广东一省为例,2010年1-7月广东自日本进口汽车零部件高达1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四成。

地震发生后,日本三大汽车公司均宣布停产。4月18日起,丰田、日产等汽车企业在日本国内的工厂从开始陆续恢复生产,但产量只是震前的一半。一直靠库存来缓解生产压力的国内部分日系企业,没有悬念地在5月份遭遇“饥荒”。

5月9日,广汽集团发表声明称,5月份汽车产量可能较原计划减少30%。当天,东风本田也表示,受地震影响,东本年产量或将减少5%~10%,新思域的上市计划将延后。日产在华最大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由于旗下生产天籁、奇骏等中高端车型,部分零部件需要进口,因此受日本本土减产影响不可避免。不少整车厂、零配件供应商行已经把每年7月以后例行的高温假提前到5月上旬执行。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相继宣布放假10天到15天不等。

进入5月份,日系车荒迹象初步显现,不少热销车型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因为库存告急,日系车在市场终端的零售成交价大幅上涨,经销店在取消部分优惠的同时拒绝接受订单的车型开始增多。

不过,虽然有日系车减产消息,车市表现较为“淡定”,并未出现“疯抢”现象。由于今年日系三大企业都无重点产品推出,特别是在中高级车领域,且受去年大规模召回影响,日系车品牌美誉度受损,欧美车趁机抢占不少份额,韩系品牌也在摩拳擦掌。显然,地震将导致欧系和韩系产品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中国自主品牌由于差距较大,似乎还不能从日系车减产后的市场空缺中得到太多的油水。

日系车的减产,其他品牌车可以借机分一杯羹,对整体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令业界担忧的是,很多依赖于日本零部件供应的外国制造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断链”压力。汽车零配件的短缺,已成全球汽车产业梦魇。

日本汽车电子产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产业规模占全球30%以上。此次地震导致震区内数十家汽车电子企业停产。上海车展期间,本田技研社长伊东孝绅曾表示,本田所有的工厂和生产线都完成了修复和恢复,但是一些零部件供应存在问题,主要是汽车电脑里的微

处理器芯片。芯片厂生产线在地震中受到损害,何时恢复生产尚无准确时间。

由于一些来自日本的关键零部件库存不足,法系车、韩系车、美系车、德系车也开始受到连累,部分自主品牌车型的后续生产也被波及。目前,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厂不得不暂停生产。美国福特汽车也称,因为来自日本的零部件短缺,该公司可能放缓或暂停亚太地区的生产活动。这些汽车工厂短缺的零配件主要和电子芯片有关。如果芯片问题得不到解决,全球汽车业可能减产30%以上。

中国从日本进口的零部件包括传动系统、发动机零部件、发动机整机、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汽车电子电器等,其中大部分为汽车核心部件,日本零部件体系的破坏也将对其供应造成不利影响。

尚普咨询顾问贾炳楠在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虽然国产日系品牌车国产化率很高,大多在80%以上。部分企业如东风日产、广汽等国产化率超过90%,雅阁等一些车型更是在95%以上,并且大部分日系企业目前都已能实现在国内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由于核心零部件依赖日本进口,所以影响颇为明显。”同时由于全球采购的策略,我国很多自主车型的零配件供应链中或多或少也有日本供应商,因此部分自主品牌亦受到冲击。受零部件供应影响,中国市场今年预计减产180万辆左右。

电子信息:部分器件上涨替代厂家受益

发生地震的日本东北部,是日本半导体和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聚集地。因为日本在全球先进制造业领域占据着关键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设备主要供应者的关键地位,在这次地震中,电子产业遭遇的冲击巨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报告显示,此次地震对日本上游原材料及元器件行业的影响远远大于下游电子整机行业,并且这一影响迅速通过产业链的传递效应扩散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

具体地说,受此次地震影响,全球硅材料、液晶材料价格将上涨。这一涨价趋势将沿产业链向下游传递,造成相关企业的采购成本上升,利润水平受到影响。同时,因许多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日本企业位于本土的工厂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国内相关子公司,以及为其提供代工业务的内资企业,订单将减少,部分企业所受影响将达到30%。

这次地震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影响较大。日本拥有很多半导体零件尖端技术,其他国家无法制造。2010年日本半导体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0%。尽管近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但日本仍是闪存芯片的主要供应国之一,足以列全球价格产生影响。因此—段时间以来,国内市场上闪存芯片的价格持续坚挺。

此次地震对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及相关核心部件产业也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1~9月,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中,光学、照相等设备及零附件金额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5%(第四大类产品)。国内市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产品由于供应不足价格可能大幅上升,而数码相机、摄像机厂商也会因ECD等核心部件供应不足而出现生产困难。

液晶显示器(LCD)原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日本企业产能的下滑同样造成了市场供应的紧张。对于手机LCD及PcB而言,尽管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但一些必须的原材料来自日本,此外一些手机使用的高精度晶振及钽电容同样很多出自日本厂家,因此地震对手机行业所受影响同样不小。从半导体、内存、PCB、LCD屏直至部分被动器件都会因为日本地震受到影响。

地震使多个产业链主要日本供应商生产中断。但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地震发生后,东芝、索尼、松下和夏普等公司宣布关闭部分工厂,由此引发了市场对许多广泛应用的元件供应短缺或涨价感到担忧,特别是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热门产品储存数据的闪存芯片。而索尼、松下、东芝等企业部分工厂停产的消息传来后,芯片、内存卡以及手机玻璃屏开始大幅涨价。四川长虹、深康佳等股票在A股市场上强势涨停一松下、长虹是全球目前少有的几家规模化生产等离子面板的企业。在松下产能受损的情况下,四川长虹因其替代作用而成为意外的受益者。

震后反思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高度的行业分工,也带来了低成本和高效率。但此次日本地震危机,暴露出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即相关产业链在某些环节过度依赖某些国家。

“3·11”地震虽然给日本带来了了巨大伤痛,但是对于日本和周边的国家来说,不失为一次重新洗牌的机遇。地震对全球产业的影响,有些是暂时性的,有些则相当深远,值得反思。

反思一:

供应链布局或将分散化、多样化

日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上游。在过去近30年中,虽然日本陆续将国内制造业装配工厂陆续转移到海外,然而留在国内的只生产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厂、生产设备厂、研发中心等的工厂却依然牵制着相关产业的命脉。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整条组装线可能在数小时内“停工”。例如,日本是汽车电子芯片生产大国,此次地震使电子芯片供应链从源头发生断裂,而又没有替代供应。一个芯片厂出了问题,竟然导致全世界许多汽车厂家不能正常生产。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这次地震导致产业链的影响会提示企业在产业链的分布应该更加合理,包括在电子产业、汽车产业、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如何进一步组合产业链的问题。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此次日本地震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尽量保证产业链的完整性。”国内家电业中白电企业与彩电企业在地震后的反应,或许印证了这一点。中国白电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故分析师预计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白电企业影响偏正面。日本灾后重建拉动了国内白色家电企业的出口。但国内彩电企业则受制于上游液晶面板产业链的布局不够完备,如果由于日本液晶面板巨头受损而致面板价格的上涨,利润微薄的中国彩电业将雪上加霜。

如今,跨国汽车公司开始重新思考过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是否明智。“考虑到这次冲击,从保障整个生产体系稳定的角度来看,分散化、多样化的布局和采购方式会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张伯伟说。毕竟,把一个核心部件或材料的生产押注在同一个地区生产,将无法应对下一次自然灾害。

反思二:

中国自主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汽丰田在震后评估零部件供应链时发现,一些很小的但绝对不可缺少的零部件是日本本土企业独家控制的,很难寻找替代厂商。大量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在使用他们的产品。尽管合资品牌国产化率达到99.9%,但一个小部件不到位,整车将无法下线。这是整个汽车产业的“软肋”。

自主创新的口号在中国喊了若干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似乎也成了中国企业的重中之重,铺天盖地的宣传之势,和全球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让人恍然认为自主创新在中国已呈突飞猛进之势。世界上时速最快的动车组、首个特高压示范工程、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载入航天等更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但此次日本地震,充分暴露了中国汽车、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甚至制造业面临的尴尬。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超过日本的15.4%,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但是我们超越的也许仅仅是以量取胜的0.2%,而没有实现质的提升。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上文提到的汽车、电子等产业受日本余震冲击的影响巨大,也是由于核心性产品过于依赖日本进口,即日本制造企业控制着关键技术和品牌,在价值链中居支配地位,而中国企业从事加工组装,在价值链中处于从属地位。

虽然全球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国内厂家直接的供应商中日本厂商也不是很多,但日本在IT产业的影响力这些年并没有随着产业升级走向衰落,而是向着更基础、更尖端的部分升级而已。以致现在好像没有哪一个产业的源头不存在日本人的身影。与之相比,中国的产业升级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工业化”农业前景光明 篇4

目前, 日本一些大型企业正在涉足农产品的生产, 他们应用发光二极管照明、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等技术, 建造“植物工厂”, 探索农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据悉, 三菱化学公司今年4月将推出用大型集装箱改造的“植物工厂”。这种植物工厂在集装箱上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混合电源;室内装备了水处理设备, 通过循环利用节约用水;以LED光照设备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水耕栽培系统负责投放最合适的液体肥料;集装箱壁加装的隔热材料使外部的温度不会影响室内变化, 既可以控制能源消耗, 又可以准确调节植物生长的最适合温度。像这样的一个面积约30m2的集装箱, 一年大约可收获1.8万棵生菜和小松菜, 可谓非常高产。这种植物工厂最大的好处是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不论是寒冷地带, 还是无水沙漠, 都可以做到稳产高产, 保种保收。为了适应新生的植物工厂的需求, 昭和电工专门为植物工厂开发了LED产品, 可以发射促使农作物生长的特定波长的红光, 目前已被日本全国10多家植物工厂采用, 2010年的销售额预计可达10亿日元。

目前, 日本最大农药制造商———住友化学也已直接参与农业生产。2009年5月, 住友化学在长野县设立农业法人, 利用高科技生产草莓, 并计划很快在全国增设30~40个生产基地, 到2015年草莓销售额预计可达50亿日元。专业人士表示, 随着“植物工厂”的不断涌现, 日本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将具有光明前景。

日本农业生产标准化 篇5

发布时间: 2004-1-14 信息来源:

日本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包含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工艺以及农产品的标准化等三个方面。

一、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

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对于生产特定的农产品来说,是有一定的标准化的。如农田水利的标准化,道路及坡面的绿化和建设标准等。例如关于道路坡面植被施工要领(1980)、设计要领(1985)等,对坡面建设的坡度、形状、排水沟、不同地区种植的植被类型、种类等都有详尽的规定和标准。

二、生产过程和工艺的标准化

在日本作为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不用说具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农作物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方法和方案,到品种育成后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工艺规程,以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贮藏方法等都非常具体。以牧草品种选育为例,不同种类牧草的育成品系必须在规定的试验地进行区域试验。

为了明确育成品系的特性,使试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可比性,牧草育成品系除在指定的试验地进行区域试验外,还规定了新品系的特性鉴定标准和区域试验的实施调查标准。为了便于资料交流,试验数据的相互利用和计算机处理,对白三叶、紫花苜蓿、鸭茅、羊茅类、玉米等20多种牧草饲料作物制定了统一的种苗特性分类调查标准。所有的调查标准都规定了必须调查项目和参考调查项目,并对每个项目的记载标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1.区域试验的实施调查标准

(1)牧草区域试验调查标准。现行的调查标准是在1964年标准的基础上,经过二次修订而成的。温带型多年生禾本科、热带型禾本科分别使用共同的标准;多花黑麦草、豆科的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则分别有各自的标准。

区域试验的必须调查项目除了发芽好坏、鲜草产量、干物率、干物产量和病害外,其他项目因草种而不同。如①温带型多年生禾本科:始穗和抽穗期、株高、越夏后的刈割再生等;②热带型禾本科:早春长势,耐寒性、虫害、刈割时的抽穗率;③意大利黑麦草:刈割时的抽穗率、虫害、越冬越夏性、株高;④红三叶:返青期、始花期、株高;⑤白三叶:早春长势,混播时的比率、虫害、越冬越夏性;⑥紫花苜蓿:立苗时株高、早春株高、越冬前株高、晚秋长势、缺株率及倒伏程度等。

(2)饲料作物区域试验的实施调查标准。在日本主要有玉米、高粱和燕麦,其区域试验的实施调查标准也分为必须调查项目和参考调查项目。

(3)区域试验的耕种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对牧草饲料作物新品系参加区域试验的播种期、播种方法、播种量、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刈割次数和其他管理要求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如牧草的区域试验的小区面积为6平方米,重复4次,小区四周设置30厘米的保护区,以消除边际效应,试验重复进行3年。饲料作物区试的小区面积:玉米、高粱为10平方米,重复3次,燕麦为5平方米,重复4次,试验年限都是3年。2.特性鉴定试验标准

牧草的特性鉴定是指耐雪性、耐寒性和放牧特性鉴定。从家畜利用角度看放牧试验非常重要,现行的放牧适应性调查标准是1981年制定的,调查项目有:放牧时的抽穗程度、株高、始牧时现存量、放牧后的残食量;采食量和采食率、豆科比率、耐践踏性等20项。试验方法如下:分别草种设一牧区,把6-8个新品系重复5次,牧区面积0.2-0.5公顷,小区面积20-100平方米,同时放牧10-40头家畜,每年放牧5-8次。通过上述试验的品系,还要在指定机构进行品质分析,而只有按标准进行试验和测定后,才能申请日本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审定和种苗法登记,并受法律保护。农作物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水稻抗稻瘟病育成品系的鉴定必须在指定的爱知县的山间试验地进行。

其他园艺及果树等作物都有类似的标准和规定。对于作物的栽培工艺也有相应的规程和标准。如水稻不同品种有相应的栽培指南,严格限定农药的使用时期和次数,以及化学肥料的使用时间和用量等。农业标准化在更多的情况下,包含农产品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的标准化,这是由市场的需求所决定的。以鸡蛋的加工包装为例,须经过鲜蛋消毒→光照甄别→分级→包装后,才能上市流通。水果和果菜类的加工过程也大体相似。

三、农产品的标准化

在日本市场流通的农产品,应该说都是加工后,符合一定标准的农产品。所有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前,都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市场销售优级优价。除肉类是以100克作计量单位外,蔬菜水果等大多是一定的数量作为计量单位;鱼虾等也是以条为计量单位。梨、苹果等多以只为计量单位,特别是高等级的,如1只价格多少,大白菜、包菜等是1棵或半棵售价多少,其他如青菜、韭菜、芹菜等则是1把(束)价格多少,没有见到以重量单位计价销售蔬菜水果的。而这种情况下,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如1只LL级的苹果的价格可以购买到数量多达几十到上百倍的等外级苹果。更多的场合下,等外品的农产品是不进入市场销售,而作为加工用原料。

谈日本汽车工业对我国的启示 篇6

关键词: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发展启示

一、日本车工业发展的模式

日本汽车工业为了促成国产汽车的发展,1946年日本通产省内成立了专门负责汽车工业的“自动车课”。1951年9月,为了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优惠和保护政策来促成国产轿车的发展,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了促进国产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扶持保护政策。首先是严禁“官用车”的进口,各政府机关用轿车必须使用国产轿车。通产省对“民用车”的进口也同样采取极其严格的限制措施。当时除了美国驻军的家属、外国人、使领馆外,本国人想进口外国汽车几乎不可能。虽然这种极其严格的限制措施,招来了很多非难,但通产省仍然严格地执行进口轿车的限制。在保护国产轿车的同时,通产省研究了力争在5年之内开发研制出具有与外国轿车竞争抗衡能力的国产轿车以建立起本国独立轿车工业的方案。一是由国内的技术力量自行开发研制,但这样需要相当的时间,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二是从先进国家招聘技术人员来日本指导轿车技术的开发,如二战后法国就招聘德国的技术人员,取得了成功;三是从国外引进轿车生产线和主要零部件,在日本组装生产,在组装生产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最后实现完全国产化。1951年底,日产公司选择“引进技术”的第三个方案,认为这是最保险,最可能实现的方案。而丰田公司却选择了“自力更生”的第一个方案,希望政府给予贷款的支援。通产省同意了丰田公司和日产公司所选择的不同道路,于是日本的轿车工业在“引进技术”和“自力更生”两条道路上同时推进。在日本国产轿车占领国内市场以后,日本政府及时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以后,省油、廉价的日本小型轿车开始风靡世界,1980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之后,日本加快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并在1990年代开始,又成功涉足原来被欧美汽车厂家所垄断的高档车领域。今天,日本已成为全球汽车大国和汽车强国。

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953年7月15日,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于吉林长春奠基。1956年7月14日,一汽生产出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解放”卡车。1958年,一汽自行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71”,之后经过不断改进,于1964年投入批量生产,即为著名的红旗CA770(即大红旗)。上海在1958年试制成功“凤凰”轿车,后来(1964年)改为上海SH760。1964年,中央确定了长春一汽、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五家“定点”汽车制造厂,基本形成了能够制造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高级轿车、中级轿车、客车、特种车辆的全国汽车工业体系,再加上大多数省市所有的汽车制配厂(或改装厂)的产能,已形成一定规模。1965年,国家出于经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在湖北十堰筹建二汽。但二汽的建立并没有解决经济模式(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给中国汽车工业所带来的制约。1979年5月5日,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签约成立了第一家中外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1983年6月1日生效。1982年6月,中德双方签约合资生产桑塔纳轿车的协议,1984年10月10日,签约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3月21日正式成立。从此,中国汽车企业与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合资生产拉开序幕。如今,欧、美、日等国家的跨国汽车巨头都与中国汽车企业合资生产多种车型汽车。中国汽车工业由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了575.82万辆汽车,再加上进口的16.3万辆汽车,总销量592万多辆,超过日本的58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但是,在这一轮的合资、引进过程中,“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致使我国自主品牌极大地萎缩,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被外方公司掌控,利润率低,研发能力下降,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的“打工者”,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反思日本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制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目标以汽车工业带动整个工业领域,并且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并严格实施了详细的扶持、保护、指导政策。一是实行直接扶持,增加企业设备投人;二是给予企业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三是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四是支持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方针,多创国产自主品牌。

三、日本汽车工业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

欧美、日本与中国个体防护标准比对 篇7

关键词:个体防护装备,安全,标准,比对

个体防护装备(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是保护劳动者不受外来伤害、确保安全与健康生产的重要装备[1]。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人员伤亡,提高个体防护水平,减少财产损失,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个体防护标准是检验个体防护产品的技术要求,也是劳动者生产安全健康的重要技术保证。

以下对国际、国内个体防护标准的制定机构、体系分类及体系差别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并归纳我国个体防护及检测重要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明确我国个体防护及检测关键技术标准制定的重点方向,为个体防护及检测领域的相关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1 标准的制定机构或国家

1.1 欧盟和国际标准化组织

(1)欧洲标准化委员会[2](CEN)

CEN于1961年成立,宗旨在于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标准化协作,制定本地区需要的欧洲标准(EN,除电工行业以外)和协调文件(HD),CEN与CENELEC和ETSI一起组成信息技术指导委员会(ITSTC),在信息领域的互连开放系统(OSI),制定功能标准。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最近几年,ISO在个体防护装备方面颁布了许多新的标准。另外,德国、欧盟等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也逐步向ISO标准靠拢,ISO标准成为比较通用的标准。英国全部采用和部分采用ISO标准的占88%,近来还出现EN与ISO共同制订PPE标准,公布时采用同一标准号,如2004年公布的4项鞋标准,ENISO20344、ENISO20345、ENISO20346和ENISO20347。在防护服标准中也有类似情况,如ENISO6529等标准。

1.2 日本

JIS(Japanese Industria Standards)是日本工业标准的代号。JIS的制定对象是矿业品及工业制品。但在工业制品中具有特殊标准体系的药品、农药、化肥以及农业物资不作为JIS的制订对象。JIS标准是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所制订的标准,该组织是日本官方机构,由通产省大臣和副大臣任JISC的正、副会长。办事机构是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成员包括各方面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消费者代表,主要任务是审批、发布JIS标准。这样的建制是由1949年7月1日实施《工业标准化法》后实施的。

JIS标准按其标准对象分类。目前共有“土木建筑”、“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18类部门,各用英文字母表示(标于标准号中的“JIS”和“××××(标准号)”之间)。与我们相关的钢铁→G;化学→K;其他(包括试验方法、焊接等)→Z。按JIS标准内容的性质分为:①产品标准②试验方法标准③基础标准。

JIS标准制定过程有着标准化的程序,并保持透明度。从制订项目的确立、标准草案的制定、标准审议等过程均在官方标准化杂志上发布官方公告,供任何有兴趣有意见者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意见。目前,JIS共计有8000多个标准。

日本于1952年参加ISO,1953年参加IEC,为了达到WTO/TBT协定(世贸组织标准守则)的要求,日本积极参加ISO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任多个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国,并于1995年3月制定了“JIS与ISO整合化”的三年计划,目前已在多个JIS标准后附上相应ISO标准内容,并尽量也其靠拢。

除制定JIS标准外,“JIS标志制度”也是日本工业标准化制度的另一大支柱。JIS标志制度是一种官方认证制度,它主要是通过对按JIS生产产品的制造厂及产品本身进行审查以判断该产品是否事实上符合相关JIS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识别标志,从而达到使产品的购买者放心、产品的生产者努力提高产吕质量的目的,其具体办法是:①由各主管大臣对本部门适于实施JIS标志制度的产品标准进行指定,官报公告。②凡JIS标志指定产品的制造厂、加工厂均可申请,填写规定的申请书,向该主品的主管大臣提出申请。③主管大臣向申请工厂指派审查官员,按“指定产品的审查事项和审查基准”进行制造设备、检查设备、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审查,并对产品本身进行全面检验以判断该工厂是否具有制造符合JIS标准产品并能继续进行生产的能力,在确认该工厂的能力后由主管大臣签发证书允许该工厂在它们生产的产品上标上JIS标志。

日本关于个体防护标准是归类于日本国家标准中的医药类标准,其中JIS并不是强制性的标准,但是JIS中的很多数据得到了日本国家标准的引用,日本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所以相应的JIS标准也变得非常重要了。JIS中个体防护标准共78个[11],其中46个参照了ISO标准,32个未参照ISO标准,主要是日本标准相应的更加详细,例如将安全帽又分为自行车用安全帽JIS T 8134和乘坐汽车时候要佩戴的安全帽JIS T 8133等,呼吸类的个体防护标准又分为简易呼吸防护保护口罩JIS T 8158,电动抽气式呼吸保护面具JIS T 8159等,分类根据危害类型和使用种类更加详细。

1.3 中国

中国关于个体防护相关标准技术管理的技术机构为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的ISO组织为ISO TC94,主管部门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比较于欧盟和日本的标准化机构,我国的个体防护标准技术机构更加细化。

2 PPE的主要标准分类

PPE标准是研制、生产和使用这些装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和准则、规则。

2.1 PPE标准按照适用范围分类

PPE标准体系由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有若干相关的标准。

(1)基础标准[3]:

是指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或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标准,可直接应用,也可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例如:分类规则、名词术语、标志标识、图形代号代码等。

(2)技术标准:

是指与技术条件、产品性能、试验方法等有关技术方面的标准,包括通用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有时附有抽样、统计方法的应用、试验步骤等。产品标准除了包括适用性的要求外,还可包括诸如术语、抽样、测试、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要求,有时包括工艺要求。

(3)管理标准:

是指规范产品的配备、选择、使用、维护等过程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例如:配备标准、选用标准、使用规范等。

2.2 PPE标准按照防护部位分类

为防止或减少外来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装备。按照ISO/TC94(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分委会)的划分方法,PPE按防护部位可分为以下10类:

(1)头部防护装备

头部防护装备是用保护人体头部,减轻或避免重物冲击或尖锐物穿刺对头部伤害的防护装备。它包括工业用安全帽等,暂不含体育运动保护头盔。

(2)听力防护装备

听力防护装备是用以避免和减轻环境噪声(包括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对人体耳部伤害的护耳装备。它包括基于被动降噪机理的耳罩型、耳塞型护耳器以及基于主动降噪机理的有源降噪护耳器等。

(3)眼面部防护装备

眼面部防护装备是保护从业人员的眼面部,防止异物、紫外光、电磁辐射、酸碱溶液伤害的防护装备。它主要产品有焊接护目镜和面具、炉窑护目镜和面具、防冲击眼护具、防微波眼镜、防X射线眼镜、防化学(酸、碱)眼罩、防尘眼镜等。

(4)呼吸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装备是保护从业人员呼吸系统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按照防护用途分为防尘、防毒和供气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净化式、隔绝式两类。

(5)躯体防护装备

躯体防护装备是指保护作业者躯干部位免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的防护装备。它主要有防静电防尘系列、防机械损伤系列、阻燃隔热系列、防化学品系列、防寒保暖系列、防血液和体液接触系列、防熔融系列、防电磁波系列、防水防雨救生系列、防虫系列、易去污防油系列等。

(6)手部防护装备

手部防护装备是保护从业人员手部位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它包括物理因素伤害防护、化学因素伤害防护、生物因素伤害防护、环境因素伤害防护等类型,主要是各种防护手套。

(7)足部防护装备

足部防护装备是保护从业人员足部位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它包括物理因素伤害防护、化学因素伤害防护、生物因素伤害防护、环境因素伤害防护等类型。主要是各种防护鞋。

(8)皮肤防护装备

足部防护装备是保护从业人员裸露的皮肤免受伤害的防护装备。包括物理因素伤害防护、化学因素伤害防护、生物因素伤害防护、环境因素伤害防护等类型。主要是各种护肤剂、清洗剂和冲洗装备。

(9)坠落防护装备

坠落防护装备是保护作业人员高处作业安全,防止人员失去平衡或人员失去平衡后不被接触物伤害的装备。包括人员高处临边保护措施、高处坠落保护装备、滑倒预警与保护装备、低处倾倒或翻倒的保护装备。如建筑、电力、电信、铁路、矿山、消防、机械等行业作业场所人员广泛使用的包括安全带(包括安全钩、自锁器、缓冲器、滑轨、安全绳等)、安全网等防护装备。

(10)其他防护装备

不易归类的其他防护用品,如水上救生圈、救生衣等。

3 标准体系的差别

3.1 我国个体防护标准现状

我国PPE领域曾制定和修订了10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经多次清理整顿,现归口PPE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的国家标准有63项、行业标准有20多项,包括基础标准、产品质量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基本覆盖头部防护、眼面防护、听力防护、呼吸器官防护、手足防护、躯干防护和坠落防护等领域。现有63项国家标准中,正在报批的有26项,正在起草的有15项。其他机构的PPE标准,ISO有100项(包括水上救生用品),欧盟有268项,英国有275项。而我国现行标准大约有94项。

3.2 我国个体防护标准与国外的差距

与国际、国外的相关的标准相比,我国的PPE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体系不完整[1]

发达国家从事PPE生产及其标准的研究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从基础、方法、产品到管理,从生产、检测、配备到使用的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研究和统一规划,往往是需要什么标准,就制定什么标准,致使不同标准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技术衔接,如呼吸装备方面的标准种类繁杂,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标准种类不齐全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相应的新产品不断投入使用,但相应的标准却没有及时制定出来,如防油浸服的标准等。另外,有些已经有了成熟产品,但至今尚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1992年就已经生产光控电焊面罩。还有就是未把公共安全相应的防护用具标准纳入到个体防护当中来,比如日本标准里乘车用安全帽和自行车用安全帽都已经纳入到个体防护标准体系当中。

(3)检测方法落后

我国的PPE检测方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少还是采取人工判别的方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检测方面的标准落后[6]。

比如:呼吸防护标准技术要求虽然提高了,但是国内相应的检测手段却没有跟上。见表1。

(4)标准更新不及时

国外发达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3~5年,而我国标准的标龄偏长,个别标准标龄甚至长达20多年。标准的滞后已经影响了PPE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8]。

(5)标准制定不人性化[4]

只考虑技术指标[7],而不考虑使用者佩戴是否舒适,造成使用者不愿意佩戴。

如:职业眼面防护焊接防护中没有舒适带或者吸汗巾,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劳动者嫌麻烦或者嫌热,从而不愿意佩戴焊接防护面具。见表2。

(6)采标率低

我国现行的PPE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或先进标准的比例还不到30%,从某种意义上说,影响了我国PPE的发展和出口贸易[9]。

4 结论

日本工程机械低油耗标准的启示 篇8

在日本工程机械制造厂家的产品目录上,经常会看到“节省约20%油耗”这样突出自家产品性能的语句,但在旁边又会标注诸如“与本公司原型机比较”、“以本公司标准测算”这样一行小字。2008年6月,小松20t液压挖掘机PC200-8Hybrid正式投放市场,与原型机PC200-8比较,平均节省25%油耗。随后日立建机、神钢也相继推出自己的低油耗挖掘机产品。其中神钢于2010年年底推出的SK80H-2型混合动力挖掘机节油能力更是达到40%,但稍有遗憾的是这些数值都是以自家公司机型作为比较。

各个公司标准的不统一,表示方法不统一,造成了客户虽然能按照产品说明比较原型机和现有机型的不同,但对于不同公司的产品却很难进一步进行横向比较。日本各大生产厂商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混合动力型工程机械,但对如何进行公开透明的测量评定似乎并没有给予关注。

其实,统一的油耗标准在日本汽车制造界早就开始实行。按照日本国土交通省所制定的“10·15 Mode”(1 L汽油的行走公里数)测量方法,消费者很容易就能比较出不同厂家同类型车的油耗大小。例如丰田普锐斯只需简单标明“10·15 Mode”下38 km/L这样的数值,就足以说明其产品的特性。

事实上日本的工程机械行业也不是没有其共通的油耗测定方法,日本建设机械化协会(JCMAS)制订的相关标准中就包含了《土工机械一挖掘机油耗测试标准》。这个标准将挖掘、装载、磨合操作和空运转4个项目设定为标准作业,然后对完成这4项标准作业后的挖掘机进行油耗测定。但除了小松建机的一部分机种外,多数工程机械厂商始终没有发布按JCMAS规定测量的油耗数值。“建设工地的多样性导致油耗的不同,使用JCMAS进行测定也就无从谈起”,日本各大工程机械厂商依旧我行我素地使用着各自独立的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2010年日本建设机械化协会对JCMAS进行了积极的改进并出台了新标准,新标准不但包括现有工程机械,也同样适用于混合动力型工程机械。国土交通省与经济产业省也共同宣布,将对混合动力型工程机械的生产和研发提供适当补助金及税收上的优惠,但前提要求各大厂商需按照新标准进行研发和制造。

日本传统美学观与现代工业设计 篇9

1 日本传统美学观

日本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岛国, 国土面积十分有限且多为山地, 其自然资源非常稀缺, 加之处于火山地震活跃地带的地理位置, 导致日本的生存空间比较狭小,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日本文化形成了既排斥又吸收其他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日本的传统美学观也天生的与众不同。

1.1 折中性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精髓, 日本文化是一个大熔炉, 当日本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碰撞时, 首先认真虚心地学习, 然后有选择地吸收, 并结合自身现状成为独有的融合文化。日本的神道学来源于中国的“禅学”, 中国的禅注重内心的修养, 属于精神层面的, 而日本经过学习之后发展为神道学, 在注重精神修养的同时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更注重实用, 比如日本的茶道、花道、武士道等。日本文化的这种折中特性对日本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受到了西方文明的洗礼, 在东西文化的对抗中找到了平衡点, 在这一过程当中日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和信息积累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1.2 自然观

自古以来, 日本经历过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和资源短缺的洗礼, 日本人清晰地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而形成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传统美德。他们认为自然界充满了睿智, 自然界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人们只有吸取自然界的睿智, 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生存。这与西方理性, 主张个人的思想完全不同。

1.3 简单意象

日本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简朴、节约的生活习惯, 加之中国禅文化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空灵、虚无的美学思想, 也就是对“无”的追求。这里的“无”不是一无所有, 而是“无中生有”, 从深层次来感悟“无”的含义。正因为容器是“空”的, 才能收藏东西, 这样就其可能性来说, 非常丰富, 一无所有之中蕴涵所有, 发人深省。日本的这种美学观与我国庄子无为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亚洲的其他国家, 自古就对复杂烦琐的装饰情有独钟。日本却恰恰相反, 讲究简单、朴素, 这起初是为了节约资源, 所以要使“物尽其用”, 拒绝一切的浪费。但是, 缺少装饰的物体如何来表现美感呢?日本人从禅宗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即返璞归真才是更高层次的美, 他们常常不把物体表现得尽善尽美, 而需要通过人的心灵来感受物体, 让表面看来空荡荡的一物却能表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2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渗透着日本传统美学思想

日本人把工业设计的对象称为“道具”, 日语的“道具”一词, 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道途上具有的器具”也就是通往way of life 的器具, 包括佛道之具、武士道之具、茶道之具等。这一说法本身就渗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 当然, 在日本的现代工业设计中, 传统美学的运用无处不在。

2.1 中西合并的学习模式

日本审美意识中强烈的自然观决定了日本在工业生产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 以最小的能耗发挥物的最大功效, 即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而日本文化中的折中性则为这种革新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学习。

从1973年的石油危机殃及日本开始, 政府对有限资源进行反思, 意识到必须竭尽全力进行技术革新, 于是从模仿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采取了“双轨制”的策略, 在国外市场采用西方的模式设计产品, 在国内市场则采用日本的传统模式来设计产品, 经过短暂的低潮期后, 日本的工业设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最终成为优质产品的同义词。

2.2 极简的设计方法

日本的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向来简单明了, 经常用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内涵。“无印良品”是日本的知名品牌之一, 也是最能体现极简主义的设计方法。面对当前世界品牌激烈竞争的现状, “无印良品”却反其道而行之, 它淡化品牌意识, 用简单、自然、淳朴的产品形象来诠释品牌的内涵。“无印良品”的创始人田中光一先生对日本的传统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 其品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即有品位地生活。这种追求极简质朴的设计理念正是来源于日本追求简单意象的传统美学观。

在极简主义的设计方法指导下, “无印良品”在简化造型的同时, 生产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这样又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保护。这种与生俱来的美学观与现代主义“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简直就是殊途同归, 这就不难解释日本的现代设计为何能够迅速与世界接轨,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图1所示, 这款无印良品的CD播放器在造型上简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是其内涵却非常丰富, 它巧妙地借用排气扇的形式, 当使用者一拉下边的开关中间的CD就开始旋转了, 于是声音好像是从播放器里“吹”了出来, 使用者就像感受拂面的春风一样享受着音乐。如图2所示, 这是无印良品桌椅设计, 形式也是极其简单, 但是给人的感觉却非常雅致。

2.3 朴素的色彩

日本的产品设计色彩质朴, 多用简洁朴素的颜色, 既对立又统一, 使产品达到平和安静的感觉, 其色彩的运用也相当简练, 很注重与大自然的融合, 在朴素的色彩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比如日本国旗的色彩,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有美感的, 白色的背景与红色的太阳在色彩和面积上都非常简单朴素, 但是整体来看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2.4 实用的功能

从日本武士用的剑可以看出日本人非常重视实用, 中国的剑是直的刺的功能强一些而砍的功能弱一些, 中国的刀则只能用来砍, 日本的剑把中国的刀和剑合二为一, 既能刺又能砍, 很实用。这也与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是分不开的, 加之国土资源极其有限, 所以对“小”的崇尚形成了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即生产的产品尽可能的节约资源, 日本人把这种缩小意识运用于产品设计, 善于追求在更小的形式上集成更多的功能, 这就形成了一种轻快、小巧、亲切的设计风格。20世纪70年代, 日本设计界甚至提出“小既是美”的口号, 对“小”的追求, 使其养成一种对自然资源的危机感, 降低成本、节约材料成为日本产品设计的重要特点。例如世界上第一款随身听是由Sony公司于1979年研发出来的Walkman便携磁带播放器 (图3) , 标志着便携式音乐理念的诞生, 该产品有体积小、方便携带、操作简单等优点。

3 结论

日本的现代工业设计汲取了传统美学的精华, 并把它运用得游刃有余, 所以日本的工业设计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工业设计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中国当前的工业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 简单的抄袭和模仿比较普遍。而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 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在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设计文化发展的道路,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特点与传统美学的观察和比较, 寻求日本现代工业设计飞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得出在全球化浪潮中民族美学观的重要设计价值和意义, 这对于解决中国工业设计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日本,现代工业设计,传统美学观

参考文献

[1] (日)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 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09-187.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55-160.

日本农村工业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篇10

为摆脱战后经济几近崩溃的局面, 日本政府实行了向重化学工业倾斜的政策, 在经济迅速恢复的同时, 日本出现了工业和人口的畸形集中。以东京为代表的各大中心工业城市, 出现了严重的住房供应不足, 交通拥堵等大量的社会问题, 由于工业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地面下沉等公害问题也大量发生。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 造成了城市人口严重过密, 而广大农村则出现了人口过疏。面对这些问题, 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农村区域工业导入法》和《工业再配置促进法》等法规, 积极而有计划地将工业引入农村, 实现了工业的合理布局, 促进了农村与城市的均衡发展。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 工业化被定义为一种过程, 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提高, 二是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有增加的趋势。可见, 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离不开农业和农民的参与。农业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 要想做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 就必须全面 (包括城市和农村) 实行“工业化” (张培刚, 1994) 。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考虑工业合理布局问题, 避免出现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试图从日本农村工业化的实践中获得启示, 总结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为我国农村工业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2 日本农村工业化的经验

2.1 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

(1)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积极而有计划地将工业引入农村。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农地法》 (1952) 、《农业基本法》 (1961) 、《过疏地域对策特别措施法》 (1970) 等法律。肯定了各种与农业有关的经营活动, 积极调整农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 并为解决人口过疏和过密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实施农村工业化方面, 1973年制定的《农村地区工业引进促进法》是最为有针对性的法规。该法通过有计划地向农村地区引进工业, 促进增加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和改善农业产业结构, 谋求农业与工业的平衡发展。

(2) 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

二战以来, 日本先后制定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特别是前三次对工业合理布局和农村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62年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采用据点式的开发方式, 虽未从根本上解决地域差异扩大的问题, 甚至还带来了诸多公害, 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的形成。1969年的《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对进一步解决过密过疏问题和使大型工业在整个国土合理布局发挥了一定作用。《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1977) 注重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延伸, 并最终使得农村工业成为全国工业的一部分。

2.2 因地制宜, 多样化发展农村工业

(1) 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工业。

战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日本的农村家庭副业和手工业都得以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工兼业的农户, 兼业农户的比重达全国农户的2/3还多, 而其中以兼业为主的农户又占到了大部分。这为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又为农村工业派生出农村服务业提供了条件。

日本中小企业数量一直占日本企业总数的98%以上, 其中又有大量的农村企业, 产品涉及与农有关的各个方面。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有效吸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通过组织农副产品再加工, 有效提升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2) 城市大工业导入农村。

日本政府为了缩小城乡差距,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开发计划, 通过提高国库补贴率等方式促进地方工业的振兴。工业生产导入农村的政策, 有效地引导大城市的一些工业向农村小城镇扩散, 既减缓了所谓的“大城市病”, 又有利于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便利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为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各级地方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一村一品”运动。地方政府先以大力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发展, 再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工业区, 吸引资金进入。这种农村工业建设方式, 大量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为工业区周边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2.3 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

(1) 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

战后日本农村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农业经营规模得以扩大。在20世纪60-80年代, 日本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平均产值甚至一度超过了工业部门。大量闲置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不仅促进了工业快速发展, 而且对农业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 形成规模效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村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城市大工业的导入, 使企业周边形成企业群体, 为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农村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对日本居民的生活消费内容起到改善作用。更多的农民有了就地就业和兼业的机会, 改变了农村居民的就业结构, 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农业外收入。

(2) 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

日本在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同时, 进行了大规模的村居建设活动。一是农村道路建设, 既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 又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条件。二是适时进行合村并居, 系统建设农村上下水网络, 大力进行农村环境整治。三是建设适当数量和规模的社会公共设施, 如学校、医院、福利中心以及图书馆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 日本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 进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和流通网络, 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日本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3.1 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 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 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推进农村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措施上予以保障。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 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 这都为我国工业在东中西部大范围上合理分布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是, 近年来我国还是出现了东西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以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在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中, 我国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作用, 制定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既为农村工业化的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为农村地区工业开发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2) 合理进行农村工业园区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 全国各地出现了上项目热、建开发区热, 这些措施都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开发的进程。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规划不合理, 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 环境受到污染, 以及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给城市带来新的人口压力。因此, 我们进行农村工业化建设, 既要有助于城市工业化中这些问题的解决, 同时又不能给农村再带来同样的问题。农村工业化在政策保障的前提下, 必须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 进行有计划地农村工业园区建设。

3.2 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实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的目标, 必须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依据各地的比较优势, 合理进行农业部局。进一步调节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比重, 以优化农村产业间结构。同时, 又要对农业内部的种植业与其他各业作出合理安排, 使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走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自身素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农业道路建设以及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保证农业生产顺利、安全。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使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向土地的较大规模集中, 以有效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保障。

(2) 培育龙头企业, 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生产优势, 积极建设优质农产品专业生产区, 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和建立农业合作组织, 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到位的服务, 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原有农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3.3 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1) 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村工业化, 会大大加快农民弃农离农的进程, 这会在客观上促进农地向部分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大型农业机械可以有效发挥作用,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奠定基础。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又使更多的农民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转而向其他产业寻求就业, 这就为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农村工业化在使工业得以合理布局的同时, 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问题, 如环境污染、交通压力、社会治安等方面。这就要求我国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中, 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使工业布局科学化, 将公害发生的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避免在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土地撂荒, 以及非法侵占耕地的现象。

(2) 积极进行小城镇建设。

面对农业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我国有必要考虑通过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小城镇建设来进行劳动力的分流。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 既可以为农村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也为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工业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有效提高其生活水平。

做好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小城镇和农村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同时, 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在农村的展开, 保证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成果, 积极推进农村养老工作试点, 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4 结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集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城市病”不断凸显。这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 统筹区域、协调城乡发展。农村工业化可以有效实现工业合理布局, 促进农民就地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对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 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 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工业布局不合理, 造成环境污染, 甚至可能对农业生产带来伤害。但是, 我们完全可以科学规划, 稳步推进实施, 在享有农村工业化成果的同时, 规避各种问题,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焦必方, 孙彬彬.日本现代农村建设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曾建民, 彭玮, 董汪洋.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及启示[J].江汉论坛, 2008, (11) .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下一篇:企业伦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