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黄褐斑

2024-05-05

女性黄褐斑(精选三篇)

女性黄褐斑 篇1

关键词:中药祛斑胶囊,女性黄褐斑,研究

黄褐斑又称之为蝴蝶斑、肝斑, 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 在中医理论中属于“面尘”与“黧黑斑”的范畴, 近年来, 黄褐斑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种疾病在青年女性中较为常见, 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近年来, 我院采取中药外敷对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3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32-51岁, 平均年龄为 (38.9±2.4) 岁, 病程为6个月到1年, 在皮损类型方面, 蝶形型18例, 面上部型10例, 面下部型6例, 泛发型4例。本组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关于黄褐斑诊断标准 (2003年修订版) [1]。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38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9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皮损类型、病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措施

1.2.1观察组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19例患者, 采用中药祛斑胶囊进行治疗, 配方如下:

桃仁15g、枳壳15g、甘草10g、当归20g、红花25g、川穹15g、赤芍30g, 柴胡15g、将以上药物于120目筛中粉碎过滤, 将其装入胶囊, 每粒胶囊中药物为0.3g, 患者口服, 6粒/次, 每日12粒。

1.2.2对照组治疗措施对于对照组19例患者, 采用常规治疗措施, 具体方式如下:

患者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丸, 维生素C丸每次0.5g, 3次/d;维生素E丸每次0.1g, 3次/d。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种, 基本痊愈即肉眼可视色斑消退面积超过90%;显效即肉眼可视色斑消退面积超过60%不足90%, 色斑颜色显著变淡;好转即肉眼可视色斑消退面积超过30%不足60%, 色斑颜色变淡;无效即未达到以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人数×100%[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来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5、4、5、5, 对照组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3、3、5、8,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7%,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9%,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多发于额部、面颊、口唇与鼻部的咖啡色斑与黄褐色色斑, 在中医理论中, 黄褐斑的形成与气血不和、痰饮、风邪等因素密切相关, 若患者气血瘀组、肝郁气滞、痰湿凝滞, 那么就会导致体内气血运作不畅, 难以滋润到面部的肌肤, 这也是生出色斑的重要原因。《外科大成》中曾经提到:“黧黑斑多见于女子之面, 由血热不华, 火燥结成”。现代医学的研究显示, 黄褐斑的形成是由于多种外因与内因综合作用导致, 雌激素、孕激素、精神因素、化妆品、氧自由基、妊娠、避孕药、紫外线等均是引起黄褐斑的诱因[3]。

有关研究还显示, 氧自由基是引起黄褐斑的主要因素, 人体内内源性超氧自由基与不饱和脂肪酸发生作用, 产生过氧化自由基, 过氧化自由基进一步分解形成醛类, 醛类可以迅速的与蛋白质、磷脂作用而产生色素沉着, SOD能够有效清除过氧自由基, 从而抑制色素的沉着, 清除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 从而达到抑制黄褐斑形成的目的[4]。

在中医理论中, 黄褐斑的形成与气血不和、痰饮、风邪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可以从脾、肝、肾与瘀血角度进行治疗, 治疗需遵循活血化瘀、滋养补肾的原则, 本研究对于观察组19例患者采用中药祛斑胶囊进行治疗, 药物组方包括桃仁、枳壳、甘草、当归、柴胡、红花、川穹与赤芍, 其中桃仁、红花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当归能够养血活血, 润泽肌肤;川穹能够活血行气, 增加人体微循环血流, 也有着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赤芍能够凉血祛瘀;枳壳柴胡可以行气疏肝;诸药合用可以起到趋于消斑、行气活血的效果[5]。

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 观察组在使用中药祛斑胶囊进行治疗后, 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5、4、5、5,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 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3、3、5、8,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7%,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9%,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 中药祛斑胶囊能够有效改善女性面部的黄褐斑, 该种治疗方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 (2003年修定稿)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 13 (1) :12-13.

[2]贺永香, 刘学东, 吕丽红, 等.加味地黄汤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3 (22) :187-188.

[3]吐尔孙·乌甫尔, 艾尔肯·米吉提.维吾尔药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报告[J].新疆中医药, 2009, 18 (1) :198-199.

[4]胡志飞, 李勤, 陈永华, 等.中药辨证内服结合祛斑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50例[J].现代中医药, 2007, 10 (2) :283-284.

解除女性黄褐斑的烦恼 篇2

一、揭开黄褐斑产生的诸多因素

皮肤的黑色素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黑色素颗粒,从而使肤色加深。过量的黑色素堆积是形成黄褐斑的罪魁祸首。黑色素颗粒是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的,凡是能促进酪氨酸酶活性的因素均能促进黑色素形成。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孕激素均可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并能促进其转运,从而形成大量的黄褐斑。

日光 过度日光照射会使黄褐斑加重,尤其在面颊部更为明显。维生素D3也能增加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黑色素的大量合成。

自由基 正常情况下,体内有许多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等,可对抗自由基水平增高。一旦清除剂失调,使氧化反应加速,自由基便促使大量黑色素产生,黄褐斑明显增加。

劣质化妆品 化妆品中氧化亚油酸、水杨酸、重金属元素、防腐剂、香料、染料等成分甚至蜂蜡基质均能直接刺激皮肤,产生黄褐斑。尤以劣质化妆品更为有害。

微量元素含量异常 血清中铜、锌、铁水平过高,镁水平降低,均能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强,黑色素沉着增加而发生黄褐斑。

血黏度增加 血液黏度增加而致血液瘀滞,使皮肤的微循环障碍,从而产生黄褐斑。

遗传 统计表明,30%~47%的黄褐斑患者有家族史。

精神因素 易怒、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和社会压力会使黄褐斑进一步加重,导致皮肤色素明显加深。

药物 口服避孕药、苯妥英钠等药物能诱发黄褐斑。

二、中医为何能治疗黄褐斑

中医理论——有斑必有瘀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即情志失调,肝郁血滞;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损伤脾脏化湿生痰,气机不利,导致气血瘀滞运行而不能上荣于面,使颜面失于营养是发生黄褐斑的病机关键。黄褐斑的发生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故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

常用单味中药、中药经典方和中药提取物

单味中药:当归、山茱萸、薏苡仁、女贞子、川芎、人参、珍珠粉、何首乌、香附、白及、红花、丹参。中药经典方:逍遥散、六味地黄丸、桃红四物汤、六叶汤。中药提取物:灯盏花素、白藜芦醇、原花色素、茶叶提取物、甘草制剂、芦荟苦素。

中药的悦色祛斑作用不是单纯的增白祛斑,而是利用天然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通过补益脏腑、调理气血、祛除病邪而从根本上发挥作用。

三、根治黄褐斑要有耐心

黄褐斑容易反复,其治疗必须要有耐心,方能奏效。

1.护肤防晒 日光照射是诱发黄褐斑加深的主要因素之一。日光中的紫外线B(UVB)是造成皮肤变黑的主要原因。

在生活中应注意防晒,合理选用适当的防晒护肤品以预防色斑的加重。外出时采取合适的防晒措施,如用遮阳伞、穿防护衣、戴草帽,根据季节选择防晒品(防晒指数SPF10~SPF30,PA+~PA +++),一般日晒时间越长或日晒强度越高,选择的指数越高。对于长期使用电脑的患者可每隔3~4小时用温水清洗一次面部,并做好保湿护理,尽量减少面对电脑的时间。此外,应注意防止各种电离辐射,包括各种显示屏、荧光灯、紫外线照射仪等。

2.去除病因 要想从根本上去除黄褐斑,需从调整内分泌入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由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应停止服用,但在短期内很难马上消退。

3.调畅情志 焦虑、烦躁、失眠、心神不宁等各种不良情绪容易导致黄褐斑的发生及复发。因此,应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放松心情,避免过多忧虑和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4.运动美白 适当的锻炼可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得到充足的营养,保持红润光泽,增强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这对于黄褐斑的预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熬夜是导致黄褐斑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注意劳逸结合,减少夜间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

四、饮食调护,祛斑美容

黄褐斑患者应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咖啡、可乐、浓茶、酒等刺激性的食物,以防黑斑扩大并变黑。

1.猕猴桃 猕猴桃被喻为“水果金矿”,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D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皮肤内多巴醌的氧化作用,使皮肤中深色氧化型色素转化为还原型浅色素,干扰黑色素的形成,预防色素沉淀;维生素B可减少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减少皮肤黑色素的生成,保持皮肤白皙。

2.番茄 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维生素C,是抑制黑色素形成的最好武器。

3.柠檬 柠檬中所含的枸椽酸有助于防止皮肤色素沉着。

4.大豆甜汤 黄豆、绿豆、赤豆各100克,洗净浸泡后混合捣汁,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用白糖调味做成饮料。大豆中所含的维生素E能防止色素沉着。

5.红枣樱桃粥 红枣50克,花生30克,去核樱桃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所有原料放入锅内煮粥,煮至浓稠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6.祛斑美肤汁 芹菜80克,苹果1个,雪梨1个,柠檬1/4个,榨成汁,每周饮用2~3次。

适当食疗,以助祛斑

1.猪肾山药汤 猪肾2个,山药100克,枸杞子50克,沙参50克,薏苡仁50克,盐、姜、葱、胡椒各少许;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炖至酥即可。可补肾健脾,补血养颜。适用于胃纳欠佳、腰酸乏力的脾肾亏虚型黄褐斑患者。

2.地黄老鸭煲 生地黄50克,山药30克,枸杞子20克,老鸭1只,葱、姜、黄酒、盐、味精各少许;加水、盐,煮至鸭熟,加味精调味后即可。可育肾养阴,泽面润肤。适用于常伴睡眠不佳、夜间汗出、腰酸、手足心热等症状的肝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

3.八宝祛斑粥 生薏苡仁10克,芡实10克,莲子15克,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赤小豆15克,大枣10枚,粳米200克;将原料加适量清水煮40分钟,放入粳米同煮至熟,食时加冰糖调味,早晚各吃一小碗。适用于面色萎白、胃口不佳、疲倦乏力的气血亏虚型黄褐斑患者。

女性黄褐斑 篇3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方案

选择我院2001年12月-2005年12月的门诊病人82例, 年龄21~39岁。符合我国制定的黄褐斑的诊断标准, 无怀孕、甲状腺疾病、肝功能异常、太阳暴晒等因素。所有入选病例在月经第3天检查性激素全套, 并选取12名正常人检查性激素进行对照。计算黄褐斑组与正常人组性激素的组间差别。使用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光免疫分析系统。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前均检查性激素全套, 治疗组予克罗米芬15mg/d, 对照组予六味地黄丸8粒, 每日2次口服。

1.2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 (1) 肉眼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 (2) 评分法计算, 治疗后下降指数≥0.8; (3) 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象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55。显效: (1) 肉眼视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60%, 颜色明显变淡; (2) 评分法计算, 治疗后下降指数≥0.5 (3) 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象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15。好转: (1) 肉眼色素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 (2) 评分法计算, 治疗后下降指数≥0.3; (3) 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象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5。无效: (1) 肉眼色素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2) 评分法计算, 治疗后下降指数≥0; (3) 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象测量疗效评定单位ID值≥1。

1.3 观察结果

(1) 黄褐斑组与正常组的激素水平比较见表1。黄褐斑组的E2平均值与正常组平均值对照, 明显高于正常组, 经t检验P<0.05, 有显著差异。从而证明黄褐斑的发病机理与性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2)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 对照组为50%。经t检验P<0.0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女性爱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部黄褐斑成了美容的障碍。美容师及皮肤科均告知病人为内分泌失调, 而内分泌科却苦无证据, 未找到激素异常的相关证据, 也没能找出良好的治疗方法。笔者在研究中发现: (1) 黄褐斑与病人年龄密切相关, 均为育龄妇女; (2) 与性激素水平相关, 如孕期妇女黄褐斑被视为正常, 其孕激素、雌性激素水平高众所周知, 其次, 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面部长斑大家也认同。本文的性激素测定也证实了这一点。资料显示: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 孕激素能促进黑色素体的转运和增加黑色素量。Maedak等学者对正常人黑色素细胞用垂体激素、MSH (促黑色素细胞生成激素) , ACTH、FSH、E2、E3、P进行孵化。孵化2d后使黑色素细胞增大并呈树突样改变。试验中发现,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 垂体激素能增加酪氨酸酶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TRP1) 的活性, 而卵巢激素只增加TRP1的活性。这一结果显示, 垂体和卵巢激素引起皮肤的色素增加可能是通过刺激表皮中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 并且E2、E3、P在黄褐斑的发病机理中起作用。另外黄褐斑的发病机理与日光照射、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这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笔者利用克罗米芬能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机理, 予病人小剂量口服克罗米芬,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内分泌科的角度为病人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方案。因剂量小没有明显的促排卵作用, 在观察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笔者还准备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不断总结。

摘要:目的:研究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用克罗米芬口服作为治疗组, 服用中药六味地黄丸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在观察期内未见副作用。结论:小剂量克罗米芬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显著, 尚未见不良反应。

关键词:克罗米芬,黄褐斑,疗效

参考文献

[1]史轶繁, 主编.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 (M) .北京:科学社, 2000.470.

[2]高妍, 主编.现代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 (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24.

[3]赵东, 陈敬.中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 (J) .天津医学, 2007, 19 (2) :39-41.

[4]高宇, 钱桂萍.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5 (4) :191.

上一篇: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一篇:供电公司用电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