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023-01-22

第一篇: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的,经营规模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也处于飞速发展期,期间,我国的中小企业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扩张期、成熟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资金的要求也不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中小企业处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夹缝中,受到金融体制、机制、政策、社会信用体系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融资难可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融资难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就需要认识并认可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近年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然而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甚至威胁到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心爱哦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寻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延伸出当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和对应的原因。并进一步的探究除了相关的对策与途径。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一部分可行性的建议,并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在解决融资难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寻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延伸出当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和对应的原因。并进一步的探究除了相关的对策与途径。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一部分可行性的建议,并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在解决融资难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当下的社会环境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特有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与模式,对问题的探究在注重了企业融资多元化的基调上更强调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剖析与解决。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制下,中小企业能够真正参与到其中来,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向,展示出中小企业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向较为专业,能够为大企业提供专业的协作一体化服务,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从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盈利。在建国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覆盖面非常广,能够有效辅助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我国,食品、造纸、印刷、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木材、家具等行业多为中小企业,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创造与贡献。诚如经济学家吴敬链所说的那样: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中小企业是稳定财政收支的基础 中小企业能够有力支撑财政收入,特别是对于地方而言,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虽然中小企业的资金量比较少,但是其数量多、资金流动快、经营方式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利润,这就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能够为财政提供稳定可靠的税收来源,从而保持稳定的财政收支。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较为迅猛,企业经济效益好,地方财政收入较为宽松,社会也就相对稳定。

(三)中小企业是鼓励民间投资的重要载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资金大大增加,但是受到经济体制和准入门槛的限制,资金很难流向大型垄断企业,使得民间资金很难参与到国民经济的投资建设当中去。民间资金除了投资到金融领域之外,只能找寻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投资手段。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私营企业,行业门槛低,投资小,能够为民间资金的投入创造条件,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是我国民间投资的重要载体。

(四)中小企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当前,就业率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小企业面广量大、开业快、投资少、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并且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使得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加,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我国,即使在缺乏政府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大量中小企业自身也早已实现了自我雇佣,这就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政府安置就业的压力。中小企业稳定发展,能够吸纳就业,这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筹资方式有限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成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借贷、上市融资、债券这三种,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三种方式进入到高门槛、高成本的融资市场。金融机构主营业务客户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不愿意受理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加上受到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影响,使得许多国有金融机构不愿意和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的资金就会变大,但是本身又缺乏筹措资金的渠道,致使很多中小企业昙花一现,很快走完生命周期。即使能够取得银行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数额小、年限短、成本高、审批时间长,很难满足中小企业数量少、时间紧、频率高的融资特点。

(二)许多企业无法取得金融机构信任

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缺乏信用观念,不能将经营信息、财务信息透明的呈现出来,企业在融资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金融机构很难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盈利状况的审查,这种局面下金融机构很难建立对企业的信任,造成融资难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缺乏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自身原始资金积累,依靠内源融资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在企业发展初期,较小的资金量能够满足较低的准入门槛,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是对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自有的原始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现状。市场瞬息万变,给予企业的喘息时间非常短,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很难再继续发展下去。

(四)中小企业信贷“两极分化”明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处于不断深化中,金融机构比较青睐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一旦项目得到认可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获得融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顺畅。而一些产品竞争力低、资金少、信誉度低的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途径就没有那么顺畅。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经济效益差别造成了信贷融资方面的不同待遇,但企业的产品和项目都不被业内市场看好时,获得贷款的机会就变得非常低。

(五)企业间互相担保问题较多 随着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利益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企业间相互担保取得银行贷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运作风险,因为存在担保关系的企业不止一家,涉及的企业往往在三家及以上,一旦其中有一家出现资金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个担保链条中的其他企业,造成整体的破坏性。

(六)国有中小企业和私营中小企业融资待遇差别巨大

国家提出“抓大放小”的口号,这一宏观政策造成了企业间信贷的不公平现象,金融机构偏爱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诉求置之不理。金融机构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国家政策的本意在于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放弃那些产能低、高污染、高消耗、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而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片面的执行这一政策,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七)自然人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方式

当今机制下,银行一方面很难对中小企业的法人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需拓展信贷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会寻求一条满足双方面要求的途径,即向企业股东房贷。企业股东作为自然人,资产抵押银行后就无法进行转移,这就保障了银行的利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同时满足了借贷双方的市场需求。

四、中小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一)内部原因

一是中小企业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当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企业可支配的财力逐渐增大。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利润分配倾向,这种短期化的操作手段暴露了中小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眼光的长期经营思想的短处。在这种经营意识的影响下,使得企业自身缺乏积累意识,造成中小企业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不足,难以从企业发展角度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之不足。

二是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内部制度。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扩张期、成熟期。而在前三个阶段,中小企业的生存境地非常艰难,企业缺乏管理经验,没有健全的内部制度来支撑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来规范资金使用情况。中小企业建立前期,对外也不容易产生影响力,这就制约了获取资金的渠道。但企业没有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那么企业的融资规划也是不健全的,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项目产生兴趣,但企业不能就产品、市场、未来计划做出真实、客观的描述,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信用度。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缺乏资金支持,固定资产比较少,流动资产变化比较快,很难对无形资产进行量化,受限于经营规模,企业很难形成稳定的大额的现金流量。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时,需要融资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考虑到企业的偿还能力,银行很难放贷。

(二)外部原因

一是受到金融体系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银行内部也在进行着改革,这就使得银行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受到限制,审判权掌握到分行手中。此外,许多商业银行方面有着“谁贷款,谁负责”的规定,即谁贷的款由谁负责催收,不能清收的由信贷员负责,使得信贷员的压力增大,主观上不愿意去开拓信贷市场。受到审批权和信贷员业务范围的双重限制,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的难度就变得非常大。 二是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虽然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还未真正重视起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依旧实行“抓大放小”、商业银行实行“双优”、“双大”信贷战略,即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质客户和大企业、大项目。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这部行业法规也只是停留在框架层面,并未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相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享受挂账停息、呆账准备等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则无法享受到同样待遇。

三是受到市场信用担保体系的限制。中小企业在管理、资金量、战略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其自身风险系数相对比较高。在当前沿用的信用体系中,中小企业属于贷款风险较大的对象,而它要求的资金数额不大、笔数较多,银行很难满足其要求,很难设计出符合中小企业资金要求特点的贷款。在我国,信用担保的市场化运作还没有完全成熟,缺少为中小企业的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无法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专门化的信用保证,使得市场信用担保体系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快国有银行体制改革

政府要着手进行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让银行摆正对待中小企业的态度,从“歧视”的态度中抽离出来,公平的对待中小企业。作为银行,一定要客观的看待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对待中小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充分拓展中小企业的放贷业务,将中小企业的放贷业务发展为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新的增长点。要有针对性的设立贷款方案,扩大银行的服务内容,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针对审批手续繁琐的现状,还应科学设置审批手续,从程序、时间上进行简化,及时快捷的将资金输送到企业市场竞争的第一线。中小企业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发展时期,银行要根据企业发展特点来提供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项目,以满足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此外,银行还应建立持续相关联的风险分析体系,除了同中小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外,还要给予这些企业政策咨询、风险分析、市场判断等方面的帮助,对企业灌输融资知识,帮助企业进行融资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信誉评估体系,联合各相关部门建立后台数据库,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对各个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款能力做出科学评判。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发展的空间既包括外部环境又包括自身建设,其中企业自身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认准形式,以高度的敏感来察觉市场环境的变化,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来适应市场发展规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正在努力为中小企业打造生存发展的环境,各中小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眼光来看待问题,重视人才和科技水平,坚持诚信为本,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认识到自身融资知识的欠缺,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融资知识的学习,提高融资决策的科学性。树立品牌意识观,利用品牌商标、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专营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来培育企业的无形资产,努力提高企业的信用度。此外,中小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充实企业的自留资金,增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应在多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扶持,加大扶持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标准,让中小企业沿着法律的引导健康的发展下去。加大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力度,切切实实将中小企业纳入到信贷体系中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以强有力的支持来支援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将政府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入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行列当中来。用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这个问题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一方面积极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另一方面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信用资质、融资能力入手,双管齐下,共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增长。建立健全金融担保体系,切实突破中小企业才的发展瓶颈,给金融机构吃下“定心丸”,以健全的担保体系为依托,既能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又能规范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引导产业升级,让重污染、高能耗、低科技水平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大力引导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培养低能耗、零污染的高新科技产业,以市场发展的眼光来引导产业的走向。

(四)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在我国现行的信贷体系当中,企业的信用体系被当做一项必要的条件来对待,但是受到企业规模、经营体制的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能客观科学的得到评价,这就需要借助信誉担保来辅助融资工作的完成。既让银行放心,又能让中小企业如愿得到贷款,其中需要大力扶持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并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信用担保市场,使其能够成长为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

(五)鼓励中小企业大力引进外资,加强与外商合作 当今已进入了经济一体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已经进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当中。外商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密集的地区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用于招商引资,为外商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借助外商的资金,协助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六)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一方面民间资金数额大、投资意向强烈,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需要资金支持,二者存在供需关系,在供与需之间需要政府规范引导民间资金的投资使用。政府应设立专业组织,用于研究、引导、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中小企业合理合法使用民间资金。银行也应合理调整利率政策,针对企业性质的不同,予以政策倾斜,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新型的民间担保模式,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体系,鼓励保险公司、信托机构、城市合作金融机构加入到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中来,政府积极发挥作用,给予担保、政策和财政方面的倾斜。

六、结论

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安置就业、活跃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如此,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的情况的限制,始终不能突破融资这个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业界各个层面都在加速调节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但困难依然还在。要想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就需要中小企业直面自身问题,从自身寻找突破口。总而言之,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要从根本上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困境,除了中小企业自身,需要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关勇 山东扶持高技术中小企业 中华工商时报 2007/12/04

[2] 赵迪琼.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08):

[3] 东山 山东将建风险补偿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国改革报 2007/07/02 [4] 邵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其解决思路浅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08)

[5] 卢青 赵惠 山东中小企业上市困局 联合日报 2007/10/10 [6]杨育谋.动产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新路径[J].国际融资

2005 (01)

[7]谢启标.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的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 2005 (09)

[8]唐皓. 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 东方企业文化

2007 (02)

第二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地位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我国工商系统注册企业数量的99%以上;每年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工业产值大约占全国总产值的60%,实现的利税占全部利税收40%左右。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的GDP的55%、出口总额的 60%,以及45%的税收和75%的就业机会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二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缓解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然而,资金问题已深刻地成为束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从银行贷款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其它融资方式基本与中小企业无缘,这种量上的极不对称,造成了融资结构与潜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对称性,最终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且每一次的宏观调控到来之时,最先受伤的往往都是中小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一)融资粱道狭窄,资金来源有限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经济部门可划分为政府、金融、企业、居民和国外五大部门。中小企业的融资有五个渠道可供选择,一是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是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三是私募方式,四是商业信用,五是向银行贷款。以上五种融资方式,前四种为直接融资,其中资本市场融资门槛较高,风险投资基金融资运作难度较大,私募方式融资风险大,成本大,商业信用易于获得,但期限较短。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经常借助于商业信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其他三种融资渠道基本不能畅通使用。第五种向银行贷款为间接融资,理论上讲应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现实生活中难度相当大。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内源融资比重。

(二)商业银行惜货,难以满足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渠道,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其经济活动受趋利性的影响,只能向符合其准人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多数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寻求与大型企业搞银企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政府的政策性银行贷款又有很多限制。因而,众多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苦苦寻求不到银行“雪中送炭”的支持。

(三)民间信货活跃,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中小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融资异常困难,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地区地下金融的繁荣。有关调查表明,全国地下信贷的规模在7400亿一8300亿元之间,接近国家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为33.99%。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地下金融并不能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民间融资的松散性、盲目性和不规范性,民间融资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

大部分中小企业分布广泛,规模小且成立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差,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可信度;自有资金不足,贷款的风险化解和补偿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贷前审查、贷后检查监督的难度,与银行执行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

我国银行机构贷款对象性质上的区别对待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发放贷款必须要受到法律、法规和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的约束。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 50%以上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等级 60%以上都是 3B 或 3B 以下, 抗风险能力较弱,而银行新增贷款 80%集中在 3A 和 2A 类企业,多数中小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基本条件。

2.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

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 的失败率,因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在强化信贷资金管理后,对贷款更加谨慎,贷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贷款的责任更加明确,贷款的环节越来越复杂,也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越来越高,加重了融资难度。商业银行也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贷款方面力求效益最大化。中小企业贷款绝大部分都是流动资金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风险大,贷款管理成本高;再加上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型金融机构对地方企业了解程度相对较差,银行受评估正确性、银行无法分担和 自身对商业化改革适应性的限制,不会愿意过分冒险。我国众多的银行机构中至今尚未有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银行。

3.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吸收资金以充实自己的力量。在国外,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股权交易成为其必然的选择,在市场化融资上提供风险投资渠道,方便中小企业面向市场融资,但这需要健全的资本市场。从我国资本市场来看,它的发展是被动的、滞后的和非市场化的。在金融抑制政策和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显得十分缓慢和滞后,它的发展结构失衡,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融资结构单

一、机制不健全和功能缺陷。

4.银行信贷的不恰当收缩和不到位服务加大了矛盾

去年以来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是为了控制银行信贷流向过热行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仍然是银行机构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新增贷款计划、既定的经营战略以及项目贷款发放连续性等诸多因素的约束,商业银行压缩中小企业贷款存量、提高新增贷款条件、取消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500 万元以下的贷款审批需报省级分行审批)的做法较为普遍,人为制约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增加。这就使本来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但受资金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约束,进一步支持的能力受到抑制。尽管中央银行近几年发出过多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窗口指导文件,并制定了风险溢价的利率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5.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

在美国可以看到“小企业管理局”这样的机构,它主要的工作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是美国中小企业特殊信贷融资机构。而我国融资市场可谓是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有大量资金没有投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又无法获得这部分资金。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自由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只能依赖担保性贷款,这就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中介机构来“平衡”双方的供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即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机构资金来源不足、担保基金不能规避自身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有效运作。

6.缺乏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应有的政策扶持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泰国小企业金融局、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均由政府设立,并且程度不同地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就较倾向于大企业,许多人认为落后国家想要发展经济,追赶甚

至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使得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优先发展等同于大企业的优先发展,为大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在搞活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便利上却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提供许多优惠政策。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建设

1.尽快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发展规划。加快制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建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协调、发展规划、市场建设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关政策或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 要在金融政策定位上明确和硬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安排。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计划和中小企业的不同类型、发展前景、经济规模和效益等情况,专门确定金融扶持的重点、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明确规定中小金融机构要以中小企业为信贷服务对象,各国有银行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应真正积极、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3.要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主要包括:贷款、贴现政策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支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发展,帮助银行培育、发展优质的中小客户群体;建立有效机制化解金融机构因政策性因素形成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在坏账冲销、补贴资本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4.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除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和利率浮动区间,还可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的商业银行实行诸如冲销坏账、补贴资本金、补贴利息损失等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5.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高科技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以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风险经营中小企业、出口型中小企业等,并从战略的角度,从整体上增强中小企业素质出发,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计划。

(二)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

1.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应当放松对中小企业经济内生性金融制度创新行为的限制,保护中小企业经济的内源融资基础,培育适合中小企业经济特性的金融中介机构,想方设法让民营经济首先从内部获取必要的金融支持。同时建立再担保机构,为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服务,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并配合银行、财政等部门,对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

2.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政府首先应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专门立法,规范其职责范围、资金来源、动作方式等,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经营运作具有法律规范和法律保证。另外,在立法上还要明确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关系,提倡以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大力推动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壮大。此外,由于我国企业立法和有关政策主要是按照所有制性质制定的,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够明确,给担保机构的实际操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因此,应立法改变中小企业以往概念模糊的提法,明确中小企业的范围,打破所有制界限,制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设立、运作和融资管理等相关条例。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良好关系.政府应协调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此外,应当明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是分散银行风险,而不是完全接受银行风险以使银行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获取稳定的收益,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与协作银行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范围、责任分担比例、资信评估、违约责任、代偿条件等内容。

4.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经验表明,政府在体系建

设中的推动作用是关键性并无法取代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主要工作理应由政府承担。首先,政府财政应加大力度拨出专款,建立信用担保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各级政府要成立中小企业辅导中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理财等方面进行辅导。最后,政府还要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律支持环境,并借助政府的宣传优势,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信用担保体系,激发广泛的参与热情,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部分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扶持,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帮助最为重要。在中小企业融入的资金中,绝大部分来源于金融融资和股票市场的风险投资,而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风险投资很难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贡献,所以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首要问题。在我国不论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担保体系还是引导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部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要注重在这两方面做出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在政策上开绿灯,在操作上向中小企业偏斜,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融资市场法规。只有如此,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才能顺利完成,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步入快车道。

第三篇:(提纲1)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提纲

一、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

2.信用歧视。

3.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4.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的歧视

5.一些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规范,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6.缺少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7.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银行也感到放款难。

8.在中间业务方面,满足中小企业交易需要的结算工具较少。

9.在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10.我国中小企业缺少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各方面管理不规范。

1. 中小企业大多是以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

2. 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等许多管理方面不够规范。

(二)信息不对称,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逐步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徵的融资支持体系

1. 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

2.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3. 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和互助基金

4. 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多层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

5. 发展风险投资

6.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7.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8.避开融资误区,保证融资安全

(二)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

(三)金融机构要更新观念,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

(四)中小企业应主动创造融资环境和条件

五、结构及政策建议

(一)民营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特点,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主要是外源性融资问题。

第二,在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其融资关系变迁的路径呈现出早期阶段融资关系偏少、后期阶段融资关系偏多的特征。

第三,民营企业融资关系变化路径依赖于有限的融资关系,对干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无法与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融资关系,要从融资关系单一的小企业成长为多融资关系的大企业,只能依赖民营经济自身内生性的融资机制,依赖于非正规的融资关系,其成长受阻于早期阶段。

(二)根据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的特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着力点应放在提高外源性融资能力上。具体来说:

第一、民营企业本身必须成为一个良好的借款人。

第二,商业银行应积极改变旧模式,审时度势,看清民营企业发展态势和金融服务体系与之相匹配的关系。

第三,必须扩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四,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和运转框架。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探讨

一、 选择这个题目的来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2010年,由国际金融公司(IFC)对北京、成都、顺德(广东省)、温州(浙江省)等地私有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私有企业因为缺少融资途径,已严重束缚了它们的发展。也就是说,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不会合理利用先进的融资方式寻找融资方案,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政府的法规还不完善以及监管的不够完善,等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把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力量结合起来。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找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意义

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经济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已经从国家、集体所有的完全公有制到由私有企业扮演强有力角色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到1998年底,国内非国有部门的产出增长到约占GDP的27%。私有经济的重要性跃居第二,仅次于国家所有部分。尽管非国有部门日益重要,但直到1999年底,它们仅获得银行贷款总额的1%,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非国有企业仅占上市公司的l%.这种既想增强非国有部门的活力,但又限制它们使用金融中介来融资的矛盾表明,如果不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也许它们就不能持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

三、课题完成的条件和优势

1、条件

A 、背景条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现在有大量数据表明,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企业拓展的根本途径。

B 、基本条件二战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进世界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最佳途径。尤其是90年代,美国等一些新兴科技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在科技板市场的成功上市,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高度关注。虽然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但是融资困难问题同样一直是它们头痛的难题。为此,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上做了不少文章,十分值得中国借鉴。

2、优势

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美国政府设有正部级的小企业管理局(SBA),在全国50个州中设有96个区域和地区性直属办公室,拥有员工3000多人小企业管理局经国会授权拨款,可通过直接贷款、协调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为小企业给予资金帮助;日本在战后相继成立了三家由其直接控制和出资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它们专门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融资;西班牙设立了从属于经济财政部的中小企业专门机构,该机构由部际委员会、政策工作小组和中小企业观察局三部分组成,负责研究、协调和监督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参与贷款和建立集体投资资金体系;德国政府的“马歇尔计划援助对等基金”专门负责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从此可见,发达国家设立专门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对中小企业融资统筹管理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是在经贸委下设立中小企业司,主要负责中小企业政策性研究、中小企业行为辅导等。相信以后中小企业司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

论文的摘要也就是中心思想

论文的提纲

如:

1、中国私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中国私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意义

1.2、 中国私有企业的融资方式及渠道

1.3、 中国私有企业融资现状

2、中国私有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

2.1、私有企业的内在原因

2.2、金融服务体系的原因

2.3、政府职能机构的原因

3、解决中国私有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私有企业自身的对策

3.2、建立和完善适合私有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3.3、政府应加强对私有企业的扶持力度

3.4、建立健全对私有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

第五篇:发展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探讨

发布时间:2009-6-4信息来源:

一、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1.间接融资

在间接融资方式上,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发出了基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多种贷款方式。美国经济学家伯杰等人将其分为四大类: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分型贷款、关系型贷款。其中,财务报表型贷款依赖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贷款决策,主要适用于信息透明度高的大型企业和具有明晰产权的优秀中型企业,一般小企业难以得到。抵押担保型贷款有利于缓解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但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担保也只有实力相对较强的中小企业才能获得,且抵押担保贷款一般成本较高,手续繁杂,易产生融资失效型的信贷缺口。信用评分型贷款主要依赖对客户的信用记录分析做出贷款决策,这种贷款成本较低、效率较高,但对于客户信息系统和数据积累的要求很高,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关系型贷款则主要依靠通过长期多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做出贷款决策。可见关系型贷款不拘泥于企业能否提供合格的财务信息和抵押品,因而很适合信息不透明和可抵押资产不足的中小企业。根据该理论,结合当地产业集群的特点,在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关系型融资,积极发展互助担保型贷款,适度开展信用评分型贷款。

(1)推行关系型贷款

推行关系型贷款不同于对单个企业的贷款,因为关系型贷款融资主要依赖不可量化统一的“软信息”(相对于可量化统一的“硬信息”而言)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内生交易成本。而产业集群后由于地域上的邻近性和产业的相关怀,将更有利于银行对软信息的获取,同时,在集群内开展关系型融资更有利于银行取得规模经济效应。另外,在关系型融资模式下,银行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交易关系,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使得一些交易手续得以省略,节省了时间,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时效性。

(2)推行互助担保型贷款

在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里,小企业或手工业协会常通过社会公众或协会成员集资组建成互助合作的担保基金会。接受存款的银行以优惠利率向小企业发放总额高于存款金额数倍的贷款。基金只担保部分金额,还有部分风险由银行承担。这种互助担保基金向中小企业贷款效果显著,1996年伊美利亚—洛马格纳地区就有这类基金会23个,担保贷款金额高达4590亿里拉,违约率只有0.03%,而其利率一般比正常利率低0.5%。在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内,也建立有很多的行业工会、商会等,因此产业集群内的工会也可以通过协会成员集资成立互助担保的基金会,统一与银行协议低息优惠贷款。

(3)适度推行信用评分型贷款

这种贷款倾向于对个人的信用贷款。在各地的许多产业集群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龙头企业,而产业集群的一个特点在于依靠信息的迅速交流和对融资主体较为熟悉的了解而建立起基于对个人的信任,因此可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起基于对个人信誉的贷款或者受信额度。这在浙江温州的产业群内已经得到了实践。一些企业主可以利用自己得诚信获取高额的签名贷

款,如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第一笔就获得工行温州市分行额度为2700万元的贷款;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获得农行温州市分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就达两亿元;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在2000年7月第一笔签名贷款额度也高达3000万元。但这一种贷款需要辅之于相应的机制,故目前情况下,只能适度推行。

2.直接融资

(1)整合资源,推动集群龙头企业上市,带动相关联企业

产业集群内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激励的同质化竞争有可能产生核心的龙头企业,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具备一定的实力后就可以上市融资。比如,伟星股份2004年5月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该公司专业从事中高档钮扣、拉链等服装辅料的生产经营,是依托温州市桥头镇钮扣、拉链市场而发展成长起来的企业。同时,它的上市又可以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的融资,给以给予上下游合作企业更多资金支持。

(2)捆绑发行债券

从国际范围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往往是其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的3~10倍。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集群内的企业主要是在资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相关的资信评级机构可以针对该地区产业特点做出客观的评价,降低了评级成本。目前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的一项融资首创—挑选2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关村”的名义捆绑发行债券就是一种尝试,对于结构稳定、效益良好的各地产业集群完全可以效仿中关村的做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二、发展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1.加大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首先我国各省各地市级政府应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可根据当地特点,政府研究确定产业重点,划定产业区区域,建设好水、电、通信等专业性基础设施,兴办大学、研究院、职业培训等软性基础设施。其次,加快有关制度的建设,比如信用制度、技术创新制度等。信任是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捷径机制,也是减少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联合工商、专利、质检、金融、公安等部门,进行企业资信认证评估工作,帮助企业建立一个信用历史查询和公证体系,以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各级政府要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巩固和提高区域方化、价值和目标一致性。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同时它是一个社会过程,是在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来传播。政府一方面应积极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起既有利于企业加强员工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又有利于技术人员流动的良性互动机制。

2.加强产业集群内行业协会等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

如前所述,目前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并不完善,产业集群内的社区银行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不相匹配,为了更好地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社区银行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建立良好的长期的互动关系。中小企业集群的地域根植、信任、承诺等特点强化了Bnaereje等(1994)关于中小企业信息优势的“长期互动”假说和“共同监督”假说,社区银行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建立社区银行是对这一优势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

实现产业集群的金融服务深化。社区银行作为过渡性的制度创新步骤,可以分设社区信贷银行和社区储蓄银行,各自专门负责信贷资金的放与收,由金融监管当局或委托国家银行进行存款资金和信贷资产的打包转售,以此规避民营社区银行的账外经营和存款支付风险。如在台州市路桥区,拥有各类民营企业4.5万家,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而在该区除了四大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外,共发展了9家信用社,其中泰隆和银座两家社区性的民营银行占有当地存款总额的55%,除去定点存款项目,这个比例高达80%。这两家民营银行针对的就是协作关系密切,相关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群,优势就在于能及时快捷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要求。因此发挥社区银行在企业集群中优势,加强与产业集群的协作,以实现中小企业集群与社区银行的紧密联合,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加快产业集群区域内社区银行的发展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和我国的产业集群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意大利的许多产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意大利的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集群内中小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媒介。行业协会一方面要收集散布的产业信息、推广出口、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等,另一方面充当中小企业的代言人,与政府打交道,争取政府对产业政策的支持。目前,浙江省成立了很多行业协会,如温州共有市级行业协会(包括同业公会、商会、行业联合会)76家,但从总体上看,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力量还比较薄弱,不能适应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浙江的产品屡屡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的情况下,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加显得薄弱。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引导、培育和规范自己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宇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思路,技术经济,2005(2)

[2]马建会:推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10)

[3]张炳申马建会:改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3(5)

[4] 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J].财经研究,2002(9)

上一篇: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下一篇:描写企业家成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