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及相关组织都在为推动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采取相应措施,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仍然不是很理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1:

2019年中国稻谷(大米)产业报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步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大米产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大米总产量较1949年增长了3倍多。

我国大米产业发展现状

大米产销量均小幅回升。2017年,受国内稻米价格偏高、大米进口再创新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大米产量出现小幅下降。2018年,随着国内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和政策性稻谷拍卖底价降低,稻米竞争力有所提升,大米产量出现恢复性增加。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大米产量为10580.53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同比增长4.08%。

国内大米需求小幅增加。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当年产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每百斤分别比2017年下调10元、10元和20元。同时,2018年政策性稻谷的销售底价也大幅下调,下调幅度为100—550元/吨,国内稻米价格因此出现合理回归。据监测,2018年12月下旬,全国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平均收购价分别为2476元/吨、2518元/吨、2686元/吨,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跌151元/吨、199元/吨、327元/吨。稻米价格下跌,提升了稻谷在主要粮食品种中的竞争力,刺激大米需求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8/2019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933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66万吨。

国内大米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米进口308万吨,同比减少23.6%;大米出口208.9万吨,同比增加74.7%;当年大米净进口99.1万吨,较上年减少183万吨。

大米产销率有所回升。从2008年到2014年,我国大米行业产销率连续6年一直保持高位运行。2015年以来,由于大米需求下降和经济下行压力,大米行业总体产销率有所降低。随着2018年国内大米竞争力增强,大米产销率小幅回升,推动大米产量小幅增加。

优质大米产量快速增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费升级不断加快,选择有机、健康、美味等高品质大米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国内口粮大米的需求虽然逐渐减少,但优质大米的需求却快速增加,推动优质大米产量持续增加。

我国中高端大米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华东地区,占比约1/3;其次是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2018年,作为我国高端大米的有机大米产量约161.3万吨,较2011年增加118.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21%左右,远高于大米行业的整体增速,有机稻占国内稻谷的比重也从2011年的0.3%增长至2018年的1.09%。2018年我国有机大米销售均价在23.56元/公斤左右,远高于同期国内普通大米销售价格,生产效益较好,加工企业和农户生产有机大米积极性较高。随着后期居民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我国优质大米的需求将继续提升。

品牌大米价值持续提升。随着我国消费升级换代加快,中高端大米市场出现快速扩张,为品牌大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米市场的角逐逐步进入品牌竞争时代。那些注重大米品质、服务意识较高的品牌大米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影响日益扩大,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小包装大米集中度上升。随着大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小包装大米的销售额也不断攀升,品牌大米集中度相应提升。根据尼尔森统计,国内小包装大米前五大品牌如中粮、北大荒、益海嘉里、华润五丰等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80%。其中,中粮和益海嘉里两大粮商市场份额相近,合计占据36%左右,余下的则是北大荒、华润五丰等以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区域品牌所占据。散装大米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且主要以地方品牌为主,集中度相对不高。

大米電子商务发展迅猛。2010年以前,连锁超市、大卖场是消费者购买包括大米在内的日用品的主要场所。2010年以后,随着电商的快速崛起,中高端大米销量快速增加,品牌大米不断涌现,加上国内物流业快速发展,大米包装不断小型化,为大米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五常大米、吉林大米、福临门、金龙鱼、北大荒等品牌大米均在天猫超市设有官方旗舰店,天猫超市、京东等线上平台逐渐成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大米的主要渠道。由于线上平台可供选择的种类丰富,且能送货上门,使“买米”变得更为轻松,促进了线上大米销售量的快速增加和大米消费的升级。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天猫超市3元至5元一斤的中档米销售额增速达到近70%,远高于3元以下一斤的大米。而10元以上一斤的高端米销售额增速也达到近30%。其中,盛名在外的东北大米受到全国消费者的青睐。天猫超市数百种不同品牌和规格的大米中,东北大米销量占比达60%。

后期随着大米产品的特色化、品牌化、小包装化和中高端产品的大量推出,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良好互动,将为品牌大米的营销推广提供良好渠道,将促进大米电子商务和大米产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当前大米产业面临的问题

口粮需求持续减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人均大米口粮需求持续下降,大米食用消费逐年减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9/2020年度我国稻谷食用需求为1583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0万吨,较2012/2013年度减少1470万吨。2012年以来,我国口粮大米需求减少较快。2015年以后,口粮大米需求降幅减缓,但每年仍以20万—30万吨的幅度在减少。2018年我国人均大米口粮消费为81.7公斤,较2012年下降10.3公斤。

从同样以大米为主食的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后期我国大米口粮需求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日本目前人均大米消费为54公斤,较1968年的120公斤下降一半还多;韩国2018年人均大米消费量为61.3公斤,较2006年下降20%以上。随着我国从温饱向小康富余社会迈进,以日韩为参照,预计我国人均大米口粮需求下降空间仍较大。

优质大米产量偏低。当前,我国优质大米需求向好,发展速度很快,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仍不匹配。从水稻种植看,近几年我国优质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普通品种的稻谷种植比例依然偏高,每年仍需启动托市收购来稳定市场。

水稻基地建设滞后。发展优质稻既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又能提高农户收入,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很多地区的优质稻也获得了较好的推广,种植效益不错。如优质常规稻“黄华占”,至2017年,南方稻区累计推广面积12513.74万亩,创造经济效益321.94亿元。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优质稻种植比例仍不高。种植优质稻需要良种、良法,需要连片规模种植。

当前我国优质稻种植规划滞后,各市县各自为战,稻谷品种既多且杂,优质水稻大规模连片种植基地较少,难以为加工企业稳定地提供优质稻谷原料,导致大米品质不稳定,制约了优质大米产业的发展。

大米产品附加值低。作为稻米生产大国,我国总体上以生产普通大米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偏少。大米花色品种虽然不少,但能形成气候的不多。比如,各类胚芽米、富硒米、营养强化米、平衡膳食米等,我国都有生产。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大众认可度不高,很多新品种上市后往往昙花一现。还有方便米饭,虽然具有非油炸食品,更绿色、更健康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也有个别厂家进行开发,但总体上仅限于概念性产品,除了大城市外,市场上难觅其踪。

同样,对稻米的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开展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我国也有很多龙头企业在做,个别企业还做得不错。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为小型加工企业,总体上发展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持续做大做强。

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作为世界第一的大米生产国,目前我国仍以生产低端大米为主,出口的大米总体也以低价米为主,国际知名的大米品牌很少,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主要原因是大米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理念落后,产业研发投入与先进国家相比偏低。稻谷的种子培育、种植管理、收获、烘干、储藏、加工及烹制等诸多环节标准落后,大部分企业主要以事后检验为主,事前和事中控制不足,难以使每一粒大米都成为高质量大米。

大米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新国标将加快行业升级。2019年5月1日起,《大米》(GB/T1354-2018)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开始实施。“新国标”调减了“四级”大米,调整了定等标准和判定规则,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随着大米“新国标”的广泛宣传和实施,将使居民改变以“精、白、亮、美”为好大米的错误导向,走出大米消费误区;加工精度过高或过低都将被“新国标”判定为非等级产品,将使企业更加注重提升大米加工质量,避免过度加工;通过调整加工精度,适当放宽碎米率,强调适度加工,可以提高稻谷出米率。大米“新国标”不但保留了“品尝评分值”作为衡量优质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定等指标,还要求标注大米最佳食用期,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优质大米的品质,促进水稻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大米消费升级加快。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以大米为口粮的居民达60%以上,为大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必然对包括大米在内的食品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大米消费已进入安全放心、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更高阶段,这将为中高端大米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将有利于加快大米产业的转型升级。

出口有望继续增加。随着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底价的大幅调低,国内稻米市场重心持续下移,国产大米在国际大米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价格机制作用下,我国大米进口快速减少,出口持续增加。2019年1月至8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55万吨,同比减少47万吨,连续两年大幅减少;1月至8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206.1万吨,同比增加85.7万吨,已接近上年全年的出口水平;1月至8月累计净出口大米51.1万吨,同比大增132.7万吨,2012年以来首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随着我国大米出口增加和进口大米迅速减少,我国在国际大米市场的份额已逐步恢复,将有利于国内大米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未来大米产业发展趋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米产业将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方向,不断注入新的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为居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大米产品和服务,后期大米产业将进入大有可为的新时代。

大米产量短期仍将增加。目前我国正处于政策性稻谷去库存的特殊阶段,当前政策性稻谷去库存尚未真正迎来下降拐点,后期去库存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加,预计中短期国内大米产销量可能将继续增加。

饲料用粮可能增加。在政策扶持和养殖利润大增等的驱使下,后期养殖业预计将迎来大发展,带动饲料需求增加。由于当前稻谷价格较低,竞争力增强,预计饲料用粮替代需求将会有所增加。

工业用粮需求将增加。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用粮食需求逐年增加。随着稻米竞争力增强,预计工业用稻米的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大米出口有望继续增加。由于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强,预计大米出口仍将继续增加,2019年可能突破300万吨。同时,国际低价大米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将持续削弱,大米进口将继续放缓,大米净出口可能继续增加,将有利于国内大米产量增加。

优质大米产量仍将快速增加。目前我国中高端大米的比例仍较低,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对优质大米的需求预计将继续增加,后期优质大米发展空间巨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计,2019/2020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941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80万吨。其中,全国食用消费为15830万吨,较上年度略减20万吨;饲料消费及损耗为1500万吨,增加50万吨;工业消费1900万吨,增加50万吨。

在低价大米和优质大米需求全面增加的情况下,中短期国内大米需求预计将维持小幅增加,这将为处于困境的国内中小型企业赢来难得的转型升级机会,有利于后期大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品牌大米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大米品牌同质化严重,特色不突出,知名大米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较低。如蜚声海内外的“五常大米”,每年产量约65万吨,市场占有率不到1‰。而日本“越光”牌大米约占其国内大米总产量的1/3,远高于我国大米前十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说明我国品牌大米的提升空间非常大。

打造全产业链正逢其时。大米产业链虽不如玉米等谷物产业链长,但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发达国家粮油加工企业对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实现了产业化。我国大米产业与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最大的差距是大米精深加工。

通过“吃干榨净”式精深加工,使水稻的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开发利用,使产业领域更宽、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条更长;通过生产各种健康营养的优质大米和开发各种胚芽米、蒸谷米、营养强化米、全谷物米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通过对主产品及其副产品进行再加工,实现物尽其用,提升经济效益。大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符合大米产业的发展方向,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当前发展大米全产业链可谓正逢其时。

大米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当前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为大米产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我国大米消费转型升级加快,中高端大米销售继续快速增长,品牌大米集中度提升,将为大米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机遇。

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配送的便利性和大米产品的丰富性,将促进大米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网购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加入购买大米行列的年轻人快速增加,加上有更多的大米企业开始发力电子商务,这些都将加快大米产业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从业人员素质有望提升。先进科技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品牌的树立与推广、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大米新国标的实施等都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大米产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来源:《粮油市场报》)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2:

基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路径研究

摘 要: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及相关组织都在为推动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采取相应措施,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仍然不是很理想。因此,引进产业集群、政用产学研等相关理论,就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人才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集群效应低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政用产学研;集群效应

0 引言

习近平强调,改革创新的重点在于促成经济与科技的结合。近年来,将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与科技结合,实现产业链升级及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研究热点。以人为核心,以政策为推动力,分析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来探究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路径。

1 理论概述

1.1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市场、企业和消费者,还有他们生活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组成的系统。其包含由供应商、分销商、外包企业、产品与服务制造商、技术提供者,其他组织等共同构成的松散网络。该理念强调,现代化地方产业的价值创造已经无法依靠单一组织来实现,而是通过企业与其存在的生态系统一同进化,从独立走向共生。

1.2 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特别指定产业中,具备特定协作和分工的大批具备差异的规模企业与各种相关机构,组织和其余与行为者相干的空间,并且是紧密相连的。经过错综复杂的网络关联,聚集代表了市场和等级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方式。

1.3 政用产学研理论

政用产学研是一项协作性、创新性的系统工程,是学习、科研、生产和实际操作的系统协作,它也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这也是产学研结合在看法和实际上的进一步深入。与此同时,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疏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位置随着创新模式的演变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从而实现理论价值向应用价值的转变。

2 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衡量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势头及市场竞争力的标准已经不单是依赖于其经济情况、文化情况,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程度才是最重要的权衡指标。近年来,各地区都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例如2018年5月18日,“智汇洞庭,科创常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活动在常德市举办,活动以吸纳人才、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宗旨。同日,20项科技成果转化改造项目的签订也拉近了国内各地高校与高科技企业的距离,有利于带动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然而,尽管各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为提高地方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仍然存在地方产业人才资源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等制约因素。

2.1 地方产业人才资源短缺

在知识型经济社会下,人才资源的缺乏是导致地方产业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的一个重大原因。首先,在当下的高校培养人才机制下,市场应用型人才缺乏,大多数研究成果只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实际成果转化,难以将直接的经济利益带入企业。其次,许多地方产业由于规模小,发展前景不明朗,很难留住高端技术人才。就常德地区的工业而言,经历了40年的创新发展,常德工业门类由小而分散发展到规模庞大且集中,实现了农产品的初加工向高科技加工的转变。据统计,2017年全常德市已经有595家企业的工业产值超过了亿元,但大部分工业企业规模小,人才资源不足,使得企业无法组建高端科研技术团队,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位于常德市的湖南金龙电机有限公司,公司共拥有303名员工,其中所有的技术人才加起来不超过员工总数的10.2%,占比之低使得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严重受阻,抑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没有能够带动地方产业科技研发的技术人才是抑制现代地方产业向科技化转化的重大阻力。

2.2 地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

提高地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结构优化的紧急需求。以常德的稻米产业为例,作为中国粮食第一股,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生产高科技化、产品高加工化、人才可持续化”为发展理念,坚持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及产业链的延伸,建立起中国名牌产品金健牌米,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但该市其他数量众多的稻米产业,规模小,创新资源的整合度不够,科技转化能力不足,育种技术没有创新,虽然品种呈数倍增加,然而出大品种的概率却非常低。所建立的品牌因为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导致价值不高,不能在市场上突出重围,占据优势位置。此外,地方产业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必定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2.3 地方产业集群效应低

与经济实力单薄,科技转化实力较弱的地方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相比,产业集群在规模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并且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例如常德市的工业园区逐渐形成规模,在园区内,已经构成了多元化的十大产业集群。从整体上看,产业集群将实现企业与单一产业间多元化的发展。然而在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产业、政府、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还不够紧密,技术、知识、制度之间的联络还不流畅,产业链上下关联度也不高,这使得合作的风险系数较高,缺乏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来将脱离的信息、资金和运输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化路径

3.1 优化人才资源,提高创新管理

在由技术、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中,人才资源属于核心动力来源,它在价值的创造方面占据着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引进并留住高端科技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在知识经济社会,培养高技术高能力的知识型人才成为高校的目标。高校在进行科技理论教学的同时,可以设置操作实践课程,使学生运用市场实例,将理论联系实际,使科研成果能有效应用于市场。第二,地方政府制定对科技人才予以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就常德市来说,市政府从常德实际出发,将“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作为发展战略。首先就是以加强人才工作为中心。2016年公布的《关于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到武陵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提出,为在武陵区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的合格人员提供住房上的补助。同年,人才增加的數量同近三年相比,呈数倍增长。因此,给予人才相应的补助政策及嘉奖,对留住人才和提高人才科技研发转化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第三,积极推进对组织成员的培训与开发,使知识不断更新,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并根据个人特长,进行职能的具体分工,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费用,实现“低资源浪费,高目标达成”的研究模式。第四,订立适当的薪金鼓励机制,因为地方产业在发展前景上的优势并不明显,所以人才资源大多流向了更具发展前景的省会城市。因此,为凸显对科研人员劳动成果的注重,制定与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相符合的薪金鼓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2 优化政用产学研合作机制

就发展地方产业的独个企业而言,高校及科学研究机构的科技力量雄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专业科技人员。因此,若技术的供给方与科技的需求方达成合作战略,能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非常重大的推进效果。合作各方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准则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首先,可以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对现存的科技成果进行深入交流,筛选出市场所需要的科技成果,着重开拓转化。第二,制定灵活的研讨机制,使高校的科技人才可以进驻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明确市场的发展方向,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指点,节约科研资源与成本费用,带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实现成果转化。第三,为地方产业选择合适的创新战略。在强调地方产业的原始创新下,进一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创新与再创新发展。创新战略并不意味着只是将目光锁定在那些突破性的或者革命性的产品,还可以是将现有技术应用于新的用途。各产业之间的技术集成或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将产品推陈出新,并且能夠减少创新的时间,弱化创新风险。第四,政府应提升对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度,完善风险机制。加强对风险的监管,使得合作更具安全保障,打消合作各方的顾虑。最后,无论是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念还是以人为主体的观念,消费者(用户)在产品创新进程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任何产品,都是以市场的发展方向为基础,满足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以防科技成果的盲目转化制约地方产业的经济发展。

3.3 推动地方平台发展,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专利多,转化少,需要多,处理少”一直是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无法消除的一大难题。许多基础技术和成果的单一方式应用,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相当多的成果仍然在高校保存,无法施展其有效价值。因此,为了将优秀的创新资源整合,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及各研究团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合作空间、专业技术服务及融资渠道,实现成果的转化。首先,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带动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将扩散的组织分组到有效经营资源的产业组中,应用网络平台将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与整合,发挥集群效应。地方产业集群的高度集中化,对降低产业的成本费用和提升相关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利用平台,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打破产业与产业间的界限,在特定区域内,将具有合作和竞争关系的产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高校联系在一起,从地方整体经济发展去思考,打破少数产业和窄小地理空间带来的限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最后,使用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资源,将成本流动控制在最低,产业链也从分散孤立过渡到群体互助。以互联网为媒介,创建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为企业之间的交易提供第三方的交易安全保障。与多方信用机构协作,加强合作的安全保障,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打消各企业对平台建设与使用的顾虑,实现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科技成果是否能够有效转化,对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利益的合理分配、政策的优化改进以及网络的监督管理,使地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资源的引进及配置、政用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平台的建设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能够使企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从而为地方产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推动地方产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OL].人民网,2016530.

[2]推进人才强市,打造人才高地——对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人才建设的思考[OL].武陵政府网,20180703.

[3]梅亮,陈劲,刘洋.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12):17711780.

作者:杨媛圆 罗杰思

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论文 篇3: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

【摘 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产业结构总体失衡,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水平低下;第二产业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调整: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其在GDP中的比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在马克思生产理论指导下,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义

“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1](P.621)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就是说,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常态化现象。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详尽阐述。认真学习并深刻把握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义

(一)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把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如上文所陈述的,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那么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都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通常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部类(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第二产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而第一和第三产业主要提供消费资料。因此,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相当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而且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今天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虽然没有重点考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实现第一二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合理调整,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疑大有裨益。”[2]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天我国经济的性质和发展环境等方面与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状况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实现再生产的若干理论原则来套用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而是要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并结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事实,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正确的产业政策。否则,必将东施效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弊无益。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406)

(二)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就贯穿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2]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之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发展渐趋合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不能完全满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总体失衡,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法等国大都如此。

而对于我国来说,历年来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表明,使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工业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转向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效率;这两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同时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国民经济整体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作为一国经济发达程度之重要标志的第三产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果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失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5—2009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始终稳定在50%左右,一直占据着我国经济的“半边天”,而且在2009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有大幅跃升的迹象(2008年48.4%,2009年51.9%),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却只有45%左右,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在50%左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比值却不足50%,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水平低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1979年农业生产总值为1325.50亿元,1990年为4954.30亿元,2000年为13873.60亿元,2010年为36941.10亿元;(数据来源:财新网《农业生产总值宏观数据》)人均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19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366公斤,2010年时增加至409公斤,2014年又增加至445公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15年)),但是与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不容乐观(这里需要有美德两国的农业生产数据作支持),这种情况与我国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业生产能力有限有很大关系。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多数农民科学素质水平低,进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等方面,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农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

3.第二产业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如表1所示,尽管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居三大产业之首,而且增长势头强劲。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对煤炭、钢铁和化工等传统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无论是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过多,还是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过多,超过整个社会的承载能力,都会破坏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而当前我国第二产业内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就是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超过再生产所需的表现,而且这些行业大多发展方式粗放,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效益非常低下。

与传统产业的投资过热相比,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却“门庭冷落”,发展相对滞后。事实上,我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这种不协调已经显露出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大潮拉开差距的迹象。因此,这个问题越快得到妥善的解决,就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 我國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路径

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其在GDP中的比重。服务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普遍选择,“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是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规律。”[4]因此,我国应下大力气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为了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朝以下两个方向努力: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上一部分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满足这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4] (P.716)

马克思的这句话突出强调了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得到增强而不能被削弱。

为了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奠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政策,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自动播种机、自动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量;四是要通过开设农村技术培训班等途径,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生代农民,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和自觉性,使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2.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而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再次被提上议程。由此不难看出,创新作为当今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显著标志,已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具有低能耗、经济效益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因此,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现代科技促进生产力呈现几何级数跳跃发展的今天,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由之路。为此,国家要加大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并且鼓励企业把创新成果积极应用新兴产业中,以促进其发展。

同时,国家还要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在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调节和控制,有效减少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走低碳发展道路。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取得的成效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已初见成效(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4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已经由2010年的57.2%下降到2014年的47.1%,已不足GDP增长的一半;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则呈逐年上涨之势,由2010年的39.25%增加到2014年的48.1%,已接近GDP增长的一半,所有这些变化都是这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的表现。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更加喜人的成就,“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摘自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不仅如此,国家统计局于今年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民经济2016年开局良好,一季度GDP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803亿元、59510亿元和90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5.8%和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一季度GDP增量为9 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摘自李克强总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第一季度运行态势良好,而且不管是增量还是增速,第三产业都远远地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这是国家自觉运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它不仅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说明了它对于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于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作指导,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调节和控制,我国经济就一定会运行在更加合理的区间,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杨玉春,吴春雷.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与路径优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3,(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朱柯旭

上一篇:高职批评艺术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市场价格竞争策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