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内部发展建议

2022-10-26

第一篇:村镇银行内部发展建议

村镇银行金融发展问题建议硕士论文

湖南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研究

【摘要】 村镇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的一种,其设立的逻辑思路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金融活力,提振农村缺少的金融市场和服务,以启动农村经济。自2007年1月,中国银监会印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以来,截至2009年底,全国村镇银行设立148家。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湖南省目前获批试点的4家村镇银行已全部顺利开业。这些新生金融机构开业后,迅速开展全方位“三农”特色服务,在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率先推增加当地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研究湖南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农村金融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我国村镇银行成立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外村镇银行发展模式和我国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对我国如何发展村镇银行的启示。在分析了国内外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之后

据上述分析对湖南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村镇银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in microscopic financial bodies, The building logical thinking of Rural Bank is injecting

and service which are lacked in

when CBRC released "rural

at the end of 2009. In

province has started busine...【关键词】 村镇银行;

【Key words】 rural bank

摘要 4-

5ABSTRACT 5

第一章 绪论 10-19

1 研究背景 10

2 研究目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发展前景

3 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理论研究进展

3.1 国外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3.1.1 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3.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3.1.3 金融约束理论

3.2 国外农村金融理论

3.2.1 农业融资理论

3.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3.2.3 不完全竞争理论

3.3 国内关于农村金融理论研究进展

3.3.1 农业信贷补贴论

3.3.2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论

3.3.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3.4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4 研究视角、内容、方法和思路

4.1 研究视角,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湖南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根 更多还原

fresh vigor into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nhanc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rural areas so as to stimulate the rural economy. Since Jan.2007 bank interim provisions",148 rural banks has been established nationwide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 there are 4 qualified rural banks in Hunan 更多还原

; 问题; 建议;;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blem; proposal;10-1212-1712-131212-131313-141313-141414-1714-15151515-1717-19the 金融发展 10-111111-1217

4.2 研究内容 17

4.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7-184.4 研究方法 18-19

第二章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19-2

51 我国金融扶持"三农"发展成效显著 19-20

1.1 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增大,涉农贷款较快增长 191.2 涉农金融服务产品及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19-201.3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0

1.4 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货币信贷政策逐步完善 202 村镇银行在全国迅速发展3 村镇银行成立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3.1 村镇银行成立的积极意义3.1.13.1.23.1.33.1.43.1.53.2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2.13.2.2 积极性不高 2

33.2.3 第三章 湖南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湖南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起到的作用1.1 湖南村镇银行发展现状1.1.11.1.21.1.31.1.41.2 湖南村镇银行在支持1.2.11.2.21.2.31.2.41.2.51.2.61.2.72 湖南村镇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及形成的原因2.1 湖南村镇银行面临的困难2.1.12.1.22.1.32.2 造成湖南村镇银行发展困难的原因2.2.120-

2121-2521-22

21-222222222222-25

"城商行系"比重过大,管理上有"鞭长莫及"之忧,大中型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 23-2525-3325-2925-2725

25-2626

26-27

"三农"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27-29,赢得了存款 27-28,缓解了农村资金需求 28

,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满足了农户周期性需求 28,方便了企业运作 28"银团贷款"方式,解决了大项目的融资难题 2828-29

29-3329-31

,难以发挥村镇银行的股份制优势 29,服务对象不明确,盈利能力不强 29-3131

31-33

,对村镇银行日常经营不利 31-32 22-23 28增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加速了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进程加深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了农村金融正规供给的主体降低了民间金融的不良影响对于母行而言村镇银行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且盈利性不高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湘乡市村镇银行桃江建信村镇银行祁阳村镇银行韶山光大村镇银行缩小了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创新抵押方式开办农村特色的三农小额信贷业务 推行临时小额资金贷款针对性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重点帮扶农民致富带头人股本设置不合理筹集资金困难创新担保方式不容易相关支持配套措施不到位

2.2.2 农村信用环境较差,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32

2.2.3 缺乏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模式,难以实现"严监管" 32-33第四章 国外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3-351 国外村镇银行发展模式 33-3

41.1 福利主义的小额信贷模式: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GB)模式 331.2 制度主义的小额信贷模式:印尼的人民银行(BRI) 33-342 国外村镇银行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村镇银行的启示 34-35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34

2.2 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34

2.3 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第五章 促进湖南省村镇银行支持1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的作用1.1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1.1.1 条件合适可以组建湖南省村镇银行1.1.2 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村镇银行加强业务创新1.1.3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扶持性的政策1.2 地方监管部门应促使其保持服务1.2.1 鼓励村镇银行开展金融创新1.2.2 确保村镇银行坚持服务1.2.3 逐步建立适应农村需要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动产抵押登记制度2 国家应该从战略层面考虑给予村镇银行更多地政策扶持2.1 提供更多的政策及产品扶持2.2 加强对村镇银行的金融监管2.3 不断优化村镇银行的农村金融环境2.4 建立和完善村镇银行风险补偿机制2.4.1 各级财政部门应设立农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4.2 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4.3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抵押融资担保体系3 借鉴国外村镇银行的发展经验3.1 对"三农"贷款实施灵活的贷款期限3.2 给予农户投资力所能及的帮助3.3 提高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结束语 40-41参考文献

【索购全文】Q联系全文提供服务费:支付宝账号:,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34-35"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 35-40

,大力扶持村镇发展 35-37,大力扶持村镇银行发展 35-3635-36

36

,壮大其资金实力 36"三农"的发展方向 36-37

,继续保持机制灵活的优势 36-37"三农"的发展方向 37

3737-3937-3838

3838-39

3838-39

3939-40

39

,增强其信用意识 39

,防范贷款信用风险 39-40Q:138113721Q联系Q: 139938848 25元RMB即付即发 xinhua59168@yahoo.com.cn

【说明】

1、本站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代理商,作者如对著作权

益有异议请与总库或学校联系;

2、为方便读者学习和引用,我们可将图片格式成WORD文档,费用加倍。

第二篇: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2007年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以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势头强劲,支持“三农”经济成效初显,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村镇银行自身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监管部门亟须探讨的主题。为此,青岛银监局结合支持青岛辖区村镇银行发展的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目前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经济的自身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主发起行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支持政策不完善等,这些因素影响了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服务“三农”社会责任认识不足,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一是在发展思路上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性不足。主发起行是村镇银行的控股股东或惟一大股东,村镇银行的发展政策、高管人员、管理制度、操作系统等均依赖于主发起行,这造成村镇银行尚未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特殊性和服务“三农”的职责。在业务开展中习惯于与主发起行的分支机构或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做比较,在经营初期遇到困难时把原因归结为监管政策限制太多,提出一些诸如放开业务区域限制允许其跨区经营等要求。

二是发展方式脱离实际环境。村镇银行具有贴近社区、贴近农民、决策链条短的优势,应采取“贴身式”服务方式,其信贷服务流程的设计、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信用评估和信贷风险手段等,均要适应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实际需求。但实际中,村镇银行的业务人员习惯与大“优质客户”打交道,习惯通过财务报表、企业信用等“硬信息”来了解、判断客户,没有建立起以搜集客户“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营销信息系统,在发放小额贷款时仍坚持“抵押贷款”为主,未普遍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农户贷款的村镇银行信用评级体系,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尚需不断探索。

三是发展方向上存在重速度、求效益倾向。目前,村镇银行在全国大范围组建,各地村镇银行基于对股东投资报酬的考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急于扩张规模、高速发展、创造收益的现象,直接造成信贷投向偏离“三农”,授信集中度较高,甚至向一些主要商业银行已经压缩或退出的客户发放贷款。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法人治理架构的设置不利于风险管控。监管制度允许和支持村镇银行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架构,如村镇银行可只设立董事会,行使决策和监督职能,但工商部门在注册登记时却要求村镇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必须设立“三会一层”的公司组织架构。一方面造成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臃肿,经营决策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迫使村镇银行不得不大量使用主发起行人员兼职,受制于时间与精力,兼职人员无法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管控发挥更大作用,也增加了村镇银行在经营及风险管理上对主发起行的依赖。

二是客户信息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出于成本和技术维护考虑,大部分村镇银行没有自己的信贷管理系统,主要借助于主发起行的信息系统,作为主发起行信贷管理系统的一个客户端,且与人行征信系统尚未连接。一方面,查询客户信息需要通过当地人行或主发起行,成本高、速度慢;另一方面,由于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不同,客户信息的分类和分析模式也有差别,因此信息的运用效果也差强人意。

三是人员及岗位设置与风险管理矛盾突出。现行股本设置模式下,村镇银行人员管理受制于主发起行,主发起行将其视为自身的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因而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岗位设置少且兼岗较多的问题。村镇银行作为一级法人,与分支机构管理存在本质区别,既要与当地政府各部门沟通协调,还要拓展市场,从业人员承担着市场开拓和风险管理的双重职责,人员不足迫使业务开展有所取舍,加之小额贷款户数多、笔数多、管理难度大,隐含着较大的操作风险。

股东资格管理制约机制缺位,准入及后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强化股东的退出机制。《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筹建申请材料中要求发起人主动声明关联入股情况,约定如果存在任何隐瞒,则该发起人在村镇银行的投票权受到限制,但对如何限制发起人投票权及如果发起人存在提供虚假资料、承诺,或存在隐瞒不具备股东资格情形而被监管机构在开业后发现的,未做出如何处理的规定。此外,对主要股东在村镇银行经营过程中施加不当的指标压力、干预村镇银行的日常经营事务等情况也没有硬性要求。

二是未明确主发起行承担其他企业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的审查职责。监管政策要求对持有村镇银行股份5%的股东要事前进行资格审查。现实中,主发起行筛选的股东持股比例往往不超过5%,导致部分村镇银行的参股方较多,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监管之外,而且对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股东入股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审查非常困难。以制度化方式明确要求主发起行在组建时承担其他股东资格的审查职责,监管机构以主发起行的审查工作为基础会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三是未建立衡量主发起行支持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监督机制。从村镇银行发展情况来看,主发起行的支持力度强与弱直接影响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若主发起行未在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支付清算系统的上线、充分利用当地股东的人脉拓展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则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将困难重重。但目前对主发起行支持村镇银行发展成效的监督机制并不完善,造成部分村镇银行发展缺乏主发起行有力的支持。

部分配套支持政策不健全,影响服务“三农”的办行宗旨

一是村镇银行债券投资渠道不畅。投资国债或金融债一向是银行机构利用富余资金获取稳定收益的常用投资方式,村镇银行作为法人机构监管指标较多,资本金不能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往往造成低息资产占比较重,而且资金向主发起行回流问题较为普遍,资金得不到有效使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村镇银行富余资金可购买涉农债券。但目前我国没有发行涉农债券、涉农企业短期融资券、涉农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涉农债券,投资其他性质的债券又有悖于制度规定。

二是个别地方政府引进村镇银行的目的与国务院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相背离。在推动村镇银行组建过程中,存在当地政府人为提高准入门槛问题,比如提出2亿元的注册资本准入标准不动摇,严重阻碍了村镇银行的组建步伐。

政策建议

加快配套扶持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的步伐

建立农业担保和保险公司,扩大担保和保险范围。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和农业担保公司,降低农户因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损失,或政府财政向担保公司贴息提高担保公司对农户及农村企业担保的积极性,担保公司实现风险分担,减少村镇银行农户贷款风险。还可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雪灾、冰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给予补偿。

加大培育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环境的力度。明确全国性统一的支付结算系统及征信系统上线标准,对村镇银行通过间接方式加入清算系统进行统一规范,允许所有村镇银行借助其主发起行的平台开通个人及企业征信系统,实现个人和企业信用查询功能。此外,人民银行应尽早将村镇银行纳入主流支付结算系统。

建议当地政府在法律法规之外不干预、多支持,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做后盾。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如协助村镇银行选址、提供价格低廉营业用房、为村镇银行提供服务绿色通道等),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盲目追求村镇银行的规模,人为抬高准入条件和标准。

风险管理关口前移,进一步完善准入标准和条件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设立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监管,对地方政府阻碍设立村镇银行的应取消该地村镇银行的设立指标,调到别的地区。此外,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法人治理模式,使得村镇银行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组织架构,并对其从业人员进行最低数量要求,使其建立有效的分工制约机制。

以制度化方式明确主发起人对出资额5%以下出资人股东资格的审查职责和审查标准,细化对出资额5%以上自然人股东资格的审查标准和提供的资料清单,如自然人股东所在单位资信证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纳税证明、征信记录等。鉴于监管信息的局限性和不对称性,明确主发起人承担对其他发起人股东资格的审查责任,并出具审查结果的承诺书,通过强化对主发起行的审查职责来提高审查效率和质量。

加强对股东资格连续性审查,强化股东退出机制。一是强化对主要股东资格的审查。除行政许可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要求主要股东出具正式的书面承诺:承诺不谋求优于其他股东的关联交易,承诺不干预村镇银行的日常经营事务,承诺不向村镇银行施加不当的指标压力等。二是明确要求在《发起人协议书》和《公司章程》中载明所有股东退出条款,限制或终止不合格股东所持股份的表决权。三是对于股东较多的村镇银行,在《公司章程》中强化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表决权,确保金融机构发起人在村镇银行经营中的实际控制地位,以防被其他关联股东操控。

完善村镇银行后评价体系

出台村镇银行风险评级实施办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风险评级工作,掌握村镇银行的风险真实状况及为实行差别监管提供可靠依据。

研究制定统一的村镇银行支农考核办法,加大对村镇银行支农比例达标的奖惩,通过考核来强化对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情况的监督管理,纠正村镇银行偏离设立初衷和市场定位的行为,敦促村镇银行切实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考核排在前列的村镇银行,银监会可考虑实施正向激励机制,在网点设置、业务开展方面给予一定奖励。

建立主发起行支持村镇银行发展效果的后评价机制,有效督促主发起行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鉴于村镇银行因股本设置而造成法人治理独立性难以提高的事实,监管部门需进一步明确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如:从长远来看,发展村镇银行仍然需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在创新与风险防控二者结合上必须依靠主发起行。同时,对发展方向偏离“三农”或出现经营风险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要采取限制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诸如此类的约束机制。对发展好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要实施奖励措施。

夯实基础,实现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充分认识比较优势,加快磨合进程,提高发展的主动性、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竞争力。目前,村镇银行的关键是要提高对服务“三农”社会责任与商业机会相关性的认识,要立足于细分市场和充分认识自身比较优势,调整好市场定位、业务定位、产品定位和客户定位,在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只有在客户层次、产品结构、服务方式、管理流程等方面建立特色,形成品牌,专心致力于向“三农”客户和“三农”市场提供高度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才能在核心主业培育独特竞争优势,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三农”领域广泛而深入地发现、搜寻和创造有效的金融需求。

业务开展坚持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前提。一是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指导村镇银行在“治本”上下功夫,指导其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督促其提高信息系统合人才储备的支持能力,从制度和机制上为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供保障。二是严格坚守各项审慎监管要求。村镇银行的资本小,要督促其严格坚守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贷款集中度等各项审慎监管指标要求。银监会提高村镇银行贷款集中度指标比例后,监管机构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如何防止资本小的村镇银行出现贷款集中风险,因此仍要引导村镇银行坚持“小而散”的信贷投放原则。三是适度控好规模扩张步伐,从自身实际出发稳健发展,确保速度与质量同步。

加强社会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的建设。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社会对其认知度不可能短期内提高,这就需要村镇银行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建立当地客户对自己的了解与信任,获得好的口碑,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找到商业可持续原则下服务“三农”的最佳模式。

第三篇:村镇银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第一章 准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根据中国内审协会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我行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并督促改善我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以促进我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我行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我行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四条 本准则中使用的“应”或“应当”的条款为约束性条款,是我行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

本准则中使用“可”或“可以”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

第二章 一般准则

第五条 我行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六条 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应当在我行的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的决策与执行。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保持和提高。

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对于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所获取的信息保密。

第三章 作业准则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全面关注组织风险,以风险为基础组织实施内部审计业务。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考虑差异或者缺陷的性质、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组织的风险状况、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配置情况,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审计前向审计对象下发审计通知书。特殊情况下,审计通知书可以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查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关注信息系统对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的影响。同时关注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中的舞弊风险,并对舞弊行为进行检查和报告。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项目审计方案,综合运用审核、观察、访谈、监盘、调查、函证、鉴定、计算和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作出的审计结论。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以适当方式开展监督和评价活动,改善组织的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

第四章 报告准则

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及时出具审计报告。 第二十一条 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

第二十二条 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背景、基本情况、审计发现、审计评价等内容。

第五章 内部管理准则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监事会的领导和监督,并保持与监事会及时、高效的沟通。

第二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第二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内部审计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建立指导、监督、分级复核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制度,并接受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

第二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每年度形成工作报告,评估审计计划的执行效果。

第二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第二十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监事会的支持和监督下,做好与外部监管部门的协调工作。

第二十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对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负主要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各村镇银行应根据当地监管部门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行制度,但不得与本准则相抵触,且须向村镇银行管理部报备。

第三十一条本准则由村镇银行管理部发布并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三十二条 本准则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三、解决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独特性,明确村镇银行的定位。组建村镇银行有一个最大的政策背景,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体扶持弱势群体的指导思想适时组建村镇银行,让具有优势的金融机构把信贷支持延伸到村镇,并通过股份制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从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让弱质产业尽快升级换代,让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十七大精神、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当前农民状况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农田不多,收成不好,没什么技术,也没有打工的经济来源,勉强维持着生计。二类是正在脱贫致富的农民,他们从事个体经营,成为种植、养殖大户,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有生力量。三类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办企业,办商场,办学校,从事一切有利可图的规模化的经营活动,基本实现小康水平,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村镇银行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首先应该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最贫困、最需要扶助的人提供帮助,否则,它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村镇银行。(二)加强监管。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与政策目标的差异应得到及时矫正,否则,试点效应一旦扩散,再来进行规范就比较被动。要从农村经济平衡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国家的整体利益上,定位贷款的投向。金融监管部门应设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年度或阶段性考评,对不符合市场定位要求的村镇银行提出改进措施,直至责令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的组建和运行虽然是经济现象,但要看到它关系到民生问题。

(三)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性发展。要建立健全村镇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村镇银行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比如推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减免税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予政策性贷款利差补贴、允许申请央行再贷款、提供征信服务、及时解决支付结算等方面的障碍问题,等等。对外资金融机构组建或参股我国村镇银行,要积极引导鼓励,并利用其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小额信贷经验,来增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四)产品及服务创新。要推出适合农村中低收入阶层的产品,没有好产品的推出,就没有生命力。村镇银行可以在寻求合作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主动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了解当地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与当地经济合作组织接洽,把握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和农户金融需求特点,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探索并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另外,除有贷款的需求外,部分农民也有理财需要,村镇银行可借鉴城市银行的理财经验,设计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在提供金融服务上,应把村镇银行建设成为“田野上的银行”,让农户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银行。在村级层面将金融与生产、流通、采购结合起来,更有利于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在降低信用风险方面,对村镇银行来说,可以由三个途径来强化这方面的工作:提高信息的对称程度;创新担保方式;与专业合作社进行融资担保合作等。村镇银行要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收集大量客户资料,降低因对客户信息的不知情而导致的信贷风险;寻求和开发新的担保方式;对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贷款时可要求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等。

----本文转载于起点论文网:免费论文,收费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永久域名:

五)放开农村信贷利率限制。放开利率限制是农村金融得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对于信贷供给方,关心的是成本

收益,考虑到农户居住偏远、分散,借款额小、借款频率低等因素,要想使农村金融商业化可行,2.3倍的贷款利率上限还是太低,应该实现利率市场化。对于信贷需求方,最迫切的问题是“贷款难”而不是“利率高”。

(六)建立农村存款保险体系,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我国目前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再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已不合时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在鼓励发展各种农村金融机构的同时,为保护存款者的合法权益,可先在农村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一起被认为是支撑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它可以提高存款人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信心、抑制个别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该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只能存活、不能退出市场的情况发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总之,发展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广大农村地区不同需求的农村金融,需要打开思路,勇于创新和探索,走出新的路子,创造出可持续的多种新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这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转载于起点论文网:免费论文,收费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永久域名:------

第五篇:庄河汇通村镇银行 支付清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行自2008年9月21日成立以来,业务经营网络已逐步形成,现在依托大连银行的前台操作系统和报表打印系统,整个生产环境的业务我行自行操作,由大连银行科技部对系统进行维护。目前已开通中国人民银行大连中心支行和庄河支行的账户管理系统、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 大连监管局1104报表系统和大连地方税务局报税系统。从业务经营的支付清算系统来看,我行本着支持“三农”经济的宗旨,经营未动,制度先行的原则,制定了业务操作规范并汇编成册,能够严格遵循《支付结算管理条例》和《银行账户管理条例》。

一、我行在支付清算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行没有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不能联网。很多业务要通过其他银行的支付系统来完成,这就导致了我行支付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制约支付系统效能进一步发挥。通过他行给客户办理支付业务时,电汇凭证中所填写的户名并非我行客户的名称及基本信息也表述不清,给客户造成了不信任,严重影响、制约了我行的服务形象。

2、所有有关大小额支付业务都由他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来完成,不仅人为增大了清算中心的业务量,更严重影响到结算速度。通过他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中转的业务,来帐不能自动

入账和错帐自动处理,要通传递票据手工入账,影响了入账和错帐处理的速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不能使我行充分发挥支持三农经济的原则。

二、建议:

1、非常希望建立支付清算平台,汇路畅通是我行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增加支付清算的培训。我行支付清算人员知识面不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希望市行能抽出时间给予培训。

庄河汇通村镇银行 2009年9月10日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下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