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设计及景观设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地形的处理对人的视觉感知和整体的协调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影响空间的构成,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空间感受。得当的地形处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景观的整体层次,有利于改善植物的种植环境和条件,丰富景观的要素、完善园林层次、组织景观空间。本文主要通过对地形的处理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来进行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形设计及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形设计及景观设计论文 篇1: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及利用

摘 要:本文主要说明地形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形,结合使用功能来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同时阐述合理利用地形来设计不同景观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形处理是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关键,处于核心的地位。

关键词:地形处理;园林设计;景观

引言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地形的处理对人的视觉感知和整体的协调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影响空间的构成,同时也影响着观者的空间感受,合理的地形处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景观的整体层次,有利于改善植物的种植环境和条件,有利于丰富景观的要素有利于加强一定的层次、组织景观空间,从而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和加强景观艺术性及优美性的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合理处理地形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地形来进行探讨。

一. 园林景观中地形的作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地形的处理是有着重大作用的,它包括:骨架作用、结合切分空间作用、造景作用、环境作用等几方面。地形处理是造园的基础,也是造园的必要条件。由于地形的处理不同所产生的景观效果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的组景,依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体现了景为我所用的原则,因此地形的处理对景观的整体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 骨架作用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是景观中所有元素和设施的载体,在景观设计中对地形的处理和设计主要是根据当时项目的主题所确定的方案来进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需求。在地形的处理中也可以利用自然,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出真实的景观环境,做到顺应自然,就地取材。同时也要合理的布置建筑,变化地形,来创造更优美的景观。通过适当的地形处理,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做到精、巧形成景观的精华。地形处理还应与景观主题相协调,以消除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界限问题,做到地形与景观融为一体。

(二) 结合切分空间作用

结合切分空间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通过地形的不同来组织空间,从而形成优美的景观或是分割空间来体现整体景观的层次感,同时也满足各方面的使用功能。

(三)造景作用

地形处理可以更为容易的模仿出自然的空间,如林间园道及斜坡,起伏的山丘等等。中国的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根据地形来进行设计的,例如苏州园林的名作狮子林,北京的寄畅园等等。他们都充分的利用了地形的起伏变换,对空间尽心巧妙的构建和建筑的布局,从而营造了多样自然意境。地形即可以作为景物的背景,以衬托出主景,同时也起到增加景观深度丰富景观层次的作用,使景点有主有次。由于地形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波澜起伏的坡地、开阔平坦的草地、水面和层峦叠嶂的山地等等,其自身就是景观。

5)环境作用

地形的适当处理有利于景区内的排水,防止地面积涝。如在我国南方地区,雨水量比较充沛,微地形的起伏有助于雨水的排放。微地形的利用还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量。据研究表明,在一块面积为5平方米的平面绿地上可种植树木2-3棵,而设计成起伏的微地形后,树木的种植量可增加1-2棵,绿地量增加了30%。地形的适当处理,可改善局部的环境状况,净化城市的空气,还能点缀风景,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水质量,能够改善植物的种植条件;有些地形还可以种一些有特色的植物,即提高了景观的效果,又起到增加绿化面积的作用。

二. 因地制宜的应用以及处理的方式

对于景观来说,平地坡地都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和景观的整体结构。根据地形的特点,可以将其分类,比如说它包括地表的形态、地质构造以及地形规模等等。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多种景观效果,我们首先要合理的进行地形改造,我们在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园林地形丰富多彩,同时也要利用自然给我们的适当环境与其景观相结合并根据地形的特质,结合总体规划及、使用功能、设计风格进行处理。,形成一个自然丰富、具有层次性的空间景观,满足人们的需要。

(一) 平地

平地是指景观内坡度比较缓的土地,在很多景点中,平地是最主要的存在方式,相对于山地等地形,平地给人的视觉感觉一望无际,一览无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并且平地易于建造一些设施,成本上也是比较低的,平地也比较适合和接纳疏散人群,平地易于满足人群的需要。例如:在校区的建设上,主入口位置一般以平整的广场为主,既能体现校区的景观需要,也能满足学校的部分活动场地要求。

(二) 坡地

坡地是指倾斜的地面,景观中的设计是可以和坡地相结合的,使地面坡度的起伏变化,增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比较缓的坡地可以用来修建凉亭、休息地、疏林草地等,有些坡度也可以进行堆山处理可以表现出奇、险等效果。起伏的坡地可以为景观的建造提供较好地条件。例如:呼和浩特的青城公园,利用地形的高差变化,巧妙的组合创造出形态各异的景观,营造了很有视觉性的空间效果。

三. 景观和地形处理中的原则

景观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景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彼此相铺相成,不可以孤立存在。因此,我们在地形的处理中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自然过度的效果。

(一) 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

在景观中对于地形的应用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整体性原则,要立足于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形状进行地形的应用。从色彩的角度山来说,在园林景观中园林的整体色彩应该是绿色为主的植物色彩,其他例如,水体色彩、生物色彩、山石色彩等其他园林色彩要为园林整体的绿色色彩服务,要与园林中整体的绿色色彩相协调、相适应。而从地形的角度上来讲,此时的景观对于突兀的地形需求显得更加强烈,在假山、坡地的地形衬托下可以将景观的美感更好地呈现出来。在景观中存在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中的地形应用中要注重人文气息与周围的自然地形相协调、相适应。 如果一个景观内的人文景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的色彩不协调、不适应,会使这个景观内的人文景观显得突兀,显得出现的不合时宜。

(二) 符合景观中美的原则

有很多的景点都是人为的艺术加工和工程措施而成的。景观美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自然的景观和人为景观都是有自己本身美丽、高雅的一面的,景观中美德元素是有多元性的,在景观中的地形处理也要遵循园林美的原则,地形处理得当会使我们的景观更富有美感,更有层次性,使我们的视觉效果更好。我们对地形的处理要深入分析越透彻,才能把景观做到最美,才能与周围的建筑及环境融为一体。

结束语: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和应用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景观所带来的美感和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景观的地形形状,只有拥有美的地形形状的景观,能够将地形条件很好地融入景觀之中,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提高观者的美感。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更应该仔细研究景观的主题和地形搭配,这对整个景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磊. 城市公园地形设计方法与实践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李世明. 基于地形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意境效果表达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

[3]吴晓舟. 试论北京古典园林地形处理手法及空间效应[D].北京林业大学,2006.

[4]周辉. 居住区园林环境地形设计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苏锦霞. 现代城市公园地形造景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6]沈玉仙. 从感知层面强化景观地形与人的互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作者:李晓寒

地形设计及景观设计论文 篇2: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及利用

摘 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地形的处理对人的视觉感知和整体的协调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影响空间的构成,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空间感受。得当的地形处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景观的整体层次,有利于改善植物的种植环境和条件,丰富景观的要素、完善园林层次、组织景观空间。本文主要通过对地形的处理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形处理 园林设计 景观

1 园林景观中地形的作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地形的处理是有着重大作用的,它包括骨架作用、结合切分空间作用、环境作用和景观作用等几方面。由于地形的处理不同所产生的景观效果也是不同的。地形处理是造园的基础,也是造园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的组景,依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地体现了“景为我所用”的原则,因此,可以说,地形的处理对景观的整体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 骨架作用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是景观中所有元素和设施的载体,在景观设计中对地形的处理和设计主要是根据当时项目的主题所确定的方案来进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在地形的处理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自然,结合景点的自然地形、地势地貌,体现出真实的景观环境,做到顺应自然,就地取材。所以说地形在景观中起到骨架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合理地布置建筑,变化地形,来创造更优美的景观。通过适当的地形处理,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做到精、巧,形成景观的精华。此外,地形处理应与景观主题相协调,以消除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界限问题,做到地形与景观融为一体。

1.2 结合切分空间作用

结合切分空间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通过地形的不同来组织空间形成优美的景观或是分割空间来体现空间的层次感,同时可以满足各种的使用功能。地形的形态各异,特点不同,所以在景观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利用地形的优势我们让整个空间变化,增加旅游者的游览心情,比如说堆积假山和建造人工湖,我们在组织和分割这个空间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整体的视觉效果,符不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等等。通过结合和切分空间来彰显地域特色。

1.3 环境作用

地形的适当处理,改善了局部的环境状况,净化了城市的空气,还能点缀风景,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水质量,地形对当地的通风和采光都有一定的影响;改善了植物的种植条件;夏天可以做到避暑;通过改善地形,建筑布局也得到提高,变得更有规划;同时具有抗旱、灌溉、防灾的作用,有些地形还可以种一些有特色的植物;对当地的旅游事业也做到了一定的贡献,地形的不同就会有很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比如说张家界、武夷山、海南等,都是因为地形的不同所以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事业;同时又些地形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比如说东北黑土地,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也带动了东北人民的经济的收入,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国力。

2 因地制宜的应用以及处理的方式

地形处理有着多重的作用,所以在景观设计中就要更加的注重地形的处理和分析,地形的处理、分析的越彻底越透彻,景观就会动人丰富生动,才会满足游客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对于景观来说,平地坡地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和景观的整体结构,同时,我们要对其进行更细化的分类,比如包括地表的形态、地址构造以及地形规模等等。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多种景观效果,我们首先要合理的进行地形改造,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园林地形丰富多彩,同时也要利用自然给我们的适当环境与其景观相结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具有层次性的空间景观,满足人们的需要。

2.1 平地

平地是指景观内坡度比较缓的土地,在很多景点中,平地是最主要的存在方式,相对于山地等地形,平地给人的视觉感觉一望无际,一览无余,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并且平地易于建造一些设施,成本上也是比较低的,平地也比较适合和接纳疏散游客,易于满足游客的需要。

2.2 坡地

坡地是指倾斜的地面,景观中的设计可以和坡地相结合,通过地面坡度的起伏变化,增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比较缓的坡地可以用来修建凉亭、休息地、疏林草地等,有些坡度也可以进行堆山处理表现出奇、险等效果。起伏的坡地可以为景观的建造提供较好地条件,比如呼和浩特的青城公园,利用地形的高差变化,巧妙的组合创造出形态各异的景观,营造了很有视觉性的空间效果。

3 景观和地形处理中的原则

景观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景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彼此相铺相成,不可以孤立存在。因此,我们在进行地形的处理时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自然过度的效果。我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堆土成山即成万寿山,万寿山与周围的优美风景成为重要的园林美景,这个是地形和景观融为一体的重要例子。

3.1 景观与地形相协调的原则

在景观中对地形的应用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整体性原则,要立足于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形状进行地形的应用。从色彩的角度来说,在园林景观中园林的整体色彩应该是绿色为主的植物色彩,其他例如水体色彩、生物色彩、山石色彩等园林色彩要为园林整体的绿色色彩服务,要与园林中整体的绿色色彩相协调、相适应。而从地形的角度上来讲,此时的景观对于突兀的地形需求显得更加强烈,在假山、坡地的地形衬托下可以将景观的美感更好地呈现出来。在景观中存在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中的地形应用中要注重人文气息与周围的自然地形相协调、相适应。如果一个景观内的人文景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的色彩不协调、不适应,会使这个景观内的人文景观显得突兀,显得出现的不合时宜,会使前来欣赏的游客感受不到美的存在。

3.2 符合景观中美的原则

有很多的景点都是人为的艺术加工而成的。景观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自然的景观和人为景观都有本身美丽、高雅的一面,景观中美的元素是有多元性的,在景观中的地形处理也要遵循园林美的原则,地形处理得当会使我们的景观更富有美感,更有层次性,使我们的视觉效果更好,扩大旅游资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景观的美也是一样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对地形的处理要深入分析,力求把景观做到最美,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美感,还可以提高国家的旅游事业。一个城市如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么这个城市生活的居民也是幸福的,在业余时间可以走一走看一看,陶冶大家的情操。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处理和应用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景观所带来的旅游美感和旅游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景观的地形形状,只有拥有美的地形形状的景观,能够将地形条件很好地融入景观之中,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和提高旅游者的旅游美感。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更应该仔细研究景观的主题和地形搭配,这对整个景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磊.城市公园地形设计方法与实践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 周辉.居住区园林环境地形设计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 苏锦霞.现代城市公园地形造景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作者:张振东 张一帆

地形设计及景观设计论文 篇3:

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微地形设计作为打造园林绿地景观的重要手法,在城市公园绿地、街道绿地、居民区绿地等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一定的造景、生态、辅助工程以及空间规划等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四大功能,简要说明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原则,并针对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提出一些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感受自然风光。而微地形景观设计理念,就是通过地形地貌与植物的结合,将更多的自然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为人们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场所。目前,微地形景观设计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使得城市园林绿地更富自然性、生态性、协调性、人性化、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由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作用,以及在采用微地形设计手法时应该遵循的四大原则,并针对城市公园、街道以及居民区四大场所提出相应的微地形景观设计思路,望提升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效果。

1  微地形在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1.1  造景功能

微地形通过改造植物的分布梯度,并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造风景线,极大地增添了城市园林绿地的视觉效果[1]。在城市园林绿地的纵向分布面上,借助微地形塑造手法,能够打造出立体化的绿化植被层次感,使得同一植被或是不同植被能够错落排布,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而在不同空间类型的塑造基础上,又为园林绿地增加了许多使用功能,例如具有看台功能的台阶草坪、具有自然屏障功能的斜坡山丘等。

1.2  生态功能

微地形打造出的纵向空间布局,能够为某一区域的植物提供干、湿、阴、阳等多样化生长条件,有效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微地形设计手法通过将不同生长高低的植物有序种植在同一片绿地内,来形成阴、阳坡面,进而满足不同植物生长的光照需求,在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造景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城市园林生态圈。

1.3  辅助功能

微地形景观设计不仅能极大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还能够发挥辅助工程的作用。据统计,在普通的平面绿地上树木的最大种植量是2~3棵,而通过微地形的景观设计后,树木的最大种植量可以达到4~5棵,增加了30%的绿带数量。同时,通过微地形设计而增加的植被量加上错落起伏的地形构造,使得园林绿地的蓄水量、防风抗灾能力以及雨水排放量等辅助工程功能都得到了加强[2]。

1.4  空间规划功能

不同的地形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和氛围感,由此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地形设计来创造各种各样的空间功能。一般来说,平坦的地形由于在纵向上缺少约束感,使其整体在视觉上缺乏空间感和层次感,达不到空间规划和调整的效果。利用微地形景观设计对平地进行改造既能够为人们创造出多样化的参与性空间,又能够丰富整个空间的功能性结构,有利于优化空间的整体规划。尤其是对于较大的景观区域,通过微地形进行空间的组织规划,可以创造出不同功能的空间区域,如开放性空间、半开放性空间、垂直空间以及私密空间等,基于这些空间的不同设计和排布能够有效提升空间的利用率,起到更好的空间规划作用。

2  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原则

2.1  自然性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时要遵循自然性原则,其主要体现在对园林绿地内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和保护[3]。要想利用微地形设计手法在一片园林绿地内创造多样化的景观效果,首先要考察该绿地内地形坡度、地形走向、地势水体现状以及现有植被分布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和目的,合理规划好空间布局,使得设计出的微地形景观在达到空间布局安排要求和视觉效果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景观要素,从而形成一个融自然性和功能性的景观空间。将自然景观要素融入微地形设计中,不仅能够起到对该地区原有植物的保护作用,还能增加整体微地形景观的自然美感,贴合人们的审美取向。

2.2  生态性

生态原则是微地形景观设计生态功能的表现,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原始绿色空间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生态环境不断破坏。因此,在城市微地形景觀设计中要严格遵守生态性原则,使得城市园林景观朝着生态法方向发展,以缓解城市生态环境巨损的压力。那么,首先在微地形景观设计选址时,要考虑该场所的光照覆盖面和市场,保证植物移植该区域后能够健康生长,然后选择更加适合该区域的植物进行栽种,进而植物改善这一带的气候、绿带量、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因素,实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

2.3  人性化

由于城市园林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所以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不可忽视其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要时刻关注该园林景观周边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切实感受。

(1)要考虑是园林景观的安全性问题,要为不同年龄层次活动人群的安全提供保障。例如,地形变化不应该设计得过大,避免儿童在单独活动时发生意外,或是老年人由于活动能力不足不便于在复杂的地形中活动。

(2)作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就应满足人们赏景的基本需求,重视微地形景观设计中的景观优美性,为居民提供游览、游玩、饭后散步、运动锻炼等活动场所。

(3)在特殊地区的微地形景观设计中,要通过微地形设计减少风的影响和噪声污染等,创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

2.4  艺术性

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的艺术性表现在整体的造型和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上,是人们在其中活动或是欣赏它时能够感知的一种艺术魅力。不同的地区的微地形景观通过不同设计师的设计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价值,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的视觉美感。因此,在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时,从景观的整体布局到装饰材质属性再到植物排列顺序等都应该进行全面考虑,保证微地形景观整体上的和谐度和完整性,此外,还要将本土文化特色融入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加微地形景观的艺术性。

2.5  协调性

城市景观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其场地内的各项景观要素在保持自身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其他景观要素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微地形景观作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的一部分,决不能脱离了景观的整体布局和风格,要尽量与其他景观要素保持协调性。那么在设计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时,要充分联系该区域周围已有的景观事物,使得微地形景观设计在整体布局、纵横向变化以及植物布置。等方面能够与其他景观要素形成统一的风格和完整的体系。每一块微地形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其造景、生态、美化、辅助等功能的发挥,又要满足景观内植物的生长需求,还要考虑各项景观要素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力求各景观要素之间的距离的适宜性,从而促进彼此之间衔接效果的提升。

2.6  科学性

在设计微地形景观时,同样需要保证整体设计的科学性,绝不能因为一味追求微地形的效果,而忽视了景观本身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在设计微地形景观时,首先要对微地形的大小规模、外观布局以及高低层次进行设计安排,这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设计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还能够为其后续的功能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对较大面积的园林绿地开展微地形景观设计时,可以依据其面积规模大的特点,将其设计为宽阔的微地形性绿地,以此呈现出具有自然属性的景观效果;而在小范围绿地中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时,可以从绿地空间的纵向布上入手,打造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层次感,从而形成精致、小巧的微地形景观设计。事实上,设计微地形景观时,除了要发挥其造景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外,还要注意其后续在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要保证施工过程在不破坏整体环境的同时,能够有序展开。

3  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思路

3.1  公园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的重要载体,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城市公园呈现出的视觉效果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蕴含的微地形景观设计理念都有异曲同工之出[4]。

(1)由于城市公園的人流量大,为留给人们更多的活动空间,在设计微地形景观时, 园内的地势起伏不应构造太过复杂,植被覆盖的范围和平地面积要尽量差不多,而园内的活动区域在功能上要体现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群在园活动的需求。

(2)为增加公园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有特色的景观元素,如假山、喷泉、台阶草坪等。

(3)城市公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生态圈,在植被选择时要尽量丰富多样,以保证园内生物的多样性,起到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效果,并且要多种植常年生的植物,保持公园的生态感。

(4)在城市公园的选址方面,据了解,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公园都是建造在沿河、沿江地带,这不仅有利于公园内的植被生长和灌溉,还能够形成更加和谐的视觉美感。第

(5)公园常常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能够凸显该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时,要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到微地形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够彰显特有的主题色彩,还能形成独特的景观设计。

例如,某一城市的滨江公园,公园建设在该城市的主河流边,不同于其他块状性的城市公园,该公园沿江建设,呈长廊形;园内种植了许多品种的常年生植物,且植被分布错落有致,生物极富多样性和丰富度;此外,园内的景观元素多以木质和石质为主,体现了其自然性和生态性;同时园内的区域按不同的功能划分,有运动锻炼区、儿童游玩区、老年人交谈区等,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场地;最重要的是该公园的主题色彩十分鲜明,凸显了该城市作为革命旧址的红色文化背景。

3.2  广场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

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能够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风貌和文化特征。纵观现在城市中的广场设计布局,能够发现大部分广场的地形都较为平坦,其中除了配有少数植物及其他小品外,没有进行过多的装饰和空间设计,这能够满足广场宽阔的需求,但是缺乏一定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因此,可以通过在广场绿地设计中引入适量的微地形景观来丰富广场设计的多样性。

(1)可以对广场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进行抬升和下降的处理,以此创造出风格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下沉广场的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广场休闲娱乐的功能,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使其与地下空间相连接,挖掘出更多可利用的空间。

(2)对于具有纪念意义及作用的广场景观进行微地形设计时,一般采用抬升的处理方式,以此能够突显该类广场景观崇高、雄伟和庄严的特点,使身处其中的人能够产生崇敬之情。

(3)广场中的台阶是设计重点,也是能够突显广场设计风格的要点,由此,可以利用植物对其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台阶上设置一些单体或是组合体的种植池,种植池内可以配以低矮性的单棵或是灌木、乔木类植物,同时配以颜色不同的花卉,以此增加广场的色彩度和整体的层次感。

3.3  居民区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

(1)目前,在中型及大型的居民小区中广泛应用了微地形景观设计,这不仅丰富了小区内的景观要素,还增添了小区居民的居住舒适感。居民区的绿地建设主要分为自然式、规则式以及混合式等,根据绿地建设形式的不同,微地形景观设计也风格迥异。

①自然式的绿地建设,其微地形的景观设计灵感主要基于自然景观,将大量自然元素融入绿地建设中,使人们在城市生活环境中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光。

②规则式的建设风格,在规则式的居民区绿地建设中,微地形景观设计更加强调景观形体的多样性和整体性,通过在纵向空间塑造分布梯度,结合台阶、跌水等景观元素来创造独特的微地形景观。

③混合式建设,毫无疑问,混合式就是结合了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绿地建设,其中的微地形景观设计在保留景观整体自然性与生态性的同时,强化了绿地景观的丰富度。

(2)然而在设计居民区微地形景观时,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常常要根据活动场所的不同功能采用不同的空间序列,打造出静态、动态、封闭、开放、半开放等多种空间类型。例如,为保留一定的私密性,通常将运动锻炼区设计为半公开式的活动空间,而作为集会和闲聊的活动空间多设置为公开性,为打开此空间区域的开放度[5]。

(3)现代的大多数居民小区也会利用水体工程来造景,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开凿池塘或是小河道,打造小区专属的水体系统,这既利于周边植物的生长,又利于空气湿度、绿化率以及小范围气候等的提升。此外,居住小区内的一些小区域也设计成了微地形景观,如中庭和天井,这些景观设计多数是建筑物视线较集中的区域,为了增加视觉效果的开阔性,可以采用微地形设计手段进行处理。

3.4  街道绿地微地形景观设计

(1)在对道路绿化带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时,主要依托于打造长条形的绿化带,以及在绿化带内种植植物花卉,打造出更有层次感和立体度的道路绿地景观。

①在道路绿化带形状的设计上,要贴合道路的路线情况,确保交通道路的宽阔性和安全性,绝大多数的道路绿化带都是设计成笔直长条形的,以便于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

②在选择绿化带内的植物时,要选择常年生的绿色植物,为增加其层次感和丰富度可以适当种植一些颜色饱和度高的花卉,但不可以装饰得过分华丽,以免司机在驾驶时分心。而对于整个地表的造型设计,可以设计成“龟背状”,以增加整个道路的流畅性和连续性,为驾驶人员提供一定的方向感。

③在打造具有立体化和装饰效果的绿化带景观时,铺设地表的过程中要考虑对雨水排放、管线放置的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粉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的效果,以实现绿地景观的生态化功能。

(2)相对于道路绿化带的微地形景观设计,街头以及交通岛绿地的景观设计在要求上會低一些,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造景及交通疏导功能。因此,在设计时,首要关注的形状构造,纵观我国城市中的街头绿地与交通岛绿地,不难发现其在形状设计上普遍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而整个绿地的坡度由边缘向中心位置逐渐上升,这是为了避免人们随意在其中活动而造成交通事故,并且街头与岛绿地景观中的景观元素相对丰富一些,常常会在中心位置摆放主体景观,例如石质雕像、小型喷泉、花盆等。

4  结语

总而言之,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效果。因此,要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充分发挥微地形景观设计的造景、生态、辅助和空间规划功能,并在城市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与居民区绿地等景观建设中严格遵循微地形设计的自然性、生态性、人性化、艺术性、协调性和科学性设计原则,打造出更加适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园林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1]柳建平.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设计的应用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05):173-174.

[2]胡天君,杨亚宁,赵佳璐,聂婧怡.城市园林微地形景观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2):88-89.

[3]汪小萌,王羽翼,李彤,李冰.微地形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农经,2020(04):88-89.

[4]李彦洁,陈广绪.微地形景观设计初探[J].现代园艺,2019(11):150-151.

[5]李娜.微地形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大观,2020(01):45-46.

作者简介:任耀华(1989年8月),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学历:硕士,职称:中级,研究方向:从事公园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

作者:任耀华

上一篇:阿拉伯数字招贴设计论文下一篇: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