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2023-01-18

第一篇: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创新市场管理建设长效监管机制

市场监管与执法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综合执法则是创新管理重要体现。而创新管理的基本要求则是建设长效监管机制。根据目前市场监管的实际,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完善。

一、加强体制建设

目前部门单独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比较普遍,出现交叉,重复,扯皮、推诿现象严重。以块为主的街道办事处疲于应付,大量的社会矛盾调处解决无手段、无依据。而大部分部门自然而然又将社区管理推给办事处,形成“条”与“块”的矛盾。因此创新市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必须解决体制问题。

1、各执法部门首先要解决与街道办事处对应设置机构问题。工商部门应以办事处为单位设立工商所,纳入辖区统一管理。工商所长挂到办事处任副主任,强化办事处执法地位。

2、授权街道办事处具有一定范围一定权限执法权。工商部门可以将无照经营、过期食品及伪劣食品查处权彻底下放。授权采取部门授权和政府直接授权,将无照经营查处权、食品安全查处权下放给各办事处。

3、规定必要的法定权限处罚权,一般可以授处罚标准核准以50元——200元为宜,可以直接从当地财政部门领取罚没票据,实行地方收支俩条线财务管理。长效机制要细分为三大块去执行。

(一)、社区、居民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社区自治,集中执法体制。由办事处牵头,按社区落实各项管理指标,由工商、食品安全局、技术监督局、防疫站、卫生局、文化局、城管、公安等部门派人到办事处实行综合执法。主要思路是在办事处设立办公室,每周由办事处工作人员开展执法疑难问题汇总,分类汇总统计,每月各执法部门定时定点到社区办公,协助办事处处理未能解决的棘手问题。日常工作中,大量工作交由办事处人员解决处理。如解决无照经营、小卖部过期食品、门点脏乱差、环境秩序和门前五包问题。对一些整改不了的、刁难户、钉子户由综合部门协助共同处理。

(二)五小行业整顿长效机制。由辖区办事处工作人员按月上报统计调查表,由技术监督局牵头、工商、食品安全局、卫生、城管、公安等部门实行按季集中清理。五小行业整顿重点是捣毁黑加工窝点和取缔无证照经营门点,努力打造三大食品园区,用2——3年时间彻底消灭无证照加工作坊。同时加大食品园区建设,吸引广大经营者自觉进入园区经营,真正实现持证经营,产品全部检测,全面包装上市。

(三)集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由工商局牵头,各办事处、动物检疫、农业局、食品安全局、卫生监察大队、城管、公安、消防实行按月整顿,突出市场主办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度,帮助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一扫三保洁”和“二扫三保洁”制度,加强检测公示工作和索证索票制度,实行红、黄牌亮牌管理。

二、完善机制建设

在完善体制建设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机制建设主要设立:

(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联系会议制度。联系会议由区政府组织,办公室设在东胜区工商局。按季汇总各办事处上报的统计表,提出分析意见,通报无证照经营情况,制定下一步取缔办法,形成政府主抓,共同治理局面。

(二)食品安全联系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职能部门,按季上报食品安全隐患、存在问题,鉴借好的经验,完善和加强市场监督,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形成企业、经营者,执法部门和舆论共同监督局面。

三、强化信息技术手段监管,提高技术监管水平。 打造数字东胜,扩大数字管理覆盖面,也为实现全面监管、全部监测,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奠定技术手段,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由政府信息委牵头,建立一套食品安全电子监管预警系统。在超市、商场、小卖部全部使用统一开发的“食品保质期提前预警管理系统”,录入“保质期”、“生产日期”、“库存”等信息,合理算出“到期日期”。依据“到期日期”,提前5——10天对预期食品显示黄色或红色预警,确保食品不过期,且来源合法,退市可跟踪。在零售食品经营户,统一使用终端查询系统,使经营户能够对所购食品查明来源和渠道,对保质期有了具体掌握,形成社会,经营者和管理部门共同使用现代技术监管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四、定标准,定目标

实行社区自治、综合执法,最终形成网格化管理和扁平化效能,就必须制定工作目标和标准。鉴于“创卫创城” 工作任务繁杂,考核指标体系繁重,应合理归类,科学制定目标。社区标准要体现在政务目标、党务目标、环境目标、食品安全目标、诚信目标,教育培训目标等大类,在此基础上制定细则。

五、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政府成立专门的评估考核机构,对社区自治,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扁平化效能,群众满意度进行指标体系测评,当期公布测评结果,将考核测评结果与干部实绩考核挂钩,制定奖惩办法。

六、明确长效机制效果

创新社会管理的效能,应集中体现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当前体现的效果集中反映在社区管理和环境卫生状态,长期考虑看病难﹑看病贵﹑高物价﹑住房困难等深层次问题。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社区管理应把握:

(一)在社区设立经营网店,实行共同审批原则,无规划许可,无消防验收,无房屋质量竣工验收以及未出具小区物业同意,原则上不在设立经营网点和场所。

(二)开设部门政府网站,实行网上告知,网上反馈,网上监督,提高各相关部门工作效率和联系紧密度。

(三)恢复房屋租赁许可证发放,为实行网格化管理,统一编号,建立管理档案,提供先决条件。

(三)开展诚信建设和文明社区﹑文明市场﹑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建设和完善诚信文化体系。

第二篇: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

为加强旅游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沟通和配合,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依法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旅游市场实施执法监督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联合执法组织机构

(一)成立由市旅游局局长为组长,旅游质监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工商局、税务局、公安消防支队、公安交警支队、各县市相关管理部门(科室)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市旅游联合执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负责日常工作。

(二)在各成员单位抽调熟悉业务、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稽查队。负有旅游市场监督管理职责的各单位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旅游执法监督法律法规,组织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配合、统一协调、相互协作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协调机制。

二、上述各单位应加强协商,形成合力,组织开展重点或专项旅游市场监督检查,纠正和打击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各单位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不属于自己监管职责范围内的旅游问题,应在7个工作日内及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单位进行处理。

三、依照法定职责确定为牵头单位的应具体负责联合执法的综合协调工作。

四、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的主要内容

(一)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各个相关职能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联合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根据有关规定,应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依法处置的违法行为;

(三)旅游市场工作联席会议统一研究、部署旅游市场联合执法行动。

五、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应当制订联合执法实施方案,明确执法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参与部门等事项。

六、联合执法的启动机制

(一)常规启动机制。需要开展常规的、重大的联合执法以及上级要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由牵头单位提出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二)专项启动机制。对单一专业执法力量难以纠正、制止、查处的违法行为,牵头部门可提前3日将联合行动方案(草案)提交市旅游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

(三)紧急启动机制。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事件需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牵头单位应及时协调各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事后予以总结。

七、各相关执法单位要积极配合联合执法牵头单位的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八、参加联合执法的单位要指派具有行政执法资质、业务熟练的人员参加联合执法。

九、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工作结束后联合执法牵头单位要将联合执法情况及时报告市旅游联合执法领导小组。

十、联合执法有关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保障联合执法经费及时到位。

十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多措并举 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针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和难点,我们京山县食药监局在强化监督、提高执法效能上下功夫,采取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推行“一票通”、规范进销货台账;创建“示范农贸市场”,引导市场提档升级等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监管的水平,着力构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归纳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摸底调查,找准监管薄弱环节。今年8月份,我们结合体制改革后开展的首次专项整治“亮剑”行动,组织各分局(所)对全县19家农贸市场进行调查摸底,将市场开办者基本信息、市场规模、市场内518户食品经营户、675户食用农产品全部建立监管档案。同时发现了我县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基础设施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经营场所卫生差、经营自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基本没有落实。二是市场内多数经营户索证、索票、台账制度未建立,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三是市场普遍没有配备相应的食品快检设备,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二、明确监管责任,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摸底调查发现的农贸市场监管存在的“风险点”,我们从落实监管责任入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由事后处置向预防为主转变。一是明确监管人员责任,做到监管区域“网格化”。将全县19个市场监管经营主体以基层分局(所)为主体,实现分局(所)长与市场监管人员、监管人员与市场开办者、市场内各类食品经营者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做到任务落实到人,监管责任明确到人。二是落实日常“痕迹化”监管,严格按县局《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监管人员每月对农贸市场各类监管对象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做到监督检查有记录、检查双方有签字,监督文书齐全,监督结果真实可信,确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可防、可控。三是开展了一次《农贸市场及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在全县19个农贸市场张贴“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的通知”500余份;张贴“十不准、八禁止”食品安全警示宣传材料100多份,利用市场内的10多个LED显示屏,播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信息20多条。结合县局开展的“食用油”、“肉制品”等专项整治,对19个农贸市场各类经营户进行集中彻底清查。对涉及无证经营、进货台帐记录不全、未索证索票等违法行为,下发预警通知书(办证通知书)16份,排查食品安全隐患3个,及时查处了一批销售过期食品、无中文标签肉制品、无证经营食品等违法行,有效规范了农贸市场食品经营秩序。

三、找准突破口,强力推行“一票通”。针对农贸市场内大部分经营者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台账记录积极性不高,食品安全信息不准确,出现问题难于追溯的实际,我们8月初率先在全县农贸市场推行使用“一票通”购货凭证。为使食品经营户接受“一票通”,我们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与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相结合,将如何正确填写、索票粘贴、保管年限等内容作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共开展培训10期,培训500余人。二是召开专题会议,重点推广。8月份在县局召开的食安办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专题会议上,县局就推行“一票通”的意义和作用做了介绍,引起城区8所学校分管食品安全的校长强烈兴趣,会后纷纷到县局索取“一票通”样本,认为“一票通”有效解决了学校食堂长期存在的食用农产品购货台账无法规范、食品质量不稳定以及来源复杂、报帐难等问题。三是实施倒逼机制,通过规范学校、机关食堂、餐饮经营户进货台账等方式,督促市场经营户使用“一票通”。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对未建立台账制度或台帐记录不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处罚决定书等手段,督促全县1500多户餐饮单位全面使用“一票通”作为进货台账,实现了以批发源头监控为切入点,进销货台账全覆盖的记录机制,达到了全面监控食品准入的目的,有效化解了食品安全监管风险。“一票通”推进近3个月来,全县19家400余家食用农产品经营户已领取“一票通”票据3000余本,真正实现了食用农产品从市场准入到生产经营各环节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

四、抓好示范创建,发挥示范作用。我们以省局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创建为契机,组织各类市场开办者学习《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基本标准》,提高市场开办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市场开办者对照标准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各类食品经营行为,对基本符合条件城中路农贸市场、京华农贸市场积极申报。在12月4日城中路农贸市场通过省局验收的基础上,为发挥该市场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县农贸市场硬件设施、管理水平提档升级。近日我局又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纳入2015年县政府民生实事的建议》,力争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政策、资金扶持,多渠道引进资金,以城中路农贸市场为“样板”,对我县其它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升级,创建更多的食品安全示范市场,为构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第四篇:市工商局采取措施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近日,市旅游局联合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市35户旅游行业,8户二星级以上酒店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旅游市场主体准入、旅游经营行为、旅游商品、旅游合同和旅游广告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我们严格旅行社、旅游景区经营户资格准入制度,重点对假冒注册商标、采取“零团费”、“负团费”等低价模式经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整治。严厉查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骗买骗卖、哄抬物价、欺诈销售,纠缠消费者并向其兜售商品,或强行向消费者推销商品行为。】

同时,我市工商部门将对进入景区经营的商品实行上市准入制,确保上市商品质量,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欺诈和诱骗游客购物消费的行为。

【我们还将重点规范旅游合同签约行为。要求旅行社与旅游消费者在签约时,应当使用国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或境外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不得含有“霸王条款”。坚决打击不依法签订旅游合同和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严肃处理诱导、强迫游客购物和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违法行为。】 此外,我市工商部门还将规范旅游广告宣传行为,及时查处和曝光虚假、违法旅游广告,一旦发现恶性价格竞争和欺诈游客等不法广告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这次专项检查对1户超范围经营者下发了行政处罚责令改正通知书,对3户不亮证经营行为当场进行了纠正。 维护全市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陈赵洋 565字

第五篇:工商局201X年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总结

今年,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旅游路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省委第九次党代会和九届四次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认真开展节日旅游市场安全检查,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监管力度,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县、区工商局把对旅游市场的规范整治工作作为整个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旅游市场整治工作机构,成立了分管局长任组长,市场股、“12315”、各工商所长负责人任成员的旅游市场整治领导组,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做到监管一线有人在岗,节假日市场、景区有人值班,建立和完善了节假日旅游市场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二、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工作

(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把市场准入关,做好旅游市场经营主体资格的清理和整顿工作。

1、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旅游业务和超范围经营旅游业务的违法行为。

2、查处涉旅企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门市和分支机构;

3、查处不具备经营主体资格条件而从事招揽旅游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4、规范涉旅企业的名称登记问题。

(二)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市场的整治和巡查力度,重点打击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欺诈和诱骗游客购物消费的行为,强化对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

1、加强对旅游宣传广告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在旅游宣传资料中误导旅游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及户外非法张贴印刷品广告的行为。

2、打击旅游经营活动中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客宰客的行为,积极合同旅游、公安、物价、质检、卫生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开展对旅行社专项整治工作。

3、开展旅游景区市场整治,严厉查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和经营假冒、过期劣质饮料、食品的行 为;取缔景区经营环境脏、乱、差的餐饮店铺,打击围追、兜售和乱设摊点的行为。

4、突出对旅游景区及沿线商店、购物场所的监管,倡导诚信经营、实行公开合法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佣金收授制度,严厉查处私收私授回扣的行为。

5、继续在我市主要旅游景区实行商品进货查验登记制度、诚信经营承诺制度和市场巡查等制度。

(三)加强对“春节”、“清明”、“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监管,结合“十一”黄金周和春节开展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规范旅游景区的交易秩序。对旅游景区消费品市场、旅游价格欺诈、胁迫消费行为进行重点整治,规范景区经营秩序。

(四)抓好旅游景区消费投诉网络的建设。在各旅游景区设置消费提示、警示牌、“12315”申诉举报电话,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方便游客在旅游中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及时向工商部门申诉。

(五)按照《四川省人们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电[XX]53号)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旅游骨干企业的评选工作。全年共出动检查车辆126台次、出动检查人员439人次,检查景区餐馆174家,取缔无照经营餐饮6户,发出限期督办通知11份,检查旅游企业28家。通过检查,维护了我市旅游市场秩序,确保了旅游市场安全。

上一篇:礼仪队新学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