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大理白族自治州范文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大政办发〔2006〕81号

印发大理白族自治州劳动教养管理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大理白族自治州劳动教养管理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已经州党政机构改革领导组审核,州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大理白族自治州劳动教养管理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根据《中共大理州委对大理州劳动教养管理所机构升格有关问题的批复》(大复〔2006〕22号),州委批准大理州劳动教养管理所升格为正县级机构,升格后,隶属关系、人员编制不变。大理白族自治州劳动教养管理所(以下简称劳教所)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司法局所属机构,是国家治安行政处罚的执行机关。

一、 主要职责

1、依法收容劳动教养人员,确保收容执行工作的合法性。

2、依法教育挽救劳教人员,教育内容和手段符合法律要求。

3、依法管理劳教人员的各项事务,规范劳动教养管理工作。

4、依法组织劳教人员生产劳动,使劳动教养工作充分体现劳动教养的教育目的。

5、依法管理劳动教养场所的行政事务,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

6、依法管理教育劳教人民警察,做到从严治警、依法治警、从优待警,自觉接受检察机关和社会的监督。

7、依法保护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劳动教养工作方针、政策,体现文明执法、文明管理、人性化管理。

8、依法做好劳动教养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安置、帮教的衔接工作,促进社会稳定。

二、内设机构

根据以上职责,大理州劳动教养管理所内设机构为7个科室(处),3个大队和9个中队,即:办公室、政治处、管理科(含警戒护卫队)、教育科、生产经营科、生活卫生科(含卫生所)、财务科、第一劳教大队(下设3个中队),第二劳教大队(下设3个中队),第三劳教大队(下设3个中队)。

(一)办公室(人员编制7名、正科1名、副科2名)

协助所领导做好全所行政工作,收集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信息互通,协调科室(处)、大队之间的关系,做好行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劳教所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政治处(人员编制5名、正科2名含纪检专干1名)

做好全所的党建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劳教所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战斗堡垒;开展好全所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干警录用、教育管理、考核奖惩、选拔任用推荐、调动等工作;做好干警工资福利、警衔管理工作;做好工、青、妇和计划生育工作。

(三)管理科(含警戒护卫队)(人员编制13名、正科2名含警戒护卫队队长1名、副科1名)

负责组织劳动教养执行工作,办理劳动教养执行的有关手续,审查大队上报的报告和报批材料,制定全所劳动教养执行和劳动教养管理方面的计划和方案,向所领导报送有关报告 1

和材料,受所领导的委托代表劳动教养管理所与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和公、检、法、司机关联系业务。

警戒护卫队在分管所领导的统一指挥下,维护劳动教养场所的安全,防止外部人员的袭击和捣乱,及时制止劳教人员聚众闹事、逃跑,负责护送成批劳教人员的转移工作。

(四)教育科(人员编制3名、正科1名、副科1名)

负责组织对劳动教养人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三课教育)和各种辅助教育,具体制定全所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师资配备、教学设备的购置工作,做好对劳动教养人员教育工作检查、考核、评审、总结工作,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做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工作。

(五)生产经营科(人员编制6名、正科1名、副科 2名)

负责劳动教养场所生产经营,根据劳动教养的性质和劳动教养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提出本所生产经营方向、对象、规模等方面的可行性报告,制定并组织实施生产计划,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好产、供、销关系。

(六)财务科(人员编制4名、正科1名、副科1名)

负责劳教所经费预算编制、经费预算的执行和决算工作,做好行政经费、生产经费、基建经费的管理和统筹安排,建立财务制度,进行分类建帐,严格执行专款专用,遵守财经纪律,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接受审计和监督等。

(七)生活卫生科(含卫生所)(人员编制6名、正科2名含卫生所所长1名)

负责劳动教养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工作,做好劳动教养人员的衣、食、住、行等后勤保障工作。

卫生所负责劳动教养人员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防止所内各种疾病的流行,保障劳教人员的身体健康,使教育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八)第一劳教大队、第二劳教大队、第三劳教大队各20名(人员编制60名、正科6名、副科9名)

具体负责劳动教养人员强制教育挽救工作,执行全所统一计划,依法做好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组织好劳动教养人员的生产劳动,做好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大理州劳教所人员编制为110名,其中:所长1名,政委1名,均为正县级;副所长2名,纪委书记1名,政治处主任1名,为副县级;科、处、室及大队领导正科级领导职数16名(含纪检专干、卫生所所长、政治处副主任);科、处、室副职及中队长共16名,按副科级配备。

非领导职务的职数,按《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

第二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2310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07-31 【生效日期】1998-07-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

(1988年3月19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88年12月1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1998年7月4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订,1998年7月31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对洱海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自治州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洱海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洱海是受人工控制的多功能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和苍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洱海管理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资源、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条 第三条 洱海1974.00米(海防高程,下同)界桩范围内的湖区、西洱河节制闸至天生桥一级电站取水口的河道及引洱入宾老青山输水隧道为洱海管理区域;1974.00米界桩以外径流区为洱海保护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好洱海的义务,在洱海管理区域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相关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第四条 洱海水位为:

正常蓄水位1974.00米;

最低运行水位1971.00米;

防洪水位1974.20米;

洱海及入湖河流的水质保护按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执行。

第五条 第五条 洱海管理局是自治州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洱海的专门机构,归口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洱海管理和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报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统一管理洱海出水口节制闸及引洱入宾节制闸,制定水量调度运行和水量分配计划,报州人民政府批准后,按计划调控水位;

(四)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落实洱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会同有关县市政府做好入湖河道和西洱河天生桥一级电站取水口至漾濞江汇水口洱海泄洪河道的保护工作;

(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对洱海的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

(六)在洱海管理区域内综合行使水政、渔政、航务、自然环境保护等行政处罚权。

第六条 第六条 洱海保护范围内的保护、治理工作,由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及沿湖各乡镇人民政府按属地负责。

洱海管理区域内的社会治安工作,由自治州公安局洱海公安分局负责;对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依法移送当地司法机关处理。

州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工,与洱海管理局相互协作,共同做好洱海管理区域内保护、治理工作,并会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及沿湖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洱海保护范围内的保护、治理工作。

第七条 第七条 在洱海管理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滩地建房、围湖造田、围建鱼塘;

(二)从事网箱、围网养殖活动;

(三)使用燃油机动船捕捞,在湖岸使用动力设施捕捞作业;

(四)捕捞大理裂腹鱼(弓鱼)、洱海鲤等珍稀鱼类,猎捕野生水禽、候鸟、蛙类等栖息动物;

(五)炸鱼、毒鱼、电力捕鱼和使用岸滩小拉网等有害渔具和捕捞方法捕鱼;

(六)进行抛洒骨灰等殡葬活动;

(七)未经洱海管理局批准采捞水草;

(八)其它破坏洱海资源的活动。

第八条 第八条 禁止向洱海及入湖河道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废液废水,倾倒掩埋土、石、尾矿、垃圾、废渣和动物死尸。禁止在界桩外1000米及入湖河道两侧100米内掩埋有毒物质。

在洱海入湖河口由洱海管理局会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设置污水、污物处理设施。

第九条 第九条 禁止侵占和破坏洱海保护范围内和西洱河的河道、河堤、河滩及其设施。

第十条 第十条 禁止在洱海岛屿和景点开山炸石、砍伐树木、违章建筑。在保护范围内的沿湖地区采石,须经所在地矿管部门审核,并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禁止在洱海管理区域和保护范围内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禁止在洱海保护范围内新建化工、冶金、制浆、制革、电镀等有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现已建成的必须限期治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不到的,由县(市)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关、停、并、转、迁。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在洱海保护范围内禁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砍伐和破坏河道保护堤林和环湖林带,严防山林火灾。

对点苍山、罗坪山、马鞍山、后山等水源保护区实行封山育林。对水土流失面积和宜林荒山荒地,有关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强治理、绿化。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凡在洱海管理区域内的开发建设项目,须经洱海管理局审核,报州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洱海环湖公路临湖一侧内,未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兴建任何建筑物。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在界桩内5米,界桩外15米的岸滩,营造洱海环湖林带,由洱海管理局会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及所属有关部门和沿湖乡镇组织营造管护。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在洱海保护范围内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安全使用农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防止农业氮、磷及农药残毒对洱海水体的污染。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在洱海保护范围内进行生产活动和建设项目造成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负责治理或承担治理费用。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洱海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保护城乡生活用水,优先安排农业用水,合理分配工业用水和发电用水。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实行封湖禁渔制度,保护渔业资源的自然增殖。对亲体、幼鱼及大理裂腹鱼(弓鱼)等产卵繁殖、索饵栖息的主要水域实行长年封禁。封湖、开湖日期及封禁界线由洱海管理局公告。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洱海渔业生产实行捕捞许可制度。坚持捕大留小,作业丝网网目不得小于7厘米,银鱼拖网网底网目不得小于0.6厘米,虾拖网网底网目不得小于0.8厘米。

禁止制作、销售、使用不合格的渔具。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洱海渔业实行人工放流,科学发展大水面渔业养殖。凡在洱海从事生物引种驯化的物种繁殖,必须通过科学论证,经洱海管理局同有关部门审定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洱海船舶实行集中审批,总量控制。船舶的新增、改造、更新必须经州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并向有关部门办理有关证照,方可入湖营运作业。

在环湖公路建成开通后,有计划地取消机动货运船只的动力设施,严格控制机动旅游船只数量。

船舶垃圾和废油、残油必须回收到岸,实行集中处理,禁止排入洱海。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在洱海岛屿和沿湖村庄、集镇开展旅游业,必须按本条例规定和大理风景名胜区规划、苍洱自然保护区规划及村镇规划实施。

凡在洱海岛屿和沿湖从事宾馆、饭店等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对其产生的污水作净化处理,达标排放。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凡利用洱海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缴纳有关规费:

(一)向洱海取水的,缴纳水费;

(二)从事渔业捕捞的,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三)经批准在洱海管理区域内从事养殖和种植水生动、植物的,缴纳水面使用费;进行采砂的,缴纳采砂管理费;

(四)在洱海管理区域内从事旅游经营的,缴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费;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缴纳的其它规费。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洱海的规费使用范围为:

(一)洱海环境保护,进行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

(二)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和保护;

(三)发展水产事业,人工放流增殖渔业资源;

(四)资源航道、码头和导航设施;

(五)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

(六)洱海管理经费以及奖励经费;

(七)经州人民政府批准用于洱海保护治理的其他经费。

规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挪用,财政、审计部门应严格监督。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对实施本条例有下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和洱海管理局评定,报请自治州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一)防治水污染成绩显著的;

(二)营造水源林、保护森林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成绩显著的;

(三)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成绩显著的;

(四)保护界桩、水工程设施、航道航标,水文、测量、环境监测等方面成绩显著的;

(五)保护增殖水产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成绩显著的;

(六)对保护治理、开发利用洱海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进行科学研究成绩显著的;

(七)依法管理洱海和在治安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八)检举、揭发、控告违法行为有功的;

(九)外引内联资金、技术,加快洱海建设成绩显著的。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在洱海管理区域内违反本条例的行政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处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

在洱海管理区域内的行政处罚,由洱海管理局和州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工实施;在洱海保护范围内的行政处罚,由辖区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洱海管理区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洱海管理局给予处罚:

(一)使用网箱、围网养殖的,没收网具及其设施,情节严重的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使用燃油机动船舶捕捞的、未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入湖的船舶,没收船舶,情节严重的并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在湖岸使用动力设施捕捞作业的,没收动力设施,情节严重的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四)进行抛洒骨灰等殡葬活动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五)未经批准采捞水草的,处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在洱海管理区域和保护范围内生产含磷洗涤用品的,没收产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在洱海管理区域内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的,给以警告并处2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在洱海保护范围内销售含磷洗涤用品的给予警告并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管理区域内的行政处罚由洱海管理局实施,保护范围内的行政处罚由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未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在洱海环湖公路临湖一侧兴建建筑物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章建筑,采取补救措施,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属洱海管理区域由洱海管理局实施,属保护范围由辖区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洱海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行政违法案件中,有权对书证、物证采取扣押、登记保存等措施。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申请行政赔偿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行政执法人员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索贿受贿,徇私枉法的;

(二)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实施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改变处罚规定和决定、进行处罚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单据、截留私分罚没收入的;

(四)其他应当给予处分的行政违法行为。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法制、监察部门应受理有关申诉、检举和控告,加强对洱海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洱海保护范围内海西海、茈碧湖、西湖的保护治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本条例需要作出具体实施办法的,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经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颁布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

(1988年3月19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1988年12月1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1998年7月4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订 1998年7月31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04年1月15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2004年3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2014年2月22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2014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

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洱海及其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洱海是人工调控水位的多功能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和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洱海保护管理范围为洱海主要流域,包括洱海湖区和径流区。

第四条

洱海保护管理坚持保护第

一、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永续利用和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

洱海最低运行水位为海拔1964.30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高运行水位为海拔1966.00米。

特殊年份洱海水位确需调整的,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提请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第六条

洱海湖区和径流区的湖泊、主要河流、水库的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进行保护。

第七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领导洱海保护管理工作。

大理市人民政府负责洱海湖区及本行政区域内洱海径流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洱源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洱海径流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洱海保护管理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和村民小组应当协同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洱海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设立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履行本行政区域内洱海湖区和径流区的保护管理职责,行使本条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的发展和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旅游、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监察、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洱海保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应当把洱海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自治州应当建立洱海生态补偿机制,具体办法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条

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的水资源、水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利用洱海湖区以及径流区的水资源、水产资源、风景名胜资源、水面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缴纳下列有关规费:

(一)从洱海取水或者使用洱海水资源从事发电等经营性活动的,缴纳水资源费、水费。

(二)从事渔业捕捞的,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三)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旅游经营的,缴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的其他规费。

第十一条

洱海规费应当用于洱海及其径流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其使用范围是:

(一)水污染防治;

(二)生态补偿;

(三)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和保护;

(四)人工放流增殖渔业资源和繁育恢复土著鱼类;

(五)航道、码头和导航设施管护;

(六)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

(七)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用于洱海保护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及洱海保护管理范围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洱海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洱海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公民保护洱海的意识。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自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或者开展洱海保护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举报、控告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第二章

洱海湖区保护管理 第十三条

洱海湖区具体管理范围是洱海最高运行水位范围内的湖区、西洱河节制闸至天生桥一级电站取水口的河道、引洱入宾老青山输水隧道至出口界碑处。湖区界线由大理市人民政府划定,设置界桩,并向社会公布。

洱海湖区应当实行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大理市人民政府洱海保护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拟定洱海保护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洱海水资源利用计划,经大理市人民政府审查,并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统一管理洱海出水口节制闸及引洱入宾节制闸;

(四)联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落实洱海生态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对洱海的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六)负责对洱海湖区的开发利用项目进行前置性审查;

(七)收取洱海湖区相关规费;

(八)相对集中行使洱海湖区和环湖林带的水政、渔政、林政、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等行政执法权。

第十五条

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洱海湖区湖滨带的保护和建设,在界桩内5米、界桩外15米的岸滩组织营造、管护洱海环湖林带和水生植物。

第十六条

洱海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洱海取水应当统筹洱海生态需要,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保障城乡生活用水,优先安排农业用水,合理分配工业用水和发电用水。 第十七条

洱海渔业进行人工放流应当科学安排放流的种类、数量,逐步恢复洱海土著物种,优化洱海生态结构。

第十八条

洱海渔业生产实行捕捞许可制度。捕捞许可证应当实行总量控制制度,不得买卖、出租、转让或者转借。

捕捞作业应当坚持捕大留小,作业网网目不得小于7厘米,不得使用一层丝网、手撒网、鱼罩、搬罾、垂钓以外的渔法渔具。

第十九条

洱海渔业实行封湖禁渔制度。对亲体、幼鱼及大理裂腹鱼(弓鱼)等产卵繁殖、索饵栖息的主要水域实行长年封禁。封湖、开湖日期及封禁界线由大理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

银鱼的捕捞由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办法,报大理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

洱海船舶管理应当实行统一审批、总量控制和入湖许可制度。洱海保护管理机构核发船舶的准入许可证。船舶的增加、改造、更新应当经大理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审批,并办理相关证照。

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和海事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入湖营运作业船舶的管理。

机动船舶应当配备油污防渗、防漏、防溢设施。船舶垃圾、污水和废油、残油应当回收上岸,实行集中处理,禁止排入洱海。

第二十一条

洱海码头应当科学规划,并实行总量控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码头应当经大理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洱海湖区的开发利用项目,应当经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审查,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并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 在洱海湖区和环湖林带从事科考、考古、影视拍摄、大型水上活动和水上训练项目的,可以由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审查同意后,报大理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

洱海岛屿的旅游项目,应当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和大理风景名胜区规划、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及村镇规划实施。

第二十四条

洱海湖区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滩地建房或者搭棚、围湖造田、围建鱼塘;

(二)从事网箱、围网养殖活动;

(三)擅自在滩地种植、养殖;

(四)捕捞大理裂腹鱼(弓鱼)、洱海鲤等珍稀鱼类,猎捕野生水禽、蛙类等栖息动物;

(五)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丢弃动物尸体,排放污水及其他废液;

(六)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七)擅自采捞水草;

(八)擅自从事生物引种驯化的物种繁殖、放生非本地水生物种;

(九)擅自砍伐、破坏林木;

(十)在洱海岛屿采石以及违规建筑;

(十一)在滩地摆摊、设点从事经营活动;

(十二)使用水上飞行器;

(十三)损毁界桩、水文、气象、测量、码头、航标、环境监测、标识标牌等设施。

第三章

洱海径流区保护管理

第二十五条

洱海最高运行水位范围外的主要汇水区域为洱海径流区,其主要范围包括:大理市所辖的下关、大理、银桥、湾桥、喜洲、上关、双廊、挖色、海东、凤仪10个镇,洱源县所辖的邓川、右所、牛街、三营、茈碧湖、凤羽6个乡(镇)。

洱海径流区的具体范围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洱海保护总体规划中确定。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洱海径流区的保护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划定水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农业耕作区、城乡建设发展区及其具体范围,制定相关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的规划和措施。

第二十七条

洱海径流区的湿地、主要河流和水库等水生态保护区应当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

第二十八条

在水生态保护区从事生物引种驯化的物种繁殖,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和检疫,并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九条

对水生态保护区内营运的船舶实行总量控制和准入许可制度。船舶的准入许可证由大理市、洱源县洱海保护管理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核发。船舶的增加、改造、更新由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批准,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办理相关证照并对其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水源涵养区应当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严防森林火灾。对水土流失地段和宜林荒山荒地,应当加强治理、绿化。

第三十一条

农业耕作区应当加强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应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应当科学控制畜禽养殖数量,减少农牧业氮、磷及农药残毒对水体的污染;支持单位或者个人发展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产业。

第三十二条

城乡建设发展区应当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完善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并保障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城镇规划区及产业园区的排水系统应当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不断提高中水利用率。

村庄应当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经处理的生活废水就地就近利用,污水实行有偿处理。

从事宾馆、饭店、客栈、餐饮等经营服务的,应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水作净化处理后接入排污管网或者中水回用,禁止直接排入湖泊、水库、河流和沟渠。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的不得开展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

城乡建设发展区内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设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设施,及时清运处理垃圾。垃圾实行有偿收集、清运和处理。

第三十四条

洱海环湖公路临湖一侧内,禁止新建公共基础设施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在洱海海西保护范围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按照《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海西保护条例》执行。

主要入湖河流两侧30米和其他湖泊周围50米内,禁止新建公共基础设施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十五条

在洱海径流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项目建设,应当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水污染或者水土流失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治理费用。

第三十六条

洱海径流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湿地、水库、河道;

(二)生产、零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三)在水生态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养殖;

(四)炸鱼、毒鱼、电鱼;

(五)使用“迷魂阵”、虾笼等有害作业方法;

(六)捕捞大理裂腹鱼(弓鱼)等珍稀鱼类,猎捕或者销售野生水禽、蛙类等栖息动物;

(七)向湖泊、水库、河流、湿地排放污水及其他废液,倾倒或者掩埋土、石、尾矿、垃圾和动物尸体;

(八)擅自截流引水或者打井取水;

(九)擅自砍伐林木、毁林开荒;

(十)弃置、掩埋有毒物质;

(十一)擅自采矿、采砂、采石、选矿、洗矿、取土,在河道内洗砂、加工石材;

(十二)建设化工、冶金、制浆、制革、电镀、电解等有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

(十三)损毁堤坝、沟渠、桥闸、水文、气象、测量、环境监测、标识标牌等设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洱海保护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索贿受贿,徇私枉法的;

(二)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实施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改变处罚决定、进行处罚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单据、截留私分罚没收入的;

(四)违反本条例相关规定批准项目建设的;

(五)违反本条例规定办理征地、施工注册登记、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

(六)发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生态破坏事故,不按照规定报告,不依法采取必要措施致使事故扩大或者延误事故处理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洱海保护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无证捕捞的,责令停止捕捞,没收捕捞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买卖、出租、转让、转借捕捞许可证的,吊销捕捞许可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停止捕捞,没收捕捞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捕捞许可证;使用机动船、在湖岸使用动力设施捕捞作业或者炸鱼、毒鱼、电鱼的,责令改正,没收相关设施和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捕捞,没收捕捞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捕捞许可证,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没收船舶,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恢复原状;拒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并处拆除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四条第

二、三项规定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网具及其设施;情节严重的,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相关设施和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二十四条第

五、六项规定之一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元以上2500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二十四条第七项规定的,责令改正,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第二十四条第八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十二)违反第二十四条第九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没收工具和砍伐的林木,并处每棵500元罚款;

(十三)违反第二十四条第十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十四)违反第二十四条第十一项规定的,责令改正,可以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十五)违反第二十四条第十二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设备;

(十六)违反第二十四条第十三项规定的,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对个人由相关县(市)洱海保护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由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三十二条第四款规定的,由径流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径流区人民政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恢复原状;拒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并处拆除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径流区林业、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恢复原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生产含磷洗涤用品的,由径流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设备和产品,并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罚款;零售含磷洗涤用品的,由径流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的,由径流区工商、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予以警告,并处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对宾馆、饭店等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25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三项规定的,由径流区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网具及其设施;情节严重的,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三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的,由径流区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相关设施和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三十六条第

五、六项规定之一的,由径流区水务、林业等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相关设施和违法所得,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七项规定的,由径流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三十六条第八项规定的,由径流区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第三十六条第

九、

十、十一项规定之一的,由径流区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十二)违反第三十六条第十二项规定的,由径流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十三)违反第三十六条第十三项规定的,由径流区设施所属行政管理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在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本条例未作处罚规定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五章

第四十一条

洱海径流区主要河流是指弥苴河及其支流凤羽河、海尾河、弥茨河,永安江,罗时江,波罗江,苍山十八溪;主要水库是指海西海水库、三岔河水库和三哨水库;湿地是指西湖、茈碧湖和按照洱海保护规划作为洱海水源前置,具有水质净化功能和其他生态功能,长年生长湿生或者水生植物、作物的区域。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大理白族自治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大理日报 2010-02-01

统计公报

2010年2月1日

(图表略) 2009年,州委、州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立足实际,坚定信心,砥励奋进,共克时艰,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全州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45.5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13.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8%,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6%,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46.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0%。 年末全州就业人员214.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2.57万人,增加0.38万人,第二产业33.33万人,增加1.45万人,第三产业48.41万人,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二、农业

2009年末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4.6万千瓦。拥有拖拉机31146台。耕整机18688台(套)。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7444台。联合收割机190台。全年完成机耕机耙面积153.6万亩,机收面积14.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24万亩。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1901公顷,增加240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138公顷,增加2723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948公顷,减少96公顷;烟叶种植面积35636公顷,增加1024公顷,其中:烤烟种植面积33005公顷,减少136公顷;蔬菜种植36389公顷,减少189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39.18万吨,增加4.08万吨,增长3.0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5.58万吨,增长3.45%;大春粮食产量103.60万吨,增长2.88%,其中:稻谷产量52.01万吨,增长3.73%,包谷产量44.10万吨,增长2.32%。

全年油料产量4.52万吨,增长19.05%。糖料产量29.77万吨, 减少3.24%。烟叶产量8.86万吨,增长11.39%,其中:烤烟产量8.17万吨,增长7.78%。蔬菜产量100万吨,减少 3.36%。水果产量30.36万吨,增长21.03%。茶叶产量0.51万吨,增长6.61%。 生猪年末存栏255.02万头,增长6.77%;生猪出栏337.47万头,增长4.62%;大牲畜年末存栏121.71万头,增长2.42%,其中:奶牛存栏13.53万头,增加0.59万头;山绵羊存栏135.04万只,增长1.15%。 全年肉类总产量41.37万吨,比上年增长4.60%。其中,猪肉产量30.07万吨,增长3.73%;牛肉产量5.31万吨,增长5.26%;羊肉产量2.58万吨,增长13.30%。奶类产量39.57万吨,增长16.11%,其中:牛奶产量39.41万吨,增长16.18%;禽蛋产量3.84万吨,增长14.68%。 全年水产品产量4.90万吨,增长1.54%。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7万吨,增长2.53%;捕捞水产品产量0.83万吨,减少3.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37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7%;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41.16亿元,增长13.5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133.10亿元,增长13.67%;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总产值228.52亿元, 增长10.26%,轻工业总产值145.74亿元,增长19.19%。 2009年,全州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26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7%,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70.89%。其中:矿冶工业产值59.83亿元,增长2.71%;烟草工业产值43.31亿元,增长14.25%;机械工业产值59.28亿元,增长32.93%;生物资源及优势农产品加工产值43.79亿元,增长3.35%;建材工业产值28.04亿元,增长14.64%;能源工业产值31.07亿元,增长21.21%。

全年原煤产量265.34万吨,比上年增长10.84%;发电量354430万千瓦时,增长12.58%;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5.81万吨,减6.23%,其中:锌产量13.67万吨,增长17.58%;水泥产量683.19万吨,增长33.58%;卷烟产量41.60万箱,增长1.71%;乳制品产量16.97万吨,增长5.81%;精制茶产量 6421吨,增长50.16%;钢材产量9.96万吨,增长9.32%;拖拉机产量5.12万辆,增长4.39%;改装汽车产量4.24万辆,增长41.42%;低速载货汽车产量1.71万辆。

2009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17.39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8亿元,增长16.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1.41亿元,比上年增长8.25%;实现利润12.48亿元,增长6.31%。

2009全州具有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29户,比上年增加3户。全年完成产值36.0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1.9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62.08亿元,增长31.86%;农村非农户投资15.10亿元,增长30.3%;房地产投资25.51亿元,增长24.90%;农村私人投资12.31亿元,增长18.70%。

分产业情况:第一产业(农业)投资8.90亿元,同比增长145.84%;第二产业投资90.89亿元,增长1.96 %;第三产业投资77.39亿元,增长94.25%。

主要行业情况:电力工业投资53.22亿元,下降8.02 %;非电工业投资34.50亿元,增长25.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投资18.50亿元,增长215.70 %;公路投资16.23亿元,增长199.08 %;水利业投资24.59亿元,增长92.71 %;教育业投资2.93亿元,增长63.6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投资2.83亿元,增长 56.35 %。

全州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34户,全年完成投资2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0%,其中住宅投资13.70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53.69%。房屋施工面积281.93万平方米,增长25.39%;商品房竣工面积71.7万平方米,增长144.4%;商品房销售面积97.84万平方米,增长133.68%。

2009年全州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7.3万平方米,竣工21.6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2009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2%。分地域看,县(市)消费品零售额73.34亿元,增长11.2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7.09亿元,增长23.5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6.41亿元,增长15.5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9.73亿元,增长20.61%;其他行业零售额4.29亿元,增长14.34%。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零售额20.15亿元,增长12.44%,非公有经济零售额100.28亿元,增长17.14%,其中:私有经济零售额94.99亿元,增长32.2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2009年全州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完成144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14%。其中,出口6233万美元,增长13.85%;进口8172万美元,增长124.81%。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41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5.01%。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74亿元,增长47.7%。

2009年全州共接待海外游客35.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4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983.90万美元,增长14.50%;接待国内游客1105.92万人次,增长19.99%。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实现92.26亿元,同比增长26.07%。

七、交通和邮电

2009年全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7.10%。

年末全州民用车辆拥有量达45.4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8%,其中载客汽车6.92万辆,增长30.7%,载货汽车4.04万辆,增长12.8%。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6637万吨,增长2.30%,货物运输周转量674117万吨公里,增长2.0%;旅客运输总量8720万人,增长1.3%,旅客运输周转量785065万人公里,减少2.5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5933万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646万元,增长13.3%;电信业务总量476287万元,增长 26.5%。固定电话年末用户49.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3.90万户。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2009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67.62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5亿元,增长14.4%,财政总支出102.07亿元,增长36.1%,其中:教育支出18.76亿元,增长31.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14亿元,增长58.20%;医疗卫生支出9.56亿元,增长37.00%;农林水事务支出12.81亿元,增长13.50%。各项税收收入62.39亿元,增长11.71%。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0亿元,比年初增长23.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48亿元,增长21.4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7.64亿元,比年初增加68.9亿元,增长27.73%,其中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63.62亿元,增加24.67亿元;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50.81亿元,增加42.87亿元。

全州全年保险保费收入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30亿元,增长15.76%。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

2009年,全州拥有各类学校1829所,其中:高等教育1所,中等教育4所,普通中学215所,职业中学14所,小学1082所,幼儿园513所;在校学生610349人,其中:高等教育14780人,中等教育12073人,普通中学187425人,职业中学19410人,小学298880人,幼儿园77781人;招生188521人,其中:高等教育4103人,中等教育4251人,普通中学64125人,职业中学6845人,小学49112人,幼儿园60085人;毕业生151795人,其中:高等教育3003人,中等教育2808人,普通中学58815人,职业中学5465人,小学46267人,幼儿园354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4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53%。

全州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全州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广播发射台13座,电视发射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45.1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2.23万户。

全州卫生机构740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0163张;卫生技术人员8922人。 全州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分别获得金牌43枚、银牌40枚、铜牌47枚。 全州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机构8个,人员28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预计为350.8万人 。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0元,比上年增长10.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482元,增长13.10% 。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94元,增长14.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66元,增长12.31%。 年末全州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3.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21.98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87万人、失业保险9.77万人、工伤保险6.94万人、生育保险6.17万人。发放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亿元和1.7亿元,分别增长19%和64%。全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3.3%。

全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7.4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21.88万人。 全州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4个,床位1658张,全年收养1322人。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五篇:中共大理州委关于制定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国共产党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六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大理州实际,对制定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任务

1、“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有效应对和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及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达475亿元,年均递增12.6%;财政总收入达80亿元,年均递增19.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6亿元,年均增长27.8%。“十一五”时期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最好、各族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十一五”时期,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五年连续丰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资金支持,完成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扩建了大理机场,大丽铁路、关巍公路、国道214线凤仪至大理段建成通车,五茂林水库改扩建等一批水利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小湾电站提前发电,风电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大瑞铁路、大丽高速公路、功果桥电站、苗尾电站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坚持“工业强州”战略,全面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力帆骏马、祥云飞龙等一大批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烟草、旅游、冶金、建筑建材、能源、生物资源开发六大产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两保护、两开发”深入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态势良好;洱海保护治理成效明显,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建设创新型大理取得突破,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全面完成。

总结“十一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大幅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这一切靠的是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实践证明,要实现振兴大理,富民强州,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继承和创新中推动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突破口,既坚持继承以往的好思路,又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创新,用世界的眼光来谋划大理的发展,以全新的思维、开放的观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法宝,大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们确立了生态优先的理念,把“两保护、两开发”作为战略举措,不断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在洱海保护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理的生态建设成了全国的亮点。实践证明,大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抓牢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是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开展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才能充分激发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大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干事促发展的良好环境。“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团结干事的作风,全州上下呈现出干群同心、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断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良好环境,才能不断开创全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州经济社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世界经济总体企稳向好,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和社会背景。二是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为我们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随着区域性多边贸易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经过多年努力,全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愿望十分强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更加巩固,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州经济总量小,整体实力弱,发展的层次较低,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四是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元化,社会热难点问题增多,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五是少数干部思想解放还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作风有待改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我州加快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大理将进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三大机遇”,发挥自然、区位、交通、文化“四大优势”,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先行者”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将大理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滇西中心城市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4、“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要按照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全州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实现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力争突破25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60亿元,实现翻一番。全州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群体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构建和谐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二、坚定不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5、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坚决破除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的思想,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坚决破除妄自菲薄、怨天尤人的思想,切实增强奋发有为、改革创新的意识;坚决破除因循守旧、片面狭隘的思想,切实增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意识,努力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更加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争创科学发展优势、破除科学发展障碍、解决科学发展难题、探索科学发展途径,努力开拓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敢闯敢试,自加压力,自我赶超,通过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6、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五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大其他领域的改革创新力度,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支撑。

7、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按照统筹内外、互利双赢、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发挥滇西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作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速构建“开放大理”。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加快出口型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和扩大农副产品出口,积极扶持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重点出口产业发展,培植外贸龙头企业,形成多产业、多品种协调发展的出口格局;积极鼓励和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加大引进理念、引进人才、引进管理、引进资金的工作力度。坚持策划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招商,着力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落实央企入滇,推动央企入州,不断增强全州的发展活力。

8、大力实施投资拉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围绕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改善民生、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的目标,认真规划和实施交通、能源、通讯、农田水利、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市政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势头,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着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建好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项目资金支持。扩大投资开放领域,提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按照国家金融政策,构建多元化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股份制银行落户大理,建立分支机构。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增加对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提高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推进银政、银企合作,加大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9、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鼓励城乡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为农民扩大消费创造良好条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多种服务业态、服务模式竞相发展的宽松氛围,引导消费升级。大力发展旅游和居住等产业,支持合理住房消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通讯、体育健身、家政服务、餐饮等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健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体系,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信用消费规模,开发完善各类消费信贷产品,大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坚持城乡统筹,争当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

10、加快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推进“1+6”滇西中心城市群建设。调整优化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大理主城的核心功能,按照“保护洱海、保护海西、开发海东、开发凤仪”的总体思路,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推进海西田园风光保护和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加快海东、凤仪开发建设步伐,努力把海西片区打造成为“农耕文化的承载区、千年文明和白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区、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把海东片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生态城市的样板和国际化康体休闲度假城市的样板”。注重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形象与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加强立体绿化建设,创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到2015年,海东高原山地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建设滇西交通中心、省域交通枢纽的目标,积极谋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云南第二国际机场、昆明—大理城际交通,争取实施楚大高速公路改造、大理—攀枝花、大理—普洱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大理市周边县城建设步伐,重点推进祥云县撤县设市,努力把祥云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重要城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启动凤仪—祥云城际直达专线建设,实施祥云—鸡足山旅游公路建设。在祥云重点布局现代工业、现代物流、矿冶、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形成新兴现代工业基地。积极推动宾川县、鹤庆县撤县设市。

11、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以县城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发展,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心集镇、旅游村镇和宜居城镇。优化生产力布局,依托320国道、214国道两条发展轴线,加快培育鹤庆、剑川、云龙、永平、南涧五个增长极,重点开发沿线城镇,不断提高全州城镇水平和对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乡的自主发展能力。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放宽农村户籍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就业和落户,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中村”、“空心村”和旧村改造,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到201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45%以上。

四、坚定不移推进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1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建设“森林大理”。举全州之力,全面实施“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洱海保护治理工程,实现洱海水质总体保持Ⅱ类目标。继续加强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深入实施环洱海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洱海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高原湖泊保护和湿地建设,重视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各领域的低碳技术研究应用,重点发展洱海流域低碳经济。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苍山保护开发。健全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植树造林,增加固碳能力,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13、加强环境保护。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两污”治理机制和技术创新。加大流域污水治理力度,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系统、村落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农户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保工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创建文明卫生村。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实施分类回收制度,提高再生利用水平,努力创建洁净家园。

14、推进节能减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以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农村、政府机构六大领域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推动制度、管理节能向技术、工程节能转变,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严格环保准入,严控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15、强化资源管理和集约利用。把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和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资源的有限、有序、有偿开发,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资源管理,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实现集约利用。

五、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与洱海治理保护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旅游小镇建设相结合,与片区开发相结合,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高位推动,切实加强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培植壮大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文明新风尚。

17、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农业生产的首位,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力度,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扶持政策,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原料基地,扶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乳业、核桃、蚕桑、生物药业、蔬菜、林产加工、特色花卉、特色水果、茶叶、红豆杉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改变过去在原料产地建厂,造成小散弱的局面,探索建立财政、税收返还机制,提高原料基地的生产、扶持积极性。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推进中低产林地改造,实施规模连片发展,加快2000万亩林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其中核桃产业基地1000万亩。

18、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加快在建水利项目建设步伐,建成一批重大骨干水源工程,规划实施一批抗旱水源工程,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断提高水利化程度。实现70万件以小水窖为主的“五小”水利工程目标,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抓好“引水济洱”工程前期工作。

1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强水源保护,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加强村镇规划,突出民族民居特色。着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强农村通讯和互联网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20、推进扶贫开发。加大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信贷扶贫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强项目规划和资金整合,着力推进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综合开发的典范。新解决2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1、推进新型工业化。顺应全球主流市场向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巩固提升烟草、能源、生物资源和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矿冶、机械制造和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立足比较优势,抓实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一大批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支柱产业发展基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构筑产业高地。加强外引内联,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拓宽工业发展空间。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本集聚、土地集约的功能,创新建设管理模式,促进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

22、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烟草产业。加大科技兴烟力度,发展规模化种植,打造特色烟叶品牌,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中国最大的“红大”种植基地、中国知名的特色优质烟叶基地、云南省老烟区改造提升的示范区和烟叶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依托红塔集团,发展卷烟及辅料配套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做强做优烟草产业。

——能源产业。科学规划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配合国家和省做好小湾电站、功果桥电站、苗尾电站、鲁地拉电站、龙开口电站等大电源点建设,抓好中小水电站建设,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培育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产业,促进能源发展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配合实施中缅输油管道建设,完善油气输送管网及油气储备设施。

——生物资源和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立足全州生物多样性优势,加快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大对乳制品、蔬菜、沱茶、啤酒、生物制药、林产开发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抓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培植壮大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力争在基地规模、科技进步、加工转化、产业化经营、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

——建筑建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加强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巩固提升滇西水泥生产销售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各种轻质、高强、多功能新型建材。重点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建筑企业集团,提升建筑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矿冶产业。加强矿政管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勘探力度,整合矿产资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以提质、降耗、环保、增效为主攻方向,巩固发展锌、铅产业,加快发展铝、锑、钛、铜、钼、钡等产业,积极开发金、铟、铂、钯等稀贵金属,重点打造祥云、鹤庆、剑川等矿冶产业功能区。

——机械制造业。加快发展以汽车、拖拉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努力建设西南轻型农用车、载重自卸卡车生产装配基地。以力帆骏马公司为龙头,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建设大理汽车城。

2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第三产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信息化发展规划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发挥滇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建设滇西物流中心。建设和改造一批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培育和建立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和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改造提升一批乡镇综合集贸市场。积极支持金融、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金融保险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

七、坚持文化立州,争当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先行者

24、繁荣文化事业。发掘大理深厚的文化底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抓好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建设和谐文化,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推进文明大理建设示范工程,不断提升大理形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大理美术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先进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引领社会风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快文艺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创作更多反映大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25、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文化支柱产业,不断增强大理文化辐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拍摄、文化娱乐、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及新兴文化业态,壮大一批文化产业群,扶持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文化中心。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大理王宫博物院,加快喜洲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加强节庆活动的策划、包装、宣传,做精做强三月街民族节、大理国际影会、开海节、“两博会”、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一批有大理特色的国际文化品牌。

26、保护文化遗产。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制定完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镇、古村、古街、古道、古建筑的保护规划,构建富有大理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机制,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努力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

八、推进苍洱片区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当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

27、加强景区改造提升。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注重旅游与文化相融合,挖掘大理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不断丰富大理旅游的文化内涵。改革创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加快苍洱景区、鸡足山景区、巍山古城和巍宝山景区、洱源地热国、茈碧湖和西湖景区、剑川石宝山和寺登街景区、鹤庆新华村和草海湿地等景区的改造提升步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精品景区。制定旅游开发规划,打造老君山等旅游景区新亮点。着力推进环洱海旅游圈、环大理旅游圈、环滇西旅游圈建设。

28、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人文大理、幸福家园”,强力推进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新型的旅游产业管理、投资、开发和经营体制。加大旅游精品包装、策划、宣传和推介力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树立精品旅游地产理念,鼓励发展旅游地产。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引进现代酒店管理方式和知名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行业管理,打造诚信旅游品牌,提升大理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大理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体、会展等多元型转变,把大理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著名的休闲之都和康体养生之地”。

九、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29、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鼓励创办就业容量大、市场潜力广的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强劳务输出工作,加大维权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乡敬老院建设。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建立完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移民政策,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后期扶持工作,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1、推进科技创新和普及。实施创新型大理行动计划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以解决关系全州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实施一批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突破一批对重点产业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广一批高效农业和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到2015年,全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4%以上。

3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大理对周边的辐射、吸纳和引领功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教育中心。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经费投入,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理市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县要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发展高等教育,把大理学院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知名大学。支持云南建设学校等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创办为高职学院,建成滇西技师学院和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关心特殊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3、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面向滇西、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医疗服务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卫生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和依靠科技与教育的方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医药卫生事业,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有效减轻城乡居民医药负担。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扶持大理制药企业发展壮大,建设中药材交易集散市场。

34、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方式,加大基层基础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35、加快体育发展。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重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加强传统优势体育项目人才培养,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充分依托大理海拔、气候等特点,着力打造中国·大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和特色体育赛事中心,着力培育环洱海国际自行车赛等国际知名康体竞赛品牌,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

36、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全面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各族群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扎实做好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报、预警预防等基础工作,制定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州、县、乡、村防灾减灾联动和保障工作机制。加强滇西救灾储备中心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7、加快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力度,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加快“三网融合”步伐,积极发展新兴媒体新业务。继续推进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文学艺术、红十字、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发展,切实加强国防动员、人防建设、双拥、优抚安置和外事、侨务、保密、档案、修志以及气象预报、地震监测等各项工作。

38、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大民族地区各项事业投入力度,加快全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9、促进宗教和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弘扬宗教优秀文化,挖掘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发挥宗教文化在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佛教圣地鸡足山、三塔崇圣寺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禅意大理”。加强宗教团体建设,重视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和修缮工作。

40、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统筹各种利益关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做好基层基础和群众工作,完善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大调解机制等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先进平安县市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禁毒防艾工作,巩固巍山永建地区毒品整治成果。加强政法工作管理创新,严格公正廉洁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加强“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十、为顺利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4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我州“十二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地方各级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和民族地区人才振兴,为全州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州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重点解决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基层党组织要巩固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白州党建示范走廊”建设,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4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加强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州。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工青妇组织以及离退休老干部等在推进科学决策、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大理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加强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完成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任务,形成统一完整、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党委系统电子政务体系,为各级党委科学决策指挥和工作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加强机要、保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维护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巩固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局面。

43、加强作风建设。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下大力气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改进会风,精简各种会议文件和应酬活动,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积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坚持“两个务必”,清正廉洁,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州“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道家思想的启示范文下一篇:党建带工建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