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员干部的荣辱观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党员干部的荣辱观

以荣辱观为镜,提高党员干部质量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下简称“荣辱观”),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当仁不让。各级党组织要以“八荣八耻”为镜,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一、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知荣弃耻的教育机制。“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格,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

衰。各级党组织要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培训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认识到“八荣八耻”涵盖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活动,把树立和践行荣辱观作为延伸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巩固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营造出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积极实践的良好氛围。荣辱观要求我们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踏实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树立和落实荣辱观中率先成为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促进社会知荣辱、明对错、尚美德良好风尚的迅速形成。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憾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要使荣辱观成为震憾心灵的道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宣传十分关键。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旗帜鲜明地宣传践行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大力褒扬他们在明辨是非、扬善弃恶、厘清美丑方面的模范言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褒荣贬耻的监督机制。党员干部要在树立荣辱观中率先垂范,不但要知荣辱,还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选择荣、唾弃辱,不做有辱祖国的事。这既需要社会舆论监督,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监督机制:建立明析评价标准机制,形成“参照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道德底线。荣辱观就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各级党组织要以此为评价标准,甄别人才、评议党员,让大家做到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表率。建立疏通队伍“出口”机制,激活“能力源”。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导致出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把这些人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既能增强群众对党的“从严治党”方针的信心,还能激活党员领导干部率先树立荣辱观的潜能。建立促进群众参与机制,增加“监测仪”。党员领导干部荣辱观的形成水平,人民群众最有评议权。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广大群众的一双双眼睛变成监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监测仪”。只有党组织的“制度监督”与群众的“实时监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实施全程管理,才能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时刻不忘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三、建立健全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扬荣抑耻的激励机制。让荣者更荣、辱者更辱,这是促进荣辱观变成社会风尚的重要保障。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政治、组织优势,促进党员干部积极扬荣抑耻,努力在率先树立和践行荣辱观中保持党员先进性。要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党组织看重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人,往往会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优劣、评价做人得失的参照标准,甚至于影响着某种社会风尚的形成。各级党组织要在干部使用、人才培养、党员发展等方面,把在树立和落实荣辱观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作为党组织重点培养、使用对象,只有这样,荣辱观才能变成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激励人们自觉按照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践行荣辱观。要建立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机制。树立和落实荣辱观,不仅需要党员的自律,同样需要党组织的“他律”。党组织的严格教育、规范管理,更能让党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学习、遵守、维护党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党的宗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时时刻刻做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以良好的先进性形象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要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始终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到扬荣抑耻的荣誉感、责任感。针对党员干部率先树立和落实荣辱观的情况,应当建立法制化的个人权益保障机制和人性化的感情激励机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扬荣抑耻的环境氛围,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率先示范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扬荣抑耻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推动平安和谐德宏的构建,为边疆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

第二篇: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站调研材料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古人曾经说过:“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正确的荣辱观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自强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引起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面对社会存在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迫切需要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胡锦涛总书记在这个关键时期提出的“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高度来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做到“抓住一个重点、发挥三个作用和做好四个结合”。

首先是牢牢抓住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我们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以及党员干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正如《党章》所指出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阶级立场、坚强的革命意志上,而且也要体现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上。我们是执政党,每一个党员的形象都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在执政中,只有党员的道德品质高尚,党在人民群众中才能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因此,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机关党组织必须牢牢抓住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使每一个党员能够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分清美丑的新标准,在思想上树起道德修养的标杆,增强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其次是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要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尉然成风,各级党组织要将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创文明、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摆上突出位置;要通过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八

荣八耻”的学习教育;在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时加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同时,在考核党员干部过程中 坚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情况作为重要方面,既注重考察党员干部的工作实绩,更要注重考察党员干部思想品德、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二是要充分发挥宣传推动作用。各级党组织应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新闻媒介、互联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努力在广大党员中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引向深入。 三是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有句俗语说的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 ”。我们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和实际行动,对于人民群众是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的,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各级党组织都要积极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自觉恪守“八荣八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党组织的积极行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言行,为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第三是积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与机关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八荣八耻”第二条就提出要以服务人民为荣,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就是要使我们的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使我们的机关成为服务型机关。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是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而这也是服务好群众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应该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使机关作风建设水平上新台阶。 二是与学习贯彻党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 《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要求我们党员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这些规定和要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本质相连的,因此,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过程中,必须与学习贯彻党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三是与加强机关党建紧密结合。要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机关党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具体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在前面、做在前面,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同时,结合建立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 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落实党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工作 ,在支部建设上建立一些能够督促、引导党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章制度,以不断增强我们机关党建工作的效果。 四是与本单位、本部门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要按照以崇尚科学、艰苦奋斗和遵纪守法等为荣的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求真务实,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在机关工作中形成讲文明、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促进各单位、各部门业务工作的全面进步,为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大通”作出积极贡献。

大通县能源站

2011年2月1日

第三篇:文章标题: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

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实际行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势必会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可见,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格能否确立,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衰。因此,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确保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华,是对党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安邦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对于分清是非、善恶、荣辱的界限,对于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准,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因此,只有教育动员全党和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才能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才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才能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奔向新的精神高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直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虽然当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尚勤倡廉、团结友爱一直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风气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人的羞耻感下降,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在多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道德的缺失,破坏了社会道德规则的效力,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腐化了社会风气。若任其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结果必然是有纪不守,有规不循,正事邪办,直事歪办,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以耻为荣,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共识。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许多到国外考察过的同志都深有体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城市建设的硬件不成问题,而人们的法制观念、社会道德意识方面的差距则是非常之大。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和背景,胡锦涛同志经过概括总结,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彰显了时代属性,切中了社会的时弊,符合我国现实社会向文明民主发展的潮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着力解决好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

2.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彰显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抓住了当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同时也着眼于发展,充分体现出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思考,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社会道德基本准则不清晰,

荣辱观紊乱,就很难实现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远景。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

、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彰显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抓住了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抓住了促进社会风气和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这个根本。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胡锦涛同志所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强调的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发展,是对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传统美德,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固树立祖国的观念,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热情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凝聚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上来,坚决反对一切危害祖国、分裂祖国的行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模范,团结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的良好风尚,为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能否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党性的鲜明体现,也是检验每一名共产党员能否做到认真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自觉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衡量标准。“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也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纵观我党8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献身、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史。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需要带动,需要榜样,需要促进。在这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党性修养必修课,作为道德修养必修课。一事当前,先为人民群众着想,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到高于一切的位置。要身体力行,自觉自愿地服务人民、奉献人民,做为人民服务的模范。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把“官职”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动准则,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向人民负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勇于同一切背离人民、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科学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民族要自立,国家要强盛,必须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崇尚科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名党员都应牢固树立的荣辱观。当今世界,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频率越来越高,科学的力量对于财富的剧增,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劲。如果学习跟不上,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就可能被伪科学所愚弄,陷入新的迷雾和迷信,就会失去先进性、丧失执政能力。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去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确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意识,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辟概括,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坚持辛勤劳动就能兴旺发达;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则只能衰败、灭亡。提倡“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把辛勤劳动当作一种社会美德去大力倡导,去发扬光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好头,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政为民,勇于奉献,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自觉的行动树起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道德标杆。其次,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腐蚀,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劳动观,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去洗刷思想污垢,才能摈弃追求享乐、贪图安逸的错误思想行为,拒腐蚀,永不沾,勤奋敬业,为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其核心在大力倡扬“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就是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互助可以增强凝聚力,增强向心力。提倡团结互助,就是要培育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在我们社会里培育和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而把各种力量组织起来,把各种积极的、向上的因素调动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围绕建设我们可爱的祖国这个大目标,拧成一股绳,形成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安定,推动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团结弥足珍贵,互助尤应珍惜。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碰到的大都是“硬骨头”,触及的往往是“核心利益”,更需要我们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继续坚定改革的信心,团结互助,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即使出现局部的问题,出现暂时的利益不一致,也要做到以诚相待,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共同商量,合理解决。特别是我们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做团结的纽带,做互助的桥梁,做扶弱济困的模范。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坚持友爱相处、友好共事,关心和帮助他人,做尊重和爱护他人的好榜样。这样,才能让自私自利的行为无立足之地,使“团结互助”蔚成风气。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将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开创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点。它要求人们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德立人,确立诚信的品格和境界。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实守信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一切规范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须遵守的一个规范,可以说是人立身处世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整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经济能够更好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在社会生活中,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在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是不可能建设成和谐社会的。只有人人讲诚信,取信于他人,给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以诚待人、重诺守信、言行一致的人文精神,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把诚信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影响、灌输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去,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强化诚信意识,遵循诚信道德规范,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全社会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为构筑诚信社会做出贡献。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遵纪守法,就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还要树立党章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纪律严明是贯彻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地前进。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严格维护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名党员的政治责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在全社会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努力营造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在党内,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活动,教育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做遵纪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模范。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具有重大意义。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发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办一切事情都要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讲求实效。要把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上,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从既往查处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看,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因此,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员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对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推动党风政风建设和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源于,欢迎阅读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篇:浅谈机关党员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2-05-17

所谓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认识和把握自我的能力,它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综合体现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水平上。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机关党员干部履行好职责、应对好竞争、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当前,机关党员干部心理素质培养已引起了各级党组织的高度关注,下面,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培养机关党员干部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是人的思想活动、认识觉悟、意志毅力、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大大增强,而机关党员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心理素质是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各项工作职责的前提,更是造就其它素质的基础。高素质党员干部不仅要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党员干部,会有积极的个性、严谨的思维、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合理的应对。而不健康的心理容易导致工作状态不好、工作效率不高、身体不健康,甚至腐化堕落。因此,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专业技能、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等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建立和维护党员干部健康的心理。

2、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保证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客观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机关党员干部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宗旨意识,顽强的革命意志和认真的履职态度。而一个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具备以上素质。特别是当前社会变革的现实、新旧体制的转轨、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复杂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了部分机关党员干部诸多心理矛盾的形成,造成相当一些党员干部心理出现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出现。如果心理矛盾不解决,心理障碍不排除,心理疾病不根治,将会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客观现实要求我们通过加强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党员干部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保证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3、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做好机关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情绪、工作干劲、工作作风,关系到其岗位职责的履行、工作效能的提高、工作质量的提升。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党员干部能坚守信念,恪尽职守,忘我工作,自觉、主动、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工作。而心理不健康的党员干部,缺乏工作的心理动力,消极倦怠,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因此,各级机关党组织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当前机关党员干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机关党员干部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表现出坚定执著、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能够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不顺心,以理性方式排解心理积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工作头绪的多样化、竞争程度的激烈化、工作对象的复杂化、矛盾问题的突出化,不少党员干部感到承受的工作负荷和心理负荷越来越重,少数党员干部心理上出现疲劳、紧张,甚至失衡。

1、心理疲劳倾向,出现工作倦怠现象。目前机关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心理疲劳状态,主要表现为:有的由于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身心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和工作状态不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长年累月,对工作逐渐失去兴趣和激情,产生倦怠心理,在其位不能尽其力,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总是被动地应付本职工作,工作成绩平平;有的对事业缺乏热情,对工作没有激情,总感觉工作压力大,任务一来就给自己心头压块石头,食不甘味,寝不能安,甚至失眠,这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机关工作的开展。

2、心理紧张倾向,出现情绪焦虑状态。心理紧张也是目前机关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有的由于心理、能力等方面准备不足,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恐慌”,遇事心慌,不安稳,不踏实,工作力不从心,手忙脚乱,心情忧虑。有的见到领导、遇到任务,就心慌、气短,特别是在工作强度大、紧张程度高、情况复杂岗位上工作的党员干部,唯恐哪一句说错了,哪一件任务完成不好,长期精神紧张,心情抑郁,工作中不能深入研究和思考,只是机械地去完成和应付,导致工作成效达不到最佳效果;有的当遇到挫折或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出现心情郁闷、心灰意冷,情绪低落,态度消极等不良心理状态,工作敷衍了事,碌碌无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心理失衡倾向,出现心态紊乱状况。 心理失衡是由于比较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表现出心理不稳定、情绪不稳定。目前机关少数党员干部中出现了心理失衡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有的自信心过于强烈,总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甚至要比别人强,每当看到与自己同年龄、同时调进或调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而自己原地踏步时,心里倍感挫折和失意,工作积极性急剧下降;有的看到资历和能力与自己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人提拔重用,而自己原地踏步,就心浮气躁、坐卧不安;有的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安排,过分计较自己比别人安排得差、挑肥拣瘦、得陇望蜀;有的缺乏见贤思齐的宽阔胸怀,能力不如人,心里不服人,唯恐别人进步快,挡了自己升官的路,在背后说三道

四、评头论足;更有甚者认为有些不如自己的干部,能力不强、贡献不大,却权位显赫,于是就想到通过利用职权贪污腐化来发泄内心的不平衡,进而提高自己的“身价”,报复不合意愿的现实,最终断送政治生命。 机关党员干部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既有其个人素质因素,又有客观原因。就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方面来说,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及时交流不够,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疏导不够,对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及时矫正不够,对行为上出现差错及时纠正不够,对面临的实际困难及时帮助不够等。

三、培养机关党员干部良好心理素质的途经。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后天艰苦锤炼得来的,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学识、情操、修养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组织的关怀和培养。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

1、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加强党员干部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年度学习教育计划中,通过开展专家理论辅导、观看心理素质教育专题片等形式,抓好党员干部心理素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能科学地分析自身心理素质,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要在党校组织举办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中,把干部心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之一,专门开设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辅导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修“心”养性、勤练“内功”,提升心理素质。要聘请资深专业人士为心理咨询师,向承受压力的党员干部提供心理咨询或治疗,引导帮助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对待党员干部的心理,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予以理解、宽容,加于引导、疏导。要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自觉锤炼意志品质,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要努力倡导良好的心理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培育知足、感恩、达观的阳光心态,摒弃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努力做到以自律之心对“己”,以宽容之心对“人”,以知足之心对“利”,以平和之心对“位”。要积极营造舒心的氛围,引导党员干部相互理解,坦诚相待,求同存异,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积极性、健康情趣发掘出来。要坚持分类引导,对待不同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切实加强沟通交流。理解在沟通中产生,误会在沟通中消失,沟通交流是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和谐心理的重要方式。一是要通过党内生活来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帮教,把意见摆上桌面,有想法当面提,不做台下小动作,不搞背后小议论,及时进行交流通气,达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帮助的效果。二是要通过谈心谈话来进行沟通交流。机关党组织要经常关注党员干部的思想变化,时刻把握党员思想变化趋势,及时缓解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党员干部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有效消除双方存在的误解和思想隔阂,进一步增进理解,促进团结。尤其是部门主要领导要经常找部下进行平等、诚恳的思想交流,把握机关党员干部的心理脉搏,化解思想上的疙瘩。特别是在党员干部提拔任用、岗位调整、矛盾集中等特殊时期要更加注重谈话谈心工作,了解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心理上的积极因素。

4、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人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解决心理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为出发点,关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善于了解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贴心人,做知心人,让每一个党员干部感到话有人听、难有人帮、愁有人解、忧有人分。要认真贯彻落实干部职务任期制和交流轮岗制,对在同一个压力较大的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交流使用,以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要尽可能帮助党员干部解决生活和家庭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5、定期进行体检休养。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关机制,定期组织体检和休假,防止党员干部因身体健康因素产生心理素质问题。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定期体检制度。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党员体检,并建立体检结果档案,关注身体状况,帮助预防和治疗疾病,防止因身体健康因素产生心理素质问题。二是要认真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结合机关实际,有计划地安排好党员干部年休假,保证党员干部每年有一段集中的休息、调整时间,缓解工作压力,让他们松驰有度,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6、经常组织文体活动。工作之余,轻快、健康的各项娱乐活动不仅可以调节工作,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还能够拉近人际心理距离,使干部紧张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得到有效改善。为此,要以制度的形式搞好文体娱乐活动。一是要加强活动场所建设。要因地制宜建设文化活动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为机关党员干部创造活动条件。二是要举办高品位的专题讲座。积极举办文学、书画、摄影等专题讲座,丰富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生活。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外出学习考察,文艺联欢会,书画摄影作品展,乒乓球、羽毛球、星牌比赛,知识竞赛等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放松身心、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培养彼此信任、融洽相处、共同奋进的道德情操,创造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礼让宽容、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正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第五篇:浅谈如何做好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回访教育

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的回访教育是新形势下纪委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它既是做好受处分人员思想转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组织对受处分人员关心和帮助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纪委、监察局始终坚持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帮助与教育&;的基本方针,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采取&;帮困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定期回访考察、帮助转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开展回访教育,最广泛、最充分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关心爱护受处分的党员干部,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使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了转化,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让他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一、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的要求。每年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就回访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在每年回访教育前制定了《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组织、纪委、人事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回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审理室直接负责此项工作,从而为回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确定回访内容,确保纪律监督到位。在回访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按照确定的回访内容来开展工作,即监督处分决定是否按规定时间向受处分人员及其所在党组织或所在单位送达,受处分人员是否在处分影响期内被违规使用、晋级、评优和确定考核等次,了解受处分人员是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处分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对违纪问题的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情况等。

三是明确回访形式,多种方式开展回访。回访工作组采取听取单位汇报、与单位领导交换意见,查看相关资料,与受处分人员进行个别座谈等方式调查了解受处分人员的思想、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和受处分人员对组织处理的认识及处分后的思想、工作表现,同时了解单位领导对其工作、生活上是否关心,使他们正确认识错误,充分理解组织对他们的处理,端正态度,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

四是因人施教回访,切实帮助解决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回访工作中,始终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坚持办实事、动真情,以情感人;坚持讲政策、讲纪律,以纪教人;坚持通过面对面交心谈心活动,真正与其成为互通心声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激发他们重树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其深切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唤回党性的回归。如一学校受处分的校长因违反财经纪律受到处分,不仅工资薪金受到影响,在年终考核也受到影响,按照规定第二年考核不应该再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回访组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交换了意见给予回复,解决了其实际困难,维护了受处分人员的正当利益。

五是明确回访对象,正确运用回访结果。每年年初,我们在对上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的案卷进行归档整理时,将科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作为必访对象,对处分不服,对组织产生对立情绪的党员干部作为重点回访对象。在回访中注重有针对性的向被回访人员提出建议,并作出回访结论,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回访结束后,将被回访人员的处分决定、回访谈话记录、单位对其思想和工作表现鉴定等材料收集齐全,装订成册,建立回访教育档案,作为廉政档案的重要内容。

二、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一是做到了回访教育与执纪监督相结合,了解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和工作情况,保证了纪律监督的严肃性。回访中,通过查阅资料、与回访人员进行个别交谈、与单位领导和党组织了解交换意见,发现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部门均按要求落实专人将本单位受处分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清理登记,对受处分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的现实表现情况进行了梳理记录,部分单位还分季度或半年定时定期对受处分人员进行交心谈心。

二是做到了回访教育与鼓励、疏导、帮助相结合,使受处分人员总结教训卸掉包袱,解开心结,轻装前进。有一个乡镇的副职由于在一次工作中负有领导失职责任受到处分后,调到其他乡镇工作,受处分后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思想都很消极。在回访教育中我们语重心长的与其交谈,指出犯错误不等于没有能力,绝不能因为受处分而自暴自弃,更不能懈怠自己的工作。通过交谈,他本人深受感动,工作勤恳努力,还主动提出愿意到更加艰苦的地方去磨练自己。

三是做到了回访教育与教育防范、建章立制相结合,将回访教育与惩防并举紧密联系起来。针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违纪特点和查案中发现单位部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回访教育过程中,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个别谈话等,让一定数量的党内外群众参与分析回访对象所犯错误的思想根源以及源头,共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收到了既帮助回访对象一人、又教育警示一篇的效果;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受处分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回访教育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回访教育只是纪委的事,他们只是被动的配合,没有主动谋划。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不够,如组织、人事、民政等部门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还没有完全做到开展回访帮教与干部考察使用、与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相结合,受处分人员诉求落实难。三是回访教育方式方法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开展回访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是把回访教育与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把回访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融入到反腐倡廉的大宣教格局之中,通过灵活的回访教育方式,把党纪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增强了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二是把回访教育与疏导帮教相结合。针对不同的错误性质及处分情况,对受处分人员采取不同的回访方式,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暖人,力解思想&;疙瘩&;,使受处分人员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三是把回访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在回访教育中多听取受处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查找相关单位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帮助其积极整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四是把回访教育与办案工作相结合。将回访教育作为案件查办的延伸环节,通过回访教育来监督、评议执纪办案的情况;通过受处分人员的思想转变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申诉案件的发生。五是把回访教育与排忧解难相结合。在回访教育中努力做好受处分人员思想工作的同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克难勇进、励志创业。六是把回访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与组织、宣传等联合起来开展经常性地电教片、党政纪条规、廉政警示影片宣传,进行舆论回访,让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使犯错误或有违纪苗头的党员、干部都受到警示。

上一篇:全市三级干部会议资料下一篇: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