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关总署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广东省海关总署范文

海关总署解读

海关总署解读《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

发布时间:2015-09-16

8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国办发〔2015〕66号,以下简称《方案》),全面系统部署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工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指明方向。

一、《方案》的出台背景

自1990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以来,国务院先后共批准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6类16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过整合,目前全国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22个,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和扩大就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58号,以下简称国发58号文),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稳步推进整合优化,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的重要举措。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动向,国内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开放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出台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举措。

2014年3月起,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外汇局等10部委,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形成了《方案》,并于2015年8月28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

二、《方案》出台的重大意义

《方案》是国务院继2012年国发58号文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出台的又一个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新形势、新常态下对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的整体部署,将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提供重大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是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需要。2014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达6945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6%,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42倍,并带动众多区外企业融入出口链条,形成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外贸生产基地。作为进出口增长的火车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近期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态势,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区内进出口下降了近9%,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制度、拓展功能、优化管理, 增强科学发展内生动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环境,促进区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外贸稳增长提供支撑。

(二)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需要。目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多数企业仍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研发、销售、结算、维修、再制造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所占比重还很低。需要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产业链高端和增值发展,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引领国内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助推开放型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是优化外贸发展新格局的需要。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扩大开放潜力在中西部、东北和内陆沿边地区,需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挥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探索适合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

(四)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是适应外贸发展新业态的需要。近年来,以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市场采购贸易为代表的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需要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推进新兴产业“保税+”计划,包括“保税+文化”、“保税+金融”等,促进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推动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向服务领域延伸,进一步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从政策高地向开放高地转变。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前言和正文,正文由总体要求、推进整合、实现优化、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五部分组成,在肯定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本定位和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最新改革创新成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促进发展,着力解决制约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方案》提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目标是增强科学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挥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重点任务是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制度的成功经验,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监管效能;坚持按需设立,适度控制增量,整合优化存量,逐步统一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监管模式,规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在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功能,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运营效益,切实落实好准入、退出机制,对土地利用率低、运行效益差的,责令整改、核减面积或予以撤销。

《方案》强调要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法治导向和效能导向,提出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功能、政策和管理四方面整合,实现产业结构、业务形态、贸易方式和监管服务四方面优化。

(一)四个整合。

1.整合类型。根据不同时期发展需要,我国先后设立了6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案》提出要将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逐步整合为综合保税区,对新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一命名为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原则上不突破现有规划面积,对不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予整合。

2.整合功能。目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开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业务为主,与制造业相关联的研发、销售、结算、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充分,跨境电子商务、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保税+”新模式、新业态规模还不大。《方案》提出通过逐步整合保税功能,使其具有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满足产业多元化需求、发挥集约用地和要素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等基本功能。

3.整合政策。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与“两头在外”、“加工制造”为主的功能定位相配套,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区内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亟待创新发展定位。《方案》提出要“规范、完善税收政策”,以适应新形势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向

为主、兼顾两个市场”的功能定位,实现以国际市场为主的“单向阀门”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向阀门”转变。

4.整合管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加强协作配合。为此,《方案》提出通过 “加快完善管理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实现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下称‘三互’)”、“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简化整合、新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审核和验收程序”等措施,统一监管模式,整合管理资源,实现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真正做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有效防范风险。

(二)四个优化。

1.优化产业结构。为进一步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业结构,《方案》提出要“鼓励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项目入区发展”、“促进与制造业相关联的销售、结算、物流、检测、维修和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积极推进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先行先试”等举措。其中,“选择性征收关税”是指区内生产的货物在国内销售时,企业可自主选择按对应进口料件或货物出区实际状态缴纳关税。该项政策有助于区内企业有效对接国内市场,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加工贸易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目前,该举措已在横

琴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

2.优化业务形态。为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需求,《方案》提出支持区内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以下简称“委内加工”)、推进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和贸易多元化试点等举措。委内加工是指区内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的委托加工业务,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是指允许非保税货物入区储存,与保税货物一同参与集拼、分拨,根据国内外采购订单最终确定货物实际离境出口或返回境内区外。目前,该举措已在上海、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贸易多元化是指在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贸易多元化功能区,赋予功能区内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展贸易、仓储、物流配送等业务。目前,该举措已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试点。

3.优化贸易方式。为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优势,《方案》提出推进新兴产业“保税+”计划,鼓励企业开展境内外维修、跨境电子商务、期货交割、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融资、展示交易等业务,促进新型外贸业态发展。

4.优化监管服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 各有关部门创新监管制度,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为此,《方案》提出要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成熟的创新制度措施;深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便利化改革;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快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加强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联动发展。在有效监管基础上,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安全与便利的有机统一。

四、《方案》的组织实施

在整合优化举措的进度安排上,《方案》分近期、中期、远期作出了相应部署,将一些相对成熟或可先行先试的措施安排在近期,其他措施根据实施难易程度安排在中期、远期。

——2015—2016年,进一步严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设审批,加快存量整合,落实退出机制,简化整合、新设的审核和验收程序;推进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联动发展;在符合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积极开展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贸易多元化等试点;支持区内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推广期货保税交割、境内外维修、融资租赁等监管制

度;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开展并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同时,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步伐,实现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2017—2018年,在总结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复制推广试点成熟的创新制度措施;修订完成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综合保税区监管办法》,为整合优化提供法律保障;构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绩效评估体系,健全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要求相适应、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2019—2020年,制定综合保税区管理条例;完善相关政策;努力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打造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载体;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建立与沿线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常态化和务实性合作机制。

海关总署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全国海关上下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的抓好落实工作。同时,海关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工作的牵头部门,将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协作配合,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及时督促检查并跟踪了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整合优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确保整合优化取得实效。

第二篇: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合

【发布单位】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 【发布文号】署调发[2002]133号 【发布日期】2002-05-17 【生效日期】2002-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

《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合作备忘录》的通知

(署调发[2002]133号)

(2002年5月17日 海关总署 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

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

为加强外汇管理工作的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监管水平,共同打击走私、逃骗汇等非法活动,海关总署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2年2月27日在北京正式签署《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合作备忘录》(见附件1,以下简称《备忘录》)。现将《备忘录》印发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备忘录》适用于全国海关系统、国家外汇管理系统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备忘录》确定的有关条款精神,尽快与本地区相关合作单位和部门联系,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具体的合作办法或细则,并按各自系统上报备案。

二、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备忘录》的各项承诺,注意加强双方的联系配合,主动沟通,密切协作。特别要加强在建立和完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和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实现外汇进出境监管和统计及信息共享、建立高效的联合监管机制、共同打击走私和逃骗汇等非法活动,以及其他涉及外汇进出境管理方面的合作。

三、双方在合作配合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联系沟通,积极研究解决。确无法解决的,可由当地海关或外汇分支局逐级上报,通过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涉及对方所属单位或人员参与走私、逃骗汇等非法活动的,应及时将有关案件情况通报对方;对于对方提供的动态信息和工作建议,应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四、要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在加强外汇进出境管理和打击走私和逃骗汇等违法活动中的作用,根据《备忘录》的有关承诺,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协调机制、联络机制和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相互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作配合。为便于双方的工作联系,各自建立协调小组办公室并指定本系统的 MOU工作联络员(名单见附件

2、3)。海关总署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调查局综治处,国家外汇管理局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经常项目司综合处,负责海关总署和外汇局的日常工作联系和本系统内相关事宜的协调;双方系统MOU工作联络员负责基层各部门的对口联系和有关事务工作。

五、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备忘录》的备案工作,及时分析总结执行《备忘录》的情况,注意收集和报送双方合作成果、查办案件情况等相关信息,加强对重大敏感问题的报告和请示。对于《备忘录》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也应按各自系统逐级上报。

六、《备忘录》第二条中涉及双方合作内容的具体操作问题,将在海关总署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第一次联席会议上加以研究解决。

附件:

1、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届合作备忘录

2、海关系统MOU工作联络员名单(略)

3、外汇管理系统MOU工作联络员名单(略)

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届合作备忘录

(二 0 0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北京签署)

为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监管水平,共同打击走私、逃骗汇等非法活动,海关总署(以下简称海关)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特此签署本合作备忘录。

本合作备忘录本着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原则,确定海关和外汇局双方(以下简称双方)及其全系统相互配合的具体内容,作为今后协调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引。双方应当按照本备忘录所确定的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本部门的工作。

一、双方将建立长久的工作联系架构,并按照合作备忘录的要求将双方合作事宜落到实处

(一)成立协调工作小组,固定联系渠道

双方各自成立协调小组,负责双方为履行本备忘录的具体联系和协调事宜。协调小组组长各由一名司级领导担任,小组联络员各由一位处级领导担任。

双方通过协调小组,协商研究合作备忘录中所列各种问题及今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协商研究不定的,提交海关总署署长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进一步协调。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1、协调小组定期通过联席会议的方式完成双方既定的工作。

2、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拟定于每季度第一个月内召开,双方轮流主持。遇重大、紧急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临时召开联席会议。

3、联席会议议题由双方联络员会前议定,提前10天送交对方。

4、联席会议由主持单位负责整理会议纪要,并送交对方,以便双方按照会议纪要内容各自开展工作,贯彻落实。

二、双方协调配合的具体内容

(一)充分利用电子网络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尽快健全、完善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和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

1、海关应向外汇局提供企业基本档案数据,并通过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将结关后进出口报关单按照约定实时或批量地提供给外汇局,作为外汇局办理进出口核销业务的依据;外汇局也应通过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向海关提供全部进口付汇和出口收汇核销的数据。

2、海关应将目前海关系统中自定义的数据代码转换为国家标准代码或提供相关代码表给外汇局,海关调整监管方式代码时,应及时通报外汇局。

3、外汇局拟利用海关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发布核准件、备案表、核销单、考核情况等信息,海关提供一个操作途径,并为企业通过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办理外汇业务提供操作手段。

4、为完善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按联合发文规定,海关对网上缺少电子底帐或错误的报关单数据,及时补录、修改并加以注明。

5、为完善现钞出入境管理,双方着手研究与外汇指定银行联网、将大额携带现钞数据上网等增强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功能的措施。

6、双方共同推进外汇指定银行通过电子口岸与海关、外汇局联网,共享银行结汇水单数据,并完善现钞出入境管理。

(二)加强沟通,实现监管信息、统计信息和政策信息的共享

1、双方在制定涉及对方业务内容的有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充分征求对方意见,在发布施行之后还应抄送对方,以便相互协调工作。

2、外汇局向海关定期提供“统计月报”、“统计年报”等数据资料,海关向外汇局提供《海关要情》及其电子文档和《统计月报》、《统计年报》的刊物。

3、海关应及时向外汇局通报涉及逃汇、套汇情节的重大走私案件的情况;外汇局应及时将查处的与贸易有关的重大逃汇、套汇案件通报海关。

4、外汇局每月定期向海关提供《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表》及电子文档。

(三)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建立高效的联合监管机制

1、海关对外汇局提请核验的“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运行前出具的报关单,以及联网系统运行后发现的有疑问的纸质报关单进行二次核对,并及时出具核对证明。

2、海关应加大对进出境人员携带外币、人民币现钞进出境的抽查力度,对进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人民币现钞等的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外汇局。如遇重大案件,双方的分支机构应当加强横向协调和联系。

3、双方应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相互协助查办相关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海关查办走私违规等案件,外汇局查办有关逃套汇案件时,需要对方配合或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的,对方应当给予协助。

(四)加强系统内的授权和管理,统一监管政策

双方通过在总署和总局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系统内各级海关和外汇分支局的授权和管理。各级海关和外汇分支局应当相互配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总署和总局的有关规定,通过双方的合作加强监管工作中的配合、协作,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双方按照系统内授权和内控制度逐级处理或上报。对各级海关和外汇分支局协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总署和总局应当及时沟通、认真研究,保证各项政策在各自系统内统一执行。

三、对于双方提供的有关数据和资料,未经对方许可,不得提供给第三方和从事对外有偿服务。

四、本备忘录从签署之日起生效。有不尽完善之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做出补充和修改。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海关总署历任领导

海关总署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孔 原(1949年10月-195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王润生(1980年-1985年)戴 杰(1985年-1993年)钱冠林(1993年-2001年4月)牟新生(2001年4月-2008年3月)盛光祖(2008年3月-2011年2月)于广洲(2011年4月-2018年3月)倪岳峰(2018年3月至今) 1953年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孔原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批准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批准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划归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领导,成为对外贸易部的组成部分,改称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

十八、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1949. 10-1953. 1)

1949年10月,政务院设海关总署,统一掌管全国一切海关事宜。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受政务院领导和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并与贸易部保持密切联系,执行贸易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法令所颁布的有关进出口货物的决定

海关总署下设办公厅、税则处、货运监管处、查私处、海务处、财务处、统计处、视察处、人事处、总务处。1950年上半年,海关总署编制310人,1952年底增至354人。

1953年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政务院关于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将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划归对外贸易部领导,成为对外贸易部的组成部门,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

署长孔原(1949. 10-1953. 1)

副署长丁贵堂(1949. 10-1953. 1)

一二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1980. 2-1998. 3)

1980年2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全国海关建制收归中央统一管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机构和人员编制及其业务。各地海关机构的设立、撤销,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报国务院审批”.“各地海关受所在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监督指导,’o

工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批准国务院保留海关总署。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监督管理运输工具、货物和非贸易性物品合法进出境,征收关税和其他法定由海关征收的税费,查禁走私,保护和促进社会主、现代化建设。

1982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室、货运监管司、行李邮递物品监管司、关税统计司、查私科技司、人事教育司、财务装备司。1985至1986年,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将关税统计司、查私科技司、财务装备司调整为关税司、综合计划司、查私司、科技装备司和财务司,并增设政策研究室。海关总署行政编制,198。年总署成立时为22。人,1986年增至325人。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和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的海关总署“三定”方案,海关总署仍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行使统一管理全国海关的职能.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正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对进出关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办理其他海关业务。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监管一司、监管二司、关税司、调查司、统合统计司、人事教育司、科技装备司、财务司、外事处和机关党委.海关总署机关行政编制为400人。此外,有直属事业单位5个。另设有派驻机构监察局、审计局

1993年国务院再次机构改革。根据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海关总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继续保留。海关总署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海关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全国海关正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这次机构调整后,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室(内设海关总署法律室)、关税司、监管司、稽查司、调查局、综合统计司、人事教育司、财务司、科技装备司、业务规范司、审价办公室、加工贸易管理办公室、外事司和机关党委.海关总署机关行政编制为423人。此外,有直属事业单位5个。另设有监察部驻海关总署监察局、审计署驻海关总署审计局。

1998年3月,国务院又一次机构改革。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海关总署升格为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国务院主管海关工作的行政执法机构。在对原有机构进行调整后,海关总署机关设办公厅(口岸规划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关税征管司、通关管理司、监管司、综合统计司、调查局(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财务科技司和机关党委(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海关总署机关行政编制为251人。另设有派驻机构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驻署纪检监察局。此外,海关总署设走私犯罪侦察局,受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双重领导,以海关总署为主其机构编制另行确定

1980年2月至1998年3月:

署长王润生(1980. 5-1984. 11)

戴杰(1984. 11-1993. 1)

钱冠林(1993. 1-1998. 3)

1998年3月:

署长钱冠林(1998. 3)

副署长刘京(1998.4)

赵光华(1998. 4)

田润之(1998. 4)

1980.05—1998.04副部长级,1998.04起正部长级。

1980.05—1983.01署长: 王润生副署长:朱剑白、徐国英、王斗光、刘恕、宿世其、高祚

1983.01--1988署长:王润生(1983.01—1984.11)戴

杰(1984.11—1988) 副署长:宿世其(1980.05—1988)高

祚(1983—1985.09)王洁夫(1984.04--1988)吴乃文(1984.11--1988)甄

朴(1986.10--1988) 党组成员:秦

岭(1983.01—1986.01)人教司长

1988--1993署长:戴

杰(1988.—1993.03) 宿世其(1988—1990.03)王洁夫(1988—1989.08)吴乃文(1988--1993.04)甄

朴(1988—1991.03)于庚申(1989.08—1993.04)钱冠林(1990.03—1992.12)刘文杰(1991.03—1993.04) 纪检组长:秦

岭(1986.01—1993.05) 党组成员:秦

岭(1983.01—1986.01)人教司长

1993.04—1998.04署长:钱冠林(1993.01—2001.04)党组书记(1993.01—2001.03) 副署长:吴乃文(1984.11—1995.09)黄汝凤(1993.04—1998.04)王乐毅(1993.08—1998.04)端木君(1995.05—1998.04) 纪检组长:王瑞林(1995.05—1998.04) 党组成员:李克农(1995.05--20)王瑞林(1995.05—1998.04) 办公室主任:李克农(--1995.05—2000.10)

1998.04—2003.03海关总署署长:钱冠林(1998.04—2001.03)牟新生(2001.3-) 副署长:刘

京(1998.04—2000.07)赵光华(1998.04--2003.03)田润之(1998.04—1999.09)王乐毅(1998.10—2001.03)李长江(1999.09—2001.03)牟新生(1998.12—2001.03)盛光祖(2000.04--)李克农(2000.04--)刘文杰(2001.05--) 党组成员:王乐毅(1998.04—10.)李克农(1998.04—2000.04)办公厅主任赵

荣(2000.08--)黄汝凤(1998.04—2001.10)叶

剑(1998.04--)端木君(1994.04--)甄

朴(2001.05--)政治部主任杨国勋(2002.02--) 纪检组长:黄汝凤(1998.04—2000.08)赵

荣(2000.08--) 总工程师:杨国勋(2002.05--)

2003.03--党组书记·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2001.03--)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署长:盛光祖(2000.04--)副署长:李克农(2000.08--)刘文杰(2001.05--)龚

正(2003.03--)孙松璞(2003.11.08-- 纪检组长:赵

荣(2000.08--)胡玉敏2005.04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鲁培军2004.07.14政治部副主任:白伟2004.07 党组成员:赵

荣甄

朴杨国勋(2002.02--) 海关总署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鲁培军晋升海关副总监关衔.见国务院公报2004年19期(2004年7月10日出版

国家海关总署领导介绍(2005年3月)牟新生,1989.4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正局级),1993.3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998.11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1999.7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2000.6公安部副部长兼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2001.3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海关总署

1949.10.25 海关总署成立。1953.1.14 改称对外贸易部海关总署。1980.02.09重设海关总署

署长 孔原(1906-1990) 1949 1019 1953 0114

署长 王润生(1919-) 1980 05 1984 11

署长 戴杰(1928-) 1984 11 1993 01

署长 钱冠林(1946-) 1993 01 2001 0331

署长 牟新生(1943-) 2001 0331 2008 0313

署长 盛光祖(1949-) 2008 0313 --2011.3

署长 于广洲 (195301--)2011.3--

副署长 胡仁奎(1901-1966) 1953

副署长 钱冠林(1946-) 1990

1993 01

副署长 牟新生(1943-) 1998

2001 0331

副署长 赵光华(1940-) 1998 04 2003 0312

副署长 田润之(-) 1998 04 1999 0924

副署长 刘京(1944-) 1998 04 1998 04+

副署长 李长江(1944-) 1999 0924 2001 0331

副署长 刘文杰(-) 2001 0509 2007 1223

副署长 龚正(-) 2003 0312 2008 1201

副署长 孙松璞(1949-) 2003 1028 --20100104

副署长 李克农(195004-) 2006 -- 2011.3

副署长 盛光祖(1949-) 2006 + 2008 0313

副署长 吕滨(1956-) 2007 1223 --

副署长 鲁培军(1955-) 2008 1201 --

副署长 王松鹤(1952-) 2008 1201 --2013.6.20

副署长 孙毅彪(1956.11-)20100104--

副署长 邹志武(1962.2--)2011.1-- (副部级)

伟2013.6.20--1999年9月24日任命李长江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免去田润之的海关总署副署长、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职务。2001年3月31日任命牟新生为海关总署署长,免去其兼任的公安部副部长职务;任命钱冠林为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保留正部长级),免去其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01年5月9日任命刘文杰为海关总署副署长。2003年3月12日:任命龚正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赵光华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03年10月28日:任命孙松璞为海关总署副署长。2007年12月25日:

任命吕滨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刘文杰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08年3月13日:

任命盛光祖为海关总署署长;免去牟新生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08年12月1日:

任命王松鹤、鲁培军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龚正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 2009年12月23日

任命孙毅彪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孙松璞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 2011年1月15日

任命邹志武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李克农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1年2月14日

免去盛光祖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 2011年4月5日

任命于广洲为海关总署署长。2013年6月10日

任命胡伟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王松鹤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6年11月9日任命李国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鲁培军、吕滨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7年5月7日任命王令浚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免去其监察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孙毅彪的海关总署副署长职务。2017年6月15日任命倪岳峰为海关总署副署长。2018年3月24日任命倪岳峰为海关总署署长;免去于广洲的海关总署署长职务。2018年4月4日任命张际文为海关总署副署长。历任署长孔原(1949年10月-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王润生(1980年-1985年)戴杰(1985年-1993年)钱冠林(1993年-2001年4月)牟新生(2001年4月-2008年3月)盛光祖(2008年3月-2011年2月)于广洲(2011年4月-至今)[2] 2008年03月21日海关总署网站“领导成员”一栏最新显示,原海关总署副署长盛光祖已经“扶正”,升任海关总署署长,并继续担任党组书记。

海关总署主要领导成员还包括:李克农,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龚正,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松璞,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鲁培军,海关总署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胡玉敏,海关总署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组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吕滨,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兼缉私局局长、局党组书记。

六十五岁的原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在今年两会期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盛光祖简历

男,1949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江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普通班,现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海关总监。196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上海铁路局南京分局、杭州分局分局长兼党委书记,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1994年任铁道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1996年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副部长级),1999年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0年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2002年任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2007年任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正部长级),2008年任海关总署署长、党组书记。2007年10月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3.07月17日电 (崔小粟)据海关总署网站“署领导专辑”显示,日前,鲁培军任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此前,鲁培军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2013.09月6日电 (崔小粟)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主任黄胜强日前在乌鲁木齐出席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这是黄胜强首次以海关总署党组成员身份在媒体上公开亮相。此前,海关总署党组任命黄胜强同志为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2017年6月6日,中央组织部邓声明副部长到海关总署宣布中央决定,倪岳峰同志任中共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免去于广洲同志中共海关总署党组书记职务。

倪岳峰,男,汉族,1964年9月生,安徽岳西人,1998年7月起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2000年8月起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3年3月起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2003年8月起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助理;2008年2月起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部长级);2011年2月起任福建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13年6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2016年8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2016年10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2016年11月在福建省委十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省委副书记。2017年6月任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张际文,男,汉族,1964年3月生,山东鄄城人,2017年至2018年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检验师;2018年3月任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副部长级);2018年4月至今任海关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

第四篇: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操作规范海关总署

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操作规范

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17号

为规范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以下简称“电子支付业务”),保证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以下简称“电子支付系统”)的顺利运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电子支付系统是由海关业务系统、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等四部分组成的进出口环节税费缴纳的信息化系统。

进出口企业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可以缴纳进出口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进口环节代征税、缓税利息、滞纳金、保证金和滞报金。

二、商业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自愿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从事电子支付业务的银行、进出口企业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应遵守《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操作规范》(详见附件)及其他有关规定。

三、已经参与海关总署网上支付或上海EDI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通过海关总署技术联调测试和业务功能测试后,即可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尚未参与网上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一)经银监会批准成立,并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和《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的规定,没有出现挪用、滞压海关税款等情事;

(三)同意使用电子签名技术,并承认税费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

(四)与中国电子口岸、第三方支付公司签订电子支付三方合作协议;

(五)符合海关网络连接、数据传输、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要求,以及有关系统安全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六)通过海关总署组织的技术联调测试和业务功能测试;

(七)符合海关总署其他相关规定。

四、符合以下条件的进出口企业,可以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一)中国电子口岸的入网用户,取得企业法人卡及操作员卡,具备联网办理业务条件;

(二)符合海关总署其他相关规定。

五、参与电子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和进出口企业应向直属海关进行备案。

六、参与电子支付业务的各方应保守进出口企业的商业秘密。

七、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商业银行和进出口企业,海关有权终止其开展电子支付业务。

特此公告。

附件: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操作规范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

附件

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操作规范

第一条 为确保海关税费电子支付系统的顺利运行,规范海关、中国电子口岸、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平台)的操作,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参与电子支付(含电子担保,下同)业务的商业银行和支付平台应向海关总署提出书面申请,经海关总署业务审核和技术评估,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第三条 直属海关关税部门负责在海关业务系统中完成对商业银行的备案工作,并与商业银行商定有关联系配合办法。

直属海关财务部门负责在海关业务系统中维护海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账户、当地国库代理行及账户等信息,确保海关业务系统中的电子信息与实际账号信息保持一致。

第四条 参与电子支付业务的进出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经直属海关关税部门在海关业务系统中备案后,可以参与电子支付业务。

申请参与电子担保业务的企业,还应向直属海关关税部门进行担保业务备案。在

同一个直属海关关区内,一家企业同时只能通过一家商业银行参与电子担保业务。

第五条 进出口报关单通过电子审结后,海关业务系统自动向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发送税(费)信息。企业可登录中国电子口岸或支付平台查询税(费)信息,并通过支付平台向商业银行发送税(费)预扣指令。其中,保证金不能采用电子担保的方式进行支付。

第六条 现场海关收到支付平台转发的银行税(费)预扣成功回执后,现场海关即为企业办理税单打印手续,打印有“电子支付”或“电子担保”标记的税(费)单,同时海关业务系统通过支付平台自动向商业银行转发税(费)实扣通知(保证金除外)。

对电子支付的保证金,现场海关收到预扣成功回执后再打印保证金收据;对电子支付的滞报金,现场海关在打印环节予以减收的,待收到预扣成功回执后再打印滞报金收据;海关在打印环节予以免除的,不需再打印滞报金收据。

第七条 税(费)单打印成功后,银行接收支付平台转发的实扣通知并作实扣操作。现场海关收到实扣成功回执后,海关业务系统自动核注税(费),核注日期为税(费)实扣成功日期。对于电子支付的保证金,在预扣成功后,海关业务系统自动进行核注,并发送实扣通知,银行进行实扣操作。保证金的核注(入账)日期为预扣成功日期。

第八条 在现场海关放行环节,若电子支付的税(费)已预扣成功,且税(费)单已打印,现场海关即可办理放行手续。在无纸化通关模式下,电子支付税(费)已预扣成功,现场海关即可办理放行手续

第九条 在电子支付税(费)单打印前,需复审重新计征税费的,海关业务系统自动向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发送新的税费信息。

第十条 海关业务系统提供三种税单打印模式,各直属海关根据自身业务状况进行选择:

非集中打印模式:现场海关打印税单第1-6联,第1联盖章后交企业,第6联留存。税单的2-5联,由现场海关按约定手续交与银行取单人员。

集中打印模式:现场海关先打印税单第

1、6联,第1联盖章后交企业,第6联留存。直属海关指定部门每日按关区和缴款银行集中打印前一日已打印并已完成实扣税单的第2-5联,由银行按时到直属海关财务部门办理取单手续。

无纸化入库模式:现场海关打印税单第

1、6联,第1联盖章后交企业,第6联留存。直属海关使用电子“入库传票清单”实行“无纸化入库”操作,不再打印税单的第2-5联。

第十一条 直属海关应与当地银行分支机构协商制定关区内纸质税单的交接管理办法。海关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已向银行发送过实扣指令并将已打印的纸质税单凭证备妥。银行应指派专门人员并按约定手续与海关交接税单。

电子支付的费单仍按现有流程进行流转。付款银行应凭费收清单将有关款项划转海关费收帐户。

第十二条 海关应确保纸质税(费)单与电子底帐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税(费)单与电子底帐数据出现差异时,现场海关应受理银行的查询,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在必要时,重新开具税(费)单,由银行重新办理取单手续,并将原税(费)单予以作废。

第十三条 电子支付以税(费)单为单位。对同一份报关单所发生的税(费),企业可全部选择电子支付,也可部分选择电子支付。

第十四条 电子支付的报关单进行修改时,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税(费)单未打印的,可以修改报关单。若修改后税(费)产生变化的,应重新计算税(费),海关业务系统自动发送新的税(费)信息及预扣撤销指令。

(二)税(费)单已打印未核注的,不能修改报关单。

(三)税(费)单已打印已核注的,可以修改报关单:

1.报关单修改后税费产生变化的,海关业务系统自动生成退补税(费)信息。其中,补税(费)单可以按电子支付的流程进行操作。退税(费)单按柜台支付方式处理。

2.报关单修改为保证金的,海关业务系统生成保证金电子信息和退税信息。其中,保证金可以按电子支付的流程进行操作。退税单按柜台支付方式处理。 第十五条 电子支付的报关单撤销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税(费)单未打印的,可以撤销报关单,海关业务系统自动发送预扣撤销指令。

(二)税(费)单已打印的,原则上不能撤销报关单。确需撤销报关单的,直属海关应在税(费)单核注后次日,在海关业务系统中对电子支付的税(费)信息进行异常数据处理,再进行报关单撤销操作。

第十六条 企业对同一份税(费)单采用了电子支付和柜台支付,造成重复支付的,在税(费)单核注后,现场海关按退税(费)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由于海关原因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情况下,海关技术部门应及时补发相关报文,包括电子税(费)信息、预扣成功信息、预扣撤销信息、实扣指令等。

第十八条 直属海关应设立相应的岗位,对电子支付业务的参与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第十九条 银行应及时处理电子支付平台各项电子指令。正常情况下,银行对每个工作日约定的日终对帐时间以前接收到的电子指令,应于当日日终对帐时间前处理完毕并反馈;于每个工作日日终对帐时间以后接收到的电子指令,视为下一个工作日的业务,并于下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反馈。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情况下,银行应及时补发相关报文。

第二十条 企业必须在申报当日向海关确定税款的支付方式,并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纳税义务,遵守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海关、商业银行、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应向企业和有关各方提供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如遇异常情况,企业可直接通过网络或热线电话向海关、银行、中国电子口岸和支付平台提出协查要求,接到协查要求的部门应在保证企业正常通关的原则下及时解决。

第二十二条 海关发现商业银行、企业和支付平台在参与电子支付业务过程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规范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五篇:海关总署令第168号.

本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 15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的有关规定,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 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 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所谓 “ 应缴税额 ” ,是指 进出口货物、 物品应当缴纳的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税额。 走私货物、 物品所偷逃 的应缴税额,应当以走私行为案发时所适用的税则、税率、 汇率和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计算, 并 以海关出具的证明为准。

应当注意,下列几种情形符合立案标准的,也应当以涉嫌走私货物、物品罪立案侦查。 根据刑法第 154条的规定:“ 下列走私行为,根据本节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本法第 153条 的规定定罪处罚:(一 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 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 来件装 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二 未经海关许 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的。 ” 刑法第 155条规定:“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一 直接向走 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 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 物品。 数 额较大的; (二 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 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刑法第 154条、 第 155条进行了司法解释。所谓 “ 保税货物 ” ,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 储存、加工、装配后应予复运出境的货物。 保税货物包括通过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等方式进口的 货物,以及在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区或者免税商店内等储存、加工、寄售的货物。所谓刑 法第 155条规定的 “ 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 ,是指明 知是走私行为人而向其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应缴税额为 5万元以上的。直接 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国家非禁止进口货物、 物品, 数额较大的, 或者在内

海、 领海运输、 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应当适用刑法第 153条 的规定定罪处因此,对于行为人实施了走私行为,偷逃应缴税额在 5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侦 查。

本罪的构成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运输、携带或者邮寄武器、 ****、核材料、假币、文物、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贵植物及其制品、贵重金属以及酒物品以 外的货物、物品进出国 (边 境。偷逃应缴关税税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主要特征: 1.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走私的对象是一般货物、物品。这里的货物、物品,是指国家限制进出口的一般货物、物品。 根据国家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限制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 实行配额或者许可证管理; 对 限制进口或出口的一般物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上述物品以外的货物、物品, 尽管不是国家禁止进目的,但是走私这些货物、物品,如果数量较大, 不仅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秩 序。而且偷逃大量关税,将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害。所以,对大量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行为 应予以严厅击。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 以其他方式走私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国 (边 境,偷逃应缴税额在 5万元以上的行

为。所谓应缴税额,是指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缴纳的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在的税额。 走私货物、物品所偷逃的应缴税额,应当以走私行为案发时所适用的税则、税率、汇率和海关审 定的完税价格计算,并以海关出具的证明为准。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刑法第 151条、第 152条规 定的走私物品以外的货物、物品,具体指以下货物、物品:一是上述物品之外的其他国家禁止进 出口的货物、 物品。 上述刑法规定的禁止进出口的物品并非包括我国法律、 法规规定的所有禁止 进出口

的物品,所以本罪所指一般货物、物品也应包括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二是国 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主要包括无线电收发报机及及通信保密机.烟、酒,外币及有价证 券。电视机、摩托车等。三是应纳税的货物、物品。这是本罪犯罪对象中的主体,即国家允许进 出口的应纳关税的货物、物品。对于这类物品。国家允许进出口, 不过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通过关税对其需求加以适当的调节。因而这类货物、物品必须依法缴纳关税。

本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非法运输、 携带或邮寄违禁品以外的其他货物、 物品进出 境。 (2擅自出售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捐赠进口货物和物品,以及假借捐赠名义进出口 货物、物品。所谓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 后应予复运出境的货物。 保税货物包括通过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等方式进口的货物, 以及在保税 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区或者免税商店内等储存、加工、寄售的货物。 (3间接走私行为。即直 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国家非禁止进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或者在内海、领海运输、 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这里的 “ 内海 ” ,包括内河 的入海口水域。 (4帮助走私的行为。即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货款、资金、账号、发票、 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 (5武装掩护走私的或者以暴力、威胁 方法抗拒缉私的等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和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本罪的行为人进行走私活动往往具有非 法牟利的目的。但构成本罪并不以牟利目的为要件,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即根据刑法第 154条的规定,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被缴应缴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 来件装配、补偿贸 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以及假借捐赠名义进口货物、 物品的; 或者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应缴税额, 擅自将捐赠进口的货物、 物品或者其他特定减税、 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的,以这两种行为进行走私的. 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才能构成走私一般货物、物品罪。除此之外,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走私一般货物、物品,均不影响 本罪的成立。

本罪的认定

1.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二者除看行为人是否具有走私故意外,主要应根据其走 私行为是否达到偷逃应缴税额数额来认定。 情节特别严重, 只是作为在更高量刑档次量刑的条件。 所谓情节特别严重,其认定标准,除看其偷逃应缴税额的数额外,兼顾其他的走私手段、方式、 后果等情节,即区分二者的关键就在于看行为人走私行为的偷逃应缴税额是否已达到 5万元以 上,如果偷逃应缴税额在 5万元以上,就应认定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如果未到 5万元, 只能认定为走私行为。若其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 应以走私普通货物、 物品罪与妨害公务 罪进行数罪并罚。

2.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犯提供便利条件行为的认定。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犯通谋, 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方便的.根据刑 法第 156条的规定,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论处。

本罪的量刑

根据刑法第 153条的规定,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偷逃应缴税额在 50万元以上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额 1倍以上 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 特别严重的,以刑法第 151条第 4款处罚即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偷逃应缴税 额在 15万元以上不满 50万元的,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 1倍以 上 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 1倍以上 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偷逃应缴税额在 5万元以上不满 15万元的,处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 1倍以上 5倍以下罚金。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应按 照累计走私货物、 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所谓 “ 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 ” , 是指对多次走私未 经行政处罚处理的。

根据刑法第 153条第 2款的规定,单位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情节严重的, 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的有关规定, 单位犯走私普通货物、 物 品罪的,偷逃应缴税额在 25万元以上不满 75万元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偷逃应缴税额在 75万元以上不满 250万元的,属于情节严重,处 3年以上 10年以下有期徒刑;偷逃应缴税额在 250万元以上 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庭审重点:

1、企业基本情况:厨仕公司成立于 2005年 12月份,系港资企业, 经营范围系生产、加工不锈钢厨具、餐具、五金制品等。位于龙岗区 坪地泰和路泰和花园内(已经实际看过现场 。

2、实际控制人:本案被告黄洁明系厨仕家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3、黄洁明以厨仕公司的名义委托揭阳的万宝五金制品厂、鸿嘉不锈 钢制品有限公司帮助厨仕家庭制品公司用进口材料加工出口产品, 万 宝生产了 80个柜, 鸿嘉生产了 95个柜,一共是 175个柜。根据海关 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 ,上述 行为系外发加工行为, 该行为未依据相关规定在海关进行备案, 违反 了相关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但不构成犯罪。

4、杜德健、郭伟宏是替黄洁明寻找物流公司的运货的;杜、郭二人 每次帮助黄洁明寻找物流公司的回报是 200元 /吨??是否符合常 理??该笔费用是怎样付给杜、郭二人的,是否有相关凭证?

5、黄洁明一直未敢讲明上述情况,应该认为该行为是犯罪行为,怕 被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情况还是问黄洁明吧。

6、公司现在已经不能正常经营,涉及到劳动纠纷、其他债权人之间 的债权债务事宜等。

7、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具体是与谁了解的?公司目前的负责任是否 为黄新明,以及其他公司主要成员、现报关员、仓管员均已被刑拘, 现任报关员与仓管员为何人?

是否与黄洁明的代理律师认识??

8、起诉书中的洋之彬公司与我们是什么关系?替揭阳宏星五金塑料 厂及合创塑料五金厂生产的货物出口的行为。是否属实??

9、袁春燕和袁三燕的电话,及公司电话,黄洁明的老婆电话、姓名 等基本信息资料。

上一篇:工程师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观点类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