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资源开发方案

2022-07-17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特色资源开发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特色资源开发方案

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摘要:临漳位于河北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临漳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临漳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入手,设计临漳文化旅游方案,深入分析了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所谓文化旅游资源, 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临漳古称邺,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七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临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必要性

临漳处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古邺文化、鬼谷子文化、成语文化和乡土文化。

1.1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1.1.1 古邺文化 在古邺沃土上,众多历史名人创下了辉煌灿烂的古邺文化。曹魏邺城建筑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街道作棋盘格式,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对隋唐长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在中外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禹治水,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商时河亶甲迁都于相,即今境内孙陶一带。战国时,邺令西门豹投巫凿渠,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泽流后世。秦末,项后生,大破秦军。曹操“求贤纳士,唯才是举”,不惜重金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谢曹操在邺城铜雀台即兴演奏自己名作“胡笳十八拍”,而流传后世;曹操聚才于邺,促进了邺城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1.2 鬼谷子文化

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就诞生在境内香菜营乡谷子村,他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苏秦、张仪等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纵横家。

2010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和临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在临漳举行。大会确定:临漳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谷子村为“鬼谷子故里”,盐食村为“鬼谷子诞生地”,并在临漳建立“中国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现存于谷子村的鬼谷子祠堂,不断有中外游人凭吊。

1.1.3 成语文化

源于古邺大地的曹冲称象、春华秋实、闭月羞花、冲锋陷阵、瓜田李下、鸡犬食禄、快刀斩乱麻、铜雀春深锁二乔等成语典故更是赋予了临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1.4 乡土文化

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是历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标识,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临漳的地名无不打上漳河、战场、都城、姓氏的烙印,构成了区域文化网络。如“临漳全县,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横贯临漳全境,如今临漳425个村庄,到处都有漳河的足迹。因漳河而得名的村庄46个,如回漳、章里、夹河、河图、堤上、五岔口、二分庄、漳潮等。

1.2 必要性

文化旅游资源,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开发,至少要具备“进得来,出的去,散得开” 的可进入性,有了基本的并同环境相协调的接待设施, 才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意识中的旅游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活动, 而更多包含了休闲、人文、娱乐等内容, 这就需要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即需要更大的开发。

2 方案

2.1 建设临漳重点旅游项目,创旅游名牌。

第一,把临漳“三台”(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磁山文化、赵王城作为重点,推广招商,加快开发临漳古邺文化的步伐。

第二,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旅游,在城市郊区,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第三,在城建规划中,把体现改革和进取精神的“胡服骑射”、“毛遂自荐”、“将相和”等历史文化以雕塑或壁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发临漳的成语文化,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

位。

2.2 整合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点、线、面一体开发。

临漳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应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营造大区域大旅游的观念,实现临漳内部及与周边省市在文化旅游资源、资金、 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因此,具体可从展开分析:

2.2.1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第一,重组旅游线路。

根据临漳境内旅游资源的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及与周边省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可以推出太行风情游、古城历史文化长廊游、红色之旅、生态休闲度假游、科普游及工业旅游6条品牌旅游线路。通过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借助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来提升临漳的旅游市场地位,树立临漳整体旅游形象,利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促进临漳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1)建设“古邺文化旅游专线”即马义公路—鬼谷子故里—鬼谷子诞生地的旅游专线和县城—邺城遗址旅游专线。

(2)连接漳河生态科技园区—铜雀三台遗址园—三国南北朝民俗文化体验村—西门豹纪念馆—邺城遗址博物馆旅游交通公路的建设,增强各遗址点景区道路的内外通行能力,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要。

第二,开发景区景点。

临漳旅游业的发展,应在集中构建晋冀鲁豫大旅游圈联合行动的前提下,开发建设临漳所辖范围内的景区景点。因此,需要准确了解所有资源类型数量规模结构布局等,尤其是重点优势独特文化旅游资源,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开发,以对临漳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树立市场形象,形成品牌。 具体可以以“文化邺都、生态新城”为口号,通过建造邺城遗址博物馆、西门豹纪念馆、民俗文化体验村、鬼谷子文化产业园、酒文化生态游景区、邺城生态公园、邺都温泉宾馆、仿古商业一条街等旅游项目,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景点建设。

2.2.2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整合

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尤其在各景区的可进入性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临漳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建设,使各景区之间能纵横相连路况良好,从整体上形成网状交通体系。

第一,以京珠高速在邺城遗址增设出口为契机,结合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和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着力加快景点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在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及邺令公园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基础上,启动邺城博物馆、邺都生态公园景区创A工作。

第三,以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为依托,谋划建设集综合贸易、创意研发、策划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和漳河水利风景区项目,尽快实现可听、可看、可游的目标。

最终形成以临漳县为核心,以平涉线为轴线 ,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坚持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和经营),三权分离(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两个主体(旅游基础设施以政府为主体,经营设施以企业为主体),一个赋予(赋予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主体企业二十至三十年经营权),整合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文化旅游区。

2.3 举办“文化节”和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第一,可以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临漳的“文化节”,通过文化展示,、手工艺展卖、传统文化特色、游园游艺杂技玩耍、猜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临漳古老的的文化内涵。 第二,积极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开展“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摄影大赛、邺都文化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建安文学”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第三,通过“中国·临漳邺都文化高峰论坛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等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将邺都文化旅游打造成全国知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品牌。 3 可行性分析

3.1 经济是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2011年,临漳县生产总值完成589780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1380万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130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70万元,同比增长15%。2011年临漳县财政收入完成1101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06万元,比去年增长2.2%,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01859万元,比去年增长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6501元,同比增长22.1%。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交通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促进因素

临漳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京珠高速贯穿南北,紧邻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距石家庄、郑州、济南等机场均为200公里。公路总长423公里,魏峰线、茶柳线、曹前线三条公路通过县城;茶柳线、曹前线、马义线与魏峰线、杜称线、丛峰线构筑了“三纵三横”为框架的临漳公路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提高了可进入性,是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动力。

3.3 客源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先决条件

临漳县辖5镇、9乡、425个行政村。 总人口594626人,东邻魏县,西接磁县,北达成安县,南连河南省安阳县,特别是与安阳的殷墟文化距离较近,易形成集群。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并成为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 4 开发中注意的问题

4.1 管理人才短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缺乏高层次人才。由于临漳的工资及其他待遇低于省份其他城市,其旅游管理及服务人才不断流失。中、小旅行社的导游人员只接受过短期培训,只能给游客的带路,无法提供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

4.2 开发性破坏现象需警惕

旅游业决不是“无污染产业”,更会因游人大量拥挤,决策者旅游开发战略不当、缺乏系统规划等导致自然生态 、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环境破坏 。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 甚至永远不能恢复。因此,旅游开发要慎之又慎,要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损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警惕开发性破坏。

4.3 旅游业基础设施薄弱

临漳县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全行业整体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市场运作力度小。旅游业作为产业,产业化、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旅游业建设和经营力量薄弱。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全县仅一家旅行社,且为政府运作。包括新建电信宾馆在内,城区现有床位不足一千张,接待能力较弱。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仅一家,即临漳豆腐干厂,但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旅游交通舒适度低,也没有专业的旅游车队。

5 建议

5.1 培养、吸引、保持旅游人才

对于旅游业的三大主要行业,旅行社、宾馆和旅游区的人才需求,临漳县应加大引进力度,用一些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提高优秀管理人员的待遇;重视人才的安排和使用;

督促基层旅游部门的领导学习现代旅游开发和管理知识,健全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并实行相应的管理模式,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5.2 科学合理的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保护的关键因素是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县政府的财政开支,但由于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常常使得保护的投入满足不了需要。近几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县政府都看到了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激起了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性,相应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投资也日益增多。

因此,旅游开发能够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为保护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 才能够让本地居民、广大公众和社会各方面看到其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 进而产生保护文化的动力、觉悟和行动。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5.3 改善、加强重点景区的设施设备

要重点解决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问题,在旅游区的初步设计阶段要考虑游客最多时所需的道路宽度,应设计道路阻塞时的迂回道路,按照完善配套、合理布局的原则修建旅游区景点的公路,尽量使相邻的旅游区可以串联起来,要加强对临漳各景区附近的交通疏导及管理工作。

临漳建设要走现代化之路,开展市民素质工程教育。第三产业管理要打破“按时上下班”的习俗,让晚上也红火起来、亮起来、活起来。要以活动促亮、促销、促发展。另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协调,发展跨区域的特色旅游,加强与安阳、魏县、磁县、成安等地旅游规划、线路开发等方面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谋文化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 [2]吴芙蓉.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3)

[3]杨振之.成都《旅游资源开发》[M].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5

[4]张一 于燕 赵伟华. 浅谈邯郸旅游资源开发[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张旭.浅析河北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第二篇: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整治方案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的通知》的部署,为集中解决我市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完成今年整规工作的各项任务,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集中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取缔非法矿山

,全面查处超深越界、非法转让矿业权违法行为,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严肃查处违规审批和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等行为,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中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得到查处,从而优化矿山布局,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确保完成今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各项任务,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验收。

二、集中整治的重点矿区

这次集中整治的重点矿区为江华河路口矿区、零陵锰矿区、蓝山铁锰矿区、铜山岭矿区、东安钨矿区、宁远牛头江铀矿区。

三、重点矿区的整治措施

1、江华河路口矿区。非法矿山予以全部取缔,发证的35个矿山除3个石场、2个砂场外,其余30家矿山全部停产整顿,对破坏的环境由江华县政府责成原矿主限期恢复治理。对超深越界的矿山按有关规定处理到位,采矿许可证到期涉及采钨的矿山不予延续登记,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属违规发证的予以撤销采矿许可证,由市、县政府出资委托有资质的勘查单位对矿区进行储量核实和做好矿区规划,科学设置矿权,进行资源整合,并公开出让。由江华县人民政府出资,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对上苟坑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原因进行鉴定,认定防灾责任人,并落实防灾措施。

2、零陵锰矿区。全面查处非法采矿,对零陵区锰整办违规收取非法矿机的费用一事由零陵区政府自行纠正,对在11个规划的采矿权范围内的非法洗矿机全部取缔,收缴采矿设备、没收矿产品,继续做好11个采矿权拍卖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公开拍卖。

3、蓝山铁锰矿区。全面取缔非法矿山,收缴采矿设备、没收非法矿产品,加强土状铁锰矿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科学编制矿区规划,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规模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4、铜山岭矿区。江永、江华、道县要对代管区内属于本行政辖区内的非法矿山予以取缔,切断电源、没收火工产品、查封设备、遣散人员,对屡次违法的非法矿主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5、东安钨矿区。[找文章到好范文-/-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全面取缔矿区内的非法矿点,炸毁井口,追查盗采盗卖钨矿资源行为,并由当地乡镇政府为主,公安、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配合定期进行巡查,发现反弹及时处理,保护好国家的战略资源。

6、宁远牛头江铀矿区。由县政府组织力量炸毁井洞,密闭井口,严肃追查盗卖铀矿资源行为,并由当地乡镇政府为主,公安、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配合定期开展巡查,发现反弹及时处理,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另外祁阳、冷水滩对已关闭的10家煤矿要由有关部门按程序注销或吊销相关证照,对现有的42家煤矿根据资源整合、安全整改等措施进行整顿,对整顿后仍达不到年产3万吨生产能力、安全条件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予以关闭,注销或吊销相关证照,同时严防非法煤矿的死灰复燃。上述重点矿区以外的其他矿山由各县区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关于整治工作的文件要求做好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整治的时间安排

重点矿区的具体整治方案各县区要在7月20日前上报市整规办,7月底完成切断电源、收缴火工产品、查封设备等工作;8月底完成炸毁填平井口、拆除设备等清场取缔工作;9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五、整治责任分工

各县区人民政府是集中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县区长是直接责任人,相关部门是责任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对无证勘查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超深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行为依法查处。公安部门对无证非法开采的矿山收缴火工产品并严查火工产品的来源,对非法购买火工产品、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够刑事犯罪条件的要立案查处。电力部门对非法采矿要切断电源,拆除供电设备,停止供电,对停产整顿的只供应保安用电,待整改合格后再恢复生产供电。环保部门对环保设施不完善、排放污染物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予以关闭并收回排污许可证。安监部门要严格审查矿山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矿山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提请政府关闭取缔。监察机关要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整治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查处不到位、以罚代管、违规收费、违法违规发放证照等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维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的通知》的部署,为集中解决我市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完成今年整规工作的各项任务,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集中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取缔非法矿山,全面查处超深越界、非法转让矿业权违法行为,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严肃查处违规审批和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等行为,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中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得到查处,从而优化矿山布局,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确保完成今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各项任务,顺利通过省政府组织的验收。

二、集中整治的重点矿区

这次集中整治的重点矿区为江华河路口矿区、零陵锰矿区、蓝山铁锰矿区、铜山岭矿区、东安钨矿区、宁远牛头江铀矿区。

三、重点矿区的整治措施

1、江华河路口矿区。非法矿山予以全部取缔,发证的35个矿山除3个石场、2个砂场外,其余30家矿山全部停产整顿,对破坏的环境由江华县政府责成原矿主限期恢复治理。对超深越界的矿山按有关规定处理到位,采矿许可证到期涉及采钨的矿山不予延续登记,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属违规发证的予以撤销采矿许可证,由市、县政府出资委托有资质的勘查单位对矿区进行储量核实和做好矿区规划,科学设置矿权,进行资源整合,并公开出让。由江华县人民政府出资,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对上苟坑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原因进行鉴定,认定防灾责任人,并落实防灾措施。

2、零陵锰矿区。全面查处非法采矿,对零陵区锰整办违规收取非法矿机的费用一事由零陵区政府自行纠正,对在11个规划的采矿权范围内的非法洗矿机全部取缔,收缴采矿设备、没收矿产品,继续做好11个采矿权拍卖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公开拍卖。

3、蓝山铁锰矿区。全面取缔非法矿山,收缴采矿设备、没收非法矿产品,加强土状铁锰矿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科学编制矿区规划,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规模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4、铜山岭矿区。江永、江华、道县要对代管区内属于本行政辖区内的非法矿山予以取缔,切断电源、没收火工产品、查封设备、遣散人员,对屡次违法的非法矿主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5、东安钨矿区。[找文章到好范文-/-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全面取缔矿区内的非法矿点,炸毁井口,追查盗采盗卖钨矿资源行为,并由当地乡镇政府为主,公安、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配合定期进行巡查,发现反弹及时处理,保护好国家的战略资源。

6、宁远牛头江铀矿区。由县政府组织力量炸毁井洞,密闭井口,严肃追查盗卖铀矿资源行为,并由当地乡镇政府为主,公安、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配合定期开展巡查,发现反弹及时处理,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另外祁阳、冷水滩对已关闭的10家煤矿要由有关部门按程序注销或吊销相关证照,对现有的42家煤矿根据资源整合、安全整改等措施进行整顿,对整顿后仍达不到年产3万吨生产能力、安全条件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予以关闭,注销或吊销相关证照,同时严防非法煤矿的死灰复燃。上述重点矿区以外的其他矿山由各县区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关于整治工作的文件要求做好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整治的时间安排

重点矿区的具体整治方案各县区要在7月20日前上报市整规办,7月底完成切断电源、收缴火工产品、查封设备等工作;8月底完成炸毁填平井口、拆除设备等清场取缔工作;9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五、整治责任分工

各县区人民政府是集中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县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县区长是直接责任人,相关部门是责任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对无证勘查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超深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行为依法查处。公安部门对无证非法开采的矿山收缴火工产品并严查火工产品的来源,对非法购买火工产品、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够刑事犯罪条件的要立案查处。电力部门对非法采矿要切断电源,拆除供电设备,停止供电,对停产整顿的只供应保安用电,待整改合格后再恢复生产供电。环保部门对环保设施不完善、排放污染物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予以关闭并收回排污许可证。安监部门要严格审查矿山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矿山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提请政府关闭取缔。监察机关要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办矿,整治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查处不到位、以罚代管、违规收费、违法违规发放证照等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维[page_break]护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市委、市政府已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组织督查组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对这次集中整治工作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10月份验收未能通过的,暂停受理其国土资源方面的审批事项,并对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及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篇: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试点方案

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 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为推动资源开发成果更多惠及贫困人口,促进共享发展,逐步建立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为中心,以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为目标,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以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发挥资源优势,创新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方式,探索建立集体股权参与项目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实现贫困人口共享资源开发成果。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将入股分红作为征地补偿的新方式,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统筹推动和监督检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项目收益分配制度,推动实现共享发展。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意愿,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

精准扶持,利益共享。把水电、矿产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让贫困人口更多分享资源开发收益。统筹兼顾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等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利益相关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封闭运行,控制风险。试点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审核通过的省级试点方案组织实施、封闭运行,享受试点政策,未经批准不得扩大试点区域和范围。预估预判各类风险,建立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做到风险可控。 探索创新,有序推进。鼓励试点地方和项目单位结合实际,在股权设置、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精准扶持、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稳妥选择试点项目,密切跟踪试点进展,及时总结试点经验。

(三)试点目标。在贫困地区选择一批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用3年左右时间组织开展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受益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模式和制度。

二、试点范围、期限与项目选择

(一)试点范围。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开展试点,优先选择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贫困县。

(二)试点期限。2016年底启动,2019年底结束。

(三)项目选择。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超过20个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水电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开展试点。试点项目不限企业所有制性质,但应符合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1.水电开发应选择建设周期较短、经济性较好、征地面积和移民人数适量的项目;矿产资源开发应选择以露天开采方式为主、预期盈利能力较强的项目。

2.2017年内完成审批核准程序并开工建设。 3.征地范围不跨省(区、市)。

4.征地及影响范围内的原住居民,应包括一定比例建档立卡贫困户。

5.出具项目影响区域内原住居民同意参与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诺优先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体股权收益等证明材料。

三、试点内容

重点围绕界定入股资产范围、明确股权受益主体、合理设置股权、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加强股权管理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开展试点。

(一)准确界定入股资产范围。依法依规准确界定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征收、征用的农村集体土地范围。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群众自愿”的原则,合理确定以土地补偿费量化入股的农村集体土地数量、类型和范围,并将核定的土地补偿费作为资产入股试点项目,形成集体股权。入股资产应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非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

(二)明确入股主体和受益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股权持有者,其成员为集体股权受益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优先受益对象。探索建立以组、村、乡镇不同层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入股单位的集体股权制度。

(三)规范集体股权设置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以全额或者部分集体土地补偿费入股试点项目,并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设置集体股权。股权设置方法、程序等具体事项由试点项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研究确定。股权设置结果须经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项目投资建设单位、被占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确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设立项目公司等方式,探索对集体股权实行专业化管理。

(四)保障集体股权收益。试点项目所在省份根据试点项目情况,探索建立集体股权收益保障制度,集体股权保障收益水平由项目投资建设单位和被占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确定。项目运行期结束、项目法人解散或破产清算时,应保障集体股权持有者享有对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有关规定清偿后剩余财产的优先分配权。试点期间,集体股权原则上不得用于质押、担保,对依法转让的集体股权,项目投资建设单位享有优先回购权。集体股权持有者不参与项目经营管理和决策,但应享有知情权、监督权等股东基本权利。

(五)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制定经成员认可并符合相关财务制度的收益分配方案,明确分配范围、顺序和比例,纳入村务公开范畴,接受成员监督。收益分配方案应明确建档立卡贫困户享有优先分配权益,并保证其收益不得以任何方式被截留、挪用、扣减。建档立卡贫困户额外享有的集体股权收益分配权益,在其稳定脱贫后应有序退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新分配。已脱贫农户享有与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平等的收益分配权。

(六)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集体股权管理、分享集体股权收益的权利。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收益权证书管理等制度。集体股权收益分配制度的制定、调整、废止等,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生效。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股权收益权的转让、继承、质押、担保等机制。加强集体股权民主监督管理,防止被少数人控制,发生侵蚀、侵吞原住居民利益的行为。

(七)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在试点工作中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风险防控等作用,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申诉机制,密切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权益,妥善解决利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有关地方和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项目运营情况的监督,发现项目投资建设单位弄虚作假、隐瞒收益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切实做好试点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估与风险防控工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安排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领域项目中央补助等资金时,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支持试点项目,中央投资收益专项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试点过程中,利用财政投入形成的相关资产,应折股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在收益分配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予以倾斜支持,帮助其进一步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二)加强项目运行保障。依法依规简化试点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加快项目核准进度。对水电开发试点项目,优先保障其所发电量全额上网。对矿产资源开发试点项目,降低试点区域矿业企业用地成本,适当延长矿区和尾矿库等依法占用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

(三)做好试点组织实施。省级人民政府是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试点工作机制,组织申报试点项目,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明确工作职责,做好试点政策宣讲和工作督导,推动加强试点项目所在地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林业局、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建立改革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审核省级试点实施方案,指导和支持各地开展试点工作。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四)强化跟踪评估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建立试点项目定期调度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指导,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试点项目的动态跟踪和工作督导,组织试点项目投资建设单位定期上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改革试点目标任务。2020年1月底前,各试点项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形成全国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和政策建议,上报国务院。

第四篇: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案

[ 作者:屠园中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333

更新时间:2004-5-10

文章录入:zhang ]

-----浙江嘉兴平湖市乍浦镇第一小学 屠园中执笔

一、 课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为了加快教育的发展都推行了由国家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建立了国家课程开发中心,采用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推广模式,希望以此来提高教育的质量。但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并未取得预期成效,作为对此模式固有缺陷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逐渐兴起了校本课程开发运动。

至80年代,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课程开发的一股强大思潮,达到了发展的全盛时期。在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设想。1999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结构,其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呢?这给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学校已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意在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至少有以下几个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方面,我们有一定的研究。“小学乡土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已经结题。这一课题从丰富写作内容入手,让学生在乡土资源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索、实践和体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一课题只把乡土资源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过于狭窄,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乡土化的校本课程,把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各科教学相结合,拓展和扩充了国家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自己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能使学校从一般中凸现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3、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4、 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程设计通常有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国外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早。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而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一级制定严密的计划,地方和学校执行计划,在课时安排上只留出一小部分,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

在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较典型的有江苏锡山中学、上海七宝中学、杭州临平一小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乡土资源的利用上,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资源的知识性,而忽视实践性。如某些地区编制的《乡土教材》就是知识性的教材。如果只重视乡土资源的知识性,而忽视实践性,那就无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的知识性校本课程确实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

综观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一些学校在利用学校、社区等资源,进行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上做过一些研究。如台湾G中学确立“培养社区人才、传扬社区文化、提供公共空间,建立社区学习机制”的办学宗旨,以深入社区、贴近社区的方式创建社区文化的理念,孕育了学校的校本课程。杭州临平一小开展《让绿色走向未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在活动课中,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各学科的知识,收集相关的信息,获得研究成果。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1、乡土,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特长等。本课题所研究的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

2、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做出的关于课程开发的决定或所采取的课程开发活动方式,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自身,其核心在于强调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3、本课题提出的“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本课题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辅导、评价与展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和游戏等诸多方式去进行活动,还给孩子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1、 构建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体系。

2、 探索乡土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3、使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

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课程的研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这一目标蕴涵在学科教学、德育教学、学校管理及其师生的言谈举止中,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优势

从本课题的概念界定和研究预期目标不难看出,本课题研究的是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这一课题要求学校、家庭及其周边地区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学校就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和优势。

项目 主

社会 自然地理 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发达。 人文历史 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名人众多。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迅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学校 校园环境 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天然的小山丘。 师资状况 踏实好学、刻苦钻研,动手能力强。 学生特点 为人朴实、学习努力,活动能力强。 家庭 家庭环境 小区环境优美,家庭经济条件好。 家长情况 服装加工业工人,家庭教育比较重视。

乍浦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北岸。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已有1200多年的建镇历史,自古就有“海口重镇”之称。镇境内现存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发展迅猛,港口、电厂等重点企业落户古镇,跨海大桥即将建设,给古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正在形成乍浦港务局、乍浦镇、嘉兴港区三位一体的格局。我校就坐落在乍浦镇,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天然的小山丘,建有劳动实践基地。学校有较先进的办学理念,较民主的领导班子。专任教师85人,绝大多数家住农村,虽专业知识与城镇教师有一定差距,但工作踏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且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41个教学班,学生1600多人,都为农村孩子,虽然在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上与城镇孩子有一定差距,但为人朴实、学习努力,而且活动能力强。由于港区的开发建设,大部分学生家庭搬进了新建的小区,小区环境优美。大部分学生家长也走出了世代耕种的土地,走进了工厂,从事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服装加工业,对孩子受教育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校内外主要优势见表。

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我们有一定的基础。小学乡土作文教学研究已经结题,成果获得嘉兴市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这一课题将乡土资源与小学作文教学相结合,构建了乡土化的作文内容,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作文形式。在乡土作文教学研究的带动下,美术教学、常识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也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而且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六、研究的内容及操作措施

1、课程规划的研究 (1)课程目标规划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目标的规划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表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发展学生的个性。

具体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敢于发表,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规划各年段的校本课程目标。

低段(1-2年级):初步接触家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初步获得参与探究的体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初步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

中段(3-4年级):初步了解家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初步了解家乡的地域风情和习俗;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态度和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收集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究体验,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高段(5-6)年级:使学生感受家乡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地活动计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格,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课程内容规划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对内容进行规划。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2、方案设计的研究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的方案有两类,即校本课程的总方案和教学案例。 校本课程的总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设计了校本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项目。要重视总方案的设计,并根据实际及时进行修正。完整的校本课程总方案包括:需要分析,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评价设想,保障措施,课时设置等内容。

教学案例是校本课程的个案,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组织与辅导方式、评价与展示方法等。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案例的设计格式。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项目:辅导教师、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活动时间、活动对象、活动目标、课程安排、评价展示等。要根据教师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校本课程的案例,探索案例的设计模式。

3、组织与辅导的研究

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匹配辅导教师和教学媒体,灵活应变活动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的场所,为达成校本课程的目标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

如:主题活动模式,就是通过围绕乡土资源中较重大的问题开展活动,达到各科知识的综合,按照问题的逻辑线索组织活动内容;综合活动模式,围绕一个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学生围绕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问题中心模式,围绕某个乡土资源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后进行综合,选择一个内涵比较丰富有一定价值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去研究。

4、评价与展示的研究。

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档案袋式、社会式等。

在评价的同时,积极探索成果的展示方式。可以通过竞赛、汇演、表演、报告会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如科技报告、演唱、演讲、舞蹈、模型和地图、画图和制表、摄影、表演剧等集中展示出来,供人品评。也可以运用文本、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八、研究的对象

全校41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

九、研究的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准备阶段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结题阶段运用问卷法、测试法、调查法、行为观察等方法。

十、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3年4月——5月

1、 收集、整理乡土资源,汇编成学习包。

2、 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3、 调查分析学校内外情景,进行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4、 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2003年6月——2004年7月

1、 开展实质性研究。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各项研究。

2、 完善校本课程总方案,设计校本课程案例,并组织实施。

3、 对校本课程成果进行评价及展示活动。

4、 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研究方案。

(三)结题阶段:2004年8月

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汇编成册;总结课题成果,撰写课题报告,申请结题。

十一、成果的形式

以报告为载体的乡土化校本课程的设计程序、辅导方式等;以书面资料为载体的课题报告、校本课程开发总方案及案例集等;以网络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成果;以实物、图片、声像等为载体的学生实践活动成果。

十二、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屠园中。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方案、报告的起草,课题的实施指导等工作。重点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总方案的设计、研究内容及措施的确定及乡土资源学习材料的制作。

课题组成员:姚利明、冯月红、、周春建、吴晓东、徐春燕、沈中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组:金卫、周静燕、刘海明、陶建明、任中平、荘璟、周春妹、朱育锋、顾海燕

十三、课题经费:预计人民币20000元。

参考书目:

1、《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平

周广强

主编

2、《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

崔允漷

3、《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

团结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4、《教育科研过程》

新疆大学出版社

杨章宏

5、《校本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斌华

第五篇:神木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方案

一、神木县简介

我的家乡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全县辖14镇5乡766个村委会,总面积1145万亩,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36.6万人,总户数100863户。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县境内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是国内外备受青睐的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436万吨,铁矿石、石灰石、天然气等储量也很可观。县境内有杨家城(杨继业世代居住地)、红碱淖(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汉墓群和秦长城、明长城遗址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神府煤田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坚持“以煤富县、以农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开放,加快开发建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神木县旅游景点简介:

神木县山奇水秀,风景独特,人文历史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县城周围诸峰屏立,东面从北向南有香炉山、龙眼山、虎头山、锦屏山、纱帽山;西面有挺拔险峻的二郎山;南面有杏花滩。这七处景观与横贯南北的窟野河并称“云川八景”。县城北部的尔林兔有碧波荡漾、粼光闪烁的红碱淖海子,中部高家堡镇叠翠山、兴武山、无量山等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有长城、石峁遗址、新华遗址、汉城遗址、汉墓群、杨家城等。南部沙峁镇、贺家川镇、马镇镇、解家堡乡有风景秀美的飞云山、天台山、西津寺和蜂寺等。县城有东西山庙群、凯歌楼、明清四合院等历史人文景观。

主要的旅游胜迹有 神湖 又叫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神湖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足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构成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完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二郎山 ,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 二郎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在二郎山前后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体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其间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一处,还有壁画2幅、碑石10余通,以及石刻楹联、题字等。

天台山 在神木县境贺家州镇东南方向距县城65公里。山高险峻,巍峨挺拔。黄河和窟野河从东西两侧依山流河。山水相映,景色壮观。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前山为崇峰寺,后山为天台诸神殿,两山南北相望,互为呼应,云蒸霞蔚,势若龙腾。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该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北城头修有三官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现除魁性楼、女墙、垛口、嘹望洞被坏外,其余的均保存完好。城内原有的中兴楼(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财神庙、五道庙、祖师庙、西门寺、贞节牌坊等古建筑,现仅存中兴楼和财神庙。高家堡古城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较为完整的一座城堡,且有独具特色的保护价值,神木县人民政府已拟定将该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城 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城东南约70米处,原有松树3株,年久树老,枝柯相连,须两三人合抱,后人以神松呼之。金以此名曰神木寨,元以后因此命名神木县,城址旧貌犹存。城周景致幽闰,有诗云:“一径开溪畔,孤村仅几家。山花学带雨,野柳暗藏鸦。路曲分樵牧,冰澌咽石沙。相看不倦处,前路暮云遮。”

凯歌楼 凯歌楼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建成,原名怀德门。正德十年(1505年),明武宗巡视榆林曾住此楼,后改名凯歌楼。此楼台高8米多,南北长30多米,东西宽20多米,楼下门洞南北贯通。楼上中部建二层木楼,四角有钟鼓小楼,东西有配殿。文革时被拆,现依样重建。镇北台、毛乌素沙漠、**庙等。

三、神木县旅游资源的优势

旅游资源是诱发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事和物的总合,是吸引和满足旅游者参观游览需求,并对旅游业产生经济价值的一切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综合。旅游资源对于旅游开发地来说,是发展旅游业的凭借和依据。

(1)奇异的黄土、风沙地貌资源。在陕北神木地区黄土发育成熟,沙漠分布广泛,植被覆盖率低,陕北地区黄土地貌与风沙地貌发育典型,地貌景观罕见,水蚀与风蚀地形奇特,景观类型齐全。

(2)雄厚的红色旅游资源。陕北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是一个革命老区,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

(3)充满神秘色彩的特色宗教圣地资源。陕北历史上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宗教集聚地。现存的佳县白云山、神木二郎山、榆阳青云山、戴兴寺、黑龙谭、红石峡悬空寺、佳县云岩寺、米脂万佛洞、延安的清凉山、子长的石窟寺等都是重要的宗教圣地。

(4)特色经济资源。陕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新都。南部延安以石油开采、建筑、旅游,林果、草畜、棚栽生态农业为特色,北部榆林以煤矿、石油气、盐、重化工、治理沙漠等生态工程为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

四、神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资源开发的整体性。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上有自身的特殊性,综合利用的效益大于分散化的效益,局部开发的成本大于整体化开发的成本。政府要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尽快的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首先,依据旅游发展,构建新的资源开发模式;其次,确立资源梯次开发的总策略;再次,统一进行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 2 、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从业素质。首先,加强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长远规划,分类培训”。;其次,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

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便利地交通、配套地设施、优质地服务三个方面。首先,改善旅游交通环境,提高游客可进入性、舒适性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网络、通讯、旅游企业、接待场所、饮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再次,倡导优质服务。主要是指旅游业中的服务设施硬件与服务过程的软件两个方面;

4、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先,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观念。其次,确定环保型、生态型发展途径。再次,发挥特色旅游经济的联动效益。 最后,体现和谐发展的本质。

五、神木县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

神木,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杨家将文化为代表,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红色化、宗教祭祀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神木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和大气勃发。

改革开放以来,神木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成就。但是,发展中也有一条短板不容忽视,那就是软实力建设滞后。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失调,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神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文化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不够。因此,要想有效化解上述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和振兴文化产业是必然选择。

六.文化资源的发展规划

文化本身就可以作为产业经营,直接创造GDP,而且是纯绿色的GDP。因此,文化是一种硬实力,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现阶段指导我县文化建设的《神木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全面性抽象性规划。

下一步,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普查入手,摸清家底,制定操作性和目标性强的具体规划。总的思路是要跳出陕北传统文化(比如扭秧歌、信天游等)的小圈子,放开眼界,大气魄、大投入、大手笔抓文化产业,不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就不叫成功。

首先,我们会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一是政策投入。要在规划建设、融资、土地使用、税费征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发展。要培育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和市场主体。二是资金投入。资金是经济命脉,更是产业命脉。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外来资本、民间资本、政府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三是人才投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西安如果没有段先念,就可能没有曲江、法门寺、大明宫等文化产业开发的巨大成就。我们要定位于内外结合,既要依靠和培育有创新思维、有胆识魄力的本土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又要借力发展,引借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腕高手和文化艺术名人,通过名人效应,宣传和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产业精品。

七、“红碱淖”打造国家“4A”级景区

近年来,神木县加大对塞外神湖·红碱淖景区的投入,完善运行机制,推进景区精品工程建设,全力提升景区功能,神湖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围绕优质服务,在经营管理、发展建设中采取系列措施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企业经营 ,

打造完美运行模式 (2)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精品建设工程

,

全力提升景区服务功能

(3) 突出主题 发展特色,

打造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中心

八、神木县六项综合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 依托资源 面向市场 择优开发 重点突破

(1)旅游法规为基础和准绳,结合本县实际制订旅行社、景区、饭店业管理办法;资源开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导向,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重点景区道路建设,实现快捷、舒适、安全、方便旅行。

(2)积极发挥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立“神木县旅游集团公司”将神湖、二郎山、杨家城等景区归划集团公司开发建设。 (3)大力培植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坚持以观念创新促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促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符合本县实际的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树立符合时代性和顺应市场潮流的旅游产业观、资源观和发展观,用新的思维认识旅游业、开发旅游业、管理旅游业,提高全县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水平,为高水准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打好基础。

(4)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建立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创优”城市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旅游主管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

(5)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价格。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质论价、合理收费”的原则,进一步整顿旅游价格市场,理顺旅游价格关系。根据不同旅游线路、不同季节特点由物价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物价政策,对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饭店、娱乐场所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价格。坚决制止乱涨价、乱收费和恶性削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6) 制造三个景区:天然景区、环境景区、历史人文景区,这三个景区支撑神木的旅游产业,相得益彰,成为一条精品旅游线,我们不仅要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神木建成经济强县,还要建成文化大县和旅游名县,建设和谐神木。

家乡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100644044

张艳

上一篇:团委年度工作要点下一篇:听魏书生报告有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