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化学教学案例

2022-08-07

第一篇:导学案化学教学案例

走进化学实验室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树立实验安全意识;

3、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 练习药品的取用;

3.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实验室里有很多药品是易 、易 、有 性或有 性的。为了保证安全,同学们一定要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实验室的规则,规范操作。

1.不能用 ,不要 ,不得 。

2.注意 。应该 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 液体。固体 即可。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要放入 。

4.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

要 (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一、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中,取用一般用 (或用 )。

块状药品可用 夹取。用过的钥匙或镊子要立刻 ,以备下次再用.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 ,把块状药品放入 以后,

再把容器 ,使块状药品 容器的底部,以免 。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何要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中。

1.细口瓶的塞子为何要倒放在桌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为何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与 保持 ,再读出液体的体积。若仰视则读数将比实际值 ,若俯视则读数将比实际值 。 选择量筒时为何要与所取液体体积最接近?

练习: 如果有 10mL、50mL、100mL 量筒可供选择,量取8mL液体应该选用 mL量筒,量取38mL液体应该选用 mL量筒,量取88mL液体应该选用 mL量筒。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器、也不能用来贮存液体药品。

【提问】少量液体如何取用?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取用少量液体可用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 ,不要 , ,

防止 、 、或 。不要把滴管放在 。用过的滴管要 ,注意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严禁用 。

注意:用滴管向某容器滴加液体的时候,要逐滴加入,滴管要垂直悬空放在容器的上方,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不能接触容器的内壁。

【巩固练习】

1.(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4.5mL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

__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

__; (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6湖北黄冈课改区)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3. (05年北京海淀区) 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绝对禁止向 。 说明:因为此时“明火”的周围存在酒精和酒精蒸气。

②绝对禁止用 。 说明:侧倾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的失火。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不可 。

说明: 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很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④酒精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后,应立刻用 。

⑤酒精灯火焰分为 、 、 三个部分。

部分的温度最高, 部分的温度最低。加热时应该用 部分加热。 ⑥酒精灯里的酒精最多不超过灯容积 。

说明:酒精过满容易引起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

2、给物质加热

① ② 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或自己?为什么?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③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刻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④ 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小结】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①试管中的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试管外的 要擦干。

③用 夹持,夹在距试管口 处,手握试管夹的 柄。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 ,要先 ,再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⑤试管与桌面约成 °,并用 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移动试管。 ⑥热的试管不能立刻 。

三、洗涤仪器

① 如何直接用水洗涤试管?

②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反馈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给液体物质加热

2.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E

F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第二篇:高二化学导学案教师版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总第4课时

【复习】什么是化学反应热?如何表示?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阅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有何意义?书写步骤?

2、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状态?

3、 化学计量数与△H的关系?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g ,液体l ,固体s ,溶液aq )

(3)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中学阶段可不特别注明);

(4)写出△H的值并标明“+”与“-”;

(5)检查化学计量数和△H值是否对应。

化学计量数与△H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例如:

H2(g)+Cl2(g)=2HCl(g);△H= -184.6KJ/mol

1/2 H2(g)+1/2Cl2(g)=HCl(g);△H= -92.3KJ/mol

2H2(g)+O2(g)=2H2O(g);△H= -483.6KJ/mol

H2(g)+1/2O2(g)=H2O(g);△H= -241.8KJ/mol

规律:

1、 △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2、 无论化学计量数怎么变,△H的单位都规定为KJ/mol。

【练习】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课本第6页,课后习题第3题

【思考】H2(g)+1/2O2(g)=H2O(g);△H= 241.8KJ/mol,热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含义?

【分析】例如:H2(g)+1/2O2(g)=H2O(g);△H= 241.8KJ/mol,表示1mol气态H2和1/2molO2反应

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在101Kpa,25℃时)

【练习】

1、已知C(s)+O2(g)=CO2(g);△H= -393.5KJ/mol

H2(g)+1/2O2(g)=H2O(g);△H=- 241.5KJ/mol

欲得到相同热量,需充分燃烧C和H2的质量比约为 ()

A、12:3.25B、3.25:12C、1:1D、6:1

2、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 H2(g)+O2(g)=2H2O(l);△H= -571.6KJ/molC3H8(g)+5O2(g)=3CO2+4H2O;△H= -2220KJ/mol

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 A、1:3B、3:1C、1:4D、1:1

二、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②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

中和热均为57.3 kJ/mol,

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③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中和热测定实验:

1、 实验步骤

(1)往小烧杯中加入50 mL 0.50 mol/L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2)用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

(3)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

并用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4)重复实验2~3次。

2、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稍稍过量。

(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

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棒C.底部垫纸条 D.两个量筒

2.含Ba(OH)2 1 mol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

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ΔH=-114.6 kJ/mol

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ΔH=+114.6 kJ/mol

11Ba(OH)2(aq)+HCl(aq)=== BaCl2(aq)+H2O(l);ΔH=-57.3 kJ/mol 22

11D.Ba(OH)2(aq)+HCl(aq)= BaCl2(aq)+H2O(l);ΔH=+57.3 kJ/mol 22

3.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温度计,其中水银球应悬空在反应的溶液中的是

A.苯和硝酸的反应制硝基苯B.中和热的测定

C.混合液的蒸馏D.浓H2SO4与乙醇反应制乙烯

4、了测其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浓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全部

--

5、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且所取的溶液体积均相等,

测出的中和热数值分别为ΔH1和ΔH2,则ΔH1和ΔH2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无法比较

C.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总第5时课时训练

、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1)H2 ( g )+1/2O2 ( g ) = H2O ( g )ΔH1 = a kJ/mol

(2)2H2 ( g )+O2 ( g ) =2H2O ( g )ΔH2 = b kJ/mol

(3) H2 ( g )+1/2 O2 ( g ) = H2O ( l )ΔH3 = c kJ/mol

(4) 2H2 ( g )+O2 ( g ) =2H2O ( l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d>0C、2a=b< 0D、2c=d>0

3、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4、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b>a的是()

A. H2(g)+Cl2(g)=2HCl(g);△H=-a

1/2H2(g)+1/2Cl2(g)=HCl(g);△H=-b

B. C(s)+1/2O2(g)=CO (g);△H=-a

C(s)+O2(g)=CO2 (g);△H=-b

C. 2H2(g)+O2(g)=2H2O(l);△H=-a

2H2(g)+O2(g)=2H2O(g);△H=-b

D. S(g)+O2(g)=SO2 (g);△H=-a

S(s)+O2(g)=SO2 (g);△H=-b

5、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是

6、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7、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C(s)+O2(g)===CO(g);△H2

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

③2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

④CaCO3(s)= CaO(s)+CO2(g);△H7CaO(s)+H2O(l) =Ca(OH)2(s);△H8

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2H2( g ) + O2 (g) = 2H2O (l )Δ H= -572 kJ /mol

CH4(g ) +2O2 ( g ) = CO2 (g ) +2H2O (l )Δ H= -890 kJ /mol

1mol 氢气和3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

10、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H=5518kJ·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H= + 5518kJ·mol -1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H= - 48.40kJ·mol -1

11、常温常压下,1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 92.3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g) + Cl2(g) = 2HCl(g);△H=-92.3 kJ/mol

B.H2(g)+ Cl2(g) = HCl(g);△H=+92.3kJ/mol

C.H2 + Cl2=2HCl;△H=-184.6kJ/mol

D.2HCI(g)=H2(g)+Cl2(g);△H=+184.6kJ/mol

12、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 l mol水时放热57.3 kJ

B.含l 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中和后,放热为57.3 kJ

C.1L 0.l mol/L CH3COOH与1L 0.l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5.73 kJ

D.1L 0.l mol/L HNO3与 1L 0.l mol/L 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 5.73 kJ

-

13、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正确的是

11H2SO4(aq)===K2SO4(aq)+H2O(l);ΔH=-11.46 kJ/mol 22

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ΔH=-11.46 kJ/mol

C.2KOH+H2SO4===K2SO4+2H2O;ΔH=-11.46 kJ/mol

11D.KOH(aq)+H2SO4(aq)===K2SO4(aq)+H2O(l);ΔH=-57.3 kJ/mol 22

14、说法正确的是() A.KOH(aq)+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15、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散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改在___________中进行效果会更好。

--(2)该实验常用0.50 mol·L1 HCl和0.55 mol·L1的NaOH溶液各50 mL。NaOH的浓度大于

HCl的浓度作用是_____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上述HCl、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 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该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kJ(填表达式),ΔH=___________ kJ/mol(填表达式)。

16、101 kPa时,H2在1.00 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 mol H2O(l)放出571.6 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1.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

(2)2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

第三篇:高中化学学科导学案编写总结

徐瞻

导学案是“163高效课堂”的根,课堂要高效,要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必须使用导学案。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编写的一种学习方案,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2011届高一年级实行“163高效课堂”已经一年了,编写使用导学案也已经一年了,导学案的组成包括: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案(教材助读、温故知新、知识链接、我的疑惑等),预习自测,探究案,我的收获,当堂检测等。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备课组对“163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写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也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想法。

一、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导学案导学案,关键在于“导”,这个“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一是体现在“学习内容”即学什么,包括具体学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二是体现在“如何学”上,这就是所谓的“学法指导”。具体包括: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些动作?用什么材料来完成这些动作?完成这些动作的质量如何保证?不仅要有详尽的导学案的使用说明,更要着重学法上的指导,即在导学案编写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能够很好地贯彻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编写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学生思维的特点,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课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内容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化学用语、知识要点等;但“了解”“理解”“运用”“体会”这些词很难明确表达具体的行为和达成的程度,学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学习目标中尽可能不要用“了解”“理解”“运用”“体会”这些模糊语言,可以考虑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2)能力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读图表的能力、画图表的能力、知识迁移与综合能力等。(3)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人材”,我们的第一追求不是“人才”,而是“人材”。

三、预习案

1、完成时间:25分钟(阅读教材)+20分钟(完成预习案部分的问题与预习自测),建议老师给出较祥细的预习指导(必要时考虑讲半节预习课)并可适当延长预习时间。

2、预习案编写中必有教材助读环节,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设温故知新、知识链接等。

3、教材助读设计问题要讲求策略: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宜太多,太零碎或过分详细;

③问题应能引导学生阅读并诱发学生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一个又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延展性和创造性;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你发现了„„等等。多用“想一想”“议一议”“试

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导学案的主线下进行自学,让导学案成为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愿意做填空题而不愿意做简答题,因此填空题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去完成导学案,但是这个方式也恰恰顺从了学生的惰性,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能力,而且填空题的方式也为学生抄袭作业提供了便利。而简答题则不一样,因为简答题就算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是一样的,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叙述绝不会完全相同,能够较好地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

4、我的疑惑

在一年的“163高效课堂”实施中,我们发现很少有学生填写“我的疑惑”,很明显这一版块的设计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功能,也不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明晰的线索。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填写“我的疑惑”,教师在导学案的评价中,可以考虑对这一版块的测重考评,即对于哪些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并提高导学案评价的等次。

四、 探究案

“问题探究”是课堂的主旋律,所以教师预设的问题要能抓住课时的点、章节的脉(线)和教材的网。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应根据本校学生不同程度而定,忌太简单和太难,探究点的量以2至3个为宜:

1、难度要严格控制。我们在过去一年所编写的导学案中有一部分问题设计的难度偏大,知识点考查也比较综合,以致于学生的完成的质量很差。三个方面的因素提醒我们应注意探究问题的难度控制:一是教材的难度本身并不太大,如果设置的问题的难度高于教材太多,学生读教材不能完成导学案,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读教材了:二是处于高一高二这样的学段尤其是高一,学生未适应高中的教学难度,有些问题可以在高三复习中再学习;三是我校“163高效课堂”模式刚刚起步,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应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探究点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导学案要将难易不

一、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层次分明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案,的确很难。我们应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问题,要有梯度,要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要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深化、升华。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对所选取的探究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标注,A、B、C层的学生应分别完成哪些相应的探究问题,要使特优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优生受到激励,待优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思、思有所获,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要体现测学的功能,要求很高:

1、题型要多样化,题量适中,以

五分钟左右完成的题量为宜;

2、回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每一个探究点后面尽量跟上相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还应适当增加选做题。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3、注重及时反馈矫正。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当堂检测所起的作用越大就越需要及时的反馈矫正。

六、 训练案

为巩固所有知识,提升学生能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建议最好能单独编制训练案,而不是与预习案、探究案放在一起。内容全面,题型多样,本节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尽量全部涉及;难度适中,分层设计,难度略高于预习自测题与当堂检测题;题量适宜,以优生一节课能完成作为标准。

最后强调:导学案的编制一定要提前,一定要走程序,一定不能一言堂。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导学案

【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姓名:自我评价效果:

【学习目标】 ⑴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预习效果自测】⑴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被研碎后都是的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

⑵石灰石和新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产生色沉淀。这些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又称。

⑶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常表现为、、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变现为、、等,但是这些现象(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⑷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性质,如。

【课时达标】1. 葡萄酒的酒度低、营养高,饮量适度有益健康。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2.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3.(益阳)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4.2013年4月,上海某大学一名研究生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相关涉案人受到法律严惩。二甲基亚硝基代胺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下列对该剧毒品认识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B.有剧毒性

C.遇明火可以燃烧D.受热分解易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5.(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2013年11月,圆通公司“夺命快递”由湖北武汉山发往山东潍坊,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②沸点为104.5℃;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④易燃,要远离火源;⑤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⑴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其用途有(填序号)。

⑵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至少有一点)。

⑶为了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接触时应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 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1课时)导学案

1.2临河六中化学----化学实验室之旅(1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科目: 化学编写:潘素霞 审核:赵永明时间:8月21日(2课时)

1.【我的目标】

了解一些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1.试管

用途: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收集少量气体。

注意: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1/2,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用试管夹夹持或用铁夹定

在铁架台上加热;振荡时靠腕力甩动。

2.试管夹

用途:夹持试管

注意:从试管底部向上套或取下,不能横进横出;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手握长柄,

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脱落;防止烧损或腐蚀。

3.玻璃棒

用途:搅拌、引流、蘸取少量液体。

注意:搅拌时不可用力过猛,不要碰器壁;引流时下端紧靠接收器内壁;蘸取液体的

玻璃棒要洁净,用后要冲洗。

4.酒精灯

用途:加热

注意:使用时将灯放稳,灯帽竖放;灯体内酒精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1/4;

添加酒精必须先将火熄灭;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点燃酒精灯,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用时要盖上灯帽;失火用湿布或砂土盖灭。

5.胶头滴管滴瓶

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吸得太满,不能将吸有液体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深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不能将滴管倾斜滴加;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的胶头滴管与滴瓶口磨毛配套,不能互换或移作他用,滴瓶的胶头滴管取用药品后应立即插回原瓶,不能用水冲洗。

6.铁架台

用途:固定和支持仪器(常配有铁夹和铁圈)。

注意:不能用力敲打;夹持玻璃仪器要注意松紧适度,铁夹内衬以绒布或石棉纸。

7.烧杯

用途:盛放较多量试剂的容器;较多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溶解物质、配制溶液、承接滤液。

注意: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应干燥并垫一石棉网;不能加热固体;加入液体不应过多。

8.量筒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注意:量筒的最大量程应与液体的体积相近且一次量完;平放在桌面上读数,视线与

用心爱心专心 1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用于加热,不能量热的液体,不能用于溶解、稀释,不能作反应器。

9.集气瓶

用途: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进行某物质与气体的反应。

注意:收集或储存气体时用毛玻璃片盖住;不能加热;做某些反应的反应器时应装少量砂子或水。

10.锥形瓶

用途:用作较多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时需要点上石棉网

11.药匙

用途:用于盛取固体药品

12.漏斗

用途:用于过滤

【达标检测】

1. 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广口瓶C.量筒D.烧杯

3.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4.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用心爱心专心 2

上一篇:对物业公司的感谢信下一篇:大学毕业表自我鉴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