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2024-04-10

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精选8篇)

篇1: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小学生学习动力机制与学案导学的研究

闸北区景凤路小学刘咏梅

【摘要】本课题研究以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从激发和维护学习动力诸因素入手,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动力机制学案导学

一、课题价值

1.本课题研究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2.本课题研究必将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3.本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1.强化动机理论强调正确行为的强化对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作用

2.需要层次理论启发我们由满足学生爱的需要走向自我实现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指导我们要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

4.自我效能感理论启示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成败归因理论指出积极的归因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正向作用

6.建构主义理论对学案的设计和导学策略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四、概念界定

1.学习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导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

2.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课题组组长:刘咏梅;成员:胡敏贞、丁佩珏、陆海燕、杨慧、王小燕、陈虹、钱罄、徐芝雯、王琪铭、梁晓晔、刘梅琴、邵洁、王璐,执笔:刘咏梅、杨慧

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媒介。

3.导学

“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求教师会“导”,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学案导学,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五、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本课题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从激发和维护学习动力诸因素入手,尽力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从而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研究内容

小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机制、学案的编制和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学”策略。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为主、个案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辅的研究方法。

4.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

研究的设计阶段(2008/6——2008/8):建立课题研究保障体系,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人员及课题组的建设工作,收集网络资料以及学校内部图书资料,建立子课题研究框架,提高群体研究的水平。

研究的实践阶段(2008/9——2009/6):全面启动研究,构建课题操作体系;对结题较早的子课题鉴定并总结,对成熟部分引入新的研究中去并进行推广。

研究的总结阶段(2009/7——2009/9):利用校园网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立优秀教学资源库;完成学习动力机制研究与实践学案集和教学案例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进行成果鉴定。

六、研究措施

1.营造研究氛围,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体意识

通过骨干教师引导学习、专家辅导学习、个体自学的“三结合”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学习动力机制”和“学案导学”的相关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逐步使学案的研究由“要我做”为“我要做”。

2.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课题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队伍保障,全员参与全程指导。成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科研核心小组,建立学习引领制;成立专家支援团队,建立学术辅导制;成立教师合作群组,建立经验分享制。

制度保障,课题研究有章可循。明确“刚柔并济、循序渐进、做中修正”的研究原 则;制订《学案编制文本格式建议》;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主题式教研活动实施要求》。

3.构建“以校本教研为载体,驱动学科课堂”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研组子课题研究,与总课题研究同步,与常规教研活动相结合;学案设计,团队集智分享与个体钻研内化相结合;课堂实践,突出学案实施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内涵。

七、研究成效

1.探索动机激励策略,积极尝试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研究归纳的动机激励策略有:“设置合适目标”激励、“丰富教学内容”激励、“创设有效情境”激励、“运用期望效应”激励、“实施奖罚手段”激励、“给予积极评价”激励、“积极归因训练”激励。

2.日趋完善学案设计,三大亮点促进学习有效性

学案中的“学情分析”——促进教师真正做到备学生与备教材同步; “教学预设”——为课堂自然、灵动的生成奠定了基石; “学生活动”——学生学的时空和实效得到保证。

3.深入研究学案导学,三步策略促进有效学习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中支架式教学、情景性教学、随机通达式教学的原理,我们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理解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其每一个阶段都与学生心理活动有关。这每个阶段的导学策略都必须为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学习心理、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服务,在研究中,我们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先行研究,其他学科逐步整体推进。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教师们初步尝试并归纳了感知策略、体验策略和内化策略。

八、反思与展望

1.课题研究的价值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

2.本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意义正在凸现。

3.推进课改提升教育智慧尚需突破四个领域:一是教师参与科研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二是课题思想在教研、教学中的渗透与体现;三是课堂内外学习动机的激发;四是提高学习力的策略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雁冰《策略性学习与主体性教育》内蒙古师大学报 1999.22.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中国教育学刊2002.23.张庆林、王永明《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中国教育学刊1996.34.董奇 周勇 陈江兵 《自我控制与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5.郭英、谢名春《关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江西教育科研 1998.3

6.曾庆春主编《教师与学习指导》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30

篇2: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清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难点: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清明刚过,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但是他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他曾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死后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走进作者:

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及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他写的《巍巍中山陵》发表到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经过改动后,又收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2课所著书籍:《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

三、预习检测:

给下列字注音:

山麓莽原嵯峨汲取参错灵柩坡陀

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嵌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表达方式看,本文的体裁是?1分--说明文(师:好,恭喜xx组旗开得胜。)

2、说明文五要素是?3分--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xx组再接再厉xx组迅速反超了得分)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1分--中山陵

4、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1分--巍巍加问:你怎么知道的?(标题,嗯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五、合作探究:

1、中山陵前冠以“巍巍”二字有何意?

教师明确:巍巍:高大的样子。既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也指它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阅读文章,找出与“巍巍”相应的描写。

学生活动:阅读并用波浪划出来、朗读。集中于2、9段。

3、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通过竞争入选。“密封评议的方式”,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特点:见文中第4段。

4、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先生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5、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特点是: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6、这个不朽的建筑是为孙中山先生建造的陵墓,我们从哪些地方能找到先生的痕迹?又从哪些地方读出陵园的庄重?

明确:

(一)先生的痕迹:

1、入口处一座石牌坊上,悬挂着先生手书的“博爱”横匾;

2、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3、碑亭内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4、祭堂面明间的又檐处刻有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

5、三个圆券门上方分别刻阒“民族”、“民权”、“民生”六字;

6、祭堂内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7、祭堂中央置有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像,端坐平视,神态安祥,栩栩如生。

8、看书后附的平面图,宛如一个“钟”字平铺,象征了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七老八十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所在地钟山相吻合。

……

(二)庄重的气氛

1、第4段: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2、第5段: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六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阴大道。道外的丘岗坡陀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3、第12段: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六、精读品析:

从山势到建筑本身,到处透着“巍巍”气势,我们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巍巍”的气势?

本文的巍巍气势还从大气而生动的描绘中得以展现:

例如:“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又如:

……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分析:这些生动大气的描写,或与说明交织在一起,或安排在一段说明之后和说明紧密结合,无不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采,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说明文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

七、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一步理解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

板书设计:

陵园

“巍巍”:

人格

方法:列数据

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

教学反思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故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一、识记文中生字生词。二、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文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重点)并体会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难点)

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导学题。1、生字词2、找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3、说说文章是怎样说明中山陵的“巍巍”的特征的?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导学三的问题出得有点大,学生回答起来有点困难,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整个课堂一点都不轻松,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细想之下,可以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1)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体现了中山陵的巍巍?(2)这篇课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3)你认为哪些建筑、设计能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呢?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牒臀按笮蜗竽兀吭诖嘶础上做一个总结,学生自学讨论起来就容易多了,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在备课方面准备得不是很充分?br>

篇3: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刚好所到的基地学校不仅仅使用“学案”, 他们还使用“学案导学”, 和“导学案”一样很注重这个“导“字。在数学教学中,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是学案导学的模式。这正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相吻合。

一、“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启示

在天津学习期间听了不少课, 上课老师都是“学案导学”与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经过与老师们交流得知这样做:一可以杜绝学生在课堂上当拿到学案后, 不认真听课, 一直埋头做学案的情况;二可以带动学困生从中学会与人沟通, 与人交流, 就算他不肯动手, 但每次的合作都能让他目睹所有发生的合作过程中同学的不同表现, 这样可以感染或潜移默化他;三是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独立解决、独立思考,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而学案的使用恰恰能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及重难点, 一些简单的知识自己能解决的在学案上解决了, 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 既提高了参与率, 又节省了时间。学案还有一个好处是学生必须进行阅读学案内容才能思考, 这样又加强了学生数学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把学案收集起来就是一种课堂笔记, 复习时再利用·好处多多。

在“学案导学"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导学案”教学中, 也会出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 同样一个问题,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 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 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解决这样的问题, 也可像“学案导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充分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 取长补短, 达成共识, 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问题, 小组之间的讨论就可以解决了;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才是教师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利用省下的时间可以进行多一些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生成能力, 从而走向高效课堂。

二、"学案导学"中"学案"、课本、课件、教辅教学整合的启示

现在的学案内容设计已经非常灵活, 非常精细化, 与课本、课件、教辅等的整合运用都很有讲究, 如果和课件搭着用于课堂, 课件主要面对教师, 对于学生学案里有的幻灯片尽量少有, 除非是帮助学案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的, 并且课件的幻灯片张数不能太多, 学案的设计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用于探究、发现新知。如果学案和教辅搭着用于课堂教学, 那么学案里的练习不要和教辅上的重复, 学案里的习题也要少些, 是主角, 尽量与课本同步;教辅是配角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果与课本搭着用于教学的, 学案里的内容就不能和课本的重复, 以课本的阅读为教学的主线, 而学案是用于知识扩展, 或是帮助课本新知识的提高或巩固检测。其实三者都可以一起运用, 只是用起来会有些手忙脚乱, 特别是学生注意力的方向会乱, 因此, 四者整合运用教师的操作和设计一定要合理。教师建议常规课尽量不要四者一起运用, 这对学生是件好事。“导学案”也经常出现整合问题, 从“学案导学”中又可以突破整合设计。

三、“学案导学"重视课前预习的启示

“学案导学”的第一环节学习准备模块很注重学生的预习情况, 早期基地学校的学案都是发给学生带回家提前完成预习, 后来发现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完成, 原因很多;二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现阶段提倡减负。这两个原因使学案不再提前发给学生, 改成上课发给学生, 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完成预习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学案导学”的第一模块——学习准备模块。具体做法可以是复习, 或是知识链接, 或是了解这节课要用到以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 或是检查学生阅读数学课文、课前网上搜索相关的新课内容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课上的时间, 通过提问、小纸条、听写、题目、询问等形式进行检查, 看看学生哪些知识内容理解了, 哪些知识内容没有弄懂。这样经过不断地改良, 一直就坚持到现在,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学习准备, 如果学生能看明白的内容, 教师就不必讲了, 老师要解决的是学生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不是重点亦即难点。这样后面的教学过程就变得轻松多了。

四、“学案导学"克服学生厌学的启示

“学案导学”的学习导航模块其实就是我们“导学案”的自学互动模块。本环节中可以设计不同的动手操作、数学游戏, 通过学生讨论和交流, 不仅能够真正解决自己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从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克服厌学情绪, 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 “学案”的内容设计可以因材施教, 还可以灵活降低知识难度,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便于教师进行导教, 还可以利用知识树或简单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慢慢发散思维。听“全国说课标、说教材大赛”的不少年轻数学教师说课时, 都说到“让学生在学案中画知识树”的做法, 如在某s节课学完后让学生画出知识树, 或自主画出一小节、一章的知识树,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巩固了知识。知识树是一种很好的整合方式, 是一种训练思维的重要方法, 用好知识树, 能强化整合意识和整合思维,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

在听课交流中也有不少教师说了, “导学案”其实更适合起点低的学生使用。早期也有用过知识树进“学案”中, 只是当时不注重“导”, 还看不出知识树对厌学的学生或学困生有多大的帮助, 但现在非常关注学案的“导”思想, 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用的时候很有趣, 还可以生长, 不过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看到画在纸上生长的树, 这样更能突破厌学孩子的心理防线,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毫无疑问, “导学案”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

五、"学案导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启示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和变教材为学材的教学指导下, 所到的基地学校加大力度抓教师的“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可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使用的能力, 可以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 更明确自己教什么, 还可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从而在设计学案时处处注意课标和教材的使用:一是设计学案从最基本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起;二是设计学案时要体现分层施教的原则, 多练基础题, 增加中等题, 不漏拔高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 重在引导。体现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三是学案设计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在学案里体现出让学生预习, 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练习并归纳小结的时间和空间。

篇4: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关键词】网络教学 网络环境下学习 学案导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29-02

一、网络学案概述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是指把网络作为一个庞大的资源库,从其中筛选和整理出与教学有关的资源,以校园网和资源中心为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所需的资料,同时也是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交流的平台“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网络学案”正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和学案导学相结合,以校园网和资源中心为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参与、交互学习,并为广大师生共享的一种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化的“学案”。“网络学案”的主体是“学案”,“网络”是平台,用 “网络”来承载“学案”,扩充“学案”的功能,使“学案”插上“网络”的翅膀。

二、网络学案与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结合使用

1.网络学案的使用

我校与清华同方合作建立了校内教学创新平台和资源中心,教师登陆到创新平台以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版本和对应的章节,进行网络学案的制作和编辑。网络学案中的栏目和条目可以自己设置,其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互动讨论区、总结归纳”等主要模块。

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入“测验反馈”等模块。

设置好后进行学习资源的添加,学习资源可以是文本、动画、视频、课件、图片等,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添加资源的途径有三种,资源中心提供的资源、网上搜索下载资源和本地电脑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事先制作出网络学案,并在校园网上发布。学生登陆创新平台后,在教师的组织、辅助下可以直接运用“网络学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案”中有较为细致的活动提示与指导,以及教师预设的思维发展支架,支持学生根据提示,逐步完成学习活动。

2.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构成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依据可以将探究分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引领探究三种形式。

(一)课前“学案探究模式”

即学生按照教师发布的网络探究学案展开课前的学习活动,学案是课前探究发现活动的载体和依据,是学生学习行为展开的线索和轨迹,因此探究学案应具备下列要求:

①学案制定前,要在充分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全面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的把学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哪些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全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才能完成的?哪些是必须通过教师的引领点拨才能学会的?

②因为每节课的课前,既是上节课的终结又是下节课的开始,所以探究学案的内容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拓展和应用,另一部分是对下节课所学内容的预习、了解和把握。

③探究学案对所要探究问题的预设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梯次递进的顺序展开。要把所学内容恰如其分的分解到三个不同的探究阶段,有效提高探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④探究学案不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依据,也应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也要沿着学案展开。要根据探究学案设计教案,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活动的展开不仅是对探究问题的有效解答,更应该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把握产生质的飞跃的过程。

⑤学案中对各个阶段探究问题的预设,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在自主探究阶段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要调正到合作探究阶段完成,合作探究阶段没有有效解决的问题,要调整到“引领探究发现”阶段完成。

(二)课内“生本探究模式”

所谓生本探究就是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由自主探究发现、合作探究发现和引领探究发现三部分构成。

①自主探究发现:课堂教学的起点,通过个体的努力,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领会,独立自主的完成探究学案教学内容的交流和展示。

②合作探究发现:这一阶段是教师通过课前学生探究成果的展示,已经全面掌握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状况,对于完全依靠学生个体独立学习还不能掌握、还不内准确理解、还没有很好的解决的内容,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在同伴互助的情况下是完全有可能力完成的。教师在这一阶段的除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外,更要发挥指导者、点拨者、促进者的作用,使合作小组的合作探究能顺利进行。

③引领探究发现

这部分要解决的是在前二个阶段都没有解决好的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精讲才能学会和掌握。教师在前二个阶段的基础上确定哪些教学内容是必须讲解的,讲解应遵循引领启发和精讲、讲透的原则。在讲解之后要设计相应的巩固、拓展和应用性的练习,这一阶段的成果交流和展示是一种集体学习后的交流和展示,是一种接受性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展示。

三、网络学案的使用体会

网络学案的使用,为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极佳的途径,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1.网络学案的使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人性化的交互手段,开放的外延空间;网络为探究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佳的交互手段。计算机成为学生手中的一种工具,如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笔和纸一样。网络技术的优势将使高级思维的培养不再只依赖于教师,它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这些特点,是其他媒体、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2.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的平台。

使用网络学案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部分学生、一部分学生与另一部分学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充分交流,而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讨论区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由学生发起讨论。在这些讨论与交流中,有相当多的沟通是围绕学习者對某个主题的见解、想法而展开的。随着交流的进行,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达成共识,而不是靠教师事先的安排、控制来形成“共识”。

3.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如果学生错过了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可以利用其他时间登陆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区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或发给老师。此外,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可以将本节课的讲解过程和板书保存下来,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供部分学生下载进一步进行学习。这是传统的黑板和纸质的学案所无法达到和代替的。

当然,网络学案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发布在网络学案上的文字不能进行修改、编辑;学案中栏目和条目的设置过于繁琐,顺序不能修改;某些项目的设置不能像word文档那样随心所欲的编辑和修改。

篇5: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地图,知道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

2、通过搜集、交流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知道海外华人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努力。

3、通过搜集、交流海外华人的故事,知道海外华 人、华侨有着割舍不断的祖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搜集信息, 了解海外华人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难点: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 首歌曲的录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 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走进作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 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 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 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 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 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五、 合作探究:

1. 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 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 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亲的海外赤子,在 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 诵 读,感受。

六、 精读品析:

1. 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 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 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比较。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 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

七、拓展延伸 :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你还从哪里 看到了滚烫的中国心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 思

雷真民

篇6:学案与学案导学教学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2、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可以 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认识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的而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难点: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 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二、走进作者:

廖文根,江西樟树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获文学硕士 学位。208月进入人民日报社。现为教科文部编辑(记者)并担任中央常备记者,主要负责科技新闻和中央重要时政新闻报道工作。人民日报记者。

三、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瞩目(      )     绥中县(      )     浩瀚(      )    蕴含(      )

载人(      )     翟志刚(      )     瞬间(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朗 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

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4、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5、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6、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 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先组织学生自读勾画,再同桌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班级交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应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

五、 合作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 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 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第一问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作引导,例如从消息的结构五部分、通讯的篇幅长短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作些提示,唤起学生的旧知。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将文章改写为一则100字左右的消息,加深学生对本则新闻专注于场景描写的独特构思的理解。第二问重在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及理解“插叙”这一种叙事手段的功能,教师也可适当举例文。)

六、 精读品析: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

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 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优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赏析要旨,让学生有“法”可依,当然也鼓励学生有新颖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对精彩的点评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好词好句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对优美语言的感觉能力)

七、拓展延伸 :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

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

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一、评价出征意义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以时间为序

二、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插叙)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

教学反思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20的一件盛事,本课牵涉到很多航天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激情也比 较高,在预习过程中,就有几位学生向我提出关于航天方面的种种疑问, 这在从前是没有的现象,于是我因势利导,立即让他们进行相关书籍阅读,网络阅读并做好整理,这样既积累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搜集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我多穿插鼓励性的引导语和评价语,果然学生们较从前都愿意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得多!另四人一组品人物形象,两人一组模拟现场采访,三人模拟新闻报道等,这些安排让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有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模拟新闻报道时,评价形式有两人互评,大家评,自评,提高了大家的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上课的积极性。 遗憾的是本课的失误也不少:

1.课前的准备时间失误

这堂课我本着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时间充裕,做学案,读课文,搜集资料几乎用去两堂课。学案内容也是充实而详尽,课上完后才发现学生准备得太“充分”,以致课上所提问题回答的准确无误(照参考书答),作为老师都无需点拨,无法点评,目前最让人担心的便是“他们真正理解了没”。

2.课堂时间安排失误

课堂时间安排有误差,重点研讨“走近英雄”时间过短,这部分本来安排的角色朗读也未展示,反而课堂延伸的“现场模拟采访”部分安排时间较长。严重的后果便是重点突出不明显。

雷真民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篇7: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际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篇8:讲授法与学案导学法优劣谈

课堂讲授法又称评点法、串讲法、阅读法。是教师通过语言 (这里主要是口头语言) , 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思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用于传授新知识, 也可以用于巩固旧知识, 是教师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讲授方式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讲读法主要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讲授法主要依靠的是教师“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讲能够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在语文教学中, 成功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魅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中指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材绝大多数是由汉语言文字组成的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教师通过讲授渲染气氛,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进而领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提高语文素养。

讲授法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学方法, 其优势是不可逾越的, 然而, 课改的脚步不断前进, 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讲授法的一些内在外在的局限也逐渐浮出水面, 成为了课改研究者讨论的主题。首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获取信息有多种途径, 在此大背景下, 孩子们的学习也有着多种途径, 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来源, 单纯的教师讲授, 已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法的效果随之也大大的削弱了。其次, 讲授法属于单项知识传授, 教师将准备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课上只顾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无法顾及到讲授过程中学生衍生出的疑问, 学生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 学而有疑却只能隐藏,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学生的思维, 学到的知识也只是囫囵吞枣。讲授法授课,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长期以往, 学生也会产生依赖的心理, 课堂上缺乏主动性, 一切问题有老师。最后, 讲授法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但是大面积的运用讲授法, 只注重知识的掌握, 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训练, 培养出的孩子只是做题的工具, 而在表达与探究方面缺乏创造力。

“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通过学案来引导学习,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支架, 学生通过学案, 能够预先知道课文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 能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 在正式上课之前了解课文所要掌握的知识。讲授法是要求教师课前对课文认真钻研, 进行二度消化后再传授给学生, 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只有45 分钟。而学案导学法则是将讲授法的45 分钟移到了课前,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 并提出质疑, 课堂上,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解决疑问。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 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 课前的充分预习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 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标准的学案要求教师在制作时, 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而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导学案应包括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三部分, 涵盖了学生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的全过程, 使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运用学案导学法要求教师在制作学案之前, 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可能出现的质疑以及预期学习效果做一个全面的考量及准备。语文教材不像数理化那样有固定的板块、章节、一环扣一环, 也不像历史那样有年代的顺序, 地理那样有区域的划分。语文教材的规律是隐性而非显性的。因此, 运用学案导学法就要求教师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规律, 谨慎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 时刻抓住教学目标, 避免漫无目的的讨论与质疑跳出了语文学科的领域, 要使学生在开放思想的同时还能够找到学习的意义。

学案导学法的实施, 使原有的讲授型课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课堂上看到的都是学生的互动, 因此,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成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然而, 随着学案导学法的日渐推进, 一些局限也就显现出来了。

首先, 学案导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 纵向来看, 年龄较小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发育不成熟、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律性较弱, 运用学案导学法, 学生无法完成课前的自主预习, 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自律能力增强, 运用学案导学的效果会明显增强。横向来看, 同一个年段的学生, 学情不同, 运用学案导学的效果也不同, 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 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存有障碍, 需要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讲解, 而学案导学法是直接进入探究环节, 未解决的困难始终放在那, 导致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其次, 学案导学法的初衷是将课堂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是, 在真正的实施中, 教师单方面的设计导学案, 提前将问题呈现给学生, 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在导学案编制的过程中, 学校和教师为追求统一, 导学案大多是教师分工完成, 全年级共用, 因此, 已经形成了类似“预习案”、“探究案”、“练习案”等固定模式, 长期以往, 教师在课时压力下, 为了完成学案上的各种板块, 压缩课堂时间, 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课堂流于形式。而学生只是忙于应付导学案上的各种预习、探究、练习题, 而抛却书本, 丧失了研究文本的能力, 实际上又是新形式的机械学习。

上一篇:大女当嫁 父母逼婚紧急预案下一篇:谈跨越式发展 的经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