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语短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2022-09-10

1 英语短语

短语蕴涵着文化。短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它在某些方面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风俗习惯等文化侧面。它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经验,它的内容丰富,在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吸引力。尤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英语拥有许多短语,这些短语能够把英语学习的知识性、启发性、生活性融为一体,提高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掌握英语的能力,在语言的交流中就可以用精辟、自然、地道、生动的英语语言表述两国各民族的生活需求。英语短语是英国人民文化的精髓,因此可以说,短语在英语语言中具有语义整体性、结构稳定性和语法的不规则性的特点,虽然中英两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距,但英语短语的产生在汉语也有一些完全或基本对应的语言。但这在英语短语中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而大量的英汉短语却表现了两国各自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在学习英语短语的过程中要对两国短语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把握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特点,提高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水平和交流能力。显然,对英语短语进行对比研究,这在学习和交流英语的语言文化、文学及语言上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英语短语对中英两国语言交流的影响

在跨语言文化的交流中,由于语言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利用汉英语言进行交流时,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就会使善意的交流,变成对方的尴尬,礼貌的问候被对方误解为荒诞粗俗挑衅。究其原因就是不了解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了解外国人的文化底蕴,这就必然使跨文化的交流遇到障碍。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友谊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这种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例如你的英国朋友生病后,你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话会使你得朋友不高兴。因为西方人认为,有病看医生是简单的事,用不着别人告诉。显然你的问候,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中国人在交流时常问: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income?Whom do you live with?等等。而在西方,人们交往时不谈隐私,对于婚恋、年龄、收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中国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如问上述类似的问题,则被认为是干涉了他们的私事,会遭到拒答。

对汉英短语的使用和交流过程中,一要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和心理习惯不同,二要考虑具体语境的条件,才可以保证正确的理解原文的意义,对汉英短语一定不能望文生义,从自己对母语的理解能力来理解英语的意义。

例如:white wine不是“白酒”而是“白葡萄酒”;short drink不是“少量酒”而是“浓酒”,相反long drink不是“大量酒”而是“较淡的酒”。That's not half bad不是指“那不太好”而是指“那一点也不坏”或“那好极了!”;She did not marry him because she loved him不是指“她没有和他结婚,因为她爱他”,而是指“她并不是因为爱他才和他结婚”,That girl student is in the green.不是指“那个女学生身着绿装”。而是说“那个女学生正值豆蔻年华”。be in the green指处于青春期,风华正茂。如此等等。

3 汉英短语与中英两国道德观念的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从总体上说,中国和西方在传统道德观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而现代道德观念则有一些差距。那么,这些道德观念的异同,同时也反映在语言的短语上。下面就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加以比较。下面分色的英文短语该用其他的方式。

中西方在与人交往观念上短语的用法.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所以在英语中"I"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大写,而且"I"的使用比“We”更普遍。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是英美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而在中国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先人后己,友情重于个人。所以,反映在语言的短语上有很大的差异。关于交友的短语,例如:"Love 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爱自己),"Hunger knows no friend"(饥饿不识朋友),Every man is nearest himself.每个人都最亲近自己等;在表现债务上的短语:Lend and lose,so play fools”(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Better give a shilling than lend and lose half a crown"(宁可给人一先令,也不要借给别人从而失去两个半先令);反映在面子、人言上的短语:"Hard words break no h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坏)等。而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

汉英语言在道德观念上短语的用法.中西方民族在道德观念上由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差异。在西方表现在道德方面的英语短语如:汉语中在历史上有对女子的歧视的短语:“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而西方国家反映在语言上,英语短语:“He that would thrive,must ask his wife”(谁想成功,就请教妻子),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是父母做主,听媒约之言,要明媒正娶。反映这方面的谚语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西方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大胆追求爱情,反映在语言上,莎士比亚在描写爱神对青年猎手阿都尼的爱情追求的长诗中,有这样一段话:Were beauty under twenty locks kept fast.Yet love breaks through and picks them all at last.即使使用二十把锁,把“美”牢牢地所在密室,“爱”也可以把锁一个个打开而长驱直入。因此有“爱情嘲笑锁匠”这条短语常用来形容爱情的力量是无限的。

探讨英语短语是掌握西方语言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了解英语短语的含义和特点,注意英语短语的民族文化特色,是正确使用英语短语和实现语言交流的基本保障。本文从中西方在与人交往观念上短语的用法和汉英语言在道德观念上短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汉英短语的语义和用法。这是研究语言的基本方法,也是研究民族文化的基本方法。

摘要:以探讨英语短语为出发点,通过对表述英语短语不同方式的差异作了比较分析,以此来加深理解对英语学习的能力,使大学生通过对英语语言短语表述方式的比较,提高大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短语,比较分析,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敖登.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前沿,2005 (10):252-253.

[2] 梁平.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谈英语习语的理解与翻译.文教资料:2005,24:89-91.

[3] 肖立明.汉英短语比较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4] 任红.汉语短语也英语短语异同[J].山东外语教学,1998(3):57-59.

上一篇:喧哗与骚动——对近年文学争论的一点思考下一篇:美术教学中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造表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