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项目建设建议书

2023-05-19

第一篇:综合体项目建设建议书

六盘水现代城市主题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议书

01现代城市主题商贸综合体项目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现代城市主题商贸综合体项目

2、项目承接单位:红果经济开发区

3、项目拟建设地点:两河新区现代商务发展组团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30000m2,总建筑面积为18万平米,形成一个现代主题购物中心+步行商业街+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商务公寓+高档住宅的豪布斯卡(Hopsca)建筑综合体。

5、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约为1年

6、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源: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全部资金为招商引资。

第二章项目背景

本项目将依托政府政策支持,凭借开发商在商业,贸易等行业的影响力,调动粤港澳资金与商业推广资源,技术资源,引入专业管理机构,面向滇黔、桂川市场,以主题商业为主题进行经营,实行项目开发、招商与经营一体化,塑造盘县城市与经济的一道亮丽名片。

项目将以主题商业为依托,以主题商业、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载体;高档住宅、公寓配合,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城市主题商业综合体”。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的:发展红果开发区现代商业,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

1.提升红果开发区形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下,以大型复合商业建筑成为粤西地区独树一帜,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主题商业中心,为盘县向国际性城市发展提供载体。

2.以项目的招商与经营的良性循环,带动红果开发区商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3.加速红果开发区经济发展,打造红果开发区经济名片。

4.加强红果开发区在广东经济中的分量,大幅度提升红果开发区的市场知名度。

第四章项目生产工艺方案

概念构想----- 标志性开发

为实现项目成为红果开发区商业的地标性项目,项目的规划设计将严格遵循主题统辖的开发思路,将项目打造为地标性的“盘县最璀璨的商业明珠”,在建筑形制上,以组团有机联结的建筑群,奠定项目现代建筑群体的形象基调。

“红果明珠”(项目暂用名,以下简称“本项目”)主入口面向椹川路,以雄浑的建筑群落,充分展示红果开发区的“开放、好客”,表现红果开发区经济的宏大包容力,给进入该区的每一个客人“现代、惊奇、热情”的第一印象。

第五章市场定位

依托大型购物中心,引入知名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为主力店,

以主题商业、主题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载体,高档住宅区为配套的城市现代建筑综合体。

本项目将建设成一个以知名大型企业连锁主力店为主导,集商业贸易、休闲、购物、旅游、娱乐、办公、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现代建筑综合体。

一、领先概念,创新商业模式

项目的经营将引进多个创新概念,为红果开发区新经济格局作出创新性变革。

11、第五代主题式专门店

2、展贸中心

3、豪布斯卡(HOPSCA)

4、区域总部经济

5、一站式消费

第六章市场前景

一、打造国际化商务写字楼,促进红果开发区区域(东盟)总部经济发展

结合红果开发区区位、交通等诸多优势以及煤炭、物流等支柱产业,打造集办公、科研、产业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总部楼群,扩大红果开发区在黔滇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成为城市新的增长点,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通过聚集各类面向东盟出口企业的西南总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黔滇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提供了一条比较成功的模式。

2、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较为完整的商务体系,即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咨询、研发与技术服务等的发展,带动周边餐饮、 商业、物流、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构成了所附带的一系列的产业体系的升级。

3、提升城市的聚集力与辐射力,强化经济带动功能

大力汇集与丰富红果开发区科技、信息等资源,并与整个黔西南各产业基地相联系,突破传统的合作模式,降低成本,实现区域共赢。提升城市的聚集力与辐射力,使得红果开发区成为东盟中小企业总部聚集的核心。

4、提升红果开发区整体形象和经济竞争力

本项目以雄浑的建筑群体优化红果开发区的城市天际线,展示红果开发区向国际化、开放型现代都市迈进的现代形象,改变红果开发区的城市面貌。

二、依托城市商业规划,打造标志性商业中心

根据两河新区产业规划设想与未来需要,构筑以县级、区级和社区级 3 级商业中心体系为核心,以商业街、专业特色街为骨架,以大型零售网点、餐饮酒店和旅游宾馆为重要节点,以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为依托,以连锁经营网为脉络,充分体现两河新区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商业格局。

项目临近的路段将建成成为以饮食、酒吧、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商业购物功能为主题的特色街、步行街。

依托城市未来商业设想和两河新区的具体规划,本项目建成后将实现:

1、依据商业规划,实现区域商业升级

作为该区域大型的城市现代建筑综合体,本项目依靠主力店、特色步行街等组合,发挥以点带线的作用,将全面拉动地区商业蓬勃发展。而本项目也将成为该商业圈中的标杆,实现地区商业龙头作用,大力促进地区商业、商务气氛的提升,促成红果开发区和两河新区商业规划的早日实现。

2、定位明确,主题鲜明,实现业态合理配置

针对目前红果开发区商业发展存在经营档次低,同质化严重,专业化和个性化不强等缺陷,本项目将打造成为高档次、多业态,集商贸、休闲、购物、娱乐、办公为一体的建筑综合体,来满足未来两河新区入驻企业老板,管理层,以及居住在两河新区10万人民的商务需求;以明确的定位,鲜明的主题,合理的业态配置为本项目的商业竞争力,带动红果开发区地区整体商业升级。

3、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通过科学的布局与规划,本项目将充分体现出人性化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针对一些购物商场出现车位不足、消防设施不足等制约因素,本项目将按照国际标准严格设计与实施,为商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创造商贸旅游强力平台

通过对红果开发区现在及未来庞大的商业机会进行现代化的资源整合,随着本项目的建立以及众多国内外商贸企业的进驻,本项目必然会引发城市商贸发展热潮。

1、本项目成为幅射两广川滇的商贸集约型管理示范项目

本项目将按黔西南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需要,聘请专业商用物业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使项目成为集约经与管理的典范。

2、形成黔西南地区商贸旅游的创业航母

本项目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平台,将引导国内外商贸旅游业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向集聚转移,力的政策扶持,将极大发挥企业的创新潜力,最终奠定黔西南地区商贸旅游中心基地的地位,并最终辐射云南、川南、广东中西部等地。

3、成为滇黔商贸旅游的战略平台

本项目的创新经营模式、现代化资讯服务、体验式营销环境,是对国内商贸旅游业发展的有效示范,以项目为中心形成的周边经济区动力型商贸旅游产业主题CBD,将形成强大的产品贸易和消费能力,产生吸新兴财富、引导国内外资本市场投资的聚宝盆效应。

第七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考虑到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资源,方案在以下二个方面作了重点研究:1 、整合城市空间

以弧形伸展,商业街在奠定景观轴线基础的同时,大大加强该项目在红果开发区商业空间的地位。

创建标志性景观:高层塔楼设置在项目轴线尽端,从两河新区的任何角度来看,都成为最好的标志物。

2 、建立市民活动空间

方案将建筑的部分功能,如服务商业、娱乐、停车等放入地下或半地下空间,从而将宝贵的地面空间最大地留给市民和游客。开放空间直接面对外界,结合规划退缩,形成和善的城市广场空间,为大众提供一个参与活动的平台。

第八章项目的投资分析

本项目的建成,将改变红果开发区目前资源、资金相对分散的局面,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以点带面,从而全面提升红果开发区经济发展面貌,充分拉动红果开发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1、形成宏观产业拉动效应

国内国际同类模式的数据显示,开发现代化商业综合体的投入产出比为 1:8,即投入 1 元将带来 8 元的收益,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本项目这一现代化的商贸平台的开发,将整体优化红果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形成红果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窗口,直接带动投资,为红果开发区的经济增长提供新兴基地,为盘县GDP 增长作贡献。

2、形成稳定税源,促进财税增长

通过优化招商、主题经营引进的大批商家、优质企业,可以为红果开发区创造丰富的税源。

3、带动其他行业,促进红果开发区GDP总量增长

利用现代经济的中心效应——提供现代化商业、商务公寓、商贸平台,提供政策、交通环境等便利。

本项目将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质软、硬条件,为盘县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全省大布局中占得先机,创造更多的龙头型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勃兴,间接推动红果开发区经济。

4、创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预计项目主导开发的服务密集型商业,将创造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为当地解决劳动力出路问题,亦为红果开发区的就业人口提供素质培训基地。

5、增加商业繁荣,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以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优化红果开发区的商业环境,为两河新区居民提供一个购物、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

第十章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红果明珠”项目立意高远、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意义深远、选址得当、定位准确、规划合理、预期效益良好。

加上项目可获得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有国内外类似成功经验做借鉴;欲引进投资商实力强大,具备投资建设大型项目的优势资源和操控能力的企业,配合信誉卓著的市场背景,规划、推广与管理团队的经验操作丰富,本项目成功的机会极大。

本项目在运营方面能够满足所在行业、所在城市的发展要求,具备建立新型主题商业中心的成功可行性。

本项目将通过引进500强商业企业或者全国知名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等主力店,以带动主题商业中心的整体运营,提升红果开发区地区的商业发展。

因此本项目占天时、地利、人和,是气势宏伟、把握性大,不可多得的优良项目。值得地方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投资商的青睐,红果开发区人愿与各界人士携手合作,为盘县和红果开发区建设地标性的商业地产杰作而全力以赴。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1、 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农业研究报告指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03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 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08元。下面看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2、 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 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 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 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 项目规划设计 ㈠设计标准

① 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 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 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 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㈢农业措施

① 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 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 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㈣林业措施

①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 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 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㈤科技措施

① 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 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 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㈥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 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 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 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 建设内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 12 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质渠 0.48 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 14 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

㈡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 800 平方米。

㈢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 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 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 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万元; 农业措施 160.1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 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 1.3万元。

2、 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 480 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 160 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 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 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 150公斤,亩增收入 120元,计增收 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 55元,计节本 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 659万元,亩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 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 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 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 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 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 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 保障措施

1、 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05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人民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 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 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第三篇:综合办公楼项目建议书

西乡塘区司法局综合办公楼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西乡塘区司法局综合办公楼1.2项目建设地点:西乡塘区司法局大院1.3项目总投资:756.86万元。1.4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申请上级补助400万元,地方自筹756.86万元。

1.5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占地面积1963平方米,建筑面积5340平方米,建设层数为7层,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外墙面采用高级外墙涂料,内墙水泥混合砂浆找平,刮腻子;地面水泥砂浆找平,铺设瓷砖。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停车场等。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意义

2.1项目背景南宁市西乡塘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三面临海,与越南隔海相望,下辖公车、光坡、企沙3个镇和白沙万、渔洲坪两个街道办事处,面积338平方公里,总人口10多万人,是南宁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区内现已形成以XX、铁路、公路、水路为主的交通网络,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区内拥有全国主要的19个枢纽之一,广西第一大港的XX和北部湾著名的渔货集散地,广西第二大渔港,一类边境贸易口岸―企沙港,是南宁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西乡塘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外来中将发挥出海

主门户的作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立,广西与东盟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给沿海、沿港带来耕作政策、资金的支持,有力推进我区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自治区逐步把重化工业、钢铁业进一步向临海临港地区布局,南宁市的千万吨钢铁厂、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及万鑫钢铁厂的投产,将对我区周边城镇话的建设以及工业化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同时,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公车新城、企沙小城镇建设等城镇开发建设,掀起了西乡塘区新一轮建设高潮。2.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紧迫性西乡塘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治区规划的企沙大型临海工业园在其范围内,西乡塘区将成为物流、商业、商品的交流中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西乡塘区的社会经济将有一个飞跃的发展,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西乡塘区司法局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由于西乡塘区属于新建区,1996年建成的两幢办公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区政府日常办公的需要,现在区政府很多组成部门的办公室拥挤不堪,工作人员平均工作面积不足4平方米,20平方米的一个办公室里面有

7、8个人员在办公。还有象商务局、水产畜牧局等单位因为政府自身办公用房不够,需要到西乡塘区白沙万租用房子来办公,不但每年需要财政支付大量的租赁费用,还因为政府大院距离比较远,有时候造成沟通不协调,浪费了宝贵的办公时间。还给来办事的群众和来我区投资办厂的投资者带来很多不便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组成人员也会随着需要

而增加。因此,西乡塘区司法局综合办公楼的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第三章自然条件与建设现状3.1自然条件max.book118.com地理位置南宁市西乡塘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北纬21°37′。地理位置优越,三面临海,西行40公里可进入越南,北距南宁150公里,东至北海170公里,距越南下龙弯132海里、越南海防151海里,至香港470海里、新加坡1345海里。下辖公车、光坡、企沙3个镇和白沙万、渔洲坪2个街道办事处,面积338平方公里,总人口10多万人,是南宁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是南宁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max.book118.com自然状况a.风根据XX气象站资料,台风每年平均一次,最多三次,发生在6~9月份,风力一般8~9级,最大11级,阵风12级,每次台风维持时间12―24小时。常风向为NNE 频率为30.9% 次常风向为SSW 频率为8.5% 强风向为E 频率为4.7% 最大风速 36M/S 多年平均风速 5M/S 大于6级大风日数31.7D b.降雨该区域属多雷区,夏季多雷阵雨。八月份雷阵雨天数最高达26天,降雨868毫米。日降雨量大于25毫米为31.6天,大于50毫米为14.9天。年平均降雨量 2784.3毫米年最大降雨量 3110毫米年最小降雨量 1500毫米c.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21.9℃最高月平均气温 28.4℃最低月平均气温 13.9℃最高气温 35.4℃最低气温 2.8℃d.地质地貌南宁市西乡塘区地貌主要使下古生界志留条、浪盘系及中生界侏罗纪的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不同时期的侵入岸体构成的缓坡地丘台地和多级基岩剥蚀面,

基上为坡度较大而起伏的中地丘陵,基下为侵蚀海岸、海滩,岸线蜿蜒曲折,多形成岛屿和港湾,潮滩窄而带砾石,多属基岩海岸。max.book118.com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s,相当于Ⅵ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本区域无大的地震记录,本地区地震烈度按Ⅵ度设防。

3.2建设条件项目选址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渔洲城区人民政府大院内,土地土层主要有四层,即新近填土层、志留系砂页岩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其中志留系砂页岩为具轻变质的泥质粉砂岩组成,该基层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厚5―15米)和中等风化带、岩层走向约46度,倾角80度左右。新近土层为当地丘陵土推填而成,厚6米左右。粉质黏土层厚1.5米左右。各层地基承载力为:填土层经过强切处理厚fk=180kpa,粉质黏土fk=140kpa,志留系砂页岩强风化带fk=350kpa,志留系砂页岩中等风化带fk=800kpa。该址内水文地址条件良好,地下水位在5.7―6.7米之间。该址外部条件比较好,建筑所需水电等即可接通,其他相关配套设施齐全。项目建设所需三材本地可完全供应,其他材料红砖、砂石等本地区储量大、材质好,在西乡塘区内即可解决。在建筑技术上可以委托市内权威机构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队伍可就近解决。

第四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24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10万元;省、市、区财政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清水镇地处酒泉市肃州区“东大门”,属沿山冷凉灌区,具有明显的区位经济优势。近年来,该镇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强化基础,挖优势、抓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粮食制种和洋葱为主的经济区域,种植业的整体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标准农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的有关政策,镇上决定通过积极争取实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一步有效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优化土地资源,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保持全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在清水镇西湾村,建设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推广措施等四个方面。

1.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开发区建设规模为5000亩,按照每亩490元计算,总投资

1

配套资金55万元,其中:省财政配套44万元,市财政配套2万元,区财政配套9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0万元(其中:现金和实物折资24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56万元,折工日2.8万个)。 1.4 项目建设效益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和实施,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5000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旱情;新增农田防护林3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000亩;完善服务体系2个;调整增加经济作物1500亩,亩均可增加经济收入200元以上;项目区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5万元,农民增加纯收入总额达到49万元;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种植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为了加强对项目组织实施的领导和管理,镇上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建设任务的安排部署和协调工作。同时,与中寨村签定目标责任书,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建设任务、技术服务、工程进度等列入目标责任书考核,固定专人负责,认真落实项目工程招标制和质量监理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开发资金实行专人专户专帐管理。

2.1 自然概况

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清水镇位于酒泉市肃州区东大门,镇政府距县城70公里,东接高台县,南与肃南县祁林乡相连,北邻巴丹吉林沙漠。中寨村位于清水镇东部。

2.1.2水文气象

全镇水源发于祁连山,径流由冰川、降雨两部分组成,经马营河导入夹山子水库调节灌溉,主要以降雨补给为主,供水量暴涨暴落,洪水量大。年均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小、蒸发大、无霜期短,光照时间为每天平均8.3小时,年平均温度14℃,年均降水量85毫米,蒸发量为2150毫米,无霜期平均140天,来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灌溉保证率低,干旱威胁大,属干旱缺水地区。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地形南高北低,地势落差偏大,土壤类为灌淤土,属厚层灌淤土、厚层红色灌淤土和流动风沙土,耕性较好,土壤养分含量不平衡,有机质含量不丰富。

2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项目涉及清水镇1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林场,406户,1540人,劳动力708人。

2.2.2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

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达到2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50元,其中西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54元。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预计可达到250万元,西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860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4463元,比改造前的2005年增加了343元。

2.2.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镇农林牧服务机构健全,设施配套,服务到位。镇上组建有“清水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中寨村成立了“中寨村农民文化学校”,有专兼职教师,师资配套,培训及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至目前,已培训青年农民1400人次,培训项目涉及农业生产各个方面。中寨村还组建有“制种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服务协会”等专门的为农服务组织。 2.3 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状况

项目区内现共有渠道65.5公里,其中:斗渠15.3公里,已砌9.2公里,需维修5.8公里,未衬砌土渠6.1公里;农毛渠50.2公里,已砌10.9公里,未砌土渠39.3公里。

2.3.2田间工程状况

项目区田间农毛渠50.2公里,已砌10.9公里,占21%,土渠39.3公里,占79%,田间机耕路14公里,均为砂石路或土路,农田林网配套率占20%。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内现有农用车380辆,其中:农用四轮拖拉机350辆,农用三轮车30辆,基本能满足项目工程建设需求。在农机服务上,镇上服务机构人员健全,服务及时到位。

2.3.4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已建道路14公里,乡村、村组、组组道路基本贯通,但直线性、平整度不够。所有道路中,铺油道路只有1.5公里,其余部分为土路或砂石路,道路整体状况一般化,项目区内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全面完成。

3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赖夹山子水库调节,由于水利设施不配套,渗漏严重,土薄石厚,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由于存在大面积中低产田,粮食混合单产不足500公斤,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另外,渠道建设投入低,建设速度慢,渠路林配套状况不好。针对项目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以上主要障碍及制约因素,通过实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使项目区土地、水资源潜力得以较好发挥,区位、自然优势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投入产出大幅度增长,以粮食制种、经作制种为主的产业化结构更趋优化,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进一步形成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有富有的土地资源。项目区土地的平整度较高,土地肥力较为充足,连片性强,具备较好的地力基础,是全镇主要的粮食制种和洋葱产区之一,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4

2、有适宜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项目区光照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且项目区内全部使用祁连山冰雪溶水,来水量较大,在水利建设上主要为防渗节水的渠道建设,节水潜力大,投资少,见效快。

3、有较好的水利基础。区内引水渠道规划设计位置选择较为准确,占地少,工程量少,收益土地多,收效快,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能按要求配套渠路林,综合效益高。

4、镇村两级高度重视,并当作一件大事狠抓苦干,区内群众积极性高,并对农业综合开发寄予厚望。

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势在必行,尤其在中寨村实施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和良好的辐射带动性,必将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项目区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属马营河灌区,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

7、

8、9三个月年径流量占全年的67%,而苗水期的

4、

5、6三个月仅占24.5%。由于灌区灌溉任务重,加之项目区渠系配套程度不高,渠道渗漏严重,干旱仍然严重。 4.2 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所在村由夹山子水库干渠经三支渠、四支渠输送库水灌溉,各村民小组耕地灌溉水源相同,为一个供需平衡区。 4.3 项目区水源供需平衡

由于项目区自然条件差,水利工程建设速度缓慢,部分渠道建成年代久远,已破败不堪,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51,水资源利用率低。中寨村的可利用水资源为(P=50%)421.8万立方米,(P=75%)405.6万立方米。现有耕地5000亩,粮经种植比例为7:3。渠系水利用系数为 0.51,田间水利用率为0.89,水的利用率仅为0.45,净灌溉定额为400立方/亩,毛灌溉定额为888立方,现需水量为444万立方,缺水量为(P=50%)22.2万立方米,(P=75%)38.4万立方米。

5

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由于本项目属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受当地人民群众财力的限制及项目决定,无法另行开源,只能采取节水措施以达到节流目的,因此项目实施后,项目的可供水量仍然由马营河灌区的灌溉制度决定,即年供水量没有变化,为(P=50%)421.8万立方米,(P=75%)405.6万立方米。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为动力,坚持“内涵挖潜,全面创新,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突出效益,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做大做强制种产业,稳步发展草产业,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快项目区乃至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5.2 选项原则

立足当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当地资源,突出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效益,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和地方财政的增收。 5.3 建设规模及标准

衬砌渠道13公里,其中衬砌口宽1.8m、底宽0.6m、渠深1m斗渠5公里;衬砌D型、C型U型农渠8公里;铺筑10-20Cm沙石罩面、路面宽5m的机耕路8.4公里;栽植农田防护林300亩;培训农业劳动力1200人次;示范推广制种玉米、洋葱等新

6

品种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通过深翻深耕地2000亩、配方施肥1500亩,改良土壤生化性能,培肥地力。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 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 6.2 建设内容

6.2.1水利措施

1、灌排渠道工程22公里。

斗渠5公里,口宽1.8m、底宽0.6m、渠深1m,纵坡1/100--1/200,边坡1:1。

农渠8公里,口宽0.70-0.90m,渠深0.50-0.70m,纵坡1/100--1/200,边坡1:1。

6.2.2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项目区内计划建成3000亩以玉米制种为主的制种基地进行良种繁育。

2、改良土壤。平整土地2000亩,深翻3000亩,配方施肥 3000亩。

3、机耕路。修建5米宽交通型田间道8.4公里,天然砂砾石罩面10--20厘米。

6.2.3林业措施

7

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亩,定植各种苗木9万株。 6.2.4科技推广措施

培训农民技术员、劳动力1200人次,示范推广制种玉米、洋葱等新品种3000亩,深翻深耕3000亩,配方施肥3000亩。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编制依据

本项目为中低产田改造,由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组成。水利工程估算采用国家及甘肃省现行标准,其它措施估算采用省内及当地经验,采用综合指标。

(1)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甘肃省水利厅1996年颁发《甘省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安装工程采用水利部颁发1993年63号文件《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采用《甘肃省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并对台班定额第一类费用扩大15%。

(2)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依据

各项费用按照甘肃省水利厅1992年15号文件《甘肃省水利水电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为基础,并按1995年19号文件“补充定额”和1998年11号文“费用标准调整意见的通知”计取各项费用。

(3)价格依据

建筑材料价格依据当地2003年第四季度材料市场价。

8

(4)田间工程按典型示范区扩大指标计算工程量。 7.2 投资估算

7.2.1基础单价 (1)人工工资

工程地处酒泉市境内,工程执行甘水规发(1995)19号文件,即:工资标准按十一类规定的基本工资计入,地区生活补贴为8%,高原补贴费为12元/月,经分析计算为:土方工程15.69元/工日,石方工程16.75元/工日,砼工程17.79元/工日。

(2)施工用风、水、电 风价:计算风价0.18元/立方米; 水价:0.35元/立方米;

施工用电:采用外购电网电和工地柴油发电机共同供电,经分析计算综合电价为0.70元 /度。

按当地市场价格,并计入运杂费用。 (3)砂石料单价

工程所需块石、卵石和砼粗(细)骨料按我区各灌区实际情况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砂石料场地,采用人工开采、筛分,汽车或拖拉机运至工地。 经计算沙石料单价为:卵石29.479元/立方米,砂子18.23元/立方米,石子22.8元/立方米,垫层29.01元/立方米。

7.2.2建筑和安装单价

根据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分析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单价。

(1)单价为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构成。 (2)直接费包括基本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

(3)其他直接费按基本直接费计取,建筑工程取4.5%,安装工程5.5%。

建筑、安装工程的间接费以人工费为基础计取,其中土方工程24%,石方工程30%,砼工程70%,安装工程80%。

(4)计划利润按 7% 计取。

(5)税金按直接费和间接费的3.22%计取。 7.2.4其他费用

按水利部及甘肃省水规(1992)15 号文件,甘水规(1995)19号文件和(1998)11号文件中有关计算规定计取相关费用。

7.2.5投资估算

根据以上原则及依据,经计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45万元。

7.3 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区共245万元投资中,按照中央、省市区、自筹1:0.5:0.7的标准,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10万元,省、市、区财政配套资金5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现金和实物折资)80万元。 7.4 群众投工投劳

本项目区工程建设中,群众以投入劳动工日折算现金作为自筹资金,计划群众投工投劳2.8万个,每个工日按20元计,折合资金56万元。

9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和实施,可有效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5000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旱情。调整增加经济作物1500亩;亩均可增加经济收入200元以上。项目区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5万元,农民增加纯收入总额达到49万元。 8.2 社会效益

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和种植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直接受益,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8.3 生态效益

整个项目建成后,新增加农田防护林3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000亩,可极大地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风沙危害,改善土壤。同时,通过进行节水措施,高效生态农业,综合改土技术,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发挥先导作用。

10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实施管理

与项目区所在村组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建设任务、技术服务、工程进度等指标列入目标责任书,严格责任书签定的内容,实行定量考核,奖优罚劣。 9.2 运行管理与维护

在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项目所在村组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并与建设农户签定建设管护五年质量保证目标责任书,实行属地管理,谁修建,谁维护,并在五年内谁的建设地段出现破损由谁自购材料进行翻建或维修。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 环境现状分析

项目区防风林带、生态林带、水源涵养林带建设进展缓慢,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大打折扣,再加上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项目实施,将极大地减少渗漏及水资源浪费现象,大大改善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状况及农业综合效益,尤其通过防风林、生态林及水源涵养林建设,将会极大地减少风沙和水土流失,较好地涵养水源、缓解人畜饮水矛盾,并能较好地改善环境结构,并极大地提高农业灌溉功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0.3 对策及措施

1、强化科技培训,举办以农业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培训班10场次以上,对全村80%以上的中青年进行科技教育,强抓环境保护教育,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2、强化责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农业综合开发为目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并将环境保护责任以目标责任书形式进行固

11

定,奖优罚劣,重奖重罚,绝不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农业开发,造成环境新的恶性循环。

3、精心设计,慎重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开有植被地段和有树木生长地段,不到万不得已不破坏或尽可能少的破坏植被,不采伐或最大限度地限制采伐树木。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大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使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中低产田得到改造,并能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走高效生态化发展之路。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也符合本镇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实际,所设置的规划项目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筹措资金的渠道正当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回报率高,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建议上级部门及早立项,早日投资,使当地早日受益。

1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州区清水镇中低产田改造

项 目 建 议 书

(2005)

肃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肃州区清水镇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要………………………………………………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1 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 1.4项目建设效益„„„„„„„„„„„„„„„„„„2 1.5组织领导和管理„„„„„„„„„„„„„„„„„2 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概况………………………………………2 2.1自然概况„„„„„„„„„„„„„„„„„„„„2 2.2社会经济状况„„„„„„„„„„„„„„„„„„3 2.3基础设施„„„„„„„„„„„„„„„„„„„„4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6 4.1项目区水资源状况„„„„„„„„„„„„„„„„6 4.2供需平衡分析„„„„„„„„„„„„„„„„„„7 4.3项目区水源供需平衡„„„„„„„„„„„„„„„7

13 肃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7 第五章 规划设计………………………………………………7 5.1指导思想„„„„„„„„„„„„„„„„„„„„7 5.2选项原则„„„„„„„„„„„„„„„„„„„„8 5.3建设规模及标准„„„„„„„„„„„„„„„„„8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8 6.1开发任务„„„„„„„„„„„„„„„„„„„„8 6.2建设内容„„„„„„„„„„„„„„„„„„„„9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 7.1编制依据„„„„„„„„„„„„„„„„„„„„9 7.2投资估算„„„„„„„„„„„„„„„„„„„„10 7.3资金筹措方案„„„„„„„„„„„„„„„„„„12 7.4群众投工投劳„„„„„„„„„„„„„„„„„„12 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12 8.1经济效益„„„„„„„„„„„„„„„„„„„„12 8.2社会效益„„„„„„„„„„„„„„„„„„„„13 8.3生态效益„„„„„„„„„„„„„„„„„„„„13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13

9.1实施管理„„„„„„„„„„„„„„„„„„„„13 9.2运行管理与维护„„„„„„„„„„„„„„„„„13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14 10.1环境现状分析„„„„„„„„„„„„„„„„„„14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14 10.3对策及措施„„„„„„„„„„„„„„„„„„„14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15

14

第五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田园综合

体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概况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名称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规模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必要性

(一)、田园综合体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田园综合体项目必要性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田园综合体项目进度安排

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七、结论

上一篇:综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下一篇:综合实践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