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原则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信访工作原则范文

消防工作原则

我国消防工作的原则

一、“政府统一领导”,是做好消防工作的核心。新修订的《消防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或者组织整改重大火灾隐患;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落实人员、装备等保障;根据火灾扑救需要,组织支援灭火等。开展这些工作,是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无法替代的,标志着政府在消防工作上起着核心领导作用。一个地方消防工作状况如何,取决于当地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重视如何不仅包括政府对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救援器材等硬件投入,而且包括对日常消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因此,公安消防干警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向当地政府多请示多汇报。不要满足行政区域政府有城镇消防规划;重要消防活动政府有工作方案,政府领导有讲话;重大节日政府有组织检查。而要真正促使政府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实实在在存在的消防方面的重要问题。

二、“部门依法监管”,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关键。新修订的《消防法》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标志着公安消防机构将发挥着职能部门作用。规划、建设、教育、人力资源、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消防工作,标志着这些行政主管部门对各自系统、行业内的消防工作具有依法监督的职能。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工作,但我们作为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在日常消防工作中,不能以老大自居,对待群众不能盛气凌人,要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务必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不可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机构职能作用,加强消防业务指导,督促和协调其他各部门依法监管,推动其他部门做好各自系统、行业的消防工作。

三、“单位全面负责”,是做好消防工作的根本。新修订的《消防法》强调每个单位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和组织扑救等。从而,新修订的《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工作单位主体责任以及单位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纠正了单位以往消防工作过多依赖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的现象。但作为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要在依法监督、加大查处违法力度的同时,应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理念,经常深入企事业单位(场所)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基础知识,提高职工群众消防意识;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火灾隐患,帮助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加强对工企单位专职、义务***的业务指导,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不断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四、“公民积极参与”,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矗新修订的《消防法》规定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任何人都有权对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实践证明,消防工作是一项群众基础很强的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遥公安消防机构及其

工作人员应通过上消防课、举办培训班、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文艺节目演出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公民消防意识,增强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做到人人防火,时时防火,处处防火;并不断增强群众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牢消防工作的基础,把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公安消防机构要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消防法》,确保本行政区域真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法》确定的新消防工作原则既是我们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开展今后消防工作的长期指导原则。因此,公安消防机构应做到:一要强化学习。不断帮助广大消防干警加深对消防工作原则的理解,着力提高对贯彻消防工作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他们做好消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要广泛宣传。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要多渠道全方位继续开展《消防法》的宣传和培训教育,真正使各级政府知道加强消防工作政府应尽的领导责任;各部门、各行业要知道各自依法监管消防工作的法律责任;各单位要知道各自依法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全体公民要知道自己在消防安全上的具体责任和享有的权益,使全社会形成重视消防、关注消防、支持消防的良好氛围。三要依法监管。负责实施消防工作是《消防法》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的神圣使命。公安消防机构必须坚持依法治火,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广大消防干警要不辱使命,增强法制观念,时刻告诫自己只有依法监管的责任,没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权力。要坚决防止和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办事不公的现象发生,自觉将自己所有的公务活动严格接受法律的制约、部队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四要通力协作。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行业既要分工负责,落实各自范围内的监管责任,更要加强联系与沟通,通力协作,形成依法监管合力。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消防工作职能部门,要强化业务指导,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对联合执法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提请政府、部门协调解决;对发现的重大消防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确保联合执法取得明显成。

第二篇:文书工作原则规定

第一条 准确无误

1、要求文书运转的各个阶段和每个环节,从文书的政策思想到事实内容,从起草、审改、签发、印制、盖章到收发、登记、送批、传阅、运转、承办等,每一个环节均不可以发生错漏。

2、拟写文稿既要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又要实事求是。下行文要符合下情,上行文要防止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行文必须明确,防止产生歧义,要避免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差错。文书运转过程要防止错投错送、错立卷、错归档、错销毁等情况的发生。

第二条 迅速及时要求在文书的运转过程中,必须根据公文内容的轻重缓急,及时做出处理,做到不积压、不拖拉、不扯皮、不推诿,既不误时,又不误事。

第三条 安全保密

1、要求文书从形成到终止,必须严守保密纪律和保密制度,做到不失密、不泄密,确保公文不丢失、不被盗。

2、传递秘密公文,必须采取保密措施,确保安全。利用电脑、传真机传输秘密公文,必须采用加密装置。另外,要保护好公文。

3、在书写和印刷时,要注意选好纸张、墨水和油墨,确保文件制作质量;在阅读文件时,要防止茶水泼溅、烟灰烫痕;在保管时,要防潮、防霉、防风吹日晒。

第四条 集中统一

文书工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管理权责统

一、制度统

一、做法标准统一。

第三篇:工作基本原则

1.综合办公室:做好与总经理及公司各部门的上通下达

1.1计划管理原则:执行PDCA循环(戴明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完整循环。

1.2行政管理原则:

1)会议:培训有记录,会议有后续任务、负责人及完成时间,有签字,能落实。

2)监察:例行检查及抽查,有记录、有通告、有奖罚(奖罚分明,实事求是、制度化、体系化解决)

3)日常管理及接待:控制办公费用、做好固定资产及物资的维护、保养、维修及备品备件管理、准确、高效、灵活、全面完成日常接待

4)资料管理:制度下发与监察挂钩;资料制定/修改有依据、下发/领用/销毁有签字、更改下发有收回,保密存放

5)各部门协调:职责明确、协助配合

2.市场部

2.1订单管理:确定订单型号、跟踪订单生产、按时发货、准时到货、跟踪回款,紧急情况单独汇报处理

2.2合同管理:价格保密,确定沟通权限

2.3资料及标书管理:按时间、分项目、分类存放归档,目录与实物一一对应,查阅便捷,保密存放

2.4物流管理:货比三家,控制费用

第四篇:人民调解工作原则

1、依法原则。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2、自愿平等原则。即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原则。即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1、纠纷的受理,既由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调委会也可主动调解。实行统一立案报告制、统一承办;

2、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纠纷的事实经过,拟定调解纠纷的实施方案;

3、主持调解,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当事人、承办人签字,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4、对久调不决的纠纷,及时申报襄城区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避免纠纷激化;

5、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的调解。二是没有达成协议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纠纷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

人民调解工作纪律

1、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5、不得吃请受礼。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严重失职或违法乱纪的,由原主管部门撤换。

人民调解工作范围

1、受理和依法调解本辖区内:

(1) 农村生产经营性纠纷、干群纠纷。 (2) 企业改革中引起的下岗、待岗纠纷。

(3) 城市因市政建设、危旧房改造引起的拆迁、安置、噪音扰民、物业管理纠纷。

(4) 婚姻、继承、赡养、扶养、抚养纠纷。

(5) 邻里因宅基、边界和日常生活发生的纠纷、合同纠纷、债务纠纷、侵

权纠纷。

2、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群体性上访,静坐请愿、群体性械斗纠纷。

3、“148”协调指挥中心分流的突出重大纠纷案(事)件纠纷。

4、上级党政部门交办的重大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各项规章制度

1、例会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一般应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

(1)总结工作:分析各类纠纷发生、发展的趋势及调解预防工作形势; (2)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文件、制定工作措施; (3)研究疑难调解纠纷方案。

2、学习制度

(1)每年组织2-3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上级司法行政部门业务知识培训,不少于六个学习日;

(2)各乡、办事处组织人民调解员每年不少于五个学习日。

3、岗位责任制度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结合乡、办事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目标管理制度,制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岗位责任制,做到人民调解员职责分工明确,有目标、有措施、有奖惩办法。

4、请示报告制度

(1)对各乡、办事处久调不决重大疑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必须以书面材料及时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乡、办主要领导)汇报,商议采取其他程序解决; (2)对周边相邻乡、办发生有一定影响的矛盾纠纷,必须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请示汇报,以便协调解决;

(3)对突发重大事件,人民调解员接到报案信息后,应立即告知调解委员会主任,并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 (4)对矛盾纠纷的解决结果,应向调解委会主任进行反馈。

5、纠纷排查制度

(1)乡、镇(街道)办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参与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 (2)每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调处;

(3)摸清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底子,落实纠纷包保单位和包保责任人,及时准确、成功地进行调解处理。

6、登记、统计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对各类纠纷的情况和防止各类纠纷激化等有关事项逐项登记,准确填报统计报表,及时上报襄城区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基层科);

(2)受理纠纷应填写清楚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居住地、纠纷发生点、时间、现状、查实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纠纷原因经过,当事人责任及申诉材料等。

7、回访制度

对已调处的各类纠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定期进行回访,了解掌握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和当事人双方的思想活动情况,防止和避免纠纷重复发生及矛盾激化。

第五篇:人民调解工作原则

1、依法原则。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2、自愿平等原则。即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原则。即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1、纠纷的受理,既由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调委会也可主动调解。实行统一立案报告制、统一承办;

2、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纠纷的事实经过,拟定调解纠纷的实施方案;

3、主持调解,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当事人、承办人签字,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4、对久调不决的纠纷,及时申报襄城区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避免纠纷激化;

5、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的调解。二是没有达成协议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纠纷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

1、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5、不得吃请受礼。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严重失职或违法乱纪的,由原主管部门撤换。

1、受理和依法调解本辖区内:

(1) 农村生产经营性纠纷、干群纠纷。 (2) 企业改革中引起的下岗、待岗纠纷。

(3) 城市因市政建设、危旧房改造引起的拆迁、安置、噪音扰民、物业管

理纠纷。

(4) 婚姻、继承、赡养、扶养、抚养纠纷。

(5) 邻里因宅基、边界和日常生活发生的纠纷、合同纠纷、债务纠纷、侵

权纠纷。

2、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群体性上访,静坐请愿、群体性械斗纠纷。

3、“148”协调指挥中心分流的突出重大纠纷案(事)件纠纷。

4、上级党政部门交办的重大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各项规章制度

1、例会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一般应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

(1)总结工作:分析各类纠纷发生、发展的趋势及调解预防工作形势; (2)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文件、制定工作措施; (3)研究疑难调解纠纷方案。

2、学习制度

(1)每年组织2-3名人民调解员参加上级司法行政部门业务知识培训,不少于六个学习日;

(2)各乡、办事处组织人民调解员每年不少于五个学习日。

3、岗位责任制度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结合乡、办事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目标管理制度,制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岗位责任制,做到人民调解员职责分工明确,有目标、有措施、有奖惩办法。

4、请示报告制度

(1)对各乡、办事处久调不决重大疑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必须以书面材料及时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乡、办主要领导)汇报,商议采取其他程序解决; (2)对周边相邻乡、办发生有一定影响的矛盾纠纷,必须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请示汇报,以便协调解决;

(3)对突发重大事件,人民调解员接到报案信息后,应立即告知调解委员会主任,并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

(4)对矛盾纠纷的解决结果,应向调解委会主任进行反馈。

5、纠纷排查制度

(1)乡、镇(街道)办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参与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 (2)每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调处;

(3)摸清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底子,落实纠纷包保单位和包保责任人,及时准确、成功地进行调解处理。

6、登记、统计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对各类纠纷的情况和防止各类纠纷激化等有关事项逐项登记,准确填报统计报表,及时上报襄城区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基层科);

(2)受理纠纷应填写清楚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居住地、纠纷发生点、时间、现状、查实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纠纷原因经过,当事人责任及申诉材料等。

7、回访制度

对已调处的各类纠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定期进行回访,了解掌握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和当事人双方的思想活动情况,防止和避免纠纷重复发生及矛盾激化。

上一篇:宪法与我征文范文下一篇:消防培训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