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让人们谈之色变,在疫情抗争的过程中,每一位民众都感受到了信息以及数据传达及时、准确的重要性,通过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每一个民众都能够及时了解到疫情的发展状况,这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疫情的防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正确对待信息的背后,也有误读数据含义的情况存在。

第一篇: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论文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摘 要: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技术之一,人们应该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中学生也不例外。中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进行有效学习,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同时,还要熟练了解和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由于课时少,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一线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此进行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课堂质量。要想实现教学效益不断提升的目标,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打造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等有效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从而能够投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要想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就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信息技术课在中学生课程中有其独有的特点,也就是在上课的时候需要以电脑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大部分学生对电脑的兴趣要比对教师授课的兴趣高得多,因此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师的授课中,成为计算机信息课程亟须解决的问题。倘若不能将学生对电脑的兴趣转移到教师授课内容的兴趣上,那么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是计算机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谈谈以下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每一节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明确,同时,在课堂导入时,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并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一组选出一名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任小组长,当小组成员在学习计算机知识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由小组长进行指导。同时,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目标的具体展示就是教学内容,虽然中学信息课程都有具体的教材,教材上也有具体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等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能抛弃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或者压缩,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而与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在电脑技术方面差距比较大,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电脑,对电脑基础操作了如指掌;而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等缘故,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因此,笔者在刚开始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时候,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实际状况,专门给学生讲解了两节电脑基础入门课,让学生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学会打字,了解电脑界面功能等。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在教材的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探讨

1.重视设置导入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最好的教学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学者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打造快乐而又和谐的教学环境,一个关键路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对计算机技术课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喜欢玩游戏,喜欢在电脑上看电影,喜欢通过电脑聊天等,而对电脑操作技术并没有很大的兴趣。所以,笔者在开展教学时,对课堂导入非常重视,每次对课堂情景导入都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开展PPT文稿设计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以下方法设置课堂情景导入:先准备一张精美的贺卡,告诉学生,这是一位学生在教师节送给我的,是他自己设计的,然后询问学生想不想自己进行设计,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样听起课来兴趣盎然。之后,笔者再就贺卡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学习效果也好,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出,教学活动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掌握。在课堂中,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有效掌握知识。

例如,在“Word文档中文本的位置调整”教学中,学生先自己动手对文本内容进行位置调整,有的学生采取复制粘贴法,有的学生采取剪切法,有的学生采取拖动法等。之后,在教学中,笔者告诉学生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效避开以往“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互相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让学习小组之间开展竞赛,看哪一个小组使用的方式最多,从而将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探索积极性激发出来,学生纷纷找办法、学技能,有效地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

3.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开展合作教学,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提升,更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合作和探究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力,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

例如,在开展“EXCEL排序”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依照成绩高低进行排序,之后排出名次,再回归到原来的顺序。而怎樣实现排序后再次回归到原来的顺序呢?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积极思考、探索。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后,对通过积极思考完成任务的小组和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

四、结语

中学课程教学方式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师应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加高效。教师通过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对各种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如教学条件、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设置方式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确保实现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使之能与时俱进,并保持新鲜感。同时,以较新的技术为基础,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效果,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鉴,安福海,李泽林.“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教育研究, 2017(11).

[2]李白桦,孙美乔.计算机课堂低效教学行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

[3]李健,孙玥,王光明.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常模及其水平等级标准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7(8).

[4]冯小伟,杨素华.论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语文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5).

[5]曹红霞.延安市普通中学高校课程实施的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4.

作者简介:陈剑锋(1982— ),男,江西南康人,在职研究生,武汉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领域(教育技术方向)。

作者:陈剑锋

第二篇:信息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让人们谈之色变,在疫情抗争的过程中,每一位民众都感受到了信息以及数据传达及时、准确的重要性,通过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每一个民众都能够及时了解到疫情的发展状况,这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疫情的防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正确对待信息的背后,也有误读数据含义的情况存在。根据国家卫健委疫情期间发布的辟谣数据来看,截至3月初,在互联网上影响较大的谣言已经出现高达136次,这些谣言对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甚者还指导民众做出了错误的行为。因此,提升公民信息素养,使民众从“数字土著”转变成为“数字公民”显得十分重要。

对于数字公民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做起,因此加强青少年对于信息的认识和了解,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国民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展开“信息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探讨。

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引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内涵主要包含:一是它对传统文化信息素养的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其需要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主的学习水平和终生学习的意识;三是对于信息源工具有较为全面和充分的理解与认识;四是拥有这种信息技能的必要性。信息素养是在信息时代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一种文化素养,能够很好地促进对于信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一切相关的技能水平。

信息素养自1974年提出到现在,国内外对于“信息素养”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2006年,美国信息素养峰会指出:信息素养是21世纪必须具有的信息能力,是民众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国内对于信息素养的研究也比较充分,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的《信息素养论》当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且明确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促进了信息素养相关概念的教育的发展。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信息素养的概念以及相关内涵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在信息素养的实践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即在信息素养的研究上注重了理论研究,而没有更好地落实到实践研究当中,不利于信息素养教育落地生根,真正地促进民众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信息素养教学现状

对于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发展,需要着眼于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教育,通过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从而提升国民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教育部以及地方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努力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水平,从而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2018年我国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科大概念”,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推进了学业绩效评价方式的改良,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改革方向已较为明朗。这一理念的提出也标志着学科教学的思路会逐渐地从知识目标转向素养目标,因此,明确了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方向及目标。一是需要建立立德树人和数字胜任力相统一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高效准确利用信息资源、媒体以及相关工具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技术与德智体美劳相结合。二是需要丰富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围绕着个性化的需求展开相关的实验以及评价环节,对于学生而言,搭建独特化、个人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建立具有比较良好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任友群教授的《聚焦数字化胜任力》编著团队的研究数据表明,当下学生利用网络设备“听流行音乐”以及“聊天”的占比最高,初中生占到70%左右,高中生甚至占到了85%左右。通过数据能够发现:当下学生群体中有较大比例拥有电子设备,但是大多数的用途是信息娱乐和网络社交,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也是不到位的。通过调查还发现,80%的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途径都是通过学校课堂以及同伴交流的方式获取,在利用信息工具的手段和方式上都是比较欠缺的。70%的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依托于别人的评论进行判断和处理,没有形成自我独立的判断意识和判断思想。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当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主体依然是采用知识传授的形式展开,而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相关能力上是有不足的,因此,优化和创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建立起透过知识看素养的教学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信息素养建立而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于信息的认识和自我解读的能力,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创新路径。

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的培养策略与方案

1.创新教学目标,融合信息素养培养

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教师展开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与信息素养相结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相关的练习布置中,需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于信息工具的应用能力。如在課堂教学中,加入相关的信息目标,让学生做出合理的反馈进而促进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再者,在课外练习的过程中,设置对于信息工具的应用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信息素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产生的价值。通过这样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认知和感受信息素养的体现过程。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正凶时,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听课的方式参与日常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已有一部分教师在网络课堂上通过各类软件开展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互动和自主学习环节,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部分学生表示,以前的网课仅仅只是对着电脑记知识点,在开展了多样的课堂小组讨论、展示等环节之后,明显为网课带来了一些仪式感,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教室,对待网课的态度也更加端正。此外,还有学生认为,比起传统的单纯讲授方式,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如视频互动、幻灯片展示、信息交流等)进行的课堂,能明显使网课知识的吸收率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融合“5E学习环”策略

5E学习环主要模式为“引入—探索—解释—加工—评价”,通过一个信息或者话题的探索和深入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到如何认识相关的状况,促进和提升学习动机,建立起良好的信息素养。在北京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采用电子设备与网络信息材料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搜索资料、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配合课堂辩论会的形式,通过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引导学生更认真、仔细地从互联网中攫取、理解、分析、转化得到的信息,并培养辩证看待信息,谨慎分析信息的能力。

3.创新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

对于信息素养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让学生建立起信息意识,形成正确的信息认知观和价值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大量教师使用软件“钉钉”作为教学设备,导致大量学生在应用软件平台中给钉钉评出极低的分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部分学生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任何的学习方式都存有抵触;二是部分教师的网络授课方式较枯燥,使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疫情发展、抗疫措施、国内外疫情局势等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每天的新闻与热点,鼓励学生对得到的信息进行辨析,并在课堂中统一分享与讨论。

参考文献

[1]周振兴. 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J]. 数码世界,2019(2): 133.

[2]韩丽风,曾晓牧,林佳. 新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 [J]. 图书情报工作,2018(24): 12-17.

[3]曹娜,肖冰,何芸. 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路径思考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4): 26-28,107.

[4]王旭. 例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以“网页设计”项目教学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9): 47-49.

[5]宋友君. 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的分析[J]. 好家长,2019(8): 104.

[6]陈金涛. 探究基于信息素养视角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19(21).

作者:朱宋煜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浅见。

所谓信息素养,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从而综合利用信息、提高工作與学习效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始终把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信息技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也就培养了同学们以下方面的能力:

1、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或自己进行调查、参观等,主动地去发现信息,并收集到所需的信息。

2、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分类,然后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和组织。

3、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它手段,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碰到的实际问题。

4、协作意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交流的范围,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别人的联系和协作。

以上几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后,学生的信息素养就会得到逐步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逐步的提高。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除了培养同学们的信息素养外,还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创设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绘画《附件-画图》一课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四季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

2、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词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例如在《excel-函数的应用》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的有益巩固与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理论联系实际。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栋言

上一篇:总分总结构作文议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