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管理思考

2022-09-06

第一篇:驻村工作队管理思考

干部驻村工作的思考

干部驻村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锻炼培养干部、密切干群关系,派出有关职能部门的单位成员,进驻到以村或管理区(片)为单位的村庄,对农村各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的重大举措。完善干部驻村工作对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锻炼干部和密切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干部驻村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完善村级组织 。村级组织既是村民自治的物质载体,也是村民自治运作规范化的政治保证。但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组织不完善。为了推动村民自治取得更大进展,就有必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的组织载体。驻村干部深入到管理区、村庄,全面系统地了解所挂驻村的基本情况,随时掌握村级班子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群众对班子的反映,列席村两 委班子会议,协调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及换届选举工作,有利于完善村级组织。

(二)发展农村经济 。现在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绝大多数问题和矛盾出在经济方面,抓好经济工作也就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优势,通过整合上级部门和本单位的资源,结合所驻村的实际情况,与村级干部共同寻找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好路子,通过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上为村干部提建议、想办法,协助村干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扩大税源,增加税收,在村民就业问题上,努力创造条件,多渠道安置村民就业等多种途径发展农村经济。

(三)加强制度建设 。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发展状态不平衡。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大多都是由风俗习惯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进行自我规范。因此,建立和完善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驻村干部协助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有关自治章程,在村民自治组织设置、集体经济管理、社会秩序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体现村民自治原则。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正式制度,可以为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必须形成有效的体制保证,但人们也常常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对制度性规范进行理解和判断,使之与一定的文化相适应。在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场效应”显得尤为明显,在制度不能涵盖的范围文化就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或者成为创新的源泉,或者为发展设置障碍。驻村干部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培育具有现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环境,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同时提高干部群众权利观念、法制观念和自治意识。把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入正确的发展轨道,既是新形势下农村稳定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协调农村内部矛盾 。农村社区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世代繁衍中,家庭不断扩大,形成为一个由若干以姓氏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所组成的家族。传统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家族社会。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社会发展速度的影响,较少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这种乡土关系尤为密切,并深刻地影响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驻村干部通过协调和理顺乡土关系,帮助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努力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掌握重大刑事治安动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确保村内秩序健康、稳定、有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干部驻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在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 。由于欠发达地区大多地处穷乡僻壤,资源贫乏,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干部的素质也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因此有些驻村干部认为,驻点时间不长,驻点期间不干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难以体现成绩,于是过分看重显绩轻视隐绩,看重当前轻视长远;有的只满足于给钱捐物修桥铺路一类吹糠见米的事,而对于改变点、村经济结构,提高党员群众致富能力等短期难见效的事则兴趣不高。

(二)在工作角色上包办替代 。驻村干部驻点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支部的主导作用,多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当好指导员,搞好传帮带。然而,有少数驻村干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够全面,找不准角色摆不正位置,经常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例如,对村级事务大包大揽,事无巨细都要过问;驻村干部干脆把村支两委撂到一边,取而代之亲自主政;有一些干部自以为是上级领导机关派来的,以钦差大臣自居,不尊重乡村领导,对乡村工作乱加指责,干扰乡村工作,弄得乡村干部左右为难。

(三)在目标取向上顾此失彼 。在欠发达地区,乡、村贫困带有共性,由于受到人才、技术、资金的限制,乡党政领导如何针对共性,作出脱贫整体规划,实施集中有效的扶持和指导,力度不够。村级经济的发展多顺其自然,驻点村的经济发展似乎成了驻村单位的事。各驻村单位由于各驻一村,各自为战,各行其是,人、财、物投入分散,项目难于启动,或项目各选所需,以致有的乡出现驻点村上重复项目的现象,争资源,争市场,两败俱伤,影响了全乡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速度。同时驻村干部只注重驻点期间引进了多少项目、增加了多少收入,忽视了村级管理水平的提高、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人文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没有从宏观上统筹点、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在工作作风上流于形式 。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驻村干部还存在一定的官僚作风,扰民添乱。一是与派出单位难以脱钩。驻村干部人事关系、工资发放仍然在原单位,他们驻村工作效果如何与其切身利益没有必然的、自接的联系。二是真蹲实驻难以落实。三是变相增加群众负担。四是有个别驻村干部依仗是上级部门派来的,将本应由派出单位投入的资金,转嫁给驻地政府,但成绩却记在驻村干部的身上。这使本已捉襟见肘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

三、完善干部包村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驻村干部工作机制

1.在工作重心上,驻村干部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干部作为村级组织的成员,对是否能运作好驻村干部争取的项目、资金,能否积极主动谋发展至关重要。驻村干部要协调好与村级组织的关系,协调好与村干部的关系,才能真正更好地发挥下线驻村的作用。驻村干部刚下村时,集中主要精力摸清情况,因地制宜,选定经济发展路子,筹集资金,启动项目是对的。一个时期,突出一个重点,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这始终是村建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组织建设的关系,既不能脱离经济建设空对空地抓组织建设,也不能撒开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不管而单打一地只抓经济项目。只有紧紧抓住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并通过选准支书、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在工作方式上,驻村干部要紧密团结驻地干部群众。一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不是离开当地党政组织的领导而我行我素,驻村干部下去是具体地协助帮助村里开展工作,需要摆正工作位置,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的同时,自觉地尊重和接受当地党政组织的领导,切切实实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整体部署下开展工作。要经常向当地党政组织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特别是涉及班子调整和确定经济发展规划及路子等重大问题,一定要与群众商量,并向上级组织请示汇报,主动取得当地组织的支持和领导。另一方面,要善于把驻村干部的意志变为村党支部的工作意图和行动。纳入当地整体工作部署中去。要紧密团结驻地党支部和村民自治组织,协调好彼此的关系,还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取得群众的信任和依赖。以此积极地把当地党支部和村干部推向改变村里落后面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前台和第一线。这样做了对所驻村的长远工作是相当有好处的。 3.在工作内容上,驻村干部要在把握重点的同时抓好全局。一方面,驻村干部要把富裕农村与富裕农民的目标协调好。村级集体经济能不能得到发展壮大,关系到农村党支部这一级组织能否有效地在农村长期存在下去;农民群众能不能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关系到党在农村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村富与民富的关系,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找准富村与富民的结合点。另一方面,驻村干部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但是下到村里要抓的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是要促进村里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因此,既要突出工作重点,又要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兼顾到村里方方面面的工作,坚持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不仅要抓好班子建设、党员教育,抓好经济发展、村民共富,而且要支持配合村党支部抓好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粮棉油生产等各方面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协助村里抓好农村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解决好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健全驻村干部管理制度

1.因村制宜,有的放矢地选派干部驻村。兵不在多而在精。选派干部驻村要本着既要有利于驻村干部发挥部门和自身优势,又要有利于所驻村尽快改变面貌的原则,让基层党委接受、村级组织欢迎、广大群众满意。一是双向选择,增强针对性。要让派出部门和乡镇党委双向选择,尤其是要尊重基层党委的意见。基层党委对自己辖区内的各个行政村的优势、劣势最了解,最清楚哪个村需要什么样的帮扶。因此,要提前将要驻村的部门和乡镇党委提供的需要帮扶的村进行公示,让部门与乡镇互相了解、自由结合、双向互动、综合平衡,增强驻村工作的针对性,达到派出单位、基层党委、驻村干部、所驻村群众“四满意”。

2.保证素质,培养和选派一批优秀干部驻村。干部素质外在表现为干部形象,而干部形象又是反映派出部门形象的一面镜子。因此提高驻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是直接提升地方政府形象的一剂良方,也是重塑地方政府形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群众往往从他们接触到的干部来看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眼中,驻村干部代表着上级党委政府,代表着派出部门的形象。驻村干部素质如何,关系到驻村各项任务目标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党在农村政权的稳定。因此,派出驻村干部的单位要加强派出干部的培养,一要提高干部的专业素质,因才配岗。二要转换干部的角色意识。三要培养干部的奉献意识。四要增强干部的法治和责任意识。五要培养包村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在选派干部时,一定要严把驻村干部素质关。要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落实驻村干部的年龄、学历、职级、经历等方面的标准要求。要把政治素质过硬、年纪轻、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干部派下去,特别是要把本单位有潜力的后备干部派到农村去经风雨、长见识。要把驻村工作成绩与驻村干部个人进、退、留、转挂起钩来。对驻村工作成绩突出者,要按照组织程序,优先提拔重用,真正在各级机关中营造“驻村光荣”的氛围,树立驻村干部应有的地位,真正实现锻炼培养干部的目的。

3.落实派出单位驻村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派出单位的责任意识。一方面,派出单位要积极支持。派出单位对驻村工作的支持程度,是影响驻村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索。派出单位要始终如一地支持驻村工作,当好驻村干部的坚强后盾,真正把干部驻村纳入单位整体工作之中,摆上重要议事口程,定期研究驻村工作。尤其要尽最大努力为所驻村解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所驻村办实事。要落实有关待遇,关心驻村干部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驻村工作的管理。一要加强培训,提高驻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二要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要建立健全学习、考勤、评比、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督查,将驻村干部的定岗定位情况作为考核其政绩、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考核。将年终考核与平时督查挂起钩来,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支持有力的派出单位分别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特别突出的驻村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优先提拔重用;对完不成驻村任务的,驻村干部不得撤回。

第二篇:驻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精选)

致力于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驻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们驻村工作队员来说,既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不仅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还要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稳定,家

庭邻里和谐,民风民俗积极向上,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等等,这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驻村工作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怎样把驻村这一阶段性的工作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怎样通过开展驻村工作建立一个保证和促进农村长期发展的有效机制,真正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驻村之后,我们把省委确定的驻村工作任务与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结合,与所驻村的实际相结合,致力于在所驻村建立长期发展机制的实践,同时就如何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营造全面奔小康的经济增长机制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以及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驻村以后,经过调查、走访、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贫困村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和直接的是农业结构单一,土地效益偏低,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我们人事厅所驻的=个贫困村,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农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加工业几乎为零,养殖业形不成规模,种植业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即使增产也不能增收,“辛苦一整年,落个肚子圆”,成了当地农村的一个真实写照。要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是当务之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紧紧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作了一些努力,收到了明显效果。在种植业方面,无偿为所驻村农民引进了产量高、含油量高的“开豆=号”优良品种,每亩可以增收===元左右。麦播时,我们又联系引进=万斤优质小麦品种“豫麦==号”,并以每斤补贴=.=元的价格供应给所驻村农民种植。该品种优质、高产、强筋,价格高于传统小麦,可明显提高土地效益和农民收入。在养殖业方面,我们积极协调当地信用社为所驻村发放小额贷款===多万元,多方联系筛选项目,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塔东村从====年=月开始,=户农民联手养鸭,仅半年时间已发展到==个养鸭专业户,出栏数万只,较早的养殖户已赚钱====多元。赚钱后的农民,有的购买了摩托车、电视机,有的着手翻修住房,更多的是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到养殖业上,滚动发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不少养殖户春节也舍不得休息,又接养了小鸭苗。石桥杨村已发展牛羊养殖户近==家。在加工业方面,西张村在工作队的扶持下成立了木材加工业联合会,开展规模经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塔东村、店后李村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分别建成了棉花加工厂,带动了附近农村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收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不少农户赚到了钱,增加了收入,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安置了农村的部分富余劳动力。养鸭专业户全家老少整天都在鸭场忙碌,原在城里打工的人也回来了,因为养鸭比打工还挣钱。几个养鸭户深有感触地说:“从开始养鸭,就没时间打牌下棋闲聊天了。”木材、棉花加工厂同样吸纳了一批劳动力收购木材、棉花。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使我们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口多、劳动力过剩,广大农村尤为突出,已成为社会问题。而城市容纳劳动力毕竟有限,农村资源丰富,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大,我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让一部分富余劳动力留在农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农业劳动向非农业劳动转移,既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实现了农民增收,还可以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进程,确实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各地农村自然资源、环境、气候、水利设施、传统习惯等各有不同,因此,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准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项目,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培育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拉动结构调整,切忌行政命令,一哄而起,违背农民意愿一刀切。要充分尊重科学,尊重农民的意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服务”二字上,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规划、协调等方面搞好服务、引导、扶持,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包办,更不能搞强制措施。

(二)要搞好示范带动。贫困地区的农民非常重实际、重实惠、重眼前利益,对农业发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有一个过程,加上市场的变化、风险的不测,大多数农民往往持观望、等待和从众的心态。因此,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效益好、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对有积极性的农民,要扶持

第三篇: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当前,许多乡镇政府纷纷制定出台乡镇干部驻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措施。大多数乡镇干部除配合乡镇中心工作和自己线上工作外,把主要精力放到所联系村工作中去,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从目前看,乡镇干部驻村制度和驻村干部队伍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驻村干部不知“做什么”。驻村干部下村后到底“做什么”不够明确,造成驻村干部认为只要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就算做好了驻村工作。服务意识也不强,为民办事不够。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二是驻村干部不知“怎么做”。主要表现在:普遍缺乏农业技术知识。一些驻村干部驻村工作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对如何促进村民增收,如何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等很少考虑。许多农民群众都反映:我们群众对科技干部、科技特派员非常欢迎,但现在的驻村干部懂得农技知识的很少,缺乏对我们农村种养殖的指导。驻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本应在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工作中起到缓冲作用,使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是,由于驻村干部主观上原因,要么信息掌握不灵、汇报不及时, 1

要么回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能得到有力化解。

三是对驻村干部工作考核不到位。对驻村工作考核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干部之间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测评的人为因素不断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日益明显,测评结果的“群众公认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

四是驻村干部流转机制不健全。由于驻村干部各村交流较少,在同一村工作长了,就易出现以经验办事的情况,不注重创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减退,工作方法固定僵化,或碍于面子或亲疏有别,导致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干部队伍缺乏生机活力。对此,我们提出意见建议:一是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干什么”的问题。驻村干部从职责上来讲,就是要当好“六大员”,即当好农村实情的调查员,党委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矛盾的调解员,为农民谋利益的办事员,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监督员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督导员。概括起来,要求做到“引导、监督、协调、帮助”八个字。二是明确工作制度,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提高工作针对性。既要“坐诊”,实行驻村工作日现场办公,以村两委会为主体,协助村两委为村民解疑释难,宣传政策,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也要“出诊”,驻村干部每周要基本保证走访农户的户数,每年要基本走遍联系村的所有农户。通过走访农户,广泛听取村民反映的问题,掌握

第一手资料,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还要“会诊”,召开村两委会,共同商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完善驻村工作考核制度,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制定出硬性的考核内容,从村民代表、乡镇干部和乡镇领导三个层面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考核。驻村干部每年定期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会上进行述职,由村民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同时,乡镇对驻村干部要从村级创业承诺、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以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建立驻村干部交流和培训机制,解决干的原动力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驻村干部的流转机制,对长期在同一地域和村工作的驻村干部实行异地交流。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定期组织驻村干部集中“充电”,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乡镇干部的本质要求,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帮助乡镇干部全面理解掌握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新政策、新法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的新技术、新知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

第四篇:一名自治区驻村工作队员的思考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一名自治区驻村工作队员的思考

作为一名“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工作队员到驻点村已经二十几天了,虽然自己生长在农村,驻村前也进行了培训和自我充电,但依然对“怎么算美”、“怎么指导洁美乡村建设”有些迷茫。带着这些问题,经过二十多天走访调研,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和学习体会,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从“建设美丽中国”认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5月2日的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以“美丽广西”为主题,以“清洁乡村”活动为切入点,把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在我区具体化。结合上述精神,可以看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农村科学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从这个高度来理解“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就能提升认识,领会活动内涵,更好的把握“美丽广西”和“清洁乡村”的关系。

“清洁乡村”是切入点,是客观基础。如何“清洁乡村”,即通过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开展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建章立制,保护好天蓝、树绿,水清、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创造一个良好的农民生产生活的环境,让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建设生态文明,使乡村真正洁净、舒适和宜居。

“美丽广西”是主题,是前景目标。何谓“美丽”,即美好而靓丽,概括起来包括山清水秀、清洁宜居的生态环境之美,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美,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之美,别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之美,团结友爱、和睦幸福的乡风之美。乡村的“美丽”,不仅表现在住宅、田间、水源等固有物质形态,还应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乡风文明等社会环境层面。

“美丽广西”和“清洁乡村”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清洁乡村”的基础,“美丽广西”是无法实现的,就无法达成“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缺少“美丽广西”的目标,“清洁乡村”就没有了主题指引,容易偏离方向,就无法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任务。“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既要有外在有形的村容环境治理,也要有内在底蕴的乡风文明建设,既是“生态工程”,也是“新风工程”,其实质是以清洁环境推动美化村容村貌,以清洁乡村实现培育文明卫生新风,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农村各项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谋篇布局,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全面、协调、长效可持续发展。要把活动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紧密结合,与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发挥农村的生态资源、人文积淀、块状经济等优势,结合城乡区域特点科学规划农村产业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创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农村生态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促进清洁乡村与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长效可持续发展。

坚持干部引导、农民主体。在整个活动中干部要紧密联系广大农民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农民为主体,既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保护农民的权益,要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通过完善垃圾处理、水利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民生问题,为广大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执行好这项“作风工程”、“民生工程”。

坚持统筹兼顾。“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融合在一起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人员经费、清洁美化、基础设施等问题,更涉及历史、人文、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要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完成好“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三、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两个误区”。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在5月2日的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动员部署后,全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如火如荼的推进,八桂大地各乡村正紧锣密鼓的美化改造、修建施工,当前特别需要提醒各级“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组织领导部门,一定要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和正确指导,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第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

目前有些地方在清洁乡村整治过程当中,更多考虑的是村容村貌外观的改善,片面地追求除旧求新,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将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破坏,一些古建筑、特色建筑被拆掉、古树名木等被砍掉,古祠堂古戏台被刷上水泥,古村落全部“焕然一新”,同时一些人文传统、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未能得到很好传承和保护。这种无序拆掉旧房,盲目刷新建新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破坏性建设,寻其根源就是思想观念上没有认真领会“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内涵,把清洁乡村建设仅仅看成是单一的物质空间建设,程式化的求新,操作层面上是统一补偿后任由农户自拆自建或由村委统一拆建,缺乏发改局、建设局、文化局等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指导,导致出现不可修复的破坏,令人痛惜!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是新与旧的统一,是天人合一,是村落与自然的和谐,是村容和人文、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不仅要实现村庄、田园、水源等固有物质的洁净生态和设计布局,更要彰显乡村的特色文化内涵,需要通过嫁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孝廉、农耕、书画、饮食、休闲、养生等文化融入到清洁乡村建设之中,提升建设的内涵和品质,不但要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使乡村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的精神家园和幸福乐园。

第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不是搞“千村一面”。

目前有些地方,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只单纯追求房新了、路宽了、灯亮了、地干净了,甚至出台标准来规定每个村子里面必须外墙统一刷白,必须要有一个小广场和小公园,必须水泥硬化道路多少米,这样搞“一刀切”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城市化建设生搬硬套在乡村上,缺乏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布局,在规划建设上简单粗放,将导致出现“千村一面”,导致各具特色、风情不同的特色乡村将面临消亡。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全区各地的农村经济基础、地形地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多模式、多形式的洁美乡村建设,要与经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紧紧依附各地特有的山水资源、产业资源、农耕资源、民俗资源以及乡土建筑资源等进行提炼和定位,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成干净宜居、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美丽名村、魅力名村。

第五篇:在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镇****村新农村建设的探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心为村民实实在在地办一些实事、好事,是驻村一年工作的责任和任务。

一、作好村民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驻村四个月,农村工作和在机关工作针对的人群是不同,在农村工作日常面对的是村民,服务对象也是村民。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广大村民才最清楚谁在为自己谋利益,最清楚自己的利益是什么,我们在农村开展的工作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是在人民群众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执政地位才有牢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也是关系到在农村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败。

在农村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只有紧紧地依靠村民,密切地联系村民,随时听取村民的呼声,了解村民的情绪,代表村民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坚持教育村民与服务村民相统一。教育村民的基础是服务村民,关心村民、代表村民的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使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坚决纠正损害村民利益的行为。只有时刻把村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增强村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党组织的信任,这是做好教育村民工作的前提。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决思想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由于村民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就必须善于与村民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深、讲实,寓灌输于交流之中。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听到村民的各种意见,对正确意见要虚心接受,对不同意见要认真考虑,对错误意见要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与群众的感情融洽起来。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有怨气、有情绪的村民心平气和地听取解释。同时,用村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村民,使村民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

二、要用诚恳的态度用心地解决实际问题

村民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解决实际问题,一要以村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影响改革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工作的薄弱环节。抓住这些问题迎难而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稳定群众情绪,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驻村工作一开始中,首先对村情民情进行了解。调查发现,影响范围广、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岗头区域水浸问题。为此,我借助区领导朱桂芳常委挂点****村、以及大岗头、基围头两个村小组创建“省卫生村”的契机,向区政府、区爱卫办分别打请示报告,把水浸情况图片资料和建造可行性方案向市、区有关部门反映,并在宣传媒体上进行多方面报道,引起市、区二级领导的重视。在市、区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工程资金很快筹集足,并作为区的民心工程在3月22日进行了动工启动,工程计划在四月底五月初雨季来临前完工,到时该地域的水浸问题有望解决。二要树立村民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有些问题看起来细小琐碎,但小问题不解决,有可能演变成大问题。三要特别关心困难村民,为他们排忧解难。能不能热情而有成效地帮助困难群众,是衡量一个地方党组织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不好、群众工作本领强不强、工作实不实的试金石。应该看到,困难村民虽然在人数上不占多数,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村民特别是先富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明显对比,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用真情对待群众,把困难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把困难群众的呼声当作工作的第一信号。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三家挂点单位在资金不足、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分别筹集了一万元,为****村两户低保户进行房屋维修,使他们住的舒服、安心。

三、根据实际制订经济发展措施

在2005年,****村组两级经济总收入1236.4万元,比上年增加35.6万元,增幅3,集体人均分配2925元

,比上年人均下降830元,下降22,形成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幅微,集体分配下降大的被动局面,造成以上原因有以下几种:

1、资源少——可供利用土地资源少,可供投入资金少;

2、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单一,95收入来自物业出租收入;

3、费用成本大——一是物业管理、税收成本增加,二是行政支出大,特别是选举费用和农村规范管理。

根据****村经济

情况,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物业管理:

1、加强对现有物业的管理,特别是经营环境、安全等;

2、加大投入,对现有临街较旺的物业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效益;

3、对已到期的出租物业,根据当前市场租金价格水平,在原租金基础上提高5-10,增加收入;

4、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持大局稳定。

二、着眼长远:利用市政府放权三榕开发区给****区政府的机遇,主动推动市、区、镇加快对龟山区的开发,争取对西调洪湖及周边土地1000多亩开发权和集中未开发100多亩自用地,通过置换的手段使之连成一片,利用土地资源,以房地产为主进行招商引资,推动龟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相信用三至五年时间,改变目前单一出租的经营方式,学习民航、华西村经验,以多种投资经营形式,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为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驻****村干部****

2006年4月11日

上一篇:中班上学期期末评语下一篇:中班下学期的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