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长

2024-05-16

驻村工作队长(通用9篇)

篇1:驻村工作队长

同志们:

今晚,我们召开驻村工作队队长座谈会,主要是听取活动开展以来各工作队的工作进展,安排部署下阶段的重点工作。

刚刚各工作队队长都发了言,从汇报的情况看,各驻村工作队组织是严密的,效果是好的;各位队员态度是端正的,行动是积极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齐头并进,活动的宣传工作领先各地。目前,各工作队都在村里向群众作了农业形势和惠农政策报告,逐户发送了《惠农政策选编》和《农业实用新技术》两个小册子,广泛认真走访了农户,积极开展了各项帮扶活动。省直各片长单位对我厅的驻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29日下午,省委张昌尔带队到我厅调研,对我厅“三万”活动给予很高评价。一个月以来的驻村工作,大家辛苦了!在此,我代表厅党组,代表祝厅长和各位厅领导向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的驻村工作成绩是明显的,有目共睹。同时,要看到,驻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高质量的民情日记还不多,有的帮扶活动还流于形式,有的队员对驻村的认识还不到位,思想开始放松。鸿忠书记在4月1日省委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这项活动才刚刚开始,下一步要再接再厉,狠抓落实,深入推进。当前,各地各部门要着眼长远,明确“三万”活动的阶段性目标。一是突出一个“实”字,确保兑现目标任务,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全省所有村、工作队员足迹覆盖全省所有农户,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户;确保落实纪律要求,做到只予不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群众利益;确保取得实效,不搞空谈,不走过场。二是重在培养和增进各级干部与人们群众的感情,通过各级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推动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在进村入户中强化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我厅作为农业主管部门,必须率先贯彻落实省委的要求;我厅前期工作已经获得公认,名声在外,更要自加压力,咬定取得实效不放松,咬定成为先进单位不放松两个目标。因此,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各工作队要克服厌战思想和麻痹情绪,戒骄戒躁,精心组织实施好接下来的各项工作。

概括省两个活动办的要求,结合我厅活动工作实际,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提高民情调查质量,确保全覆盖

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是“三万”活动的规定动作,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重点工作。我理解,访好民情是为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长久的办实事。厅机关干部要做到全员参与,每人最少下去5天。驻村工作队员要长期不间断的在点上开展活动,访民情要确保全覆盖,不漏一户,保质保量完成,这是硬指标。省活动办公室要进行抽查,各工作队要及时提醒牵头处室,做好相关配合协调工作。

二、开展调查研究,力求有深度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三万活动的应有之义,更是从事“三农”工作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同志们要发挥机关干部在调查研究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业务工作的调查研究与这次活动的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拿出有观点、有内容、有分量、有深度的调研文章。省活动办公室已经计划“三万”活动结束时,要出七个文字成果:《民情大调查(按章节写)》、《专题调研文集(各厅局调研报告选稿)》、《图说三农(各单位提供图文并茂材料)》、《民情日记选稿》、《作家文艺家一线创作作品》、《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农村群众工作的意见》、《各厅局关于支持三农工作的整改意见》。他们最近布置了很多调研课题,有多个专题,厅里进行了捆绑打包。省活动办6号文件通知我厅负责土地流转、惠农政策落实、农业生产发展、农民负担监管、推广体系建设、农民增收等6个专题,祝厅长已要求经管局、经管处、调研处、科教处、市场处分别承担;省活动办还有22个综合调研专题,我厅承担现代农业建设专题,经请示祝厅长同意,由李琛牵头,会同柯枫英和肖春平同志负责完成。这些调研专题大都以12个工作队为基点,需要提供调研素材,各工作队要积极配合,发的调查表,要认真填写。各工作队要结合驻村实际,至少提交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与建议的综合调研报告。同时,要向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的同志学习,撰写一批具有浓厚乡土味的专题调研报告。

三、写好民情日记、民调日记

民情日记和民调日记既是我们进村入户工作和生活外在情况的如实记载,更是队员们思想和心灵的感悟与升华。省里要求每个下派干部都要记民情日志,大家也写了一些民情日记,像张辉文的《驻云台村的第一篇工作日记》、李红军的《春风化雨润心田》等,就写得很不错。但总的来说,我厅的民情日记数量较少,深度还不够。各工作队要深入挖掘队员写材料的潜力,充分发挥擅长写东西同志的优势,多用群众的语言,多反馈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与所求,多写一些有深度的民情日记。民情日记可单独写,也可集体创作,没有限制,大家自由发挥。活动期间,每个同志最少要写一篇高质量的民情日记。对于好的日记,厅里既要向省里推荐,也要编辑成册。开展民意调查的同时,也要做好记录,以便活动的考评。

四、加强情况的反馈

信息报送是领导和机关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经验、改进工作的基础。我厅“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活动实行信息周报、旬报、月报制度。每周五下午,各组要将本周的情况总结报到厅活动办公室,既可以是“面”上的情况,也可以是“点”上的情况,要做到重要情况第一时间报送、动态情况及时报送,一般工作情况按阶段报送。

五、加强与片长单位和县乡活动办的联系

片长单位对各单位的评价很关键。最后的综合考评省直单位是以片为单位,综合考评得分的权重占全部考评结果的50%。此外,县乡村评议占考评结果的30%,比重也很大。因此,一定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平时多加强与片长单位和县乡活动办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的请示和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他们的指导和支持。

六、严肃对待考评工作

考评结果是评价我厅和各工作队以及每个队员工作的重要标志。因此,做好迎考和考评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省里的考评工作方案已经转发给大家,各工作队要对照文件,逐条逐项检查,缺什么补什么,要确保规定工作不扣一分。厅里也将进行考评,方案正在制定。对在这次活动中组织较好、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得到各方公认的单位、工作队和队员,将结合“七一”进行表彰。

七、规范工作

规范既是措施,也是结果,还是各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要加强驻村工作的规范建设。一是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有支部”,要成立临时党支部,队长担任支部书记。二是要规范制度,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等。特别强调的是,要严格遵守请假制度。即使长假期间,点上也不能断人。三是要有公示栏,强农惠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要及时公示。四是工作队员都要佩戴党徽和工作证。各位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农业厅、代表着全厅每一位同志,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

八、加强宣传工作

深入开展驻村活动,必须重视宣传、善于宣传。既要干得好,也好宣传好。我认为,只要不虚构新闻和事实,对这场大活动怎么宣传都不为过。活动开展以来,我厅在宣传工作方面注重同各类媒体联动,内容点面结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被《湖北日报》刊登14篇,《湖北新闻联播》报道6次,各组驻村工作信息被省“三万”活动网站登载7篇,省活动简报登载5篇,省直机关活动简报登载2篇,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等网站登载20余篇,在省直部门名列前茅,宣传工作成果丰硕。下一步的宣传工作,要进一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请同志们认真贯彻省委宣传部文部长的要求,将“三万”活动转入深度报道,具体来说,重点报道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吐心声。通过农民看干部、农民说干部、农民看三万、农民评三万来报道“三万”活动。二是干部谈感受。通过基层干部、一线同志的切身感受和体会报道“三万”活动。三是干部解民忧和访民情。这是形势政策宣传的落脚点,是办实事的外在体现,也是“三万”活动成效的表现。四是“三万”活动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每个工组队要积极与各级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衔接,争取他们到联系点现场感受结对帮扶的效果、农民群众的反映,营造活动氛围,扩大活动影响。要收集和整理好媒体报道情况,拍摄和收集反映开展“三万”活动工作成果的照片。

九、迅速掀起春耕备耕高潮

我省春耕备耕生产已经陆续展开,省委即将开展“我为春耕办实事”活动。我们农业厅要身先士卒,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结合春耕生产,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深入宣传鼓励发展粮食和农业的惠农政策;二是要掌握市场农资供应情况,协调做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三是要结合驻点村的情况,协助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服务;四是要抓住春耕有利时机,组织引导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志们,这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再创佳绩,开创我厅“三万”活动新局面。

篇2:驻村工作队长

我是,首先感谢县活动办举办此次演讲活动,让我有机会能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基层,真情为民,让“温暖”不再独行》。

温暖的力量是在社会薄弱之处能更好的体现社会管理者的发力点。整合社会力量,呵护社会爱心,激活群众的力量,应该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层面建设的手段。

党和国家全力维护、传播着温暖的力量,去年开始,我区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将这种温暖继续的流传在广大群众中。半年来,我驻村工作队掀起了“送温暖”热潮,给贫困群众、弱势群体送钱送物,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让寒冬里的他们切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确实是一件暖人心、解民忧的好事,此举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当然,要正确理解送温暖活动得真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温暖”没有送好,反而送得让人窝心,值得反思。譬如,在“送给谁”上下功夫,在“送个啥”上犯迷糊,大都是一桶油、一袋米、一个信封装着钱,千篇 一律一送了之;在“怎样送”上铆足劲,详尽“安排”和精心“导演”之后,慰问车队浩浩荡荡,随行人员前呼后拥,闪光灯不停闪烁……

这样的“送温暖”,或送非所需,或走样变味,折射出少数干部工作飘浮、注重形式主义等不良工作作风,在理念和行为上并未真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如果“送温暖”异化为“秀温暖”,不仅寒了需要温暖的百姓的心,也削弱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因受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经济基础落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然而,眼下许多群众缺乏这种探索、进取的精神,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那么广泛的开展“送温暖”活动,有利于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对生活的热情。在“送温暖”的过程中我们送去的不能只局限于物资方面,还要送去知识,送去理想,让他们了解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激情,主动投身于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的行列之中。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和设备条件滞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也制约了我乡各村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牧区经济和牧民增收,导致了我乡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模式单一的现象。为了能够发挥各村地域优势,谋取相应的经济回报,通过我驻村工作队大力地衔接,特向县活动办申请为我乡下辖6个行政村,各购买一辆运输车辆进入矿区,获得经济利益。这是当前增加牧民群众收入的必要途径,这也是当地牧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是我驻村工作队结合自身实际,利用资源优势,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事迹。也是我驻村工作队“爱心”活动的一重大事项。此举措以增加牧民收入为切入点,让各村基层组织工作在引导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迸发出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增收致富。

俗话说“瓜子不饱暖人心”,群众心中有杆秤,称出的不仅是“温暖”的成色,也称出了干部为民执政的分量。“送温暖”的行动,不在钱物多少,关键是真心实意,尽可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送温暖”的真谛,更在于通过这种行动,既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又让干部从中了解百姓疾苦、掌握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我工作队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主动联系对口帮扶单位,力求为群众办事实、办好事。任何时候,我们都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到群众生活中想问题,与困难群众交朋友,?不身处“庙堂高处”,不忘“白云深处”,用真心真情去“送温暖”,用真抓实干去“造温暖”,这样的“温暖”才能“保温”,久久温暖群众的心。我们的帕江,也因此春意盎然,和谐进步。

对于一个正在转型中的社会,人间真情是最牢固的纽带。“送温暖”活动,正是干部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的重要渠道。困难户的情况各不相同,只有先行调查摸底,问“需”于民,量身定做给予以个性化帮助,才能把准“送温暖”活动的脉搏,把“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才能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束缚,获得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我驻村工作队按照困难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期望下基层“送温暖”能真正深入到群众家里,嘘寒问暖、看粮袋、揭锅盖、摸被褥,仔细了解群众致贫的原因、帮助他们寻求从根本上脱贫解困的途径。这样“一次性温暖不保温”之类的抱怨就会少起来,群众就会从这种真心实意的“温暖”中感悟出干部的民生情怀,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驻村队员与群众凝聚合力,开创美好新生活,这才是持久暖人的“大温暖”,才是强基惠民活动的主旨。

在做好驻村工作、稳定发展的同时,让群众分享到发展的红利,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才是驻村工作的实际意义。让我们扎根基层,敬群众如友,做群众的贴心、知心人,让惠民活动发挥实效,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把蕴藏于群众中的蓬勃力量转化为强基活动的有效支撑,成为社牧区建设和管理的宝贵资源。

在工作中驻村队员的态度问题,是拉进我们与群众之间距离的关键,牺牲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不偿失,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我们不能在同样的问题上重复栽跟头、交学费了,所以我们要紧紧把握强基惠民活动的真理,发扬“爱心”滋润大地,必能释放巨大能量。俗话说: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今天的道德勇气和道德践行,更呼唤道德生态的涵养。言说的力量只能是一种摇旗呐喊式的助威,点滴的进步终究要靠点滴的行动推助。

让我们出于自身性情做好事,做这样的事情,既快乐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精神得到了满足,从中得到人生的持续幸福,才能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我突然觉得群众和我们是如此的接近,只要你肯付出,只要你肯奉献,只要在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肯挺身而出,你就会把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烘托得宏伟而高大。

篇3:驻村工作队长

截至目前为止, 西藏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已经开展两年多, 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 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为积极参加“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 结合所学学科专业, 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探索、研究、创新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实战训练过程中, 发现问题、设立命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进行科学思维训练, 学会思考, 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实战能力。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组建了一支队伍以“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效果评价分析”为题申报了项目。希望通过实地调查, 从村民角度深入认识中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工作效果, 从而为改进驻村工作提供村民视角的分析途径和政策建议。

一、项目开展基本情况

项目组根据计划安排, 为深入了解和分析驻村工作的实际情况, 为自己积累农村工作经验, 增强服务三农的工作能力, 制定了调查问卷, 利用2013年寒假期间深入乡村农户家庭调查了解实际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100分, 收回问卷91份, 其中有效问卷90份。2014年4月, 项目组开始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农户对驻村工作队的总体认识、工作队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农户对工作队的评价等方面深入了解分析具体情况。

二、农户基本情况与对驻村工作队总体认识

在有效问卷中, 共计调查90户农户, 调查对象中男性51人、占56.7%, 女性39人, 占43.3%。从政治面貌看, 党员占24.4%, 群众占77.6%。调查对象婚姻状况数据显示未婚者为25.6%, 已婚家庭占66.7%, 丧偶、再婚和分居家庭占7.7%。从文化程度看, 61.1%的受访者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站11.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7.8%。

调查显示所有村均有驻村工作队, 但是并不是所有农户都对驻村工作队有全面的认识。只有94.5%的农户知道所在村有驻村工作队, 仍然有5.5%的农户家庭并不知道有驻村工作队。2.2%的村民从来没有见过工作队人员、51.6%的村民偶尔见到工作队人员、18.7%的村民不认识驻村工作队队员。73.4%的村民认为驻村工作队的任务是帮助村民致富、12.1%的村民认为工作队的任务就是维稳、14.3%的村民认为工作队的任务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农户对驻村工作队的认识并不充分。

三、农户对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认识分析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 578元, 增长15%, 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由于西藏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较中国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发育相对滞后, 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单一。从对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见下页图1) , 当前西藏自治区广大农牧民面临的问题和希望的到帮助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医难、流动资金和投资性资金不足、技术掌握不足和获取困难等方面。

围绕驻村工作队开展的具体工作情况展开调查, 从农牧民的调查结果 (见图2) 显示所有工作队均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强基础惠民生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工作队主要围绕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帮扶物资、处理突发事件、举办集体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具体的不同工作。工作队主要从解决交通困难、农牧民技术缺乏和饮水困难等问题上为村民解决的实际困难或问题。是行路难64%、就学难14%、就医难26%、技术困难30%、资金困难27%、吃水困难29%、灌溉困难26%。

从农牧民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工作队主要解决的问题相计较, 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牧民家庭认为自己主要面临的困难集中在资金和技术资源缺乏、看病困难问题上。驻村工作队主要能实现的是为村民改善交通条件, 一定程度上帮助村民提高生产技术, 改善农牧民饮水质量或条件。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一方面源于农牧民家庭更看重直接影响家庭增加收入和家庭成员健康的因素而忽视了潜在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反映出农牧民家庭对农业生产因收益微薄导致热情的淡漠。从驻村工作队来看, 则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和工作效果考核机制影响, 一方面在涉及国家教育、医疗卫生等制度上, 工作队不可能有大的工作效果;同时驻村工作效果考核机制促使工作队会选择一些力所能及且老百姓感受深刻、效果明显的项目开展工作。

(一)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既是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基础, 也是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教育方式主要是举办培训班、利用村广播宣传、定期更换宣传内容、组织村民外出学习考察, 大多数工作队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开展宣传教育。有19.8%的工作队采取了入户访谈等其他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教育内容主要围绕西藏惠农政策、新旧西藏对比教育、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宣传、社会保障政策宣传等。其中56%的工作队纳入了西藏惠农政策宣传、57.2%的驻村工作队在宣传教育活动中纳入了社会事业发展政策宣传内容、64%的工作队纳入了新旧西藏对比宣讲、社会保障政策宣讲站到35.5%。

(二) 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驻村工作队在对所驻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89%的工作队对乡村公路就行了维修或建设、57%的工作队投资改善了村里的灌溉设施、50%的工作队对供水供电条件改善做出了具体工作。

(三) 对农民家庭的帮扶

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具体工作中, 最多的是为农户提供一定的生活用品, 其次是提供一定的资金, 二者分别占驻村工作队的71%和44%。从发放的慰问品来看, 22.2%的慰问品对于村民家庭来说基本上没有作用, 非常急需和有用的只占到41.1%。为村民家庭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帮扶的工作队只分别占被调研农户家庭的10%和20%。

(四) 对村集体建设

被调查的农户中, 54.9%的农户认为工作队参与到了村集体的突发事件处理当中, 为村集体的治安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87.9%的农户认为所在村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密不可分。驻村工作队通过举办和参加村集体活动, 大大改善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村民关系。39.9%的村民认为工作队为村里组织过集体活动, 58.8%的村民知道的工作队参加了集体活动、13.3%的村民知道工作队赞助过村里的集体活动。41.8%的工作队为村民举办了藏历新年集体活动、46.2%的工作队为村民举办了会议活动、31.9%的工作队为村民举办过集体文化活动。

四、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效果评价分析

(一) 统计性分析

农牧民对驻村工作队的总体评价较高, 对工作队的工作持满意和比较满意态度的村民占到80%。94%的农牧民认为驻村工作队对村庄的发展起到了帮助作用。表明自治区的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是深受老百姓欢迎和支持的, 是取得了实效的一项工程。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农牧民对驻村工作队及具体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意见。主要认为工作存在帮扶资金不足、对农村环境不熟悉、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不足的地方。62%的村民认为工作队帮扶资金不足、46%的村民认为工作队不熟悉农村环境、27%的村民认为工作队工作方式方法存在问题、24%的村民认为工作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导致部分村民对工作队信心不足、信任不足甚至抱有怨言。

(二) 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为准确分析西藏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具体情况, 本项目试图通过对农牧民的调查, 从农牧民角度分析驻村工作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构建基于村民视角的驻村工作理论模型, 找出影响驻村工作的显著性因素, 从而为改进驻村工作方法、提高驻村工作效果提供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定量分析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做相关分析, 得出西藏企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主要与已经解决的问题、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是否有驻村工作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收入格局变化等因素呈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90分调查问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

选取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作为因变量, 已经解决的问题、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是否有驻村工作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收入格局变化关系等因素为自变量, 建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注:a.Dependent Variable: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

从“系数a”表中可以看出,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应该为: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176.381+175.139×是否有驻村工作组+0.144×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0.722×家庭收入格局变化+0.711×家庭收入主要来源+0.011×工作队已经解决的问题。

经标准化处理, 得到标准化的回归方程为:工作队对村民家庭的帮扶作用=0.203×是否有驻村工作组+0.225×驻村工作组工作内容+0.418×家庭收入格局变化+0.377×家庭收入主要来源+0.392×工作队已经解决的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村民视角对工作队工作效果的评价, 主要取决于工作队的工作对农牧民家庭收入格局和来源产生的改变和为村民解决的实际问题。工作队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工作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五、政策建议

(一) 加大驻村工作宣传力度

针对少数农牧民对驻村工作队缺乏认识的基本情况, 工作队应严格按照《驻村工作指南》要求, 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抓手, 全面开展各类政策和驻村工作宣讲工作, 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 夯实农牧区基层建设思想基础。真正让群众明白与之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总体思路, 引导群众进一步牢固树立起跟党走的理想信念。通过上门走访、路边随访、会议宣讲等形式开展宣讲工作, 与群众面对面地零距离交流。向群众发放《农牧民享受财政补贴优惠政策明白卡》, 与农牧民群众积极互动, 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使党的惠民政策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真正让农牧民群众明白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二) 驻村工作队与农牧民需要对接

针对农牧民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工作队具体工作之间的差异性, 需要在派驻工作队之前, 对现在的所有村庄深入开展调查工作, 摸清工作队所驻村的环境、交通、资源、人文等各种要素情况。同时由工作队派出部门拟定所派出工作队的驻村工作方案,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拟定能为驻村工作提供的资金、技术、政策或其他帮扶资源状况。由自治区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领导办公室提供一个公共平台, 为有针对性的双方搭建信息共享渠道, 实现驻村工作队与村庄之间的供需对接。通过该方式克服工作队能力与农牧民需求之间的差异, 提高驻村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 抓住核心问题,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驻村工作队可开展的工作丰富多彩, 既有走访调查、宣传教育、举办集体活动等文化活动, 又有解决农牧民住行教医等实质性具体工作。但是所有工作必须抓住农牧民关注的核心问题, 即家庭收入增加和家庭收入渠道问题。因此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以改善农牧民家庭收入渠道为着力点, 结合农牧民家庭实际情况, 集中工作队所具有的优势开展工作, 防止工作停留在宣传教育等口头上, 通过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工作效果。

为此, 需要工作队派出单位加提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能力。一方面组建强有力的工作队, 派遣具有较强社会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组成工作队伍;另一方面需要为工作队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 在自治区对驻村工作队考核的基础上将工作队的工作效果纳入派出单位的考核范围内, 对于克服完成驻村工作任务思想、增强工作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队工作效果直接影响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试图通过对村民深入调查, 分析驻村工作队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而为改进驻村工作提供村民视角的分析途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驻村工作队,效果,影响因素,评价

参考文献

[1]强基础惠民生:西藏驻村工作队的新期盼[N].西藏日报, 2011-10-18.

篇4:驻村工作队长

自然条件差、缺乏主导产业、无规划、无资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是制约农村发展、落后地区脱贫的几大原因。针对于此,林西县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人的因素,发挥干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组建驻村干部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结合各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制定长远规划,发展主导产业,健全基层组织,实施精准扶贫,与乡镇干部合力攻坚,从而激活了扶贫工作一盘棋。

在大营子乡土庙子村记者看到,已经建好的10亩连体冷棚里,提子秧苗长势正旺,驻村工作队成员、村第一书记张晓慧介绍说:“‘三到村三到户’扶贫项目资金四年共200万元,土庙子村第一年50万元资金建了10亩冷棚,村里又自筹资金购买了提子秧苗,预计年底提子就能上市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驻村工作队队长梁晓东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指导土庙子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调查等方式选出贫困户,进行公示后,确定了181户贫困户,这10亩冷棚全部由181户贫困户入股经营,每年分红。剩下的150万元资金我们还是打算先期贷款下来,集中使用,获得规模效益。”像土庙子村一样,全县各扶贫重点村在县、乡、村合力攻坚下,正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是自治区创新扶贫机制的重大举措,在具体实施中,针对“扶谁”、“谁扶”、“怎样扶”这几个问题,林西县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39支由县处、科级干部和第一书记组成的驻村工作队,精选47个单位对口帮扶39个项目村。自春耕生产开始,各驻村工作队就开始为制定帮扶规划做调研,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住宿农家、入户解难题、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查准摸实村情民意,了解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扶贫开发、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对行政村工作思路、班子建设、制度落实、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基础设施、民生政策落实等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实施精准扶贫,在驻村工作队、乡镇、村、组的共同组织下,村民小组或户代表会议推荐选举产生贫困人口,通过“比、算、评”的形式识别出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全程公开公示。目前,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全部完成。

该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把“立产业”作为扶贫核心的重要性,在规划中依据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肉羊、肉牛、甜菜、蔬菜、野果、设施农业为主导,确定15个肉羊养殖村、18个肉牛养殖村、9个林果经济村、18个甜菜设施农业村。同时,各乡镇与工作队在村级规划上科学布局,推进撤并整合。依靠中心村成型的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人口少、条件差的自然村贫困人口,达到共同致富。在资金使用上,合理整合涉農项目资金,撬动金融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分散使用,各驻村工作队和乡镇包村干部通过召开村民会议、走访谈心等方式争得贫困户的理解与支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中。

篇5:驻村工作队长总结

----大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于春瑞

自2017年以来,大韩村驻村工作队就脱贫攻坚方面着力在贫困户的识别、脱贫规划、扶贫项目实施、贫困户帮扶四个方面务实工作。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中,我村按照要求历经了三轮评审,即:评审,比对复查,开展“回头看”再审查,其目的是达到贫困户确定精准。村2017年评审结果确定贫困户16户,先召开村民大会评议张榜公示,再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评议张榜公示,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复议,以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审查。最后确定建卡贫困户16户,在开展“回头看”活动中,我村集中召开村民大会,并对已确定的16户,张榜公示。对在公示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入户调查,走访农户。在村民代表、党员、干部集中评审会上,最后确定村建卡贫困户16户。通过三轮的调查、评议,基本做到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全力协调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治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调度到位。同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村严格财政纪律,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及时将扶贫资金到位,严禁干部对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挥霍。

我村贫困户大部分为五保和低保户现已全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享受国家低保、五保政策,多数是因病致贫、因丧失劳动力致贫,村民大部分人员外出务工,留守学生享受国家学杂费减免政策,为贫困户免费办理农村合作医疗,让其得到基本医疗保障,为其提供就业岗位。

从单位派我到人和乡大韩村以来,行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不定时的来慰问检查,对我们的工作非常关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把扶贫攻坚工作放在第一位。

县委、政府为我们基层扶贫人员提供免费的体检,为了我们能够锻炼身体,组织“倡导全民健身关爱扶贫队员”的活动,并在天气转变的时候为我们送来棉被等物品,让我们感受到组织对我们的关心。

篇6:驻村工作队长个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五池村距永胜乡人民政府10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是金口河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175户,户籍人口545人,常住人口420人,党员14人。永胜乡五池村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29人(月动态调整一户一人)。累计脱贫12户21人,年预脱贫5户9人。贫困发生率由最初6%下降至0%.

二、帮扶工作推进情况

1、一是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切实保证全体帮扶干部90%以上的精力用于开展帮扶工作。作为驻村工作队长,按要求全脱产驻村,驻村工作队按照“为民办事服务、推动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集体经济”五大职责切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严格遵守驻村纪律,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食宿,吃住在村、不扰民、不增加群众负担。组织全局帮扶干部共21人严格按要求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每次入户前都会提出具体工作任务指导帮扶责任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二是带头深入调查,摸清村情民意。进驻五池村以来,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五池村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我始终坚持把走访调查作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方法。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支两委班子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领导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邻里关系,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初步掌握了我村的基本情况。二就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本村不同层次的村民。了解群众真正想要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的了解到农村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该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2、帮扶单位强化责任意识,与五池村责任捆绑,压实责任。积极参与村上脱贫攻坚工作,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疏通干群矛盾,实现全方位帮扶。同时,近段时间以来我局帮扶责任人入户,不再单纯地以宣讲、慰问为主导,而是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和老百姓一起劳作、下田干,共生产,切实做到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经常与群众开展谈心活动,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所驻村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切实提高群众认可度。

3、结合“百日冲刺”行动任务,积极开展“五大”活动,全面完成贫困户16户和非贫困户159户的收入测算,结合“一超六有”标准再次筛查错评、漏评户,对五类人员台账进行细致梳理,对重点户按照文件要求收集了相关佐证材料。

4. 积极开展了干群联谊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如中秋活动、各类讲坛、文化下乡、设家宴等形式与老百姓拉近距离,同吃饭、同劳动,倾听心声,围成一桌现场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密切干群距离。

三、存在的问题:

1、非贫满意度把控无完全把握;

2、村组干部作用未发挥最大化。

四、下一步打算:

篇7:驻村工作队队长总结

三、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以路为突破口,解决农村工作难的局面

河祠村距离乡政府56公里,是目前全省距离乡政府最偏僻的行政村之一,也是第二批省派驻村书记中最偏僻的行政村。在走村串户的时候,听得最多的也是路的建设。有的村民甚至说:“书记,你只要在三年内把路修好了,就完成了任务,我们会感激你一辈子的”。在市、县领队的关心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决定:利用全省“村村通公路”的有利契机,举全村之力,把河祠村到赖源乡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拿下。

篇8:驻村工作队长

据悉,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总指挥部临时党委此次捐赠物资总价值5万多元, 资金来源于临时党委2011年度获西藏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的奖金。临时党委根据西藏公司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驻村工作的实际需要, 决定将奖励资金作为特殊党费捐赠给困难群众。西藏公司驻仲巴县隆嘎尔乡萨如村、吉贡村和隆嘎尔村的三个工作队认真调研梳理所在村的实际困难, 经汇报获得同意, 将奖金用于为小学生添置文艺演出服装和运动鞋等。

仲巴县委政府, 隆嘎尔乡党委、政府及乡完全小学的有关负责人请慰问组一行向临时党委和西藏公司党组转达县乡两级政府和农牧民群众的感谢, 并希望继续关心和帮助隆嘎尔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工作。 (英大网索朗多吉)

篇9:驻村工作队长

驻村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扶贫相关文件精神,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结合自身优势,着重精神帮扶及智力帮扶,增强困难村造血功能,做好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

关键词: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020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开展扶贫工作要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驻村干部是派驻到困难村的“扶贫先锋”,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驻村干部要全面学习贯彻扶贫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充分调研,结合自身优势,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开展好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

1 深入学习扶贫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做到学以致用、贯彻落实

驻村干部在驻村之前和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都要充分、全面地学习中央和地方的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并将扶贫文件精神渗透到帮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彻“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扶贫工作中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具体要求中的内容。并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强村富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维护农村安定稳定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使扶贫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干中学”,将上级的指导思想与困难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贯彻落实。

2 树立理想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换位思考,真正融入到困难群众中去

驻村干部要树立目标,要有通过自身努力为困难村和村民的生活带来变化的追求抱负,对待扶贫工作要有一番作为、大展身手的想法和热情。要转变角色,适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吃苦耐劳,找准角色定位,驻村干部不同于普通村干部又相似于普通村干部,做好“村官”,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自身的责任就是要带领村民脱贫,为村民服务,要有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要了解工作对象,学会换位思考,在与村干部和村民打交道的时候要多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并以包容学习的态度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真正做到接地气,融入到村民中去。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农民,为调动农民投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打下基础。

3 扶贫先扶志,激活“内因”,注重思想引领,着力智力帮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有的困难户贫困的原因除了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以外,内因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困难户之所以贫困,物质缺乏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不思进取,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所以改变内因是扶贫的关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扶贫不只要推动经济发展,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帮扶。要向村民灌输“人穷志不能穷”的理念,要改变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真正把“内因”激活起来。贫穷往往源自“思想上的贫穷”,要注重对村干部及村民的思想引领,了解困难群众在思想上的“落后”,找准思想上的差距,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先进的思想理念介绍给村民,并使村民乐于接受,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目之中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主致富意识。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农民的智力水平决定了富裕水平。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智力支撑方面的优势,传授困难群众先进的致富方法,如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困难村的发展。

4 全面做好调研,形成扶贫计划,结合自身优势,做到精准扶贫

要做好走访调研工作,充分全面得了解困难村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情况,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困难村贫困的客观原因,弄明白困难村“缺什么”,驻村干部能“带来什么”,“对症下药”,找准扶贫的切入点,找到有效的扶贫方法,做到精准扶贫。根据困难村的现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扶贫脱贫目标,形成有针对性详细的扶贫及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一村一策”,结合自身优势,如资源、智力支撑优势等,有步骤地开展扶贫工作,如推动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困难村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品牌推广,打造“一村一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平台,在线上、线下拓展农业“直销”渠道,推动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推进村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发展,建设“一村一社”,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扶贫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扶贫方案,通过为村民办实事,努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改善民生、强村富民,令村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5 着眼长远、以点带面、授人以渔,提高困难村的造血功能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工作要放眼未来,不能只局限于近期的发展,因为驻村干部的扶贫工作是短暂的,而困难村的发展是长远的,要注重给困难村留下一条“自主致富的道路”。要以点带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提升村干部的思维模式,传授村干部带头致富的技能,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但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从拓展信息流通渠道、职业教育、农技推广等方面,培养有科技素质、有经营意识与能力、有职业技能的新兴知识化农民,增强农民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主导权,减少他们在生产中的盲目性,使之真正地适应农业现代化。通过培养困难群众自主致富的能力,达到强化困难村的造血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的广大驻村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上级扶贫文件精神为指导,在扶贫工作中,创新实干,发挥自身优势,既“扶志”也“扶智”,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真正做到精準扶贫,为困难群众带来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经,2015,(10).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3]郑常鳜,王强.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论宁德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上一篇:企业向政府申请土地下一篇:快速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