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论文范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有机化工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结合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的课程改革,对该课程的资源库建设内容、步骤和要点进行了探讨。

第一篇:有机化工论文范文

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逐渐深入,对社会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化工行业在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化工精细度越来越高,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对精细化工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对精细化工种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精细化工;绿色化工技术;应用;进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市场对化工产品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不仅对质量和价格有一定的要求,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性也有相应的要求。为了确保化工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就要控制生产材料。以封闭剂为例,市场中使用的大部分封闭剂都含有金属镍,镍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会污染环境,所以应该用无镍封闭剂代替含镍封闭剂,而是选择无镍的封闭剂。绿色化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化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绿色化工、精细化工的特点分析

1.1绿色化工的特点分析

绿色化工是指在化工产品生产时,始终遵循绿色化零污染以及零排放的原则,这种技术符合国家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绿色化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有毒有害物质的零排放,以及可以实现新型物质生产的过程。当然绿色化工还具备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特点。在我国能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对新能源进行开发,提高化工行业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实现百分百利用能源的目的,是绿色化工的必要条件。目前常用的绿色化工技术主要有新型生物发酵、微化工技术以及绿色催化技术等。

1.2精细化工的特点

精细化工一方面具有种类较多的特点,当前很多新型品种及定制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对化工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另一方面,装置的规模相对较小,与传统的石油煤矿行业相比,精细化工的装置相对较小,不能适用于大宗化学品的生产,其本身的用量相对较小,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推进,精细化工业在逐渐向大规模发展。除此之外,精细化工还具有高新技术密度相对较高的特点,化工产品的形势较多,种类丰富,要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市场发展的需求,必须重视对新技术的研发,从而带动了整个精细化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当前发展中绿色精细化工符合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绿色精细化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微化工技术

微化工技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不仅强化了生产过程,还是化工系统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使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满足了节能降耗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抑制副反应、提升反应速度、改善工艺、缓和反应温度、提升产成率、提升选择性等工艺特点。相较于传统的间歇式反应釜生产工艺,该技术利用微米级的通道式反应器进行化工生产,由于反应器的空间微小,所以物料可以均匀的碰撞混合,实现更加完全的接触反应,进而解决了传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反应不彻底、易爆炸等技术难题。该技术应用的传感器主要利用卫星装置和物联网技术生产制造,各个执行器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2.2绿色催化技术

不同類型的化工产品在生产期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而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建立在催化剂的基础上。催化剂本身就具备促进化学物质分解与形成的目的,它可以加速化学反应并提高化学产品的生产效率。但是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催化剂都含有有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化工技术的首要原则是绿色生产。所以利用绿色催化技术进行化学产品的生产,可以满足绿色环保的特点,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2.3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利用计算机分子技术进行化工产品的生产,可以改善精细化工的生产效率,也能够满足绿色环保的实际需求。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进步。利用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可以保证分子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也可以实现绿色催化的效果,使得精细化工产品更具备环保性的特点。

2.4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减少化学副产物的关键就是 提高反应物选择性以及选择最优的反应条件,即选择 最佳反应路径,也就是使反应物中原子尽可能都转化 成为产物中的原子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以及副反应的发生。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在一些化 工行业、药业、农业、香料等行业提供了高效的绿色 合成方法。随着人们对环保关注的力度以及能源利用 方面的日益增加,传统的化工技术就会逐渐被淘汰并 且消失在行业生产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还需分析 把握精细化工的特点,结合绿色催化技术和绿色分离 技术等的应用才能进一步促进绿色化工的生产。

2.5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较早,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精细化工领域中,超临界技术能有效提升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医药行业发展中,可以借助该技术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精细化工领域发展中,二氧化碳流体技术的应用程度较深,在物质提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加深对其理论研究。

3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进展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化工产业逐渐朝着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质量、高安全系数的产品要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多,开展绿色化学生产,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并提升居住水平,也是当前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当前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开展绿色精细化工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产量逐渐增多,精细化工产品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绿色化工行业发展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加强对绿色化学工业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化工技术是新时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技术,符合当前绿环环保发展理念,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入的重要体现,对我国当前化工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升能源的保护率,并推动环保工作的深入发展,近些年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在重视绿色化工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绿色化工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将绿色化工技术贯穿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并将绿色化工技术与其他现金技术结合研究,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精细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应用绿色化工技术,使化工生产更加环保,同时也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改善生产效益,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要重视加强对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中的研究,推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相关部门就需要通过颁发相关政策以及决定的方式,加大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并使化工行业生产的绿色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只有充分利用精细化工进行绿色化工产品的生产,才可以不断地在实践操作当中提高绿色化工技术的占比,保证国内化工行业的良好发展,解决源头的污染问题,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在根,李朝兵,李君.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0,47(01):36-37.

[2]孙天山.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8):232-234.

[3]黄留堂.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浅谈[J].当代化工研究,2019(07):146-147.

作者:高志建

第二篇:《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

摘要:结合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的课程改革,对该课程的资源库建设内容、步骤和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

2012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作为其中一门核心课程正式投入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是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的开发团队紧紧围绕本专业目标岗位进行调研,全方位分析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必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根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新课程体系,从课程的设计到教学实施都进行了改革。课程的改革急需相关配套的资源库建设,课程团队于2013年成功立项江苏省《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下面简述目前的相关研究工作。

一、《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控制》课程改革实践

《有机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领域专业课。设计思想为:以培养学生实际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基于工学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等开发设计。尽力做到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似,实践场景与工作场景一致,实践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一线。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工主要产品的性能、工业生产方法、工艺条件选择、工艺流程组织等,了解化工生产中实用操作技术、能量有效利用技术和“三废”治理技术。为学生将来从事有机化工生产一线操作,实施常规工艺管理等业务工作打好基础。

本课程强调工程技术观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重新架构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解决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的控制、工艺流程的选择、生产设备的特点为主,并结合化工原理基础知识的内容。本学习领域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开发了“产品背景+项目教学+综合考评”三步教学模式,设计了5个平行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甲醇生产与操控,学习情境2乙烯的制取过程方案及其设备的选择与操控,学习情境3丙烯腈的生产与操控,学习情境4丁二烯的生产与操控,学习情境5苯乙烯的生产与操控。本课程内容以在每个学习情境中都选取一个典型化工产品,以项目支撑课程,取其反应生产岗位的工作过程,按产品背景介绍—工艺路线的选择—工艺条件的分析—反应器操作特点—常见事故处理方法的实际工作过程顺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单元对应着以上的工作任务,通过项目训练,按照工作过程中任务与知识的关系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

在教学方法上,模拟车间现场,让每个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本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自我形成的能力为最高目标,突出能力目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突出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融入项目分组讨论、工作岗位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以项目学习法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他在亲自经历中获得实践技能,自主地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建构[1,2]。

在教学手段方面,部分教学内容采用“工学结合”方式讲授一部分理论,在校内由专业老师讲授,而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则到生产现场由兼职老师讲解。现场上课规模在20人左右。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或是在仿真实训室的“虚拟车间”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生产操作,这样做既达到了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目的,又节约了教学时间和成本,安全性还高,最主要的是不影响工厂生产。在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校园网,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各情境教学视频录像资料、作业习题及答案、试卷等教学资源在网络课堂中公布,学生可以在此进行学习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可以设立答疑讨论板块,师生可以在课程论坛上自由发言,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还可以畅谈做项目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等。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从原来的理论考核为主,改为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加工艺流程图的作图、操作方案的设计、个人提问、人为扰动、事故处理等项目,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并对团队组织、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另外,针对化工操作中物料往往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职业特点,我们特别强调职业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的考核,例如操作安全措施是否规范,工作场所的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是否到位。项目完成后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便是教师总结评价。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

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重点

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素材类资源建设方面,并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素材库。在以各种方式收集大量资源、素材的同时,需要将资源进行审核、整理。我们还提出资源库的建设、课程的建设同步进行,网络平台的建设同步跟进的建设思路,以便规范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

2.教学资源库的设计理念

通过理实结合、校企结合、课堂课外结合、真实与虚拟结合、教与学结合,利用已建立的网络课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中的电子课件、图片资源、动画资源、视频资源和课外拓展等,理解重点,消化难点,进行自主式学习,并通过每个单元的相关习题练习和在线测试进行自我练习和测试。教师可通过交流讨论和学生在线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教学准备阶段应准备好课程标准、教案、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动画库、录像库、文献资料库。教学资源的获取主要有四方面的来源:互联网、图书资料及生产企业等方面的资料收集;本专业教师独立制作;本专业人員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或与相关院校共享交换;购置。

教學实施环节内容有:(1)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资源库应提供学习任务单、多媒体课件、软件、互联网。(2)学生完成资料收集、制定工艺路线。资源库应提供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厂技术资料、互联网。(3)开展任务阶段: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的方案,教师监督纠正。资源库应提供工厂技术资料、现场录像、实训装置或软件等。(4)考核阶段:在工作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检查工作完成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准确性。提供标准、评价表、试题库等[3,4]。

4.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步骤

(1)获取资源的途径

资源的获取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图书资料及企业技术资料等;本专业教师独立制作;本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或与相关院校共享交换;购置的资源。

(2)资源库建设的过程

课程标准确定——学习情境、学习单元设计——教师收集、整理相关资源——课程组、企业专家评估——教师优化资源并对格式处理——系部领导审核——教师分类入库——及时更新资源库。

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点

1.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全面性

适用和配套性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方向相配合,要按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资源库如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网站、专业信息、课程试题库、工厂图片、视频动画库、合作企业动态、专业文献、教学案例等。

2.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独特性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立足于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境设计和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课件及素材,要形成具有的独特个性的教学资源库。

3.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不断完善,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与本行业技术的发展,要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提供完整的网络课程库、多媒体课件库、素材库、行业动态窗口、教学答疑辅导系统等,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行业在岗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服务,使用先进的网路支撑技术,使教学资源的制作、管理与交流都能在互联网上远程进行。

参考文献:

[1] 陆敏,文艺,刘承先.《反应器操作与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职业时空,2010,(7):83-84.

[2] 张翼飞,许宝才,苏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11-12.

[3] 周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183-184.

[4] 王城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5):29-31.

作者:李瑞 谢伟

第三篇: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材的特点和对高职化工类有机教材改革的建议

摘  要: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它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因此,从课程教材的研究入手,对教材内容及形式的实用性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实现愉快地教与学。该文对目前常用的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材进行了研究,归纳了其中值得借鉴的特点,并对高职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教材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有机化学  教材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部分学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从总体上看高职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教材建设明显跟不上高职发展的要求。许多课程没有高职教材,或是借用本科教材,或是沿用专科教材。而这些教材一般内容偏多,理论偏深,根本不可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最近几年,高职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有所增加,我们对一些优秀的高职有机化学教材进行了研究,归纳了其中值得借鉴的特点,并对高职化工类有机教材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1  值得借鉴的高职有机化学教材的特点

1.1 教材的体系

教材体系基本都以官能团为主线,采取将官能团与反应机理结合的编排方式,力求做到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和“够用”为目标[1],值得学习的特点。

(1)以能力培养为主导思想。

强调理论知识的针对性。注重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性质、重要反应机理的认识,不要求对复杂的有机结构理论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设计做深入的探究。

(2)贴近生产、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材的编写均以有机化合物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学习、鉴别和应用有机化合物,循序渐进地让学习者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目的。

(3)注重对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适当地反映有机化学的新成就,例如,通过在章节中插入“阅读材料”,介绍有机化学界名人、典故、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

1.2 教材的内容和编排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材,以实践为导向,按“教、学、做”一体,探索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实用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将教学的各个章节分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多个任务。在“厚基础、硬本领”的指导思想下,在内容安排上尽量注意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注重直观性,突出各专业的专业特点。例如:医药专业的一本优秀创新教材的设计,其每一个项目中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两部分,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基本知识,烷烃、烯烃、炔烃、环烃、立体化学基础、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行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脂类、糖类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为适应学生的整体接受能力,每一项目列出了项目概述、知识要点、项目目标,选配一定量的项目考核。在项目后以拓展视域的形式介绍当前重大科学发展、重要临床应用等相关知识,以便于读者理解科学发展动态,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技能实训部分以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性技能实训为主,共编写了9个实训项目,与医药专业的学生岗位操作要求相对应。

2  对高职化工类有机教材改革的建议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专门针对应用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材屈指可数,现针对高职化工类有机教材改革提出如今建议。

2.1 紧扣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工艺型人才。教材设计和编写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和今后发展的可能,贴近学生的专业,走出那种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导引的传统的教材设计和编写方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职业道德的培养等。例如,化工专业的有机化学教材按照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对有机化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做到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体现应用性的特色。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和对化工类专业人才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反应的要求,进行编写。基础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分析、有机化学内容,整合课程内容,以溶液为主线,以四大平衡为重点,适度介绍稀溶液与胶体,扼要介绍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化学,四大滴定、光度分析及电势分析重在应用;有机化学部分内容以官能团为主线,阐述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和应用;以及化学与生活、环境等知识介绍,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2.2 适当增加习题的数量和质量

教材中应选择大量有针对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习题设置上注重习题的层次与联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习题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和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生活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能力,使学生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每章均应有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插题,章后应附有总习题,章后习题应适当增加难度,注重理解概念、掌握化学技能、培养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习题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在完善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补充边缘学科的知识

化工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补充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知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还包括综合实验。综合实验选择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内容,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实验技术的能力,在实现能力为本位的目标的同时也为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和就业方向。把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新实验充实到教材中来,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远期可考虑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整合为《基础化学》(上、下)及《化学实验技术》,基础化学(上)以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为主,基础化学(下)以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内容为主。

2.4 与时俱进,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生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體,而是对教材能动地实践创造的主体,教材应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澄清和反思自我的能力、与别人交流看法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对事实的尊重、愿意承认不确定性、批判地思考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根本上实现有效、轻松,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  结语

总之,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它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因此,从课程教材的研究入手,对教材内容及形式的实用性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实现愉快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 钟国清,曾仁权,蒋礼.高职高专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及教材的现状与建设[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3):61-64.

[2] 香蓉.高职人教版《化学(通用类)》与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教材中有机化学内容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06-13.

作者:李艳

上一篇:数学初中论文范文下一篇:经典诵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