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

2023-01-06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

灵武市第四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汇报材料

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的汇报材料

灵武市第四中学

我校是灵武市新建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办学一年多以来,学校办学成绩显著,曾多次荣获市级各种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在灵武市同类学校的前面。

目前学校有26个教学班,1260名学生,全校在编教职工数80人,中高职称54%,本科以上学历92.5%。所有教师都通过了不同级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现在标准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40个(各教学班、各实验室、合班教室),所有班级(功能室)的多媒体设备接入了校园网,并能访问互联网。学校共有电脑208台,其中教师用计算机66台,两个计算机教室有计算机102台,各功能室、教室有计算机40台,能够基本满足教学和办公的需求。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如校园网络以及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阶梯教室等专用教室基本齐全。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比较重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年多以来在灵武市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步,为了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现将2013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增加信息化设备,全面升级改造校园网

我校校园网络以及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基本齐全。生机比

(第 1 页 共 7 页)

达到9.6:1,教师计算机的比例达到1.3:1以上,所有多功能室、所有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接入校园网,都通过校园网能访问互联网。本学期建成了学校网站(http://)并投入运行,教学与应用软件每年维持一定的增长。

学校配置有3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微机室、多媒体室等设备有专人负责。

一、健全组织,落实职责,保障经费

为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组织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王新任组长,副书记杨歧、副校长王荣、副校长唐炜、教务主任牛健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为各学科教研组长,其他成员覆盖到各个学科,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同时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教科研小组和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支持小组。下设信息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维护与使用培训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工作之中。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工作落实到人。对照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工作规划,深入研究近一年多来学校在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以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分析了与教育信息化要求之间的差距。力争抓住教育信息化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使学校信息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学校注重管理,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了多项规章制度,学校网管员职责,计算机房管理使用制度,今年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学校教工考核制度进行了修订,经教代会通过,把信息技术

(第 2 页 共 7 页)

与学科的整合纳入考核内容之一。

2、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并积极加以贯彻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活动的开展。

3、学校校级领导积极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更新教育的思想教育观念,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学校主要领导已能熟练掌握上网技能,办公自动化也较熟练。

4、学校现有教育信息化设施兼职人员,保证网络安全畅通,终端设备正常使用。通过学校团委、德育处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与网络安全意识。

5、经费的落实也得到很好的保证。学校争取支持每年逐步加大在信息技术软硬件上的投入,这些经费用于添置电脑,更新设备,此外,每年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费用,学校也能在经费上得到保障。

三、全员参与,资源整合;注重应用,讲求实效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效果好。许多青年教师(包括一些即将退休的有这方面特长和爱好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充分应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功能并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活动,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了提高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学校借助每学期的大教研活动,规定每个45岁以下的教师每个学期必须制作1个课件,评出优秀课件,在校内展示并将其汇总到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课件库中。目前有许多教师经常制作课件,绝大部分教师已能运用现代教

(第 3 页 共 7 页)

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老师队伍人数在85%以上。

1、学校吸收学科骨干和已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研应用活动,根据学校现有设备,为确保媒体的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发挥全校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全校老师能灵活地、有效地应用教育技术于教育教学学生活动,提高教学效能。

2、学生方面:每班每周上信息技术课2课时。在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积极参加中小学电子作品竞赛,开展学校电子小报制作比赛,做到每学年班班有课件,我校在充分挖掘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其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也相当频繁,如网页制作,英语口语,英语电影和歌曲欣赏,合唱队、舞蹈队等几乎每次都要使用。在团队活动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各项活动。

3、在管理服务方面,学校教导处运用排课软件、学生成绩统计软件,学校后勤部门运用财务管理软件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的管理。学校校园网经常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通过校园网、使家庭、社区更了解我校,从而优化教育环境。

4、学校安装了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争取做到图书管理电子化。

四、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远程培训,有50%以上的教师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吸

(第 4 页 共 7 页)

引人,我校大多数教师能依托开放、动态、交互、协作的网络平台,交效利用数字化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提升课程领导力、组织学习力、教学创造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微机应用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水平,我们又要求全校教师人人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全体教师也尽可能多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进行辅助各科教学工作,运用情况纳入教学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五、存在问题

1、缺乏信息技术学科毕业的专任教师,且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身兼多职,工作任务繁杂,无法专心投入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中去;

2、教师办公用计算机数量有限,制约了教师的应用能力;

3、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方面的探索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往往还是教师零星的探索。

4、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已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将继续加强培训,做到与时俱进。

5、对已有设备未能进行科学管理及充分利用。学校出资购置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用于教育教学方面仅是很小一部分;设备先进了,却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1、校园网工程建设

(1)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结构,发挥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为教育教学应用构建网络平台。

(第 5 页 共 7 页)

(2)完善学校校园网功能,探索和完善校内消息和文件传输系统,实现校园网内发布通知、传送文件,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2、进一步加强完善学校网站

学校网站对外作为展示学校的窗口,对内是教育教学的平台。 (1)规范信息的采集、加工、录入、审核与发布程序。 (2)丰富网站内容,创设教育教学互动平台,拓展网站功效。 (3)建立学校资源库,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4)增设教科研论坛,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交流研讨。

3、设备采购

本学期班级数目增多,教师人数也增多,教师用计算机还达不到人手一机,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师必须达到人手一机,下学期计划采购一批教师用计算机。

4、建设自动录播教室

通过网络进行集控式管理,具有自动化录制、直播、点播、导播、自动跟踪和自动上传存贮等多种功能,将满足我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远程教育、研究课视频制作和重要会议等的录制任务。

5、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

(1)教师主动参加学校(或上一级部门)提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培训,达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2)教师自觉运用所学的信息化技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课堂覆盖率达90%以上。

(3)教师进一步更新、完善、创新个人博客。

(第 6 页 共 7 页)

6、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研究

(1)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力度,发动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规范。

(2)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应用实践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施能力。

7、建立教师信息化技能的评价机制。

商讨并建立较合理的教师信息化技能的评价机制,确保教师自觉学习、应用信息化技能,让信息化设备更充分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8、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

加强校园网内计算机的应用监控,严禁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散播不实信息、谣言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育管理。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也存在困惑和问题,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困难是暂时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需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开拓创新、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利用现有设备设施做出更高的成效。

(第 7 页 共 7 页)

第二篇: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为民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为民在2017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尊敬的龙市长、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举行为期一天的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部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这次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吹响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号角,对于形成“设施完备、机制健全、融合创新、应用广泛”的南昌教育信息化格局,可以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我们南昌教育人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有力探索,也是我们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的生动实践。上午,与会同志们观摩了三堂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参观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学校和企业展区,收获了不少新的理念和启示,感受了激情与智慧融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智慧课堂的魅力与精彩。应该说,感受颇多,启迪颇多,收获颇多。

下午,龙市长百忙之中亲临会议指导,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厚爱以及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龙市长就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为我们作了重要的指示与讲话。龙市长站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要求我们不断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趋势,不断顺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新环境,不断顺应全球、全国教育创新实践的新形势,不断顺应南昌教育领跑全省教育的发展新态势,深化认识强化责任、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大投入强化保障、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原则把握重点、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龙市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大家回去以后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应该说,今天的这个会非常重要,效果也非常的好。对于会议的评价,我有七句话:一是感受了氛围,二是领悟了精彩,三是学习了经验,四是理清了思路,五是明确了要求,六是强化了责任,七是推动了实践。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这个会议,我们整个南昌市的信息化工作将开启新局面,走向新发展,我们与会的同志应该会收获满满,会信心满满,也一定会责任满满。

关于全市教育信息工作,分管领导陈局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总结与工作布置。那么我对我们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会上很重视,会后很淡忘。怎么说呢,教育要面向未来,开启未来,大家都感觉到信息化工作很重要,但是散了会以后在具体的落实过程当中渐行渐远,有些是不到位的,是没有效果的。第二句话是点上很精彩,面上需努力。我们在一些点上做得很好,但是整个全覆盖上,包括市属和县区就成效而言,还是有没有达标的,还是有欠账的,所以我们心里要有自明。对于成绩成效,我们不抹杀,但是对于不足,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句话是说的很到位,做的有差距。教育信息化工作,我们到学校去、到县区去,汇报起来都讲得很好,理论是一套一套,思路是一道一道,但是落实是不够的,所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

在整个会议过程当中,我也有两个思考:一个思考是教育信息化是被动运用还是主动融入,若干时间以后会有很大的反差,会有很大的距离。大家都在行动,但是你的姿态怎么样,你的状态怎么样,你的态度怎样,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推进效率。如果你仅仅是停留在被动的运用,效果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你能主动的融入,效果是无限的。今天作交流发言的几个单位,他们分享了各自在教育信息化探索之路上的所思、所为和所悟,为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比如说南师附小,我认为它就是主动融入的示范和典型,不光是满足于我们配置的那些硬件,而且更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将学生、学校、家庭、社会、教学教育相融合,把客服手机端运用起来成了一个系统。第二个思考是,今天与会的也有不少民办的校长,我觉得民办跟公办,在教育信息化这个问题上态度可能不尽相同。公办可能要思考的是,怎么运用才能更加有效。民办可能考虑的是,怎么才能用得上。公办的投入是大于民办的,所以我们公办一定要知足,要珍惜这个机遇。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更新换代得很快,民办的同志听了以后可能会有压力感,有紧迫感,他可能觉得是很好,但怎么才能用得上,从哪里有这么大的资金来满足信息化的需要。当然也有像我们江科这样财大气粗的,我发现江科附中的胡校长是至始至终参加了这个会议,就说明对于这个信息化,江科附中也是高度重视的。

那么怎么样来推进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开创我们南昌市教育信息发展新局面,我想通过今天的会议,答案就在龙市长的讲话中,答案就在陈局长的部署中,答案在与会代表的经验介绍中,答案也在上午的展示展览中,当然,我这里还有一个答案。我想,如何推进南昌教育的信息化工作,这个答案就在我们教育信息化的主题中,答案就在教育信息化这一句话的字里行间里。

教育信息化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既是要求又是方向,既是出发点又是着力点与归宿处。借这个机会,从教育信息化这一句话中来找答案,我想简单的跟大家交流这么几层意思。

一是要在“信”字上有定力。我们要相信未来,坚信未来,要相信大趋势,相信互联网,相信云计算,相信大数据,相信信息化。只有教育的信息化,才可能有教育的现代化。首先,从思想上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认识,要有这种高度。“互联网+教育”说明教育是互联网的重要领域、重大空间,“教育+互联网”也是一个说法,我理解是说明互联网是教育的重要平台、重要工具、重要载体。虽然只是顺序不一样,但是它说明和反映的问题一样,“互联网+教育”也好,“教育+互联网”也好,实际上都是指向教育信息化,没有教育的信息化,不可能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弯道超车,大家应该能感受落后地区教育能不能实现现代化,按照传统的方式去推进,可能时间很长,但是如果利用好信息化可以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跳跃式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我们教育现代化的隐形翅膀,如果你拥有运用得好,就等于跟教育插上了现代化隐形翅膀。我想,大家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应该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有定力,要坚持不懈,一定要相信,教育信息化一定会带来我们教育现代化的未来,不要去侥幸,不要去否定,要相信大趋势,要相信互联网,它必将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二是要在“教”字上下功夫。教育信息化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运用上,我们说教育信息化,首先你课堂运用的怎么样,你课堂管理的怎么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来下功夫,那你课堂管理运用得不好,你说你学校的信息化怎么怎么样,那就是雕虫小技,那你就没有抓住根本和关键。我们有些学校在管理上面搞了一下,报销啊打卡呀,说这个智慧校园搞得很好,这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没有实现信息化,没有运用信息化,那也就失去了根本,没有抓住关键。我们说要在“教”字上下功夫,关键是要看课堂教学怎么样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运用这种载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高效课堂的这个目标。

三是要在“育”字上做文章。教育信息化不光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要延伸到育人的全过程,孩子健康成长的这个过程。育的信息化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还要延伸到德育、体育、社会实践等整个孩子的教育的过程。南师附小介绍的德育方面的做法,比如五红阵地、红领巾电视台等等,这就是将教育信息化贯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关于成长过程,不是说只是教他知识,更是要让教育信息化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的影响与引导作用。

四是要在“息”字上求常态。“息”是作息的“息”、生生不息的“息”。教育信息化,重心在平台建设,关键在有效运用,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让教育信息化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学习的全天候,要形成常态机制。不是说检查了我就用一下,考核那我就用一下,要成为教师、教育管理者的一种自觉的行动和行为。因为我们这个教育信息化要贯穿孩子生命成长的全过程,通过教育信息化对我们学生健康成长负责,利用信息化的有效手段,利用信息化的这种动感的效果,让我们孩子生命的成长。终身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学的,要让信息化伴随孩子的一生的成长,成为促进成长成人的常态。持续运用信息化手段培养教师管理的自觉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是要在“化”字上重实效。“化”是内化的“化”、润化的“化”。要在“化”字上重实效就是要让我们的学习有收获,让信息化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好手段,让教育信息化让我们的孩子成长有变化。教育信息化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千万不能把内容形式割裂开,不要为了信息而信息,一定是要平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有所成、教有所长的目标。

把这五个字串起来就是教育信息化,所以,我说这个答案就在这个主题词当中。只要在这几个字上做好文章,我想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成功,一定会有成效。

同志们,信息时代科技水平提升,不进则退,让我们共同努力,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在“优质资源班班通”、“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提升,信息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强化责任、优化保障、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争取立稳信息化潮头,发好信息化声音,为进一步唱响“学在南昌”教育好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南昌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邵厂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总结

我校是上海市400所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学校之一。我们在前一轮总结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以《奉贤区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为依据,围绕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三大目标进行,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程,把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把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在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按照上级标准配置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于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作用。学校建立并完善了校园网,网站资源比较丰富,应用效益明显。校园网的资源和功能不断丰富,保持每天更新,内容不断丰富。教师能主动地借用网络平台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在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学校管理能借助校园网进行高效管理。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在逐渐提升。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教师年龄层次的不同,在思想认识、运用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如何全面推进实践教育信息化?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科学性、有效性,符合学科发展特点?如何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有效性的

提升?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角色定位和教育管理的变革等都急需不断研究,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发展思维,解决问题,提升协作学习的能力等急需不断探索。

为此,根据学校实际,积极保证教师参加上级各类信息化项目培训,校内也组织多次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基础幻灯片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网络论坛交流、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网络教研等活动培训。网管员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发贴、跟贴、参加论坛活动、开展在线点评等操作的演示培训,特别让一些老教师也能自己参加网上的一些交流活动。同时,网管员还将学校网站的布局、栏目等一一作了介绍,让各位教师更好的使用校园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2010年4月学校投资了几万元,加强硬件建设,添置了一些优盘和移动硬盘,供任课老师租借。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师在校内通过ftp、邮箱等途径共享一些教学资源,还可以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以保存,可以将容量较大的录像课拷贝到家中进行反复观看。学校继续补充完善了学科多媒体课件,使之在各年级的语数英理化等学科中做到全覆盖,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有效,生动形象。

加强向区优质学校的学习、与兄弟学校的合作,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交流与观摩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教研组活动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在校园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学校开展了区级课题“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的实践研究”。实施中利用现代课堂观察技术,进行课堂听课,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过程进行课堂实录,通过观察、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分析研究、效果检测等手段对本校常态课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诊断性研究,分析、归纳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形成常态课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研讨,梳理出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尤其是常态下课堂教学)质效的策略。资料汇总与整理,成果汇总,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汇编成《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的课例集》,充分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内组织学生电脑兴趣小组优化学生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信息技术特长,开展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及发表学生绘画作品等成果展示。组织部分新生家长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向家长展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让家长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势,还推进“家校互动”的交互性,畅通沟通渠道。

第四篇:松江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总结

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松江区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区强师兴教的基本思路之一,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试验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松江区26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按照市项目推进办的要求,围绕《松江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推进方案》,在近2年中扎扎实实、有序地推进,已经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平台,形成了教育设施信息化日趋完善,教育资源信息化更加丰富,学校管理信息化逐渐普及,教育科研信息化更加科学,师生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初步达到了聚焦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信息化应用目标。

一、领导重视,做强规划,保证了应用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1、有一个立足实干的管理队伍

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深不见底的工作,如何有序推行,如何有效开展,领导重视,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至关重要。自开始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以来,教育局组建了以分管教学的局长任组长,教育局基教科、计财科、研训部和信息中心4部门领导任组员的信息化应用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的规划、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并在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在每学期开学初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布置会上,教育局的信息化应用推进领导小组都会对新学期的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进行部署,各校根据新学期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本校的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每学年,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从门户网站的应用、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资源库开发与应用、教师学生电脑作品赛、教师教育平台、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这六方面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督导考核中,使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我区还采取了联络员制度,由信息中心的5位教师分别承担26所学校的联络员任务,在日常工作中,联络员与实验校时时保持联系,充当区工作领导小组与实验校的桥梁,上通下达,保证了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有序、有效的推进。

2、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2009年5月教育局出台了《松江区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2009年 — 2011年)》,在规划中提出来了未来三年松江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围绕实现符合教育宣传、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教育与培训需求的教育信息化这一目标,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

- 1心建设,为全区学校提供应用的统一部署和数据集中存储环境,最大限度解决农村学校技术薄弱的问题,同时能避免分散建设所造成的巨大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松江区教育局高标准建设了数据中心,目前区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初具规模,中心机房面积为200平方米,配置水平达全市先进水平,为未来10--20年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快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

我区遵循“统一建设,降低成本,提升应用,保障发展”的原则,为解决各学校技术力量不均衡的问题,以“区层面关注技术和管理,学校层面关注应用”为基本思路,统一建设了一系列应用平台,并以统一标准进行督导考核,有效推进了区域均衡发展。

统一建设的系统有:教育系统的邮件系统和FTP系统; BBS和“我的空间”;中小学校门户网站;流媒体发布系统;区域资源库;学校综合管理平台;教师教育平台等等。

以统一建设模式实施信息化,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整体成本,而且使用统一平台,实现以同一尺度评价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开展,为应用的推进提供了量化及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促进了应用有序发展,推动了应用向教与学的纵深发展。统一建设的各项应用均经审慎、科学规划,既充分考虑了独立应用的升级、发展,又实现了各系统之间较好的整合。统一建设不仅为基层学校消除了技术瓶颈,而且还保障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我区以立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坚持按需施教,学研、学用相结合,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为区教育技术实验校和全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开设了上海教育资源库培训、松江教育资源库资源开发规范与应用培训、教师教育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的培训;更分学科地开设了数学学科教师几何画板培训、理化仿真实验室、理科教师ScienceWord培训、学科教师常用工具软件培训、网络管理员的学校网站设计与制作培训、学科教师教师空间、影音播客、网络管理员视频拍摄制作培训等培训,培训内容多,参与面广。

从2010年1月开始,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沪教委人[2009] 30号文件精神,我区开始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的培训。整个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1-2010.5)完成原来的26所农村校的后半程培训,第二阶段(2010.5-2011.11)进入全员培训。我们采取送教上门、面授+远程学习的培训模式,注重集体备课,严把作业质量关,保证培训在人员数量加大的基础上培训质量不降。

- 3节日》、《快乐集邮》等学科专题网站,成为拓展课、探究课的教学载体,深受学生的喜爱。

网络学习、活动内容的日益丰富,增强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全区师生积极参加电脑制作比赛、机器人比赛、多媒体教育软件赛,近五年来共获得全国奖项43人次,市奖项68人次。

七、积极架设教师教育系统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信息化。近两年来,我区为了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为学校搭建了VOD视频点播系统,开辟教师空间、BBS、影音播客等系统,鼓励学校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全区有1355个教师围绕664个主题开展研讨,发帖数达到4958条,有1206个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这些教师主要来自26所实验校。同时,26所实验校通过这些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让老师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学科教学进行交流与评论,取长补短,促进了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促进了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011年松江区教师教育平台逐步上线,我区利用学校的共同体建设,在共同体的牵头学校建立了9个高清的远程教研视频录播系统,不仅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播,而且还可以进行远程的教研活动。4月19日下午,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联合区教育信息中心进行了松江区教师教育平台的首次网上教研活动。活动的主会场设在民乐学校,由民乐学校的征丽老师上了一堂初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的数学展示课,各校的初一备课组长在现场听课。区教育信息中心通过教师教育平台对本堂课进行了直播,直播课程图像清晰、流畅,华实初中、新桥中学、天马上学校、佘山学校、小昆山学校、九亭中学等10所学校的初一数学学科教师近36人在自己学校观看了本节课的直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建设教育综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数字化校园的标志之一,为此,松江区教育局大力开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了松江教育综合管理平台。松江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形成了松江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学校数据库、教师数据库、学生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为各平台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权威数据。目前,综合管理平台已投入应用,学籍管理实现了学生从幼儿园新生入学报名的家长自助申请到学生高中毕业的全套流程化管理,资产管理实现了全区教育单位资产的新增、分发、调拨、处置的流程化管理,经费管理为教育局提供了高效的经费管理手段,教务管理也即将投入运行,为教导、教研组、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教学管理提供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 56 -

第五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中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漯河市教育局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点,完成了“百所校园网工程”,建设了漯河教育城域网,圆满完成了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校通”,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为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在全市农村中小学装备计算机6000多台,计算机教室200多个,多媒体教室150多个。2002年投入200多万元建成漯河市教育信息中心;建成了容量达1000多G的资源库,容纳了多家全国知名的教育资源,免费为全市师生及家长特别是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了河南教育科研网漯河分中心,作为连接许昌、平顶山、驻马店、周口四个地市的豫南中心节点;筹资1000多万元于2003年底全面完成“百所校园网工程”,当年就有60多所农村学校通过光纤与漯河教育信息中心相连。2004年,漯河市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市,全市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全部列为项目学校,总投资1955.8万元,装备了65个计算机教室,65个多媒体教室,678套卫星接收设备,678套DVD播放机和多媒体计算机,1356台电视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漯河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中小学“校校通”的省辖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市所有农村中小学能够通过卫星下载、网络传输等手段及时同步地享受到国内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专业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一支掌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大规模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全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一是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多层次多批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组织了680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各县区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舞阳县根据全县远程教育应用情况,聘请了全县远程教育应用好、技术操作熟练的技术骨干当“教官”,结合他们在平时操作应用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详细地讲解和演示了远程教育设备的连接、应用及远教IP的接收和下载、刻录等技术问题,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取得了好的效果。源汇区阴阳赵乡大张庄小学实施的“自学——讲座——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进行全员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成立漯河市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服务中心由市、县、乡、校技术骨干组成,要求技术骨干教师年龄不超过40岁,热心教育技术工作。重点抓好了乡镇技术骨干的培训,要求每个乡镇要有过得硬的2-3名技术骨干,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培训,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各级技术骨干分工明确,市技术骨干负责全市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指导,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县区技术骨干负责本县区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指导,解决较大技术问题;乡镇技术骨干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服务;学校技术骨干负责本校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服务。全市各级技术骨干的联系电话全部公开,便于及时联系沟通交流。我们为全市的技术骨干配系统恢复光盘,保证每个学校的设备都能及时得到维修。

近年来,通过多层次、多批次、多类别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培训,已有20000多名教师通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其中共有信息技术骨干教师1000多人,5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8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市县两级培训。经过培训的信息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已成为推动漯河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积极开展应用工作,大力营造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浓厚氛围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重在应用,为进一步推动应用工作,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利用效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强化管理,提高应用水平。安排专职人员,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研,具体了解远程教育工作实际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结合漯河市实际,制定了《漯河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评估细则》,年终对各县区远程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以此促进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应用工作。各县区都制订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规章制度》,并印发到各个学校,促使学校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如舞阳县建立了一表四本(专用课程表,教师使用登记本,远程教育工作日志,远教设备登记本,教育资源登记本);临颍县坚持“个人包乡,检查到校”的原则,经常性的开展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在督促检查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为教学一线的管理应用工作直接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去年9月以来,我们组织了三次对学校的督导检查,开展了“一听、二看、三查”活动,即每到一所学校听一节远程教育课,到一个乡镇看两所学校,查看制度健全情况、校本培训情况、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二是以活动促推广,以教研促发展。我们在全市创建漯河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校,成立由市县乡校骨干教师参加的漯河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中心教研组,分专题举行各种研讨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召开各种形式研讨会,把应用引向深入。远程教育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我们坚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组织运用资源比较好的教师分别在各乡镇上公开课,介绍经验。许多优秀教师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中积极探索,大胆应用,总结出了教学光盘应用的新方法,如舞阳县九街乡王桥小学尹莉丽老师、辛安镇茨园张小学周晓燕老师、吴城镇西王小学张春燕老师、孟寨镇周柴小学张晓华老师、太尉镇齐桥小学关婕老师、章化乡韩庄小学扈喜玲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光盘开展同步教学,摸索出了教学应用的新路子。

四是开展远程教育优秀课例、课件和优秀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调动了农村学校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进一步把远程教育工作引向了深入。(记者:克勤 范斌)

上一篇: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总结下一篇:基因组文库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