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2023-03-06

第一篇: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淄博市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淄博市耕地开垦费征缴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市政财务

市国土资源局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耕地开垦费的征缴使用管理,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范围内的耕地开垦费征缴使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各级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单位(一下简称缴纳义务人),按照“占一步

一、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依照本办法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四条

耕地开垦费由市财政局负责征缴管理,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具体执收。耕地开垦费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手续时征缴,作为耕地占补平衡专项资金,其收支金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未按照本办法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的,市国土资源局不予办理建设用地报批手续。

第五条

为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年度计划,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耕地,以及占用纳入耕地管理的园地、林地等地类的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均应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六条

耕地开垦费的征缴标准: 根据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所处区域位置及地类的不同按15000-20000元/亩的标准执行。

第七条

耕地开垦费通过预缴方式进行征缴。缴纳义务人在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报批手续时,将预缴的耕地开垦费缴入财政指定专户,持缴款凭据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非农业建筑用地项目经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预缴的耕地开垦费正式缴入市财政专户。

非农业建筑用地项目未能通过审批的,用地报件退件时间退还预缴的耕地开垦费。

第八条

耕地开垦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通过“山东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缴入国库,实行票据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九条

耕地开垦费专项用于全市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一)各类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项目组织、实施、验收; (二)全市范围内跨区县有偿调剂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 (三)购买并储备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

(四)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筛选、踏勘、勘测、立项、检查、管理、报备入库等;

(五)全市范围内土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调研、评价以及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计划编制、可行性研究等; (六)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所需文本图件、设备购置、人员培训、数据库的建立及维护等相关业务。

第十条

耕地开垦费使用办理程序: (一)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项目,实行项目申报制。由市土地整理机构根据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补充耕地计划组织区县进行项目申报,并建立项目库。每年根据耕地开垦费收缴情况,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项目,经市国土资源局和市财政局审核确定后立项。项目立项后,市财政局按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

(二)全市范围内跨区县有偿调剂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项目,由市土地整理机构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市政府关于易地代保基本农田补充耕地和置换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市财政局审定后拨付资金。

(三)其他情况使用耕地开垦费项目,由市土地整理机构根据项目实施支出预算提出申请,经市国土资源局共同审定后拨付资金。

第十一条

实施耕地开垦费征缴及相关管理工作所需的业务经费,主要有耕地开垦费征缴、土地整理项目研究、勘测、管理和后备资源调查、专项规划编制、检查验收、项目库和耕地储备库建立及维护、专项业务软件开发利用、耕地保护、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经验交流、技术推广等业务支出,由市财政局按年度耕地开垦费收入总额的5%以内予以安排,由市土地整理机构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申请,经市财政局审定后拨付。 第十二条

耕地开垦费收支实行单独核算。市土地整理机构应建立、健全项目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对 项目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耕地开垦费征缴、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免、挤占、挪用耕地开垦费。

第十五条

贪污、挤占、截留、挪用耕地开垦费的,接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淄博市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市财政局 市国土资源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市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土地管理法》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使用于市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类型包括市级“占补平衡”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等。

第三条

项目资金来源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其他可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资金。

第四条

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共同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对项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市土地整理中心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承担单位(一下简称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选择和运作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筹集、管理、使用项目资金等工作;各区县土地整理中心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单位(一下简称项目实施单位),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结算等工作。

第二章

资金管理

第五条

项目资金属财政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由市财政和项目承担单位分别设立转账进行核算,确保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

第六条

项目资金按项目类型,实行分级负担。“占补平衡”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市级全额投资;补助项目根据项目所在区域位置按补助标准市级部分投资,资金缺口部分,由项目所在区县负责配套;其他土地整理项目根据项目类型确定项目投资主体后分级负担。

第七条

项目资金实行预、决算管理。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资金年度收入预算和财政预算编制要求,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鞥据项目库项目情况,负责编报年度市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投资计划和项目用款申请,报市国土资源局和市财政局审批。审批通过的,由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对预算编制进行专家评审。对符合投资计划要求的,由市财政局下达预算并拨付资金。

第八条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预算决算报告,又有自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该项目全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经项目承担单位审核后,报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审批。

项目预算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安苑项目预算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章

资金拨付

第九条

项目资金实行逐步拨付方式。市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计划和预算下达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项目资金有财政局以专管形式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向项目实施单位拨付资金。

第十条

项目资金实行申请拨款制度。按照“实事求是、严格管理、先申后拨、追踪问效”的原则,项目资金的拨付,必须控制在项目预算范围内,不办理无预算、无计划、无申请的拨款。

第十一条

项目资金申请拨款程序。项目实施单位依据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及工程施工进度,按照现行预算内资金用款计划管理方式编报项目用款申请,持项目实施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和工程监理报告,竟是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市财政局审批。市财政局审核通过后按有关规定拨付项目资金。

第十二条

项目资金严格按下大的项目预算和项目进度分期分批办理拨付。项目竣工验收前,拨付的资金不超过项目资金总额的80%,其余资金贷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拨付。

第十三条

年终未完工项目的资金结余,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项目竣工验收后的结余资金,按原资金拨付渠道收回。

第十四条

项目因不可抗拒力等原因而终止,应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市财政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清算。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清算后的剩余资金或因项目调整而结余的资金,按原资金拨付渠道收回。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十五条

项目资金使用范围:组织、实施、管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前期工作费、拆迁补偿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等。

(一)前期工作费,是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在工程施工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费、项目招标费、中单工程规划编制费等。

(二)拆迁补偿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拆迁的零星房屋、林木及青苗等所发生的适当补偿费用。

(三)工程施工费,是指实施土地平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修建田间道路等各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发生的支出,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直接费有直接工程费、措施费组成。直接工程费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措施费、施工辅助费和特殊地区措施费。 间接费有企业管理费、规费组成。

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税金是指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四)设备费,有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和采购及保管费构成。

(五)工程监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委托具有成功监理资质

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六)竣工验收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完成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的编制与审计费,开发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基本农田重划及标志的设定费等。

(七)业主管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所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等。

(八)不可预见费,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设计变更、人工、材料、设备和工程量等发生变化而增加的费用。

第十六条 各项费用应在规定比例之内据实列支。前期工程费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5%,工程监理费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1.5%,竣工验收费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2%,业主管理费不超过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之和的2%,不可预见费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之和的2%。 项目总投资额过小,各项费用按规定比例确实不足以支付项目实际支出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核实并提出追加资金申请,报市财政局审批拨付。

第十七条

利息收入应纳入项目资金核算,用于项目支出。 第十八条

项目资金按项目进行全成本核算。成本开支范围包括组织、实施和管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

第十九条

项目资金不得用于购建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无关的固定资产(项目配套设备的赂置除外)和无形资产,不得用于对外投资,支付滞纳金、弱款、违约金、赔偿金、赞助和捐赠支出,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用项目资金购置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配套的设备,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设备费应严格控制,设备购置应符合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项目竣工后,应与项目所在乡镇、村签定相关购置设备移交管护协议。

第二十条 市级用于项目审查、踏勘、勘测、立项、检查以及后备资源调研、专项规划制定等工作所发生曲支出,由市财改局从专顼资金中单独安排,不列入单项项目投资成本。具体使用时,由市土地整理中心按工作量提出使用计划,报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审批。

第二十一条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向市国土资源各分(县)局提出初验申请,国土资源各分(县)局组织初验,初验通过后向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申请终验。市土地整理中心配合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组织实施终验,验收合格的项目,审国土资源局下达验收批复文件,市财政局拨付剩余项目资金。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应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了解掌握资金到位、使用效果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挪用工程款、长期滞留资金和预决算及合同管理混乱等问题的项目,可停止拨款,并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后半年内,未组织决算编报和提出验收申请的,下年度不再安排承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

第二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和实施单位应主动接收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做好相关资料的归集、存档和保管工作,完整、准确、真是的反应和记录项目情况。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财政 土地 资金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淄博军分区。

各民主党派市委。 淄博市

2010年12月7日印发

第二篇:安徽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皖国土资〔2009〕15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保护耕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央分配部分加上省级留成部分)和耕地开垦费省级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 项目确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符合土地利用计划;

(四)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见,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

(五)以土地整理为主,积极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六)因地制宜,先易后难。

第四条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制定项目建设规划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的审查、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项目终验等管理工作。

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辖区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及变更初审、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竣工初验等工作。

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项目实施管理、工程质量自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负责全省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受国土资源厅委派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具体监督管理。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资金预算组织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实行一年一报。新建项目实行申报和审定,续建项目实行核定。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未设立国土资源局的市辖区的项目由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申报。每个县(市、区)每年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第六条 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重点项目是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示范项目是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改革、创新,具有示范作用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补助项目是对贫困山区、灾毁土地等特定地区和特殊情况下的耕地整理复垦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申报项目以重点项目为主,示范项目与补助项目为辅。

第七条 重点项目申报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所在地具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所必须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二)建设规模标准:

1、土地整理:丘陵山区150-10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30公顷,片块不超过3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100公顷,片块不超过2片。

2、土地复垦:丘陵山区60公顷以上,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3片;平原地区100公顷以上,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3片。

3、土地开发:丘陵山区100公顷以上,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3片;平原地区200公顷以上,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片块不超过3片。

(三)项目净增耕地面积要求:

1、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3%;

2、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

3、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

第八条 示范项目申报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位于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两旁,距离中心城镇较近,地势相对平坦,具备项目区灌溉所需的水源和施工所需的电力。

2.仅限于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在1000公顷以上.项目应相对集中连片,片块不超过3块。

3.项目所在市、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较好、政府重视,项目区乡镇干部和群体积极性高。

4.在充分尊重土地权利人合法权利的基础上,整理后耕地原则上实行整体承包经营。

第九条 补助项目申报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项目所在地属于贫困山区、受灾地区。

2.项目建设规模应当在60公顷以上并且相对集中连片。其中单片面积不少于10公顷,片块不超过5片。

第十条 项目申报要求

(一)规划建设期:重点项目、示范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补助项目一般不超过1年。

(二)投资范围与额度:符合《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单位依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基本农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选择项目。报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

(二)项目由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意后,于每年12月底前集中报省国土资源厅。

第十二条 项目申报材料

(一)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申请报告;

(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申请书;

(三)标注项目区范围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和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四)项目区影像资料(光盘);

(五)涉及未利用土地开发的有效批准文件。

第三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立项审查

第十三条 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计划和当年可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资金预算,对各市、县、区申报的项目组织筛选后,经厅长办公会并商省财政厅,确定开展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

第十四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由项目申报单位公开择优选择有资质、信誉好、业绩佳的单位,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备案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要细致、充分,广泛征求项目区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的意见,征求当地水利专家的意见,有关意见材料须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省国土资源厅文件要求时间按时上报。

项目现场踏勘工作委托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对项目选址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六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办法》进行审查论证。重点项目、示范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经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初审,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审查论证;补助项目的可行性审查论证,由项目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审查论证通过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立项批复。

第四章 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审查和计划、预算下达

第十七条 经批准立项的项目,依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等有关规程和标准,按照项目可行性专家评审论证意见,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和预算。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应在立项批复两个月内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单位的选择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审查根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办法》、《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评审办法》进行。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进行审查,补助项目由项目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进行审查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十九条 规划设计和预算审查通过的项目,与省财政厅协商,报厅长办公会确定,由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共同下达项目计划与投资预算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经批准下达的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的,按本办法第六章规定办理。

第五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所在地的国土资源部门(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为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所属的土地整理中心或从事土地开发整理业务的独立事业单位。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对项目建设履行法人责任。

第二十三条 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公告、合同、资金报帐审计等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依据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预算。深入项目区现场勘察,征求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专家和农民的意见,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督促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单位做好施工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经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中不可预见的资金缺口由项目所在的市、县(区)从耕地开发专项资金中解决。市、县(区)可配套资金,提高项目工程建设标准或进行项目配套建设。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前应明确土地权属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并经土地权利人认可。

第二十七条 项目施工招投标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管理。

第二十八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及工段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对出现质量问题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负责返工或返修。对因违反项目设计、施工合同延误农时或造成其他损失的,依法负责赔偿。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项目设计、有关技术标准和相关合同进行工程监理,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承担监理责任。

项目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规划设计应当包括工程施工设计。其成果资料必须满足项目建设和工程施工的要求。项目设计单位应当参与设计交底,负责项目实施中有关设计的咨询、指导等技术性服务工作。项目设计确需变更的,负责按有关规定进行修改。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组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好工程设施移交工作;即时收集整理项目档案资料。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实施实行开工报告和季度报表制度。项目开工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抄送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项目申报单位每季度向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报项目施工报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汇总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第三十条 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资料;项目资料员必须及时收集、登记、分类和整理归档。项目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也必须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项目资料可以按文书类、技术类、财务类和其它类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立项阶段、实施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准备阶段、验收阶段和后续利用管护阶段等分类。项目档案资料登记应按性质和时序分别进行。

第六章 项目规划设计变更与预算变更

第三十一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对项目规划设计中不符合实际、不合理的地方和预算不能满足设计需要的,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可以申请进行变更,但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报批。

(一)涉及项目建设位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总预算调整或变更工程量达到项目总投资的5%的,逐级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核、批准;

(二)变更工程量在项目总投资的3%至5%的,由项目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批准;

(三)变更工程量在项目总投资的3%以内的,由项目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批准。

变更工程量是指工程变更前后各分项工程的变化量。

因规划设计变更增加的投资预算,由项目所在市、县、区自行解决;因规划设计变更减少的投资预算,由原批准机关扣回。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保证项目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可申请局部调整项目区位置。

(一)因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改变项目区土地用途的;

(二)因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对项目区造成破坏,影响项目建设的;

(三)遭自然灾害损毁,影响项目实施的。

第三十三条 申请变更规划设计和预算必须附详细的变更方案,说明变更调整的理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方案变更不减少工程量和投入预算;

(二)变更后不降低工程的质量标准,不影响工程完成后的运行和管理;

(三)变更方案在技术上应可行、可靠;

(四)变更方案对后续施工的工期和施工条件无大的不良影响;

(五)变更方案不损害群众利益。

第三十四条 申请变更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变更申请报告。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变更的原因、变更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专家的论证意见、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意见等。

(二)规划设计变更方案。变更方案原则上由原设计单位编制,或经项目承担单位和原设计单位同意后,选择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变更方案编制单位对变更方案承担相关责任。变更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文本部分:

(1)项目基本情况;

(2)变更的主要原因;

(3)变更的内容包括:分单项工程说明变更的原因、变更设计的依据、工程数量和设计标准的变化、调整变更引起工程施工费的调整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说明,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变更前后工程量和设计标准、工程直接费和工程施工费变化对照表;变更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照表等。

2、预算部分:包括变更部分原批准的工程预算及变更后的工程预算。变更后预算编制采用的定额标准、材料价格应与变更前一致。

3、图件部分:项目现状图;原规划设计图;规划变更对比图(图中附工程量变更统计表);变更后规划图。单项工程设计标准有变更及新增加的工程,应有单体工程设计图和施工图。土地平整方案变化的应有土方调配图和土方量计算表。

第三十五条 依据本办法规定第三十一条进行变更规划设计的按下列程序申请和审批:

(一)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核、批准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项目设计单位编制规划设计变更和预算调整方案,项目监理单位签署认可意见,经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同意。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初审,上报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审核的.由省厅下达批复意见。

(二)由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核批准的,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项目设计单位编制规划设计变更方案,项目监理单位签署认可意见,经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同意,报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审核的,由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下达批复意见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三)由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项目设计单位编制规划设计变更方案,项目监理单位签署认可意见后,报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经批准的规划设计变更方案报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和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规划设计变更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办法》进行,审查(审核)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规划设计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审查,形成专家审查意见。必要时应组织相关人员到项目区现场核实。

第三十六条 规划设计变更不得采取化整为零或肢解的方式规避审批。已经进行过规划设计变更并获批准的原则上不得再次变更。

第七章 项目验收与成果管理

第三十七条 项目工程施工结束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办理工程决算,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财务决算和审计管理办法》进行工程决算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审计,申请项目竣工验收。

第三十八条 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和预算,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安徽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申请,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工程质量情况、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会计核算情况、土地权属处理情况、资料档案管理情况和工程管护措施、项目预期效益等。

第三十九条 项目验收程序

(一)自查。项目竣工后,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的提交的项目竣工报告,按照第四十条规定的内容,组织开展自查;自查合格后,将项目竣工报告和自查情况一并上报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初验。

(二)初验。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验收组,对自查成果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将项目材料、自查情况、初验结论一并报省国土资源厅,申请终验。

(三)终验。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初验情况,组织进行终验,其中补助项目委托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终验,终验结果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终验合格的,下达验收批复;验收不合格,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十条 申请项目验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二)项目竣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资料档案管理情况、工程管护措施、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2.统计表格(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3.附图:项目竣工图(与项目规划图同比例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1万标准分幅)。

(三)项目工程造价审核报告。

(四)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含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的审计报告)。

(五)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六)土地权属调整协议或土地权属认定书。

(七)项目竣工后影像资料。

第四十一条 省国土资源厅根据验收情况和项目计划完成情况。于每年年底予以总结和公布。

第四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纳入省级补充耕地储备库,市、县(区)投入配套资金的,按照投入资金的相应比例分摊。新增耕地要严格加以保护,不断提高质量,符合条件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新增耕地与其它农用地应及时加以利用,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

第四十三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申报单位要制定、落实好后项目工程后期管护措施与责任,并与乡镇、村签订项目工程管护责任状。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巡查稽查、项目管理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明确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责任目标,并对项目实施和责任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第四十五条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机构应当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

第四十六条 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承担单位要定期检查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内容主要有:制度执行情况、实施进度情况、工程质量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资料建档情况,每个季度一次,书面报告所在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和省国土资源厅。省辖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每半年对本辖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书面报告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应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负责项目施工报表的催报和汇总工作,按季度向省国土资源厅提交项目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第四十七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及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机构应建立对项目测绘、设计、监理、施工、审计等专业机构的业绩考核、诚信考评等制度,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四十八条 在项目实施中发现有虚报项目新增耕地面积、谎报项目完成情况、截留或挪用资金等行为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损失和影响的相关责任人,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形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九条 规划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机构和审计单位等在项目立项核查、规划设计和变更、项目预算、施工、监理、结(决)算、审计等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一经发现暂停两年从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工作。情节严重的在全省范围内永久性禁止从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相关工作。情节特别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规定,制定本级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办 法,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原《安徽省省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八日

第三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好耕地开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

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国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财政部分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包括

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

重点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

示范项目是指国家在耕地开发中,为完成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改

革、创新任务,具有示范作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补助项目是指国家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 项目的审查确定和组织实施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土地利用计划;

(四)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的审查确定、项目计划与预算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项目终验等管理工作;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

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五条 国家对项目建设实行一年一定制度。新建项目实行申报与审定,续建项

目实行核定。

第六条 各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

使用费收入预算负责组织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须经地(市)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集中报国土资源部。项目申报实行一年一报,每年申报时间

为第四季度。

申报项目原则上以重点项目为主,示范项目与补助项目为辅。对于土地违法严重,

造成耕地大量减少的地区,不应安排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条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重点项目申报条件

1、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击破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

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

2、建设规模:

土地开发:丘陵山区100-600公顷(1500-9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

积不少于20公顷(300亩),片场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6000-30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50公顷(750亩),片

块不超过10片。

土地整理:丘陵山区100-1000公顷(1500-15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

面积不少于40公顷(6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6000-30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900亩),片

块不超过10片。

土地复垦:丘陵山区60-400公顷(900-6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3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200-1000公顷(3000-15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9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3、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土地整理净增耕地

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

l

4、资金配套:国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安排投资。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原则上按1:1比例配套,其中地方资金省、地、县级资金配套比例由各省(区、市)确定。地方配套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配部分和其它耕地开发有

关的资金以及社会筹资。

l

(二)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l

1、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们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发行等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项目具有代表性。 l

2、管理工作:项目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关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下策配套、

管理机制与手段、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工作比较突出。

l

3、建设规模:不高于重点项目同等类型建设规模。

l

4、资金配套:国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安排投资。项目投资以中央资金为主,地方进行资金配套。地主配套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配部分

和其它与耕地开发有关的资金以及社会筹资。

l

(三)补助项目申报条件

l

1、项目所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受灾地区。通过项目建

设,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当地经济。

l

2、建设规模:项目相对集中连片,丘陵山区100公顷(1500亩),平原地区200

公顷(3000亩)以上。

l

3、资金配套:国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其余资金由各省(区、

市)根据地方各级财力自行解决。

l 第八条 项目申报要求:

l

(一)规划建设期: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规划建设期不超过3年,补助项目规划

建设期一般为1年。

l

(二)资金使用范围:符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及有关规定。

l

(三)投资额度:依据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投资测算,但项

目投资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预算标准。

l

(四)项目评估论证:重点项目与示范项目应由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可

行性组织评估论证。补助项目可不予评估论证。

l 第九条 项目申报材料:

l

(一)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报告;

l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评估意见;

l

(三)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

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审核意见;

l

(四)涉及土地开发的有关批复文件;项目总体规划图、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

用现状图;

l

(五)其它有关资料(如有关影像资料等)。

l 第十条 国土资源部根据项目计划与预算,每年对续建项目进行核定。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上报核定续建项目所需材料,上报材料时间为每年

7月。核定续建项目的上报材料包括:

l

(一)项目计划与预算实施情况;

l

(二)续建计划任务;

l

(三)配套资金承诺意见。

l 第三章 项目审查和项目计划与预算下达

l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其中,对建设规模超过600公顷(9000亩,含9000亩)的重点项目组织进行评估,符合规定要求的,纳入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备选库);并通知有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申报单

位,按规定要求编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和预算,逐级上报。

l 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和预算进行审核,将审核同意的项目排列优先顺序,报国土资源部。每年上报时间不迟于5月底。 l 第十二条 国土资源部对上报的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和预算进行审查,符

合部有关规定的,纳入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初审库)。

l 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预算、项目入库(初审库)情况、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等,

组织编制国家项目计划与预算,并通过部专题会议或部长办公会议确定。 l 国家项目计划与预算中的项目是在各省(区、市)推荐意见的基础上,从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初审库)中筛选。

l 对于续建项目在项目承担单位按时保质完成上一项目计划任务与预算且上报材料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按原批准的项目建设规模与期限,纳入项目计划和预

算。

l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部将国家项目预算报关财政部,经同意后,收财政部和国

土资源部共同下达项目计划与预算。

l 下达执行的国家项目计划与预算中的项目纳入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预算

库)并予以公告。

l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l 第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批准下达的计划与预算,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

领导下,组织项目实施。

l 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与预算和申报的项目计划与预算不一致的,项目申报单位应按批准的项目计划与预算执行,并将实施方案逐级上报国土资源部备

案。

l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应实行公告、工程招投标、项目法人、工程监理等管理制度。 l 项目实施应采取合同管理方式。由项目申报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实施合同,

并按照合同规定严格管理。

l 第十七条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半年组织项目申报单位向国

土资源部报告项目的实施情况。

l 第十八条 项目计划与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得修改。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

的,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l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前应明确土地权属关系,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作权属调整;项目竣工后,应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及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

变更调查和登记发证等工作。

l 第五章 项目验收及成果管理

l 第二十条 年末或项目竣工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与预算,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及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项目的

验收或竣工验收。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做好项目的结算或决算工作。 l 项目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执行情况、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配套与使用情况、土地使用管理与工程管护措施、土地权属管理、

档案资料管理等。

l 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采取自下而上方式进行。

l

(一)自查。项目计划任务完成后,县(市、区)或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自主,自主完成后,向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

将自查情况和有关材料一并一报。

l

(二)初验。有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验收组,对自查成果进行初验。在本省(区、市)范围内,所有项目初验后,将所

有项目的建设与初验情况进行汇总,报国土资源部。

l

(三)终验。国土资源部根据省(区、市)初验情况,组织进行项目终验。其中,

补助项目委托有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终验。

l 国土资源部根据项目验收情况对项目计划与预算完成情况予以总结和公布。 l 第二十二条 国土资源部在组织进行项目终验后确认项目任务完成的,作为该项目下一续建的依据;确认项目规划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颁发项目合格证书。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隔膜期整改;规定期限内不纠正的,停止安排下一项目计划并取消项目所在县(市、区)申报项目资格。发现有截

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l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将新增耕地纳入省级补充耕地储备库。使用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形成的新增耕地不得作为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补

充耕地指标。

l 第二十四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要严格加以保护,并不断提高质量,符合条件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新增耕地与其它农用地应及时加以利用,未确定

土地使用权的,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

l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做好项目成果有关档案管理工作,从项目申报到验收

通过的有关文件和资料,要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l 第六章 附则

l 第二十六条 各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规定,制定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配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的管理办法,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l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l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这日起施行。

第四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

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0]3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发耕地开发工作,部研究制定了《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告部耕地保护司。

二000年十一月七日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切实做好耕地开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国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财政部分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包括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

重点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示范项目是指国家在耕地开发中,为完成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任务,具有示范作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补助项目是指国家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

项目的审查确定和组织实施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土地利用计划;

(四)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六)因地制宜,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的审查确定、项目计划与预算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项目终验等管理工作;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五条 国家对项目建设实行一年一定制度。新建项目实行申报与审定,续建项目实行核定。

第六条 各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预算负责组织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须经地(市)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集中报国地资源部。项目申报实行一年一报,每年申报时间为第四季度。

申报项目原则上以重点项目为主,示范项目与补助项目为辅。对于土地违法严重造成耕地大量减少的地区,不应安排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

第七条 项目申报条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重点项目申报条件

1、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

2、建设规模:土地开发:丘陵山区100-600公顷(1500-9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3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6000-30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50公顷(75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土地整理:丘陵山区100-1000公顷(1500-15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40公顷(6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400-2000公顷(6000-30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9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土地复垦:丘陵山区60-400公顷(900-6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20公顷(300亩产),片块不超过10片;平原地区200-1000公顷(3000-15000亩),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60公顷(900亩),片块不超过10片。

3、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

4、资金配套:国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安排投资。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原则上按1:1比例配套,其中地方资金省、地、县级资金配套比例由各省(区、市)确定。地方配套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配部分和其它与耕地开发有关的资金以及社会筹资。

(二)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1、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项目具有代表性。

2、管理工作:项目所在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政策配套、管理机制与手段、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工作比较突出。

3、建设规模:不高于重点项目同等类型建设规模。

4、资金配套:国家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安排投资。项目投资以中央资金为主,地方进行资金配套。地方配套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配部分和其它与耕地开发有关的资金以及社会筹资。

(三)补助项目申报条件

1、项目所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受灾地区。通过项目建设,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当地经济。

2、建设规模:项目相对集中连片,丘陵山区100公顷(1500亩)以上,平原地区200公顷(3000亩)以上。

3、资金配套:国家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其于资金由各省(区、市)根据地方各级财力自行解决。

第八条

项目申报要求:

(一)规划建设期: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规划建设期不超过3年,补助项目规划建设期一般为1年。

(二)资金使用范围:符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

(三)投资额度:依据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投资测算,但项目投资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预算标准。

(四)项目评估论证:重点项目与示范项目应由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组织评估论证。补助项目可不予评估论证。

第九条

项目申报材料:

(一)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报告;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评估意见;

(三)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审核意见;

(四)涉及土地开发的有关批复文件;

(五)项目总体规划图、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六)其它有关资料(如有关影像资料等)。

第十条 国土资源部根据项目计划与预算,每年对续建项目进行核定。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上报核定续建项目所需材料,上报材料时间为每年7月。核定续建项目的上报材料包括:

(一)项目计划与预算实施情况;

(二)续建计划任务;

(三)配套资金承诺意见。

第三章 项目审查和项目计划与预算下达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其中,对建设规模超过600公顷(9000亩,含9000亩)的重点项目组织进行评估,符合规定要求的,纳入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备选库);并通知有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项目申报单位,按规定要求编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和预算,逐级上报。

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和预算进行审核,将审核同意的项目排列优先顺序,报国土地资源部。每年上报时间不迟于5月底。

第十二条 国土资源部对上报的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计划和预算进行审查,符合部有关规定的,纳入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初审库)。

第十三条 国土地资源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预算、项目入库(初审库)情况、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等,组织编制国家项目计划与预算,并通过部专题会议或部长办公室会议确定。

国家项目计划与预算中的项目是在各省(区、市)推荐意见的基础上,从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初审库)中筛选。

对于续建项目,在项目承担单位按时保质完成上一项目计划任务与预算且上报材料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按原批准的项目建设规模与期限,纳入项目计划和预算。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部将国家项目预算报送财政部,经同意后,由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下达项目计划与预算。

下达执行的国家项目计划与预算中的项目纳入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预算库)并予以公告。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与预算,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项目实施。

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与预算和申报的项目计划与预算不一致的,项目申报单位应按批准的项目计划与预算执行,并将实施方案逐级上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应实行公告、工程招投标、项目法人、工程监理等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应采取合同管理方式。由项目申报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实施合同,并按照合同规定严格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半年组织项目申报单位向国土资源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第十八条

项目计划与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得修改。因特殊原因需调整的,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前应明确土地权属关系,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作权属调整;项目竣工后,应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及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变更调查和登记发证等工作。

第五章 项目验收及成果管理

第二十条

年未或项目竣工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与预算,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及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项目的验收或竣工验收。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做好项目的结算或决算工作。

项目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执行情况、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配套与使用情况、土地使用管理与工程管护措施、土地权属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

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采取自下而上方式进行。

(一)自查。项目计划任务完成后,县(市、区)或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自查;自查完成后,向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将自查情况和有关材料一并上报。

(二)初验。有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验收组,对自查成果进行初验。在本省(区、市)范围内,所有项目初验后,将所有项目的建设与初验情况进行汇总,报国土资源部。

(三)终验。国土资源部根据省(区、市)初验情况,组织进行项目终验。其中,补助项目委托有关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终验。

国土资源部根据项目验收情况对项目计划与预算完成情况予以总结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 国土资源部在组织进行项目终验后确认项目任务完成的,作为该项目下一续建的依据;确认项目规划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颁发项目合格证书。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规定期限内不纠正的,停止安排下一项目计划并取消项目所在县(市、区)申报项目资格。发现有截留、挪用和挤占项目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纳入省级补充耕地储备库。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形成的新增耕地不得作为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

第二十四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要严格加以保护,并不断提高质量,符合条件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新增耕地与其它农用地应及时加以利用,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做好项目成果有关档案管理工作,从项目申报到验收通过的有关文件和资料,要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各省(区、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规定,制定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分配部分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办法,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云府登331号

大政办发〔2007〕29号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

理办法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试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登记(云府规登准〔2007〕30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九日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补充耕地工作,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州级(含州本级)以下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政府投资、用地单位和个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或土地复垦义务以及社会投资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

(一)重点项目: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二)补助项目:指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支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审论证、计划下达、项目实施及竣工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开发计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负责组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定、项目计划与项目投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及项目初验。

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实施、自查等工作。

第五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集中申报。新建项目实行申报和审定,续建项目实行核定。 第六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已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

(二)以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复垦损毁耕地为主;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五)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县乡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积极性高,后续利用措施可行;

(六)项目投资标准不超过该类工程国土资源行业预算定额标准。

第七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备土地开发整理所必需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正在实施。

(二)建设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面积原则上在20~200公顷之间,可不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3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三)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40%。

(四)建设期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期限原则不得

第八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程序:

(一)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申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报州级国土资源部门;

(二)州级国土资源部门从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中组织部分专家现场踏勘、论证和审查,根据项目条件进行筛选入库(占补库);

(三)入库项目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并向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组提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计划和资金安排方案;

(五)州级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组批准的计划和方案,共同下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和支出预算。

第九条 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须提交下列资料:

(一)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关于项目立项申请的文件;

(二)立项申请表;

(三)项目建议书;

(四)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和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五)涉及未利用地开发的相关批准文件;

(六)反映项目区轮廓和现状的影像、图片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和项目预算按国家、省相关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编制。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能满足项目施工招投标的需要。

第十一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专家论证评审制等项制度。

第十二条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专业机构的服务和监督作用,鼓励具有正规国家资质的项目工程设计机构、工程监理机构、会计审计事务机构、招投标机构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项目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预结算、审计等工作。

承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的单位,必须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四级以上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建筑施工等资质。

第十三条 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采取市场运作机制确定。项目施工单位按招标方式确定;项目监理单位可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

第十四条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规划和支出预算。不得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和预算,确有必要变更规划设计和预算的,须经专家组审查通过后,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项目实施前搞好土地权属核实工作,编制和落实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权属调整应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项目建设完成后,应按照调整方案和协议,及时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工作。

第十六条 项目资金严格按《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国土资财〔2002〕16号)的要求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严禁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

第十七条 项目支出预算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前期工作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6%核定;竣工验收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3%核定;业主管理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和竣工验收费四项费用之和的2%核定;不可预见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三项之和的2%核定。

州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费,按经批准的项目预算投资总额的2%核定,在州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中列支,并在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设立财政专户,专项用于组织、实施、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而需要暂停或终止施工的,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及时向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经领导组批准后,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清算,清算后剩余资金按原拨款渠道上缴。

第十九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后,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在30日内完成自查,并按有关规定做出项目资金决算,向州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接到验收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上报省级国土资源部门验收。

第二十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文档管理情况等;

(三)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四)竣工验收图、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

(五)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六)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竣工验收组提供以下备查材料:

(一)项目竣工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与有关图、表;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立项申请及相关批准文件;

(五)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书;

(六)项目实施方案;

(七)有关合同书、协议书和任务委托书;

(八)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

(九)项目工程质量监理、检验有关资料;

(十)项目投资预期效益情况报告;

(十一)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十二)有关影像资料;

(十三)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下达项目验收文件后,其新增耕地指标纳入大理州新增耕地储备库,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第二十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形成的文件、资料、图件和多媒体光盘,由项目承担单位和州国土资源部门分别立卷归档。

第二十四条 在大理州实施的国家、省投资项目,按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规定,结合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大理州内经国家、省、州、县批准立项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范围主要包括农田土建、水利、电力、道路、林网、桥梁等骨干工程。组织项目区农民群众完成的简单、少量田间平整和植树造林等零星、分散的辅助性工程不在招投标范围之列。

第三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平等的条件下,各投标单位之间就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社会信誉和工程报价等情况开展竞争。投标单位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形式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

第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投标基本程序:确定招标机构或委托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发放或出售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

第五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一般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需要,成立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项目施工招投标的领导和管理。

驻国土资源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应当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的监督。

第二章 招标

第七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人是指依法提出施工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具备招标能力的,可以授权的方式,委托具备项目施工招标能力的单位作为招标代理人,具体负责招标工作。

第八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施工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二)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审批或核准手续的,已经审批或核准;

(三)资金已落实;

(四)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方案无争议;

(五)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第九条 招标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但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的能力;

(二)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概预算、财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技术力量;

(三)有组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的能力;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如招标人不具备上述条件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自行组织招标的,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招标代理机构应择优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为招标人指定代理机构。

第十一条 采用代理招标的,招标人必须与招标代理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招标人应当向招标代理机构提供招标所需的有关资料并支付委托费,委托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由双方当事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第十二条 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并在其资格等级范围内提供以下服务:

(一)拟订招标方案、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

(二)审查招标人资格;

(三)编制标底;

(四)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

(五)组织开标、评标,协助招标人定标;

(六)草拟合同;

(七)招标人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大理州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招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在州级以上的电视或报刊上发布招标公告。

第十四条 招标公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二)招标项目的名称、内容、规模、资金来源;

(三)招标项目的施工地点和工期;

(四)获取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的地点和时间;

(五)对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收取的费用标准;

(六)对投标人的资质等级或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

第十五条 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须知;

(二)合同主要条款;

(三)招标文件格式;

(四)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应当提供工程量清单;

(五)技术条款;

(六)设计图纸;

(七)评标方法和标准;

(八)投标辅助材料及其他材料。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并用醒目的方式标明。

第十六条 招标文件发出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修改或补充,至少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5天内书面方式通知所有投标单位。需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应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十七条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采取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第十八条 经资格预审后,招标人应当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告知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并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预审结果。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

经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第十九条 资格审查应主要审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是否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二)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资金、设备和其他物质设施状况,管理能力,经验、信誉和相应的从业人员;

(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四)没有被依法取消投标资格和严重违约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第二十条 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应当符合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规范和规程的要求。除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外,不得出现针对某一潜在投标人或排斥某一潜在投标人的内容。

预算编制必须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05〕169号)的规定编制。

第二十一条 按照《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应当进行前置审计的招标项目,前置审计价作为工程控制价。不需进行前置审计的项目,以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价作为工程控制价。

投标报价在工程控制价的0~-10%区间的为有效报价。

第二十二条 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的合理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第三章 投 标

第二十三条 投标人是指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招标人的任何不具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单位),或者为招标项目的前期准备或者监理工作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任何法人及其任何附属机构(单位),都不得参加该招标项目的投标。

投标人之间应当不存在隶属关系。

第二十四条 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二十五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投标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标函;

(二)施工组织设计; 

(三)投标报价、报价细目及与报价有关的技术文件;

(四)商务和技术偏差表;

(五)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其他内容。

投标文件应加盖公章和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印章。

第二十六条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等。

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0%,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超出投标有效期30天。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

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招标机构将不予受理其投标。

第二十七条 投标文件应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截止日期前密封送达。投标人有权要求招标人提供签收证明。招标人应对收到的投标文件签收备案。在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3个的,招标人可以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重新招标后投标人仍少于3个的,属于必须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报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第二十八条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九条 投标人之间不得互相串通投标。下列行为属投标人串通投标报价:

(一)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

(二)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

(三)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四)投标人之间其他串通投标报价的行为。

第三十条 下列行为属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一)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

(二)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

(三)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四)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第三十一条 投标不允许二次报价,即在投标报价上不允许再次进行优惠。

第四章 开标、评标与中标

第三十二条 开标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公开进行。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全部评标委员会成员、相关单位代表和投标人参加。

第三十三条 开标时,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开启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技术目标及其它内容。

第三十四条 开标过程应记录在案,招标人和投标人的代表在开标记录上签字。

第三十五条 招标人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从大理州建设工程招标评委专家库和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和招标人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9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二,招标单位代表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派员监督。

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 招标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工作。 

第三十七条 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评标委员会初审后按废标处理:

(一) 投标报价在工程控制价的0~-10%区间之外的;

(二)无单位盖章并无法定代表人(或无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的;

(三)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关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

(四)投标人递交两份或多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件,或在一份投标文件中对同一招标项目报有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的,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备选投标方案的除外;

(五)投标人名称或组织机构与资格预审时不一致的;

(六)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

第三十八条 评标委员会应依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评审和比较。

骨干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的评标,一般宜采用专家评审打分综合评标法,从报价、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打分,运用权重平均或算术平均法计算综合得分。

第三十九条 评标设置中标基准价,以与中标基准价最接近的三家投标人进入详细评审,以详细评审结果推荐中标候选人,经评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人作为第一候选人,并依次选取第

二、第三中标候选人。

(一)中标基准价=工程控制价×(1-A)×40%+工程控制价×(1-B)×30%+投标综合价×30%。中标基准价和投标报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A值由招标单位在开标前从0~20%的范围内提出三个期望值,交评标委员会结合工程情况讨论通过后,在开标现场由公证人员随机抽取一个值作为A值。

B值为预期市场利润空间,开标时由有效投标单位分别在8%、9%、10%、11%、12%、13%、14%、15%、16%中随机抽取,各抽取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B值。

(二)投标综合价的确定。所有有效投标报价中,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报价之后,剩余报价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投标综合价。

第四十条 排序时如出现两家有效报价排序并列第一,则按以下原则确定排序:

(一)若一家报价高于中标基准价、一家报价低于中标基准价,则低于中标基准价的排序第一,高于中标基准价的排序第二。

(二)若两家报价同时高于或低于中标基准价时,则由两家投标人抽签确定排序。

有效报价少于3家时,不能计算中标基准价,按以下办法确定中标候选人:有效报价为2家时,按报价从低到高顺序排定中标候选人;有效报价为1家时,推荐为唯一中标人;有效报价为0家时,在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中优先推荐低价中标或重新招标。

第四十一条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有意见分歧时,实行投票表决,以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评委意见为准。

第四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评标报告应当如实记载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和数据表;

(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三)开标记录;

(四)符合要求的投标一览表;

(五)废标情况说明;

(六)评标标准、评标方法或者评标因素一览表;

(七)经评审的价格或者评分比较一览表;

(八)经评审的投标人排序;

(九)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与签订合同前要处理的事宜;

(十)澄清、说明、补正事项纪要。

第四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应当限定在1至3人,并标明排列顺序。招标人应当接受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不得在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之外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第四十四条 评标委员会经评标,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招标人应当按照本办法重新招标。 第四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人据此在开标之日后15天内与招标人签订书面《施工合同》和相关文件。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六条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拒绝签订书面合同的,其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第四十七条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招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包。

第四十八条 开标时,必须邀请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请公证部门进行公证,并办理必要的公证手续。

第四十九条 招投标结束后,招标人应当自发出中标通知后15日内,向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提交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招标范围;

(二) 招标方式和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体;

(三) 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技术条款、评标标准和方法、合同主要条款内容;

(四) 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评标报告;

(五) 中标结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招标人存在隐瞒招标真实情况、串通某一投标人排斥其他投标人、索贿受贿、泄露有关评标情况、任意终止招标的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给投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 投标人存在提供虚假投标材料、串通投标、采用不正当手段妨碍、排挤其它投标人、向招标人行贿的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投标人1~3年的投标资格。

第五十二条 招标人不履行与中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违法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工整顿。

第五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礼金或其他好处、向投标人透露有关评标情况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资格,并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关于合同纠纷,合同双方事先应有约定的协商解决方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合同纠纷,合同双方应首先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协商解决;通过协商难以解决的,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各县(市)及其他渠道投资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82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2005〕169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颁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国土资财〔2002〕1号)等文件精神及国家、省有关预算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资金是指国家、省和州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和补助项目所拨付的资金。

第三条 项目资金属政府基金,实行预决算管理,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

第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决算的编制办法和具体报表格式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为组织、实施、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和州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费等。

(一)前期工作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工程施工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项目立项审查及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项目勘察、施工设计费、土地清查费、项目招标费和工程监理费等,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6%核定。

(二)工程施工费,是指实施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等各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发生的支出,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各种税金。

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直接费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施工机械费;其他直接费主要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和施工辅助费。

间接费由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现场经费等组成。

(三)竣工验收费,是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的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的编制及决算的审计费,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基本农田重划及标志设定费等,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3%核定。

(四)业主管理费,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所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等,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和竣工验收费四项费用之和的2%核定。

(五)不可预见费,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人工、材料、设备和工程量等发生变化而增加的费用,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三项之和的2%核定。

(六)州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经费,按经批准的项目预算投资总额的2%核定,在州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中列支,并在州国土资源部门设立专户,专项用于州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 第六条 项目资金可用于购置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配套的设备,但不得用于其他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置、对外投资、赞助和捐赠,支付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七条 土地开发整理资金按项目进行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是指实施项目过程中耗费的全部支出,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

(一)直接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工资性津贴、劳动保护费和必要的奖励资金等。

(二)直接材料费,是指工程直接耗用的材料、燃料及动力、工具、器具和其他消费性物品等。

(三)其他直接费,是指工程实施中发生的运输费、外部施工费、图纸资料费、用于工程施工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设施安装费及与工程有关的税费、财务费、工程监理费和工程取费等。

(四)管理费,是指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等。

第八条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资金拨付,监督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第九条 资金按照项目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项目开工前,按照项目总投资的30%拨付启动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前,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60%拨付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的10%资金。

第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和支出预算,合理安排项目资金的使用,不得擅自扩大项目支出范围,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项目承担单位超预算支出,一律不予补助。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季向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州级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十一条 终了,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编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支出决算。

年终未完工项目资金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十二条 项目完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州土地开发整理专家组对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查。项目经验收合格后实现的资金结余按原拨款渠道退回。 第十三条 项目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终止,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州土地开发整理专家组对项目进行清算;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清算后剩余的资金按原拨款渠道退回。

因项目调整而节余的项目资金,由项目承担单位按原拨款渠道退回。

第十四条 州级财政部门、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并对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五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要主动接受对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

第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坐支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和终止项目实施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经济、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的监督管理,健全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制度,保证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结合大理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的资格认定、入库及专家库的组建、使用、管理活动。

专家库由州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建。

第三条 专家库专家为项目审查、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等提供咨询、评估、论证服务,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第四条 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愿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技术服务;

(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5年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

(三)熟悉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熟练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身体健康;

(五)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在以往的工作中无不公正、不廉洁行为,能适应工程现场踏勘及大工作量的评审工作。

第五条 专家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专家总数不得少于30人,且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二)能满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需要的专业分类,即专家库专家的知识结构应当涵盖土地管理、经济、财会、农田水利、测绘、土壤、建筑设计、岩土工程、建筑造价、林政、环保、计算机等专业;

(三)满足异地抽取、随机抽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需要的必要设施和条件;

(四)有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第六条 专家库专家由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组成员单位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中产生。其中州级财政、审计、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各4 人,州级国土资源部门10人。

专家入选专家库,采取个人自推荐和单位推荐两种方式。采取单位推荐方式的,应当征得被推荐人同意。

个人自荐书或单位推荐书应当存档备查。个人自荐书或单位推荐书应当附有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第七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对自荐人或被推荐人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报经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组批准,颁发专家聘任书,任期为三年。在任期内能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突出者,期满后可续任。

第八条 州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为每位入选专家建立档案,详细记载专家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情况。

第九条 对专家实行考核制度,每年考核一次,进行动态管理。专家因身体健康、业务能力、信誉、或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胜任或正常履行土地开发整理专家工作的,应及时停止其参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活动,并予以解聘。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享有以下权利:

(一)接受国土资源部门聘请,担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组成员,在其组织下按分工履行职责;

(二)依法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可研、规划设计、预算、招投标、竣工验收等进行独立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不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预;

(三)对评审过程中的各种不公正行为向国土资源部门、监察部门反映和举报;

(四)对专家库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一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负有以下义务:

(一)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可研、规划设计、竣工验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提出个人意见并对其负责;

(二)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三)遵守工作纪律,参加评标活动时,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其他情况;

(四)服从管理、自觉接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二条 专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专家的资格。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评审工作累计两次的;

(二)在评审中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的。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州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 土地开发整理办法通知 ——————————————————————————

抄送: ( 州委办、人大办、政协办,州纪委,州法院、检察院,大理军分区,州委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 (共印270份) ——————————————————————————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5月10日印发 ——————————————————————————

校对:杨斌

上一篇:停产期间节约降耗方案下一篇:土地转让合作意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