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简报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干部下基层简报范文

简报第41期 干部下基层 创先争添活力

第41期

中共金洞管理区委员会创先争优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3月29日

干部下基层 创先争添活力

白果市乡全面拉开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序幕,并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按照市委开展“两万干部下基层、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的部署及管理区党委关于在全区开展“区乡干部下农村、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的会议精神,驻白果市工作组人员快速进驻到白果市乡,在较短时间内安好“家”,认真开展调研,为活动开展打好基础。

一、争取领导重视,统一思想行动。金洞管理区“区乡干部下农村、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驻白果市工作组由 1

管理区党委副书记郑增启同志带队,于3月10日入驻白果市乡团结村,上午与白果市乡党委、政府和团结村村支“两委”就活动开展进行了专题座谈,就活动开展的目的、任务、步骤进行了探讨,乡、工作组、村都形成了统一思想,就活动开展明确了方向。

二、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此次管理区“区乡干部下农村、服务发展促和谐”活动,管理区为团结村带来项目资金1万元,用于团结村改水、改厕项目。驻白果市工作组进队后,将团结村的改水、改厕作为此次活动的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汇总后得知,全村10个村民小组280户960人,山林面积3000余亩,稻田900余亩,现需改水、改厕的约为1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6%根据乡、村制定的意见要求需改水、改厕的村民,本人必须写好申请上交村委会,村委会形成汇总表后连同村民的申请书一并上报至乡政府,便于统一开展工作。乡村同时明确,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村民改水、改厕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落实项目资金400-500元。

三、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3月1 4日下午,驻白果市工作组、白果市乡党委书记徐天柱及驻村领导、驻村

干部冒着冻雨实地查看了大源岭村村级阵地建设,就建设进度、质量等情况进行了商谈。乡党委和工作组就大源岭村村党支部建设和出席白果市乡第九次党代会的党代表选举作了详细了解。3月1 5日,市“两万干部下基层、服务发展促和谐”驻金洞工作组组长、市林业局副局长何永明和管理区领导黄守成等冒着雨雪至白果市乡仁光村驻点,听取了白果市乡仁光村的情况介绍,并祭拜了白果市乡红军烈士墓,为仁光村的建设和白果市乡的发展献计献策。3月16日,驻白果市工作组、白果市乡乡长刘金红及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步行至长田方村,就该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就长田方村党支部建设和出席白果市乡第九次党代会的党代表选举作了详细了解。3月17日,驻白果市工作组人员在白果市乡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王美奇及乡民政救助站人员的陪同下,就团结村的困难群众进行了调研,团结村280户960人,享受低保的就有24户55人,五保户4户,目前该村比较贫困的还有7户,尚未得到低保救助。

四是严守工作纪律。驻白果市工作组进队后,召开了工作组成员会议,要求组员严格按要求做到“五带头、五

不准”,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科技知识及中央1号文件;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做艰苦朴素、勤奋工作的表率;带头尊重当地干部和群众。不准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准参与赌博活动;不准收受当地群众的土特产;不准收受红包礼金;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所有开支。

第二篇:下基层简报

第3期

海南区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5月4日

海南区实施“五四五”工作模式

全面安排部署党员干部“下基层

办实事转作风”活动

为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海南区按照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实际,以“五联共建”、“四层联动”和“五个着力”,确保下基层活动取得实效。

一、实施“五联共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组织结对联建。结合实施下基层结对共建活动,在“多帮一”结对互帮

- 1 -

基础上,建立共建联合型党组织,形成以社区(村)为主体,共建单位为成员的党组织共同体,实行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共建社区(村)联合党组织委员的党建工作模式。联合党组织实行书记“轮值”制度,每月确定1名委员担任联建党组织书记,定期召开结对共建工作联席会议。二是组织生活联过。开展以“共过一次组织生活、共上好一堂党课、慰问一批困难党员群众、选派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履行一个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开放互动互融。三是党员干部结对联帮。实行区级领导干部至少帮扶2户以上困难家庭,普通党员干部结合具体情况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工作机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困难。四是资源信息联享。要求下基层单位协同推进社区(村)办公场所、活动阵地、教育培训、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合理的配置和共享资源。同时,要求下基层单位要将活动场所向社区(村)党组织开放,有序引导党员跨支部、跨领域参加组织生活。五是服务活动联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等制度。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义工、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二、实施“四层联动”,服务基层转变作风。推行“区级领导、科级干部、代表委员、在职党员干部”的“四层联动”下基层服务模式,将工作重心放在一线,全力促进干部在基层锻炼、- 2 -

作风在基层转变、成果在基层检验的工作目标。一是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下基层。进一步健全完善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镇(街道)和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结合区级领导工作分工,把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开展工作比较困难的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点,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进整体工作提高。二是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共建下基层。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要以“结对共建”为契机,深入到社区 (村)开展工作,既要重视对社区(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帮带,也要注重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上给予支持和指导。具体要做好“三帮一扶”: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帮助社区(村)做好升级晋位、示范群体创建工作;结合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帮助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结合“双链双推”活动,帮助农区党员和群众创业致富。要求各下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提供倾斜政策和优质服务,在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进行扶持。三是代表委员搭建平台下基层。建立健全了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探索在社区(村)建立代表委员工作室,设立代表委员接待日,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基层更好地履职搭建平台。要求代表委员定期在社区 (村)中开展建言献策“金点子”活动,对于收集到的民意信息以建议、意见书的形式向区委、镇(街道)党(工)委报告,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四是在职党员干部社区报到下基层。实行居住在海南区的到所在社区(村)报到,居住地不在海南区的到单位联系的社区(村)报

- 3 -

到的在职党员干部双重管理工作机制。要求各社区(村)建立党员干部活动联络站,根据在职党员按照分区域活动和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原则,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认领一个服务岗位,按照要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实利在职党员干部“两卡一表” 管理(下基层党群联系卡、在职党员干部下基层登记卡、在职党员干部下基层社区(村)活动情况反馈表)。

三、实施五个着力,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一是着力推进办实事项目。要求下基层单位紧密结合所联系的社区(村)和自身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与结对社区(村)“两委”班子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带项目,送资金;带技术,送服务;带信息,送岗位;带感情、送温暖;带医疗、送健康;带节目、送文化。,”共同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实事项目,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期盼、最渴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着力调研走访民情。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进基层,深入农村、社区和联系点走访群众,原则上普通党员干部每月走访群众2户以上,科级党员干部走访群众5户以上,要求结对社区 (村)大多数群众在活动期间都有党员干部走访。为增强走访工作的实效性,统一制订了党员干部下基层《民情日记》,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及时汇总上报。三是着力落实基层蹲点制度。全面推行科级以上党员干部驻社区(村)蹲点调研指导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求下基层党员干部做到“四个一”,既:协助蹲点社区(村)组建一支由老党员、退休干部职工、困难群众等各- 4 -

个层面组成的信息员或调解员队伍;深入社区 (村),工作在社区 (村),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实地走访,摸清一批基层存在的矛盾纠纷、信访热点、社会治安、生产生活困难等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与社区 (村)干部共同商讨,制定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认真总结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提出新对策,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并明确要求下基层的区级领导干部每年驻社区(村)蹲点时间不少于7天,区直单位负责人驻社区(村)蹲点时间不少于12天。四是着力排查一批矛盾纠纷。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帮助基层开展以“问计解结、问困解难、问情解忧 ”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 ”下访活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排解群众遇到的难处,化解影响稳定的难题。重点要求下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既:推动在职党员干部参与网格化管理,把到社区报到的党员组织到网格服务团队中,开展“领办一件民生实事、调解一起矛盾纠纷、提出一则科学发展良策”为主要内容的网格服务等活动;做好政策法律宣传、解释、咨询和服务工作,特别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的政策法规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疏导群众情绪,消除群众各种顾虑,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对发生的矛盾纠纷不推诿,耐心细致地解释解决,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五是着力增强基层服务功能。要求,社区方面围绕“三有一化”建设,突出抓好

- 5 -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参加志愿者服务;重点协助社区党组织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培育社区志愿者、群众文体、扶老助残服务等社会组织,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服务指南、规范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下基层单位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协助社区建立完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高社区信息化建设水平。要求,农区方面重点帮助健全规范落实“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两落实”的各项配套制度;积极协调财政、金融、企事业等单位,通过建立“互助合作社”、“产业协会”、“党员互助链”等方式,帮助农区居民解决春耕、秋收、销售等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6 -

第三篇:下基层简报6

第6期

海南区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5月10日

海南区围绕“下”“办”“转”三个方面

配套制订15项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

作风”工作制度

为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海南区委在借鉴以往学习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围绕党员干部“基层怎么下”、“作风怎样转”和“实事如何办”三个方面,整体把握、统筹考虑、综合配套,制订了15项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工作制度。

一、围绕党员干部“基层怎么下”的实际,研究制订了6

- 1 -

项“下基层”制度。一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在职党员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实施了区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由所在单位党组织主体管理、社区(村)党组织协助管理的双重管理工作机制。并明确了单位党组织和社区(村)党组织在党员干部双重管理中的职能职责和在职党员干部在社区(村)中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实行了在职党员干部“两卡一表” 管理(下基层党群联系卡、在职党员干部下基层登记卡、在职党员干部下基层社区(村)活动情况反馈表)工作方式。二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员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为每名区级领导干部确定了1个基层联系点和2户困难户,并明确规定全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个月;实行科级干部定点联系对口联系社区(村)和1户困难户,并明确规定全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3个月。同时,明确了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帮扶群众的方式、目标、任务。此外,统一制作了《党群联系卡》,将党员干部个人信息列于卡上,方便基层和群众联系。三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实施了党员干部定期向群众宣讲政策、定期与群众交流谈心、定期和群众开展活动的“三个定期”联系群众工作模式。并实行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定期报告工作机制,要求党员干部每月向支部报告联系群众情况、支部每季度向基层党(工)委报告支部联系群众情况、基层党(工)委每半年向区委报告党(工)党联系群众情况。四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代表- 2 -

委员联系党员群众制度》,为充分发挥市、区、镇三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党员群众的优势,结合“下基层”活动,在社区(村)建立“代表(委员)工作室”,进一步搭建代表委员下基层工作平台。同时,要求“两代一委”结合市、区、镇三级当前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每月深入社区(村)开展1次建言献策“金点子”活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五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联合党组织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区域化党建工作,明确要求下基层单位与联系社区(村)建立共建联合型党组织,形成以社区(村)为主体,共建单位为成员的党组织共同体。实行了结对共建党组织书记“轮值”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轮值方式,明确了轮值内容,并精心设计了以共过一次组织生活、共上好一堂党课、慰问一批困难党员群众、选派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行一个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载体。六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在实施下基层结对共建活动的基础上,强化联合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要求下基层单位要选派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党建工作的机关干部,担任共建社区(村)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基层党组织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建设,协助做好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

二、围绕党员干部“作风怎样转”的实际,研究制订了5项“转作风”制度。一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十不准”制度》,为严肃干部下基层工作纪律,营造健康有序工作环境,

- 3 -

结合实际,制订了包括规范下基层干部言谈、举止、处理工作方式等在内的强化干部作风的制度,通过提醒、告诫的形式,帮助下基层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问效评议制度》,为掌握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实施了干部下基层活动问效评议工作机制,采取深入下基层单位所联系社区(村)进行评议的方式,评议内容包括了下基层干部工作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法纪观念、工作纪律等情况。同时,对群众满意度测评进行通报,评议结果记入党员干部个人档案,作为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考评督查制度》,为确保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制订了《海南区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考核细则》,实行层级动态跟踪管理办法进行考评督查。考评督查采取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电话访谈、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各单位和党员干部下基层情况进行定期督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确保干部扑下身子、沉在一线、干出业绩。四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将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扩大到全区所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求下基层的区级领导干部每年驻社区(村)蹲点时间不少于7天,区直各部门(单位)负责人驻社区(村)蹲点时间不少于12天。广泛开展以“蹲点调研摸实情,破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调研走访活动,协助蹲点社区(村)理清工作思路,制订社区(村)发展规划、计- 4 -

划;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着重选择1-2个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解决。五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实施了区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两级群众接待日制度,并要求对接待领导日程安排进行公布,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接待群众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

三、围绕党员干部“实事如何办”的实际,研究制订了4项“办实事”制度。一是制订了《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承诺制度》,统一制订了“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承诺书”,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和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三个方面对所联系社区(村)进行公开承诺。并将“办实事”作为承诺重点事项,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在推进实事项目、帮扶解困、化解矛盾等方面进行重点承诺,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转作风。二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民情日记制度》,统一制作了“海南区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民情日记”,要求下基层干部人手一本,并采取一日一记的形式,详细记录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有关社会矛盾排查、群众意见建议、民事、婚姻、家庭纠纷、办好事实事等情况,并要求党员干部采取“承诺服务、民事包办、代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帮助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三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台帐和民情台帐制度》,为准确反映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情况,要求下基层单位建立单位工作台帐和下基层民情台帐,主要记

- 5 -

录下基层单位活动开展情况、下基层干部参与活动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活动的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四是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群众诉求处理制度》,规范了群众反映问题渠道,要求党员干部通过调研走访、记录民情日记、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认真收集、梳理、汇总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并采取“一对一”交流、“面对面”座谈等方式,与群众经常性沟通,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此外,要求党员干部对于当场能答复解决的事项,必须当场予以答复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明确答复时间和解决时限;对一些职权、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及时提交上级党组织研究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件件落实”。

- 6 -

第四篇:下基层简报8

第8期

海南区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5月16日

海南区以“四个结合”为抓手

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

在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中,海南区结合区域化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和包联共建活动等工作实际,共同研究,统筹考虑,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

一是结合区域化党建工作,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联合党组织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要求下基层单位与联系社区(村)建立共建联合型党组织,形成以社区(村)为主体,共建单位为成员的党组织共同体。采用结对共建党组织书记“轮值”

- 1 -

制度的形式,进一步规范轮值方式,明确轮值内容,并实行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共建社区(村)联合党组织委员的党建工作模式。联合党组织实行书记“轮值”制度,每月确定1名委员担任联建党组织书记,定期召开结对共建工作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和下基层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共过一次组织生活、共上好一堂党课、慰问一批困难党员群众、选派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履行一个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开放互动互融。特别是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际,要求下基层单位选派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党建工作的机关干部,担任共建社区(村)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协助基层党组织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建设,协助做好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

三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员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为每名区级领导干部确定了1个基层联系点和2户困难户,并明确规定全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个月;实行科级干部定点联系对口联系社区(村)和1户困难户,并明确规定全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3个月。同时,为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帮扶群众的方式、目标、任务,统一制作了《党群联系卡》,将党员干部个人信息列于卡上,方便基层和群众联系。此外,制订了《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员干部联系- 2 -

群众制度》,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实施了党员干部定期向群众宣讲政策、定期与群众交流谈心、定期和群众开展活动的“三个定期”联系群众工作模式,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

四是结合包联共建活动,要求下基层单位协同推进社区(村)办公场所、活动阵地、教育培训、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合理地配置和共享资源。同时,要求下基层单位要将活动场所向社区(村)党组织开放,有序引导党员跨支部、跨领域参加组织生活。同时,统一制订了“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承诺书”,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和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三个方面对所联系社区(村)进行公开承诺。并将“办实事”作为承诺重点事项,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在推进实事项目、帮扶解困、化解矛盾等方面进行重点承诺,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促进各项资源信息的共享。

- 3 -

第五篇:基层组织建设简报

第 期

小楼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1日

创先争优促发展 扶贫攻坚谱新篇

小楼镇老百姓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幸福指数不低,这说明镇党委、政府把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得民心、顺民意。近几年来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六争六创”上下功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较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幸福小楼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一、围绕基层建设创先争优,实施“党建扶贫”。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全镇干部职工在扶贫开发中创先争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镇17个贫困村,贫困户701户1827人率先达到脱贫标准,让生活在小楼的人民感到幸福。

(一)结合扶贫“双到”工作,创新基层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支部建在协会上、建在产业链上,以“支部+基地+农户”、“支部+绿道+农户”的模式,让一线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战斗堡垒。打破干部身份界限,推行干部聘用制,让18位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以开展扶贫开发“红旗先锋”评选活动为载体,每月从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选树一批先进标杆,西境村党支部书记周志纯、派出所民警赖书航入选“中国好人榜”,通过刊发简报、设立红旗先锋榜等形式宣传,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知先锋、个个学先锋、大家争做先锋的良好局面,让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做到创有方向、争有目标。

(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构建长效帮扶机制。以“我为贫困户献一份爱心,做一件实事”活动为抓手,实施爱心志愿服务工程,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联合爱心义工队、团员志愿者、“爱心妈妈”等群体,积极为贫困家庭办好事、解难事。以5个配套文件为指引,制定《小楼镇扶贫开发督查工作方案》,对单位、部门和干部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监督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实施问责,以制度化建设为扶贫开发工作保驾护航,全力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二、围绕稳定脱贫创先争优,实施“产业扶贫”。

(一)开展“一强双带”活动,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从政治上建设更坚强有力的好支部,经济上进一步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使农业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市场实现良好对接。按照“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村民受益”的思路,整合帮扶单位和当地资源,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超对接”,就地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了西境村冬瓜菜心基地和青迳村养龟专业村。青迳村党支部依托养龟培训基地,集体每年增加14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26户贫困户每年分别获得2000元的投资分红收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方式从“输血型”逐步向“造血型”转化,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二)以“两点两线”为核心,发挥生态良好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变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变农副产品为旅游商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何仙姑宗教文化游、小楼人家田园乡村游、小楼大公园绿道游在内的特色低碳旅游体系,创建何仙姑、小楼人家两个国家3A级景区,每年举办何仙姑文化旅游节、增城菜心美食节,“以节促游、以游旺农”,打响了“仙姑故里,小楼人家”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名优农特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39元,增长36%。增城菜心越卖越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围绕教育培训创先争优,实施“智力扶贫”。 建设和谐幸福小楼,坚持开发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扶贫干部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扶贫工作的协调者和执行者,以小楼镇农村党校为依托,注重强化农村干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按照“全方位覆盖,分层次展开,立体式推进”的培训思路,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从村干部到党政领导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从扶贫开发政策、扶贫项目操作、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了干部实施扶贫项目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楼镇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以“两点两线”为核心,注重发挥生态良好和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开拓创新求突破,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报:曹鉴燎书记、叶牛平市长、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市委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各帮扶单位

发:镇扶贫办成员、各党(总)支部

小楼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1日印

- 4 -

上一篇:福字倒贴有讲究范文下一篇:改变命运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