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其应对

2022-09-11

心理挫折属于心理健康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 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1]”目前中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普遍较弱, 仅有一次考试失利就情绪失控、父母责骂就离家出走等的事件层出不穷, 甚至有的还为此走向极端。因此, 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中学的挫折承受能力成为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中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任何人产生挫折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 有主观方面的, 有客观方面的。对于中学生来说, 他们相对于其他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这些独特的方面也容易使得他们遭遇挫折。

(1) 当今中学生成长过程多一帆风顺, 较少机会培养挫折容忍力[2]。现在的中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生活中等, 从小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 几乎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挫折。在他们的生活中, 考试失败就是最大的挫折。这就使得现在的中学生一代缺乏最基本的挫折锻炼。

(2) 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发展不够完善。由于中学生的心理还没有成熟, 他们的认知方式也处于较低阶段, 这导致在看待某些问题的时候, 容易偏激、片面, 从而导致挫折。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突出表现在经常过高估计自己, [3]对事情多属于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观念, 这也容易使得自己较多地感受挫折。

(3)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殊特点。心理学家称13、14岁和17、18岁的青少年为两次“心理断乳”期。而两次心理断乳的结果是学生愈加走向“独立”。青少年在心理断乳期的这种特点决定容易受挫和有挫折感[4]。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父母倾向反叛, 敢于向父母说“不”, 许多事情也倾向于放开手脚自己去做, 而不希望别人的干预。但是由于他们涉世不深, 对世界的认识不够, 加上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头脑简单, 这更容易使得他们遭遇挫折。

2 中学生挫折的应对策略

当一个人面对挫折时, 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冷静沉着, 分析并加以解决。但是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 这需要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加以锻炼。

(1) 学习心理学知识, 了解挫折的应对方法。弗洛伊德将人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具体表现概括为八种, 分别为压抑、投射、移置、否认、反向作用、认同、退行、升华等[5]。

(2) 加强日常锻炼, 提高自己心理承受力。挫折承受能力较弱, 可以经常参与到一些活动中, 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力。例如, 拓展训练、郊游、野外探险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得学生经历到更多的挫折, 磨炼意志力, 愈挫愈强, 从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3) 加强思想认识, 理解挫折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插曲。挫折是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避免的, 我们只有积极地去面对。任何没有经历挫折的人都是无法获得成功, “温室里面的花朵是永远不能长大的”。只有拥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才能在挫折面前冷静面对, 认真分析, 制定周密的计划, 从容解决。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挫折承受能力。

(4) 社会支持。当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 是否取得广泛的支持, 也是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原因之一[6]。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使个体在遭受挫折时, 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 寻求别人的心理安慰, 增强面对挫折的自信心, 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同时, 在面对挫折时, 社会支持还包括心理倾诉、心理建议等方式。

3 改善现有的挫折教育方式

增强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水平, 还必须从教育上改变认识, 努力创造一个适于中学生成长的环境。

(1) 增加隐性挫折教育。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 这样可以避免显性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7]。由于中学生特殊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他们对说教方式倾向于说“不”。因此, 适当增加一些隐性教育, 可以既可以规避学生的逆反心理, 又能够做到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目的。隐性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例如海报、宣传画、校园广播、教师课堂教授知识的穿插等。

(2) 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挫折有关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还应该体现在课外活动当中。例如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情境, 让学生多去碰钉子, 让学生多在恶劣环境中磨练意志;甚至可以组织一些对抗性较强的竞赛, 增强学生面对失败的勇气, 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分析挫折, 积极面对失败。

(3) 教育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中学生特殊的心理阶段决定了他们多莽撞, 少谨慎;多幻想, 而少现实;多片面, 少全面。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他们的挫折。因此, 课堂中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进行正确运用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减少挫折对自己的打击;降低自己的预期, 调整自己的心态, 加倍努力。也只有这样, 才能彻底地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

(4) 开展学校心理咨询。由于教师及学校领导的心理学专业理论水平毕竟有限, 并不能清楚地分析所有学生在挫折中产生的心理障碍, 也缺少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 有的学生由于害怕教师, 并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教师交流。因此, 心理咨询就成为了常规挫折教育的有力补充与理论指导[8]。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配备专业的心理学老师, 或者要求普通老师集中学习心理学知识,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挫折教育的水平。

摘要:挫折教育属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当今学生挫折承受力普遍不高。本文从中学生较多产生挫折的原因出发, 阐述了中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 以及挫折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挫折,心理教育,应对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9.

[2] 崔安树.论中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J].网络科技时代, 2007, 12.

[3] 张舒芹.关于培养初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尝试[J].教育革新, 2008, 7.

[4] 李娟.中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J].教书育人, 2001, 7.

[5]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1.

[6] 何晓燕, 郭威.中学生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 3.

[7] 曾闹华.培养初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6, 7.

[8] 魏玲, 李全.中学生人际挫折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6.

上一篇:农业科技档案中成果保密管理的现状与措施下一篇:钢结构电弧喷涂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