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2022-09-01

第一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是现在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的挑战,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和概念。在这个新的领域里,需要更深层的发掘。 关键词:信息、多媒体、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学习中用到多媒体的地方越来越多,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将对现存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一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对教育产生着影响,但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方向的多样化。

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只 限定在计算机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信息技术不等于计算机技术这一观点必须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最大限度地覆盖信息技术的各项内容。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限定在技术本身,将会是一种狭隘的教育,我们都在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整合应在整合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孤立的学科课程教育,它是一门综合教育课,在它的教学内容中必须融入与数学、物理、美术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内容,必须融人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等认知能力,必须建立信息技术与社会、工业、农业务社会经济环境间的联结关系。使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作为学习工具基础上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确定在方法论的范畴,研究信息技术对教学信息再现的作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

信息技术是影响最大、最广泛,涉及教育因素最多的技术。当前许多文章所提出的整合观基本都集中在方法论的范畴内,探索信息技术下新的教育模式,·研究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同于电视等教学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影响。它不仅是理论、方法,更重要的是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学科的课程的性质有关,针对不同的学科将有不同深度与广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计算机在数学教学的潜力是需要挖掘的。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学科教学的经验使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特殊的功能。如在概念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在解题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把班级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时的数学教学已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的“讲”更多的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

首先我们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样一来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就有显著的不同。它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要面对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学生的活动是有限的,教师表达的方式是单调的。所以备课主要备老师讲什么,板书如何安排,布置哪些作业,教学计划是面对班级的整体水平制定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至于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我们认为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原则,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同时学生的活动不应是学生的自由活动,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

作为一名现代成功的教育者,我们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还需要加强,让这一项领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4]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5]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2000,(3)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整合?整合的内涵是什么?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对整合内涵的认识。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一定义认为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所在。李克东教授在《数字化学习》中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一定义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起来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实质。年轻学者余胜泉在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书中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其实质与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数字化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育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实现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素质性人才。这一定义突出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就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综合以上大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有机地使用和融合信息技术这种工具,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适合信息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勿庸置疑,教师是进行整合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者,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系统设计,课件制作和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老师应该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这些基本要求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应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能力包括: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中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学理论,系统理论等,以及整合的内涵,层次,实质和目标等。

2、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网页浏览,网上下载,发送接受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的使用等。

3、 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将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系统的设计,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用理论指导来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并将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4、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能够使用一种或几种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能够熟练的实施多媒体教学。

5、在教学中,能够实施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6、综合评价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掌握。

当然,上面的五个方面都是每位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能力。每位教师可以根本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掌握。而掌握这些能力的渠道可以通过自学,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变化,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以跟上教育技术的前进的脚步。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思考与练习

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吸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2.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的?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今天的学习对您有哪些启示?

提示:在回答本问题时,可以结合您在教学中遇到的误区,从技术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方面、教学资源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等来回答,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答出这些对您教学的启示。

3.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提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主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支持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A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黄潭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

[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实际上和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涵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双追求一种深化和提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已经分别就“信息文化——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深入挖掘,探讨和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这一课题,人们需要首先在更深的层次上探明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哪些基本原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不仅关涉课程结构与课程过程的平衡和统一.而且是当代课程本质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哲学视野里,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在课程结构与过程的统一的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文化价值学习以及学习的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以及课程研制的整合等四条基本原理.

(一)知识的整合 A07 在分科课程的历史传统里.对人的学习而言.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知识的"外在"与"内化"的关系、不同知识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准备"与"获取"的关系.所以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是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的;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文化背景里,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冲主动的过程,就需要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比,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时空统一的整合.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颗畅地融会到已有经验的意义系统之中.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A07 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⑦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社、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现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⑧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整合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整合。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是"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整合.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独特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价值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于虚拟生活世界,对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动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四)课程研制的整合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文化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切的新课题文化。前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价值的整合.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信息课程文化的创生,而这一创生只有在自觉的课程研制过程中通过规划或设计,实施和评价才能确立和实现.因此,所谓课程研制的整合原理,指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比课程文化.课程研制是进行课程规划,并把课程设计投入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进行评估,反A07 馈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或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在课程规划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确定信息化的理论取向、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等,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阶段,采取适宜的多种教育活动样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在课程评价阶段,建构起信息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研制过程的状态,待别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认和推进信息化课程文比。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所以需要在此着重提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强凋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在已有课程研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者仅仪被动地参与了课程实施,甚至仅仅被动地参与下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很少参与课程评价.并几乎被排斥在课程规划或设计之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谓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就是学习者要全程参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研制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规划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从过去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研制者。这样,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程研制的主体,就可以尝试解决当前我国课程研制中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与教师、学生分离甚至对立的问题,让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制课程、在全国性和地区性层面的课程研制中,以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为主,教师和学生为辅;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研制中,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专家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基本原理,紧接而来的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撩人心弦的基本策略问题,它召唤人们挥洒才情去梳理和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的完满思路和可行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 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2、 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3、 重构模式。重构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要使它代替已有的课程模式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师。任何课程,一旦投入实施,就必然由教师来操作。新的整合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性的环节是它与教师之间是否互相恰切。要使他们与新的整合课程相恰切,就必须对已有教师进行及时培训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模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A07 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联系电话 13277670179 黄潭中学 余

第五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张武臣

(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能否成功运用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目前,在我国的运用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它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本篇论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出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 主体性 教学评价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得到了发展。 它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目前尚处在探索和研究的实践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对于处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的确有些措手不及,他们还不能很快和很好的接受和消化。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很不乐观。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和研究热潮,在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力求促使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世界范围内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全面深化,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和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课程,2001年6月8日,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新的教学结构类型。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整合”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为了有效的

1 促使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采取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和课程呈现方式。其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使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迎得了东风,使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得到了保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其在教学中能否成功运用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教师应注意教育观念的转变。在以往的传统中,一般都是在教师口头陈述的基础上借助于黑板粉笔来完成教学过程,或者是教师直接的照本宣科。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技能的培养。不符合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 ,在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为了更好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和更好的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肩负人才培养责任和使命的一线教师,一定要注意转变陈旧的、落后的传统教育思想意识,接受信息社会的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的,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主动进行知识获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的对象,更应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自己则应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并发展其认知结构。

其次,注意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2]长期以来,普通教师是不参与课程开发的。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行列中去,要在已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提供的方便,把用于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整合到课程资源中去,供学生分析和探讨,促使学生知识体系的重构,有效的改善学习效果。而且,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能够使教师掌控课程实施的主动性,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实现课程目标。

再次,注意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一方面是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着教师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高低,预示着教师能否顺利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和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条件,是教师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的核心与保障。另一方面是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教师应注意跨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使自己拥有更丰富的知识与技能。第二,注意教师之间协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是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保障。第三,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运用整合的方法是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途径。

(二)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进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作为学生应转变学习方式,而且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也适时的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运行在其上的一个操作方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应积极主动的倡导和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1. 应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体性一般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要求学生应自觉的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支配和控制。能动性指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境界,它指学生在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改造客观世界。

2.倡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知道,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被动性,而这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教师应倡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也应注意自觉主动的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平台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学习资源进行选择和学习,以丰富知识经验和提高学习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还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

3.学生应发挥学习的协作精神。前面已提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以提高协作教学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不断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基于某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并交流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协作学习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现实中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它往往需要几个人或者更多的人进行合作才能解决。所以,不论对今后的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学生应积极发挥学习的个性化。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独立个体,同时又是一个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中人,它总会受到家庭、社会,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他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认知方式和个性心理特征,即他具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基础和认知结构。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是对其原认知结构的重建。因此,对于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兴趣、爱好、需要、认知方式、经验基础的差异性,形成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化。由心理学理论我们知道,只有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认知结构。[3]因此,对每一位学生来说,应积极主动的发现和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以提高学习效果。广大教师也应转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适合其自身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主动的去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发现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

(三)注意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

3 评价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教师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手段。过去我国的课程评价体系受“泰勒评价模式”严重影响,基本上是以目标本位的评价为主导。这种评价模式遵循“目标——手段(内容和方法)——评价”的流水线过程。由于这种评价方式严重依赖课程目标和评价手段,而评价手段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因此,这种目标本位的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对评价对象进行更为全面、准确和真实的评价。这就形成了全方位、多样化、多维度的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它把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有效的融合在了其中,更加突出了评价的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与以往相比,这种新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质性评价,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因为,质性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解释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能够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教育教学情况。过程评价具有极大的实时性和灵活性,它能够及时的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以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自我评价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实时性和操作性,它给评价对象创造了一反思的机会。对教师来说,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成功之处,而这应更加发扬光大;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学中的失误和缺陷,而这应该及时进行弥补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反思,不仅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还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可以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使自己以后的学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当然,这种综合性的课程评价体系中还包括如量化评价、诊断性评价、结果评价、目标本位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这些评价方式是相互渗透和综合实施的,而且只有多种评价方式多管齐下,从多维度对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才能使评价更具全面性和准确性,才能更全面的了解评价对象。总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以往目标本位的单一课程评价模式,代之以更全面、更准确和更真实的综合性课程评价模式。

三、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的展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虽然目前还不能被广大教师很好的运用于教学,甚至仍有教师还不能接受,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可以预言,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会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401页 [2]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上一篇:小学教师工作承诺书下一篇:小学结核病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