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小编精心整理了《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既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又忽略了实证检验和旅游经济的特性。根据旅游经济增长的内涵和旅游经济的特性,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

第一篇: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

旅游品牌对旅游经济的推动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日益迅速,产业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朝着产业化方向不断发展,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旅游行业传统的价格战由于经营粗放,且频繁激化行业内恶性竞争、低端产品的过度购物也日渐显露出弊端。因此我国的旅游经济想要真正做大做强,品牌化经营是推动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旅游品牌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并论述如何发展品牌化经营才能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品牌;旅游经济;推动;探析

一、旅游品牌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旅游品牌是指一个旅游产品、企业或旅游景区以旅游者的信任和认同为基础,以旅游资源或地域文化为载体,通过精心打造和诚信经营,同时综合体现了景区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优质面貌,并在旅游产品的质量、形象以及产品的管理和服务以及企业形象方面建立良好的口碑。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使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地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创立旅游品牌,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还能够起到优化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拉动就业的作用。对于景区和相关旅游企业而言,树立了品牌就意味着旅游产品的销售收入随之上升,销售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在品牌建立的过程中,景区和相关企业不断吸取游客意见,对服务、基础设施等加以改进,从而能更好服务游客,满足旅游者新的需求和不断优化的消费观念;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在品牌的建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的应对国内以及国际上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

二、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

以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为例,旅游业管理者本身虽然意识到了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且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旅游经济的整体上看,建设过于片面,重点只放在一方面的建设上,或太过注重景区建设或只注重旅游产品开发,不能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构建,使得品牌建设的不全面,导致产品后劲不足。

2.旅游品牌缺乏内涵,符号化严重

很多旅游景区存在着景区文化浮于表面,缺乏内涵的弊病。笔者结合自身旅游经历以及走访调研时发现,很多景区,在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缺乏特色,千人一面的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景区,这一现象存在尤为严重。对于很多外地甚至外国游客而言,当地原生态的民俗民风和质朴的生活场景等这些人文要素才是整个旅游产品中的精髓,而很多景区在建设中却舍本逐末,只注重景区硬件建设和景观修复方面,且仿古景观大同小异,缺乏创意和地域特色。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品牌建设中没有注重对原生态民俗的保护,对民风民俗的开发力度不够,导致部分景区的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其原有的风貌和意义,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最终使旅游品牌的开发只能浮于表面,符号化现象严重。

3.品牌定位不准确,推广缺乏创新

在对旅游品牌进行定位时,定位不准确是很多旅游业管理者存在的一个通病。在对旅游产品的品牌进行定位过程中,由于考察不够深入,且论证不够透彻。因此在品牌最终定位时出现了偏差。部分地区外聘的品牌方案的定位和策划者由于缺乏对该地区实际情况的了解,品牌定位上存在盲点,因此也导致了致使产品的品牌定位不符合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另外,在旅游品牌的推广过程中,管理者以及企业没能抓住品牌推广的核心,且推广意识不敏锐,品牌的推广活动缺乏创新,没有很好的彰显地域特点,导致推广力度不足。

4.上述问题产生的成因

造成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品牌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旅游品牌的开发资金不足,意识不强。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吸引专业人才,产业整体缺乏活力,导致旅游品牌发展处于滞后状态。自然环境的恶劣,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改善,使游客望而却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品牌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也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品牌的建设。

从主观意义上而言,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旅游管理者及企业缺乏品牌建设意识,这种问题通常出现在封闭性较高的西部地区。由于当地的思想观念传统和滞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充分,市场调节作用不明显,从而导致了商业环境建设的整体不足。缺乏创新观念,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第二,管理体制滞后,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品牌的建设,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非常明显。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调节作用失灵,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计划经济调节,本该处于服务位置的政府过度干预,旅游企业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也是影响地方旅游品牌建设的一大问题。

三、如何建设能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旅游品牌

1.建立有效的整体规划体系,树立明确的品牌建设意识

针对西部地区存在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整体规划缺失,品牌建设意识不足的问题,当地的行业管理者和相关企业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创建意识,转变守旧滞后的思想观念,并且在品牌的创建和旅游经济的开发中,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当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景区景点,民俗风情,以及景区基础设施的服务上统一纳入旅游品牌的建设中来。使品牌化建设遵循科学有效的体系进行运作,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品牌体系,全方位服务游客。

2.加深旅游品牌内涵建设

作为行业市场的主体,旅游企业则是打造品牌的核心力量。针对很多景区存在千篇一律,盲目模仿,粗制滥造符号化商业化严重的情况,旅企业在对品牌建设进行强化的过程中,要加深旅游品牌的内涵建设,增加旅游产品的人文内涵附加值,尤其是要加大对旅游产品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建设。景区景点在开发和建设也必须要注意对原生态文化以及民俗民风的保护和开发,在民俗活动的策划和人造景观的构架中,尤其要着重凸显地域特色和人文内涵。杜绝模仿照搬和跟风建设,以免给游客留下空洞、浮于表面以及符号化的印象。

3.明确品牌定位,创新推广模式

鉴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品牌的定位上存在误差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作为区域旅游业管理者和旅游企业而言,在对品牌定位和策划等相关人才的选拔上要注意,既要引入发达地区人才的先进概念和经验,又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要注重对地域情况的实际考察了解,从而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旅游品牌化战略模式和旅游品牌定位。在对旅游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的时候,要注重推广模式的创新和推广渠道的发掘,在对传统的宣传渠道进行创新发掘和科学规划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交网络和新媒体在品牌推广上的应用,对旅游品牌进行多渠道宣传,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旅游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品牌的建设对于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强对旅游品牌建设,加快旅游业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必由之路。要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除了旅游企业自身要加强品牌化经营意识,创新经营理念外,外部相关环境也必须得到完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投入,积极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和对企业的相关扶植政策,从而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使旅游品牌化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充分发挥旅游品牌在石林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师,2015(6).

[2]颜娟,李俊鹏.西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品牌建设问题研究[J].才智,2014(6).

[3]连漪,姜营.区域旅游品牌发展及品牌价值提升策略--基于桂林旅游地品牌建设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3(2).

作者简介:朱超(1985- ),男,湖南长沙人,研究生,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旅行社与生态旅游

作者:朱超

第二篇:区域旅游合作与旅游经济增长

[摘要]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既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又忽略了实证检验和旅游经济的特性。根据旅游经济增长的内涵和旅游经济的特性,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而实证结果也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经济增长;理论;实证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

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各个地区开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一种趋势。而如何才能通过这种合作带动各个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经济增长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合作各方在深刻理解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更具针对性、更富可行性的合作策略和措施,才能在合作中促进各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增长。因此,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有的关于旅游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学者们如李正欢(2003),敖荣军、韦燕生(2006),左冰、保继刚(2008),李仲广、宋慧林(2008)等主要关注旅游资源、劳动力、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管理等因素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始终没有把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个解释旅游经济增长的变量。但是在众多的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文献中,学者们在论述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或动力机制时,却从理论上间接地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例如:邹晓明、熊国保、马杰(2004)。李树民(2005),粟路军、奉亚卓(2007)等利用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区域旅游合作对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作用;罗文斌(2004),张慧霞、刘斯文(2006)则指出区域旅游合作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和供求能力。然而。在这些文献中,由于大家的侧重点并不是为了直接分析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就使得他们的研究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而且他们还忽略了结合旅游经济的特性探讨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更忽略了对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因此,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缺陷,文章将在剖析旅游经济增长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经济的特性,对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二、旅游经济增长的内涵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种增加既可以表示为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由此。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便从生产函数的构建出发,先后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强调资本积累或提高储蓄率在经济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阶段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破除了资本积累被夸大了的作用。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共同缺陷是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新经济增长理论则把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内生于经济增长模型中。然而,无论是古典、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都离不开对要素的投入以及要素的生产效率分析。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或产量的增加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并不断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创造更多产品的过程。其中,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产品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如果按照上述理解,那么旅游经济增长就是通过旅游资源、旅游资本、旅游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并不断提高这些要素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的过程。

然而,近代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认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与自然界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源和生产资源的活动;交易活动是人们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源和生产资源的活动。康芒斯把交易活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以及限额的交易。而这三种交易也可以分别称为市场交易、企业内交易和政府交易。显然,传统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所关注的主要是人们的生产活动,而忽略了交易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劳动分工、制度变迁等因素引入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更加注重由于分工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协调成本和交易费用问题,从而把经济增长由生产过程延伸到交易过程。尽管在此并不直接研究制度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解,笔者认为旅游经济增长问题同样不能脱离对旅游交易活动的分析。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在此把旅游交易活动简单定义为旅游产品供给者和旅游产品需求者的买卖交易,即康芒斯所称的第一种类型交易或市场交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了大量的旅游产品,但是因为旅游产品的买卖交易不能完成,旅游产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增长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要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综上,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通过投入旅游资源、旅游资本、旅游人才等生产要素,并不断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交易效率以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由于旅游经济增长问题涉及到旅游生产要素投入、旅游要素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交易效率三个方面,因此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一基于旅游经济特性的理解

1 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生产要素投入的作用。在现代旅游活动中,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消费者要有效地实现其旅游需求,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综合性服务,旅游经济实质上是以旅游为目的,以经济为基础,以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经济活动。由于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活动,因此旅游目的地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除了对旅游资源开发本身进行投资外,还必

须建造道路、港口、饭店、宾馆等配套设施。显然,这种综合性加大了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生产要素量的投入。而通过区域旅游合作,特别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可以增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能力并避免重复建设,从而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此外,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与交换是不可分割的,即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交换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具有同一性的特点。由于旅游产品生产、消费、交换的同时进行,当一次旅游活动完成过后,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便暂时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但是旅游目的地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客源互换,提高对现有旅游资源与各种接待设施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区域旅游合作在节约新的旅游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同时,提高了闲置的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使得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有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新的旅游产品的生产中去,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2 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生产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如前所述,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也就构成了旅游生产活动的时间耗费。但是,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凭借的旅游资源和设施是相对固定的。旅游消费不是把旅游产品运送给旅游者消费,而是把旅游者输送到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即发生运动的是旅游者,而不是旅游产品。因此,与一般消费活动相比,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消费活动过程中需要发生更多的空间位移和耗费更多的闲暇时间。显然,这种时间耗费也是旅游生产的时间耗费,也就决定了旅游产品不可能像其它产品一样进行流水线生产,使得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旅游产品量下降,从而制约了旅游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区域间旅游发展的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客流等旅游流要素畅通无阻,从而减少旅游消费者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耗费。因此,区域旅游合作特别是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在降低旅游消费过程的时间耗费的同时,也降低了旅游生产活动的时间耗费,从而提高了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3 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市场交易效率的作用。由于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凭借的旅游资源和设施是相对固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生产与消费都在旅游目的地进行,不存在异地交换和异地消费问题。旅游产品的这种不可转移性,使得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这给旅游信息交流带来了障碍,增加了供求双方的信息传播和收集费用。使得旅游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且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必须发生一定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耗费,这空间位移和时间耗费,特别是从旅游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耗费,增加了旅游消费者的货币支出与时间成本。总之,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使得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增加,从而降低了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但是通过客源地和目的地间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降低信息收集费用;通过构建无障碍旅游区降低旅游者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耗费,降低旅游交易费用,从而提高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

综上所述,根据旅游经济增长的内涵和旅游经济的特性。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待检验假说: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检验

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表示。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归纳起来大体包括旅游资源、人才、经济基础、科技、制度等几个方面。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的目的,文章把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旅游需求能力、旅游供给能力和区域旅游合作,并从这三个方面建立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lnY1=a0+a1lnD1+a2lnS1+a3lnG1+u1

其中Yt表示t时期旅游经济增长量,由于入境旅游除了受本国旅游供给能力的影响外,还受到国外需求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入境旅游需求的因素繁多且数据难以全面收集,因此,文章主要考察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用国内旅游收入表示;Dt表示t时期的国内居民的旅游需求能力,根据旅游需求理论,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St表示t时期的旅游供给能力,由于旅游产品供给涉及的行业众多,文章把St分解为4个变量的加总,即St=Slt+S2t+S3t+S4t其中Slt表示t时期国家风景名胜区累计数量,S2t表示t时期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累计数量,S3t表示,时期旅行社数量,S4t表示t时期宾馆数量;Ct表示t时期的区域旅游合作,用区域旅游合作指数表示;根据吴军(2007)的定义,区域旅游合作指数反映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广度,该指数越大说明合作的内容越丰富越全面;ut表示随机误差项,a1、a1、a2、a3为参数。根据弹性的定义,可以知道a1表示旅游经济增长的需求能力弹性,a2表示旅游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弹性a3,表示旅游经济增长的区域旅游合作弹性。

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文章选取1993-2006年历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旅游景区和接待设施的数量、区域旅游合作指数对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进行回归分析。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各个批次累加所得,而旅行社与宾馆的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综合计算,区域旅游合作指数则根据吴军(2007)的计算所得。各个变量的具体数据可以参见下表:

3 实证结果分析。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在Eviews软件上通过对1993-2006年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指数与国内旅游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lnYt=-2.085+0.549lnDt+0.491nSt+0.312lnCt

(-3.305)(2.279) (2.765) (3.228)

R-squared=0.983,Adjusted R-squared=0.977,F-statistic=171.69,Durbin-Watson=1.716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估计的回归系数中a0、a1、a2、a3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表明包括常数项在内的所有变量都在95%的水平下影响显著,都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而对该方程的F检验也很显著,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较强;调整后的R2=0.977,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D-W值为1.716,表明模型无自相关。从参数的系数和大小可以看出,旅游需求能力、旅游供给能力和区域旅游合作都与旅游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旅游需求的影响最大,旅游供给和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说明,旅游需求能力增强是促进当前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区域旅游合作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区域旅游合作当前正成为各个地区开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一种趋势。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旅游经济增长的理论内涵为基础,并结合旅游经济的特性分析表明,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而通过对区域旅游合作指数与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的回归分析表明。区域旅游合作虽然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今后的区域旅游合作实践中,首先,合作各方应继续加强在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客源互换的领域的合作,以此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其次,着力构建各种形式的无障碍旅游区,以此降低旅游消费者的空间位移和时间耗费,提高旅游要素的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第三,加强客源地与目的地政府间、旅游企业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居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此减少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旅游市场的交易费用。

[责任编辑:汤伟山]

作者:罗富民

第三篇:打造区域旅游“名片” 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摘 要:以汉中市长青华阳景区的旅游开发为例,提出在西安到成都的西成高铁贯通之际,汉中市原有的依靠西汉高速公路建立起来的高速客车和自驾游旅游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在交通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汉中市必须迅速转变旅游观念,避免成为高铁交通时代的一颗旅游“弃子”。以秦蜀古道为基础打造属于汉中地区独特的旅游“名片”,吸引住西成高铁上的游客驻足汉中。同时将兼具“蜀道”与“古镇”的长青华阳景区作为开发重点,充分发挥“古镇”效应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弃子”风险;旅游“名片”;“古镇”效应

2017年12月,随着西成高铁的正式贯通,阻隔陕西与四川之间的道路屏障已不复存在,昔日李白笔下的《蜀道难》,今日已天堑变通途。位处西安与成都之间的陕西省汉中市,昔日面对难以逾越的秦巴山地无可奈何,今日伴随着交通的再度便利,汉中市各界都在期盼旅游经济的再度发展。但是从客观上讲,高铁发展带来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于笔者认为从长远来讲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当代的旅游产业得以蓬勃发展不仅依靠其自身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更需要开发者制定并落实策划方案来实现各种旅游资源的良好利用。”[1]在高铁通行、交通便利的基础上打响属于汉中市自己的旅游品牌,以秦蜀古道为基础打造独特的区域旅游“名片”,才能够真正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以汉中市长青华阳景区的旅游开发为例,对高铁时代中小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弃子”风险

自2007年由西安至汉中的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后,十年时间里十天高速、柳林机场、宝巴高速相继建成,便利的交通给旅游开发带来勃勃生机,给景点的开发带来极大的发展潜力,汉中市在全国的旅游地位不断提高,对外宣传也一步步加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全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一项项殊荣增强了汉中市的旅游地位。2010年汉中市的旅游业整体获得了大发展,如“心连心艺术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茶文化节”“欢乐中国行”等活动和口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以高速公路为主要交通方式建立起来的旅游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在棋盘之上博弈之时,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一颗前期地位重要的棋子随时有可能变为一颗可有可无的“弃子”。在西成高铁开通之前,西汉高速是连接西安和成都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自驾游的发展,游客采用自驾游方式时,汉中市就成为西安——成都之间的中转站。游客往往会在汉中市住宿一晚,客观上推动了汉中市住宿、景区、餐饮经济的发展。但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从西安至成都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两地的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高铁的方式交通往来,则汉中市作为“中转站”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复存在。相反,成为便利交通影响下的“弃子”风险空前巨大。“高铁的极度便捷,将为沿线城市带来更多客流,但也会产生城市之间的客源争夺,游客在哪个城市过夜,意味着更长逗留时间和更大消费。”[2]在西安和成都两地可以直达的高铁线路上,除了汉中本地人之外,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在汉中车站下车?汉中站会不会成为西成高铁沿线上的一个“过道”或“走廊”?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汉中市在1994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在先天条件良好的基础上如何避免成为一颗旅游经济的“弃子”,如何利用旅游资源吸引西成高铁上的游客停下脚步、驻足观望,就成为当前汉中市各界需要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

二、旅游“名片”

在区域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差异化是发展文化旅游的不二法门。”[3]差异化如同磁石,将来自各个地方的游客紧紧吸引到特定区域中。面对着退耕还林之后随处可见的青山绿水,面对着上下五千年在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遗存,各地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就必须首先考虑差异化问题,必须选择属于自身独特的旅游品牌进行广告宣傳。“广告效应”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之一就是听到一句广告词立刻就会联想起实物,“广告效应”在旅游开发中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之一应当是旅游“名片”效应,即一提到地名就立即联想起当地的著名景点,如提到北京就会想到“故宫”、提到云南就会想到“丽江”、提到广西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此即为区域旅游“名片”。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到底应当选择哪一类资源作为主导方向?应当认真思考。

在西成高铁的连接下,汉中市已处于西安与成都这两大旅游名城的夹攻之下,若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打造出完全属于自身的、响亮的旅游“名片”。“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关中的黄土埋皇上”,西安市以“八百里秦川帝王都”为旅游开发的基础;成都以蜀汉文化、饮食业和熊猫为旅游“名片”。在此影响之下,汉中市无论在两汉三国、汉文化、朱■等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都不占优势,因此笔者建议,汉中市不妨以“蜀道”作为当地的旅游“名片”。《蜀道难》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以此作为旅游“名片”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作为七条古蜀道的汇聚地,汉中市拥有丰富的蜀道资源,著名历史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指出了两条古蜀道即古栈道和陈仓道。“古蜀道、大汉中”作为宣传口号亦可以打响汉中地区的旅游“名片”。在以蜀道作为汉中旅游“名片”进行旅游开发时,不仅著名的古栈道和陈仓道将吸引大量的客源,其他不太出名的蜀道也可以为蜀道品牌添光加彩。汉中市长青华阳景区包含了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华阳古镇两大景点,而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傥骆道则贯穿其中。傥骆道之所以并不出名,是因为其在古时崎岖难行无法作为繁华主道,但也许正因如此,傥骆道保存得相对完好。再加上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风景优美之地,青山绿水中踏上千年前的古道,实是令人心旷神怡。“汉中游客的旅游倾向比例依次为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风俗民情;所占比例依次为:36%、28%、12%和10%。”[4]长青华阳景区内既有风景优美的山水风光,也有傥骆道等名胜古迹,又有秦巴山地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还有华阳古镇独特的风俗民情,几乎满足了游客们所有的旅游倾向。因此,笔者建议汉中市将长青华阳景区作为重点开发,将“青山绿水”与“秦蜀古道”的景区“名片”打响。

在此還需注意的一点是,古时蜀道虽然崎岖难行但贯通南北,四川省、甘肃省皆有蜀道遗迹。因此汉中市在打造蜀道“名片”时,为突出区域特色不妨选用“秦蜀古道”会具有更直接的“名片”效应。汉中地区在古代一度归属四川蜀地管辖,现今归属陕西省范围。“秦蜀古道”既突出了蜀道将三秦之地与蜀中盆地连接起来的功效,又符合汉中地区作为七条蜀道的中转枢纽、汇聚秦蜀之地的独特地位,有助于区域旅游“名片”的顺利打响。

三、“古镇”效应

今天很多地方的旅游开发只单纯注重知名景点的打造,却忽视了“古镇”在旅游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因此,汉中市在打造蜀道“名片”的同时还应关注“古镇”的旅游开发。从名称上讲,“道”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行路匆匆,可以专程去看去欣赏去了解,但必须注意控制时间,因为还牵涉晚间的住宿休息等问题;而“镇”的第一印象则是行路中的歇息之地,可以放心前往游玩而不必担心时间和住宿问题,因为“镇”上必有住宿之地。譬如近年来汉中市开发的青木川古镇,虽然前往青木川路途遥远,但却难挡游人如织的脚步,“古镇”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但是,“旅游古镇同质化导致旅游市场有效供应不足。开发模式选择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合理选择开发模式有利于古镇旅游景点差异化、可持续发展。”[5]华阳古镇的开发不能只打古镇旅游一张牌,将“蜀道”与“古镇”结合起来进行开发,汉中市长青华阳景区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调查显示,游客普遍认为,古镇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包括古建民居、风俗文化、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等。”[6]长青华阳景区既有傥骆古道的历史遗存,又有华阳古镇的特色民居,还有秦巴山地独特的风俗文化和饮食文化,再加上兼具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古镇”效应会吸引大批外地游客驻足观光,应作为重点景区进行旅游开发打造。

在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在对华阳古镇的开发过程中,必须首先强调对于蜀道、古镇和古建民居的修缮、保护而不是仿古、复原。例如西安市著名历史遗迹景点小雁塔就在历史沧桑中饱受摧残,但丝毫无损于它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吸引力,对小雁塔的开发也只是加以稳固和修葺。历史古建筑随着历史的推移历经千年风霜雨雪,必然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决不能只为追求外观完整和外形漂亮而推倒重建,否则就是在“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汉中市在进行古镇开发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如青木川镇古建筑群在当代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实行拆旧建新,将部分破旧建筑替换成‘仿古建筑’,形成部分‘假遗存’,使得镇区格局风貌、古建筑遗存等遭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7]华阳古镇必须避免重蹈覆辙,以保护性而不是破坏性开发为前提基础。

四、结语

在高铁时代来临后,汉中市的旅游观念也应当随之转变,以往依靠西汉高速公路形成的高速客车旅游和自驾游模式将逐渐淡去。在西成高铁的线路上若想作为一个“亮点”出现,吸引住南来北往的游客停驻行色匆匆的脚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笔者建议汉中市在旅游开发时重点突出秦蜀古道这张旅游“名片”,将兼具“蜀道”与“古镇”两大特色的长青华阳景区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以长青景区秀美的山水优势吸引人气,以华阳古镇悠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以傥骆古道的“名片”效应创造品牌,有效规避“弃子”风险,将高铁的便利真正转化为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实际动力。

参考文献:

[1]戴冰.策划在旅游产业中体现的价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239.

[2]马绍贵.杭黄高铁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4):53.

[3]吴建波.关于文物服务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几点思考[J].衡阳通讯,2017(2):22.

[4]申利.汉中旅游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56.

[5]张周越洋,许永良.古镇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57.

[6]白小琼.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四川戏剧,2017(10):187.

[7]陈云霞.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青木川古镇建设与提升[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8):109.

作者:刘鹏

上一篇:专题化实验论文范文下一篇:兴趣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