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塑造班魂

2022-07-19

第一篇:无为而治塑造班魂

高二10班班名,班魂,班训,班级誓词,班级公约

班名:文艺阁

班魂:知荣辱 明事理 比进步 争第一

班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班级誓词:面对挑战,我们毫不畏惧

面对困难,我们勇于向前

面对挫折,我们绝不低头

面对失败,我们永不言弃

面对自己,我们不断超越

班级公约:

我们是朝气蓬勃的阳光少年,我们是严谨活泼的吴中学子,在这个充满期盼的日子,为了我们的火红未来拼搏!特制定班级公约如下:

※文明篇

1.做到爱校如家,爱班如家;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班集体。

2.校园内文明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相互问候。

3.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真诚相待, 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纪律篇

1.遵守各项校纪校规,遵守班级公约。

2. 支持、配合班委开展工作,服从管理遵守课堂纪律。

3. 课间操集队做到静、齐、快,口号哄亮。

4. 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动作规范。

※学习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 提倡相互学习。

向态度好的同学学习;向习惯好的同学学习;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向特长好的同学学习。 ——清晨篇

1 .早读按时到校。若提早到校,不到处喧哗,无所事事,自觉早读背诵。 ——上课篇

2.不得无故旷课,有事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并与家长电话联系。

3.第一遍铃响后马上步入教室,课前诵读后保持安静,静候老师。

4.上课时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展示自己,主动回答问题。

5.课堂上坐姿端正,边听课边做课堂笔记,便于课后复习和巩固。

6.提前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 ——课余篇

7.课间文明玩耍,不得追逐打闹,不得说脏话。

8.“腹有诗书气自华。”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边看边摘抄。 ——作业篇

9.按时、独立、认真完成当天作业,不拖拉。

10. 作业发下后,及时订正错误,并搞清错误原因。

※卫生篇 ——个人篇

1.爱护环境卫生,不制造垃圾,不乱扔纸屑或食品包装袋等。

2.自己的座位周围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3.抽屉里、课桌上学习用品分门别类、摆放有序,桌面上不得堆积。 ——值日生篇

5.每天值日工作认真、负责。

6.一天三检查(早、中、晚),督促同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力争不打扫。

6.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关闭门窗、电棒、多媒体等。

7.垃圾要及时清理并盖盖儿,专人负责。

※违反班级公约的处理

1.背诵班级公约。

2.自我解剖,与心灵对话,写出详细说明书(1000字以上)。

3.面向全班保证做一件有益于集体的好事。

第二篇: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

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另外一个略有不同的解释: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出自《道德经》02章意思是说: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无为而治

第三篇:什么是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我个人认为,无为而治不是一无所为,而是在不违反事物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使用一些措施使事物更好更快的发展。

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就是说你知道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循此规律去发展,一切都会进展顺利,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第四篇:无为而治读后感

(一)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是自然无为之道,老子从“故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出发,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尤其是统治者就应当效法天道无为而治。

其实,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现实原因是:他看到统治者的强制妄为,认为统治者无休止的占有欲和权力是导致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老子说,大路本来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路。而在当时,我们都知道,“儒”、“墨”、“法”各家以仁义礼智,道德法令规范化社会,而这种“有为”主张只能使社会更加混乱。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就是说,法令越严,盗贼越猖狂,儒家的礼乐等“有为”的主张也是导致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那么,究竟在现代,老子的无为又是如何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句话:“辅万物之自然,而并不敢为。”或许我们很小的时候学伊索寓言的时候,就听说过“揠苗助长”的故事。主人公为了使禾苗能快速长高,就自己用手去把它拔高,结果,几天之后,当他再去看这些禾苗的时候,它们都已经死了。现在,我们都明白,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破坏其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其实,“无为”在老子的解释中就是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假如那位主人公能采用一下老子的思想,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无为”在生物的发展规律面前,绝对是神圣的。

其实,在管理现代社会上,中国的社会制度也要有必要学学老子的思想。前几天,我在《看天下》这本杂志上就看到挪威监狱的生活描写,在我们眼中,这,才是真正的无为统治。在挪威的监狱里,我们没有看到铁闸,高墙的牢房,只是一座座的木屋,整个监狱里只有一把老旧的手枪,犯人也无需要拷上枷锁,每个有分配好劳动任务的犯人都安分守己地在那里工作、生活。没有一个犯人想过要逃跑,也没有一个犯人想要再回来这里。奇怪的是,挪威这个国家的犯罪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当时,我看到这的时候,真的真的非常的感慨,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制度这么严谨,但犯罪率却是居高不下呢?我们的国家是否要学习一下挪威的监狱管理模式,是否要认真地研读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呢?

从汉代到现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处于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道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当今社会,或许儒家“积极无为”的思想太深入民心,当代人总爱出风头,追名逐利,唯恐天下人不知其在矣。每年都有不少的高官因受贿而落网,每年娱乐圈都不知道有多少女星为出名而被潜规则……而道家的“无为”思想不正是很好的调剂品吗?其实,有时在自己的岗位上让其自然而为,不也是一种乐吗?

确实,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奉行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是一种和谐的体现。

无为而治读后感

(二)

今天细细品味肖川先生的《教育需要无为而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可以说它是对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的一个深度解读。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始终在探索不停;对教育的关注和教育的期待越来越突显。

一方面,《教育需要无为而治》是对教育与孩子成长关系的一个解读。从孩子的成长说起,孩子的成长要遵循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的成长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成长。成长的过程当然离不开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呢?从某种角度说学习是一种习惯化,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绝对不需要过度的强制。从孩子一出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样板,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次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在老师领着孩子做游戏时,已把人生的道德准则蕴涵于游戏规则之中。一直到上小学中学,老师总是言传身教,在引导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读书学习求知的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做事严谨的工作习惯,养成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处事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老师与孩子的相处中和孩子与孩子的相处中逐渐形成的。这是教育规律,也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所以孩子除了学习,还需要有积极充分的休息、充足的睡眠,需要追逐、嬉戏、打闹,需要无所事事、做白日梦,需要有“面对着天空发呆”的自我调适。()可有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错误地认为娱乐和玩耍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很多家庭几个人来忙乎一个孩子,从上幼儿起就开始报各种辅导班,学习班,恨不得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成全才,恨不得一夜之间都“成名成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压垮了。说到这不得不使我想起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曾分析过,中国的学生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少这又少,原因就是对求知欲的缺失,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只是儿童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肖川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多么中肯的一个点播啊!

另一方面,《教育需要无为而治》是关于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一个解读,教育是关涉千家万户、关涉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大事。社会各界给予教育真诚的关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合理期待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事实上有些官员存在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至使有些部门不是真诚地为学校服务,为教师和学生做些什么,而是大搞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使得中小学校应接不暇,无异于把学校变成他们滥施淫威的场所。给广大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心理压力很大,使得老师们整天疲于拼命,导致中小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既不利于中小学校的发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同样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肖川先生对此入木三分的解读。进一步说明社会各界既是教育不可缺位的,又是不能越位的。教育特征是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是领导能压出来的。我们要调整心态,客观认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要象农民守望林业和农作物一样,不能靠硬件设备,不能靠使用生长素。无视事实,违背规律,结果只能伤民族之元气。

纵观全文,肖川先生不仅道出了教育与孩子成长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给社会、家长和老师一个行动的指南,让我们的教育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无为而治读后感

(三)

偶有机会,读到施生《无为而治》,心中感慨颇多。施生说,中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无为而治;但听到的人多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我想,施生的“无为而治”的论断是正确的。最起码对于中原公司来说,有这种想法,肯定是中原能取得今天成绩的一种精神力量。

想当初,施生在香港初成立中原地产,也就三五个人,一步步能够走到今天,让中原地产逐渐成为一家令人敬仰的公司,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施生说过:“所谓无为,就是知道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故必须尊重天道,不能太过自以为是,企图做一些超越自然容许的事。”此话虽然简单,但包含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具体到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中原人”都要发自内心的去工作,如果单靠上司所逼,被动的去工作,那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凡事自己多想想办法,和同事间多交流沟通,加强中原“团队”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

每天都有很多新同事加入深圳中原,大家可想而知,深圳中原如今已是地产行业的“霸主”。在这里,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得感谢施生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每个人不用想的太多,简简单单做好自己的事情,服务好客户和业主,赚到我们的服务佣金。

我们的职业是高尚的,我们的心态是激情的,我的服务是专业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在这里,只要你有能力,没有人能阻碍到您发展;在这里,只要你有才华,一定会有展示您的舞台。“无为而治”,简单四个字,但它包含的哲理和精华,能让每个“中原人”都可以领悟到不同的意义;最后希望每一个“中原人”都能无为而治,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五篇:“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道德经》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部下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众人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老子这段话,提出了心法的“四重境界”,尤其指出了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即“不知有”。“有”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知”指的是宇宙万物与人的关系。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统统去掉,从而达到“无”的境界。对于心法,有信与不信的问题。老子认为,对心法若取“信”的态度,就能够达到“无”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对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将信将疑)的态度,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

做最高明的领导,让部下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无论你是在企业还是不在企业,员工都能积极、主动、自发地工作,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一家企业,如果能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虚无”境界,不仅是企业领导者孜孜以求的,更是企业员工所渴望的!

这种“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就是“无为而治”,要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二是授权艺术,三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基础。古人说“内圣而外王”,只有企业领导者内心的精神力量非常强大,才可以统帅王者之师,行王者风范。如前面老子所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领导者必须以自身的诚信赢得部下的信任和拥戴,不下就会乐于听命于你,即使不发号施令,员工也乐意追随你做事。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要提升并善于运用“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其次,学会授权是企业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你无力控制所有事情,也无法制定全部决策。当你试图控制所有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做得既效率低下,又造成混乱。因此,你最好能让自己的下属去执行,因为他们可能比你更加了解情况。

诸葛亮可谓是一代英杰,身在茅庐之中,就已经看到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并且制定了辅助皇叔刘备匡复汉室的宏伟计划。然而他却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诸葛亮虽然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最先灭亡。其个中原因与诸葛亮的不善授权不无关系。试想如果诸葛亮将众多琐碎之事合理授权于下属处理,而只专心致力于军机大事、治国之方,三国时代的历史也许将会改写。

正确而且有效的授权不但不会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和地位,还能够使下属创造出更科学、更出色的解决办法。通常,导致人们无法正确授权的因素主要有:对下属不信任、害怕削弱

自己的职权、害怕失去荣誉、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等等。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于领导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领导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管理,领导的工作属于战略思维,领导思考的应是全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领导的真正作用在于恰当处理组织的协调问题,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为了调动组织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完成组织目标,领导要善于决策,善于授权。

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只有善于自我管理的员工,才能考虑“无为而治”。

万科董事长王石,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无为而治”型的企业领导。1984年创立万科的王石,22年间,王石在3件事上成为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楷模:

1.不断变革的战略创新能力。每一次市场环境变化,王石都能带领企业敏锐地进行战略转型。2006年以来,地产行业宏观调控,中小地产商资金链条吃紧,万科凭借其早已构建的融资通道并购整合,进入“资本+管理+品牌”为王的时代,成为中国地产的标杆。

2.国内首倡职业经理制度。王石除了推动万科在中国率先确立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使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利界定得比较清楚外,他首倡打造职业经理制度,强调“弱化个人作用,强调制度作用”的理念;强调管理队伍整体建设,定期业绩评价,鼓励称职的职业经理为公司长期服务。

3.独特的做秀方式和生活方式。王石可谓CEO明星化的最早典范之一,传统媒体做秀,担任摩托罗拉和中国移动广告代言人,博客做秀,甚至在会见国家领导人时,说话做事切中要害而又投领导所好,都是王石的强项。而攀登珠峰成功,则成为王石独特生活方式和管理公司方式的顶峰之秀。

王石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万科培养职业经理的公司制度手册争相成为其他公司的模版,他做秀的手法为地产圈包括潘石屹等后来者学习。

1999年始,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的职务。自此开始,王石主要以董事长之职管不确定的事情,而总经理而主要负责确定的事情,所谓确定的事情,就是董事会已经做出决议的事情。

王石正逐步地把权力放给管理层。在万科团队中,80后已经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总数占公司全体员工的80%左右,最近,王石表示会给管理层更大的权限。“实际

上到现在,万科的管理团队不仅在管确定的事情,也已经在管不确定的事情。就是说现在我份内的工作,他们已经切入,但他们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切入。”

我们可以看到,王石独特的领导风格和管理境界的形成,与王石个人的领导素质、王石的授权艺术以及万科80后员工快速成长三大要素,是密不可分的。王石以“化实为虚”的管理艺术,实现了“无中生有”的管理境界。

上一篇:尉氏县环保局局长下一篇:维修电工技师操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