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域现存小园林现状调研及保护研究

2023-01-13

作为世界上拥有园林最多的城市, 苏州究竟有多少历史园林?1959年存有91处, 1982年存有69处, 2013年底仅存53处——50多年间, 苏州园林消失了38处散落在社会上的园林。某种程度上, 53个园林与苏州融为一体, 城市也相当于一个“敞开的园林”。苏州园林作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特色的品牌, 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必须加强对其群体性、完整性、原真性的保护。现阶段列入名录的苏州园林, 为历代建造的具有典范性的、以写意山水艺术为特征, 有古典建筑、人工山水、花草树木为要素组成的宅第园林、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会馆园林、书院园林等。

社会上分散管理的园林产权不一, 缺乏整理管理, 绝大部分小园林破败不堪。苏州市园林部门对古城区域分散管理的41处园林进行了摸底。其中, 有三分之一得到了较好保护, 三分之一基本保持原状或正在维修中, 还有三分之一保护状况较差, 有的长期得不到维护, 有的要素已不全, 有的已濒临残废, 有的已基本无园可寻。

古城区域现存的53处园林中, 完整的12处, 由市园林部门直属管理;较好的13处, 主要由机关或事业单位管理, 完整和较好率占47%。其余为分散在社会上的园林, 较差的19处, 占36%, 半废和残存的9处, 占17%, 这些园林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使用或居民居住。由于保护意识差、专业水平低、资金缺乏, 保护状况普遍较差, 这也正是以往导致园林灭失的原因。

苏州市古城区域内的苏州园林作为一个群体, 可以实施统一的行业管理, 可借鉴9处遗产园林的保护管理模式, 对分散在社会上的41处园林进行细致、详尽、落到实处的考察和调研, 实施分类保护, 逐步纳入统一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一、第一、二类园林保护现状

第一类保护完整的园林, 作为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 得到了园林部门的直属管理, 整体保护规范, 属于“对外开放型”, 如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留园和网师园等。这类园林有完整的保护闭环和积极应对措施, 不仅是苏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积累, 也是苏州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二类保护较好的园林, 由机关或事业单位管理, 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经费支持, 虽然对原有规划有一定的改动, 但总体还是按照旧址及原风貌进行合理修缮, 保护得当, 属于“内部使用型”, 如隶属苏州国画院的听枫园、俞樾故居曲园等。这类园林部分开放, 可供居民及游客部分或预约参观, 对于苏州人文历史的保护和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类园林在苏州古城中的存在, 如果用北宋郭熙提出的山水标准——“可行, 可望, 可游, 可居”来论, 作为景点的园林遗产 (即第一类园林) 可行、可望, 但并未达到可游、可居, 这也是长久以来“门票经济”的惯性所致。在园林作为经营主体的思路下, 迟迟无法限流。曾参与多座园林修复的原苏州园林局总工程师詹永伟说, 只有将园林从经营思路向遗产保护思路转变, 才有可能真正对园林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恢复它作为文人园林的观赏体验。

二、第三类小园林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而对于分散于古城区各处的第三类小园林,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整合, 整体状况较差, 如何保护及合理使用, 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南半园、慕园等。这类园林属于企事业单位的“公私混合型”或居民的“私人居住型”, 往往不对外开放, 造成了保护上的欠缺。在对这部分的小园林的调研和考察中, 主要考虑到了本地化和对周围公共建筑的两个问题。本地化就是, 参与的调研、测绘及提出的改建方案, 所有的做法都要遵循苏州古城的发展规划, 不能破坏城市建设的基本准则, 以保护使用单位及居民的基本原则为准。

这些小园林基本位于苏州传统街巷内, 周围街巷尺度小巧宜人, 有富于变化的街道空间, 繁忙的街巷活动是苏州古城迷人的魅力所在。如何有效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这些街巷及其内部的小园林, 对延续苏州古城历史及人文有着重要的延续和补充作用。古城区是苏州历史发展的见证。在对历史地段的城市保护过程中, 如何确定哪些区域应该保留有很多国内外的不同参考标准。美国、英国、日本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标准。在对于这类小园林的调研考察中, 如何与环境融合成为主要讨论的问题之一。与环境的交谈, 是一种功能形态的演绎, 是从周围已有建筑群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角度来考虑的。

首先是功能方面。对于一些年久失修、濒临残废的小园林, 需要拆除的原有建筑的功能肯定是要缺失的, 那些不需要拆除的建筑的功能也有可能会重新改变。因此就必须保证这部分缺失的功能能够全部 (至少是部分) 得到弥补, 或者是考虑在其他的地方进行功能的替换。因为如果改建后的建筑造成周围居民的生活不便 (甚至是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的话, “邻居们”在心理上肯定很难接受, 而弥合这个过程肯定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只有设计外围的因素得到了整体、完善的考虑, 新建或改建的建筑才能够在一个非常平和的环境中被人们接受, 它所承载的不管是旅游还是居住的功能也就会相对容易的被理解。这种新建或改建建筑和城市其他建筑之间功能上的“非互补却互惠”的关系也是保证新建或改建建筑能够很好的融入周围环境的前提之一。

通过适当的保留某些建筑物和园林的部分结构, 能使普通的设计变得更富有历史意义。以此为基点, 可以联想出很多可能的观赏路线, 依据这些路线, 可以方便的划分这些小园林基地内部的街区以及定位它们的功能, 新旧结合, 合理的把历史时间的跨度拉得更长。

此类小园林内部的建设定位之一是以常用者为中心的一个包含居住和半商业 (如北半园做为酒店的庭园供酒店住客游赏) 为一体的综合体。具体功能可依照城市管理规定及园林所属部门协商, 但仍应以苏州园林的人文生活为主要参照, 要有一种“闲事长物”的园林生活的可能。

既然已经提出公共空间规划的概念, 那么对这些小园林所处地段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活动应有充分的预见, 并为这些活动提供场所。对现状的一些合理的空间结构进行保留。来此处参观及居住在此地的人们目前主要的活动有哪些、目前缺少什么活动空间、需要什么样的活动空间都成为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可以根据建筑及庭园空间的不同功能类型一一应对解决。

而另一种建设内部定位则是居民居住。利益最大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可以想象, 一条街巷中的建筑空间使用者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对于空间要求是不完全一样的。每个单元空间由不同的人口组成, 有不完全相同的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教育程度。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空间使用有不同的要求。这种不同的要求肯定会在改建或重建空间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不能否认, 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内部, 建筑建造逻辑结构基本相似:材料和材料的建构方式, 室内外空间组织关系, 围护结构的传递关系等等。但使用者对于这些基本相似的结构根据自己不同的要求进行灵活机动的定制, 是现在这些小园林现状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一个没有现代规划的年代, 使用者的甲方只有他自己。对于这类建筑和庭园空间, 则需要在保证街道空间尺度的基础上, 对围合街道的建筑实体进行多样化的设计, 力求还原多变却又充满活力的空间。使得其空间肌理可以得到恢复。

其次是风格。风格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被强调的最多的, 因为它最直观也最容易招致批评。辩证的看, 风格也最容易被忘记, 因为它总是处在不断的更新重叠的之中。但苏州园林的风格四要素——山、水、建筑、花木, 在建筑及园林的基本改造中, 仍应继续遵循。园林从未离开过苏州人的生活。园林里不仅应有太湖石和沧浪水, 还应有家具陈列、文房清供、茶酒花香, 相当于一整套文人生活的载体。或者说, 是要有一套物化的中国哲学的。因此在进行风格定位考虑的时候, 应对苏州历史文化城市特有的空间理念、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富于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活空间, 应有深入的分析、恰当的定位和充分的保全对策。在苏州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实在不需要冒险进行风格的创新。

三、总结和展望

在调研和考察苏州古城区小园林的过程中, 尝试在这些地段内进行合理的分区, 以保证尺度适宜的街巷空间;重新认识了这些地段的历史感。通过新旧对照, 营造了历史的延续感, 在同一地段内尝试恢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庭园空间, 表明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而非定格。

回首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不足, 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在进行使用权限及功能空间的协调方面, 缺乏相应的规划法规的研究和归纳, 或者说只进行了很小的一部分。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脉络的结合是无形的, 调研和知识背景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分析策略时给予约束, 无法用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述清楚。后续的研究则会从归纳语言来进行更加全面的调研和总结, 并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 解决政策性限制、地域性限制及历史性限制的问题。

摘要:园林与苏州这个城市不可分割。1997年7月, 世界遗产中心在给苏州的函件中明确要求:“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扩展到整个苏州古城, 此城市的文化价值是通过其几百个园林以及河道系统而体现出来的。”

关键词:现状,分析,居住,风格

上一篇:新时代老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江西为例下一篇:试述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