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就医心理分析与干预

2023-02-2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医师在施行躯体治疗的同时, 还必须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 加以干预。为探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该院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患者156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院行中药熏蒸治疗的156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 年龄21~43岁, 平均 (29.4±3.5) 岁。其中有宫腔操作史病人59例, ;有引产史21例;足月顺产史78例;足月剖腹产45例;急诊病人22例。未婚19例, 已婚13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8人, 对照组78人。

1.2 方法

1.2.1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观察组除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外, 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观察组单纯给予中药熏蒸治疗, 评价时间为1个月。

1.2.2评价方法:采用HAD量表测定两组妇女的心理状态。HAD量表包括14个项目, 其中焦虑及抑郁各占7项, 每项以0~3分4级评定, 分别记焦虑分和抑郁分, ≤7分为无症状, 8~10分为可疑, ≥11分为确诊病例[1]。有笔者发放HAD量表进行测试, 请她们仔细阅读各个项目后, 把其中最符合上个月以来的情绪在表中打“√”。观察组发放测试卷78份, 回收率100%;对照组发放试卷78份, 回收78份, 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D量表焦虑与抑郁两方面≤7分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而心理干预后1月, 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2方面≤7分, 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统计显示, 正确的心理干预, 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1 盆腔炎性疾病 (PID)

是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和盆腔腹膜炎, 是妇科的常见病。PID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 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PID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也可能是由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治疗不当或患者体质差使病程迁延所致, 常伴有盆腔粘连、慢性盆腔疼痛、不孕及异位妊娠等,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2]。该院在开展中药熏蒸治疗的同时, 注意及时的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将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分为如下4型, 根据不同的分型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

3.1.1 过度保护型

对于盆腔炎性疾病, 患者很容易从网上、报刊杂志上了解到相关的知识:①该疾患和不洁性生活有关;②和受凉、受累、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关;③和宫腔手术操作有关等。对此, 她会自以为是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①禁性生活。她认为此举既可以防止不洁性生活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 又可以防止性生活引起的意外妊娠, 而致宫腔操作诱发的盆腔炎性疾病。②禁受凉受累, 唯恐点滴的受凉受累就会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复发;③每天冥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后果中, 担心自己的每一个饮食习惯、工作习惯、作息习惯等会对疾病的康复有害。患者自己会因此而心力交瘁, 家庭成员间、夫妻间经常因此而不睦。

3.1.2 悲观失望型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此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但因其容易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 加之有些患者的工作性质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及及时的治疗, 使患者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好转迹象, 丧失信心, 听之任之, 认病情一次次的反复加重, 而最终发展为盆腔脓肿、冰冻骨盆等。

3.1.3 焦虑失助型

盆腔炎性疾病病程迁延可致继发不孕, 不育不孕症患者除因职业、经济、学习工作任务过重、夫妻不和及社会因素等不能正常怀孕生育, 罹患盆腔炎性疾病, 更加大了其发生率, 妊娠的迫切期望、家庭矛盾及社会压力, 致使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地紧张、焦虑或抑郁。反过来这种紧张焦虑更会影响其妊娠。

3.1.4 羞却恐惧型

罹患盆腔炎性疾病后, 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生活质量下降, 主要是疼痛。而这些在就诊时又往往难以启口。一般来说:盆腔炎性疾病影响性生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由于性生活时加重了盆腔充血, 而且性生活动作容易对炎性组织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撞击, 引起疼痛或诱发盆腔炎急性发作;第二, 由于撞击了炎性组织, 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性交痛, 这样女性就会产生对性生活的恐惧和厌恶, 当然也有一部分女性为了满足丈夫的要求, 对这种疼痛采取忍受的态度, 这样的性生活就根本无乐趣可言。

3.2 心理干预对策

3.2.1 对过度保护型和悲观失望型患者的心理干预

这2型病人, 虽分型不同, 实质上最关心的是同一件事情, 只是2个极端:一个过度治疗, 一个放弃治疗。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都是不可取的。对于她们, ①要明确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妇科很常见的疾病。这一点很重要, 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从众心理, 一旦认为自己很特殊, 就会自怨自艾。②告知患者盆腔炎性疾病并非不治之症, 给患者一个希望。③在治疗期间, 或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病情加重是很正常的现象, 因为女性的生理周期, 行经期间会出现盆腔充血、水肿等, 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但并不是治疗的错误, 也不是治疗无效。因此而放弃治疗或中止治疗, 都会使得治疗前功尽弃。④如果确实积极治疗, 又没有理由可解释的加重, 可以考虑是否改变治疗方法, 或加用一种治疗方法。⑤由于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 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和孤独无助的感觉。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 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 对疾病的康复十分不利[3]。医生的耐心地倾听, 亲切地交谈、解释、疏导、鼓励等, 可以使患者获得信心和希望, 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

3.2.2 对焦虑失助型患者的心理干预

盆腔炎性疾病可以表现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 但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的话, 也可以治愈, 当然可以正常受孕、分娩。关键就是一个早字, 还有坚持治疗, 治疗方法有抗生素治疗及中药治疗, 该院自2008年开始的重要熏蒸疗法结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4]。其次, 让患者了解目前的辅助生育技术, 即便是罹患盆腔炎性疾病, 也还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 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一个轻松的心理, 不论对于不孕症来说, 还是对于盆腔炎性疾病来说, 都是很有益处的。第三, 告知患者的亲属,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不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 它需要全家的参与。首先, 男性一定要学会体谅、爱护妻子, 不能图自己的一时之快而不顾妻子的感受, 性生活的时机及方法都会影响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其次家人的关心和鼓励很重要。盆腔炎性疾病虽很少有生命危险, 但病情迁延, 使患者身体及心理都很受煎熬, 患者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 家庭的参与会增加她们对抗疾病的信心。

3.2.3 对羞怯恐惧型患者的心理干预

性行为是一个非常敏感、非常具体的话题, 它是人类各种行为中最普遍、最正常存在的的自然现象。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因不能归咎于性生活, 美满的性生活反而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性生活不当可能使该疾患病情加重:①性生活不洁: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 再加上不当的性交行为和活动, 外源性病菌很容易侵入;②性生活过于频繁:处于育龄期的女性, 性欲比较旺盛, 性生活过于频繁, 破坏阴道内菌群的平衡;③性生活过早:有的人性生活开始的较早, 缺乏性保健知识, 对病菌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差;④性伴侣过多:在某个时间段内, 与二个以上的人发生性交, 增加病菌入侵的机会, 而且病会交叉感染。因此首先要节制不当的性生活。其次要掌握好性生活的时机和方法:①力度的控制:动作应舒缓徐和。②男方的配合:为防止重复感染或夹杂感染, 男方讲究性生活卫生十分必要。③时机的选择:性生活应选择病情相对稳定、体质恢复得较好的时机。④性生活后的处理:双方均应冲洗外阴。只要掌握的得当, 并不会延误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也不会加重病情, 反而有助于夫妻感情。

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我们取得一定的效果, 除治疗效果外, 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 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两方面≤7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以一个较好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从而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心态复杂多样, 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 关注及研究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施行躯体治疗的同时, 还要注意心理治疗, 更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综上所述, 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模式在改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效果可靠,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方法 通过与患者交谈, 收集直接资料;通过了解病史及各种检查, 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取得间接资料。结果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可分为过度保护型、悲观失望型、焦虑失助型、羞却恐惧型等;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稳定了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结论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在施行躯体治疗的同时, 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 可以起到最佳的诊疗效果。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心理反应,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06.

[2]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6.

[3] 廖新兰.妇科门诊患者就医心理分析与干预[J].长江大学学报, 2009 (2) :172.

[4] 郭淑红, 饶胜国, 郑淑红, 等.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2) :164-166.

上一篇:关于民办院校教学规范化的思考下一篇: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