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病害防治

2022-07-20

第一篇:小龙虾的病害防治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七种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病害, 小龙虾, 养殖, 技术

出血病

由气单胞菌引起的虾败血病,此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螯虾一旦染上出血病,不久就会死亡。

防治:①若发现病虾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池水消毒,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生石灰25公斤~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②每667平方米取750克烟叶用温水浸泡5小时~8小时后全池泼洒,同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盐酸环丙沙星原料药1.25克~1.5克投喂,连喂5天。

水霉病

由水霉菌引起。患病初期症状不太明显,当症状明显时菌丝已侵入虾表皮肌肉,向外长出棉絮状菌丝,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病虾消瘦乏力,活动焦躁,摄食量下降,严

重者导致死亡。

防治:①在捕捞、搬运、放养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虾体损伤;②用1%~2%食盐水对病虾进行较长时间浸浴,效果较好;③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和小苏打各400克兑水全池

泼洒。

烂鳃病

由细菌引起,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①经常清除虾池中残饵、污物,保持养殖环境卫生;②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

2克兑水全池泼洒。

黑穗病

因水质污染严重,鳃丝受霉菌污染所引起。病虾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①保持养殖水体清洁,溶氧充足;②用3%~5%食盐水浸浴病虾2次~3次,每次浸浴3分钟~5分钟;③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10克兑水全池泼洒。

烂尾病

因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而引起。初期病虾的尾部有水泡,导致尾部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尾部的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

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被吞噬。

防治

①苗种运输和投放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②投饲要充足、均匀,防止虾因饵料不足而相互残杀;③每立方米水体用15克~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泼洒。

聚缩虫病

由聚缩虫寄生于虾甲壳上而引起。病虾体表污物较多,摄食和活动能力逐渐减弱,严重者在黎明前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防治:①彻底消毒,杀灭病原;②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聚缩虫数量,减轻其对螯虾的危害;③用浓度为0.5毫克~1毫克/升新洁尔灭和5毫克~10毫克/升高锰酸钾

混合液浸浴病虾。

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累枝虫和针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幼体在患病期间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发育变态。

防治:①保持合理密度,注意虾池环境卫生,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用每立方米水体含25克~30克福尔马林溶液浸浴病虾4小时~6小时,连续2次~3次,效果较好。

第二篇:高温季节小龙虾疾病的防治技术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小龙虾在养殖生产中会遇到一些病害,下面将小龙虾常见病害和治疗方法提出供大家参考:

1、褐斑病: 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溃疡,常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病因:虾体受伤和环境恶化,致病菌感染所致。防治方法:每年进行池塘清淤,保持虾池水质良好,定期换水或全池泼洒生石灰。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谨慎操作,防止损伤虾壳。发现虾患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待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硝化细菌1克全池泼洒;每千克在池虾用10毫克~15毫克茶粕液泼洒,促使虾体蜕壳,修复损坏的甲壳。

2、 烂壳病: 病虾体壳和双螯上有明显的溃烂斑点,斑点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褐色,斑点中端下陷。病因:由假单孢菌、气单孢菌、粘细菌、孤菌等感染虾体所致。防治方法:定期用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质;饲料中添加1%磷酸二氢钙,连喂3天~5天。

第三篇:豇豆病害的防治

1 豇豆疫病

该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豆荚。茎蔓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或节附近。病部初呈水浸状不定形暗色斑,后绕茎扩展,茎蔓呈暗褐色缢缩,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周缘不明显,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淡褐色斑,表面生稀疏白霉,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豆荚染病多腐烂。由豇豆疫霉引起。病菌生长适温为25--28℃,最高35℃,最低13℃,只为害豇豆。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以后,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生育后期形成卵孢子越冬。连阴雨或雨后转晴,湿度高,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潮湿、密

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实行2a(年)以上轮作。低洼湿地采用垄作,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采收后将病枝集中烧毁。 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 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0d (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2 豇豆锈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和种荚。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疱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脉、种荚上也产生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种荚染病,不能食用。此外,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栗褐色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粗绒状物即锈子器。豇豆锈病由豇豆属单胞锈病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豇豆。我国北方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春日均温度21--28℃,具水湿及散射光条件,经3--5d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侵入豇豆叶片为害,同时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在豇豆叶上萌发侵入为害,后形成夏孢子堆,产生夏孢子。夏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又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直到秋后,或植株生育后期条件不适,才形成冬孢子堆,产生冬孢子越冬。但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冬和越夏。日均温23℃,相对湿度90%,潜育期8--9d。在日均温稳定在24℃、连阴雨条件下,容易流行。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每隔10--15d 1次,连续2--3次。②不要在雨前浇水,春、秋豇豆不要连片栽培。

3 豇豆病毒病

该病为系统性症状,叶片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可见叶绿素聚集,形成深绿色脉带和萎缩、 卷叶等症状。 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 (CMV) 、 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侵染引起。3种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豆蚜等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病株汁液摩擦接种及农事操作也可传播。之豇28-

2、红嘴燕等。②及早防治蚜虫。③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 ④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抗病盛乳油500--800倍液,或60%病毒A片剂(15kg水中加2片) ,或20%万毒清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病毒克或2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8%病毒1号600--800倍液,或复方克病神500倍液加植保素500倍液,或病毒王500倍液加平衡剂300倍液,或病毒速克灵乳油500倍液加克旱寒增产剂(黄腐殖酸锌)500倍液喷洒,

一、发生程度

豇豆白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豇豆煤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豇豆根腐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发生概率70%。

二、发生实况 豇豆白粉病:特早茬豇豆发病株率21~44%,平均发病株率32%,2006年同期发病株率8~12%,平均11%;早茬豇豆发病株率6~17%,平均发病株率10.5%,2006年同期发病株率1~3%,平均0.75%。

豇豆煤霉病:特早茬豇豆发病株率4~12%,平均发病株率6%,2006年同期发病率2~6%,平均4.5%,早茬豇豆发病株率0~3%,平均发病株率1.0%,2006年同期发病株率0~1.5%,平均0.75%。

豇豆根腐病:特早茬豇豆发病株率2~6%,平均发病株率3%,2006年同期发病率2~5%,平均3.5%,早茬豇豆发病株率2~6%,平均发病株率4.5%,病情与2006年同期基本相仿。

三、防治意见

(一)农业措施

豇豆田、棚四周要开好排水沟,防止田内积水。

(二)化学防治

1、防治豇豆根腐病:夏秋是根腐病的多发季节,豇豆播前要用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处理。每3公斤种子用25克/升的适乐时种衣剂10亳升处理。重病田在出苗后15天,再用25克/升适乐时1000倍药液每穴200亳升浇根处理一次。

2、防治豇豆白粉病:可选10%世高水分散剂1000倍或40%福星乳油3000倍或6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防治。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每7-10天一次。

3、豇豆煤霉病:可选10%世高水分散剂10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45%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防治,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每7-10天一次。(区蔬菜站)

一、发生程度

豇豆白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豇豆煤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豇豆根腐病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发生概率70%。

二、发生实况 豇豆白粉病:特早茬豇豆发病株率21~44%,平均发病株率32%,2006年同期发病株率8~12%,平均11%;早茬豇豆发病株率6~17%,平均发病株率10.5%,2006年同期发病株率1~3%,平均0.75%。

豇豆煤霉病:特早茬豇豆发病株率4~12%,平均发病株率6%,2006年同期发病率2~6%,平均4.5%,早茬豇豆发病株率0~3%,平均发病株率1.0%,2006年同期发病株率0~1.5%,平均0.75%。

豇豆根腐病:特早茬豇豆发病株率2~6%,平均发病株率3%,2006年同期发病率2~5%,平均3.5%,早茬豇豆发病株率2~6%,平均发病株率4.5%,病情与2006年同期基本相仿。

三、防治意见

(一)农业措施

豇豆田、棚四周要开好排水沟,防止田内积水。

(二)化学防治

1、防治豇豆根腐病:夏秋是根腐病的多发季节,豇豆播前要用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处理。每3公斤种子用25克/升的适乐时种衣剂10亳升处理。重病田在出苗后15天,再用25克/升适乐时1000倍药液每穴200亳升浇根处理一次。

2、防治豇豆白粉病:可选10%世高水分散剂1000倍或40%福星乳油3000倍或6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防治。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每7-10天一次。

3、豇豆煤霉病:可选10%世高水分散剂10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45%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防治,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每7-10天一次。

一、根腐病 植株的主根与地下的茎开始出现红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逐渐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稍凹陷或开裂。开花结荚后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一般叶片不脱落。病株主根受害后腐烂,不生侧根,植株矮小,严重的茎叶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1宜与葱蒜类或白菜类蔬菜、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高垄栽培或深沟窄畦栽培;及时清沟清除渍害,降低田间湿度和地下水位,促进根系发育;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菌源;3实施药剂防治。在田间零星发病时开始用药。施药方法为灌根或泼洒茎基部,7-10天1次,连续用药3-4次。灌根每次每株灌药液250毫升。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敌克松粉剂1500倍液、20%络氨铜水剂400倍液。

二、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蔓和豆荚也可受害。发病初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黄白色小斑点,微隆起,扩大后形成红褐色疱斑,具有黄色晕圈,疱斑破裂后散放出红褐色粉末,痕斑处的叶片正面,产生褪绿斑。植株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疱斑,含有黑色粉末。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栽培;2加强栽培管理。调整好播种期,使收获期避开雨季、清沟排渍,防止受害、收获后清洁好田园;3实施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防。15天左右喷防1次,连喷2-3次、或用50%莠锈灵乳油800倍液、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治,7-10天1次,连喷2-3次。

三、煤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也能受害。最初在叶片两面生出紫色斑点,以后扩大成淡褐色近圆形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层,叶片背面多于正面。严重时,病叶干枯、早落。最后植株仅剩下顶端少部分嫩叶。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合理施肥,要重视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提高植植的抗病力、及时清除病叶,减少菌源;2及时施药防治,在发病初期立即喷施药控制。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灭病威胶悬剂800倍液、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第四篇: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第五节泥鳅主要病軎的防治

一、病霉性疾病——泥鳅痘疮病

病毒是已知各类微生物中体形最小、结构最简单,非细胞形态,含有一种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病毒只能在电子显镦镜下才能观察到,测量病毒大小的 单位为纳米。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泥鳅疾病,称为病毒性疾病•目前 发现的泥鳅病毒性疾病仅有泥鳅痘疮病1种。

【病原体】迄今尚未见有泥鳅痘疮病病原的研究报道,疑为鲤孢疹病毒病毒颗粒近球形,20面体大小为(190土27)纳米,核心(113士9)纳米,为有囊膜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病毒对乙醚、酸、碱、热不稳定。

【症状】发病早期在患病泥鳅的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逐渐增多、扩大和变厚,严重时融成一片,形成增生物。增生物不转移,形状、大小各异,凸起0.5〜5毫米,表面初期光滑,后来变粗糙,呈玻璃样或石蜡样。这种增生物一般不能被摩擦掉,但增生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随即在原处再次出现增生物6泥鳅感染此病后,其生长受到抑制而消瘦,游动迟缓,严重时死亡。

【流行情况】痘疮病影响泥鳅的生长,降低其商品价值,疾病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但一般不引起病鳅急性大批死亡。流行于秋末至春初的低温季节以及密养的泥鳅池和网箱。通过鳅体接触传播,蛭类可能是传播媒介。当水温升高到15°C以上时,患病轻的病鳅会逐渐自愈。

【诊断】根据“石蜡状增生物”等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有些上皮细胞的核内有包涵体,据此可进一步诊断。最后确诊需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见到病毒颗粒,或分离培养到疱疹病毒。

【预防方法】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购进泥鳅苗种。

彻底清塘,适时更换新水,保持优良水质,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综合预防

【治疗方法】第一天用苯扎溴铵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1〜0. 15克,第二天每立方米水体用复合碘溶液0.1毫升,全池泼洒,有一定的疗效。

二、细菌性疾病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根据其外形可分为球菌和杆菌等。裉据革兰染色的着色不同,而分为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泥揪的细菌性疾病较多,是泥鳅养殖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类疾病,常常引起泥鳅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赤鳍病

又称红鳍病、腐鳍病、烂鳍病。

【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革兰阴性 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单个或成对排列,菌体大小为(0.3~1.0)微米X (1.0~3.5)微米,极端单鞭毛,有运动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此菌的适宜生长PH值为5~9,适宜生长温度为28~30℃

【症状】初期表现为部分或全部鳍条充血发红,鳍条附近的皮 膜腐烂,严重时鳍条脱落(彩图16),肌肉红肿,腹部及肛门周围 充血。患病泥鳅不摄食,直至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发病率较高,对泥鳅的危害较太,当泥鳅养殖水体水质恶化,暂养时间过长或鳅体受伤时容易发生.主要流行于夏季。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 菌的分离及鉴定。 【预防方法】

(1)鳅池及时清淤,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三氯异氰脲酸粉等彻底清塘。 (2)避免鳅体受伤。

(3)苗种下塘时进行严格的消毒,可用30~50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浸浴3~5分钟。 【治疗方法】

(1)外用消毒杀菌剂。①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含氯石灰全池泼洒②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粉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3次;③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1%),用300~500倍的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4.5~7.5毫克(以有效碘计),隔天1次,连用2~3次。

(2)内服抗菌药物氟苯尼考粉,每千克体重用10~15毫克 (以氟苯尼考计)均匀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

2.白尾病 又称烂尾病。

【病原体】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columnaris)

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柔韧可屈挠,菌体大小为0.5微米(*4~4.8)微米,无鞭毛。此菌的适宜生长pH值为5~11,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

【症状】病鳅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鳅体去去平衡,常游于岸边,死前在水面做挣扎状窜游。病鳅尾柄部皮肤 变白,失去黏液,肌肉充血发炎(彩图17);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在连续阴雨天或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6~10厘米的鳅种,成鳅不常见,同池混养的鲢鱼、鳙鱼等其他鱼类很少发病。主要流行于春夏及秋季,尤以立秋前后发病较为普遍。在天气多变、水温222~25℃、池塘淤泥过多、鳅体受伤(包括被寄生虫损伤)等诱因存在时易暴发此病。发病率一般在30%~50%,高的可达70%。一旦发病传染得很快,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刮取尾部体表黏液制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大量杆菌可进一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预防方法】

(1)及时清除鳅池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三氯异氰脲酸粉等彻底清塘。 (2)避免鳅体受伤. (3)苗种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翁或2~3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浸泡消毒10~20分钟。

(4)定期对鳅池进行换水或加水。

(5)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克或三氯异氰脲酸粉0.3克对水全池泼洒,每15天1次。

【洽疗方法】外用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1%)用300~500〜倍的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4.5~7.5毫克(以有效碘计),隔天1次,连用2~3次;内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粉,每千克体重用0.46~0.6克均匀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5~7天,首次用量加倍。施药7~8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克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

3.赤皮病

【病原体】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革兰阴性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菌体大小为(0.7~0.75)微米X (0.4~0.45)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生1~3根鞭毛,无芽孢。此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

【症状】病鳅的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病鳅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尤以鳅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尾鳍、胸鳍发白,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病鳅不摄食,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反应迟钝。死亡率可高达80%。

【流行情况】此病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体表无损伤时,细菌无法侵入皮肤。其传染源是被该菌污染的水体、工具和带菌鱼类。泥鳅感染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迸行初步诊断,由于此病的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泥鳅的皮肤,因此有鳅体受伤史将有助于诊断。由于鱼居斜管虫、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时,也可引起泥鳅苗种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可刮取泥鳅体表黏液通过镜检进行鉴别。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预防方法】

(1)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避免碰伤鳅体。

⑵苗种下塘前用5~8毫克/升的含氯石灰溶液或2~5毫克/升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分钟。 (3) 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良好。

(4)在疾病流行季节,每立方米水体用0.2~0.3克溴氯海因全池泼洒,每15天1次。 【治疗方法】同白尾病。 4.溃疡病

又称打印病、腐皮病、烂口病、烂身病、体表溃疡症、流行性 1疡综合征及穿孔病等。 【病原体】 (1)嗜水气单胞菌。

(2)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革兰阴性菌,杆状, 散在或成双排列,两端钝圆,菌体大小为(0.6~1.2)微米*(1.5~2.0)微米,极端单鞭毛(彩图18),无芽孢。

(3)凡隆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革兰阴性菌,杆状, 散在,两端钝圆,菌体大小为(0.3~0.7)微米*(1.2~2.5)微米, 无芽孢。

⑷创伤弧菌(Vibirovulnificus)。革兰染色阴性、标状弯杆菌,菌体大小为(0.7 士 0.1)微米*(2.3±0.5)微米,具有单鞭毛。

(5)霍乱弧菌革兰阴性菌,散在或成双 排列,两端钝圆,菌体大小多在(0.5~1.0)微米* (1.0~2.5)微米,极端单鞭毛(彩图19),无芽孢。

【症状】此病的病程较长,在不同发病阶段,症状有所差别。

(1)早期病鳅体色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 面,有时不停地游动;病鳅的头顶部、口、鳃盖、下颌、躯干部、 腹部的皮肤、胸鳍及腹鳍发红,体表某些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 状出血病灶(彩图20);剖检内脏无明显病变。

(2)中期病灶部位皮肤逐渐溃烂,肌肉坏死,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红色肌肉(彩图21);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

(3)后期病灶面积进二步扩大,溃烂的深度也加大,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鳅腹部膨胀,肛门红肿外突,剖检可见腹 腔有大量腹水,肠内无食物,肝脏、脾脏肿胀或有不同程度出 血;有的病鳅可存活较长的时间,溃疡会逐步扩大加深,以至到达身体较深的部位,甚至造成头盖骨软组织坏死,使病鳅脑部暴 露出来;多数病鳅死后沉入池底,待腐烂胀气后才浮出水面;少数在水面缓慢游动或扒边,捞起病鳅观察,可见肌肉有块状坏死灶,严重者可见骨骼和内脏,剖开腹腔可见肝脏有点状出血。少数病鳅并发肠炎病和烂鳃病,有的继发水霉病。此病的累积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

【流行情况】此病是近年来发生普遍且危害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鳅池水质差、投喂过量、鳅体受伤、泥鳅经常处于应激状 态、寄生虫感染等是此病发生的诱因。此病流行于4~10月,水温15℃时即可发生,是发病高峰期。病鳅感染后,往往拖延较长时间不愈,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感染率有的可高达80%。在治而不愈的情况下引发病鳅逐渐死亡,累积死亡率较高。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预防方法】

(1)选择背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修建鳅池。 (2)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适当增加水深。 (3)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饲养,降低泥鳅密度,防止缺氧。

(4)减少不必要的捕捞等机械活动,.避免应激反应和引起鳅体受伤,积极控制寄生虫感染。 (5)做好内外保健工作。定期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同时投喂添加免疫制剂的保健饲料,提高鳅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治疗方法】

(1)外用消毒杀菌剂

①水温和水体中有视质浓度较低时,每立方米水体用复合碘溶液和0.1毫升全池泼洒;②在水温和水体有机质浓度均较高时,每立方米水体用戊二醛溶液40毫克(以戊二醛计)全池均匀泼洒,隔天用苯扎溴铵溶液全池均匀泼洒,毎立方米水体用0.1~0.15克(以苯扎溴铵计)

(2)内服药

每千克体重用20毫克氟苯尼考加1克维生素C均匀拌饲投喂,每天3次,连用5~7天。

5.出血病

【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病鳅体表有截状、块状或弥散性充血、出血(彩图

22、彩图23),内脏也有出血。有的口、眼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有的鳃灰白显示贫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剖开腹腔,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在高温季节急性感染发作时,有些病鳅外表症状还没有表现出来即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呈败血症的典型症状, 从早春至10月均有发生,以夏季发病率最高。

【诊断】根据病鳅体表充血、出血等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漂白粉、三氯异氰脲酸粉等彻底清塘。

(2)合理密养和混养。当养殖密度过高时,要分批轮捕疏养, 保持池内合理的养殖密度,尽量不要让水体环境承载超负荷的存鱼量。

(3)苗种下塘时进行严格的消毒,可用30~50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药浴3~5分钟,或用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溶液药浴10~20分钟,或用10毫克/升的含氯石灰溶液加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 液药浴10~20分钟。

(4)适时换水、增氧,保持水质清新。

(5)注意鳅池卫生。平时要勤除杂草和清洗食场,不留残饵, 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6)每隔10~15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2~0.3克全池泼洒。

(7)每隔10~15天用恩诺沙星粉均匀拌饲投喂,每千克泥鳅体重用10~20毫克(以恩诺沙星计),每天1次,连用5~7天。

【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3克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2~3次;同时用恩诺沙星粉均匀拌饲投喂,每千克泥鳅体重用10~20毫克(以恩诺沙星计),每天2次,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者可再用一个疗程。

6. “一点红”病

【病原体】初步认为是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tarda)。革兰阴性菌,菌体大小为(1.0`1.5)微米*(2~3)微米,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荚膜。此菌的适宜生长pH值为5.5~9,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

【症状】发病初期,病鳅无明显临床表现,仔细观察可见体色变淡,背部轻微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鳅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体色发黑,反应迟钝,身体失去平衡,在水中上下旋转。或者头朝上尾朝下在水面来回急速转动。捞起病鳅观察,可见双眼光充血向外突出(彩图24),头顶部充血、出血,向上隆起,呈“一点红”症状(彩图25)。严重时头顶部的皮肤破溃,头盖骨裂开、穿孔,可见白色黏稠状脑组织或有血红色黏液流出。但并不是发生“一点红”病的泥鳅都会出现“裂头”症状,多数病鳅来不及发展到“裂头”阶段就已死亡。病鳅鳍基充血发红,腹部膨大,鳃丝肿胀呈暗红色,鳃丝末端轻度糜烂。解剖可见腹腔有淡黄色透明状液体,肝脏肿大,其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和肾脏肿大充血,肠道中没有食物,有黄色脓汁状液体,肠壁充血发红,肠黏膜脱落。此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死亡速度并不快,但病程比较长,短的几天,长的可达20天甚至至1个月以上,累积死亡率较高。

【流行情况】

(1)斑点叉尾鮰、黄颡鱼及罗非鱼等鱼类对迟钝爱德华菌具有易感性,因此在养殖这些鱼类的区域开展泥鳅养殖或者从这些区域引进泥鳅苗种,容易发生此病。

(2)从苗种到成鳅均可感染,多发生在6~9月。

(3)放养密度过大、池塘水温过高、水质恶化、寄生虫感染是主要的诱发病因。

【诊断】根据“一点红”等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另外,由于病鳅的皮肤和鳃上常常会寄生大量的车轮虫等寄生虫,因此应注意和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相区别。

【预防方法】由于“一点红”病的感染是自鳅脑内到脑外,一旦发病,治疗难度较大,所以预防是关键。应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 度,降低泥鳅苗种的放养密度,加强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管理及日 常管理,及时捞除病、死鳅并深埋,还需注意定期检查和杀灭泥鳅皮肤和鳃部的寄生虫。

【治疗方法】

(1)在治疗此病时分清主次显得尤为重要。检查是否有大量的寄生虫寄生,如有先做杀虫处理。但是使用杀虫药时要注意不能影晌到泥鳅的摄食,不能破坏水体环境。

(2)发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后期治疗效果较差,病情严重的很难治愈。要注意选择一些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及磺胺类等进行拌饲投喂,同时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以杀灭鳅体内外和水体中的病原菌。

(3)发病后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治疗:①第1天,抽掉部分底层污水,有条件的地方可缓慢地向鳅池中加人经曝气的深井水,适当降低池水水温,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5克化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提高池水pH值;②第

2、第3天,每天上午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 : 2) 0.7克全池泼洒,下午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3克全池泼洒,或用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1%)以300~500倍的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4.5~7. 5毫克(以有效碘计);③内服抗菌药物——氟苯尼考粉,每千克体重用10~15毫克(以氟苯尼考计)均匀拌伺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病情严重时再用一个疗程。

7.烂鳃病

【病原体】柱状嗜纤维菌。

【症状】病鳅离群独游,体色发黑,体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鳃上有污泥,多黏液,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严重者“开 天窗”(彩图26)。肝脏和肾脏微肿、有出血点,胆囊肿大,肠道无食物,肠壁充血。

【流行情况】此病在水温15°C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短。此病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地养鳅区都有此病的流行,一般流行于4~10月,尤以夏季流行为多。养殖密度大,水质差,泥鳅鳃受损(如被寄生虫寄生或受机械损伤等)是此病发生的诱因。

【诊断】眼观鳅体发黑,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取鳃上的淡黄色黏液,或剪取少量病灶处鳃丝放 在载玻片上,加上2~3滴清水,盖上盖玻片,放置20~3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见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根据以上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

(2)对鳅池施粪时应经过充分发酵腐熟。

(3)苗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含氯石灰水溶液或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30~50/升的氯化钠水溶液药浴3~5分钟。

(4)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的pH值保持在8左右,(用药量视水的pH值而定),一般为每立方米水体用15~20克。

【治疗方法J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粉0.3~0.5克全池泼洒,隔2~3天再用1次,连用3次;与此同时,每千克体重用氟苯尼考粉或甲砜霉素粉5~15毫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续3~5天。

8.肠炎病

【病原体】肠型点状气单胞菌(Aeromonaspunctata f. inted-tinalis)。革兰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多数两个相连,菌体大小为(1.0~1.3)微米*(0.4~0.5)微米,极端单鞭毛,有运动力,无芽孢。此菌在pH6~12中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25℃。

【症状】病鳅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 头部显得特别,腹部膨胀并出现红斑,肛门红门外突(彩图27),严重时轻压腹部有带血黄色黏液流出。剖开腹部有很多腹腔液,肠道内无食物,含有许多乳黄色黏液,肠壁充血发炎虽紫红色。病鳅最后沉人水底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主要是由于泥鳅吃了腐败变质食物或水质恶化引起消化道感染所致。在全国各养鳅地区均有流行,严重时可引起病鳅大批死亡。一般从苗种到成鳅均可发病,水温在18℃以上时开始流行,流行高峰期水温25~30℃。此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诊断】发现病鳅出现腹部膨胀,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流出脓汁等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解剖内脏出现典型的肠炎症状等进一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预防方法】

(1)保持水质清新,坚持“四定”投饲原则,尤其注意勿投喂贮存过久或原料已变质的饲料;环境条件突变时,应降低投饲量。

(2)定期用益生菌制剂、三黄散和维生素C拌饲料投喂。 【治疗方法】同烂鳃病。

三、真菌性疾病

真菌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行无性或有性生殖,营腐生式寄生生活。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寄生于泥鳅并引起疾病的真菌主要有水霉菌和绵霉菌等。

1.水霉病

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藻状菌纲(Phycomycetes)中的一些水生真菌寄生于鳅体的伤口和卵上引起的疾病。

【病原体】我隱发雜于鱼体、鱼卵的水霉菌有9种,隶属于藻 状薄纲的3科6属,最常见的为水霉属(Saprolegnia)和绵霉属(Achlya)的种类。水霉菌一般由内外两种丝状的菌丝组成,菌丝为管状、没有横隔的多核体。内菌丝像树根一样附着在鱼体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的、坏死的皮肤及肌肉,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外菌丝分核少而粗壮,伸出在鱼体外,可长达3厘米,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水霉菌的繁殖有无性生殖和 有性生殖两种。无性生殖分动孢子和厚垣抱子两种形式,通常情况获康生动孢子,环境不良时则形成厚垣孢子。有性生殖一般出现在无性生殖衰退之后,包括产生藏卵器和雄器。

【症状】感染初期,肉眼难以看到症状,随着菌丝在伤口处繁殖,可见病灶周围出现浑浊雾状白斑(彩图28)严重时可见灰白色柔软的棉絮状白毛从肌肉中长出,有时附有污物(彩图29)。病鳅常因负担过重而游动异常,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后衰竭而亡。鳅卵孵化过程中发生此病时,受窨的鳅卵上菌丝像根状物侵人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成辐射状浸在水中,形如一个白色绒球,严重时,造成鳅卵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13~18℃,水质较清的水体易生长繁殖,但通常流行于冬春两季,水温25℃以上时较少发病。在低温阴雨天气,鳅卵孵化过程中易感染;在拉网或运输过程,因操作不慎造成锹体体 表受伤也极易感染。目前泥鳅养殖多为自然苗,苗种下塘前易受伤,加之此时水温正适合霉菌的生长,因而水霉病为泥鳅苗种期间 的常见疾病之一。

【诊断】凭肉眼看到浅黄色或白色棉絮状丝状体可初诊;取病 灶组织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无横隔的真菌菌丝可确诊。

【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

(2)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适时加注新水。 (3)在饲养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鳅体受伤。

(4)苗种下塘前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30~50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药浴3~5分钟。

(5)在鳅巢使用前预先用50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或10毫克/ 升亚甲基蓝水溶液浸泡1小时。 (6)亲鳅产后用10毫克/升亚甲基蓝水溶液药浴20~30分钟。 【治疗方法】

(1) 鳅卵水霉病 ①用5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药浴1小时,连续2~3天;②用0.4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加0.4克/升的碳酸氢钠水溶液药浴20~30分钟;③用10毫克/升亚甲基蓝水溶液药浴20~30分钟。

(2)鳅体水霉病 ①用300~500倍的水将聚维酮碘溶液稀释 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4.5~7.5毫克(以有效碘计),每天1次,连用2次;②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五倍子末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

2.鳃霉病

【病原体】血鲍霉(Branchiomycessanguinis),由动孢子传 播。常生长在泥鳅幼苗鳃缘,菌丝较粗直而少弯曲,分枝很少。通常呈单枝延长生长,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菌丝的直径为20~25微米。

【症状】病鳅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瓣肿大、粘连,鳃外观呈苍白色或红白相间状;严重时鳃丝溃烂缺损,轻压鳃部流出带污物的血色黏液;取溃烂处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真菌。此病常伴有胸鳍、臀鳍充血现象。病鳅肝脏肿大,色淡,有出血点,肾脏肿大呈褐色,肠道无食物,肠壁充血。此病后期常被细菌继发感染而引起综合征,严重时可造成病鳅的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我国多省市均有流行,一般在5~10月发生较多, 以5~7月危害最甚。夏季水体环境恶化时极易感染。

【诊断】在流行季节,发现鳃瓣呈红白相间,严重时见部分鳃丝溃烂、黏脏,整个鳃丝呈苍白色,然后取鳃丝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鳃丝内具有粗大的分枝菌丝可确诊。

【预防方法】

(1)清除池中过多的淤泥,改静止池水为微流水循环,并使水 体保持较高的溶解氧。 (2)用300~500倍水将髙碘酸钠溶液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15~20毫克(以高碘酸钠计),每15天1次。

【治疗方法】用300~500倍的水将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4.5~7.5毫克(以有效碘计),每天1次,连用2次。

四、寄生虫病

泥鳅寄生虫病是指寄生于泥鳅体表和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这些寄生虫通过掠夺鳅体营养、造成机械损伤,产生化学剌激和毒素作用等方式来危害泥鳅。

1.锥体虫病

【病原体】锥体虫(Trypanosoma spp.)。虫体呈狭长的叶状, 胞核一般位于身体中部,卵圆形。身体后端有一个动核,靠近动核的前面有一个毛基体,从毛基体长出一根鞭毛,沿着身体组成波动膜,至前端游离为前鞭毛。

【症状】锥体虫是泥鳅血液中寄生的一种鞭毛虫,泥鳅感染后一般无明显症状。偶可见病鳅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严重时鳅体虚弱、消瘦,出现贫血。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流行于6~8月。此病通过水蛭寄生在泥鳅的体表和鳃瓣上吸血而传染。由于泥鳅极易遭水 蛭袭击,加之蛭有寄生于泥鳅这类冬季人泥的鱼类借以保温的习惯。所以,应当加强防范。

【诊断】用吸管由鳃动脉或心脏吸一小滴血,置于载玻片上, 加适量的8.5克/升的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査,发现在血细胞间活泼而不大移动位置地跳动的乳白色虫体即为锥体虫。若在每一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发现50个以上的虫体时,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杀灭锥体虫的传播媒介水蛭。

(2)利用水蛭具有趋动物血腥味的特性,可用干枯的丝瓜浸湿猪鲜血后放入有水蛭的鳅池中,诱使水蛭聚集,待1~2小时后取出丝瓜,将水蛭捕灭;或在鳅池中插上一个内装有畜禽血的细小竹筒,待水蛭钻到筒内吸血后再行捕捉。

(3)已患锥虫病的泥鳅,可用40毫克/升氯化钠水溶液药浴3~5分钟,再用7毫克/升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药浴10分钟,以杀灭正在吸食鳅血的水蛭。

【治疗方法】目前尚未有可用于防治食用鱼锥体虫病的有效药物。 2.鳃隐鞭虫病

【病原体】鲍隐鞭虫。虫体柳叶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窄;从前端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向前称前鞭毛,另一根沿着体表向后组成波动膜,伸出体外为后鞭毛。虫体中部有一圆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动核。

【症状】当鳃隐鞭虫大量侵袭泥鳅的鳃部时,鳃丝红肿,黏液增多,鳃上皮细胞被破坏。病鳅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近岸边水面,体色暗黑,身体消瘦,以致死亡。

【流行情况】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东北等地均有此病发生,发病 季节为7~9月。

【诊断】根据症状再剪取少许鳃丝或刮取少量黏液,置于载玻 片上,加适量的8.5克/升的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査,见到虫体不断地自由摆动,好似柳叶在飘动,即为鳃隐鞭虫。若在每一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发现50个以上的虫体时,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

(2)对入池前发现有鳃隐鞭虫寄生的鳅种,用8毫克/升的硫 酸铜水溶液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药浴15~30分钟; 或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20~40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0.7克全池泼洒。 3.黏孢子虫病

【病原体】黏孢子虫,隶属于黏孢子纲(Myxosporea),寄生于泥鳅的种类有待分类和鉴定。黏孢子虫的主要特征是整个生活史 中产生孢子,多数孢子有2块几丁质壳片,两壳片连接处称为缝 线。多数孢子有2个球形、梨形的极囊,通常位于孢子前端。极囊 里有极丝,作螺旋状盘曲。

【症状】黏孢子虫寄生在泥鳅的头部、鳍、体表和鳃,形成肉 眼可见的大大小小的乳白色的胞囊,米粒状,胞囊寄生部位充血、 出血。病鳅身体消瘦,游动迟缓,生长受阻。

【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5〜6月,通常对泥鳅的危害相对较小。

【诊断】在病鳅的体表和鳃上发现许多肉眼可见的大大小小的 乳白色的胞囊,然后将胞囊取下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压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如发现大量的黏孢子虫的孢子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 引入泥鳅苗种时严格检疫,防止引人病鳅。 (2) 彻底清塘。

(3) 苗种下池前严格消毒。

(4) 发现病鱼及时捞出作无公害处理。

【治疗方法】少量感染一般不做治疗。严重感染时,可用地克珠利预混剂均匀拌饲投喂,每千克体重用2.0~2.5毫克(以有效成分计),每天1次,连用2~3天为一个疗程,隔3~5天后,可重复下一个疗程;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百部贯众散3克全池均勻泼洒,每天1次,连用5天。

4.车轮虫病

【病原体】为车轮虫属(Trichodina)和小车轮虫属(Tri-chodinella)的一些种类,寄生在泥鳅的体表及鳃部。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口面观呈圆碟状,运动时如车轮旋转样。虫体隆起的一面称口面,与其相对的凹入面,称反口面。口面有一向左或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口沟,下接胞口和胞咽;口沟两侧各有一行纤毛,形成口带。大核马蹄形或香肠形,围绕前庭腔,在其一端附有一个长形小核。反口面环生一圈较长的纤毛,称后纤毛带,在其上下各有一圈较短的纤毛,分别称上缘纤毛和下缘纤毛。,反口面最显著且较稳定的结构是齿环和辐线。齿环由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 钩、锥部和齿棘组成。车轮虫以纵分裂法和接合生殖法进行繁殖。

【症状】病鳅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摄食量减少,有时在水中 作“打滚”状游动;体表常出现白斑,甚至大面积变白;侵袭鳃瓣 时,常成群地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的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使鳃 组织腐烂,鳃丝的软骨外露。刚孵育不久的鳅苗感染严重时,苗群 沿池边绕游,狂躁不安,直至鳃部充血、皮肤溃烂而死。泥鳅严重 感染车轮虫时,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流行情况】在我国泥鳅养殖地区都有发生,流行于5~8月。此病是泥鳅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疾病之一。

【诊断】取病鳅的鳃片或刮取体表黏液,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査查,发现每个低倍显微镜视野有20个以上的虫体时,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合理施肥、合理放养。

(3)夏花鱼种下塘前用20克/升的氯化钠水溶液药浴15分钟, 视鱼种忍耐程度酌情增减时间;或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药浴 20~30分钟。

【治疗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 0.7克全池泼洒。 (2)每立方米水体用苦参末1~1.5克全池均匀泼洒,连用5~7天。 5.斜管虫病

【病原体】鱼居斜管虫(Chilodonellapiscicola),原称鲤斜管 虫樣虫体有背腹之分,背部稍隆起,腹面观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左面有9条纤毛线,右面有7条,每条纤毛线上长着一律的纤毛,腹面中部有一条喇叭状口管。大核近圆 形,小核球形。身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伸缩泡,一前一后。该虫以 二次分裂方式增殖。

【症状】斜管虫少量寄生时对泥鳅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刺激鳅体体表和鳃分泌大量黏液,体表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一层黏液 层,鳃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病鳅食欲减退,消瘦发黑,侧卧岸边或 漂浮水面,不久即死亡。

【流行情况】在我国泥鳅养殖地区都有发生,由于鱼居斜管虫 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2~18℃,因此在晚秋和春季最为流行。此病是泥鳅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疾病之一。

【诊断】同车轮虫病。 【预防方法】同车轮虫病。 【治疗方法】同车轮虫病。 6.小瓜虫病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其成虫卵圆形或球形,肉眼可见。全身密布短而均勻的纤毛,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6”字形的胞口;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质有大量的食物粒。成虫成熟或由于客观原因(如宿主死亡等)离开宿主后在水中 游动一段时间,沉到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分泌一层透明薄膜,形成胞囊,然后在胞囊内经过上十次分裂可形成数百个幼虫。刚从胞囊内钻出来的幼虫呈圆筒形,不久就变成扁鞋底形,全身除密布短 而均匀的纤毛外,在虫体后端还有一根粗长的尾毛,一个大的伸缩泡在虫体前半部;大核近圆形,在虫体的后方;小核球形,在虫体的前半部。

【症状】病鳅的皮肤、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肉眼可 见,故又称白点病(彩图30)。当病情严重时,体表似有一层白色 薄膜,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病鳅体色发黑、消瘦、游动迟 缓,不时在其他物体上摩擦,不久即离群死亡。

【流行情况】小瓜虫对宿主无年龄选择性,从鳅苗到成鳅皆可 受害,但对苗种危害最严重。适宜小瓜虫繁殖的水温为15~25℃, 因此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和秋末。

【诊断】在病鳅的皮肤、鳍、鳃等处发现许多白色小点状胞囊, 即可初步诊断。取病鳅的鳃片或刮取体表黏液,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发现每个低倍显微镜视野下有10个以上的虫体,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放养苗种前,若发现有小瓜虫,每立方米水体加人体积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250毫升,药浴15~20分钟。

【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辣椒粉40克和干姜15克混合煮 沸半小时,冷却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次,晴天中午泼洒;同时,每千克体重用青蒿末0.3~0.4克均勻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

7.杯体虫病又称舌杯虫病。

【病原体】杯体虫(Apiosoma spp.)。虫体体长50微米左右, 伸展时呈高脚酒杯状,在前端有一个圆盘状的口围盘,边缘生有纤毛,纤毛摆动,带动水流夹带食物进入胞口,借以捕食。虫体中部有一卵圆形大核,小核细棒状,位于大核侧面靠中间的部位。体柄非常显著,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症状】杯体虫寄居在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大量寄生时,病鳅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摄食,头部向体表一侧弯曲,很难受的样子,俗称“歪脖”,常漂浮水面,状似缺氧浮头。仔细观察可见病鳅鳃盖后缘略发红,鳍条残损,鳃丝黏液分泌增加,甚至红肿溃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全国各养鳅地区都有发生,对体长1.5~2厘米的鳅苗危害较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8月较为普遍。

【诊断】同车轮虫病。 【预防方法】同车轮虫病。 【治疗方法】同车轮虫病。 8.指环虫病

【病原体】指环虫(Dactylogyrus spp.)。虫体扁平,动作像尺蠖,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身为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盾端连接成环状。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有精巢和卵巢各1个,精巢在卵巢的后面。虫体后端为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 固着在泥鳅的鳃上。

【症状】指环虫以锚钩和小钩钩住泥鳅的鳃丝组织,并在鳃片不断活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 妨碍泥鳅的呼吸,从面影响正常代谢。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对泥锹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病鳅鳃盖张开,鳃部显著浮肿,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病鳅不吃食,身体消瘦,游动缓慢,或头部竖起,伸出水面,在水中旋转,俗称“开飞机”、若治疗不及时可造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养殖中后期发生,主要春末夏初。

【诊断】取少量鳃丝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见到白色不断蠕动的虫体附于鳃上,虫体咽的两侧分布有4个呈方形棑列的 褐色或黑色眼点,每个低倍显微镜视野下有5个以上的虫体时,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放养苗种前,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 【治疗方法】

(1)甲苯咪唑溶液加2000倍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1~1.5克(以甲苯咪唑计)

(2)精制敌耳虫粉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18~0.45(以敌百虫计),鳅苗用量酌减。

(3)每立方米水体用苦参末1~1.5克全池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用5~7天。 9.三代虫病

【病原体】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虫体略成纺锤形, 长度为0.3~0.8微米,背腹扁平,身体前端有一对头器,后端腹 面为圆盘状固着器,其中有1对锚形中央大钩和8对伞形排列的边 缘小钩,在后固着器之前有1个卵巢和1个精巢。三代虫为胎生, 虫体中部有一椭圆形的胎儿,胎儿体内又孕育着下一代胎儿,故称为三代虫。

【症状】三代虫寄生在泥鳅的体表和鳃。当少量寄生时,泥鳅摄食及活动正常,仅鳃丝黏液增生。当大量寄生时,泥鳅体表无光泽,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黏液,鳃丝充血,黏液分泌增加,严重时鳃水肿、粘连。病鳅游态瞒跚,无争食现象或根本不靠近食台, 逆水窜游或在池壁摩擦,鳅体瘦弱,直至死亡。

【流行情况】全国均有分布,春季和初夏为繁殖高峰,繁殖适温为20℃左右。对鳅苗危害较大,一旦感染能造成极高的死亡率。

【诊断】刮取病鳅体表的黏液或取鳃片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见到白色不断蠕动的虫体,虫体无眼点,中部有子代及孙代胚胎,每个低倍显微镜视野下有5个以上的虫体时,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同指环虫病。 【治疗方法】同指环虫病。 10.扁弯口吸虫病

【病原体】为扁弯口吸虫(Clinostomumcomplanatum)的囊蚴。虫体大小为(4~6)毫米*2毫米;顶端有1个口吸盘,下为肌质的咽,没有食道,肠的二肓支直至虫体后端,在伸延之中,向侧面分出侧支;腹吸盘位于虫体1/4处,大于口吸盘;睾丸1对,纵列、分叶,两睾丸之间有1卵巢。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鹭科鸟类的咽喉,当鹭在啄食鱼虾时, 卵便可排至水中,在水温28℃时,8天孵出毛蚴。第一中间宿主为斯氏萝卜螺和土蜗;毛蚴钻入萝卜螺后,在外套膜上发育为胞蚴; 胞蚴发育为1个雷蚴,迁移到螺的肝脏,经两代繁殖为数百个子雷蚴,然后产生尾蚴;尾蚴有强烈的趋光性,遇到鱼后,钻进皮肤至 肌肉,经3个月发育为囊蚴;鹭吞食病鱼,囊蚴从囊中逸出,从食 道迂回至咽喉,4天后成熟排卵。

【症状】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在病鳅的头部、体表、鳍、鳃及肌肉等处形成圆形小包囊,呈橙黄色或白色,直径约2.5毫米。在一尾泥鳅上的囊蚴可从数个到100个以上。病鳅离群独游,在浅水边或其他物体上摩擦。成鳅单纯感染时一般不会死亡,但苗种被虫体大量寄生时,则可被致死。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现,流行于4~8月。养殖水体恶 化、大量使用未经发酵的粪肥是此病发生的诱因。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将病鳅体上的包 囊取出,放人盛有8.5克/升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用2枚小针将 包囊挑破,将虫体吸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检查确诊。注意当成鳅 仅有少量扁弯口吸虫的囊蚴寄生时,不会引起泥鳅死亡,若有死亡 应再仔细检查病鳅患有的其他疾病。

【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第一中间宿主及虫卵、尾蚴。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鳅体抵抗力。当要加注清水时,一定要经过过滤,严防第一中间宿主螺类随水带入。

(3)在该病流行地区,养鱼池中如发现有第一中间宿主萝卜螺时,应及时用草捆诱捕杀灭。具体方法如下:在鱼池下风处,放入用水草扎成的草把诱捕螺类;每天将水草把上附着的螺类取出,置于远离鱼池处杀死或埋入土中,这样连续几天,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方法】

(1)内服药每千克体重用80毫克左旋咪唑均勻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用恩诺沙星粉均匀拌饲投喂,每千克体重用10~20毫克(以恩诺沙星计),每天1次,连用7天。

(2)外用药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3克对水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次。 11.侧殖吸虫病

【病原体】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japanica).虫体较小,卵圆形,体表披棘。口吸盘略小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虫体中部略前;前咽不明显,咽椭圆形,食道长,分叉于腹吸盘的前背面,肠支盲囊止于虫体的近末端。睾丸1个,长椭圆形,位于虫体的后1/3部分的中轴线;阴茎披小棘,生殖孔开口于虫体左侧中线 附近。卵巢1个,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睾丸的右前方;子宮末端肌质披棘,与阴茎共同开口于生殖孔,卵黄腺分布于睾丸前半部两肠 支的外侧。卵梨形,前端具盖。

【生活史】中间宿主为湖螺、田螺及旋纹螺等。成虫在终末宿主鱼的肠内产出虫卵,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发育为雷蚴、尾蚴,尾蚴可继续在螺体内发育为囊蚴,当鱼吞食了这种螺后,囊蚴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同时,尾蚴具有移行习性,可以从螺体内移出并集聚在螺的触角上,当鱼特别是鱼苗吞食了尾蚴后,尾蚴不经囊蚴阶段而直接发育为成虫。

【症状】患病鳅苗闭口不食,生长停滞,游动无力。群集下风 口,俗称“闭口病”。解剖病鳅,可见吸虫充塞肠道,前肠部尤为 密集。

【流行情况】全国均有流行,泥鳅是主要的终末宿主之一。危 不严重,至今未见感染泥鳅极度衰弱而死亡的情况。

【诊断】剖开患病鳅苗的肠管,如发现有大量侧殖吸虫寄生,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生石灰清塘,以杀灭螺蛳及虫卵。

(2)鳅池加水时,进水口处拦以密眼网,以防螺螂进入。 (3)泥鳅苗种池不要使用历年饲养成鱼的鱼池。

【治疗方法】精制敌百虫粉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2克(以敌百虫计)。 12.毛细线虫病

【病原体】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p.)。虫体细小如纤维,前端尖细,后端稍粗大,体表光滑。口简单,食道细长,其后端逐渐增大。肛门与泄殖孔开口于体后端。雄虫肛门端位或在亚末端,通常有小膜状尾翼膜或伞状结构,交合刺长而细,交合刺鞘具剌或光滑。雌虫的阴门在食道的后端附近。雌虫体长4.99~10.13毫米,雄虫体长1.93~4.15毫米。卵生,卵椭圆形,两端具盖。

【症状】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泥鳅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发炎。全长1.6~2.6厘米的鱼种,有5~8只成虫寄生时,生长即受一定影响;有30只以上的虫体寄生时,即可造成泥鳅消瘦,并伴有腹水。病鳅体色发黑,不摄食,游动缓慢,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流行情况】毛细线虫寄生于泥鳅肠道中,泥鳅通过吞食含有毛细线虫幼虫的卵而感染。养殖周期内都有发现,主要危害当年鱼种。

【诊断】剪开鱼肠,刮取肠道内容物,制作水封片并镜检,见到虫体即可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鳅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泥鳅有充足的饲料;及时分池稀养,加快鳅种生长。 【治疗方法】

(1)精制敌百虫粉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18~0.45克(以敌百虫计),鳅苗用量酌减。

(2)每千克体重用80毫克左旋咪唑均匀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3)用阿苯达唑粉均匀拌饲投喂,每千克体重用0.2克(以阿苯达唑计),每天1次,连用5~7天。

五、泥揪的敌害 1.生物敌害

【概述】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包括鸟类尤其是白鹭、苍鹭、翠鸟、鸭等,蛙类及其蝌蚪,水生昆虫尤其是蜻蜓幼虫、水蜈蚣、红娘华等,水鼠,鱼类尤其是乌鳢、鲶鱼、鳜鱼、鲈鱼、黄鳝等,克氏原螯虾、鳖等。

【防治方法】

(1)在放养泥鳅苗种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⑵饲养管理期间要及时清除生物敌害,特别是对泥鳅苗种池的管理要加强。①除尽池边杂草并设防护网,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要及时把蛙卵和蝌蚪打捞干净。②对于乌鳢、黄鳝等鱼类,要在进水口、排水口处加尼龙网或铁丝网,防止它们进入鳅池。③对于水蜈蚣、红娘华和蜻蜓幼虫等水生昆虫,可用精制敌百虫粉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以敌百虫计);也可在水蜈蚣聚集的水草、粪渣堆处,加倍用药进行杀灭。

④ 对于水蛇,可用硫黄粉来驱赶,池塘用药按每667米2用硫黄粉1.5千克,将其撒在池堤四周;稻田用量是按每667米2用2千克,在田埂四周撒0.75千克,鱼沟、鱼溜0.5千克,田中0.75千克。

⑤对于水鸟和蜻蜓,可用密网罩住鳅苗池,成鳅养殖池则可在距离水面1米高处设置网目较粗的网,防止鸟类侵入和蜻蜓产卵。

2.非生物敌害 【概述】泥鳅的非生物敌害主要是农药引起的中毒。农田中使用的各种化学农药,其残毒会不同程度地污染泥鳅养殖水源的水质,从而使泥鳅发生中毒。尤其在稻田养鳅时,为防治水稻病虫害常使用各种农药,有时会因为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水中药量超标,进而引发泥鳅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

(1)为了确保泥鳅安全,防治水稻病虫害应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禁用剧毒农药,同时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施药 方法。

(2)养殖泥鳅出现中毒危险时要及时注入新水或将泥鳅转移至水质较好的水体中饲养。

六、其他病害 1.气泡病

【病因】引起泥鳅气泡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多,中午阳光强烈、水温高、藻类光合 作用旺盛,从而引起水中溶解氧过饱和,形成的气泡或被鳅苗吞入或由鳃和皮肤渗入,致使鳅苗体内有小气泡而浮于水面。研究表明,水中溶解氧量达14.4毫克/升即饱和度为192%时,体长1厘米的鱼苗便可发生气泡病。

(2)池塘中施放了过多的未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料,生肥在池塘底部不断分解,产生许多由甲烷和硫化氢等形成的细小气泡。鳅苗误当食物吞入,当气泡在其肠内积累较多时,就使鳅体失去下沉的控制力而浮于水面。由于这些气体有毒,同时大量消耗泥鳅体内的氧气,所以其危害比溶解氧过饱和的大。

(3)有些地下水含氮气过饱和,没有经过曝气等处理而直接进入池中,可引起气泡病,其危害也比溶解氧过饱和的大。

(4)鳅苗的适口饲料不足,是诱发气泡病的饲料因素。

【症状】发病初期,池内少数泥鳅感到不适,在水面作混乱无力的游动,不久泥鳅体表出现气泡。随着病情的发展,泥鳅身体内外的气泡逐渐增多、增大,池内病鳅也逐渐增多,并昼夜漂浮于水 面。捞起检查,病鳅体表、鳍条、头部、眼眶周围布满气泡,鳍条间充血并伴随有气泡,尾鳍尤为严重(彩图31);鳃丝微血管内亦有气泡,动脉球充气膨大。有的病鳅腹部膨胀,解剖检査,可发现肠管、肠系膜、肝脏表面有气泡分布。病鳅身体失去平衡,体力过度消耗,完全丧失游泳能力,被风浪刮到下风口,很快死掉。

【流行情况】此病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初,秋末冬初偶有发病。泥鳅苗种都能发生此病,特别对鳅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鳅苗大 批死亡。重病泥鳅塘发病率高达80%,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 20%以上。多发于淤泥较厚的精养髙产塘。 【诊断】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容易作出诊断。 【预防方法】

(1)清除过多的淤泥,使池底淤泥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并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塘。 (2)人工孵化的水源不用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池塘水;使用地 下水时应先经过充分曝气。 (3)防止阳光暴晒鳅池,掌握投饵施肥量,不让浮游植物大量 繁殖。

(4)鳅池中不施未经发酵的肥料,定期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 毒或定期加注新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持水质良好。 (5) 鳅苗在轮虫高峰期适时下塘,切忌在浮游植物下塘;鳅苗下塘7~10天后,在小型枝角类零星出现时,应开始粉料的投喂。

(6)投饵要均匀,避免泥鳅因饥饿而误吞气泡。

(7)在鳅苗运输前,要注意水源的含氧量,避免人工送氧过多和急剧地送氧。 【治疗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氯化钠5~7克化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 连用2〜3天,同时长时间加注新水。该方法对发病较轻者有一定的效果。 (2)对发病较重的池塘,可将池水排出1/2,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8克化水全池泼洒,以控制浮游植物量,12小时后加注新水至原水位。一般2天后病情可得到缓解,对部分效果不明显的池塘,继续换水1~2次,病情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2.感冒病

【病因】泥鳅是冷血动物,水温急剧改变时会刺激泥鳅皮肤的末梢神经,从而引起鳅体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生感冒。如换水时使用未经暴晒的井水或泉水,可使泥鳅发生感冒。

【症状】泥鳅感冒后,行为发生改变,皮肤失去原有的光泽,体表和鳃分泌出大量的黏液。严重时会引起死亡。 【预防方法】

(1)使用泉水或井水时,须经过太阳暴晒后再注入池内,切勿使温差过大。 (2)当将泥鳅从一个水体移到另一个水体时,水温相差不应超过 3℃ 【治疗方法】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3.发烧病

【病因】放养密度过大,泥鳅分泌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骤升,溶解氧量减少,导致泥鳅发病。

【症状】泥鳅焦躁不安,互相缠绕。常造成大量死亡。 【预防方法】降低放养密度。 【治疗方法】

(1)立即更换或补充新鲜凉水。

(2)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毫克化水全池泼洒。 4.“胀气”病

【病因】

(1)长期投喂高水平蛋白的饲料,尤其是动物性饲料,使泥鳅肝胆及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或丧失。 (2)初春或高温季节,泥鳅的消化率降低,肠蠕动功能减弱或 消失,致使肠腔内的气体及粪便排不出体外,最终导致“胀气”。

【症状】泥鳅在池塘中表现为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而沉不到水底。将泥鳅打捞上来,可发现其腹部膨胀,有时腹部胀得发红。解剖可发现肠道内有大量的气体存在,或伴有饲料存在,一节一节 的,像扭曲的充了气的长气球一样。肠壁变得很薄,有时伴有肠炎发生。多数病鳅的肝胆和脾脏发生病变,有的肝脏、脾脏肿大,肝脏或发黄、或发白、或发绿,胆汁或变黑,或变黄,最终导致泥鳅死亡。

【流行情况】开春投喂饲料时、投喂过多饲料时、换饲料品牌 时、高温季节大量投喂时、暴雨过后投喂时、部分硬颗粒饲料未经 浸泡以及部分投喂膨化饲料时,容易引起“胀气”病的发生。 【诊断】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进行诊断。

【预防方法】泥鳅的饲料配方要科学合理,切忌长期投喂高水 平蛋白的饲料,投饲方法要科学。 【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氯化钠7.5克化水全池泼洒,与 此同时,每千克饲料用3. 2克利胃散拌伺投喂,每天1〜2次,连 喂5~7天。 5.肝胆综合征 【病因】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2)药物刺激。

(3)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失衡以及伺料中含有有毒物质。 【症状】 (1)病鳅体色发黄或发白,体无力,活动量很小或几乎不活动,用手抓起,泥鳅在手中发软不挣扎。 (2)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

(3)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状态下大一倍以 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胆汁颜色变深绿色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至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呈红色。

(4)由于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鳅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他病原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此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 鳃、肠炎、烂头和烂尾等症状。

【流行情况】此病流行于3~10月。经过越冬期的泥鳅,无论规格大小,翌年春天都有此病的发生。将要进入越冬期的泥鳅,发病率也较高。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 【诊断】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进行诊断。

【预防方法】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定期投喂氨基酸、免疫多糖及保肝护胆的药物。 【治疗方法】

(1)每千克体重用肝胆利康散0.1克均勻拌饲投喂,每天1 次,连用10天。 (2)每千克体重用板黄散0.2克均匀拌饲投喂,每天3次,连 用5~7天。 6.弯体病 又称曲骨病。

【病因】孵化时水温异常、营养缺乏和环境条件不良引起。

【症状】病鳅身体发生弯曲,不能恢复。 【预防方法】

(1)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 (2)经常换水改良底质。

(3)注意动物性、植物性饲料的搭配和无机盐、维生素的用量。 7.白身红环病

【病因】泥鳅捕捉后长时间流水蓄养所致。

【症状】病鳅身体和鳍呈灰白色,同时身体上出现红色环纹。

【预防方法】鳅种放养时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分钟。 【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此病应立即将病鳅放入池塘中养殖。 8.蓝藻 【形成原因】

(1)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2)发生蓝藻“水华”的鳅池,多数在放养苗种前没有彻底淸 塘,有的是养殖过程中长期投饲而不加注新水,或加新水而不排出池中老水,或由于水源的原因而没法加注新水,使得水体富营养化引起。 (3)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需因素,有机磷广泛存在于各类化工污水中,另外在生活污水中也有有机磷。 【危害】

(1)蓝藻产生有毒物质,危害泥鳅的健康。 (2)蓝藻难于被泥鳅消化。 (3)蓝藻抑制其他饵料生物生长。 (4)蓝藻恶化水质或造成泥鳅中毒死亡。 (5)蓝藻降低泥鳅的品质。 【防治方法】 (1)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

(2)在鳅池下风处,用竹竿将蓝藻聚合在起,用密集的网目袋打捞至岸上。

(3)调节池水pH值至7.0~7.5,可用乳酸菌加红糖发酵2个小时后全池泼洒,也可以用食醋对水泼洒。

(4)严重时,可用药物杀灭蓝藻,并注意采取措施进行解毒、增氧、改良水质、底质及水体藻相。

第五篇:沥青路面病害防治的论文

1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车辙、裂缝、坑槽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

1.1车辙

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

1.2裂缝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后,导致渗水,危害面层和基层。

1.3坑槽

坑槽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1.4脱皮

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m2以上。导致沥青路面脱皮主要是因为水损害。

1.5松散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m2以上。

2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措施

对于沥青路面早期产生的病害,我们要及时做好维修工作,这样才将病害对沥青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2.1车辙的维修

沥青路车辙的维修,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如果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面产生的车辙。应将出现车辙的面层切削或铣刨清除,然后重铺沥青面层。然后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SBS改性沥青单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来修补车辙。

2.1.2如果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2.1.3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2裂缝的维修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

2.2.1灌油修补法。在冬季节,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喷抹到缝中,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如果是细小的裂缝,则要预先用盘式铣刀进行扩宽,再按上述方法做处理,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2.2.2对开裂的沥青路面进行修补。施工时,先把裂缝的旧迹凿掉,形成V形槽;再用空压机吹除V形槽中及其周围的松动部分和尘土等杂物,然后通过挤压枪把已经拌和均匀的修补材料灌入裂缝中,使之饱满。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约一天左右即可开放交通。此外,如果由于土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好基层再重作面层。

2.3坑槽的护理

2.3.1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的护理方法。按“圆洞方补”的原则,划出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坑槽修补轮廓线,按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进行,凿开坑槽到稳定部分,用空压机将槽底,槽壁的尘土和松动部分清除干净,然后在干净的槽底;槽壁喷洒薄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手压路机碾压,压时要确保压实力直接作用在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上。采用这种方法,不会发生裂缝、裂纹等现象。

2.3.1热补法修补。采用热修补养护车,将加热板加热坑槽处路面,翻松被加热软化铺装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然后搅拌摊铺,压路机压实成型。

2.3.3若因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4脱皮的维修

2.4.1由于沥青面层与上封层之间粘结不好,或初期养护不良引起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已松动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层,所做封层的沥青用量及矿料粒径规格应视封层的厚度而定。

2.4.2如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结沥青,并重作沥青层。

2.4.3面层与基层之间因粘结不良而产生的脱皮,应先清除掉脱皮、松动的面层,分析粘结不良的原因。

2.5松散的维修

2.5.1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

2.5.2大面积麻面就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齐,并碾压成型。

2.5.3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作面层。重作面层的矿料不应再使用酸性石料。

3结束语

总之,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辙、裂缝、松散、坑槽、脱皮等破损病害,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将会进一步使病害加重扩散,加速沥青路面破坏,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性能。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了解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破损病害,应认真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及时进行维修,以保持路面的完好状态,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4]沈金安、李福普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人民交通出版社.

上一篇:校警巡逻管理制度下一篇:新理念地理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