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2022-10-21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从表现形式看, 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发明和发现。从心理学层面看,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等。总体来说,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 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1.1 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墨守成规, 没有创新的欲望。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创新教育, 并且不会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

具有创新意识, 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这样的学生占有较大的比重, 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 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 但是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且常常又是闭门造车, 缺乏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引导, 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

学生的知识面窄, 学科间缺少融合, 虽然思维敏捷但往往是直线式的思维, 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有热情, 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 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经验造成创新的目标不够明确。

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但缺乏毅力,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后容易放弃, 有畏难情绪。

1.2 影响因素分析

1.2.1 主观因素

大学生是其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 他们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水平、态度和努力状态是决定这种能力培养状况和水平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普遍从小就养成了唯书、唯权威的习惯, 不敢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 从应试教育中一路走进大学, 因此, 在他们的头脑中牢牢地确立了“标准答案”的定势, 使得他们很少去思考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标准答案”以外的问题, 他们关心的大多是老师“会考什么”而很少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或产生怀疑, 缺乏挑战课本观点, 挑战权威的精神, 因而缺乏投身创新实践的勇气, 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基础。

1.2.2 客观因素

考核和评价标准单一, 影响教育导向。近年来, 国家已经从小学开始提倡素质教育, 但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对此认识不足。很多家庭和学校关心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他们普遍认为, 只要成绩好了, 其它的都不重要。中学的教育理念依然将考入重点大学作为唯一目标, 因此, 老师强调传授知识, 忽略了日常教学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 日常的教学并没有对他们之前形成的观念进行纠正。

大学生创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保证。近年来, 国家及有关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 硬件设施得以改善, 为提高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尽管如此, 随着大学的扩招, 有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出现试验设备相对不足, 缺乏创新实践基地的情况。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在实验室,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检验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缺少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支持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工科院校中, 主要的实践环节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目前在实验教学中, 大部分的实验是验证实验, 即使有设计性的实验, 很多情况仍然是少数同学亲自动手, 大部分同学在旁观看。实习环节也存在同样情况, 学生到现场基本上没有亲自动手的机会, 这样就把实习变成了参观, 学生在实习中没有压力, 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并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实质。另外一方面, 现在大学生实习的时间越来越少, 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 这就造成最后的实习报告变成形式化的, 学生并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现场的问题。

在教学上, 现在普遍的方式为老师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上往往是老师从头讲到尾, 学生被动接受, 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老师也往往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 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引导, 使学生局限于课本, 难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与兴趣。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社会对其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往往对大学生的水平做出一种评价, 但也是与学校里一样通过分数来评价。例如, 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首要条件是考试分数以及以考试分数为基础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 真正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选人原则不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校期间只得老老实实的学习书本知识, 争取更好的成绩以在就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

2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除了受自身的知识、智能和非智能因素影响外, 还受周围的朋辈群体、相应的教师素质和学校内外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充分发挥高校育人环境不同层面、不同职能部门通过教育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的功能。

2.1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个性塑造在创新人才成长中的特殊地位, 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实践证明, 情商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比智商更为重要, 它是创新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而这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创新动机, 萌发创新意识, 产生解决困难的巨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非常重要。因此, 作为高校的管理者, 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 组织学术报告、文体娱乐、信息交流、心理咨询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促使大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形成健康的心理、性格和气质, 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改变教育观念,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理念

首先, 高等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思想, 注重向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理念,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思考方式, 拓宽知识层面, 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 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 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正如《大学校长的教育理论与治校》一文中所说, “大学教育不仅在于它的内容, 更重要在于它是一种方法, 一个过程, 一种对待青年的方法, 一个影响学生的过程。”

其次, 高校应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 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 在教育方法上, 改变过去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 培养“充满好奇、善于质疑”的人才。在培养模式上, 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实行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真正把创新教育作为高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 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同时, 变革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 重新构建激励机制。

2.3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氛围

2.3.1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活动, 并将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之中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有很大差异, 但人文教育对自然科学教育又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离不开想象, 而培养想象力, 则离不开人文教育, 特别是艺术教育。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3.2 开设内容广泛的学术讲座

各类学术报告都很有价值, 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扩展知识层面, 提高自身修养;在校园中营造出强烈的学术气氛和人文环境, 促进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3.3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要下大力气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提高实验课、实习课、设计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的地位, 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并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通过产学合作, 开展教学和科研, 为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信息和机会, 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3.4 积极扶持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

由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是目前大学生直接参加科研的或与科研相关性最大的三项科技活动,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开发能力、初步体验科研合作、挖掘创新潜能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应搭建学生科研平台, 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立项资金, 从实验条件上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

2.4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必须深入到高校教师队伍。要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使教师实现“经验型”向“科学型”、“创造型”的转换。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科技活动的指导者, 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因此, 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兴趣多样化, 积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摘要:本文剖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形成几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可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26) :926~927.

[2] 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1) :84~85.

[3] 童爱玲.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 2005 (4) :14~15.

[4] 夏越新.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决策探索, 2003 (5) :54~55.

上一篇: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创新建筑施工企业信访思想政治工作及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