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保险发展

2022-07-22

第一篇:新形势下保险发展

论新形势下保险市场行为的监管

“摘

要”从保险监管角度来看,既要遵守加入世贸组织时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又要面对保险业改革与开放使政府对保险业直接 影响 力弱化的现实,尤其是作为 现代 保险监管制度“三支柱”的行为监管仍然不能放松。保险监管应顺应环境变化,加强保险市场行为监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应对新的挑战。

“关 键 词”保险市场;保险监管;市场行为;诚信建设

一、我国保险监管 发展 的新形势

新 中国 商业保险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场主体从少到多,保险产品不断丰富和增加,保费收入规模越来越大,保险员工队伍不断扩大,商业保险成功走入了千家万户。伴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做大,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行为正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不公平竞争、不正当竞争、不诚信竞争屡屡见诸报端,受到各方的指责。保险公司的外部生存环境和 社会 信誉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十一五”时期,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保险在促进 经济 发展、保障经济稳定运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 金融 资源配置和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自我救助能力和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主体多元化、竞争差异化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保险集团和专业性保险公司;基本建成一个业务规模较大、市场体系完善、功能作用突出、服务领域广泛、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保险市场。

2006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保险业。关于发展保障,要求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制度。在对偿付能力加大监管的今天,市场行为监管仍不能掉以轻心,它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保险监管者对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哪些是应该监管的,哪些是公司自己内部管控的行为应当作出很明确的界定。否则,将导致保险市场监管者的缺失,最终损害保险市场效率和投保人利益。但是 目前 保险监管中对保险市场行为重视和 研究 力度仍然不够,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和不诚信经营时常存在。为此,研究影响保险市场行为的因素,最终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恶性竞争是饮鸩止渴,服务提高才是治根之本

1、在保监会的重压下价格战势头有所缓解。价格战曾是恶性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对付价格战,保监会一再下发文件,对许多险种的最低保费做出限制。2006年8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订并下发了四大项目的财产险条款费率指引,今后包括电厂、公路、地铁、楼宇在内的重大工程保险,将以不低于该费率指引标准进行承保。保监会委托保险行业协会制订指引的目的,是要改变目前重大工程保险恶性竞争,费率被严重压低以至在国际再分保市场上无法分保的局面[1].

2、商业贿赂现象叠出,保险监管力度加大。很多保险人在买保险的时候,会比较哪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更便宜,有更低的折扣;就连部分保险公司的人在谈论其他保险公司的优势时,也大谈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打的几折,给客户返多少佣金,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说的这些竞争优势都是违反保险法规定的,是典型的商业贿赂。

根据1999年2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保险行业可以向代理方和经纪人给付最高不超过保费8%的手续费,且还是要扣过税款后以转账形式支付。但现实情况是,个别保险 企业 为了争夺这些保险代理方和经纪人,不断给出更高的手续费或变相提成,手续费或提成甚至达到保费的50%以上。2006年3月16日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治理商业贿赂将成为下一阶段保险监管专项工作,商业贿赂已经引起保监会的高度重视。

3、监管要适度,禁止恶性竞争并不意味着不要竞争。有市场就必须有竞争,否则,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是不健康的市场。为了保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市场需要适度的监管。为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防止保险市场失灵造成破坏,保险监管的重心应放在创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放在对形成和保持适度竞争的格局和程度的监测上,要求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限制竞争又不消灭竞争,既追求利润又不盲目冒险,既有风险又保障安全。

4、推进自主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关于创新与服务,要健全以保险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保险创新机制。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 科技 保险,为自主创新提供风险保障。稳步发展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促进消费增长。积极推进建筑工程、项目融资等领域的保险业务。支持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努力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人民群众需求的各类财产、人身保险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也是节约。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节约资源,在保险业,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就是节约,它可以为客户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让更多的人正确的认同保险。

第二篇:新形势下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导读:本报告立足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整体发展形势,对新形势下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数据、主要细分市场、进出口、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2012-2016年保险行业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下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保险行业今后转型升级下的发展与投资策略。

报告名称:《新形势下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简介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抬头,实体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世界经济前景难以乐观,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成本、资金等因素外,我们面临的压力有3方面:一是项目重复建设、扎堆上马;二是需求萎缩、市场低迷;三是国际竞争对手的打压。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恰逢其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正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增速因此逐渐放缓。此外,随着材料、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正在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利渡过这一瓶颈阶段,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目前国内消费市场正处于加速扩展时期,蕴藏在民间的巨大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提升,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此时此刻,推动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升级恰逢其时。

当前各个行业及省市都在抓紧制定转型升级战略,保险行业也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培育和健全企业创新机制。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提升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制约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生产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同时,通过“创造性破坏”,建立新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以生产效率的提升抵消、对冲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未来五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向。

广告机 http://

报告用途及价值

本研究咨询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行业相关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保险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整体发展形势,对新形势下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数据、主要细分市场、进出口、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2012-2016年保险行业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下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保险行业今后转型升级下的发展与投资策略。

为保险行业生产、贸易、经销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注:本报告将保持时实更新,为企业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提供最新资讯,使企业能及时把握局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

第一章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1 第一节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

一、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 1

(一)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

(二)中国2012年经济形势比09年还严峻 1

二、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2

三、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4 第二节 转型升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7

一、工业是转方式的主战场 7

二、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 7

三、结构整体优化迫在眉睫 8 第三节 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9

一、形势趋紧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9

二、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10

(一)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有助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10

(二)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有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0

(三)完善环境倒逼机制有助于发展新兴产业 10

三、完善环境倒逼机制的切入点 10

(一)完善项目准入机制 10

(二)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11

(三)完善政府监管机制 11 第四节 “中国制造”需加快转型升级 11

广告机 http://

一、应对欧美“再工业化”:“中国制造”转型提速 11

二、应对新兴国家“同质竞争”:重构“新比较优势” 13

三、应对国内“双重挑战”:向改革要“新空间” 13

四、“中国制造”要实现“中国创造” 14

五、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艰巨任务 15

六、以新兴产业带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16 第五节 转型升级成企业唯一出路 17

一、转型升级成企业唯一出路 17

二、转型升级成中小企业唯一出路 18

三、转型升级是民企未来生存唯一途径 19

第二章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环境——PEST分析法 21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21

一、国内经济形势 21

(一)2012年国内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1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33

(三)2012年国内经济运行发展展望 35

1、2012年国务院部署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 35

2、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 35

(三)2012-2016年国内经济运行发展展望 36

二、国际经济形势 41

(一)2012年国际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41

(二)2012年国际经济运行发展展望 43

(三)2012年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回归 45

(四)2012年欧美制造业现小规模回迁趋势 45

1、欧美制造业回迁 46

2、回迁趋势 46

3、退出还是转型过渡 47

4、回迁策略 48

5、制造业回迁欧美的警示 49

6、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50

(五)2012年希腊退出欧元区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50

(六)2012-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52

三、经济环境新变化和转型升级新动力 53

(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54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 54

(三)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明显上升 54

(四)代际之间的消费倾向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54

(五)东部沿海地区遭遇增长困惑和转型压力 55

(六)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 55

(七)来自国际社会的多重压力上升 55 第二节 政策环境分析 56

一、完善产业政策支撑工业转型升级 56

二、商务部:加大外贸转型升级力度 56

广告机 http://

三、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57

四、中国出台首个国际级文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60

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出台 61

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 61

(一)加强宏观引导 62

(二)加大要素支持 62

(三)加快体制改革 62

(四)强化科技创新 63

(五)积极培育市场 63

(六)开展国际合作 63

七、“十二五”工信部将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64

(一)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65

(二)着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65

(三)着力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 65

(四)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65

(五)加强企业的质量品牌建设 65

(六)深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65 第三节 社会环境分析 66

一、中国经济社会面临大转型 66

二、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 68

(一)“东亚奇迹”中的经验和教训 68

(二)保持我国经济上行态势面临的挑战 69

(三)在人口发展中打造“人力资源红利” 71

三、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 72

(一)社会管理问题增多是我国特殊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 72

(二)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思维 73

(三)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措施 74

四、改善民生与社会稳定是经济转型成功的标准 75

五、企业家应加快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77 第四节 科技环境分析 77

一、科技是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77

二、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78

三、科技创新决定经济转型成败 79

四、科技创新是转型的根本出路 80

五、中国转型的科技支撑 81

(一)中国科技发展现状 81

(二)中国科技发展思考 83

(三)建立适应发展的科技体制 84

第三章 2012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87 第一节 2012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状分析 87

一、总体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87

二、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 90

三、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91

广告机 http://

第二节 2012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特征分析 91

一、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91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有效进展 93

三、进一步拓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5

四、继续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 96

五、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攻关取得实效 97

六、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 98

(一)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98

(二)2012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98 第三节 2012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关注方面 99

一、发展高端产品,促进结构调整 99

二、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100

三、转变粗放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03

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103

五、整合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104

六、中国发展前景依靠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05

第四章 2012年主要行业经济转型升级情况分析 107 第一节 2012年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分析 107

一、2012年工业增速 107

(一)工业增加值 107

(二)工业企业利润 108

二、未来发展更重转型升级 109

三、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110 第二节 2012年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分析 110

一、2012年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110

(一)节能环保产业 110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2

(三)生物产业 112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 113

(五)新能源产业 114

(六)新材料产业 115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115

二、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6

三、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17

(一)必须强调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117

(二)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应措施 118

四、2012年国务院讨论通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19 第三节 2012年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分析 120

一、2012年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120

二、2012年科技部十措施促传统农业转型 122

三、2012年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转型引发投资热 122

四、农业转型方向就是农业投资方向 123 第四节 2012年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分析 124

广告机 http://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城市转型升级的内在推动力 124

二、现代服务业全方位促进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125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能级 126

(二)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外部效应的重要源泉 126

(三)现代服务业优化了城市空间资源 126

(四)现代服务业创新驱动城市竞争方式的转变 126

三、“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127

(一)借鉴“城市发展阶段理论”,超前谋划城市转型 127

(二)借鉴“城市差异化理论”,强化产业发展战略导向 127

(三)以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束缚” 128 第五节 2012年对外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分析 128

一、2012年对外经济形势 128

二、转型升级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径 129

三、我国大批外贸出口企业成功越过转型期 130

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步入加速转型升级期 134

五、以对外投资促经济转型 134

(一)优化经济结构的切入点 135

(二)日本、印度经验借鉴 137

(三)战略实施需顶层设计 139

六、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 140 第六节 2012年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分析 142

一、通信业 143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143

(二)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143

(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143

(四)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驱动产业增长 144

(五)云端协同推动移动互联 144

二、机械业 145

(一)下行压力急剧增大 145

(二)成本继续高速增长 146

(三)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146

三、石油业 147

(一)2012年石油产业景气指数 147

(二)非常规油气资源引人关注 151

(三)产业亟须转型升级 151

四、化工业 152

(一)化工行业将进行调整 153

(二)“十二五”化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53

五、医药业 154

(一)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154

(二)目标在前任务艰巨 155

(三)转型升级策略 156

六、钢铁业 157

(一)2012年钢铁行业亟需转型 157

广告机 http://

(二)钢铁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 157

(三)“十二五”期间是中国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158

(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策略 159

七、机床业 160

(一)须加速转型升级 160

(二)机床行业转型特征 161

(三)“转型升级”已成为机床行业的热题和主旋律 163

(四)我国机床行业未来转型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64

八、汽车业 165

(一)汽车产品升级转型现状 165

(二)自主品牌乘用车转型升级情况 166

(三)十二五中国汽车工业转型主要战略取向 167

九、家电业 168

(一)形势依然严峻 168

(二)转型效果显现 170

(三)家电业进入转型关键期 170

(四)家电连锁企业进入新转型期 171

十、金融业 172

(一)以金融转型助推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173

(二)金融转型助推经济转型的着力点 174

(三)实现金融转型的途径 176 十

一、船舶工业 179

(一)十二五船舶转型升级成关键 179

(二)十二五船舶转型升级的挑战 180

(三)十二五船舶行业转型升级投资重点 181 十

二、动漫产业 182 十

三、五金行业 183 十

四、电子信息业 186 十

五、装备制造业 188 十

六、服装纺织业 190 十

七、有色金属业 193 十

八、出版传媒业 194 十

九、食品饮料业 194 二

十、建筑房地产业 196

第五章 2012年主要省市经济转型升级情况分析 201 第一节 广东省 201

一、2012年广东转型升级成效 201

二、2012年广东主动转型升级 202

三、2012年广东转型升级策略 203

四、2012年广东主要城市转型升级策略 204

(一)广州 204

(二)深圳 206

(三)东莞 209

广告机 http://

(四)佛山 210

(五)中山 211

(六)佛山 212

五、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广东转型升级 212 第二节 上海市 213

一、2012年上海转型升级成效 213

二、2012年上海转型升级策略 214

三、文化产业成上海转型升级主战场 214

四、上海探索多种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216

(一)上海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 216

1、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原始创新 216

2、承接国家标志性创新工程,抢占产业制高点 217

3、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激发国企活力 217

4、改造老厂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218

5、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18

(二)上海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8

1、路径依赖制约自主创新 218

2、创新投入仍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存在差距 219

3、创新环境建设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219

4、部分制度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219

5、宏观调控政策与创新扶持政策协调性不够 220

(三)启示和建议 220

1、完善倒逼机制,打破路径依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20

2、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法律法规,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 220

3、把打破制度约束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221

4、增强政策连贯性和协调性,着眼于长期能力的提升 221 第三节 江苏省 221

一、2012年江苏转型升级成效 221

二、2012年江苏转型升级策略 222

三、2012年江苏主要城市转型升级策略 223

(一)南京 223

(二)无锡 225

(三)苏州 225

四、2012年《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等九项发布及解读 226

(一)2012年《江苏省“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纲要》等九项发布 226

(二)“绿色制造”成硬约束指标 229

(三)将建156个中小企业技术平台 229

(四)4万余家企业将实现阶段性转型升级目标 230 第四节 山东省 231

一、2012年山东转型升级成效 231

二、2012年山东转型升级策略 232

三、2012年山东主要城市转型升级策略 233

(一)青岛 233

(二)威海 236

广告机 http://

(三)济宁 237

(四)潍坊 238

四、2012年山东印发《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239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239

(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240

(三)强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措施保障 247 第五节 浙江省 249

一、2012年浙江转型升级成效 249

二、2012年浙江转型升级策略 256

三、2012年浙江主要城市转型升级策略 257

(一)杭州 257

(二)宁波 258

(三)温州 260

(四)舟山 261

四、工业转型升级成浙江省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261 第六节 北京市 264 第七节 河北省 265 第八节 湖北省 266 第九节 甘肃省 267 第十节 河南省 269

第二部分

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现状及形势分析

第六章 2011-2012年国际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情况分析 271 第一节 世界保险行业发展概况 271

一、世界保险历史发展概况 271

二、2011年全球保险业发展分析 273

三、世界保险工业的发展趋势 278 第二节 2011年世界保险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280

二、2011年全球保险工业发展分析 280

二、2011年全球保险企业发展分析 285 第三节 世界保险发展特点及趋势 287

一、2012年全球保险需求增长预测 287

二、2012年全球保险生产预期 287

三、2013年全球保险企业经营环境预测 288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保险业发展状况分析 289

一、美国 289

(一)2011年美国保险产量 289

(二)2012年美国保险企业业绩 290

(三)美国保险需求研究分析及保险企业发展趋势预测 292

二、欧洲(除俄罗斯) 294

(一)2011年欧盟保险产量 294

(二)2011年第四季度欧洲保险企业分析 294

(三)2011年欧盟保险进口情况及2012年预计 295

广告机 http://

三、俄罗斯 295

(一)2011年俄罗斯保险产量增长 295

(三)2012年欧盟保险进口情况分析 298

四、日本 300

(一)2011年日本保险产量 300

(二)2011年日本保险订单量 301

(三)2011年日本保险出口总量 301

(四)2012年日本保险出口情况研究分析 302

(五)2012年日本保险发展预测 303

五、印度 303

(一)2012年印度保险发展分析 303

(二)2015年印度保险消费预测 304

第七章 2011-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形势 306 第一节 2011-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306

一、2011年中国保险工业运行情况 306

(一)保险企业景气情况 306

(二)保险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307

(三)保险生产情况 309

(四)保险需求情况 314

(五)保险价格变动情况 321

(六)保险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322

二、2011-2012我国保险及成品保险产量统计 326

三、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328

四、2012年我国保险业经营情况总结分析 328

五、2012年我国保险产业景气度分析 329

六、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兼并重组趋势预测分析 336 第二节 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障碍分析 340

一、供过于求仍是保险市场主要问题 340

二、2011年以来中国保险行业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41

三、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存在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344

四、2012年保险市场要关注4个方面问题 345 第三节 2011-2012年我国保险企业行业危机原因分析 346

一、2011年中国保险业濒临的危机点评 347

一、2011年中国保险业濒临的危机点评 347

二、2012年中国保险业面临亏损危机 347

三、2012年改善保险企业经营环境三个建议 349

四、2012年我国保险业发展策略研究分析 351

第八章 2011-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形势分析 353 第一节 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353

一、2012年保险行业亟需转型 353

二、保险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 353

三、“十二五”期间是中国保险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354

广告机 http://

第二节 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经济转型升级环境分析 354

一、2012年我国明确加快推动保险工业转型升级 355

二、2012年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对保险业的影响 355

三、“十二五”保险行业将把产品升级放在首位 357

四、“十二五”保险业成为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调控重点目标 358 第三节 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经济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359

一、2012年保险业转型调整成关键词 360

二、2012年保险业进入全面过剩促进企业转型 362

三、2012年保险业已经走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364

第三部分

保险行业转型升级下竞争格局

第九章 2011-2012年保险行业转型升级下竞争形势分析 366 第一节 2011-2012年世界保险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366

一、全球保险竞争力排名分析 366

二、全球保险业出现新的竞争格局 369

三、2010年全球保险业并购重组解析 375

四、2011年亚洲保险市场竞争新格局正在形成 378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布局 380

一、中国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380

二、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 381

三、中国保险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着眼点 383

四、中国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 386 第三节 2011-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国内竞争概况 388

一、中国保险产业竞争力分析 388

二、2011年中国保险行业企业重组并购情况 391

三、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企业重组并购情况 393

四、“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将加快兼并重组 396 第四节 中国保险企业应对竞争的策略 396

一、中国保险企业竞争策略的多角度分析 396

二、中国保险业竞争策略的改变 400

三、中国保险行业提升竞争力战略 405 第五节 保险业未来竞争的定位 407

一、控制保险业供应链下游 407

二、以用户为方向创造价值 408

三、政府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411

第十章 2012年保险行业重点省市转型升级分析 413 第一节 河北省保险产业 413

一、2011年河北省保险产业发展分析 413

二、2012年河北省保险行业发展分析 414

三、“十二五”河北省保险产业发展预测 415 第二节 湖北省保险产业 416

一、2011年湖北省保险业发展分析 416

广告机 http://

二、2012年湖北保险出口逆流而上 420 第三节 山东省保险产业 423

一、2011年山东省保险业发展现状分析 423

二、山东保险工业发展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425 第四节 江苏省保险产业 438

一、江苏省保险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438

二、未来江苏省保险工业调整目标 439 第五节 广东省保险产业 440

一、广东省保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40

二、广东省保险产业面临的形势 442

三、广东省保险产业发展目标 442

四、广东省保险产业主要任务 443

五、广东省保险产业政策措施 445 第六节 江西省保险产业 446

一、2011年江西省保险业运行分析 446

二、2012年江西保险产业发展新格局 447

三、“十二五”江西保险产业发展预测 450

第十一章 2012年保险行业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分析 451 第一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51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51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451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452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452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53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455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58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458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58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5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59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460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60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461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463 第二节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4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64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465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465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466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67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468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71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471

广告机 http://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72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72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72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473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73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474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476 第三节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77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77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478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479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479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80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482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85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485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85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86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86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487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487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488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490 第四节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491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491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492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492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493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93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495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98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498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98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9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99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00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00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01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03 第五节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04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504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505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506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506

广告机 http://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07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508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11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511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12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12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12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13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14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14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16 第六节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17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518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518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519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519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20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522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25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525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25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26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26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27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27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28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30 第七节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31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531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532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532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533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33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535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38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538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38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3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39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40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40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41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43 第八节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44

广告机 http://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544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545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546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546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47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548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51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551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52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52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52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53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54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54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56 第九节 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57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558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558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559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559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60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562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65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565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65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66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66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67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67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68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70 第十节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71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571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572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 572

四、企业SWOT分析及BCG分析 573

五、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573

六、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575

七、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78

(一)企业营收情况分析 578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578

(三)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7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79

(五)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580

广告机 http://

八、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580

九、企业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581

十、2011-2012年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583

第四部分

保险行业转型升级趋势预测

第十二章 2012-2016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趋势 585 第一节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 585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 586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586

(二)“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 588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58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589

(二)主要目标 590

三、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592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93

(二)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594

(三)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 595

(四)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597

(五)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599

(六)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601

(七)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602

(八)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603

四、重点领域发展导向 604

(一)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604

(二)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607

(三)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610

(四)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612

(五)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 614

(六)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 615

五、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 617

(一)完善保障措施 617

(二)健全实施机制 618 第二节 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工业发展中心任务 619

一、中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政策取向 619

二、转型升级要适当放缓工业发展速度 620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21

四、发展实体经济,防止产业“空心化” 621 第三节 2012-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研究分析 622

一、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中心 622

二、着力内涵式发展 623

三、切实营造有利制度环境 624 第四节 2012-2016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探讨 625

一、中国经济转型提升的战略标志 625

广告机 http://

(一)推动绿色发展 625

(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提升 625

二、中国经济转型提升的结构特征 626

(一)内外结构:由出口导向向消费主导、内外联动转型提升 626

(二)产业结构:由工业立国向产业协同转型提升 626

(三)区域结构:由板块崛起向区域协调转型提升 626

(四)城乡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型提升 627

第十三章 2012-2016年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 628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保险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628

一、市场消费预测 628

(一)发展环境 628

(二)2015年保险消费量预测 628

(三)中远期保险消费量预测 629

(四)关键保险品种需求预测 629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630

(一)指导思想 630

(二)基本原则 630

(三)主要目标 630

三、重点领域和任务 632

(一)加快产品升级 632

(二)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634

(三)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635

(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637

(五)优化产业布局 638

(六)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639

(七)加快兼并重组 639

(八)加强保险产业链延伸和协同 640

(九)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 640

四、政策措施 640

(一)完善行业管理体系 640

(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40

(三)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 641

(四)加强政策宏观引导 641

(五)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641

(六)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641

(七)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641 第二节 2012-2016年行业发展前景 642

一、2012年全球保险表观需求预测 642

二、2012年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642

三、“十二五”期间将优化保险区域布局 643

四、全球保险行业面临的趋势 644 第三节 2012-2016年保险市场预测分析 647

一、2012-2016年保险市场需求预测 647

广告机 http://

二、2012-2016年保险市场供给预测 648

第五部分

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第十四章 国外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51 第一节 德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51

一、实行市场经济是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 652

(一)经济全球化是德国经济转型的主要背景 652

(二)具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成功经验 652

(三)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 652

二、服务化趋势是经济转型的主要导向 653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趋势非常符合发展规律 653

(二)现代服务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653

(三)注重新兴产业发展 653

(四)强调总部经济的作用 653

三、因地制宜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 654

(一)不同城市产业特色十分鲜明 654

(二)传统产业继续发扬光大 654

(三)落后产业综合改造升级 654

(四)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655

四、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是经济转型的支撑条件 655

(一)颇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655

(二)转型升级教育先行 655

(三)德国高等教育留有缺憾 656

五、政策支持是经济转型的助推力量 656

(一)加强组织和规划 656

(二)注重科技和环保 656

(三)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656

六、完善的社会保障是经济转型的稳定机制 657

(一)德国是社会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657

(二)极其重视结构转型中的就业矛盾调处 657

(三)德国的社保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657 第二节 日本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58

一、日本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历程 658

(一)战后至50年代初的经济恢复阶段 658

(二)50—60年代的重化工业化阶段 658

(三)70—80年代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 658

(四)90 年代后的新技术立国阶段 659

二、日本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经验 659

(一)产业政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659

(二)技术进步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659

(三)依法调整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 660

(四)注重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相辅相成、协调运作 660

(五)政府对衰退产业进行转型和援助 660

广告机 http://

第三节 韩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61

一、韩国产业升级的历程 661

(一)1961年以前的进口替代阶段 661

(二)1962 ~1971 年的出口导向阶段 661

(三)1972~1979年的重化工产业发展阶段 662

(四)1980~1990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 662

(五)90年代后的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阶段 662

二、韩国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策略 663

(一)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663

(二)推行企业集团化战略 663

(三)优先发展“战略产业” 663

(四)实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财税政策 664

(五)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664 第四节 台湾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65

一、保持农业稳定发展 665

二、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665

三、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665

四、提升科技水平与人力素质 665

五、扶持中小企业 666

六、推动民营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 666

七、实施能源节约措施 666

第十五章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68 第一节 从外销到内销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69

一、成功案例 669

二、经验借鉴 670 第二节 从代工到自主品牌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71

一、成功案例 671

二、经验借鉴 672 第三节 从低端到高端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73

一、成功案例 673

二、经验借鉴 676 第四节 从制造到服务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76

一、成功案例 676

二、经验借鉴 677 第五节 整合产业链资源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78

一、成功案例 678

二、经验借鉴 679 第六节 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转型升级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679

一、成功案例 679

二、经验借鉴 681

第十六章 2012-2016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682 第一节 复杂世界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682

广告机 http://

一、建立消费导向、环境友好、内向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 682

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683

三、以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684

四、以创新驱动内需的扩张 686

五、以创新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686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竞争,大力发展服务业 687

(二)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不断促进产业升级 687

(三)打造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為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687

(四)加强官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688

六、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转型升级 688

七、如何实现无衰退转型升级 689 第二节 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化路径研究 690

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微笑曲线”的产业链整体替代,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690

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攀升“微笑曲线”高端环节,提升产业价值创造能力 691

三、突出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拉平“微笑曲线”,提升综合制造能力和制造环节的价值含量 691

四、工业转型升级须靠消费转型升级 691

五、创新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692

六、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和激励机制 693 第三节 2012-2016年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战略研究 696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特征与“十二五”时期结构调整面临的起点 696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关键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滞后的制约 697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起点 697

二、“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要求 698

(一)基本原则 698

(二)调整目标和思路 698

(三)战略任务 699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701

(一)以突破关键环节为重点,提升产业分工层级 701

(二)推进产业之间融合与互动,提高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701

(三)支持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704

四、相关政策建议 704

(一)政策重心由结构性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结构性政策转变 704

(二)强化制度创新,为促进分工细化深化和向主要依靠非价格竞争转变提供制度性条件 705

(三)促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705

(四)继续加大对教育、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提升要素禀赋 705

(五)加强金融创新和公共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706

(六)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706

(七)支持建立我国自己的全球生产体系 706 第四节 2012-2016年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707

二、产业链延伸战略 707

广告机 http://

三、品牌升级战略 709

四、终端化战略 711

五、国际化战略 713

六、内涵发展战略 717

七、创新技术改革 719

八、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 720

九、品牌化、标准化 721

十、资本化、上市化 722 十

一、信息化、高端化 722 第五节 央企转型升级需全球视野与顶层设计 723

一、主动全球化,面向全球配置资源 723

二、要转型升级,更要注重顶层设计 724 第六节 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725

一、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725

(一)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726

(二)管理创新可以导致竞争力转移,为中小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726

二、正确理解管理创新内涵,纠正管理创新误区 727

(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误区 727

(二)努力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互动效应 727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促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728

(一)中小企业具有广阔的信息化市场,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各项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728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个性化服务、差异化实施的特点 728

(三)采用便捷高效的“云计算”模式开拓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 728

四、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实现从中小企业行政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型 729

(一)建设符合本企业特点的组织文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729

(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729

五、推进中小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 730 第七节 财务人员职能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 730

一、营造财务人员职能转型的有利环境 731

(一)优化现有的财务核算流程和方法 731

(二)加强决策支撑模型工具的建设 731

(三)加强财务系统横向集成和纵向一体化 731

二、财务人员职能转型升级的方法 732

(一)参与制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计划 732

(二)参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退市的全过程管理 732

(三)协助营销部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 733

(四)参与投资决策的全过程管理 733

第十七章 2012-2016年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734 第一节 2012-2016年我国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策略 734

一、2012-2016年我国保险行业微利时代发展态势探讨分析 734

二、2012-2016年国内保险产能过剩现状及布局策略分析 735

三、2012-2016年我国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策略 737

(一)适度减产 737

广告机 http://

(二)创新技术改革 738

(三)适当发展其他产业 738

(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 739

(五)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 739

(六)下游需求仍是产业发展重点 739 第二节2012-2016年我国保险工业转型升级下结构调整策略 740

一、逐步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740

二、去产能化将成为保险业的未来趋势 741

三、提升附加值是保险行业发展趋势 741 第三节 2012-2016年我国保险工业转型升级下多元化策略 742

一、避免进入“多元化陷阱” 743

二、加快优化整合,大力培育优势其他产业 743

三、加快由“内生型”转向“市场型” 743

四、建立适合其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744

五、造就一批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744 第四节 节能减排是促进保险行业转变的发展方式 744

一、保险业成为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调控重点目标 744

二、保险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746 第五节 保险行业:绿色之路是根本 747

一、依靠科技创新 努力转型升级 748

二、绿色低碳技术 保险必由之路 748

第六部分

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投资策略及风险评估

第十八章 2012-2016年保险行业经济转型期下投资策略探讨 750 第一节 2012-2016年把握经济转型期下的投资机会 750

一、看整体大势 750

一、新兴产业 752

二、消费投资 753

三、科技创新 754

四、服务性消费 754

五、节能减排 754

五、低碳环保 754 第二节 保险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755

一、我国行业进入退出壁垒现状分析 756

二、我国保险行业进入退出壁垒现状分析 757 第三节 2012-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投资环境 758

一、投资国内保险行业的有利因素分析 758

二、投资国内保险行业的不利因素分析 759

三、投资国内保险工业建议 760 第四节 2012-2016年保险行业经济转型期下投资策略探讨 761

一、总体原则 761

二、准入标准 761

(一)鼓励类 761

广告机 http://

(二)允许类 762

(三)限制类 762

(四)退出类 763

第十九章 2012-2016年保险行业转型升级风险评估 765 第一节 2012-2016年企业转型的风险与机会 765

一、公司转型的全面观点 766

二、以鞋业追赶为例谈转型八步骤 767

三、转型——风险与机会 770 第二节 政策风险及防范措施 770

一、宏观经济政策 770

二、产业政策 771

三、风险防范措施 771 第三节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措施 772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772

二、风险防范措施 773 第四节 技术风险及防范措施 773

一、技术风险 773

二、风险防范措施 775 第五节 供求风险及防范措施 775

一、供求风险 775

二、风险防范措施 775 第六节 原材料风险及防范措施 775 第七节 竞争风险及防范措施 776 第八节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措施 777 第九节 国别风险及防范措施 778 第十节 区域风险及防范措施 779

第二十章 行业研究部专家建议 780

图表目录

图表:2006-2012年我国季度GDP增长率 21 图表:2008-2012年我国三产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 22 图表:2009-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走势图 23 图表:200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 24 图表:2009-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 24 图表:2008-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图 26 图表:2008-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走势图 27 图表:2009-2012年我国CPI、PPI运行趋势 27 图表:2008年-2012年企业商品价格指数走势 28 图表:2009-2012年月度进出口走势图 29 图表:2008-2012年我国货币供应量 31 图表:2008-2012年我国存贷款同比增速走势图 31

广告机 http://

图表:2008-2012年我国月度新增贷款量 32 图表:2008-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 33 图表:2011年4月-2012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107 图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451 图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453 图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453 图表:2011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457 图表:2009-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458 图表:2009-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458 图表:2009-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459 图表:2009-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459 图表:2009-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459 图表:2009-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460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465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466 图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466 图表:2011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470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471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472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472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472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473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473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478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480 图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480 图表:2011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484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485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485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486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486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486 图表:2009-2012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487 图表: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492 图表: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SWOT分析 493 图表: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BCG分析 493 图表:2011年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497 图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505 图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506 图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506 图表:2011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数据分析表 511 图表:2009-2012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分析表 511 图表:2009-2012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分析表 512 图表:2009-2012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表 512

广告机 http://

图表:2009-2012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与负债分析表 512 图表:2009-2012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 513 图表:2009-2012年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表 513 图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518 图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520 图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520 图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532 图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533 图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533 图表: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545 图表: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546 图表: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546 图表: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组织结构图 598 图表: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600 图表: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BCG分析 600 图表:“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指标 591 图表:实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593 图表:“十二五”技术改造专项工程 595 图表:发展信息化相关支撑技术及产品 596 图表:工业节能降耗减排专项 597 图表:主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 598 图表: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600 图表:产业集聚区及工业园区提升改造 602 图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及示范应用工程 606 图表:原材料行业调整升级重点 608 图表: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 609 图表:轻纺工业改造提升重点 610 图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611 图表: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 612 图表:物联网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 614 图表: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发展专项 615 图表:2015年关键保险品种消费预测 629 图表:“十二五”时期保险工业发展主要指标 631 图表:十二五下游行业主要用保险产品升级方向 632 图表:十二五保险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重点 634 图表:十二五保险行业技术创新重点 635 图表:十二五保险行业技术改造重点 636 图表:十二五保险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637 图表:2012年保险行业风险因素分析表 765

HBM(汇百美)广告机 http://

广告机 http://

第三篇:新形势下人寿保险的诈骗方式及防范对策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诈骗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主要特点是为骗取保险金而有预谋的投保,虚构保险标的;主要表现为带病投保,冒名顶替,伪造证明,扩大损失等,这些现象都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对保险公司盈利构成威胁的最大因素之一。研究新形势下保险诈骗的特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大查勘和执法力度,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保险诈骗,是维护保险事业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人寿保险诈骗的法律解释及特征

我国《刑法》第198条对保险诈骗罪是这样规定的: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程度,骗取保险金的;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4.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保险财产损失,骗取保险金的;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有以上五种情形之一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就构成保险诈骗罪,法律即可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保险领域出现的这类违法犯罪现象,其社会危害性已构成了对保险业经营秩序的破坏,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所以1997年3月14日颁布的新《刑法》对保险诈骗罪作了明确规定,为有效打击和惩处这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法律保证。

根据《保险法》的定义,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表面看,保险与赌博似乎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可能以较小的支出获得较大的回报。投保人的心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动机,实施不同的行为,造成不同的社会效果,演绎出不同的法律关系。人寿保险金的给付以保险责任事故的发生或出现约定的给付条件为前提,由于人的生命是无价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因而给付额以保险金额为上限,不存在通过保险获得期望利润的可能。人们对保险认识的局限性,往往造成比较多的投保人从个人的投资回报和利益角度来看待保险,所以,不少人的保险意识存在偏差,认为投保得不到赔偿就是“吃亏”,更有一些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抱着赌博的心态投保,投机取巧,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伪造证明材料、夸大损失程度等手段,使保险人陷入错误认识而向其支付保险金,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行为的存在,给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构成威胁,影响着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最终危害的是广大保户的利益。

新形势下人寿保险诈骗的法律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违法犯罪的故意,即有诈骗、非法获取保险金的目的;二是主体的特殊性,即实施诈骗行为的人必须是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三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利用人寿保险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四是行为的结果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金融保险秩序。

二、保险诈骗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empirenews.page--]

(一)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保险标的在人身保险中表现为人的生命或身体健康,而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对根本就不存在的保险标的作虚假表示,使保险人误以为保险标的存在而与之签定保险合同的行为。其特征表现为:投保人明知被保险人不存在或不符合投保条件,而故意为之,其主观愿望是为了骗取保险金。在人身保险中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已成为寿险公司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1.故意隐瞒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即将不符合投保年龄的人作为符合投保年龄的人投保。这一点《保险法》第54条已作了有利于投保人的规定,即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2.隐瞒既往病史或现有病症投保。3.隐瞒被保险人的真实职业。这一点在意外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投保人为了少交保险费或将保险公司不予承保的变为能保的,而故意将高风险职业作为较低风险的职业投保,也属虚构保险标的行为。

(二)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残疾,编造虚假事故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及健康为保险标的,这类保险除了个别是具有“储蓄”性质的两全保险外,大多都是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伤、残或疾病为给付条件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投保人、受益人为了获取保险金,就会人为地故意制造保险事故,往往采取杀害、伤害、虐待、遗弃、传播传染病等致使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患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保险金。其手法无非是伪装被第三者袭击;伪装失足溺死、摔死;伪装交通事故、中毒、疾病死亡或其它意外死亡等。这类案件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已经习以为常,在我国,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普遍提高、投保金额的加大,也越来越成为犯罪分子选择的诈骗保险金方式。2.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残疾骗取保险金。由于一般的残疾不会危及被保险人的生命,又会获得一笔可观的保险金,不少犯罪分子采取这种隐蔽性很强的方式来博得保险人的同情。20世纪末在台湾地区发生的几起“金手指”案,都是被保险人同时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巨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然后使自己的手指缺失,并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金,属于典型的自残后骗取保险金的方式。3.编造虚假的保险事故、伪造证明材料骗取保险金。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虚构事实,慌称发生了保险事故,或者所发生的事故与保险无关,而设法伪造证明、制造成保险事故,来达到骗取保险金的目的。4.对发生的保险事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主要表现在给付医疗费的赔案中,开大方、开假方、所取药物与病(伤)情无关、痊愈出院后大量带药等都是夸大损失程度的行为。

(三)先出险后投保,隐瞒重要事实

这种保险诈骗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被保险人先出险再投保,然后再提供精心“加工”后的索赔资料;二是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故意隐瞒身体已有的残疾,然后在保单生效后故意制造一起保险事故,慌称该事故导致了残疾,从而骗取保险金,这一点与上面所提到的编造虚假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有相似之处。[!--empirenews.page--]

(四)冒名顶替被保险人

冒名顶替这种“移花接木”的诈骗方式,主要是利用没有发生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的保险,将其他没有参加保险的人所发生的事故“张冠李戴”,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

三、保险诈骗的防范对策

我国保险业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近年来保险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保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保险法》出台后,我国寿险业更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人们在保险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一部分心术不正的人在参加保险的过程中开始想发“保险财”。因此,我国的保险诈骗案件逐年上升。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的欺诈犯罪中涉及保险的仅占2%,到了1992年已占到4.5%,1994年则为6%,而在1997年仅广州市发生的此类案件就比上一年增加30%;在国际上,保险诈骗也愈演愈烈。据资料显示,1998年美国各类犯罪所得中,保险犯罪所得名列第二,仅次于毒品犯罪;欧洲每年被诈骗的保险赔款高达100亿美元。防范保险诈骗已成为各国保险公司及司法机关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各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从内部管理角度来说,严格按章办事,是有效地预防保险诈骗案件发生的重要措施。具体说来,一是要加强核保,严格把好承保关,将相当一部分诈骗分子拒于保险门外。首先应要求投保人如实填写投保单,然后根据投保单上被保险人的年龄、职业、目前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等情况,来决定是否承保。还可以对被保险人进行生存调查,通过当面接触,核实被保险人目前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能力支付应交的保险费等情况,以决定被保险人是否存在保险诈骗的动机。二是要加强对保险公司内部人员教育和保险代理人的监督、管理,以减少内外勾结的保险诈骗案件的发生。有许多人之所以敢进行保险诈骗,与保险公司某些内部人员及保险代理人不遵守业务操作规定或蓄意合谋、串通是分不开的。如果保险代理人加强法律意识,在展业时,能够严格按照公司的业务规定,当面核实投保人及被保险人的身份,就能有效地防止带病投保、虚构保险标的的行为;保险公司内部人员不将本公司某些内部实务操作过程告诉投保人,不与他们同流合污,那么想实施保险诈骗的人就不会轻易得逞。三是要加强对理赔人员的培训,增强对保险诈骗的甄别能力。理赔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经验直接影响对保险诈骗的识别能力,凡是欲行诈骗的案件,都是经过预谋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要提高警惕,总会发现疑点。在理赔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相类似的病情,花费的费用差别很大;2.出险时间离保单生效日很近;3.索赔者有过保险诈骗记录;4.治疗不符合常规,一有病即到省、市大医院进行检查;5.所交保费与其实际收入不相称;6.同时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高额保险;7.索赔资料有涂改的痕迹等等,都应当引起理赔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加大查勘力度,找到有利证据后拒赔,甚至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配备高素质的调查人员,加大赔案查勘力度[!--empirenews.page--] 当理赔人员发现赔案有疑点时,必须配备专人对赔案进行调查,赔案调查也是保险公司受理赔案后,防止保险诈骗的最基本措施。设立专职调查岗,有利于调查人员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增强反诈骗能力。调查岗对理赔调查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是政治素质过硬,要具备拒腐防变的能力;其次是业务素质高,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疑点,找准突破口。只有选准了突破口,才能根据案情做进一步调查,想方设法了解事故发生的真实原因及有关事实真相,并试图寻找更多的有用的真实信息,然后根据调查情况详细地写出调查报告。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一定技巧,防止急躁和简单化。

加大查勘力度方面,除了要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外,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掌握第一手资料也是有效避免保险诈骗必不可少的方法。现行的各种寿险条款一般要求保户出险后10日内报案,多数公司对这一规定执行得不是很严,有的是在出险后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多才报案,错过了对赔案调查的有利时机,也为诈骗分子造假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寿险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条款规定要求保户报案,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被保险人受伤或疾病做必要的记录、核对、照相等。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规模大、信誉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并实行联网,一旦有公司承保的被保险人住院,保险公司就能掌握一定的信息,并直接参与治疗过程的监控,从而能及早地识破有诈骗企图的动机,有效地预防部分诈骗案。

(三)充分借助外部力量防止和查处保险诈骗

由于社会上保险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技术越来越先进,仅靠保险公司的力量难以应付,因此,人寿保险公司要与医院、交警、公安、检察、法院及同业公司等协调好关系,并密切配合,必要时甚至可以取得被保险人所在的居委会、工作单位的协助。有些案件虽然掌握了对方造假的一些情况,但要进一步取得证据,还有许多法律障碍,比如保险公司无刑事取证权、强制措施权等,如果有必要,应该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得公安等司法机关的支持。

保险业发展到今天,各家保险公司在反诈骗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不存在竞争,应当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有用的核保、核赔资料应进行共享。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成立全国性的寿险核保、核赔资料中心,以便能及时获得信息,及早地识破保险诈骗,降低查勘成本。

(四)加大执法力度,沉重打击保险诈骗活动

为了维护金融秩序,对凡涉及保险诈骗的,无论金额大小,都应当给予重击,触犯刑律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通过媒体爆光,这是遏制保险诈骗的重要手段。这样做,既可以对已犯罪的人进行特殊防范,防止他们不再犯罪;又可以对那些未达到犯罪程度的人或具有犯罪动机,准备犯罪的人发挥震慑作用,做到超前防范。另外,还可以对社会一般公众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懂法、守法。因此,各家保险公司对保险诈骗不要姑息迁就,一旦发现立即报案,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能仅依《保险法》规定的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来处理了事。

总之,人寿保险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反保险诈骗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保险诈骗同其他经济犯罪一样,不仅仅是保险公司要重点打击的事情,同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虽然我们不可能一时间将保险诈骗完全杜绝,但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完全能够将这类犯罪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为我国的寿险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篇:关于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建议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当前,在市、县开展以 “+++如何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中的一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着眼全县大局,按照活动实施方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讨论群众健康需求的新动向,找出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推进我县健康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沿海强县”,为“+++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我们以深入贯彻中央“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精神为目标,多措并举,扎实苦干,努力打造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健康意识和预防保健意识更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求更高,更加强调个人就医感受,更注重全面、连续的健康照顾,对服务的高效、低价、便捷更加敏感等。针对这些群众的新需求、新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上,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大解放,思维方式大突破,着力提高“六种能力”,破除“六种观念”,努力实现“六个目标”,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一、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破除一个“狭”字,努力实现健康事业的普惠性

建设沿海强县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目标,需要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需要各行各业全面参与。为实现这一全局性的目标,医疗卫生行业要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支持和人力保障。健康是篇大文章,它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人。同时,健康也是一个大范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现代人的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健康事业不单单是医疗卫生系统一家的事,它涵盖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市场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甚至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我们既要打破“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又要破除狭隘的行业和部门利益观,着眼于大格局,服务于大发展。工作中,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同时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联动,扎实推进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构建一个完善的大健康格局。要充分发挥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治疗、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工作的作用,使之贯穿于健康事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段,促进居民身心的全面健康。

二、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破除一个“僵”字,努力实现发展模式的灵活性

改革创新是动力、是活力,没有新的医疗服务体制机制,就不可能推动健康事业更大发展。在实施新医改政策的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相对不足的医疗资源问题,医疗机构承担公益职能支出而政策性资金补偿相对有限问题,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多样性和医疗机构提供的相对单一的问题。面对这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取得别人没取得过的成绩,就必须付出别人不曾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绝不能止步不前、思想僵化,不能习惯于固有的思维定势。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积极找原因,想办法,不说“不行”,只研究“怎么才能行”。医疗机构担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的主渠道作用,因此要率先改革,强健“筋骨”,加快推进医疗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医院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县医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

方面的骨干作用。要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勇于摆脱旧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牢固树立“积极探索、勇于变革、敢想敢干、敢于突破”的思想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只要能够满足群众需求,能够符合新医改政策精神,能够顺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要大力倡导,大胆实践,积极创新,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三、提高求真务实的能力,破除一个“浮”字,努力实现健康服务的实效性

医学是科学,必须严谨,任何脱离实际、作风漂浮、浅尝辄止的思想认识和做法,不但有损于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尊严,侵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会贻害+++的改革发展大业。目前存在一种“健康就是不得病”、“解决健康问题是医院的事”的错误倾向。其实,健康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医疗环节,更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养,让广大人民群众少得病、晚得病。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其成效往往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不论是医学服务、医学科研,还是医学科普、医学保健,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浮躁,都必须遵循医学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的去做。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思想,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心甘情愿做个“栽树人”。要学习大钊同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功夫”的务实精神,在推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中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踏踏实实钻研技术、治病救人。要坚持杜绝“表面文章”和“形象工程”,扑下身子、认真钻研、埋头苦干,切实把心思用在健康服务上,把精力集中到防病治病上。要克服“重医疗、轻预防”的思想,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投入更大的精力,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普宣传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实现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要坚持多下基层,多上一线,多接“地气”,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从而逐步实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向社区医学的转化。

四、提高学习进取的能力,破除一个“满”字,努力实现医疗队伍的先进性

医生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是能否看好病的关键因素,决定最终疗效的,往往不是药物,不是设备,而是医生。这说明了医生职业的特殊重要性。随着我国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医学科技日新月异,这些都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疗队伍要跟上时代步代,保持其先进性,就必须坚决摒弃“自满松懈” 和“吃老本”的思想,自觉强化“本领恐慌”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服务技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抓时间、挤时间学习。要以大钊同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进取精神为指导,勇于思考、善于研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医学科学知识,自觉应用于临床。要深入学习人文、社会、心理、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确保医疗服务更精细、更深入、更多样,更能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求。要坚决克服消极懈怠和“等”、“靠”思想,医院医生不再单纯等病人,医疗行业不再单纯等政策,而要深入基层,贴近患者,积极思考,提供主动性健康服务。要树立“停步就是退步、慢进就是落后”的观念,以时不我待、“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和韧劲,不断研究健康服务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明确新思路,制定新举措,从而闯出一条新路,开辟一个新开地。

五、提高内涵建设的能力,破除一个“疲”字,努力实现患者至上的人本性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性行业,长期高压力、高风险、超负荷的工作,使医务人员身心疲惫,容易形成流水线式的诊疗服务模式,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见病不见人”的现象。而这也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促进医患和谐、达到社会满意,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克服

疲沓麻木的思想,从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上,都时刻把“病人”而非“病情”放在首位,见“病”更要见“人”,医“病”更要医“人”,努力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需求。对于医院来讲,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规范化服务、医院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切实增强服务患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对于医务人员,要坚决恪守职业道德,当患者以生命健康相托、以信任之心相与时,不仅要以医术相助,更要以仁爱之情相应,以关心体贴的态度为患者服务。此外,在政策层面上,要进一步研究医院发展和医务人员面临的现状,完善医院公益性支出补偿机制,理顺分配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创造有利于医务人员发展的环境和有利条件,从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使其价值和地位得到应有的体现。

六、提高开放协作的能力,破除一个“怕”字,努力实现服务网络的系统性

目前我们的健康促进和医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人民群众的要求、距沿海强县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多种“生活方式病”的发病率普遍较高,而其知晓率和综合干预率还相对较低,群众健康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医学前沿科技需进一步引进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沿海开放意识,坚决摒弃固步自封、沾沾自喜的倾向,以更加开放的眼界、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放的举措,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要主动“走出去”、找差距,而不能有任何“怕”的思想,怕比较、怕出丑、怕不适应、怕遇到麻烦、怕有损局部利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要加强与各县区的横向比较和上级医疗机构的纵向协作,在比较中找出不足、借鉴经验,在交流协作中引进新的健康管理理念、新的医学科学技术、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新的医院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际做到融汇贯通。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县内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政策,在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向基层的同时,鼓励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要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基层卫生院、构建全县的急诊急救网络、建立县乡医疗资源共享和医学影像远程诊疗体系等工作,做到互通有无、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努力编织一张系统完善的健康服务网络,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总之,提高这“六种能力”,破除这“六种观念”,是新形势下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是推动我县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调动全行业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加超前的意识,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为建设沿海强县提供强大的健康支持。

第五篇: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关于湖南省溆浦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思考

“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1]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扩大劳动再就业和活跃地方特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溆浦县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强县、富县的主体战略,该县依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优势、扩大规模;确保质量、做大做强”的总体思路,使全县民营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 发展企业百家争鸣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地盘活资源、资产、人才,巧借外力求发展。去年来,该县通过采取“以诚引商,以情感商,上门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先后有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孝忠轧钢拉丝厂、福菊硅业化工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落户溆浦,总投资达2.6亿元。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7500余户,上规模民营企业达131家,

从业人员2.6万余人,目前全县民营经济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北低庄、南龙潭、西江口、东桥江的农村集镇经济发展链,行业遍及运输、房地产、加工、冶金、运输、水利、化工、养殖、仓储批发、服务等20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多行业、宽领域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二 发展产业百舸争流

县内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已分别达到2300万元,5250万元,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民营企业,已由2001年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税收过1000万元的1家,产值达1000万元,税收过100万元的4家,产值过500万元,税收过50万元的26家,涌现出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怀化文理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培康硅业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知名民营企业。

三 调优产业结构合理

该县在经济发展层次上不仅经营规模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经营的产业产品也不断调整优化,整个县域经济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不少民营企业还通过自主开发,与科研院所合作,与优势企业联合等到形势,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市场竟争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如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在200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科技型扶持项目,怀化文理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被列为2005年怀化市重点扶持项目,该厂生产的皂素产品远销于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产品供不应

求。近年来,通过积极参与国企改革,该县民营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今年1--9月,全县民营经济总量达48569万元,民营经济上交税金375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66.3%,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新亮点,同时,民营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去年,全县共安置下岗职工2410人,其中民营企业就安置了1350人,约占再就业人数的56%,此外,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县城和农村集镇经商,从业,落户,目前该县城市化水平已提高到28%,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溆浦县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主要是围绕“转变观念、多予少取”做文章。首先在转变观念上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5批共160多名县、乡(镇)干部赴广东、珠海、温州、天津等地考察参观,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在全县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全县人民统一了对发展民营企业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制订并出台了《溆浦县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的决定》、《溆浦县关于加快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和《溆浦县关于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利的若干规定》并专设了优化经济环境的县长热线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发展上坚持不限制发展结构,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开业条件等原则,放宽企业登记、注册资金和经营方式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并在用地,办证,税费,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扶持,另外对发展民营经济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领导联系制,

实行“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对办民营企业等事项,实行“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审批,”,并要求一次性办结所有相关手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能,对一些投资较大的民营企业,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出面,组织协调,另一方面切实维护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今年,在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的基础上,又推行了 “统收分拔”的政策,实行“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拔”的方法,对民营企业出现的经济纠纷,做到有案必查,查因必有果,严肃处理损害私营业主的违法犯罪行为。去年,该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近7000万元,重点扶持厦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怀化文理生物化工有限工司、培康硅业化工有限公司等20余家骨干民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实施技术革新项目,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虽然该县民营经济获得了暂时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主要是少数部门、单位和个别的领导个人对党中央关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2]的指示精神还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还不顺畅,针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经济要发展政策应先行,要着力清理废除和改革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规定,制订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和举措,实行公正公平、公开效能的办事原则,本着“彻底放、放彻底”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符合环保要求的都应允许民资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是国有、集体资产退出的领域,都让民资进入;同时,在民营企业的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劳动用工,产品评质定级的问题上,在引进高科技管理技术人才,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及其办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和子女入学等应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此外,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采取合理兼并、吞并等手段壮大企业本身的经营规模。

2.完善管理健全服务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内、外管理存在的散、乱和无序现象,必须进一步理顺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要规范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引导管理,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服务部门的权限及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一方面负责民营经济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的宣传落实,引导民营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规范民营企业经济行为。另一方面负责监督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促使民营经济快步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要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尽快将正在实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

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涵盖到民营企业,并督促民营企业更多的积累社会保险基金。

3.优化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经济环境治理整顿,强化经济环境责任追究,做到多服务少干预,多办事少收费,多亮绿灯少亮红灯。一要加大财政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投资引导带动社会和个人的投资入股,建立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投入机制,扶持其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认真探索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三是逐步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四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创新企业信贷方式,适当放宽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条件,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努力为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民营业主感受到投资放心,环境安心,收益欢心,并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展到一个更宽领域、更大空间和更高层次,实现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上一篇:小学数学研修总结下一篇:学习企业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