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第二术眼的影响

2022-11-0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在我院选择需要表面麻醉下行双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 男62例, 女38例, 年龄53~78岁,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无心肺肾等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第一术眼术前1d均接受手术室护士的常规术前访视。我院常规于行第一术眼后第3天行第二术眼。对照组第二术眼不再行术前访视。实验组对第二术眼再行术前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2组血压、心率进行监测, 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1.3 护理干预

1.3.1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不安情绪予以疏导和心理支持, 耐心倾听患者述说, 针对其行第一眼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予以正面引导, 同时告诫患者, 不良心态下术眼眼压升高且人体免疫力下降, 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帮助家属了解患者的心态, 使患者得到家属更多的呵护和关心, 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3.2 术日在手术室门口迎接并问候患者, 给患者以亲切感和安全感, 增强患者配合手术, 战胜疾病的信心。

手术时守在患者身边, 轻声询问患者的感觉, 及时给于鼓励及心理疏导, 告知手术进程直至手术结束。

1.4 观察指标

(1) 于干预前15min及干预后术时分别记录2组血压、心率。 (2) 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 (VAS) 评估患者的疼痛效果。0~1分为无痛, 1~4分为轻微痛, 4~8分为疼痛, 8分以上为重度疼痛[1]。 (3) 焦虑评分:焦虑不安2分, 稍有不安1分, 无焦虑不安0分。 (4) 手术过程患者配合程度:满意, 良好, 一般, 差。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SPSS 10.0和c2检验 (卡方检验) 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术中患者配合程度评价:实验组96%, 对照组39%。

3 讨论

手术是困扰许多外科患者的最主要应激源, 特别是再次手术创伤。基础心理应激水平的高低与术中术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 解除心理障碍, 减轻焦虑, 配合手术,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因而在术前护理中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护理干预程序, 有利于患者的手术及临床恢复。

注:P<0.05

注:P<0.05

注:P<0.05

摘要: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患者第二术眼行术前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行第二术眼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 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再行术前护理干预, 实验组干预后血压、心率、焦虑均低于对照组,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行第二术眼术前实施护理干预, 可稳定血压、心率, 提高痛阈, 减轻焦虑情绪, 患者配合满意, 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白内障患者,第二术眼

参考文献

[1] 刘东辉, 王俊科.手术应激与麻醉调控[J].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 6 (3) :229~230.

上一篇:对城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的几点思考下一篇:新形势下工会加强职工群众文化建设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