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2022-09-13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 是一种常见病, 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 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粘膜丧失功能) 和化生, 常累及贲门, 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 也可累及胃体, 伴有泌酸腺的丧失, 导致胃酸, 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现抽取我院2008年1~12月间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的240例 (萎缩性胃炎102例) , 对其进行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抽取240例病例中,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85岁, 平均年龄43.6岁。诊断为慢性胃炎的240例, 萎缩性胃炎102例, 其中男160例, 女80例。患者主要症状为上腹腹胀、腹痛、恶心、反酸等。

1.2 方法

由消化内科专业内镜医师采用Olympus GIFH260进行操作, 胃镜检查前10min常规予达克罗宁胶浆做局部麻醉及消泡剂, 按照内镜操作程序和内镜诊断标准对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进行内镜检查。内镜诊断标准以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中共识的新悉尼系统分类法。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为内镜下表现: (1) 黏膜颜色改变 (2) 黏膜下血管显露; (3) 黏膜皱襞细少或消失; (4) 可能伴有增生或上皮化生等改变。为了判定肉眼所见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用三处活检法。对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检测Hp。

2 结果

240例中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的13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70例, 约占总数的68.6%, 年龄越大感染萎缩性胃炎的比例越大。

3 讨论

慢性胃炎 (chronic gastritis) 是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它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症状, 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 国内内镜检查的资料中本病占内镜检查受检人数的37.0%~75.2%, 和我院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发病原因较多, 比较肯定的是Hp感染, 此外还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对胃作用的结果。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 其发病原因与Hp感染较密切本研究Hp感染占萎缩性胃炎的74.6%, 和国内其他大医院的统计基本一致。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Hp感染及其代谢产物NO等诱导胃上皮细胞调亡的增加很可能是形成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乃至胃癌等疾病的重要机制, 长期Hp感染可发展为以胃窦部为主, 多灶萎缩性胃炎, 并多伴有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均与胃癌有关。近年的研究表明, 部分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还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这点解释了部分萎缩性胃炎而Hp阴性。在国内萎缩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12.5%~50.5%,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多, 并有发生胃癌的倾向,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本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49%, 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其原因除年龄增加后导致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外, 与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人群年龄偏高也有一定的关系。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等单位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为6.1%。有动物实验表明, 早期根除Hp感染可预防萎缩性胃炎的形成, 对已形成的萎缩性胃炎也使其相对稳定。可见尽早检查有无Hp感染和及时抗Hp治疗对Hp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能合成大量前列腺素 (PGs) , 主要是PGE2。PGs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肠黏膜血液循环。PGs缺乏, 可使胃黏膜血流量减少, 引起细胞代谢障碍, 造成黏膜的防御机能下降, 大量逆扩散到黏膜细胞的H+不能被血流及时清除, 造成H+大量积聚, 细胞p H下降, 造成细胞损害、溃疡形成。此外, 幽门螺杆菌 (HP) 与胃黏膜病变及消化性溃疡发生关系密切, 由于黏膜屏障被破坏, 易遭受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 最终发生溃疡。因此, 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发病原因与高胃酸状态、黏膜屏障作用破坏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损害因子与保护因子失衡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 这就要求内镜师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尽量减少漏诊。我院诊断萎缩性胃炎准确率较高, 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 对萎缩性胃炎的危险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引起足够重视; (2) 术前使用消泡剂, 这样视野清晰, 减少盲点; (3) 操作时注意胃内充气量要适度, 过少影响对胃腔的观察, 过多又会造成误诊等;另外取活检时要达肌层, 且要足够大, 尽量垂直胃黏膜。对于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合并Hp感染的患者要加强治疗及随访,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方法对2008年1~12月我院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的240例 (萎缩性胃炎102例) , 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p感染及其代谢产物NO等诱导胃上皮细胞调亡的增加很可能是形成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乃至胃癌等疾病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慢性胃炎,Hp感染

参考文献

[1] 林三仁, 于中麟, 胡品津, 等.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 2000, 20:199~201.

[2] 叶任高, 陆在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 2004:379~380.

[3] 胡品津, 曾志荣, 林汉良, 等.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与萎缩性胃炎形成和逆转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00, 20 (3) :155~158.

上一篇:浅析高中政治教学应敢于直面生活下一篇:浅谈优秀篮球运动员比赛节奏的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