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基础,探索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课程导论以及微小科技項目引领,引领学生完成专业认识,融入大学生活。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实验室1引言经过了高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如愿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学习。

第一篇: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

高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在各高职院校的授课现状,针对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提出了改革思路,并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材建设 考核模式

[作者简介]李希敏(1969- ),女,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陕西 咸阳 712000)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先导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作为“导论”课程,它力求使学生理解本专业各门课程的作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其内容要对学生学习本专业具有较长时间的指导作用。

目前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计算机导论”课程,几乎都给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初衷都是想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并对后期的专业课程设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以全局指导局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该课程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思路,并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实施该课程的教学。

一、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各院校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因校因学生而异。

在一些工科类的本科院校,该课程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计算机及计算的本质属性,它融抽象性与科学性于一体。对于刚入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来说,该课程难度大、不易掌握。

在大多数的综合类院校,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开设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操作为主的入门教育,类似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学生容易掌握,但失去了“导论”课程的本质属性;二是浓缩了本专业各门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因课程内容广而散、概念多而杂、理论深而不透,所以,大部分学生也觉得很难理解和掌握。

我院是文科类的高职院校,针对我院及学生实际情况,将“计算机导论”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应用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针对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对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力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计算机学科的特点与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按照“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为度”的思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采用大量案例教学,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知识。

我们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强化“导论”二字,实践侧重于上机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本着以培养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1+2”教学体系。“1”指的是“一个基础”——本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由于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为其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针对计算机各学科发展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大量丰富的与当今计算机发展相吻合的、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软件工程与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Internet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内容。其重点是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以这种应用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2”指的是“两大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针对高职教育强调技能的特点,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两大关键能力,即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主要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使用、Internet的基本应用等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操作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三、教学内容设计

因为“计算机导论”课的许多内容在后续专业课程中都要展开介绍,所以,通过学习该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概括如图所示。这个层次结构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并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裸机):作为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重点掌握其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常用软件:熟练掌握系统软件(主要是Windows)和应用软件(主要是文字编辑软件Word或Wps)的使用。(3)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及信息系统开发:了解数据库、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系统和工具。(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各种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5)多媒体技术概述:了解多媒体技术中的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和数据压缩技术,认识常用的多媒体软件。(6)Internet及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局域网技术,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7)网络及信息安全概述:了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必要性、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

根据我们构建的“1+2”教学体系,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为30学时,内容包括:计算技术发展及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信息系统开发,软件工程及程序设计语言,多媒体技术概论,互联网应用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践教学30学时,内容包括:中英文录入;Windows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或WPS基本操作;VFP或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基本操作;Internet基本操作。通过对这六个部分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对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从计算机的历史发展沿革开始,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电脑故事如“ENIAC的诞生”“C语言与里奇”及“WWW的缔造者”来强调历史带给人们的启示,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知识架构来揭示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学科本身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受教者是入学新生,所以,除了要教给学生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对于“计算技术发展史”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提供素材并做一些必要的引导和总结。对“计算机硬件知识”部分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教学,这些课件多采用视频形式,生动直观,并在期末有为期三天的微机硬件组装实训来加强学生对硬件部分的认识。其他内容纳入“计算机技术应用”部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CAI技术来展示其“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信息系统”部分的内容时,笔者首先介绍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MIS,如医院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然后演示自己事先制作好的《校园银行模拟系统》,这样学生立刻对MIS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五、教材建设及考核模式改革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范本,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会对教学过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对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面向高职高专教育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论》(曹晓川主编)一书不管是从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还不错,但仍和我院实际有一定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正在组织一线教师编写一套更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计算机导论”校本教材,力求知识新、通俗简明,从而以优化的教材实施课程。

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其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评价功能。但是,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重评价轻导向的现象,还存在考试内容不合理、考试方式单一以及记分方法不科学等情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们对该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查和期末测试两个方面,而期末测试又分为笔试和上机两种方式,三者所占比例为3∶4∶3。

对应用性强及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作业方式进行考查,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留足空间,并且能将教与学的效果体现在平时之中;在学期末,采用笔试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及识记内容的掌握程度,采用机试方式测试学生的基本上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晓川.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原.计算机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王玉龙.计算机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李希敏

第二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研究

摘 要 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基础,探索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课程导论以及微小科技項目引领,引领学生完成专业认识,融入大学生活。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实验室

1 引言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如愿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多,很多学生对专业很陌生,特别是对于调配志愿的学生,如何引领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开启专业认识的大门,建立专业的启蒙教育,建立团队工作的概念,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和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数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促进新入学学生对专业进行有效认识,和许多兄弟院校一样,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新生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以期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专业学习,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建立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工作意识。本文是在参考兄弟院校和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导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专业导论课教学、微型科技作品引领四个方面,对有效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2 入学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开启大学生活之前的重要教育活动,也是结束高中学习和高考假期状态,正确开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教育环节。作为大学教育的开端,特别是对2018级的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教育回归本质,特别是强调本科教育质量对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严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教育部精神指引下,在本科教学回归人才培养,回归专业高水平建设,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这一前提下,通过大学入学教育,使新生收心,结束高考之后的假期状态,摒弃“混”大学的不正确思想,重新认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相关人才的地方。入学新生虽然通过了高考的选拔,但是不认真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也最终将被大学淘汰。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新生能够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在讲述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入学教育要强调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帮助新生进行前期的学业规划,从大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3 专业介绍

新生入学报到后,经过入学教育的短暂状态调整,军训前即安排进行专业介绍。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传感器应用开发,能在测量与控制设备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控制应用方法,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测量、测试与测控仪器和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具有测控系统设计与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能力;掌握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专用传感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能够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和资料,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毕业时应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问题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和交流、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方面达到学院培养方案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师资及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介绍,使新生对接受专业教师的培养有信心。本专业内容涵盖了精密机械、工程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习较为困难,要求师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专业学习中需要新生特别重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重视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

最后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为有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指引。

4 专业导论课教学

鉴于入学新生特点,学院设置16学时,安排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组成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完成专业导论课程教学。

理论教学 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专业的来源以及专业的内容和课程体系,主干学科包括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控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设计等多门类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对应工业生产的多领域。因此,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安排自动化生产线认识、测控技术实现途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共八个学时;介绍其中的传感器、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应用,了解相关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等,了解数据处理涉及的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学习内容,了解课程体系,理解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比较生硬,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安排八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将课堂设置在专业实验室中,通过对机器人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测量实验室、三坐标测量机、疲劳试验机等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仪器仪表使用环境、寿命、精度、厂家、成本以及后续处理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就学生感兴趣的技术的背景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议题涉及仪器仪表的应用、就业、学科在社会上的作用、专业、工作、前景等。在讨论中加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明确学习目的。实践教学现场如图1所示。

5 微型科技项目引领

项目设置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室中的实践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理解。鉴于入学第一学期专业知识涉及不多,在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在导论教学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分组安排涉及专业知识的微型科技制作,進一步加深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识,为相关课程的后期开展进行预热。

由于新生对专业所学知识了解不足,在开展科技小项目时,对项目的复杂程度要严格把握。项目复杂,新生开展过程无从下手,难以融入,会严重打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项目过于简单,新生将对专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选择适合新生开展、可以引领专业学习的题目,需要专业导论团队认真讨论和选择。

学院在认真分析新生兴趣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设置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制作与调试、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简易酒精检测仪的制作与调试、压电式简易门铃的设计与制作等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组队完成。

团队精神培养 新生进入课程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在小项目的引领下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强调项目不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需要项目组每位学生都付出相应的努力。项目虽小,也要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以及规划路径明确,并依据项目进展安排分类进行,遇到问题分组讨论;按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定时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指导;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更深入地探索,希望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在思考题目的同时理解专业。

项目验收是重要环节。虽然项目验收时不是所有组队全部完成,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加深了对专业、对项目工作方式的理解,大大提升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确立了学习目标。项目分组讨论和分组指导现场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6 考核方式

专业导论考核与课程考核有较大不同,课程考核需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专业导论考核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无法进行量化的处理,仅仅反映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理解程度。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导论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论文与科技作品中的工作总结两部分组成,形式不僵化,了解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在不唯分数论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投入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四年学习的规划。

7 结语

专业导论课对很多新生来说是专业学习前的启蒙课程,是大学四年学习以及将来职业规划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理论和实践课组成的专业导论课教学,以及科技小项目在内的引领,使新生竖立了正确的大学学习生活态度,建立了学业规划,初步建立了专业知识体系,了解了课程先后衔接关系,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来源及发展前景也有了专业认识,了解了一定的专业内涵。专业导论课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提供了规划意见,提出了建立学习目标以及继续深造的建议,也解答了学生对未来就业职位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施昕昕,黄家才.跨专业选修课“机器人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8(12):68-70.

[2]王平.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导论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19-120.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4]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作者:张总

第三篇:《中药安全用药导论》的慕课建设实践与思考

摘要:目的:中药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是相对片面的。课程组织开展基于慕课教学方式的大众中药安全性教育与科普。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慕课制作的实践与经验思考。方法:通过课程中授课教师团队的研讨,对整个《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拆解,然后将知识点模块化、单元化,形成《中药安全用药导论》课程的课程内容。组建慕课拍摄团队,对课程进行视频制作、上线发布、课程互动以及管理,并总结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在课程组与视频制作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开发了《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慕课课程,并已上线开展教学三个周期,从而改进互动方式和课程,使教学更有效。结论:慕课需要根据在线传播的特点,团队分工协作,合理设计与精心制作而成。《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慕课资源将有利于加强中医药知识的科学普及宣传,使公众全面、客观地看待中药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实践;思考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近年快速发展的网络授课形式,是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MOOC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正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已经转变了教学理念,开办了MOOC课程。目前,我国高校在继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网络公开课之后,大力推出系列MOOC课程,符合当前网络的高速发展趋势,为学生带来无缝学习的体验。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近年来,中药及中成药的安全问题逐年增多。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8.9万份,其中中药占17.3%。中药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学者、大众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是基于当前中药应用现状,介绍中药安全性的基本理论、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警戒防范等知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中药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课题组基于MOOC建设的原理与技术特点,建设《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程,分析《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程制作实践与经验。

一、《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程制作实践探索

1.中药安全性知识点的模块化设计。中药安全性知识点的模块化设计是按照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编制原则而设计的课程模式。《中药安全用药导论》知识模块化设计主要由授课教師团队来负责完成,以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结合MOOC授课知识碎片化及课程编制实施的要求,首先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然后按MOOC短视频展示性的要求合理分割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整合与分割形成展示模块。因此,在制作《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件之前,需要将中药安全问题作为教学核心,对中药安全性整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然后结合展示要求进行分解并绘制知识点的学习地图。(1)本课程通过纵横联合梳理,系统整合中药安全性的知识体系。(2)围绕中药安全性问题的发现、评估、理解、防范等知识要素将课程划分成七个章节模块。(3)按章节模块设计的PPT课件或多媒体课件“知识单位”构成。如常见中成药的安全问题这一章节,划分为中成药安全用药现状、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与警戒、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安全问题与警戒、含有毒药材中成药的安全问题与警戒四个知识点。四个知识点形成中成药安全模块进行综合展示。

2.课程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改革。由于《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慕课是面向全社会的开放课,学生层次区别较大,既有医药专业学生,也有社会广大爱好者。因此,在课程设计前期,如何对知识单元进行布局,设计其讲解内容是课程组必须探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课程组围绕中药安全性的理论体系,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一方面,恰当地覆盖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点及基本技能,达到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考虑非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程内容选定上注意贴近生活,科普化地展示课程内容,避免由于课程专业技术含量过高,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在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课程组采用多种授课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慕课制作。将知识以碎片化,用简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有利于学习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足不出户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通过分析与实践《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慕课采用讲述、病例分析、问题导入等方式进行授课,力求保证每个知识模块都能以生活中遇到的中药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同时,语言表述力求深入浅出,对中药安全性相关的专业基本科学原理及基本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以适应网络大众学习的要求。此外,在技术上采用视频、动画、录音、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将平面枯燥的课程知识形象化,多角度展现课堂,使教学深入浅出,更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提升学习质量。

3.MOOC课程团队的合作。一个MOOC课程制作团队一般包括授课教师、助教、学生志愿者、摄制团队以及技术支持团队,团队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在慕课制作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中药安全用药导论》慕课团队实行两层管理制,学校负责课程建设的监督管理,下分为教师团队与视频制作团队。(1)在教师团队中,多数课程负责人需扮演多重角色,比如既是授课教师,又充当制片人,承担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授课教师与助教的培训,课程时间控制,录像及现场实拍的组织协调,视频后期制作的校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与反馈,等等工作。而且,授课教师团队常不止一个人,要具体到授课团队组内完成学习目标、内容设计、教学素材整理、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评价设计等内容,出镜的教师相当于主演,需要出镜、发声。助教则负责管理、维护和发布课程的相关信息,贯穿并引导课程的全过程。学生志愿者则在拍摄过程中充当听众,缓解在拍摄过程中讲课教师的镜头不适应感,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修改教学内容。助教和学生自愿者在课程网络发布、网络技术问题、学生学习数据的挖掘等方面给课程提供支持。(2)视频制作团队则主要负责课程视频的拍摄与制作,为使视频更具丰富的表现力,常需要摄影助理进行协助或者拍摄分镜头,以利于后期的剪辑。制作技术支持团队则负责视频的剪辑,制作团队是保证视频制作质量的关键。整个课程制作中教师团队和视频团队的全程深入沟通与配合是保证课程顺利完成的重点。教师团队向视频制作团队阐释教学内容及预期表达形式;视频制作团队通过影视设计,将授课教师的想法付诸实施。两支团队在视频拍摄前、拍摄中及拍摄后的制作过程中要及时沟通,更改方案。

4.MOOC课程的发布。课程制作完成后,需要利用发布平台进行发布。目前,国内有很多在线视频内容点播服务商也是最佳的合作伙伴,这些视频点播服务商通过完成各种设备的接入,包括电脑、手持设备、电视机、户外传媒等。“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中国大学MOOC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具有资源浏览、搜索、重组、评价、课程包的导入导出、发布、互动参与和“教”、“学”兼备等功能。《中药安全用药导论》在中国大学MOOC进行在线发布,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庞大,个性化自主选择较为丰富,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发布、学员学习及教学效果评估。

5.教学互动及评价。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习者开始系统学习时以观看MOOC平台的教学视频为主,遇到问题时可查看平台上的相关教学资源或者在讨论区中讨论,同时教学团队可以借助当前常用的沟通软件QQ、飞信、微信、MSN、微博、电子邮件等进行讨论和学习。尤其是微信或QQ对吸引学生持续参与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些沟通软件也是课程自我宣传的重要途径,能够较好地提升课程的传播范围。

对于教学评价,MOOC网提供了形成性成绩评价,既有平时的作业和测验,同时也有期中或期末测试。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在课程中内嵌测试与考核内容,学习者需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作业、参与学生互评,获得相应的形成性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计算才是完整的分数,这对学习者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学习具有一定的节奏性。

二、《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程制作的困难

1.学生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学生广泛,知识基础与学术背景差异较大,课程组较难把握学生的知识背景,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也难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背景调整教学内容,容易导致设计的课程内容太过基础或者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难以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2.教学成效评价有待完善。慕课在线实时的学习评价方式具有方便、快速的优势,然而慕课的教与学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教学质量反馈及学分认证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网络MOOC课程教学成效评价均采用在线的无监督评价方式,即学生在线完成视频学习、平时作业、单元测试及考试,网络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成效评价。这种教学质量评价的真实性取决于学生的自觉,而通常网络学员的自控能力不强,导致大范围的抄袭时有发生。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了解存在一定的盲点,也不能很好地评价和反馈教学成效。(2)由于目前慕课学习评价的开放性,课程学分主要是慕课平台授予,学生课程修习与学分尚未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可。如果试图打破当前慕课学分的认证生态,可能冲击中国教育部对大学课程大纲、学分规定、学历与学位颁发等的统一管理模式。因此,慕课教学成效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促进慕课的学习管理、学习质量评价、学习监控、教学质量评价的协调发展。

3.教学互动效果较差。慕课平台虽然可以利用讨论社会、QQ、微信等软件,实现师生互动、互评、在线问答等功能,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缺乏集体听课的学习环境、学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和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实时地互动。在传统线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可以动态了解到哪些学生成绩优异、学习比较主动,哪些学生存在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在MOOC学习中,如果单纯的只是线上学习与讨论,而不参加线下的讲授与交流,很难像传统的班级授课那样建立真实的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网。而且,由于视频制作需要一定的周期,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互动及时调整,较难达到传统课堂教学实时互动的效果。

三、《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程的制作建议

1.以学习需求为中心。課程开发和设计需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通过教学设计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建议在课程开始之前,开展课程测评问卷调研,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项目建设中,课程组基于多年校本教学的学习调研问卷以及网络调研问卷,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药安全合理用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员来源多样,因此不仅要考虑课程面向社会广大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要顾及医学院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2.加强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难实现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因此建议开展MOOC教学的同时开展传统院校的班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MOOC课程教学互动的不足。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互动,发现学生的问题,再回归和帮助MOOC在线互动。《中药安全用药导论》开课三期,每期都有同步的在校班级授课。作为授课教师通过线下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来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在MOOC互动社区与学生进一步交流,帮助线上学生的学习。线上、线下教学互动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四、讨论

MOOC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种新模式,使得相关高等教育机构有了一个新的发展目标。MOOC在线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在逐步改进,能够将学生变为更好的学习者和参与者,同时MOOC教学也是教师发展的新动力,是教师在新时代开展教学活动的新使命,将有利于促使多样化的课程开发与丰富的教学模式。中医药类课程是中医院校的特色课程,同时受到社会大众的日益关注。开展中医药类课程的慕课教学,特别是对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探讨,将开辟中医药类课程教学的新篇章。因此,制作优质的中医药类MOOC课程资源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如何将优质资源制作成既有中医药类课程的专业性,又有适合网络共享的科普性的慕课课程,是未来中医药教育资源建设的聚焦点。本课题组织制作团队,对传统中医药特色课程《中药安全用药导论》MOOC课程的制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总结了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2]王莉方.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版权特征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4,(7):86-89.

[3]闫智勇,马超英,耿耘,等.MOOCs背景下药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12-113.

[4]吴炜,吴笛,夏彦恺,等.慕课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93-497.

[5]卞尧尧,杨丽丽,严姝霞,叶然,王庆,徐桂华.“慕课”对中医教育的影响与展望[J].中医药导报,2015,(24):114-117.

[6]谈博,操红缨.慕课在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7):74-75.

作者:林志健 张冰 张晓朦

上一篇:艺术与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舞蹈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