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大类培养体制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学生认识专业、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等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一篇: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研究

摘 要 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基础,探索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课程导论以及微小科技項目引领,引领学生完成专业认识,融入大学生活。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实验室

1 引言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如愿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多,很多学生对专业很陌生,特别是对于调配志愿的学生,如何引领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开启专业认识的大门,建立专业的启蒙教育,建立团队工作的概念,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和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数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促进新入学学生对专业进行有效认识,和许多兄弟院校一样,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新生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以期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专业学习,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建立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工作意识。本文是在参考兄弟院校和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导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专业导论课教学、微型科技作品引领四个方面,对有效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2 入学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开启大学生活之前的重要教育活动,也是结束高中学习和高考假期状态,正确开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教育环节。作为大学教育的开端,特别是对2018级的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教育回归本质,特别是强调本科教育质量对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严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教育部精神指引下,在本科教学回归人才培养,回归专业高水平建设,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这一前提下,通过大学入学教育,使新生收心,结束高考之后的假期状态,摒弃“混”大学的不正确思想,重新认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相关人才的地方。入学新生虽然通过了高考的选拔,但是不认真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也最终将被大学淘汰。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新生能够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在讲述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入学教育要强调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帮助新生进行前期的学业规划,从大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3 专业介绍

新生入学报到后,经过入学教育的短暂状态调整,军训前即安排进行专业介绍。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传感器应用开发,能在测量与控制设备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控制应用方法,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测量、测试与测控仪器和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具有测控系统设计与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能力;掌握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专用传感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能够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和资料,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毕业时应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问题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和交流、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方面达到学院培养方案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师资及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介绍,使新生对接受专业教师的培养有信心。本专业内容涵盖了精密机械、工程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习较为困难,要求师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专业学习中需要新生特别重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重视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

最后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为有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指引。

4 专业导论课教学

鉴于入学新生特点,学院设置16学时,安排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组成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完成专业导论课程教学。

理论教学 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专业的来源以及专业的内容和课程体系,主干学科包括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控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设计等多门类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对应工业生产的多领域。因此,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安排自动化生产线认识、测控技术实现途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共八个学时;介绍其中的传感器、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应用,了解相关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等,了解数据处理涉及的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学习内容,了解课程体系,理解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比较生硬,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安排八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将课堂设置在专业实验室中,通过对机器人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测量实验室、三坐标测量机、疲劳试验机等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仪器仪表使用环境、寿命、精度、厂家、成本以及后续处理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就学生感兴趣的技术的背景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议题涉及仪器仪表的应用、就业、学科在社会上的作用、专业、工作、前景等。在讨论中加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明确学习目的。实践教学现场如图1所示。

5 微型科技项目引领

项目设置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室中的实践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理解。鉴于入学第一学期专业知识涉及不多,在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在导论教学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分组安排涉及专业知识的微型科技制作,進一步加深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识,为相关课程的后期开展进行预热。

由于新生对专业所学知识了解不足,在开展科技小项目时,对项目的复杂程度要严格把握。项目复杂,新生开展过程无从下手,难以融入,会严重打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项目过于简单,新生将对专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选择适合新生开展、可以引领专业学习的题目,需要专业导论团队认真讨论和选择。

学院在认真分析新生兴趣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设置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制作与调试、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简易酒精检测仪的制作与调试、压电式简易门铃的设计与制作等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组队完成。

团队精神培养 新生进入课程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在小项目的引领下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强调项目不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需要项目组每位学生都付出相应的努力。项目虽小,也要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以及规划路径明确,并依据项目进展安排分类进行,遇到问题分组讨论;按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定时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指导;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更深入地探索,希望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在思考题目的同时理解专业。

项目验收是重要环节。虽然项目验收时不是所有组队全部完成,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加深了对专业、对项目工作方式的理解,大大提升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确立了学习目标。项目分组讨论和分组指导现场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6 考核方式

专业导论考核与课程考核有较大不同,课程考核需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专业导论考核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无法进行量化的处理,仅仅反映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理解程度。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导论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论文与科技作品中的工作总结两部分组成,形式不僵化,了解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在不唯分数论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投入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四年学习的规划。

7 结语

专业导论课对很多新生来说是专业学习前的启蒙课程,是大学四年学习以及将来职业规划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理论和实践课组成的专业导论课教学,以及科技小项目在内的引领,使新生竖立了正确的大学学习生活态度,建立了学业规划,初步建立了专业知识体系,了解了课程先后衔接关系,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来源及发展前景也有了专业认识,了解了一定的专业内涵。专业导论课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提供了规划意见,提出了建立学习目标以及继续深造的建议,也解答了学生对未来就业职位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施昕昕,黄家才.跨专业选修课“机器人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8(12):68-70.

[2]王平.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导论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19-120.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4]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作者:张总

第二篇: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大类培养体制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学生认识专业、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等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大类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锋(1970-),男,陕西商洛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满族,辽宁铁岭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为社会信息化的支撑和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21世纪,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相应地,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更新与增长越来越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伴随着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分化、细化的同时,电子信息各学科、专业或方向之间的交叉基础知识更加多,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变化快、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共识。大类培养模式提倡按大类招生,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流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做出合理的选择。事实说明,大类培养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学习公共课和大类基础课,大三期间学习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四期间学习专业课程和接受综合实践训练。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尽管大类培养适应了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但要更好地发挥大类培养的优势,还必须加强大类学习到专业培养之间的衔接,否则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在大类培养阶段,本科低年级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缺乏整体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不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专业课程与基础通识课程的关系;在思想上准备不足,不知为何要学习这些课程,不知道这些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作用,没有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缺少明晰的学业规划,甚至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到了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都不甚了解。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表明,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学生普遍存在迷茫情绪,找不到发展方向,不能心平气和、扎扎实实地学习,甚至出现了所谓“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的情况。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渴望自主成长的时期,抓好大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可以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引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为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导论”作为专业启蒙课程,将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就读的学科与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专业导论”课程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电子信息技术导论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该课程的目标是: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部分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的兴趣;介绍本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进度安排、实践环节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二、“专业导论”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特殊性,为使该课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应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安排

在大类培养机制下,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专业方面接触的主要是大类基础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了解专业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个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及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选择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初各开设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

2.教学内容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针对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着重介绍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及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环节;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专业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研究课题等;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领域及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让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产生认同感,激发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分若干模块介绍信息科学的各个学科各分支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如: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模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模块,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模块,微电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模块,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图像、语音处理模块,光电信息技术等。介绍各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基本框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科学所涉及的领域范畴,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3.任课教师安排

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教学小组的形式安排任课教师。小组长为课程的总负责教师,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主任担任,小组成员为专业骨干教师,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负责不同的模块。小组长负责介绍课程总体概况,包括主要学科领域、技术、产业、前沿课题等,突出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其他任课教师分别向学生介绍各模块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发展动态等。课程教学小组经常针对专业导论课进行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和研究。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课程组长负责,采用作业小论文+课程大论文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模块拟出若干题目让学生选择,最后课程组长综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分给出本课程的总成绩。

作业小论文:若干题目自选,如电子信息技术可分为哪些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及工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技术各个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产业或领域,某领域的发展现状,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

课程大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导论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及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形成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各自特长和爱好是什么,自己的学习习惯、喜欢的职业,该领域当前的社会需求是什么,本科阶段应培养的能力有哪些,大学剩下的时间准备做哪些事情,毕业后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去实施你的计划等。

三、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等形式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本课程之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对学业生涯定位模糊,对基础课不重视。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2009级学生在开课之前认为自己了解该专业的仅占14.3%,了解一点的占50.8%,认为自己对专业学科领域及相关产业了解的仅占9.5%,认为自己有明确专业爱好的仅占8%左右,不少学生渴望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经过课程学习之后,有7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阶段学习及今后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教学座谈会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也对该课程持肯定态度。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与工程实际联系偏少、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课程时间安排

“专业导论”作为大类招生专业的专业先导课程,具有教育和引导的多重功能,在低年级开设更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建立对专业的认同感,并尽早确立今后继续深造所要涉及的发展方向,减少专业上迷茫、学习精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在中高年级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科不同分支,并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对学业和今后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建议将“专业导论”课程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开设。

2.改革教学内容

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优势,充分把握学科及其分支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并适当结合学校特色,构建特色化的教学内容。

3.重视条件建设,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利用实验室、企业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实现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大类培养体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规划和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专业、规划未来,对提高教学质量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2(1):37-39.

[2]彭熙伟,廖晓钟,邹凌.“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4-75.

[3]葛琦.利用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和自主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48.

[4]黄载禄.电子信息技术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李锋?田雨波

第三篇:高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在各高职院校的授课现状,针对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提出了改革思路,并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材建设 考核模式

[作者简介]李希敏(1969- ),女,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陕西 咸阳 712000)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先导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作为“导论”课程,它力求使学生理解本专业各门课程的作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其内容要对学生学习本专业具有较长时间的指导作用。

目前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计算机导论”课程,几乎都给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初衷都是想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并对后期的专业课程设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以全局指导局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该课程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思路,并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实施该课程的教学。

一、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各院校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因校因学生而异。

在一些工科类的本科院校,该课程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计算机及计算的本质属性,它融抽象性与科学性于一体。对于刚入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来说,该课程难度大、不易掌握。

在大多数的综合类院校,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开设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操作为主的入门教育,类似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学生容易掌握,但失去了“导论”课程的本质属性;二是浓缩了本专业各门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因课程内容广而散、概念多而杂、理论深而不透,所以,大部分学生也觉得很难理解和掌握。

我院是文科类的高职院校,针对我院及学生实际情况,将“计算机导论”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应用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针对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对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力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计算机学科的特点与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按照“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为度”的思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采用大量案例教学,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知识。

我们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强化“导论”二字,实践侧重于上机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本着以培养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1+2”教学体系。“1”指的是“一个基础”——本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由于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为其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针对计算机各学科发展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大量丰富的与当今计算机发展相吻合的、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软件工程与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Internet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内容。其重点是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以这种应用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2”指的是“两大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针对高职教育强调技能的特点,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两大关键能力,即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主要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使用、Internet的基本应用等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操作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三、教学内容设计

因为“计算机导论”课的许多内容在后续专业课程中都要展开介绍,所以,通过学习该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概括如图所示。这个层次结构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并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裸机):作为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重点掌握其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常用软件:熟练掌握系统软件(主要是Windows)和应用软件(主要是文字编辑软件Word或Wps)的使用。(3)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及信息系统开发:了解数据库、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系统和工具。(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了解各种计算机语言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5)多媒体技术概述:了解多媒体技术中的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和数据压缩技术,认识常用的多媒体软件。(6)Internet及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局域网技术,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7)网络及信息安全概述:了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必要性、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

根据我们构建的“1+2”教学体系,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为30学时,内容包括:计算技术发展及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信息系统开发,软件工程及程序设计语言,多媒体技术概论,互联网应用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实践教学30学时,内容包括:中英文录入;Windows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或WPS基本操作;VFP或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基本操作;Internet基本操作。通过对这六个部分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对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从计算机的历史发展沿革开始,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电脑故事如“ENIAC的诞生”“C语言与里奇”及“WWW的缔造者”来强调历史带给人们的启示,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知识架构来揭示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学科本身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受教者是入学新生,所以,除了要教给学生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对于“计算技术发展史”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提供素材并做一些必要的引导和总结。对“计算机硬件知识”部分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教学,这些课件多采用视频形式,生动直观,并在期末有为期三天的微机硬件组装实训来加强学生对硬件部分的认识。其他内容纳入“计算机技术应用”部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CAI技术来展示其“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信息系统”部分的内容时,笔者首先介绍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MIS,如医院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然后演示自己事先制作好的《校园银行模拟系统》,这样学生立刻对MIS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五、教材建设及考核模式改革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范本,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会对教学过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对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面向高职高专教育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论》(曹晓川主编)一书不管是从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还不错,但仍和我院实际有一定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正在组织一线教师编写一套更适合我院学生特点的“计算机导论”校本教材,力求知识新、通俗简明,从而以优化的教材实施课程。

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其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评价功能。但是,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重评价轻导向的现象,还存在考试内容不合理、考试方式单一以及记分方法不科学等情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们对该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查和期末测试两个方面,而期末测试又分为笔试和上机两种方式,三者所占比例为3∶4∶3。

对应用性强及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作业方式进行考查,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留足空间,并且能将教与学的效果体现在平时之中;在学期末,采用笔试方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及识记内容的掌握程度,采用机试方式测试学生的基本上机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晓川.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原.计算机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王玉龙.计算机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李希敏

上一篇:民族与历史论文范文下一篇:美术研究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