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早读指导

2022-09-12

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读又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 加强朗读的训练尤为重要。在农村中学的早读课上, 一些语文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在教室大声地朗读课文, 而老师只是维持纪律罢了。这样做听起来是顺耳了, 看起来是热闹了。可长期这样下去, 学生朗读能力实质上是得不到提高的。

一、早读目标明确, 师生有的放矢

早读课不排除学生用大脑最清醒时间记忆课文重点内容, 但我认为更应加入学生阅读发展的总体趋势, 因为课内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课外的延伸更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在学年初或学期初就制订出本学年或本学期切实可行的计划, 进而分解到各周各天的早读课上指导落实, 循序渐进, 厚积薄发, 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如初一, 可抓住诗歌朗读这一环节, 教师收集浅显的著名诗歌, 在每次早读课时抽出五分钟左右时间, 以讲义或投影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朗读、背诵, 逐一过关,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炼字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及熏陶其思想感情的目的。一年下来, 少说心里也装有一百多首古诗, 试问能背诵一百多首诗的人, 他的语文素养会怎样吗?古语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就是语感的功效, 不顺多言, 学生已自如掌握了语言, 与其让教师不厌其烦的肢解文章内容, 还不如让学生自主去领悟感受语言。初二, 可抓住文言片断阅读,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中, 有多少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淀在文言文中, 为了汲取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的养分, 教师可挑选一些浅显简短的文言短文如:寓言性文言短文、优秀人物轶事及文言成语溯源等, 以讲义形式装订发下, 让学生在每次早读时抽出五分钟朗读、背诵。一周一篇过关,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及陶冶其思想情操。四十多篇的文言精品藏在胸中, 则自然使人清纯方正, 这是多少道德家梦寐的结果啊!初三, 可选些美文时文佳作让学生诵读, 许多美文时文佳作都积淀着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阅读这样的文章, 就似与知己谈心, 但不苛求学生背诵, 只求一得。特别是初三面临着升学与就业,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叉时, 让书来荡涤他们浮躁的心灵成效尤为显著。一年下来, 读上几十篇美文佳作同样也是人生的一件乐事。

只要我们明确目的, 统筹安排, 在落实课文重点内容的同时, 给学生提供一片更为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是早读课的当务之急, 也是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教师引领示范, 学生得法入境

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朗读爱好者, 是一名朗读示范者, 还须背诵一定量的名篇佳作。首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领悟学生朗读的基本方法, 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要读出情感、读出风格、读出意境。然后是能流畅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基本篇目, 还要有过硬的功夫:能创造性的高质量朗读某一作品, 这样方可让学生心悦诚服, 群起效仿, 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早读, 不知不觉深爱上作品, 不知不觉走进作品, 读懂作家、读懂作品。

名家与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在自己初读的感受上进行对比听读, 对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朗读是很有帮助的。如《未选择的路》一文中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对第二部分的“也许在某个时刻, 我会轻声叹息, ……”学生的以自己的经历是不容易理解的。如果教师抽象的讲解也只是生拉硬拽。而通过听名家读的对比后可以谈出体会来。如《安塞腰鼓》的朗读, 学生只是一味的高声读, 以为这种激情的课文只需高声就能表现出生命的张力来, 通过与名家寒风先生的对比与跟读, 学生的理解与表现力明显有了很大的不同。

三、创新早读形式, 激发早读兴趣

当然在农村初中的早读课要明确本节课读什么, 而且时间要限定, 应完成适量内容, 让学生体验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但如果早读内容单一, 形式呆板, 无疑将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学生读书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同桌读、分组读、齐读、当小老师领读, 师领读、轮流读等传统的方式外, 早读课还可以创新形式, 别具一格, 组织早读活动, 以提高农村初中的学生早读兴趣。

1. 配乐诵读。

文学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 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 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 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如在读《荷塘月色》时, 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体味月光的轻柔、飘渺、朦胧与儿童天真奇妙的想象。

2. 竞赛活动。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 并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学生应较准确地掌握标准读音和朗读要领, 流畅而正确地读出各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做到发音正确, 摈弃方言, 用普通话进行朗读, 句读清楚, 语气流利, 感情鲜明。学习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 如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字音、语调都要力求准确, 注意不读错字, 不添字, 不漏字, 不拖腔;做到咬字吐词清楚明白。如学习完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诗歌, 我利用两天早读课举办赛诗会, 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 朗诵材料可以是课内, 还可以为古诗文诵读课本中《沁园春·长沙》、《山园小梅》、《满江红》或自读读本上《陌上桑》、《梅岭三章》、《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等篇目。通过个人准备阶段, 小组海选阶段, 复赛直至最后决赛, 他们读得异彩纷呈, 酣畅淋漓, 令人陶醉其中。学生读出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读出了徐志摩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 读出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爱国之情,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也让我发现了不少朗诵苗子。

3. 背诵、熟读、泛读有机结合。

语文早读的内容不能过于单一, 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 且产生疲劳感和枯燥感, 所以需要背诵、熟读、泛读有机结合, 给学生以新鲜感、层次感。

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背诵, 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 变成自己的东西, 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 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关于背诵的内容, 既可以背诵课内文段, 也可以背诵课外自选文段;既可以背诵文情并茂的诗歌;也可以背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常年累月地坚持下去, 只要“读书破万卷”, 就会“下笔如有神”。

熟读一些优美的经典诗文和精美的时文。熟读文本的选定最好能根据教材单元教学主题、结合教学进度来选择, 这样既增大了阅读量, 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开阔学生视野, 还应让学生多读一些各类文体的文章。如新闻、故事、科学小品、笑话、杂感、游记等, 凡是思想健康, 艺术性强的文章都可以读。

四、丰富检测手段, 形成激励机制

传统的语文早读课检测有抽查背诵, 集体背诵, 抽查默写等。但学生不太喜欢, 积极性不高, 所以农村初中的语文早读课也要检测创新, 务求实效。首先, 早读应该明确早读的检测要求。教师在早读开始就要明确告知检测方式, 让学生早读产生动力。其次, 语文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 若只从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测, 往往会产生检测失真, 如果能从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思维品质、记忆品质、创造性思维、学习情感、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 就能够较全面、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早读。

1. 摘抄佳句。

利用早读课, 我安排学生在黑板上摘抄优美语段 (句子) 或20个好词, 作为早读检测的一种方法。学生为此就必须去广泛阅读, 有意识地去搜集摘录富有哲理文采的语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博览群书,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 读书有趣, 书中有奇, 书中有理, 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即时创作。

利用早读课, 我用仿写、续写、扩写等方法让学生即时创作, 篇幅不求长, 但求精、美、新;形式可以事口头的, 也可以是书面的, 不拘一格,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感受创作成功的刺激与愉悦。

3. 发表早读感言。

利用早读课的最后五分钟, 谈谈自己早读的感言, 可以是收获, 可以是体会或启示, 力求精辟、深刻, 让学生读有所得,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表现, 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较少, 词汇积累贫乏, 语文阅读素养较低, 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 加大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早读指导,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朗读能力, 对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早读指导,现状,内容,方法

上一篇: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的法律界分研究下一篇:城市夜景照明的管理与维护措施分析

本站热搜